《马说》比较阅读五篇(含答案)

发布时间:2019-05-08 20:00:27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马说》比较阅读五篇

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215题。(12)

【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 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选自韩愈《马说》)

【乙】昔者汤将往见伊尹①,令彭氏之子御②。彭氏之子半道而问曰:“君将何之?”汤曰:“将往见伊尹。”彭氏之子曰:“伊尹,天下之贱人也。若君欲见之,亦令召问焉,彼受赐矣!”汤曰:“非汝所知也。今有药于此,食之,则耳加聪,目加明,则吾必欲说而强食之。今夫伊尹之于我国也,譬之良医善药也,而子不欲我见伊尹,是子不欲吾善也!”

因下彭氏之子,不使御。    (节选自《商汤见伊尹》)

【注释】①伊尹:商初大臣,曾为奴隶。②御:驾车。

12.用“/”标出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每句断一处)(2)

(1)         (2) 子半

13.解释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词语。(4)

(1)一食尽粟一石 或:_____________   (2)策之不以其 道:______________

(3)是子不欲吾  善:_____________  (4)下彭氏之子 因:______________

1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

(1)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君将何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甲】文托物寓意,文中的“千里马”喻指人才,“食马者”喻指封建统治者。【甲】文中的“食马者”和【乙】文中的商汤对待人才分别是什么态度?(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1619题。(15分)

【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选自韩愈《马说》)

【乙】有人卖骏马者,比①三旦立市,人莫知之。往见伯乐曰:“臣有骏马欲卖之,比三旦立于市,人莫与言,愿子还②而视之,去而顾之,臣请献一朝之贾③。”伯乐乃还而视之,去而顾之,一旦而马价十倍。 (选自《战国策》)

【注释】①比:接连着。 ②还:通“环”,环绕。 ③贾(gǔ):通“价”,这里指报酬。

16.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4分)

1)食之不能尽其________________  2)一食或粟一石________________

3)往伯乐________________     4)去而________________

17.下列加点的“而”与“鸣之而不能通其意”中的“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环视之  B.狼亦黠矣,顷刻两毙

C.执策临之       D.则玉城雪岭际天

18.翻译下列句子。(4分)

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比三旦立市,人莫知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用文段中原话填空:(4分)

【乙】文介绍这匹骏马“马价十倍”的原因的一句话是               。这个故事印证了【甲】文提出的                    这一观点,说明了伯乐的重要性。

(三)阅读下面【甲】【乙】两段选文,完成10-13题。(13分)

【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乙】驽骥杂处,饮水食刍,嘶鸣啼啮,求其所以异者盖寡。及其引重车,取夷路,不屡策,不烦御,一顿其辔而千里已至矣。当是之时,使驽马并驱,则唯倾轮绝勒,败筋伤骨,不舍昼夜而追之,辽乎其不可以及也,夫然后骐骥騕袅与驽骀别矣。古之人君,知其如此,故不以天下为无材,尽其道以求而试之。试之之道,在当其所能而已。

(节选自王安石《材论》)

【注释】①骥:良马。后文的“骐”与此同义。②刍:喂牡畜的草。求:寻找,寻求。④烦御:烦劳驾驭。⑤顿:整顿,这里指拉。⑥辽:远。⑦骀(tái):劣马。⑧试:试验。

10.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语。(2分)

1辱于奴隶人之手_______________ 2)尽其以求而试之耳_______________

11.选出下列选项中加点词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 )(3分)

A.策之不以其道不屡策,不烦御

B.食之不能尽其材其所以饮水食刍

C.而伯乐不常有不舍昼夜而追之

D.其真不知马也在当其所能而已

12.用现代汉语翻译选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

1)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古之君知其如此,故不以为天下无材。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比较【甲】【乙】两文,说说两文作者主张的对待人才的态度有什么相同之处。(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第711题。(12分)

【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乙】臣闻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①言于君曰:“请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②而捐③五百金!”涓人对曰:“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于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 

(选自《战国策·千里之马》)

【注释】①涓人:宫中主管洒扫清洁的人。②安事死马:要死马做什么。③捐:白白费掉。

8.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之不以其道_________________               

⑵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以报君_________________               

9.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⑴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托物寓意是古人的常用写法。《马说》一文,作者以“千里马”寓_________________,以“食马者”寓_________________。(2分)

11.《马说》与《千里之马》两文中“千里马”的命运截然不同,请简答它们的不同之处。(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第1013题。(14分)

【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乙】卞和泣玉:楚人和氏得玉璞楚山中,奉而献之厉王。厉王使玉人相之,玉人曰:“石也。”王以和为诳,而刖其左足。及厉王薨,武王即位,和又奉其璞而献之武王,武王使玉人相之,又曰:“石也。”王又以和为诳,而刖其右足。武王薨,文王继位,和乃抱其璞而哭于楚山之下,三日三夜,泣尽而继之以血。王闻之,使人问其故,曰:“天下之刖者多矣,子奚哭之悲也?”和曰:“吾非悲刖也。悲乎宝玉而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以诳,此吾所以悲也。”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遂命曰:和氏之璧。
【注释】①璞:蕴藏有玉的石头,未经加工的玉石。 ②刖:音yuè”,古代一种酷刑,断足。 ③奚:何,为什么。 ④理:加工雕琢玉石。

10.结合文意,解释下列加点的词。(2分)
1)故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 虽:_______________
2)厉王使玉人之。 相:_______________
11、通过“识马”、“相玉”,两文表达的共同意思是什么?(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
1)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悲乎宝玉而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以诳。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马说》以“‘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的感叹收束全文,《卞和泣玉》以“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为和氏献璞的结局,两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何不同?(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215题。(12)

12(1)食之/不能尽其材 (2)彭氏之子/ 半道而问曰

13.(1)有时 (2)方法 (3) (4)于是

14.(1)(让它)和普通的马一样尚且不能得到,怎么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2)您这是要去哪里?

15.【甲】文中的“食马者”不识人才,埋没人才(1);【乙】文中的商汤重视人才,尊重人才(1)

(二)阅读【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1619题。(16分)

16.(1)通“才”,才能   2)吃完   3)拜见   4)回头看(每小题1分,共4分)

17B4分)

18.(1)喂马的人不懂得要根据它日行千里的本领来喂养它。

2)连续三天站在集市上卖马,没有人知道他的好马。(每小题2分,共4分)

19.伯乐乃还而视之,去而顾之。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每空2分,共4分)

(三)阅读下面【甲】【乙】两段选文,完成10-13题。(13分)

10.(1)只是 2)方法(各1分,共计2分)

11A3分)

12.(1)想要和普通的马一样尚且办不到,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2分)

2)古代的君主懂得这个道理,因此 并不认为天下没有人才。(2分) (共计4分)

13.要善于识别人才(2分),重用人才,充分发挥他们的才能(2分)。(共计4分)

(四)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第711题。(12分)

8. ⑴鞭打(用鞭子打,驱使)   ⑵同“返”(返回)

9.⑴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恐怕是真不认识千里马吧! ⑵死马尚且花五百金购买,何况活马呢

10.人才   愚妄浅薄的统治者  

11. 《马说》中的“千里马”因为不能得到统治者的赏识、任用,最终不能“以千里称”。《千里之马》中的“千里马”因为君主渴求并能够采纳正确的建议,而得以脱颖而出。 (意思接近即可) 

【参考译文】我听说以前有个国君,想用一千两黄金求购一世千里马,三年过去了还没得到。有位宫人对他说:“请让我去替您找吧。”于是国君就派他去,三个月后得到了一匹千里马,马已经死了,那人用五百两黄金买了马的头,拿回来给国君,国君很生气,说:“我所想找的,是活的马,怎么会是死马呢?还花了五百两黄金!”那人回答说:“死马尚且用了五百两来买,更何况活马?天下的人一定认为国王真的想买马,一定会来献马的!”果然,不出一年,就有人送来了三匹千里马。

(五)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第1013题。(14分)

10.(1)虽:即使(2)相:鉴别
11、《马说》通过千里马被埋没的普遍现实,《卞和泣玉》通过和氏璞两度被指斥为石的故事,以事喻理,论述的都是统治者不识人才,埋没人才,英才志士怀才不遇,有志难伸的现实。(大意如此即可)
12.(1)想要与普通的马等同尚且不能够做到,怎么能要求它能够日行千里呢?
2)(我)感到痛苦的是(真正的)宝石被斥为(普通的)石头,诚实正直的人被诬蔑为骗子。或:我是为(真正的)的宝石被斥为(普通的)的石头,诚实正直的人被诬蔑为骗子而感到痛苦(悲痛)(意思对即可)
13.答:《马说》中,面对“天下无马”这种压制人才的谬论,文章只能发出“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的感叹;而《卞和泣玉》中,和氏璞虽然两度被斥为普通的石头,但终遇文王,经雕刻加工显示出天下至宝的本色。《马说》更多地是让人感到愤懑不平与无奈,而《卞和泣玉》却能让人看到一些希望。(大意如此即可)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f9499eb4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9b.html

《《马说》比较阅读五篇(含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