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0课《古代诗歌五首》公开课教学设计一等奖

发布时间:2020-02-17 11:23:53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20 古代诗歌五首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这五首诗。

2学习赏析名句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借助注释、课后练习初步理解古诗大意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诗歌之美激发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

重难点

1.初步理解古诗大意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学习赏析名句的方法。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徼

同学们在我国源远流长、丰富多彩的文化长河中诗歌就像是一朵馨香独具的奇葩永开不败。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诗词的世界领略中华古诗的魅力。

二、作者简介

1.陈子昂(约661~702)唐代文学家。字伯玉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陈拾遗。

2.杜甫(712~770)字子美诗中自称少陵野老后人称他杜少陵。自唐以来他的诗歌即被公认为“诗史”,诗人本人也被看作一代诗宗,被尊称为“诗圣”。

三、知识小窗

1.介绍古体诗

古体诗多数通篇是五言句或七言句;用韵比较自由可以一韵到底也可以换韵。从句式方面看古诗五言为二二一式或二一二式。《望岳》是一首五言古诗句式为“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登幽州台歌》背景介绍

陈子昂是一个具有政治见识和政治才能的文人那时武则天当政任用酷吏滥杀无辜。他不畏迫害屡次直言上谏对武则天后期的不少弊政常常提出批评的意见但不为武则天采纳,并曾一度因“逆党”株连而下狱。他的政治抱负不能实现,反而受到打击,这使得他心情非常苦闷。通天元年(696)契丹李尽忠、孙万荣等攻陷营州。陈子昂作为参谋屡次向武则天进言屡遭降职诗人接连受到挫折眼看报国宏愿成为泡影因此登上蓟北楼慷慨悲吟写下《登幽州台歌》。

四、整体感知

1.初读古诗。

生自由读诗提出要求:(1)读准字音读通诗句注意读出诗的节奏、韵味。(2)读完后邻座互读互相正音。

检查初读情况:指名读学生评议读得如何?(读准了字音诗的节奏把握很准出了诗的韵味。借机划出诗的节奏)

赛读(男女小组)、齐读。

2熟读并背诵两首诗。

五、分析诗歌

一、学习《登幽州台歌》

1.结合注释说说诗句的意思。

(1)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追忆历史我无缘拜会那些求贤若渴的古代贤主;向往未来我更为不能生逢旷世明君而万分忧愁。

这里的古人是指古代那些能够礼贤下士的贤明君主;来者指现代礼贤下士的明君。

——“前不见”“后不见”时间无止无休而自己的生命短暂自己因“不见”明君不能施展自己的才华功业未成空老一生。写出了作者生不逢时怀才不遇(胸怀才学但生不逢时难以施展)的境遇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愁苦之情。

(2)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一想到天地的广阔无边与永恒不息就慨叹人生的短暂与渺小。吊古伤今我怎能不忧从中来潸然泪下呢?

——一个“独”字渲染了诗人不可名状的孤独悲凉情感。“怆然而涕下”逼真地描绘了诗人热泪飞洒的情态和悲愤。作者生不逢时的惆怅之情、怀才不遇的哀叹、报国无门的悲愤、知音难觅的苦闷、建功立业的渴望、理想破灭的痛苦在这里集中体现。

2.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这首诗通过写登临幽州台的所想所感抒发作者怀才不遇、寂寞无聊的愁苦情怀。

3.分析《登幽州台歌》的写作特色。

气势磅礴:景物宏大、开阔壮美;

胸怀宏伟:胸怀宇宙。

4.背诵、默写诗歌。

二、赏析《望岳》

1.找出诗中起统领作用的词语。

——起统领作用的词:望。诗中句句都是写“望”字只是望的角度不同有远有近有虚有实。

2.杜甫实际上望到了哪些景象?请同学们任选一联说一说。

(1)望到了泰山绵延不绝、树木葱郁的景象。这是远望。

(2)望到了泰山既神奇秀丽又巍峨高大的景象。这是近望。

(3)望到了云涌云翻的壮阔景象和鸟儿归巢的傍晚景象。这是细望。

3.诗中“钟、割”二字用得非常好请你分析好在哪里?

钟”:聚集宠爱、钟爱将大自然人格化、拟人把大自然写得有情有义;既写出神奇秀丽又写出诗人的喜爱赞叹之情。

“割”:明暗对照之明显阳光像一把刀一样有力地把明暗隔开突出泰山的巍峨高大、遮天蔽日的形象。

4.尾联中蕴含了怎样的人生启示和哲理?

它告诉我们:不怕困难勇攀高峰不但望得远而且可以雄视一切。它鼓励人们树雄心立壮志不怕困难坚持到底。

5.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望到一个什么样的杜甫?

不怕困难敢于攀登顶峰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以及卓然独立、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

6.归纳主旨。

诗人赞美了泰山的神奇秀丽、巍峨高大流露出了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尤其是最后两句直抒胸臆表现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背诵上节课学习的两首诗。

2.这两首诗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登幽州台歌》抒发作者怀才不遇、寂寞无聊的愁苦情怀。

《望岳》表现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二、分析诗歌

一、赏析《登飞来峰》

1.有感情地朗读诗句用“/”划出诗句的朗读节奏。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2.了解作者、背景

作者: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北宋大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当过宰相在神宗皇帝支持下实行改革历史上叫作“王安石变法”。今有辑本《临川先生文集》。

写作背景:1050年夏王安石在浙江鄞县任知县,任职期满后回江西临川老家时,路过杭州,登上飞来峰塔顶,面对眼前广阔的视野,想到鸡鸣见日升的情景,心中不免感慨万千,于是写下了这首诗。这首诗是他初涉宦海之作。

3品读诗歌

(1)《登飞来峰》前两句、后两句的侧重点各是什么?

①②句描写景物③④句抒发情怀。

(2)前两句写景突出了飞来峰的什么?

——山是高耸的山顶上的塔更是高高耸立的前两句突出了飞来峰高耸云天的气势。

(3)后两句抒情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抒发了诗人远大的抱负和志向以及对自己对未来充满雄心壮志的情怀。

(4)结尾两句写出了什么样的道理?

——写出了“站得高看得远”的哲理。

不畏浮云遮望眼”这句看似浅近其实用了典故。“浮云”在古代诗歌中常被用来比喻谗佞之类的小人或其他消极事物。王安石把这个典故反过来用他说:我不怕浮云遮住我远望的视线那就是因为我站得最高。这是多么有气魄的豪迈声音

二、赏析《游山西村》

1.作者及背景简介

爱国诗人陆游在政治斗争中屡受统治集团投降派的排挤打击但他坚持抗金主张始终不渝。宋孝宗乾道二年(1166)陆游由于支持张浚北伐失败被罢官还乡。居山阴(今绍兴)镜湖之三山村。这首诗作于次年春。诗中生动地描写了农村淳朴的习俗和美丽的自然风光表现出作者对农村生活的真挚的情感。

2.理解诗的意境。

(1)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写农家热情、淳朴、热情好客以丰馔款待客人的情况。“足鸡豚形容菜肴很丰盛。

(2)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这一联描绘了山水复杂纡曲的美丽风光表现了游者的惊喜和豪兴。这两句写的是眼前景述的是真实感受。重重叠叠的山岭弯弯曲曲的流水远远望去好像前面已经无路可通了可是走到近前在垂柳掩映、山花烂漫的地方突然又出现了一个村庄。

这两句后来常用以形容陷入困境忽又绝处逢生的情境。它给人以坚持不懈、生意不绝的启示引导人们从一个狭小的圈子奔向一个开阔、明朗、优美的崭新天地所以被人们传诵不衰。

(3)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写村中所见所闻。春社日将临农民要祭祀土地神以祈丰年击鼓弄箫载歌载舞热闹异常;农家的穿戴简洁朴素还保留着古代的风俗习尚。这两句勾勒出一幅纯真明快的农村风俗画。

(4)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从今以后假如你们允许我在空闲的时候趁着晚上的月色前来访问的话那么我会随时在夜间拄着拐杖叩启你们的家门的。这里仅说明了陆游与当地农民相处得多么融洽也充分表露了诗人对山西村和山西村农民无限喜爱的真挚情感。

三、赏析《己亥杂诗(其五)》

1.解题

《己亥杂诗》共315首多咏怀和讽喻之作。这一年作者愤然辞官南归后又北上接迎眷属往返途中将见闻感受写成三百一十五首杂诗统名曰《己亥杂诗》。己亥指清道光19年(1839)鸦片战争的前一年。本文选自《己亥杂诗》的第五篇。

2.作者简介

龚自珍号定庵清代人近代思想家、文学家。由于力主改革弊政受当局排挤,48岁那年愤然辞官南归。他诗、文、词各体兼长,并精通经学、文字学和史地学。文章奥博纵横,自成一家。行文独具风格,于蕴藉中洋溢着激情,于客观描述中寄托着深意,诗歌瑰丽奇肆,成就尤大。有《龚定庵全集》。

3朗读诗歌理解赏析。

(1)前两句写景。

——望着夕阳西下牵动了作者广阔无边的离愁别恨这离别之愁不仅是离别家眷更是离别朝廷。诗人的马鞭所指东即天涯海角可见辞官的决心之大。但辞官不等于放弃理想亦未割断自己与朝廷的感情牵连。

(2)后两句抒情。

——后两句正是作者一片拳拳忠君爱民之心的形象体现。落红并不是无情的东西它怀恋大自然即使萎落尘埃也要化作春泥护育新花生长。作者以落红自比言外之意是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命运。景中寓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

4.小结全诗

这首诗写作者辞官离京远去天涯的无边愁思表达了诗人政治理想至死不变的执着态度。作者以“落红”自喻含意深刻耐人寻味。

教学反思

朗读教学是诗歌的重要环节在学习五首诗时我注重了诗歌的朗读无论是理解内容赏析诗句还是把握思想环节都要求学生多角度地朗读诗歌。多种朗读方式激发了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更重要的是带领学生探究如何准确地把握诗歌的主题,并初步学习赏析诗歌的方法:(1)知人论事;(2)分析诗人选取材料构成的艺术形象之间的逻辑关系。分析诗歌语句应注意景和人、物与人、景和情、物与情之间的关系。唤起学生对中华文化的热爱这是这堂课最大的收获。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f35f2242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50ca67c.html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0课《古代诗歌五首》公开课教学设计一等奖.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