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4 中美建交40周年 备战2019年高考历史之周年热点专题解读 Word版含解析

发布时间:2018-08-23 20:23:21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中美建交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与西方关系突破的标志性大事。40年来,在两国几代领导人和各界有识之士的共同努力下,中美关系取得了历史性发展,双方在广泛领域的交流合作卓有成效,两国人民的了解和友谊与日俱增,中美关系的战略意义和全球影响更加突出。近来,中美贸易摩擦不断升级,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热点,且2019年是中美建交40周年,所以,关于中美关系的知识将会是2019年高考的命题热点,学生在复习备考时应特别注意。

中美关系的演变

120世纪70年代推动中美关系改善的因素

1)美国的霸权地位面临着苏联的严峻挑战,在与美国的竞争中美国处于略势,长期敌视中国的政策也难以继续下去;

220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进入“滞涨”阶段,经济发展缓慢,欧洲走向联合并力图摆脱美国的控制,在资本主义世界美国对欧洲和日本的控制日益力不从心。

3)中苏两国关系不断恶化,苏联对中国的安全造成直接威胁,中国需要改善外交环境减轻外部压力。

4)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升使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不可忽视的力量。

2.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过程:

1)试探之旅——“乒乓外交”:19714月,周恩来总理在北京会见格雷厄姆·斯廷霍文率领的美国乒乓球代表团,打开了中美交往的大门。

2)旋风之旅——基辛格秘密访华:中美两国同时发表公告,宣布美国总统尼克松将访问中国,以谋求两国关系的正常化。

3)破冰之旅——尼克松访华,《中美联合公报》发表,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4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197911日《中美建交公报》发表,中美正式建交。

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1.背景

1)美国和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采取政治上不承认、经济上封锁禁运、军事上包围威胁的政策。

2)新中国冲破了美国的外交孤立,同苏联等国家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

3)积极同邻近国家和新兴的民族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

2.提出

1195312月,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第一次提出。

21954年,周恩来访问印度和缅甸,又分别与两国总理发表联合声明,一致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中印、中缅关系的基本原则。

3.内容: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4.特点

1)包容性: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既适用于社会制度相同的国家,也适用于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既适用于发展中国家,也适用于发达国家;既适用于国家间的政治关系,也适用于国家间的经济关系。

2)平等性: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强调所有国家不论大小、强弱,都应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体现了国家关系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3)开放性: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和平的原则,也是发展的原则,在不同历史时期它能容纳不同的时代内容,其内涵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得到充实和丰富。

4)创新性: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的重要政治基础,它的提出和运用,被誉为国际关系史上的伟大创举。

5.影响: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二、建国初期中国的外交

1.三大外交政策

2.外交成就

1)新中国成立第一年,中国就同苏联等17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220世纪50年代中期,中国以独立自主的姿态登上国际外交舞台。日内瓦会议是新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的国际会议,万隆会议是新中国以发展中国家的身份参加的第一次重要的国际会议。在两次会议上,中国代表团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这些外交政策把旧中国的屈辱外交改造成了新中国的独立自主的外交。

三、20世纪70年代中国的外交

1.背景

1)西欧和日本崛起,冲击两极格局,美国霸权地位衰落。

2)不结盟运动兴起,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在联合国的地位大大加强。

3)美苏争霸中,美国居于守势。

4)中国在内政和外交上取得巨大成就,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大大增强。

2.外交成就

1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21972年,实现中美关系正常化。

31972年,中日两国签署《中日联合声明》,实现了中日关系的正常化。

41979年,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3.中美、中日关系的改善对国际关系产生的重要影响

1)对中国而言,促进了中国外交事业的发展,许多国家与中国建交,国际上掀起了一个同中国建交的热潮,打开了中国外交新局面。

2)对国际而言,有利于亚太地区的稳定;缓和了世界紧张的局势,为建立新的国际关系和新秩序起到积极作用。

四、新时期中国的外交

1.特点:全方位、无敌国外交。

2.原因

120世纪80年代,美苏关系缓和、第三世界发展壮大等国际形势发展的需要。

2)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国内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

320世纪90年代,两极格局终结,世界进入新旧格局转换的过渡时期。

4)多极化趋势继续发展。

3.对外政策的调整

中国共产党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基于国际形势的发展和国内现代化建设的需要,重新调整了对外政策。主要包括:

1)改变了对战争形势的估计。国际形势的发展表明,和平力量的增长大于战争因素的增长,争取比较长一段时间的和平,是完全可能的。根据这个判断,中国调整了对外政策,在国际活动中,高举和平的旗帜,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为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为争取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而斗争。

2)制定了全面对外开放的政策。我们的开放政策,既对资本主义国家开放,也对社会主义国家开放;既对发达国家开放,也对发展中国家开放;既超越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的界限,也不受经济发展水平、国家强弱大小的限制。这一全方位开放政策不会改变,将长期执行下去。

3)赋予了独立自主原则以新的内容,即不结盟政策。中国对外政策是独立自主的,是真正的不结盟。这样做,不仅符合中国人民的最高利益,也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是对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一个重大贡献。

4)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运用范围不断扩大,内容更加丰富。首先,20世纪50年代中国领导人就提出这一原则,不以社会制度的异同来决定亲疏、好恶。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不同的国家,能够和平共处,能够建立和发展正常的友好关系。其次,中国反对破坏别国领土完整、干涉别国内部事务、损害别国利益,更不能以武力侵犯或威胁别国。最后,在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的基础上,积极开展民间外交活动。

4.表现

1)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后,积极参加了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和其他国际组织的活动,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如:积极参与联合国的维和行动;谋求重大国际问题和地区热点问题合理、公正地解决(两伊战争问题、柬埔寨问题);积极倡导和实行裁军;作为发展中国家为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而斗争。

2)中国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如200110月,在上海成功举办了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为促进亚太地区的经济合作和贸易往来做出了重大贡献。

3)中国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以建立和平的周边环境。如2001年中国、俄罗斯等六国在上海签署了《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中国积极参与上海合作组织的活动,并发挥了主导作用。

5.影响:我国同周边国家建立了友好关系,赢得了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在国际舞台上,中国已成为举足轻重的力量。同时,广泛的外交活动促进了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

五、新时期中国外交的特点

1.中国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不屈从于任何外来压力,不同任何大国或国家集团结盟。

2.中国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主张不诉诸武力,不干涉他国内政,反对把自己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强加于人。

3.中国积极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关系准则,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4.中国愿意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所有国家建立和发展友好合作关系。

5.中国实行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政策,愿在平等互利原则的基础上,同世界各国各地区广泛开展贸易往来、经济技术合作和科学文化交流,促进共同繁荣。

6.中国积极参与多边外交活动,是维护世界和平和地区稳定的坚定力量。

六、新中国成立后中美关系发展的阶段特征及原因

1.第一阶段(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60年代末):对抗。

原因:中美在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上的矛盾和冲突(根本原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推行“扶蒋反共”政策;新中国成立后,推行孤立新中国的政策。

2.第二阶段(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走向缓和,最终正常化。

原因:从美国方面看,美国孤立中国政策失败,在与苏联的争霸中处于守势,深陷越南战争的泥潭;从中国方面看,中国国际地位提高,面临来自苏联的威胁,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需要。

3.第三阶段(20世纪90年代以来):时而紧张、时而缓和。

原因:中美之间存在利益冲突,矛盾在所难免;中美之间也存在着共同的政治经济利益,双方可做出妥协,中美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对世界的和平与发展都负有重大责任。

11948—1949年夏,英、法、美等国通过各自渠道同中国共产党接触,试探与将要成立的新政府建立某种形式的外交关系的可能性。中共中央考虑:不接受足以束缚手脚的条件;可以采用积极办法争取这些国家承认;也可以等一等,不急于争取这些国家的承认。这反映出

A.中国共产党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B.西方国家放弃了对国民党政权的支持

C.中国突破了美国的外交孤立

D.新政府不急于获取国际支持

【答案】A

220世纪50年代,在评论某一国际会议时,美国舆论认为,某些代表的亲美发言没有对会议的结果产生任何影响几个信仰美国哲学的亚洲朋友的声音很快就沉寂下去了。据此可知,这一会议

A.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国家的联系

B.开始冲破了美国孤立中国的政策

C.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两极格局

D.实现了印度支那问题的和平解决

【答案】A

【解析】材料几个信仰美国哲学的亚洲朋友的声音很快就沉寂下去了说明参加会议的主要是亚洲国家,且该会议冲破了帝国主义的阻挠和破坏,20世纪50年代的万隆会议符合这一特征,万隆会议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国家的联系,故A正确;新中国成立第一年就同17个国家建交,这已经开始冲破了美国孤立中国的政策,故B错误;不结盟运动等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两极格局,这与万隆会议无关,故C错误;日内瓦会议实现了印度支那问题的和平解决,与万隆会议无关,故D错误。故选A

31969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发表就职演说时说:“我们寻求一个开放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国家无论大小,它们的人民不生活在愤怒的孤立状态之中。”尼克松发表这番言论的背景是

A.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B.中国社会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

C.美国对华孤立封锁政策已经破产

D.中、美两国共同受到苏联的威胁

【答案】D

41972—1973年中美以“公报和公告”形式向世界宣布:任何一方都不应该在亚太地区谋求霸权,每一方都反对其他国家或国家集团建立这种霸权的努力;双方同意将共同抵抗任何国家在全球建立霸权的企图。这反映了当时

A.中美面临共同的外部威胁 B.美国暂时放弃了霸权主义政策

C.中美关系实现了正常化 D.中美的国家利益趋于一致

【答案】A

【解析】从材料中中国和美国达成协议,不允许双方在亚洲谋求霸权,不允许任何大国在世界上划分利益范围可知,当时处于冷战时期,因此中国和美国都共同反对苏联在亚洲的扩张,故A项正确。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是19791月中美建交,C错误。美国在20世纪70年代并未放弃霸权主义政策,B错误。中美社会制度和国家性质和意识形态不一样,国家利益不一样,故D错误。

5.基辛格在《论中国》中写道:“在外交政策中,政治家常常通过寻求共同利益来达到目的。毛泽东却反其道而行之,对交叉重叠的敌意加以利用……聚焦于最重大的战略目标,即开展地缘政治对话,重塑冷战时期的国际秩序。”材料中 “对交叉重叠的敌意加以利用”主要是指

A.建国初实行的“另起炉灶”的政策 B.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C.日内瓦会议后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D.新时期不结盟政策的推行

【答案】B

【解析】所谓的“对交叉重叠的敌意加以利用”,材料中给出的解释是“即开展地缘政治对话,重塑冷战时期的国际秩序”。结合所学知识冷战时期中国利用地缘政治开展对话的有中美关系和中苏关系。因此本题选择B选项。A选项没有体现出“冷战”的特点;C选项与材料无关;D选项不符合史实。

6.美国总统卡特曾说:“我们本以为(发布中美建交公报)在全国和国会内部会发生严重对立,然而这并没有成为现实……整个世界几乎都是清一色正面的反应。”这说明中美建交

A.得到美国国内民众一致赞同 B.顺应了时代发展潮流

C.标志美国孤立中国政策破产 D.致力于构建和平世界

【答案】B

【解析】根据“我们本以为(发布中美建交公报)在全国和国会内部会发生严重对立,然而这并没有成为现实……整个世界几乎都是清一色正面的反应”可知,中美建交得到美国全国以及整个世界的认同,说明中美建交符合世界和平的时代发展潮流,故B正确;材料不仅体现美国国内民众的态度,还提到整个世界的反应,A不能全面反映材料信息,排除;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标志美国孤立中国政策破产,C错误;材料反映的是美国以及整个世界对中美建交的态度,D材料无法体现,排除。

7.中国学者以1950—2005年中美双边关系中的重要事件为依据,通过定量分析法制成下图来呈现中美关系变化的特征。下列解读正确的是

A一边倒政策导致中美关系陷入对抗等级

B.尼克松访华推动了中美关系进入良好等级

C.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中美关系呈现友好等级

D.两极格局瓦解后,中美关系出现持续倒退

【答案】A

8.下图为1949—2013年《人民日报》有关对外援助报道中的援助事由统计,由此可见,20世纪80年代对外援助

A.带有明显的不结盟色彩 B.由政治导向为主转向多元需求

C.被报道的数量日趋减少 D.以援助亚非拉革命为主要目标

【答案】B

【解析】由表中数据可知,中国20世纪80年代对外援助中外国侵略急剧减少,常规发展援助自然灾害内战内乱有所提升,这说明此时中国的对外援助由政治导向为主转向多元需求,故B项正确;材料体现不出不结盟色彩,故A项错误;C项不符合材料信息,故错误;图中外国侵略急剧减少,故D项错误。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f8a52b83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50ca653.html

《专题04 中美建交40周年 备战2019年高考历史之周年热点专题解读 Word版含解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