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硝唑、思密达、云南白药等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观察

发布时间:2014-04-01 08:10:36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甲硝唑、思密达、云南白药等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甲硝唑、思密达、云南白药等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效应。方法:将84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口服柳氮磺胺吡啶,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甲硝唑、思密达、云南白药等灌肠,治疗2个月后比较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42例,痊愈22例,好转1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2.9%;对照组42例,痊愈16例,好转16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76.2%,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甲硝唑、思密达、云南白药等灌肠并与西药柳氮磺胺吡啶联合治疗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可明显提高治愈率。

关键词 甲硝唑 思密达 云南白药 灌肠 溃疡性结肠炎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病因尚不清楚的直肠、结肠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病变主要限于大肠的黏膜与黏膜下层,临床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里急后重。病情轻重不等,多数病人反复发作,后期易导致肠纤维化,甚则癌变的可能,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对本病的治疗现代医学主要以抗炎、抑制免疫反应,对症处理及支持治疗,效果不甚理想。笔者采用甲硝唑、思密达、云南白药等灌肠并联用西药柳氮磺胺吡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较为显著,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选择符合上述标准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8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2例。治疗组中,男20例,女22例,年龄2268岁,平均45.9岁,病程3个月~19年。对照组中,男18例,女24例,年龄1970岁,平均48.5岁,病程3个月~23年。两组的性别、年龄、病程等均具有可比性(p0.05)。两组治疗前腹痛、腹泻、黏液便、脓血便、肠鸣、腹胀等主要症状,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诊断标准:根据2000年中华医学会成都会议提出的溃疡性结肠炎诊断标准。具有典型的临床表现,有持续的反复发作黏液血便、腹痛伴有不同程度的全身症状;纤维结肠镜或x线钡餐检查至少有1项特异性改变,并除外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肠结核、克罗恩病、放射性肠炎等原因明确的结肠炎症。

对照组:口服柳氮磺胺吡啶片,每次12g,每日4次,共治疗3个疗程。

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甲硝唑0.2g,思密达6g,云南白药0.5g,生理盐水100ml,睡前保留灌肠,1/日,病情好转后改为每周23次。

疗效标准:①痊愈:临床症状消失,肠镜检查、肠黏膜检查恢复正常。②好转:临床症状减轻,肠镜检查、肠黏膜病变较前明显改善,大便常规检查有少量红、白细胞。③无效: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和镜检等检查无改善或无明显改善。

临床疗效比较(表1):两组患者治疗后疗效比较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经x2检验,x2=6.7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溃疡性结肠炎的病因与遗传、感染、精神、酶学说、免疫等有关,其病理变化主要局限于结肠的黏膜和黏膜下层,严重者可侵犯肌层和浆膜层,主要累及直肠、乙状结肠,少数可累及全结肠,回盲部受侵少见。主要表现为黏膜弥漫充血、水肿、质脆易出血连线分布。病程漫长,病情轻重不一,常反复发作,近年来该病全球发病率有逐步上升趋势。治疗上多采用以抗生素、免疫抑制剂、糖皮质激素等治疗,虽然急性期疗效确切,但不良反应,疗程较长,患者依从性较差,屡有复发。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阐明,多数学者认为与自身免疫因素有关,目前尚无特异防治措施。保留灌肠治疗,药物直达病灶,作用于病变部位药物通过直肠下静脉丛吸收,减少肝脏的首过效应,提高药物的利用度;药物不经过胃和小肠,避免胃酸消化液对药物的影响,减少了对上消化道的刺激。

参考文献

1 全国慢性非感染肠道疾病学术研讨会.溃疡性结肠炎的诊断及疗效标准.中华消化杂志,199313(6)354.

2 陈治水,危北海.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标准(试行方案).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l99414(4)239-240.

3 许国铭,李石.现代消化病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91206-1213.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f27e7b80bb4cf7ec4afed097.html

《甲硝唑、思密达、云南白药等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观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