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歌慷慨

发布时间:2023-03-20 16:52:38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悲歌慷慨
作者:蔡玫玫
来源:《读与写·下旬刊》2010年第10
摘要:魏晋时期,蔡琰的《悲愤诗》具有经久不衰的生命力。作品从作者最真实的生活环境出发,具有真实的创作背景;细致而生动地描写了作者矛盾复杂的心理,人物形象跃然纸上;将音乐与情感很好地融合,感情真挚动人,是一曲慷慨沉痛的悲歌。关键词:蔡琰;《悲愤诗》;心理;情感
中图分类号:I20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1578201010-0255-02王粲在《七哀诗》中写道: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路有饥妇人,抱子弃草间。顾闻号泣声,挥涕独不还。未知身死处,何能两相完。蔡琰,正是生存在这样残酷的东汉末年,是建安时期唯一的女诗人。她有着深刻的思想和惨痛的真实生活经历,因此写出了如此真挚沉痛的诗篇。在这里,撇开关于蔡琰诗作的真伪之说,我想具体谈谈她的五言《悲愤诗》的几大特点。
1、真实的创作背景
诗歌要真切才能感人。王国维说:大家之作,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其写景也,必豁人耳目以其所见者真,所知者深也。(《人间词话》)《悲愤诗》之所以得到后人的肯定和推崇,就在于作品自始至终浸透着诗人灼热强烈的情感。
在汉献帝兴平年间,董卓叛乱,蔡琰被掳掠到匈奴。当时的蔡琰才十七、八岁。一个青年女子流落异乡,受尽种种不堪忍受的侮辱与折磨,况且她还是忠孝素著的一代名儒之后。董卓的部队纪律混乱,野蛮成性,《悲愤诗》中猎野围城邕,所向悉破亡。斩截无孑遗,尸骸相撑拒。马边悬男头,马后载妇女。这些字句读来无不让我们触目惊心,匈奴的暴劣和凶残犹在眼前,而这些都是诗人亲身经历的实景。
蔡琰是个现实主义诗人。真实性是现实主义诗歌的关键。在这一点上,蔡琰做得很好。我们正是通过《悲愤诗》的字里行间,去推测和揣摩她的痛苦生活。蔡琰出身名门,是个有教养,明礼义的女子。可惜她被乱军掳掠,象风卷蓬草,辗转流离于荒芜之地,一住就是十二年。蔡琰的青春年华,伴随着她抑郁悲愤的情绪,被无情的风沙埋于荒漠之中。其中,最让她难以忍受的是"人俗少义理"。这句含蓄简括的话,读者却完全能够体会到,一个新寡的士族少妇,被野蛮的匈奴蹂躏侮辱的难以忍受的屈辱心理。蔡琰有口难言,她隐忍苟活,把仇恨埋藏在心里。尽管在漫长的岁月里,蔡琰为匈奴生下了两个孩子,但她却丝毫没有喜悦的心情。处所多霜雪,胡风春夏起。翩翩吹我衣,肃肃入我耳。感时念父母,哀欢无穷已。郭沫若强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调蔡琰的诗,非亲身经历者不能道,的确如此。《悲愤诗》之所以像不废的江河,永葆其艺术的魅力,正是在于蔡琰惨痛的亲身经历,为她的作品提供了一片最为肥沃的生活土壤。2、错综复杂的心理
诗歌情感的真切并不只表现在某一种或某几种单调的情感之上,它更多地表现在诗情感的多样重叠和复杂组合甚至相互冲突之上。[1]《悲愤诗》正是众多情感矛盾的结合体。诗中有战乱之苦,有家破人亡之痛,有受掳之辱,有抛弃骨肉之憾,有恋乡之情……正是这众多情感的重复和叠加,才使蔡琰的《悲愤诗》所抒发的情理深邃细致,充满了悲壮凄婉之情。
这种矛盾复杂的心理,表现得最为突出的是蔡琰在南匈奴生活了十二年、生了两个孩子之后,曹操派使者用金璧赎其归汉的时候。这时的蔡琰正处在悲喜交集的矛盾之中。正如诗中所描述的那样:邂逅徼时愿,骨肉来迎己。已得自解免,当复弃儿子。天属缀人心,念别无会期,存亡永乖隔,不忍与之辞。儿前抱我颈,问母欲何之?人言母当去,岂复有还时!阿母常仁恻,今何更不慈?我尚未成人,奈何不顾思!"见此崩五内,恍惚生狂痴。号泣手抚摩,当发复回疑。兼有同时辈,相送告别离,慕我独得归,哀叫声催裂。马为立踯躅,车为不转撤。观者皆嘘唏,行路亦呜咽。诚然骨肉分离,由古至今,都是肝肠寸断的时刻,其状之惨真让人不忍目睹。蔡琰不可避免地面对这残酷的选择,一边是她的故国家乡,一边是自己的亲生骨肉。何去何从,全在她的一念之间。归汉就意味着弃儿,诸多的痛苦加在蔡琰的身上,在这复杂矛盾之中,在这去留两难的抉择之中,母亲的五脏六腑怎能不摧崩欲裂?所以她的精神恍惚犹如痴狂,在这种恍惚之中她选择了回归故国,这是她在受尽屈辱和折磨之后所做下的任何痛苦都不可改变的决定。但是蔡琰所描写的这个母子分别的场面将她自己撕心裂肺而又真实复杂的矛盾心情表露得淋漓尽致,让人读来不禁潸然泪下。
此外,作品还写了诗人回到家乡"既至家人尽,又复无中外。城郭为山林,庭宇生荆艾"到家乡白骨蔽野,哀鸿遍地时那种悲喜交集的复杂心情。托命于新人,竭心自畜厉。流离成鄙贱,常恐复捐废。蔡琰后来虽重获婚配,但内心始终惴惴不安,恐怕被新人所遗弃,害怕挣扎于封建伦理道德之中。
而这一时期的其他文人,均无法与蔡琰相提并论。魏晋是个感伤主义时代,士人们触处皆悲,特别喜欢在诗文中表达迁逝之悲,以及歌唱乐往哀来的沉痛,有时候确能掩人耳目,将现实之悲和审美之以哀为乐夹杂在一起。[2]但蔡琰是不同的。她如同最普通的平民百姓,体验了人生复杂残忍的苦痛,并将这种情感注入到自己的诗歌之中。因此她诗歌悲痛之情远远超越了当时的其他诗人,正因为她有如此深刻的痛苦体验,因此她为后人探索人生的痛苦本质打开了一条窄窄的缝隙,影响深远。3、音乐与情感的结合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诗、歌(乐)、舞三位一体,是中国诗歌发生时期的重要特征。《墨子公孟》说:诵诗三百,弦诗三百,歌诗三百,舞诗三百。由此可见诗歌和音乐同为艺术姐妹,二者在塑造形象,表达感情,反映现实生活方面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悲愤诗》不仅把音律和诗歌内容结合起来,更是将个人的感情与诗歌的音乐美相结合。蔡琰将全诗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写的是董卓之乱,自己被掳的经过。感情从弱到强,押的韵脚由轻到重。分别是平平平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仄仄仄仄仄仄仄仄。第二部分描写的是作者到了南匈奴的生活,以及后来的归汉弃子。感情再次发生变化,由原来的强到弱再到强,押的韵脚也随感情的起伏而改变。分别是仄仄仄仄仄仄仄仄平平平平平平平平平仄平仄。第三部分,叙述的是蔡琰返回故国,所面对的人事已非和满目疮痍,感情达到高峰,强烈澎湃到了极点,押的韵脚全为重音,所以第三部分全为仄声。通读全诗,感情跌宕起伏,韵律优美,正是蔡琰将情融入曲中,才能谱出这样一阕动人的诗篇。
作品是作家对生活的认识,是评价艺术的表现。蔡琰的一首《悲愤诗》将人们的思绪重新拉回了那个遥远的时代,在那荒凉辽阔的地域里发生的那些屈辱惨痛的往事一幕幕在人们的面前上演。蔡琰是个悲剧,而《悲愤诗》是最动人的诗篇。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里,那样一个特殊的女子,用她哀婉凄凉的身世,用她满腹的诗书才华,奏出了这样一曲沉痛的悲歌。注释
[1]余志海《蔡琰五言〈悲愤诗〉的情感透析》陕西师范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3月第24卷第1
[2]徐国荣《中古感伤文学原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出版第16收稿日期:2010-10-31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f389d6d5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fd95a17.html

《悲歌慷慨.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