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史

发布时间: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古代文学史
一、名词解释
1、上官体:贞观后期至高宗时期出现了最著名的影响最大的宫廷诗人上官仪。其诗以‚绮错婉媚‛为本(《旧唐书·上官仪》),讲究形式和技巧,追求辞藻的华美,对仗工整,音韵和谐。但内容和题材都比较狭窄。但当时的人们争相仿效,称为‚上官体‛。
他所提出的‚六对‛、‚八对‛说及其创作实践,对律诗对偶形式的完善有一定的贡献,在律诗的发展中有承前启后的作用。
2、初唐四杰:指活跃于高宗、武后时期文坛上的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他们虽然年辈不同,但在思想性格、生活遭遇、文学主张,以至创作实践上都有许多共同倾向,故合称初唐四杰。四杰中当以王勃、骆宾王成就最高。
他们的心中充满着匡时济世、建功立业的理想与豪情,代表着下层文人的思想倾向和创作精神,也有底层文人不得志的激愤。创作体现着沿袭与变革六朝文风的两种倾向。卢、骆擅长七言歌行,王杨专攻五律。宫体诗在卢、骆手里是由宫廷走向市井,五律到王、杨的时代是从台阁移向江山与塞漠。
3、十历大才子:大历,是唐代宗的年号,指766年至779年,共14年。从代宗大历初至德宗贞元中(八世纪七十年代至九十年代),其时李杜、王孟、高岑先后去世,新一代文学巨匠还未出现,韩愈,白居易、刘禹锡,这些中唐文学泰斗,要再过二十多年,到德宗贞元间才登上文坛。所以这二十多年是唐诗发展相对停滞的时期。大历间经

济一度回升、繁荣,政治上出现了短时的升平气象,其时大体活跃著一群诗人,他们大都是由盛唐过来的,盛唐时他们七、八岁,对当时社会印象很深,追慕、向往盛唐之音,后人称之为‚大历十才子‛大历十才子的创作倾向和诗风:大历十才子的主要创作倾向和诗风相近。他们的诗,或寄情趣于山水景物,或写日常生活琐事和羁旅愁思,抒发寂寞清冷的孤独情怀,表现超然世外的隐逸风调。艺术表现上以谢朓为宗,讲究格律词藻,追求清雅闲淡,工于白描写景,技巧趋于细腻雕琢,大多写得精致工整,以钱起、卢纶成就较高。
4、韩孟诗派:1、韩孟诗派的形成。韩孟诗派及其诗风的形成有一个过程。起初是孟郊和韩愈的交往,此后诗派成员又有两次较大的聚会,成员酬唱切磋,相互奖掖,形成了审美意识的共同趋向和艺术上的共同追求。韩愈和孟郊是诗派的领袖,此外还有张籍、李贺、李翱、皇浦湜等。2\韩孟诗派的理论主张和美学追求:‚不平则鸣‛‚笔补造化‛。韩孟诗派有明确的理论主张,首先是‚不平则鸣‛说,既强调内心不平情感的抒发,又重视诗歌的抒情功能;其次是‚笔补造化‛说,既要有创造性的诗思,又要对物象进行主观裁夺。②崇尚雄奇怪异之美.崇尚雄奇怪异之美,既是韩愈、孟郊的诗歌理论主张,又在创作中努力实践它。形成韩孟诗派‚奇崛险怪‛奇崛险怪的风格。5、花间集:西蜀词坛以花间派词人为主。花间派因五代时西蜀赵崇祚所编的《花间集》而得名(共收录了自晚唐至五代的温庭筠、韦庄、皇甫松、牛峤、孙光宪等十八位词家的五百首作品)。其内容多为花前月下、男女之情。风格以剪红刻翠、香软浓艳为主。‚词为艳科‛

已经定型。
6、西昆体:是北宋初期影响极大的诗歌流派。他们不满白体诗的浅切,也不满晚唐体的枯寂,提倡学习李商隐,主张诗歌语义要深,词章艳丽,用典精巧。对偶工整。有广狭二义,狭义单指其近体律诗,广义兼指其四六文。西昆之名,因创始诸人在秘阁唱和的诗集称《西昆酬唱集》取玉山、册府之意。共收诗人十七位,皆西昆健将,而以杨忆、钱惟演、刘筠为魁首。杨、刘齐名,当时影响很大。7、江西诗派:北宋文学流派,黄庭坚为创始人,成员包括陈师道、潘大临等,大多为江西(宋代江南西路)人。该流派崇尚点铁成金、夺胎换骨之说,风格以吟咏书斋生活为主,作诗好用僻典,炼生词,押险韵,制拗句,讲究语言韵律,走‚形式主义‛道路,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有正式名称的诗文派别。
8诚斋体:诚斋体的得名是源于杨万里。杨万里号诚斋,故称为诚斋
体。他的诗歌学习江西诗派,最后摆脱前人的束缚而自成一家,取得了更高的成就。诚斋体的风格特征是活泼自然,饶有谐趣,形成诚斋体的要素之一是诗人把自己的主观情感最大程度地投射在客观事物上。要素之二是杨万里做诗想象奇特,但是不用奇奥生僻的字句,却用浅近明白的语言和流畅直至的章法,近于口语。
9、易安体:李清照是宋词婉约派大家。她的词于苏豪、柳俗、周律之外别树一帜,婉约而不流于柔靡,清秀而具逸思,富有真情实感,语言清新自然,流转如珠,音调优美,故名噪一时,号为‚易安体‛特定的历史条件促成了‚易安体‛神‚愁‛形‚瘦‛而以清新奇隽出

之的艺术特征。‚易安体‛既保持了南唐以来抒情词的传统词风,又创造了以时代悲剧为背景的、表现作者个人的深沉感受和巨大不幸的艺术风格。二、简答:
1、初唐四杰对唐诗的贡献和艺术成就:
1)他们不满当时诗坛盛行的宫廷诗风,抨击其‚争构纤微,竞为雕刻‛,‚骨气都尽,刚健不闻‛(杨炯《王勃集序》),并努力以清新刚健的诗歌创作,突破和改变这种纤弱雕琢、绮靡华丽的宫廷诗风。
虽然不能说扫荡干净,而且其本身的创作也不能说完全摆脱了影响,但确是以自觉的审美追求和创作实践,开辟了唐诗创作的新的局面,创造出了新的气象。
2)他们的诗歌创作还突破了宫廷诗歌狭窄的内容题材范围,走向了更广阔的社会人生天地。他们的诗歌内容丰富,题材广泛,有写边塞军旅生活的;有抒发个人的壮志豪情和怀才不遇的;也有赠别怀归、闺怨相思、咏史咏物等。他们创作题材由宫廷到市井,由京都至边塞,即使是抒发个人的情感也与时代的精神相契合,显示着开阔的视野和宏阔的气象。
3)他们的诗歌创作不仅对革新初唐诗风起到了一定作用,而且为五言律诗和七言歌行体的发展作出了有益的探索和贡献。成就:四杰中当以王勃、骆宾王成就最高。宫体诗在卢、骆手里是由宫廷走向市井,五律到王、杨的时代是从台阁移向江山与塞漠。卢、骆擅长

七言歌行,王杨专攻五律。
2、陈子昂的诗歌理论主张和艺术特色:
艺术上他一方面批评齐、梁以来的诗歌创作‚彩丽竞繁,而兴寄都绝‛否定了这种形式主义的创作倾向。
另一方面他提倡‚汉魏风骨‛、‚正始之音‛,主张诗歌创作要‚骨气端翔,音情顿挫,光英朗练,有金石声‛,要有‚风雅‛的精神和‚兴寄‛的内涵,即主张诗歌要反映现实,要有充实健康的思想内容、遒劲刚健的风格,并要配合优美的声律和词采。
陈子昂的诗歌理论是复古旗帜下的革新。陈子昂诗歌的‚崇高‛之美:1)博大胸襟注视宇宙,对永恒的渴望;2)追求功业以君臣知遇为理想;3)怀才不遇绝不沮丧沉沦,而是英气勃发,高傲不屈。诗歌艺术:在艺术上,一反齐、梁以来的诗歌创作的纤弱浮艳的诗风,继承了《诗经》、‚汉魏风骨‛、‚正始之音‛的现实主义创作精神和艺术手法。他的诗歌语言古朴简练,风格刚健雄浑,是有意识地扬弃和矫正齐、梁以来诗风,确实具有建安、正始的遗风。在表现手法上,善用比兴寄托,实践了他的‚兴寄‛主张。
陈子昂的理论主张和创作实践彻底地抛弃的浮艳积习,为唐诗发展开辟了正确的道路。
3、《春江花月夜》的意象之美:
《春江花月夜》赞叹大自然的奇丽景色,感叹游子思妇的离别情绪,哀叹游子的思乡愁绪,慨叹人生短暂江月永恒,欣慰人生生生不已,将画意、诗情、哲理融为一体,创造出情景交融、玲珑透澈的诗境,

标志着唐诗兴象美的确立。(1表现对美好事物的憧憬向往;(2对青春年华的无限珍惜;(3对宇宙人生哲理的思考探索。4、王维山水诗‚诗中有画‛的艺术特征
①其山水田园诗既能精炼地描写雄奇壮阔的景物,又能细致入微地刻画自然事物的动态。
②能巧妙地捕捉适于表现生活情趣的种种形象,构成独到的意境。③既有陶渊明诗浑融完整的意境,又有谢灵运诗精工刻画的描写,‚诗中有画‛。
5、高适岑参边塞诗的异同:见笔记本6、李白诗风豪迈,飘逸体现在哪方面:
1)迥落天外的想象:李白喜用雄伟高大、非凡奇特的形象,抒发他吞五岳、纳四海的胸情,宣泄他恣纵汹涌的感情,表现他超凡的才能和耿介卓立的风节。这些形象超越时空,将现实与梦境幻境、人间和仙界打成一片,它们已不再是现实的直接反映,而是其主观的外化。












2)生动的比喻拟人:其诗的比喻和拟人,常与匪夷所思的奇诡想象相结合,具有生动新鲜,不落俗套的特点。通过拟人,移情于物,把吟咏对象化作抒情手段,使它们既合物理,又富于人情,把诗人的感情表达得鲜明生动。如《月下独酌》四首之一、《把酒问月》。3)大胆真实的夸张:为了突出笔下的形象,强化诗人的感情,他常把大胆的夸张与神奇的想象相结合,起到艺术的聚焦(即放大或缩小)

作用。这种夸张有生活的真实为基础,既出人意料,又合乎艺术的真实。他还善于把鲜明的对比和大胆的夸张相结合,加强艺术上的反差,从内容上突出强调的作用,在形式上形成一种不对称的美。如《望庐山瀑布》之二、《侠客行》。
4)跌宕开阖的结构:李诗豪放飘逸的风格、激荡迸发的感情,须有大开大合、跌宕跳跃的结构作为载体。他的诗歌常开头突兀,如狂飙骤起;中间省略过渡照应,形象转换倏忽;结尾多在感情高潮处戛然而止。如《梦游天姥吟留别》、《梁甫吟》。
5)清新自然的语言:他的诗语言任情率真,一似随口而出,毫不经意。清新自然,
7、为什么杜甫的诗歌被称为诗史及艺术风格(见笔记本)他的诗歌真实记录了唐代安史之乱前后70年间的社会历史状况,这其中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也有普通百姓痛苦呻吟的写照,故当时号为‘诗史’。性质:1)‚以韵语纪时事‛(杨慎语)。(2)个人经历与社会变动两条线索紧密结合,既有个人中的世界,又有世界中的个人。
‚诗史‛的叙事艺术:(1)从自身经历的情境出发,带有强烈的抒情性。(2)既有具体的场面,又有广阔的社会背景。(3)不仅叙述事件,还把揭示人物的心理活动。(4)表达自己对时事的感想和看法。
8、韩孟诗派的理论主张和美学追求
‚不平则鸣‛与‚笔补造化‛。韩孟诗派有明确的理论主张,首

先是‚不平则鸣‛说,既强调内心不平情感的抒发,又重视诗歌的抒情功能;其次是‚笔补造化‛说,既要有创造性的诗思,又要对物象进行主观裁夺。②崇尚雄奇怪异之美
崇尚雄奇怪异之美,既是韩愈、孟郊的诗歌理论主张,又在创作中努力实践它。形成韩孟诗派‚奇崛险怪‛奇崛险怪的风格。9、白居易《长恨歌》的艺术特色
1)叙事的传奇性,浓郁的抒情色彩,以景物描写烘托情感。2)情、景、理的完美结合结构。3)语言方面,音节和谐,句式骈散结合。4)主客问答的形式及其作用。人生启示要点:人的悲剧性命运及以庄禅思想为依托对这种命运的超越,对精神的自由和心灵的愉悦的追求人物形象生动,语言和声调优美,抒情写景和《长恨歌》是一首抒情成分极浓的长篇叙事诗,是白居易对叙事诗的一大发展创造。(1诗人对安史之乱、马嵬之变、平乱回京这些历史事件没有具体展开描写,只是作为抒情的桥梁,一笔带过,而将大量笔墨集中在铺写玄宗对贵妃的苦苦思恋上,写的缠绵悱恻,动人心魄。(2人物十分单纯,诗中着力塑造的是李、杨两个人物形象,而且主要是通过心理刻画完成的。细致入微的心理描写,不仅成功的展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而且有效地推动了悲剧故事的发展。(3诗人把人物语言与作者语言融合在一起,运用虚构和想象来发展情节和塑造人物,并以优美的语言创造意境,成为古代长篇叙事歌行中的绝唱。

10、《琵琶行》何以宜人:
1)情节曲折‚醉不成欢惨将别‛的时候,便‚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将情节推向另一个境界。第一次琵琶演奏已毕,‚东船西舫悄无言‛,似乎可以结束了,忽然又‚沉吟‛‚敛容‛,琵琶女要诉说自己的身世了。琵琶女诉说一完,诗人便抒发自己的感慨,将自己的遭遇与琵琶女的遭遇联系起来,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更奏一曲,乐声进入了高潮,但诗人不再作正面描写,只说其声‚凄凄‛,并‚不似向前‛,写到这里,就戛然而止。这样,既能使人感慨不已,又能使人产生意深境远的感觉。这种曲折多变的情节,使琵琶女富于戏剧性的遭遇得到突出表现,她的琵琶绝技也得到了细致的描绘;而作者的心情和感慨也能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
2)以情动人:这首诗以情动人,叙述事件,描写人物全都充满抒情色彩。送客一节即以‚秋瑟瑟‛‚惨将别‛‚茫茫江浸月‛,给环境制造了伤感的气氛。琵琶女第一次演奏,诗人在描写琵琶女演奏的手法和曲调时,让情思幽恨贯穿始终。自叙身世一段,是‚幽愁暗恨‛的根源,更是充满了人物因昔盛今衰而产生的种种哀伤。诗人自叹经历,处处以环境衬托自身的感慨,充分描写了漂沦流落的悲切之情。末段,凄凄的弦声与哭泣声相互照映,更是写尽了诗人的悲痛之情。3)音乐画面:这首诗最令人称道的是诗对琵琶乐声的描写。由‚大弦嘈嘈如急雨‛到‚曲终收拨当心画‛几句,将抽象的、难以感知的乐曲用形象生动的比喻模拟出来,既有听觉形象,又有视觉形象,读过后让人感到余音袅袅,余味无穷。其中‚大珠小珠落玉盘‛、‚别

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等成了写乐声的经典诗句。‚急雨‛‚私语‛、‚莺语‛、‚泉流‛、‚珠落玉盘‛、‚瓶破水迸‛、‚骑出刀呜‛、‚裂帛‛等一连串精妙的比喻匠心独运,无与伦比。从‚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开始到‚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结束,诗人用极富想象力的语言再现了琵琶女高超的演奏技术,曲调未成情以先出,是对音乐气氛的很好烘托,而弹的过程更是撵词摘句,活用比喻来描写音乐的进程。‚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仿佛使人能够再次听到琵琶声一样,‚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更是给人以无尽的想象,带入到文字和音乐无法描述的空间,‚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可谓点睛之笔,从音乐和哲学角度表达了至高乃无的学问,短暂暂停之后便是‚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由静入动,如同万匹野马,同时出动,万丈瀑布,瞬时倾泻,‚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观众还沉浸在意犹未尽的音乐中琵琶女已经停止了演奏。
4)情景交融以景物烘托感情氛围。如秋江夜别‚枫叶荻花秋瑟瑟。‚别时茫茫江浸月‛这种萧瑟的秋景对离情别绪是有力的烘托。‚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四句描写了环境的恶劣,有力地烘托了‚天涯沦落‛之情。凡此种种,都使这首诗满含着抒情气息,做到了叙事与抒情的密切融合,增强了作品的感情色彩和艺术魅力。
5)人物塑造:用人物的神态、动作描绘出画面,表现人物的内心活

动。如‚犹抱琵琶半遮面‛,画面传神地描绘了琵琶女娇羞的神情和犹豫迟疑的复杂心理。再如‚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这里描绘琵琶女曲终时的动作、神态,不仅使人感到她的教养、经历不俗,而且自然地表现她由弹奏到自叙身世的内心活动。
《琵琶行》塑造了两个人物形象。在中唐商业经济发达、城市畸形繁荣的生活环境里,在当时互相倾轧、仕途险恶的政治背景里,琵琶女的形象和诗人的形象,都具有其现实的典型意义。此诗用形象类比法把两人之间的悲愤情感、不幸遭遇等方面进行类比,最后融合为一,从而推出两个艺术形象都有怀才不遇、沦落天涯的感慨的结论。形象类比,抒情言志,富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6)结构谨严:诗从‚送客‛起笔,继而写了‚寻声‛‚邀弹‛‚询问‛‚诉衷‛‚感慨‛等一系列互相关联,层层推进的情节。这些情节分则各为一个场面,合则是一篇完整、和谐的诗篇。
诗人通过对琵琶女高超的弹奏技艺的描写和悲凉身世的叙述,表达了对琵琶女的深切同情,同时抒发了自己‚同是天涯沦落人‛的苦闷与感慨。全诗主题鲜明,脉络清晰,情感真挚,文辞优美。
7)语言生动:作品的语言生动形象,具有很强的概括力,而且转关跳跃,简洁灵活,所以整首诗脍炙人口,极易背诵。诸如‚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别有幽情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门前冷落车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

11、杜牧,刘禹锡怀古咏史诗的异同:
1)写作目的:刘禹锡的咏史诗大都是由历史人事而发生感慨,重在表现主观情感,同时具有反思历史的了力度和体察人生的深度。《咏史二首》‚骠骑非无势,少卿终不去。世道剧颓波,我心如砥柱。‛高度赞扬了任少卿不趋炎附势的高尚人格,表明自己不肯降心辱志的决心。而杜牧的诗不重言情而皆在资政,具有鲜明的政治倾向,‚今用‛为目的。如《过华清池绝句三首》‚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三首诗都是借本朝前任君主的教训来警示当朝君主。2)用典:刘善用典实而透脱不滞,用典典型而巧妙。而杜牧则很少用典,即使用也是众所周知的熟典。
3)诗歌所体现的哲理韵味:刘有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是他的咏史诗有深刻的哲理性。《金陵怀古》‚兴废由人事,山川空地形‛揭示了六朝兴亡的根本原因在于‚人事‛,山川地形并非决定因素。杜牧的咏史诗则常常带有兴衰不可抗拒的哲理意味。如《登乐游原》‚看取汉家何事业,五陵无树起秋风‛这正是对盛衰推移,历史发展无可抗拒的感慨。
4)诗歌体式:刘兼用古体、绝句和律诗;杜牧则大量采用七绝和七律的形式,尤其是他的咏史七绝,被后人誉为‚二十八字史论‛。12、李商隐《无题》的艺术特色:1、感伤的情调:以个人感伤为主,扩大到家国沉沦、民生疾苦。2、深情绵邈、意境朦胧:
1)典故的大量应用。(2)跳跃的章法结构。(3)心灵世界的深入发掘。3、语言华美而精于锤炼。

13、李煜词的艺术特征:
1)白描手法的成功运用‚绣床斜凭娇无那,烂嚼红茸,笑向檀郎唾‛(《一斛珠》),‚谁在秋千,笑里低低语‛(《蝶恋花》)《相见欢》其三(无言独上西楼)(2)直抒胸臆的表现手法:‚寻春须是先春早,看花莫待花枝老‛;‚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往事已成空,还如一梦中‛;‚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3)直白通俗与形象精炼完美统一的语言(有言浅意深、语短情长之妙)如:‚昨夜风兼雨,帘帏飒飒秋声‛;‚冉冉秋光留不住,满阶红叶暮‛;‚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一片芳心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
14、李清照词的艺术特色:
其一,善于选取自己日常生活中的起居环境,行动细节来展现自我的内心世界。如:‚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声声慢》);‚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永遇乐》)等动作细节,典型地表现年老寡居所独有的生活情态和寂寞心境
其二,善于将个性化的抒情和完美的意境相结合。她既善于直接写闺阁生活和闺阁愁情,又善于结合写景咏物,抒发美质难久和物是人非的惆怅之情,极具个性化的意境和特征。如《如梦令》、《一剪梅》
第三,语言浅显自然,却又韵味无穷(以浅俗之语,发清新之思)。易安词善于将朴素清新与精美雅洁的风格结合在一起。她善于运用极

朴素,甚至是口语化但又不失精美的语言,善于调动各种修辞手法,运用得非常自然而不见锤炼的功夫,达到了‚极炼而不炼,出色而本色‛
15、辛弃疾次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1、内容的极大丰富:
1)全力作词,两宋词人中存世作品数量最多2)真正的‚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2、基调的鲜明突出:
1辛弃疾的整个生命的重心,就是他念兹在兹的恢复中原的意志。2)辛弃疾的词是‚英雄之词‛,但所抒发的多是英雄失志的悲慨3、艺术成就:通过成功地大量创作雄奇阔大的意境,充实、巩固并极大地发展了苏轼所开创的豪放词风。(1强烈的感情,刚健的意象:(①多表现雄姿英发、②悲歌慷慨的英雄形象;③众多的军事意象;④自然景物也飞动排宕,生气凛然。)(2)善于使用比喻、比兴等修辞手段:(3)既能用古又能用俗的语言技巧:(4)‚以文为词‛的创新:(5)喜欢在词中发表议论:辛弃疾词在苏轼‚以诗为词‛的基础上,进而‚以文为词‛,将古文辞赋中常用的章法和议论、对话等手法移植于词;并且在词中大量使事用典,并且往往一首词中连用数典。
16、陆游诗的分类及创作艺术特点(一)、爱国主义诗篇。
1.对投降派的无情揭露和严厉谴责。‚和亲自古非长策‛(《估客

有来自蔡州者感怀弥日》);‚生逢和亲最可伤,岁辇金絮输胡羌‛(《陇头水》)。2.表达人民群众渴望恢复故土、统一祖国的愿望。‚北望中原泪满巾,黄旗空想渡河津‛(《北望》)。3.表现诗人杀敌报国的英雄气概和壮志未酬的悲愤。‚报国寸心坚如铁‛(《大雪歌》)(二)、记梦诗
《出塞曲》、《秋思》、《记梦》、《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三)、农村题材的诗歌
1.热情讴歌农民的辛勤劳动,揭露封建官吏残酷压迫剥削农民的恶行。如《农家》。2.描写农村风光的农村纪游诗。如《游山西村》。
(四)、此外,陆游还有一些描绘山水景物,即景即事抒情的小诗,以及读书、酬答等内容的诗作。
艺术风格:(1)陆游从诗歌的创作方法来说,主要是现实主义的,但奇特的想象和假借梦幻的手法,又构成了陆游诗中积极浪漫主义的重要因素。所以,兼融李白的飘逸奔放与杜甫的沉郁顿挫于一炉,构成了陆游的独特诗风。(2)他善于锻炼字句,尤工于对偶。但他反对追求词藻的雕琢和奇险,故所作语言平易晓畅,比较接近口语,即所谓‚清空一气,明白如话‛(3)陆游诗歌的体裁形式多样,古体、近体、五言、六言、七言等无体不备,尤以七言诗最为擅长,他的七古、七律和七绝的成就都很高。其中的七律尤以对仗工整而著称。

17、苏轼的诗及艺术风格
一、思想内容:内容丰富,言之有物。感情方面表现出摆脱悲哀的倾向。1、社会政治类。如《荔枝叹》、《山村五绝》。2、写景、抒怀、遣兴诗。《望湖楼醉书》《题西林壁》。数量最大的是写景抒怀诗,这一类诗集中表现了苏轼的艺术个性,也代表了苏轼诗歌的最高成就。苏轼的写景抒怀诗,将写景、叙事、抒情、言理等揉合在一起,从而构成了一个景、事、情、理相统一的艺术世界。他的这类诗集中表现了人生、景物的变幻,并用哲理性的眼光来审视这种变幻。3题画诗、赠酬唱和诗。《惠崇春江晚景》二、艺术个性
1、笔锋精锐,语言爽利,才具阔大,洒脱自如。2、意境灵动,想象飞驰,比喻精妙。
如《百步洪》:‚有如兔走鹰隼落,骏马下注千丈坡。断弦离柱箭脱手,飞电过隙珠翻荷。‛
3、以文为诗,纵横驰骋,多用典故、多议论,极富理趣之美。三、艺术成就
苏轼诗的艺术成就是多方面的,集中体现了‚宋调‛的特点1、讲究才学(才气和学问):(1)生动活泼,丰富出奇的想象2)构思布局的波澜起伏、变化开合(3)善于使事用典
2、讲究议论(说理):他并不是单纯地说理,而是将情、理、事、景融合起来,理从事出,理从景出,并且理在情中。例如《和子由渑池怀旧》

3、善于修辞,尤善于比喻:苏轼具有一种‚触处生春‛的本领,因而将诗写得生动异常,富有美感。他能通过新鲜的比喻将难言之事、理、感受等非常形象地写出来。苏诗的比喻,不但妥帖生动,形象新奇,而且形式多样(倒喻、博喻、曲喻、复喻、奇喻等等)18、晏殊词艺术特点——含蓄典雅,温润秀洁
1、脱于鄙俗而写出‚气象‛,‚气象‛指以淡雅之笔写出富贵之态,以清新之笔写出男女之情。显得神清而气远,蕴藉而雅健。2、善于捕捉对自然景物敏锐而纤细的感受,并善于抒发由此而产生的深蕴凄婉的心情。
3、善于从景物描写中暗示出对人生所持的人生态度,尤其善于抒发对人生所持有的旷达之情,因而显得意境格外高远。19、柳永的词及艺术特色
一、柳永词在题材内容上的开拓:
1表现了北宋繁华富裕的都市生活和丰富多彩的市井风情。如:《望海潮》。2、比较多地描写了妓女的生活和思想。3、描写流落江湖和离别怀人的情绪,尤工于羁旅行役。二、艺术上的创新
1、形式上,大量创制慢词,扩大了词的体制。
柳永大力创作慢词,从根本上改变了唐五代以来词坛上小令一统天下的格局,使慢词与小令两种体式平分秋色,齐头并进。慢词篇幅体制的扩大,相应地扩充了词的内容涵量,也提高了词的表现能力。2、创作视角的转变和视野的扩大:

1)把自己放入词中,变‚男子而作闺音‛为‚只是实说‛。(2开拓了词的内容,‚尤工于羁旅行役‛。(3)展现繁华的都市生活和丰富多彩的市井风情。
3丰富了词的表现手法,成功地把铺叙手法运用于词中(以赋为词)柳永善于利用时空的转换来叙事、布景、言情,而且自创出回环往复式的多重时间结构.
4、善用白描,语言通俗明快,雅、俗兼得。俗:‚明月明月,何事乍圆还缺?‛雅:‚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凝愁。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f7e898b71711cc7930b716c9.html

《古代文学史.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