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细雨中呼喊》读书笔记

发布时间:2016-01-20 13:44:42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读书笔记两则

《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

《在细雨中呼喊》

学号:2014300000032

姓名:吴冬晴

班级:人文科学试验班

静默的童年

——读《在细雨中呼喊》有感

前不久还看了小王子的电影的我,还没来的急在鲜艳温暖的画面中汲取童年的温暖,高呼我不想长大,就被余华拖入了冰冷的雨夜。只有被瓢泼的大雨浇了个透,才能把心底的火焰藏的更深,等到某一天带上成熟的面具,才不会被内心涌动的火焰融化。读了这篇文章,我才感觉这淅淅沥沥的冷雨落了十多年,而我也同小说中的我一般,在寒夜里听着雨夜的滴答声,毫无知觉的长大,无知觉到最后除了伴着我长大的雨声,长大的进程慢得像是永恒。

我们降生到这人世的第一瞬起,就与这星球上的别的生命牢固的捆绑在一起。呼吸、进食、排泄,每一个生命中的第一次都伴随着旁人的参与,我们生来就牵扯在一张大大的关系网中,既从中获得养分,也在羁绊中前行。我们究竟是怎样长大的?一个人的心智若是没有成熟,不过是堪堪一个巨婴。我们谈长大,就是谈牵扯着我们长大的那张关系网。

孩提时代的儿童最为依赖的,是基因里注定牵扯的父母。“病情好转以后,我内心潜藏的孩子对成年人的依恋,开始躁动起来。”不管是在南门还是孙荡,孙光林都对家庭有着模糊而确存的期待。对一个男孩来说,或多或少有些俄狄浦斯情结,他们总是贪恋着母亲的无条件温柔,而在成长的时候想着模仿甚至超越权威自成的父亲。因此,得到父亲的肯定和母亲的爱护,是一个孩子得以长成的条件。

母亲的爱是无条件的,然而我们看看孙光林的母亲因为丈夫和孩子的闹剧而咳血离世,对他稍有善待的养母李秀英选择当面离开。孙光林能汲取的母爱就这样消失了,他的精神依托没有了。

但是人总是要脱离母体,成熟中的人开始追求自我认同,追求独立,因此这时的男孩追去父亲的权威。即使孙光平本应得的母爱不存,他也将在成长中学会父亲的样子。但是父爱可以说是有偿的,父亲总是偏向于像他的孩子。相比离家五年的孙光林,无疑是最后走进了寡妇床榻的孙光平继承了父辈更多的特质。我不由得想起我幼时也曾有着同样的担忧,重男轻女的恐怖给我对父亲的影响更多的是疏离。看着苏家兄弟的孙光林有如生于城市家庭却依旧渴求父爱的我,但这些又有什么关系呢?在时间的长河里,这些伤痛似乎是静止的流淌着,慢慢的将孩提的我们塑造成习惯父爱缺失的样子。比起未知的宠爱,似乎更坦然于以往的疏离。

同样的私欲也存在于与兄弟姐妹的相处之间,只不过是换了一种表现方式。独生子女的嫉妒心理比多子女的孩子来的更重,在还未完全意识到与兄妹的与他人的联系之前,孩子总想着独揽这世界的一切。但是日益成长起来的孩子们似乎不能忘记发生过的争执,即使后来彼此取暖的感动,也在交往中带着尴尬的影子。

“走时只有哥哥一人送我。他挑着我的铺盖走在前面,我紧跟其后。一路上两人都一言不发。这些日子来哥哥的举动让我感动,我一直想寻找一个机会向他表达自己的感激,可是笼罩着我们的沉默使我难以启齿。直到汽车启动时,我才突然对他说:“我还欠了你一元钱。”哥哥不解地看着我。我提醒他:“就是报考费。”

可能童年并不都是带着花香与阳光的,我们小小内心的欲望是那样真实的存在着。有与父母的依赖与渴求,有对兄弟的妒嫉与尴尬,有对朋友远去的无奈与抗拒,有对祖父母生命流逝的好奇,有对心中那个模糊背影的情热朦胧.....每个人在这些平凡而刻骨的变化中长大,寂静的处理自己力所能及的伤口。

我们渐渐认识到自我力量的渺小,认识到自身在这个星球的孤独。我们在孤独感中长大,在寂静的内心世界里数着每夜敲在窗上的冷雨,忘记了成长的时间。当我们成长为对这个现实得心应手的成年人,我们回顾童年,看着过去掩饰不住贪欲而弱小的自我,我们会恼怒:

“你凭什么要我接受已经逃离了的现实。”

静默的童年就这样过去了,“回首往事或者怀念故乡,其实只是在现实里不知所措以后的故作镇静,即便有某种抒情随着出现,也不过是装饰而已。”

我们会成为下一个“刘世吾”吗?

——读《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有感

承认我读这本书的动机并不纯从文学角度出发,只是由于对那个年代的社会状况有着许多自己的猜想。作为一个将近20多岁的同龄人,我不由得佩服王蒙先生写作和回应这篇文章时表现出的政治成熟。然而,这只是题外话,见过了林震的理想主义、赵慧文的日渐消沉,韩常新的“如鱼得水”,最为吸引我的是,刘世吾这个人物身上的诸多特质。以及对这个人物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我不禁沉思,我们会不会也变成下一个刘世吾呢?

刘世吾在我心中的形象该是半掩在堆叠的文件中,不太整齐的头发,深蓝的微皱制服,你走近他,才会发现他的眸光是如此锐利。文中关于他的第一句描写是这样“林震心跳着敲门的时候,他正仰着脸衔着烟考虑组织部的工作规划。”“他的左眼微眯,右手弹着烟灰。”,传神的动作描写表现出,这是一个典型的在政治中浸淫了多年的成熟干部形象。

更能体现刘世吾的形象是涉及他的具体事件,在他与初入部门的林震相处时表现得尤为明显。在他们第一次照面时,刘就表现出“得体”的热情。看到这个年轻人的惶恐行为,他会现出“隐约的笑容”。他的每一句话都会伴着干咳,他纯熟的驾驭深奥的名词....他在林震面前是带着一种优越感的,林越是表现出慌乱,他的笑容就更加的好整以暇。在林遇到具体的工作困难时,他更是提出了自己的“条件成熟论”,竟把一直有自己坚持的林震逼的产生疑惑。他抱着对什么都看透了的态度,游走在这组织部中,带着一抹含义无穷的微笑,看淡了千万种纷争。

这样的一个好似没有任何事故能触动他的人,我认为是一种“非人”。人都是有血肉和情感的生物,圆润的“条件成熟论”指导下的刘世吾,怀抱着这样“非人”的态度,这样的他,是怎样来的呢?

我以为,刘的现状正是那个时代三种不同有志青年生存状况的缩影之一。

刚建立的国家还不稳定,身处政治中心却又心怀理想的志子们,或是像林震那样坚持心中的那份真实,不断抗争;或是像日益消沉的赵慧文,在理想破灭后沉寂度日;而刘世吾这样的人,什么都看的通透,不可不谓第一等“聪明人”,他们接受了现实,曾经的理想深埋心底。

这一点从刘世吾的读书变化就可以看出。当林震还在沉迷充满了理想主义特色的《拖拉机站站长和总农艺师》,刘世吾在一个星期内看完了四本《静静的顿河》。但是我们依旧可以找出旧日的刘世吾该有的影子。

当韩常新对《拖拉机站站长和总农艺师》毫不留情的嘲讽时,是刘世吾用近乎刻薄的语言反击。对理想的诋毁,是对每一个有志的青年信仰的污蔑。而作为一个看淡了世事的有志青年,心底的坚持一旦被触动,会让他们的爆发更为突出。哪怕最后刘世吾们只能嘲笑的说“党的工作者不适合看小说。”小说是理想者的乌托邦,刘世吾们心中也有过“壮丽的事业”,但是乌托邦终究是泡影,他们只能真的就这样在世事的打磨下,沉沉“瞌睡”去。

值得深思的是,理想的破灭是每个踏入社会的人必修的课程。谁能知道。此时满怀激情的我们是选择做“林震”,还是会出现更多的“刘世吾”呢?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f6d034bc58fafab068dc02a5.html

《《在细雨中呼喊》读书笔记.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