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精选及出自《论语》中的成语

发布时间:2014-12-18 20:41:35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一)《论语》精选

1.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学而)

3.孔子谓季氏曰:“八佾这舞于庭,是可忍,孰不可忍?”(八佾)

4.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里仁)

5.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至。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里仁)

6.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里仁)

7.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里仁)

8.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里仁)

9.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诛?”(公冶长)

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

10.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公冶长)

11.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12.子曰:“质胜于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雍也)

13.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14.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雍也)

15.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述而)

16.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述而)

17.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述而)

18.子曰:“好勇疾贫,乱也。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乱也。”(泰伯)

19.子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泰伯)

20.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

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子罕)

21.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22.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23.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子罕)

24.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颜渊曰:“请问其目。”

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颜渊)

25.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颜渊)

26.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子路)

27.子贡问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卫灵公)

28.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卫灵公)

29.子曰:“吾尝终日无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卫灵公)

30.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卫灵公)

31.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季氏)

32.子曰:“性相近,习相远也。”(阳货)

33.子夏曰:“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子张)

34.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35.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子张)

36.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子张)

(二)出自《论语》里的成语

言而有信:指和朋友交往的时候,说话要有信用,要说到做到。语出《论语·学而》:“子夏曰:‘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温故知新:指温习旧的知识,获得新的体会。语出《论语·为政》:“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温,温习;故,旧的知识。原指“如果能通过温习旧的知识而尝到新的知识,这样的人就可以当老师了。”

见义勇为:指见到合乎正义的事情就勇敢地做。语出《论语·为政》:“子曰:‘见义不为,无勇也。’”义,符合道义的事;为,做。原指“见到符合道义的事情却不去做,是没有勇气的。”

是可忍,孰不可忍:如果这个都可以容忍,还有什么是不可容忍的?绝不容忍。语出《论语·八佾》:“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是,这个,孰,什么。八佾之舞,是只有周天子才能欣赏的,而季氏作为大夫,却在家里欣赏这种舞蹈,这是对天子的大不敬,孔子对此极为愤怒。

既往不咎:指过去做错的事情不再追究。语出《论语·八佾》:“子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既,已经;往,过去;咎,责备,加罪。原指“事情已经做成。就不要再去评论了;事情已经完成了,就不要再去劝谏了;事情已经过去了,就不要再追究了。”

尽善尽美:好极了,美极了。语出《论语·八佾》:“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韶》,乐曲名。这是孔子赞美《韶》的话。

见贤思齐:指见到贤明的人,就应该想向他看齐。

语出《论语·里仁》:“子曰:‘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思,想要;齐,看齐。原指“见到贤明的人就应该向他看齐,见到不贤明的人就应该在内心反省自己(是否有和他相同的缺点)。”

朽木粪土:比喻不堪造就的人或无用的东西。语出《论语·公冶长》:“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昼寝,昼而眠,孔子责其无所用心无所作为。朽木,烂木头;粪土,脏土臭泥。原指“孔子看到学生宰予白天睡觉,(一气之下)说:‘烂木头是不能雕琢的,脏土烂泥垒成的墙是不能被粉刷好的。”

三思而后行:指经过多次考虑才去做。

语出《论语·公冶长》:“郭文子三思而后行。”季文子,孔子的学生。

文质彬彬:用于形容举止文雅。语出《论语·雍也》:“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君子’”文,文采;质,实质。野,鄙俚;史,浮夸;彬彬,配合得当。原指“质朴胜过文采。就会鄙俗;文采胜过质朴,就会浮夸,文采与质朴要配合适当(既不鄙俗,也不浮夸),这样以后才能成为君子。”

举一反三:比喻从一件事情类推就能知道类似许多事情。语出《论语·述而》:“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反,类推;隅,角。原指“如果学生没有达到内心想理解却不能理解,口中想表达却无法表达的状态,孔子是不会开导启发他的。孔子教人认识四个角的东西,举一个角的东西为例,让他类推另外三个角,如果他不能类推,就不再教他。”

乐以忘忧:指高兴就忘记了忧愁。语出《论语·述而》:“子曰:‘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原指“因发愤学习而忘记吃饭,因高兴快乐而忘记忧愁,连自己将要老去都感觉不到。”

任重道远:担子很重,道路遥远,比喻责任重大。语出《论语·泰伯》:“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待价而沽:旧时比喻文人等待时机出来做官。现在泛指等待高价出售。语出《论语·子罕》:“子贡曰:‘有美玉于斯,匮而藏诸?求善价而沽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沽,出售。原指子贡问孔子:‘现在这里有一块美玉,是放在匣子里珍藏起来呢,还是等待高价卖出去?’孔子说:‘卖了吧!卖了吧!我等着买家呢。’”

后生可畏:青年人敢想敢做,可以超过他们的前辈,值得敬畏。语出《论语·子罕》:“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不如今也?’”后生,后辈;畏,敬畏。原指“年轻人值得敬畏,哪里知道后来的人不如现在的人呢?”

侃侃而谈:现在用来形容说话从容不迫。语出《论语·乡党》:“孔子……朝,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侃侃,说话和颜悦色的样子。原指“孔子在朝廷上,与地位稍低的大夫说话时,和颜悦色。”

过犹不及:做事过份和赶不上一样,都是不好的。语出《论语·先进》:“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过,过分;不及,赶不上。原指“子贡问孔子,‘师和商二人相比哪个更贤惠?’孔子说:‘师这个人做事太过火,商这个人做事不充分。’子贡说:‘这么说来师更好一点吧?’孔子说:‘做事过分和赶不上一样’”

成人之美:指成全别人的好事善行。后来也指帮助别人实现其愿望。语出《论语·颜渊》:“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美,美德;恶,不好的想法、恶习。原指“君子成全别人的美德,不成全别人的恶习,小人正好相反。”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所不喜欢的,就不要强加给人。语出《论语·颜渊》:“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欲,希望;施,施加。原指“是自己所不喜欢的,就不要强加给别人。”

察言观色:通过观察别人的言语、脸色来揣摩他的心意。语出《论语·颜渊》:“子曰:‘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达者,通达之人。原指“通达的人,内心正直、崇尚正义,善于通过观察别人的言语、脸色来揣摩他的心意,从思想上愿意对别人退让。”

欲速则不达:指过于性急快,反而达不到目的。语出《论语·子路》:“子夏问政于孔子,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欲,想要;速,快。原指“学生子夏向孔子询问治国的方法,孔子说:‘不要求快,不要只看眼前的小利益。性急求快,反而达不到目的。只注重眼前的小利则难成大业。’”

怨天尤人:招受了挫折或出现问题后只是一味抱怨天,归罪于别人。语出《论语·宪问》:“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尤,归咎,归罪。原指“不被当世者重用却不抱怨上天,不被当权者所知却不怪罪他人。下学人事,上知天命,只有天能了解我啊!”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指没有长远的打算,随时都会发生忧患。语出《论语·卫灵公》:“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小不忍则乱大谋:指如果在小事情上不忍耐就会破坏大的计划。语出《论语·卫灵公》:“子曰:‘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原指“花言巧语会败坏德行道义,小事情上不忍耐就会破坏大的计划。”

当仁不让:指遇到应该做的事,就要积极主动,不谦让。语出《论语·卫灵公》:“子曰:‘当仁不让师。’”当,面对。原意是指(学生本应该对老师谦让)如果遇到仁义的事情就要抢着去做,不用谦让老师。

道不同,不相为谋:如果原则信仰不一样,就不必在一起商议。语出《论语·卫灵公》:“子曰:‘道不现,不相为谋。’”道,原则,信仰;谋,商议。

既来之,则安之:指(自己)既然来了,就要安下心来。语出《论语·季氏》:“子曰:‘……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既,已经;来之,使之来;安之,使之安。原指“远方之人如果不服从统治,就通过加强本国的文教道德指他们吸引过来。已经使他们来了,就要使他们安心。”

血气方刚:指年轻人精力旺盛,容易冲动。语出《论语·季氏》:“子曰:‘君子有三戒,……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方,正在;刚,直,这里指容易冲动。原指“君子有三种行为必须克制……等他到了壮年,正容易冲动的时候,就要克制自己不争斗。”

道听途说:指传闻的、没有根据的说法。语出《论语·阳货》:“子曰:‘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涂”通“途”,道路。原指“在路上听到的说法,又在路上传给别人,这是有德之人所鄙弃的。”

患得患失:指对个人利害看得太重。语出《论语·阳货》:“子曰:‘鄙夫可与事君也与哉?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患,害怕,原指“鄙夫在官职还没有得到的时候,生怕得不到,得到后又怕失去。如果他怕失去官位,这就会事情都做得出来。”

出自《论语》的成语还有:不亦乐乎、巧言令色、三省吾身、君子不哭、周而不比、多闻阙疑、述而不作、诲人不倦;用舍行藏、暴虎冯河、三月不知肉味;三人行,必有我师、择善而从、克己复礼、和而不同、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一以贯之、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有教无类、分崩离析、祸起萧墙、色厉内荏、饱食终日、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等。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f80a00b7ad51f01dc281f1de.html

《《论语》精选及出自《论语》中的成语.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