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明朝对外军事行动史

发布时间:2014-06-18 18:50:54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浅谈明朝对外军事行动史

明代是我国古代一个极为复杂的朝代,虽然他在很多方面也许做的不足,但明朝在对外军事行动中,坚决地捍卫了我国大国的尊严,捍卫了民族的荣耀,我们应该也必须花时间好好地去学习、去领悟明代的战争荣耀。

其一,洪武二年常遇春,李文忠攻开平之战,一举拔掉元上都,元顺帝仓皇逃窜,一年后病逝,此战后,明朝修筑了开平卫,俯瞰整个北方蒙古草原,之后的几十年,虽然蒙古人偶有胜仗,但基本都是被明军追亡逐北。

分析明朝战争史,可看出此战对明朝来讲,至关重要。虽说徐达攻克元大都,标志着元朝灭亡,但开平是元朝的上都,也是蒙古草原重要的战略要地。蒙古人败退大草原后,并未真正大伤元气,若固守开平,随时都可伺机反扑。明军夺取开平,也就意味着卡住了蒙古草原的咽喉。故真正导致明蒙双方攻守易形的就是主场战斗了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与游牧民族作战,一是要作好打持久战的准备,二是要建立强大的骑兵队伍,三是要抢占到关键的战略要地。明军在开国初期,经历无数战争考验,打持久战和拥有强大骑兵都不是问题,此次夺取开平,无疑于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试想,汉武帝反击匈奴,第一枪就是在河套平原打响,因此才有了后来匈奴的仓皇西逃;唐朝反击突厥,首战也是先取定襄,才有了重创突厥的奇功;而宋之败亡也在于幽云十六州的丢失,使得宋军痛失战略要冲地,百年来一直处于强敌的压迫之下。

开平战役的重要意义正在于此。尽管此战的战果算不上丰硕,但战略意义重大非比寻常。

此战后,明朝修筑了开平卫,作为继续进逼蒙古帝国的基地,之后徐达蓝玉等人的一连串胜仗,也正是此战打下的基础。遗憾的是,自宣德开始,处于削弱藩镇势力的目的,以及文官统治集团的短视,开平卫最终被废弛,松散的蒙古部落联盟得以继续骚扰长城沿线,以至于酿成了土木的惨案和明朝皇帝被俘虏的耻辱,前人创业,后人连守业也没守住,很是让当年病势于柳河川的常遇春将军悲哀。

其二,洪武二十一年蓝玉捕鱼儿海大捷,灭敌数万,俘虏七万多人,北元政权的统治机构被一窝端俘虏到南京来,此战宣告了北元政权的最后灭亡,从此蒙古高原已不再有如成吉思汗时代统一的政权,之后的二百年里,虽然瓦刺和鞑靼在蒙古草原轮流坐庄,却早已不具备抗衡中原的实力,或依附于明朝,或偶尔骚扰,却终难再锨起大风浪。

明朝建立后,蒙古人虽然失去了对中原的统治,但在北方草原地区仍然有很大的势力,全国许多地区仍在元朝统治者手中,时刻都是明朝的重大威胁。这种情况下,明太祖委任蓝玉为大将,征讨脱古思帖木尔,他认为肃清沙漠,在此一举,要求蓝玉勿失时机,必须成功。

据《明太祖实录》记载:洪武二十一年(公元1388年)三月大将军永昌侯蓝玉率师十五万,由大宁进庆州,闻虏主脱古思贴木儿在捕鱼儿海,从间道,兼程而进丙辰,黎明至捕鱼儿海南饮马,侦知虏主营在海东北八十余里。玉以弼(即定远侯王弼)为前锋,直薄其营。虏始谓我军乏水草,必不能深入,不设备,又大风扬沙,昼晦,军行,虏皆不知。虏主方欲北行,整车马皆北向。忽大军至,其大尉蛮子率众拒战,败之,杀蛮子及其军士数千人,其众遂降。虏主脱古思贴木儿与其子天保奴、知院捏怯来、丞相失烈门等数十骑遁去。玉率精骑追之,出千余里,不及而还。获其次子地保奴等六十四人及故太子必里秃(指爱猷识理达腊)妃并公主等五十九人。其詹事院同知脱因贴木儿将逃,失马,窜伏深草间,擒之。又追获吴王朵儿只、代王达里麻、平章八兰等二千九百九十人,军士男女七万七千三十七人,得宝玺图书牌面一百四十九、宣敕照会三千三百九十道、金印一、银印三;马四万七千匹,驼四千八百四头,牛羊一十万二千四百五十二头,车三千余辆。聚虏兵甲焚之。十多天后,大将军永昌侯蓝玉破故元将哈剌章营,获其部下军士一万五千八百三户,马驴四万八千一百五十余匹

通过记载,我们可以看到,洪武二十一年蓝玉捕鱼儿海大捷,共灭敌数万,俘虏七万多人,北元政权的统治机构被一窝端俘虏到南京来,此战宣告了北元政权的最后灭亡,从此蒙古高原已不再有如成吉思汗时代统一的政权,之后的二百年里,虽然瓦刺和鞑靼在蒙古草原轮流坐庄,却早已不具备抗衡中原的实力,或依附于明朝,或偶尔骚扰,却终难再锨起大风浪。

捕鱼儿海大捷对元朝来说,无疑是致命的一击。虽说明朝建国前夕和初期,明军攻陷大都宣告了元朝灭亡、攻克上都占领了战略要地,但都没有真正消灭蒙古皇族,而鱼儿海大捷却宣告了元朝帝国的最终灭亡。这些作为元朝正统的皇族们一股脑的被押解到了南京,北元的运作体系基本被摧毁。

捕鱼儿海大捷对明朝来说,无疑是极大的利好。此战使得蒙古草原上的势力被分崩离析成了若干松散的部落,时合时分,相互征战不休却难以对中原政权造成致命的军事威胁。而几大蒙古部落也先后向明朝称臣并接受了册封,无论是从现代的国家观念看还是从封建时代的国家关系来看,从这一仗开始,所谓的北元与明朝的对峙已经不复存在,蒙古部落与明朝的关系,渐渐的由国与国的关系变成了地方诸侯势力与中央政府的关系,后来的史实也证明了这一点。

因此,从这个角度看,捕鱼儿海大捷对明朝政治稳固、经济发展、军事战略等各个方面,都具有举足轻重的积极影响和进步意义。

其三,永乐八年,明成祖第一次北征,在斡难河战役中大破鞑靼军主力,蒙古各部纷纷向明朝称臣,此战进一步削弱了蒙古各部落的实力,并瓦解了蒙古部落的内部。战后明朝以势力均衡的原则对蒙古的几个主要部落进行册封,明朝在北方的武功达到了极盛时期。

从战略上说,明成祖的指挥只能用两个字来概括--稳进。明军充分发挥了立国50年的建设成果,不仅打出了军威,更打出了明军雄厚的经济实力以及惊人的战争相持能力。明军用步步为营的方式,集中优势兵力打了一场漂亮的歼灭战,而火器与骑兵相结合的打法不仅成为了蒙古骑兵的噩梦,也对后来明军的战术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是明军的进攻精神发挥的最为淋漓尽致的一战,而这也正是永乐皇帝苦心经营的结果。电视剧《亮剑》里有句话说的好:一个统帅的气质也决定着一支军队的气质,一个统帅的灵魂也将成为一支军队的军魂。明军这个时期的表现正是这句话生动的写照,马上皇帝永乐的进攻精神也渗透到他每个士兵的血液中,这是一支在当时世界堪称最强的军队,贴木儿东侵明朝路上病故,与其说是明朝的幸运,不如说是他自己的幸运,与这样的一支军队交手,赫赫威名的帖木儿大帝恐怕一生的英明都要付之东流水了。遗憾的是,明军的进攻精神仅仅是在洪武和永乐两朝昙花一现,后世皇帝以防御为主的战略思想,大大限制了明军进攻战术的改良,也扼杀了明军的进攻精神。宋朝进攻乏力是因为骑兵缺乏,但是明朝并不缺马,产马的甘肃和陕西西部地区都在明朝手中,内蒙地区的蒙古部落也多是臣服明朝的,明朝缺少的就是有头脑的战略家和有进取精神的统治者。

其四,明正统14年,瓦刺大军在土木堡将明军打得全军覆没,并俘虏明英宗,名将于谦指挥北京保卫战,大破也先大军,迫使其交还英宗。蒙古军的兵败引起了一系列连锁反应,也先在内讧中被杀,分散的蒙古部落又重新接受了明朝的册封。

十五世纪中叶是国际历史上值得记住的一段日子,从1449年到1453年,东西方两大文明古国——中国与罗马。他们的首都相继遭到蛮族的围困,不一样的是:明朝以其充足的国力和超卓的指挥打赢了北京保卫战,而东罗马则在弹尽粮绝后国破家亡,被土耳其人亡国灭种。土耳其在东罗马的土地上把奥斯曼帝国面向了极盛,蒙古人则在北京城下遭受到又一次沉重的冲击。事实上,土耳其消亡东罗马是水到渠成,而蒙古军兵败北京也是实力使然。在封建年代,如明朝这样的生产力高度发达的帝国,只需内政一致经济稳定,是没有任何国家能够消亡掉的。宋朝积弱如此,但鼎盛时期的辽国也相同不能灭之,宋朝和明朝结尾的亡国,其实是亡于糜烂和国内严重尖锐的阶级对立,而此刻的明朝尚未到这一步。尽管此刻的明朝正走向糜烂,而朱元璋时期树立的卫所准则现已呈现的腐化的状况,可是明军的实力尤存,土木之败确有战士战役力降低的缘由,但更重要的仍是荒唐的指挥。在明朝朝中,也存在着一批实干派的大臣,英宗被俘虏后,满朝哭哭啼啼,还好有于谦为首的一批理解人坚信明朝必胜。而另一个需求留意的是,在土木堡五十万大军全军覆没后,明朝又在短短的时间里组织了22万精兵,这种惊人的战役发起才能以及物质基础,都是蒙古人所无法比较的。于谦并不是一个典型的工作军人,反而是一个文官,而此战也并非是检测他的战场拼杀才能,而是战略部署才能和统筹规划才能,关于此刻的明朝来说,只需能够做到君臣专心,全军用命,此战的胜算就已超越多半,于谦极好的协调了各方面的对立,圆满的完成了这一切。这一战明朝打败了蒙古人,可是攻守两边却调了个,从此今后,明军更是龟缩于长城堡垒之中,很少再有大兵团出塞作战的战例。而实力遭到严重削弱的蒙古人,也没有再对明朝构成丧命的要挟,至多仅仅打扰明朝边境罢了。可是之后于谦关于明朝戎行所进行的一系列变革,仍是使明军在一段时期里康复了强悍的战役力。从北京保卫战成功到蒙古放还英宗的这几年间,蒙古人屡次对明朝边境发起攻击,可是经于谦整顿后的明军均将其打败,结尾换取了英宗归国和蒙古内讧的结局。惋惜的是于谦在夺门之变后被英宗杀戮,从于谦到袁崇焕,自毁长城的悲惨剧不止一次发作在明朝君主身上,让人扼腕叹息。

其五,公元1517年,明朝水师在广东屯门和西草湾连续重创葡萄牙水军,葡萄牙戎行损失沉重,之后逐渐改变了对中国的方针,转而以诈骗手法骗取了澳门。此战对明军的影响在于,明朝的战船和火炮都在此战后汲取欧洲的技能得到了改进和改造。

  单从军事视点上说,两场战役只能算是小规模的水战,不说和大型海战比,即是和明朝同时期的抗倭战役比也是小许多的,可是这毕竟是明朝水师与欧洲水师的首次交手,长时间生活在海禁与关闭里的中国人也首次认识了来自悠远西方的生疏对手。葡萄牙人本来要采纳降服方针来对待明朝,却遭到了沉重的冲击,之后连续西来的荷兰等国也相同尝到了相似的味道。明朝获得了欧洲的战船和火炮,并使本身的造船与火器技能得到提高,可是关于外面的国际,咱们仍然是一窍不通。明朝能够为小小的屯门与葡萄牙人大打出手,却愿意为两万两的税金放任其占据澳门,100年后,明朝相同为了接近大陆的澎湖而将荷兰舰队重创,却对其占据台湾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不能不说是明朝长时间锁国方针的悲惨剧:但求大陆无事,化外之土缺乏取也。而关于中国科技开展史来说,这场战役相同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工作,明朝的东南滨海与欧洲殖民者进行的一系列小规模战役,使大航海年代初期的欧洲人意识到降服中国仅仅愚蠢的主意,与中国搞好联系追求经济利益才是正途。于是才有了明朝中后期西方科技的连续传入,并使中国古代科技到达了又一个飞速开展的高峰期,也使长时间处于关闭状态里的明朝人开端放眼看国际,明朝时期最早进入中国的一批传教士,都惊叹于中国常识阶级关于西方科学的渴望精力,如徐光启等有识之士更开端测验引入西方科技改进中国的地理,历法甚至农业生产,尽管起步稍晚,明朝却用一种特别的方法进行着向常识年代的迈进。惋惜的是,跟着满清的入关,中国通向国际的大门被完全的封锁,之后即是百年的屈辱史。构成明显比照的是:明朝宋应星的科技文献巨著《天工开物》正是在这一时期传入了西方,并对西方手艺作坊式的生产力变革产生了无穷的影响,直接推动了科技革命的早日到来。

其六,明朝中后期,倭寇横行,名将戚继光等致力于平倭战役,奋战数十年后总算平定倭寇。

抗倭战役的成功其实没有多少可夸耀的,几十万明朝大军,却怎么办不得戋戋倭寇,这是自豪仍是羞耻?明朝的卫所准则在这一时期现已完全迂腐,幸亏还有如戚继光等一批名将,用私家军和募兵制的方法为明朝从头锻炼出一批精锐之师。而在之后的张居正年代,以戚继光为代表的一批抗倭将领也变成明朝军事变革的先行者。黄仁宇在其作品《万历十五年》中把戚继光称为孤单的将领,此话并不为过,在全体军事准则现已迂腐的状况下,这些忠良之士似乎是一批救火队员,为国家去熄灭燎原的烈火。之后的隆庆朝和万历初年,明朝学习平倭战役的经历改进了配备,并对军事准则进行了一系列修补性的变革,使明军在辽东和宣府等地又从头具有了一批精锐的戎行,明朝以此戎行打赢了朝鲜战役,也让明朝到达了其开展路程上又一个中兴的顶点。其实所谓倭寇,很大有些成员都是中国滨海的海商集团,朱元璋欲以海禁拒倭寇,却让倭寇越演越烈,身为农人身世的他天然不会理解这种本钱原始积累进程里的天然现象的。倭寇平定后,明朝解除了海禁,从此进入了一个对外开放的黄金时期,海上丝绸之路远达美洲区域。而西方的科技文明也在这一时期广泛的传入。可是高速开展的经济却变成了政治迂腐的催化剂,在政治准则日益糜烂的景象下,明朝重演了宋朝越昌盛越糜烂的悲惨剧,明朝专制的封建准则与已呈现本钱主义萌发的商品经济构成了无穷的对立,对立的成果即是权钱交易作为润滑剂。高度发达的对外贸易和昌盛商品经济,与整个国家日益萎缩的财政收入构成了明显的反差,官商勾结的暴利催化了政治的糜烂和国家赋税的大量流失,张居正变革方针的废弃以及封建准则的保守与迂腐,使明朝走上了消亡的不归路。

其七,明朝抗倭援朝战役,历时七年打败日本,不光保证了疆土的安全,更使日本龟缩于岛中不敢扩大达300年。

直到今天,所谓的抗倭援朝战役仍然被人争论不休,缘由是明朝在抗倭战役中损失沉重,以致给了满清兴起的时机。可是从今天看,这种说法是典型的形而上学。满清的兴起是明朝本身的糜烂所造成的,虽有抗倭援朝构成兵力削弱严重的缘由,但根子还要归结到明朝军事的迂腐和内政的失当中去。可是比照抗倭援朝战役,满洲人相同大概叫一声走运的。从日本内战中走出来的日军,战役力正到达其历史上空前强壮的境地,无论是配备仍是作战才能,都要比后来的满清强许多,但惋惜的是,日军遇到的是中兴时期的明军,满清遇到的则是衰败时期的明军。中兴时期的明军在朝鲜打出了国威,在总兵力远少于日本的状况下,却结尾给了日本丧命的冲击。清朝某些史家谈论此战,无不说是消耗巨资,惨胜如败,可是从战役的进程看,明朝打出了一系列可圈可点的胜仗,无论是多军种联合作战的才能仍是军事指挥才能,都到达了其整个朝代的最顶点水平,日本的失利则是空前惨烈,结尾一战的露梁海战,500多艘日船,逃归的缺乏四十艘。咱们能够幻想,假如明朝挑选坐视朝鲜不救,待日本实力做大而明朝进入式微期后,中华江山即便不会落到满族人手中,也多半会让日本人糟蹋个够戗,这是一场必需求打的战役,也是一场赢得美丽的战役,之后的满清兴起是明朝本身的缘由,即便没有这场战役,以明朝的迂腐速度,那也是迟早发作的工作。清朝史官关于此战的诋毁,多半是处于政治的需求,但具有挖苦意味的是,此战400年后,甲午战役爆发,清朝的士大夫们竟然还有人翻阅史书,去从明朝抗倭援朝战役里寻觅破敌的上策。另一个需求留意的事实是,明朝进行朝鲜战役,前后六年花费800万两白银,而满清单单是甲午战胜的赔款,就有两万万两之具,比照之下,这场战役明朝是打对了。

作为祖国未来的指挥军官,我们更应该以史为鉴,从历史中吸收养分,从胜利和失败中总结经验,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顺着时代的潮流,披荆斩棘,激流涌进,成为新时期世界军事力量中的佼佼者。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f424591e2e3f5727a5e96261.html

《浅谈明朝对外军事行动史.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