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化考试名词解释

发布时间:2020-07-27 03:04:52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生化考试名词解释

2. 别构酶:又称为变构酶,是一类重要的调节酶。其分子除了与底物结合、催化底物反应的活性中心外,还有与调节物结合、调节反应速度的别构中心。通过别构剂结合于别构中心影响酶分子本身构象变化来改变酶的活性。

3. 酮体:在肝脏中,脂肪酸不完全氧化生成的中间产物乙酰乙酸、β-羟基丁酸及丙酮统称为酮体。在饥饿时酮体是包括脑在内的许多组织的燃料,酮体过多会导致中毒。

4. 糖酵解:生物细胞在无氧条件下,将葡萄糖或糖原经过一系列反应转变为乳酸,并产生少量ATP的过程。

5. EMP途径:又称糖酵解途径。指葡萄糖在无氧条件下经过一定反应历程被分解为丙酮酸并产生少量ATPNADH+H+的过程。是绝大多数生物所共有的一条主流代谢途径。

6. 糖的有氧氧化:葡萄糖或糖原在有氧条件下,经历糖酵解途径、丙酮酸脱氢脱羧和TCA循环彻底氧化,生成C02和水,并产生大量能量的过程。

7. 氧化磷酸化:生物体通过生物氧化产生的能量,除一部分用于维持体温外,大部分通过磷酸化作用转移至高能磷酸化合物ATP中,这种伴随放能的氧化作用而使ADP磷酸化生成ATP的过程称为氧化磷酸化。根据生物氧化的方式可将氧化磷酸化分为底物水平磷酸化和电子传递体系磷酸化。

8. 三羧酸循环:又称柠檬酸循环、TCA循环,是糖有氧氧化的第三个阶段,由乙酰辅酶A和草酰乙酸缩合生成柠檬酸开始,经历四次氧化及其他中间过程,最终又生成一分子草酰乙酸,如此往复循环,每一循环消耗一个乙酰基,生成CO2和水及大量能量。

9. 糖异生:由非糖物质转变为葡萄糖或糖原的过程。糖异生作用的途径基本上是糖无氧分解的逆过程---除了跨越三个能障(丙酮酸转变为磷酸烯醇式丙酮酸、16-磷酸果糖转变为6-磷酸果糖,6-磷酸果糖转变为葡萄糖)需用不同的酶及能量之外,其他反应过程完全是糖酵解途径逆过程。

10. 乳酸循环:指糖无氧条件下在骨骼肌中被利用产生乳酸及乳酸在肝中再生为糖而又可以为肌肉所用的循环过程。剧烈运动后,骨骼肌中的糖经无氧分解产生大量的乳酸,乳酸可通过细胞膜弥散入血,通过血液循环运至肝脏,经糖异生作用再转变为葡萄糖,葡萄糖经血液循环又可被运送到肌肉组织利用。

11. 血糖:指血液当中的葡萄糖,主要来源是膳食中消化吸收入血的葡萄糖及肝糖原分解产生的葡萄糖,另外还有糖异生作用由中间代谢物合成的葡萄糖。

19. 比活力:是表示酶制剂纯度的一个指标,指每毫克酶蛋白(或每毫克蛋白氮)所含的酶活力单位数(有时也用每克酶制剂或每毫升酶制剂含多少活力单位来表示),即:比活力=活力单位数/酶蛋白(氮)毫克数。

20. 0.14摩尔法:一种分离提取DNPRNP的方法,DNP的溶解度在低浓度盐溶液中随盐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在1mol/LNaCl溶液中溶解度比在纯水中高2倍,而在0.14mol/LNaCl溶液中的溶解度最低,而RNP在溶液中的溶解度受盐浓度的影响较小,在0.14mol/LNaCl溶液中溶解度仍较大。因此,在核酸分离提取时,常用0.14mol/LNaCl溶液来分离提取DNPRNP。此即0.14摩尔法。

21. 同功酶:催化相同的化学反应,但具有不同分子结构的一组酶。同一种属不同个体、同一个体的不同组织和器官、不同细胞、同一细胞的不同亚细胞结构、甚至在生物生长发育的不同时期和不同条件下,都有不同的同功酶分布。

22. 中间产物学说:中间产物学说是目前公认的用来解释酶降低活化能、加速化学反应的原理的学说。该学说认为,在酶促反应中,底物先与酶结合形成不稳定的中间物,然后再分解释放出酶与产物。酶和底物形成过渡态的中间物时,要释放出一部分结合能,从而使得过渡态的中间物处于较低的能及,使整个反应的活化能降低。

23. 呼吸链:又称电子传递链,是一系列电子传递体按对电子亲和力逐渐升高的顺序组成的电子传递系统,所有组成成分都嵌于线粒体内膜。生物氧化产生的氢和电子通过电子传递链传递给氧,产生的自由能可以通过与磷酸化作用偶联产生ATP

25. 联合脱氨基作用:是体内氨基酸分解代谢主要的脱氨方式。主要有两种反应途径:一是由L-谷氨酸脱氢酶所催化的氧化脱氨基作用和转氨酶催化的转氨基作用联合脱去氨基;二是由L-谷氨酸脱氢酶所催化的氧化脱氨基作用和嘌呤核苷酸循环联合作用脱去氨基。

27. 酶的活性中心: 酶分子上的与酶活性(催化作用、结合作用)有关的必需基团由于肽链的折叠、盘绕在空间位置上相互靠近,形成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区域,参与酶促反应,这一区域称为酶的活性中心。

28. 磷氧比:氧化磷酸化过程中某一代谢过程消耗无机磷酸和氧的比值。

29. 底物水平磷酸化:物质在生物氧化过程中,由于分子内部能量的重排生成的含有高能键的化合物,其高能键中的能量可转移给ADPGDP合成ATPGTP,这种产生ATP等高能分子的方式称为底物水平磷酸化。

30. 电子传递磷酸化:生物氧化过程中产生的电子或氢经电子传递链传递给氧时可生成很多能量,这一过程可与磷酸化偶联从而将一部分能量转移给ADP生成ATP,这种ATP的生成机制称为电子传递磷酸化。

31. 细胞色素:一类以鉄卟啉为辅基的蛋白质,在呼吸链中,依靠鉄的化合价变化传递电子。

36.尿素循环:在肝脏中,由两分子氨一分子二氧化碳在相关酶的催化作用下,生成尿素的过程叫尿素循环 或(将含氮化合物分解产生的N转为尿素的过程,称鸟氨酸循环。

第一章 蛋白质化学

.名词解释:

1.蛋白质的等电点:当蛋白质溶液处在某一pH值时,蛋白质解离成正、负离子的趋势和程度相等,即称为兼性离子或两性离子,净电荷为零,此时溶液的pH值称为该蛋白质的等电点。

2.蛋白质的一级结构:是指多肽链中氨基酸(残基)的排列的序列,若蛋白质分子中含有二硫键,一级结构也包括生成二硫键的半胱氨酸残基位置。维持其稳定的化学键是:肽键。

蛋白质二级结构:是指多肽链中相邻氨基酸残基形成的局部肽链空间结构,是其主链原子的局部空间排布。蛋白质二级结构形式:主要是周期性出现的有规则的α-螺旋、β-片层、β-转角和无规则卷曲等。

蛋白质的三级结构是指整条多肽链中所有氨基酸残基,包括相距甚远的氨基酸残基主链和侧链所形成的全部分子结构。因此有些在一级结构上相距甚远的氨基酸残基,经肽链折叠在空间结构上可以非常接近。

蛋白质的四级结构是指各具独立三级结构多肽链再以各自特定形式接触排布后,结集所形成的蛋白质最高层次空间结构。

3..蛋白质的变性:在某些理化因素的作用下,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受到破坏,从而导致其理化性质的改变和生物学活性的丧失,这种现象称为蛋白质的变性作用。蛋白质变性的实质是空间结构的破坏。

4.蛋白质沉淀:蛋白质从溶液中聚集而析出的现象。

.填空题

1.不同蛋白质种含量颇为接近,平均为 16% .

2.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 氨基酸

3. 蛋白质能稳定地分散在水中,主要靠两个因素:水化膜和电荷层 .

4.碱性氨基酸有三种,包括 精氨酸、组氨酸和赖氨酸

5.维系蛋白质一级结构的化学键是肽键,蛋白质变性时 级结构不被破坏。

6.蛋白质最高吸收峰波长是 280nm .

7.维系蛋白质分子中α-螺旋的化学键是氢键

8.蛋白质的二级结构形式有α-螺旋、β-片层、β-转角和无规则卷曲

9. 280nm波长处有吸收峰的氨基酸为酪氨酸、色氨酸

第三章 维生素

1.维生素的概念: 是维持生物正常生命过程所必需,但机体不能合成,或合成量很少,必须食物供给一类小分子有机物。

3. 将维生素D3羟化成25-羟维生素D3的器官是肝脏

第4章

一、名词解释

1.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对其特异的底物具有催化作用的蛋白质。

3.酶原的激活:酶原是不具催化活性的酶的前体。某种物质作用于酶原使之转变成有活性的酶的过程称为酶原的激活。酶原激活的本质是:酶活性中心的形成或暴露的过程。

二、填空题

1.酶的催化作用不同于一般催化剂,主要是其具有高效性 特异性 的特点。

2.根据酶对底物选择的严格程度不同,又将酶的特异性分为 绝对特异性相对特异性立体异构特异性

3.影响酶促反应速度的主要因素有底物浓度、酶浓度温度、pH激活剂、抑制剂

4.磺胺药物的结构和对氨基苯甲酸结构相似,它可以竞争性抑制细菌体内的二氢叶酸合成酶的活性(或二氢叶酸的合成)

5.所有的酶都必须有催化活性中心

6.酶原的激活实质上是酶活性中心的形成或暴露的过程

6. 化学路易士气(有机砷化合物)是巯基酶的抑制剂。有机磷农药是生物体内 羟基酶 (胆碱酯酶)的抑制剂。

7. LDH1丰富的组织是心肌,LDH5丰富的组织是肝脏。

8.酶蛋白决定酶的特异性,辅助因子决定反应的类型、可起传递电子或原子的作用。 三、简答题.

1. 什么是竞争性抑制?竞争性抑制作用的特点,试1-2举例说明。

答:抑制剂与酶作用的底物结构相似,可与底物竞争性结合酶的活性中心,阻碍底物结合而使酶的活性降低,这种抑制作用称为竞争性抑制。

竞争性抑制作用的特点:(1)抑制剂和底物结构相似;(2)抑制作用的部位在活性中心;(3)抑制作用的强弱取决于抑制剂浓度与底物的比值,以及抑制剂与酶的亲和力。

酶的竞争性抑制有重要的实际应用,很多药物是酶的竞争性抑制剂。如磺胺类药物的抑制作用就基于这一原理。

2.磺胺类药物作用的机理。

答:细菌利用对氨基苯甲酸、二氢蝶呤及谷氨酸作原料,在二氢叶酸合成酶的催化下合成二氢叶酸,后者还可转变为四氢叶酸,是细菌合成核酸所不可缺的辅酶。磺胺药的化学结构与对氨基苯甲酸十分相似,故能与对氨基苯甲酸竞争二氢叶酸合成酶的活性中心,造成该酶活性抑制,进而减少四氢叶酸和核酸的合成,最终导致细菌繁殖生长停止。

3.Km的重要意义

答① Km等于酶促反应速度为最大反应速度一半时的底物浓度,单位是mol/L

Km是酶的特征性常数之一。

Km可近似表示酶对底物的亲和力。

同一酶对于不同底物有不同的Km值。

第5章糖代谢

一、名词解释

1.糖的无氧酵解:当机体处于相对缺氧情况(如剧烈运动)时,葡萄糖或糖原分解生成乳酸,并产生能量的过程称之为糖的无氧酵解。    

二、 填空和问答

1.糖在体内分解代谢的途径有三条,糖无氧氧化糖有氧氧化磷酸戊糖途径

2.糖异生的主要原料有 甘油、乳酸、丙酮酸、生糖氨基酸

3.在调解血糖浓度的激素中,升血糖的激素有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糖皮质激素、生长素,降血糖的激素有 胰岛素

4.糖酵解途径的酶类存在于细胞的细胞液。糖有氧氧化的酶类存在于细胞的 胞液和线粒体。

5.体内产生5-磷酸核糖的途径是磷酸戊糖途径。

6.进行糖异生的器官是肝脏为主,其次是肾脏

7.在饥饿时,维持血糖浓度恒定的途径为糖异生

8.一分子乙CoA进入三羧酸循环有四次脱氢,两次脱羧,直接产生1分子ATP,总共产生12分子的ATP.

9. 人在正常休息状态时大部分血糖消耗于   脑。

10.1分子G在糖酵解及有氧氧化时分别产生3分子ATP38分子ATP

11.糖酵解过程的关键酶为己糖激酶、磷酸果糖激酶、丙酮酸激酶

12. 合成糖原时,葡萄糖基的直接供体是UDPG

三、简答题

1.血糖的来源和去路?

血糖的来源:①食物中的糖是血糖的主要来源;②肝糖原分解是空腹时血糖的直接来源;③非糖物质如甘油、乳酸及生糖氨基酸通过糖异生作用生成葡萄糖,在长期饥饿时作为血糖的来源。

    血糖的去路:①在各组织中氧化分解提供能量,这是血糖的主要去路;②在肝脏、肌肉等组织进行糖原合成;③转变为其他糖及其衍生物,如核糖、氨基糖和糖醛酸等;④转变为非糖物质,如脂肪、非必需氨基酸等;⑤血糖浓度过高时,由尿液排出。

2.糖的有氧氧化阶段分为几个阶段?发生的部位和意义?

答:指葡萄糖在有氧的情况下彻底氧化成水、二氧化碳及能量的过程。这是糖氧化的主要方式,是机体获得能量的主要途径。主要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在胞液中进行;

第二阶段:丙酮酸氧化脱羧生成乙酰CoA,在线粒体进行;

第三阶段:乙酰CoA进入三羧酸循环和氧化磷酸化,在线粒体进行。

糖的有氧氧化生理意义:①氧化供能②三羧酸循环是糖、脂和蛋白质三大物质代谢的最终代谢通路。糖、脂和蛋白质在体内代谢都最终生成乙酰辅酶A,然后进入三羧酸循环彻底氧化分解成水、CO2和产生能量。③三羧酸循环是糖、脂和蛋白质三大物质代谢的枢纽。

3.糖酵解途径的生理意义是什么?磷酸戊糖途径的生理意义是什么?

答:当机体处于相对缺氧情况(如剧烈运动)时,葡萄糖或糖原分解生成乳酸,并产生能量的过程称之为糖的无氧酵解。糖酵解途径生理意义:①主要的生理功能是在缺氧时迅速提供能量②正常情况下为一些细胞提供部分能量,如成熟的红细胞、代谢活跃的神经细胞和白细胞等。

磷酸戊糖途径不是供能的主要途径,它的主要生理作用是提供生物合成所需的一些原料。

①提供5-磷酸核糖为核苷酸、核酸的合成提供原料。

②提供NADPH+H+

a.NADPH+H+作为供氢体,参与生物合成反应。如脂肪酸、类固醇激素等生物合成时都需NADPH+H+

b.NADPH+H+是加单氧酶体系的辅酶之一,参与体内羟化反应。

cNADPH+H+是谷胱甘肽还原酶的辅酶,NADPH使氧化型谷胱甘肽变为GSH,对维持红细胞中还原型谷胱甘肽(GSH)的正常含量起重要作用。

第六章  生物氧化

一、名词解释      

1.生物氧化:指物质在生物体内的氧化分解过程,主要指营养物质(糖、脂肪、蛋白质等)在生物体内进行氧化分解,逐步释放能量,最终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过程。    

2.氧化磷酸化:代谢物脱下的氢经呼吸链传递生成水的过程中伴随有ADP磷酸化生成ATP,这一过程称为氧化磷酸化。是细胞内形成ATP的主要方式。在机体能量代谢中,ATP是体内主要供能的高能化合物。

二、填空题

1. 写出NADH氧化呼吸链中递氢体和递电子体的排列顺序复合体Ⅰ辅酶Q 复合体Ⅱ细胞色素c复合体Ⅳ

2.线粒体内重要的呼吸链有两条:NADH氧化呼吸链琥珀酸氧化呼吸链,其中NADH氧化呼吸链是体内最主要的呼吸链。

3. 呼吸链存在于细胞的部位是线粒体内膜

4. 1molNADH+H+在线粒体内进行氧化磷酸化时产生的ATP   3mol

5. 1molFADH2在线粒体内进行氧化磷酸化时产生的ATP 2mol  

6. 人体内生成ATP的途径有两条:氧化磷酸化 底物水平磷酸化,其中主要途径是 氧化磷酸化       

7. 各种细胞色素在呼吸链中的排列顺序是

8. 氰化物中毒引起缺氧是由于 特异性抑制细胞色素aa3对电子的传递

9. 影响氧化磷酸化的激素是 甲状腺素

10. NADHNADPH中含有共同的维生素是 维生素PP   

11. 体内CO2的产生方式是 有机酸脱羧

12. 体内能量贮存的主要形式是 ATP磷酸肌酸

13. CN-CO对呼吸链的影响是特异性抑制细胞色素aa3对电子的传递

14. 脱去羧基的同时伴有脱氢称为氧化脱羧,只脱去羧基的称为单纯脱羧。



第七章  脂类代谢

一、名词解释

1.脂肪动员:储存在脂肪细胞中的脂肪,被脂肪酶逐步水解为游离脂酸(free fatty acid, FFA)及甘油并释放入血以供其他组织氧化利用,该过程称为脂肪的动员。    

2.血脂:血液中的脂类,包括三酰甘油、磷脂、胆固醇及其酯,游离的脂肪酸。      

二、填空题

  1.血浆脂蛋白的组成成分是 载脂蛋白、三酰甘油、磷脂、胆固醇及其酯

  2.携带脂酰CoA通过线粒体内膜的载体是 肉碱

3.脂酰CoAβ-氧化的细胞定位是 线粒体,反应过程是脱氢加水再脱氢硫解。其终产物为乙酰CoA

  4.胆固醇可以在体内合成,合成的限速酶是HMGCoA还原酶,但胆固醇不能氧化分解,它可以转化为胆汁酸 类固醇激素7-脱氢胆固醇/维生素D3

5.正常人空腹时,血浆中的主要脂蛋白是 低密度脂蛋白

6.人体必需的脂肪酸包括:亚油酸亚麻酸花生四烯酸

7.以乙酰CoA为原料合成的物质有胆固醇、酮体、脂肪酸。

8.合成酮体过程的限速酶为HMGCoA合成酶

9.脂肪酸活化的关键酶为脂酰CoA合成酶

三、问答题

3.为什么摄入糖量过多容易发胖?

    答:糖进入机体,满足机体氧化供能及磷酸戊糖分解途径、肝脏和肌肉合成糖原已达饱和,则过多的糖(多余的糖)分解成磷酸二羟丙酮,再生成3-磷酸甘油,葡萄糖分解成乙酰CoA,以乙酰CoA等为原料合成脂肪酸,以3-磷酸甘油和脂肪酸为原料合成脂肪储存起来(能量的储存比糖原更稳定),所以吃得糖过多就会逐渐变胖。



4.给酮血症的动物适当注射葡萄糖后,为什么能够消除酮血症?

答:给酮血症的动物适当注射葡萄糖后,机体首先利用葡萄糖供能,减少脂肪动员,脂肪酸进入肝脏减少,肝合成酮体减少,而肝外组织仍在利用酮体氧化供能,血中酮体将逐渐减少,所以能够消除酮血症。



第八章  蛋白质的营养作用和氨基酸的代谢

一、名词解释:  

1.一碳单位:某些氨基酸的参与,这些氨基酸可提供含一个碳原子的有机基团,称为一碳单位或一碳基团。一碳单位不能以游离形式存在,常与四氢叶酸(FH4)结合在一起转运,参与代谢。

2.蛋白质的腐败作用:未被吸收的氨基酸和小肽及未被消化的蛋白质,在大肠下部受大肠杆菌的作用,发生一些化学变化的过程称腐败。

二、填空和问答

1. 体内氨的来源有氨基酸脱氨肠道吸收肾小管泌氨的回流

氨的去路有在肝合成尿素合成谷氨酰胺合成氨基酸和其他含氮化合物

2.一碳单位不能游离存在,必须与四氢叶酸结合。

一碳单位的主要生理作用是作为合成 嘌呤碱嘧啶碱的原料。

3.蛋氨酸的活性形式是SAM,后者是体内最重要的活性甲基 直接供给体。

4.氨在血液中主要是以丙氨酸谷氨酰胺两种形式运输的。其中谷氨酰胺既是氨的解毒产物,也是氨的储存及运输形式。

5.生物体内氨基酸脱氨基的主要方式为联合脱氨基

6.成人体内氨的最主要代谢去路为 在肝合成尿素

7.食物蛋白质的主要功能是 维持细胞组织的生长、更新和修补,蛋白质营养价值的高低取决于其所含必需氨基酸的种类、数量和量质比

8.转氨酶的辅酶磷酸吡哆醛中含有的维生素B6

9.治疗苯丙酮尿症的临床措施是:给患者提供低苯丙氨酸食品

10.先天性缺乏酪氨酸酶引起白化病

11.体内合成儿茶酚胺的原料是酪氨酸

12.氮平衡的三种形式为氮总平衡、氮正平衡、氮负平衡。

13.必需氨基酸为缬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苯丙氨酸、蛋氨酸、色氨酸、苏氨酸、赖氨酸。

三、问答题

1.尿素在什么器官里生成?如何生成,其生理意义是什么?

答:在肝脏合成尿素,尿素在体内的合成全过程称鸟氨酸循环。过程:(1) 氨基甲酰磷酸的合成;(2)瓜氨酸的合成;(3) 精氨酸的合成;(4)精氨酸水解生成尿素。生理意义:是氨的主要去路,解氨毒。



2.临床上为高血氨患者降低血氨采取的措施有哪些?          

    答:降低血氨的措施:

     1.限制蛋白进食量

     2)给于肠道抑菌药物,用酸性灌肠液;

     3)给予谷氨酸使其与氨结合为谷氨酰胺;

     4)用酸性利尿剂;

     5)给予鸟氨酸和精氨酸,促进尿素的合成。

填空题

1.氨基酸有两种不同的构型,即L型和D型;组成人体蛋白质的氨基酸都是 L 型。

2. 多肽链 是蛋白质分子的最基本结构形式。

3.蛋白质生物合成中每生成一个肽键,需消耗高能磷酸键数为 4

4.肽腱是联结氨基酸之间的共价键。

5.蛋白质分子的一级结构首先研究清楚的是胰岛素

6.阅读mRNA密码子的方向是5---3

7.“转录”是指DNA指导合成RNA的过程;翻译是指由RNA指导合成蛋白质

8.蛋白质分子的构象又称为 空间结构、立体结构、或高级结构,它是蛋白质分子中原子核集团在三维空间上的排列和分布。

9.CM小肠粘膜上皮细胞合成,极低密度脂蛋白在肝细胞 合成。

10.mRNA分子中,可作为蛋白合成时的起始密码子的是AUG ,终止密码子是UGA UAG UAA

11.转运线粒体外的NADH至线粒体的方式是苹果酸-天冬氨酸α-磷酸甘油穿梭作用。

12. 赖氨酸氨基酸脱羧基作用生成尸胺 鸟氨酸氨基酸脱羧基作用生成腐胺,它们均有降血压作用。

13.苯丙酮尿症患者体内缺乏苯丙氨酸酶,而白化病患者体内缺乏酪氨酸酶

14.使血糖浓度下降的激素是 胰岛素

15.在鸟氨酸循环生成尿素的过程中,其限速酶是精氨酸代琥珀酸合成酶。尿素中的氮元素来自于氨和天冬氨酸。循环在细胞的线粒体和胞液进行

16.细胞膜上的磷脂酰肌醇二磷酸被有关的酶水解后可生成两种第二信使,它们分别是 cAMP cGMP

17.维生素D要转变成活性维生素D需在其 25 位和第 1 位进行两次羟化。

18. 低密度脂蛋白的生理功用是肝脏合成的胆固醇转运到肝外组织,高密度脂蛋白的生理功用是血液中的胆固醇转运到肝外

19.治疗痛风症的药物是别嘌呤醇,其原理是其结构与次黄嘌呤相似。

20. 脱磷酸化氧化磷酸化是化学修饰最常见的方式。

21.非线粒体氧化体系,其特点是在氧化过程中不伴有偶联磷酸化,也不能生成 ATP

22.某些药物具有抗肿瘤作用是因为这些药物结构与酶相似,其中氨甲喋呤(MTX)与 叶酸结构相似,氮杂丝氨酸与谷氨酰胺结构相似。

23.蛋白质解离成阴、阳离子的相等,即所带正、负电荷刚好相等时,称为两性离子,又称等电点

24.高浓度的中性盐可以沉淀水溶液中的蛋白质,称为 盐析

25. tRNA 是蛋白质合成场所或装配机。

26. mRNA 是蛋白质合成的直接模板。

27.写出下列核苷酸的中文名称cAMP环腺苷酸环化酶cGMP:环鸟苷酸环化酶

28.肽键是蛋白质一级结构的基本结构键。

29. 是调节血糖浓度的最重要的器官。

30.DNA双螺旋结构中A T之间有 2 键;而GC之间有 3 键。

31.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是单核苷酸,他们之间是通过 35’磷酸二脂键相连接的。

32.糖原合成的限速酶是糖原合成酶;糖原分解的限速酶是磷酸化酶

33.在无氧的条件下,由葡萄糖或糖原生成乳酸的过程又称为 酵解

34.糖异生过程中所需能量由高能磷酸化合物 ATP AMP 供给。

35. 磷酸果糖激酶是糖酵解阶段最重要的限速酶;异柠檬酸脱氢酶是三羧酸循环最主要的限速酶,也是该循环的主要调节酶。

36.必需脂肪酸包括亚油酸 亚麻酸 花生四烯酸

37.三羧酸循环在细胞的线粒体进行。

38.在血浆中脂肪酸与 血浆脂蛋白 结合运输,脂类物质与 载脂蛋白结合运输。

39.尿素主要在 肝脏 合成, NH3 CO2 是合成的原料,通过鸟氨酸循环循环合成。

40.体内合成嘌呤核苷酸中嘌呤环的原料是嘧啶环PRPP天冬氨酸谷胺酰胺 以及二氧化碳

41.化学修饰最常见的方式是磷酸化,可使糖原合成酶活性 降低 ,磷酸化酶活性升高

42.DNA合成的方向是3---5’,多肽合成的方向是N---C

43.嘧啶核苷酸从头合成的原料是天冬氨酸 谷氨酰胺 二氧化碳 PRPP

44.蛋白质合成的基本原料是 20 氨基酸

45.除了肝脏和肌肉外,除了肝脏和肌肉外, 等组织器官对血糖浓度也有一些影响。

46. mRNA是遗传信息的模板;rRNA 蛋白质组成核糖体。

47.联合脱氨基作用主要在 等组织中进行。

48. 在物质代谢中,三羧酸循环生物氧化氧化磷酸化是所有产能物质在体内的最终共同通路。

49.基因表达就是基因 转录 翻译 的过程。

50.只有 脏含有合成酮体的酶,所以是酮体生成的唯一器官。

51. 脂蛋白是脂类的运输形式,极低密度 脂蛋白、 高密度 脂蛋白均只在肝中合成。

52.除石胆酸外,95%的胆汁酸可进行“ 肝肠循环 ”,使胆汁酸被反复循环利用。

53.血钙以 离子钙 结合钙 两种形式存在。

54.一种氨基酸最多可以有 6 个密码子,一个密码子最多决定 1 种氨基酸。

55.含硫氨基酸有 蛋氨酸 半胱氨酸 胱氨酸

56.脂肪酸的β-氧化在细胞的胞液中进行,它包括 脱氢 加水 再脱氢 硫解四个连续反应步骤。

57.在嘌呤核苷酸从头合成中重要的调节酶是磷酸核糖焦磷酸酶磷酸核糖氨基转移酶

58.糖酵解中催化作用物水平磷酸化的两个酶是磷酸甘油酸激酶丙酮酸激酶

59.体内ATP的产生有两种方式,它们是氧化磷酸化作用物水平磷酸化

60.核苷酸抗代谢物中,常见的嘌呤类似物有6-MP6-巯基嘌呤),常见的嘧啶类似物有5-FU5-氟尿嘧啶)

61.DNA的二级结构的重要特点是形成双螺旋结构,此结构内部是由含氮碱通过氢键 相连而成。

62.DNA的双链中,只有一条链可以转录生成RNA,此链称为 模板链

63.酮体包括乙酰乙酸, 羟丁酸, 丙酮 HMG-C0A 合成酶是酮体生成的限速酶。

64.人体每日排出钙的80%肠道排出,20%肾脏排出。

65.肝脏生物转化作用的特点是 多样性连续性及解毒和致毒的双重性。

66.蛋白质合成的原料是氨基酸 ,细胞中合成蛋白质的场所是核蛋白体

67. RNA的转录过程分为 起始 延长 和终止三阶段

68.酶的非竞争性抑制剂可使Km 不变 ,使Vm 降低

69.结合蛋白酶类必需由 酶蛋白 辅酶 相结合才具有活性。

70. 是糖异生的最主要器官, 也具有糖异生的能力。

71.三羧酸循环过程中有 4 次脱氢; 2 次脱羧反应。

72.人体内的胆固醇 1/3 靠食物供给; 2/3 有体内合成。

73.DNA复制时,连续合成的链称为前导 ,不连续合成的链称为随从链

74.尿酸是人体嘌呤核苷酸分解代谢的最终产物。

75.脂蛋白是脂类的运输形式, HDL VLDL 均只在肝中合成。

76.脂肪酸的合成在 胞液 进行,合成原料中碳源是乙酰CoA;供氢体是NADPH+H+,它主要来自磷酸戊糖途径

77.氨在血液中主要是以丙氨酸 谷氨酰胺 两种形式被运输。

78.血液中含量最多的蛋白质是 血浆蛋白质

79.呼吸链由尼科酰胺核苷酸类 黄素蛋白类 铁硫蛋白类 辅酶Q 细胞色素类五类成份组成。

80. 谷氨酰胺既是氨的解毒产物,也是氨的储存及运输形式。

81.磷酸戊糖途径的主要生理意义是为核酸合成提供核糖NADPH+H+作为供氢体参与多种代谢反应。

82.携带一碳单位载体是四氢叶酸,另一种载体是S-腺苷蛋氨酸

83.嘌呤的代谢最终产物是____尿酸________

84.各种蛋白质的含氮量颇为相近,平均含量为16%左右。

85.写出下列核苷酸的中文名称:UTP__尿嘧啶核苷三磷酸__________dTTP___胸腺嘧啶脱氧核苷三磷酸_________dAMP____腺嘌呤脱氧核苷酸________.

86.下列辅酶组成中,NAD+尼克酰胺维生素,FMN核黄素

87.一个葡萄糖分子经酵解生成_______2_____ATP,糖原中的一个葡萄糖残基经酵解可生成_______3_____ATP.

88.乳糜微粒的生理功能是转运外源性甘油三脂VLDL的主要生理功能是内源性甘油转运到肝外

89.氨基酸脱氨基作用生成的胺类物质具有升血压作用,它们是_色胺_酪胺__

90.三羧酸循环在 线粒体 中进行,是糖,脂肪,氨基酸三大营养物质分解代谢的最终共同途径。_生物素_是丙酮酸羧化酶的辅基。

91.DNA的双链中,只有一条链可以转录生成RNA,称为模板链,另一条链无转录功能,称为_______编码链_____

92.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是_NADP+___________,琥珀酸脱氢酶是____FAD________

93.血钙中能发挥生理作用的只有____Ca2+________,使血钙降低的激素是_降钙素

94.对环境信息应答时,引起基因表达水平降低的信号分子称____诱导剂________

1、简述糖的有氧氧化及三羧酸循环的生理意义。

(1)氧化供能:每分子葡萄糖经有氧氧化彻底分解成CO2H2O,同时可生成36或者38分子ATP

(2)三羧酸循环是体内糖、脂肪和氨基酸三大营养物质分解代谢的最终共同途径。

(3)三羧酸也是糖、脂肪和氨基酸代谢联系的枢纽。

2、以1分子16碳的软脂酸为例,简要说明脂肪酸是机体重要的能源物质。

脂肪酸的分解方式有多种,以β一氧化方式为主。细胞中的脂肪酸首先需要活化,再进入线粒体内氧化。

脂肪酸的β-氧化包括脱氢、加水、再脱氢和硫解四步反应。多数脂肪酸含偶数碳原子,活化的脂酰CoA每经过一次β一氧化便生成一分子乙酰CoA和比原来短两个碳原子的新的脂酰CoA。如此反复进行β一氧化。

1分子16碳的软脂酸为例,它活化后经7次β一氧化生成8分子乙酰CoA7分子FAD2H7分子NADH + H+。以上再彻底氧化,生成的ATP总数为131个,减去活化消耗的两个高能磷酸键,净生成129ATP,可见脂肪酸是机体重要的能源物质。

3、简述血液氨基酸的来源与去路。

来源:食物蛋白质的消化吸收;组织蛋白质的分解和其他化合物的转变。

去路:合成组织蛋白质;合成各种含氮化合物及氧化分解。

4、简要解释糖尿病出现代谢性酸中毒与酮尿症、酮血症的生化机理。

(1)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绝对不足或相对不足而引起的糖代谢紊乱疾病。

(2)酮体是脂肪酸在肝内正常的中间代谢产物,是肝输出能源的一种形式。乙酰乙酸、β羟丁酸、丙酮统称为酮体。长期饥饿、糖供应不足时,酮体可以替代葡萄糖成为脑组织和肌的主要能源。

(3)组织不能利用葡萄糖供能,则脂肪动员增加,产生大量的脂肪酸,导致酮体生成增加。

(4)由于酮体中乙酰乙酸、β羟丁酸都是酸性物质,所以造成机体代谢性酸中毒。

(5)当肝脏酮体的生成量大于肝外组织酮体的氧化能力时,血中酮体浓度增高造成酮血症。酮体从尿中排除,则造成酮尿症。

5、举例说明肝在蛋白质、维生素、激素代谢中的作用。

(1)肝脏进行的蛋白质代谢包括合成代谢和分解代谢。肝脏能合成多种血浆蛋白质,肝脏内蛋白质代谢极为活跃。不但合成自身的结构蛋白,而且还合成多种血浆蛋白质,如清蛋白、凝血酶原、纤维蛋白原等;肝脏在氨基酸分解代谢中也起到重要作用。联合脱氨基作用在肝中进行十分活跃。通过鸟氨酸循环,肝脏将有毒的氨转变成无毒的尿素,这是氨的主要去路,也只能在肝中进行。

(2)肝脏在维生素的吸收、贮存和转化等方面起作用。 肝脏合成的胆汁酸盐是强乳化剂,它有利于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肝脏是体内维生素AKB12的主要贮存场所;维生素K参与肝细胞中凝血酶原及凝血因子的合成;维生素A与暗视觉有关等。

(3)肝脏参与激素的灭活。灭活过程对于激素作用时间的长短及强度具有调控作用。如肝脏严重病变可出现男性乳房女性化、肝掌等。

6、举例说明糖酵解的生理意义。

(1)糖酵解主要的生理意义在迅速提供能量,这对肌收缩更为重要。

(2)糖酵解可产生少量能量;l分子葡萄糖经糖酵解净生成2分子ATP,糖原中的每1分子葡萄糖残基经糖酵解净生成3分子ATP,这对某些组织及一些特殊情况下组织的供能有重要的生理意义。

(3)如成熟红细胞仅依靠糖酵解供应能量;机体在进行剧烈和长时间运动时,骨骼肌处于相对缺氧状态,糖酵解过程加强,以补充运动所需的能量;神经、白细胞、骨髓等代谢极为活跃,即使不缺氧也常由糖酵解提供能量。

7、简述酮体生成和利用的重要意义。

(1)酮体是脂肪酸在肝内正常的中间代谢产物,是肝输出能源的一种形式。

(2)酮体溶于水,分子小,能通过血一脑屏障及肌的毛细血管壁,是肌肉、尤其是脑组织的重要能源。

(3)脑组织不能氧化脂肪酸,确能利用酮体。

(4)长期饥饿、糖供应不足时,酮体可以替代葡萄糖成为脑组织和肌的主要能源。

(5)酮体生成超过肝外组织利用的能力,引起血中酮体升高,可导致酮症酸中毒,引起酮尿。

8、简述体内氨基酸是如何保持动态平衡的。

体内蛋白质的合成与分解处于动态平衡。来自消化道吸收的氨基酸、体内合成的非必需氨基酸和组织蛋白质降解生成的氨基酸在细胞内和体液中混为一体,构成氨基酸代谢池。

这些氨基酸主要用于合成组织蛋白质,转化为其他含氮化合物、糖类、脂类、非必需氨基酸等,还可以用于氧化供能,少量会随尿排出。

9、简述胆固醇的转化途径。

1)胆固醇在肝脏转变为胆汁酸是胆固醇在体内代谢的主要去路。正常人2/5的胆固醇在肝脏变成为胆汁酸,随胆汁排入肠道。

2)转化这类固醇激素。胆固醇是肾上腺皮质、睾丸、卵巢等内分泌合成及分泌类固醇激素的原料。醛固酮、皮质醇、雌二醇及孕酮等激素都是以胆固醇为原料合成的。

3)转化为7-脱氢胆固醇。在皮肤,胆固醇可被氧化为7—脱氢胆固醇,后者经紫外光照射转变为维生素D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f3d2767ff46527d3240ce04c.html

《生化考试名词解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