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组织财务管理复习资料

发布时间:2018-07-01 20:40:45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公共组织财务管理期末考试资料

第一章 公共组织的概述

1、 公共组织的界定(三大类、民间非盈利组织相关管理条例) P4-P11

2、 公共组织财务特征(政府组织、事业单位、民间非盈利组织) P12——P15

第二章 公共组织财务管理理论

1、 公共组织财务管理概念(财务活动、财务关系) P24

2、 公共组织财务活动(政府组织、事业单位、民间非盈利组织) P24——P25

3、 公共组织财务关系(具体分析每一种关系) P26——P27

4、 公共组织财务管理的特点 P27——P29

第三章 预算管理

1、 我国公共组织财务预算体系(行政单位、事业单位) P53

2、 公共组织预算管理办法(政府组织、事业单位) P57——P62

3、 行政单位收入预算编制、支出预算编制(前三张表) P70——P71

4、 政府组织单位预算编制应注意的问题 P78

5、 事业单位收入预算、支出预算的编制(前三张表)P79——P83

6、 事业单位单位预算编制应注意的问题 P86

7、 单位预算的审批、执行和调整(宏观四环节、微观“两上两下”) P87——88

8、 公共组织预算执行(重点) P88——P89

9、 公共组织预算的调整 P90——P91

第四章 收入管理

1、 公共组织收入的含义(五层含义) P96 ——P97

2、 公共组织收入的分类、构成(政府组织、事业单位、民间非盈利组织) P98——P99

3、 财政资金收入管理(财政拨款收入、财政补助收入) P100——P101

4、 国库集中收付制度 P107

5、 事业收入管理的基本要求 P112——P113

6、 经营收入的概念 、经营收入管理的要求(两个特点) P113——P114

7、 预算外资金概念、性质、内容 P116

8、 预算外资金收入收缴管理制度(重点) P118——P120

9、 行政性收费的管理 P123——P124

第五章 支出管理

1、 支出管理的原则、管理要求 P132——P133

2、 人员经费管理和公用经费管理P133——P144

3、 政府组织的支出管理(经常性支出管理、专项支出管理) P144——P147

4、 事业支出管理(重点) P147——P148

5、 民间非营利组织的费用管理(管理费用、筹资费用和其他费用的管理) P156

第六章 资产管理

1、 公共组织资产构成(政府组织、事业单位、民间非盈利组织) P163

2、 现金管理 P164

3、 固定资产的管理(分类P174;日常管理P175;购建管理P177;处置管理P181

4、 固定资产折旧P182、无形资产内容P187(了解)

5、 非营利性资产转为经营性资产的管理(政府、事业单位转入) P190——P191

第七章 负债管理

1、 公共组织负债的特征 P197;负债的类型(流动负债、长期负债) P198

2、 负债管理的原则 P199——P200

3、 应缴财政预算款项 P200——P201

4、 应缴财政专户款的内容(了解) P202——P203

5、 应缴款项管理要求 P204——P205

6、 或有负债(了解); P211

7、 偿债能力的评价指标(掌握) P212

第八章 投资管理

1、 政府组织投资与非营利性组织投资的区别(各自的特点) P222——P223

2、 政府组织投资管理要求 P223

3、 非营利性组织对外投资的管理(重点) P224

第十章 财务清算

1、财务清算在什么情况下发生(P268——P269

2、财务清算的程序 P271

3、财务清算的内容 P273——P277

4、盘盈资产、盘亏资产的处理

5、财务清算后资产的处理 P283

第十一章 财务报告

1、 公共管理下政府财务报告有哪些特点?

2、 公共组织财务信息的使用者有哪些?他们各自有何要求?

3、 行政单位财务报表(前三张表、反映财务信息) P295——P298

4、 事业单位财务报表(前三张表、反映财务信息) P301——P305

5、 民间非盈利组织财务报表(前三张表、反映财务信息) P308——P311

第十二章 财务分析

1、 财务分析的依据P321——P322

2、 财务分析的指标体系和方法P325——P327

3、 财务分析的常用方法 P328——331

4、 财务分析报告、财务分析说明书

第十三章 财务监督

1、 财务监督的依据 P348

2、 财务监督的内容 P353——P3

参考答案

1、

公共组织就是以管理社会公共事务,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共利益为目的,拥有法定的或授予的公共权力的所有组织实体。

界定:政府组织(立法、司法、行政机构);非营利组织—公办(事业单位),民办(社会团体、基金会、民办非企业单位)。政府组织(广义),是指执掌公共权力的所有的国家机构,包括国家立法机关、国家行政机关、国家司法机关。事业单位:国家为了社会公共利益,由国家机关举办或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教育、科学、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划分为公益型、半公益型和经营型三类。民间非营利组织是指由民间出资举办的、不以营利为目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宗教等社会公益性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宗教型、社会型、文化型、学术型、保护型、政治型、慈善型、社会运动组织)

民间非营利组织相关管理条例:社会团体是指中国公民根据自愿组成,为实现会员共同意愿,按照其章程开展活动的非营利性民间组织。基金会是指利用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捐赠的财产,以从事公益事业为目的,按照本条例的规定成立的非营利性法人民办非企业单位是指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力量以及公民个人利用非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非营利性社会服务活动的社会组织

公共组织财务特征:

政府组织: 1.政府组织业务活动的目的是执行社会管理职能,并无直接经济目的。2.资金供应渠道单一,不具有营利性、增值性,但具有限制性。3.单位预算具有强制性。4.资金管理权受限制.。事业单位:1、事业单位一般不提供物质产品,有的单位虽然提供物质产品,但它是作为知识、信息、技术的载体来提供的。2、不以营利为目的。3、出资者不要求投入资产的回报,也不准备收回资产,但对资金的使用有限制性。民间非营利组织:1、不以营利为宗旨和目的。2.资源提供者向该组织投入资源并非为了取得经济回报。3.资源提供者不享有该组织的所有权。4.资金和财产的提供者是以民间的身份出现的。5.民间非营利组织的业务活动以生产精神产品和从事社会服务活动为主,同时也存在投资、筹资活动以及附带一些生产经营活动。

2、

公共组织财务活动是公共组织资金收支活动的总称。(预算资金收支活动、预算外资金收支活动、经营活动。三者关系: 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其中,预算资金收支活动是公共组织财务活动的主体,是公共组织履行职责、完成行政事业任务的重要保障)

财务关系是各公共组织在组织和管理本单位财务活动的过程中与有关各方之间的经济联系(与财政部门/其他职能部门/上下级单位/内部各单位/本单位工作人员/其他各有关方面的关系)

公共组织财务管理特点:1、政策性强2、以预算管理为中心3、涉及面广4、类型的多样化

3、

公共组织预算是公共组织根据公共事业发展计划和公共事务的管理任务编制的、并经过规定程序批准的年度财务收支计划。是公共组织履行自身职能的财力保证。包括行政单位/事业单位的单位预算。

公共组织预算管理办法指国家对政府和事业单位预算收支管理方式的规定。政府单位:收支统一管理,定额、定项拨款,超支不补,结余留用事业单位:核定收支,定额或者定项补助(或上缴),超支不补,结余留用

行政单位收入预算的编制:1、财政预算拨款收入(经常性/专项经费拨款);2、预算外收入(由财政专户拨付的预算外收入、财政部门核定实行结余上缴财政专户的预算外资金以及按规定直接留用的预算外资金)。支出预算编制:经常性支出(基本工资、补助工资、其他工资、职工福利费、社会保障费、公务费、设备购置费、修缮费、业务费、其他费用),专项支出,自筹基本建设支出。

收支预算总表科目:行政管理费、政府机关经费、经常性支出、专项支出、自筹基建支出

应注意的问题:1.合理划分不同类型的收入和支出,将应当列入预算的各项收入全部列入单位预算,不得遗漏。

2、规定应上缴财政预算的罚没收入和行政性收费收入,应及时足额上缴财政预算,不得列入单位收入预算,不得用于各项开支。3.按规定暂未纳入财政预算管理的预算外资金收入,应按规定进行处理,除经批准由单位留用的除外,应及时足额上缴财政专户,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4. 缴入财政专户的预算外资金,不能作为单位收入,直接列入收入预算。5.由财政专户拨付给单位的预算外资金收入,应当作为单位收入,直接列入收入预算。6.其他收入,包括非独立核算后勤机构取得的各项收入以及其他服务性收入,应列入单位收入预算,用于本单位支出。

事业单位 收入预算的编制财政补助收入,非财政补助收入(事业收入、经营收入、上级补助收入、附属单位上缴收入、其他收入)。事业单位支出预算的编制:事业支出、经营支出、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上缴上级支出、自筹基本建设支出。

应注意的问题:1、正确归集各项收入和支出项目,特别要划清事业收入与经营收入、事业支出与经营支出的界线。2、按照规定应当上缴财政预算的收入,不列入单位收入预算。3、财政补助收入只能用于安排事业支出,除经营收入以外的各项收入都可用于安排事业支出。4、以上年度收支结余转入的事业基金有余额的,可以在余额范围内安排用于弥补本年度预算支出超出预算收入的差额。5.经营收入和经营支出预算应按照配比原则进行编列。

单位预算的审批:宏观四环节,整个预算程序包括预算编制、预算审批、预算执行和预算审计。微观两上两下, 单位自下而上编建议数,财政、主管部门自上而下下达控制数,单位自下而上编正式年度预算,部门自下而上核定并批复。流程:单位编报预算建议数—(上报建议)—财政部门审核单位预算建议数—(下达控制)—单位编报预算数—(上报预算)—财政部门审核单位预算数—(批复预算)—单位执行预算

公共组织预算的执行:1、层层分解预算指标,落实管理责任2、依法组织收入,保证收入任务的完成3、加强支出管理,严格控制开支4、建立各项经费管理制度,实行经费开支的审核5、及时分析收支情况,保证年度预算的顺利完成

公共组织预算的调整预算调整是指在预算执行过程中,通过改变收支任务或改变资金用途等形式,重新组织预算平衡的重要方法。主要事项有单位预算的追加或追减,预算科目的留用和单位预算的划转。

4、

公共组织收入:为开展业务活动以及其他活动依法取得的、导致本期净资产增加的经济利益或者服务潜力的流入。含义: 1、公共组织收入是为开展业务活动和其他活动而取得的2、公共组织收入是依法取得的3、公共组织的收入是通过多种渠道、多种方式取得的4、公共组织收入是非偿还性资金5、公共组织的收入具有支配的自主性分类:政府组织(财政预算拨款收入、预算外资金收入、其他收入),事业单位(财政补助收入、非财政补助收入——上级补助收入、事业收入、经营收入、附属单位上缴收入、其他收入),民间非营利组织(按照收入的来源——捐赠收入、会费收入、销售商品收入、提供服务收入、政府补助收入、投资收益、其他收入;按照收入的使用是否存在限制——限定性收入、非限定性收入;按照收入的性质——交换交易收入、非交换交易收入)

财政资金收入管理:政府组织的财政拨款收入和非营利组织的财政补助收入,是从财政部门取得的各类行政和事业经费,都属于财政拨款收入

国库集中收付制度: 目前我国财政体制重大改革之一的国库集中收付制度的试行,实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意味着公共组织各单位所有的财政性资金都要纳入国库单一帐户体系管 理,支出通过单一帐户体系直接支付给商品、劳务供应商或用款单位。

事业收入管理的基本要求:1、充分利用现有条件组织事业收入,促进事业发展2、保证事业收入的合法性与合理性3、必须将公共利益放在首位4、严格执行预算外资金的管理规定

经营收入是指事业单位在专业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之外开展非独立核算经营活动取得的收入。第一,经营收入是开展经营活动所取得的收入,而不是专业业务活动及辅助活动取得的收入。第二,经营收入是非独立核算单位开展经营活动所取得的收入,而不是独立核算单位开展经营活动所其的收入。管理要求:1、正确处理主营业务与副营业务的关系2、划清经营收入和事业收入的界限3、经营收入要纳入事业单位预算管理4、领取营业执照、照章纳税5、按规定的审批程序办理批报手续

预算外资金是指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机构为履行或代行政府职能,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具有法律效力的规章而收取、提取、募集和安排使用,未纳入财政预算管理的各种财政性资金。内容:行政性收费、事业服务性收费、政府性基金、管理费等、乡镇政府的乡自筹和乡统筹资金、其他未纳入财政预算管理的财政性资金、社会保障基金。性质:财政性,原因1、预算外资金的所有权归国家2、预算外资金的支配权和调控权归政府3、预算外资金的管理权归财政4、预算外资金的使用权归单位

预算外资金收入收缴管理制度:根据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要求,预算外资金收入收缴管理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是:财政部门设立预算外资金财政专户,取消主管部门和执收单位设立的收入过渡性账户;规范收入收缴程序;健全票据管理体系;实行收缴分离、票据分离的管理办法,加强对预算外资金收入收缴的监督管理。

行政事业性收费的管理:1、严格行政事业性收费立项审批制度2、明确收费权限3、严格收费项目和标准,并实行公开化4、实行收费许可证制度5、实行收支两条线制度6、实行票据使用单一化

5、

支出管理原则:1、统筹兼顾,保证重点,合理安排支出比2、分清各种支出的界限,按资金渠道办理支出3、严格控制社会集团购买力,节约各种费用支出4、划清公私界限,应由私人自理的费用,不能公款开支管理要求:1、遵守国家有关财务规章制度,严格按照批准的支出预算进行2、各项支出要全部纳入单位预算,统一核算和管理3、健全规章制度,完善监督约束机制4、加强经费开支的计划性,优化支出结构5、做好财务管理的基础工作,强化经费开支的日常管理6、加强资金使用效益的考核与检查,强化财务管理监督控制职能

人员经费的管理:1、基本工资、补助工资和其他工资的管理2、职工福利费的管理3、社会保障费的管理4、助学金的管理

公用经费管理:公共经费是指公共组织为了完成公共事业计划和工作任务,用于单位公共事务方面的费用开支。其包括公务费、设备购置费、修缮费、业务费和其他费用。公务费是指公共组织用于日常管理等公务方面的费用支出,加强会议费/电话费/汽车燃料、修理费/对业务招待费的管理。设备购置费是指公共组织用于购置不够基本建设投资额度按照固定资产管理的各种设备的费用支出。修缮费是指公共组织的公用房屋、建筑物及附属设备的修缮费用。业务费是指公共组织为完成专业所需的消耗费用开支和购置的低值易耗品支出。其他费用是指上述费用以外的费用开支,如行政赔偿费和诉讼费、来访费和其他杂费等。

政府组织支出是指政府组织为开展业务活动所发生的资金耗费和损失。经常性支出是指政府组织为维持正常运转和完成日常工作任务发生的资金消耗,包括人员经费支出和公用经费支出。管理方式:全额经费包干,结余留用;部分经费包干,结余留用;总额控制,结余上缴。专项支出是指政府组织为完成专项工程或特定工作任务所发生的开支。管理方式:实行专项申请、专项审批制度;实行专款专用;实行单独核算;加强检查监督

事业支出管理:事业支出是指事业单位开展专业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发生的支出。1、量入为出,统筹安排各项事业支出2、正确界定事业支出的范围,如实反映事业发展规模和支出水平3、加强经济核算,提高资金使用效益4、按照专款专用原则,加强支出管理。

管理费用、筹资费用和其他费用的管理:民间非营利组织管理费用的管理要求与政府、事业单位的人员经费和办公经费的要求基本一致,应当依据根据民间非营利组织的管理权限,按照董事会、理事会或类似权力机构等的规定执行;筹资费用是民间非营利组织为获得捐赠资产而发生费用。

6、

公共组织资产的构成:政府组织的资产可以分为流动资产和固定资产。非政府组织的资产可以分为流动资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对外投资。民间非营利组织的资产可以分为流动资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受托代理资产。

现金管理:公共组织按照国家的方针、政策和现金管理的规定,对现金收入、支出和库存进行管理和监督,以控制现金的流向和流量,实现货币流通计划化。

固定资产:单位价值在规定的标准以上,使用时间在一年以上,并且在使用中保持原来物质形态的资产分类:房屋和建筑物、专用设备、一般设备、文物和陈列品、图书、其他固定资产。日常管理:1、健全、卡设置,实行固定资产三级管理2、明确资产管理部门、实物使用部门和财务部门各自的职责范围3、规范固定资产使用及领用手续4、建立固定资产的清查盘点制度5、建立固定资产档案。购建管理:1、建立公共组织固定资产预算制2、履行固定资产购置的审批手续(社会集团购买力审批手续、执行政府采购制度)3、基建投资建设的固定资产。处置的管理:固定资产处置是指公共组织对其占有和使用的固定资产进行产权转让及注销的一种行为,包括固定资产报废、报损,固定资产转让

固定资产折旧是指在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内,按照确定的方法对应计折旧额进行的系统分摊。应计折旧额是指应当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的原价扣除其预计净残值后的金额。

无形资产是指非营利组织拥有的不具有实物形态而能为使用者提供某种权利的资产。

非经营性资产是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公共组织为完成国家交赋的行政任务和事业计划的物质基础,是不以盈利为目的的。经营性资产是指公共组织用于从事盈利活动的资产。转化管理:1、转化时,要经过主管部门的审查核实,并由同级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批准;一次性转化数额巨大的还须报财政部门批准2、属于非货币资金的实物形态资产,要按规定进行价值评估3、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后,应制定相应的保值增值指标进行考核,确保国有资产增值。4、转化后取得的受益应依法纳税,应纳入单位统一财务管理,按规定用途使用5、应坚持有偿使用的原则6、转化后的国有性质不能改变7、对公共组织创办的有企业法人资格的企业,要按照《国有企业财产监督管理条例》实施监督8、国有资产产权的变动,应按照有关规定报经批准,并办理相应的产权变动登记手续9、转作经营性的资产,在转出或回收时,必须办理交接手续,并检查资产的完好性。

7、

公共组织负债特征:1、公共组织负债主体及形式具有多样性。2、公共组织负债主要不由纯粹经济活动产生,而是来源于其特殊的行政职能。3、公共组织负债的强制性责任,除了来自法律、合同文件等要求之外,还来自于行政要求。4、公共组织的负债主要表现为结算性质的负债和缴拨款项的负债(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应交税金和应缴预算款、应缴财政专户款等),政府组织一般没有融资性质的负债。负债类型1、从负债主体来划分,可分为中央政府负债和地方政府负2、从负债的流动性来划分,可分为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

负债管理的原则1、保持适度的负债规模2、分门别类,加强管理3、划清界限,及时清理4、建立和完善偿债准备金制度

应缴财政预算款项是公共组织依法取得的并应上缴国家财政的预算资金和应当缴入财政专户的预算外资金等款项。包括费、罚没款项、公共产品使用费、政府性基金收费、附加费收入、应上缴财政的无主财物变价收入或无主认领

的款项、执法部门和单位追回应上缴国库的各种款项、应缴税金

应缴财政专户款指公共组织为履行或代行政府职能,根据国家规定的项目和收费标准收取的、未纳入财政预算管理但应上缴财政专户的款项。

或有负债是公共组织客观存在的一种债务,是因或有事项(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一种状况,其结果必须通过未来不确定事项的发生或不发生予以证实)而确认的流动负债。

应缴款项的管理要求:1、要区分应缴款项与收入和暂存款的界限,要正确区分应缴款项与单位收入的界限。2、应缴款必须依法取得3、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4、应缴款项的收取应当使用合法票据5、及时、足额缴库6、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7、区分直接缴库和集中缴库

1、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 资产负债率越低,长期偿债能力越强

2、净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净资产×100% 该比率越低,表明企业长期偿债能力越强,用净资产对借入资金的保障程度越高

3、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表示用流动资产偿还流动负债的能力,用于衡量短期偿债能力。(流动比率越大,组织偿还短期债务的能力就越强,反之,流动比率越小,则组织偿还债务能力越弱

4、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流动资产-存货)/流动负债是流动比率的改进——可以更加可靠地反映组织的短期偿债能力。(在流动资产中,存货的变现能力最差。速动资产是扣除了流动资产中变现能力最差的存货之后的流动资产。速动资产是变现能力最强、流动性最好的资产,有助于流动负债的及时偿还)/5、现金比率=现金类资产÷流动负债

8、

政府组织投资特点1、公益型和基础性2、社会效益性和宏观经济效益3、宏观调控性。管理要求:1、严格按审批程序上报投资项目计划,必须进行项目可行性研究2、对投资项目要进行财务分析、国民经济及社会评价3、全程管理投资项目4、加强投资资金管理

非营利组织对外投资原则: 1.效益原则2.安全原则3.整体性原则 4.合法性原则。考虑因素1.组织当前的财务状况2.组织整体的业务活动目标3.投资的收益与风险。决策程序:1.提出投资方案2.对投资方案进行可行性论证3.作出投资决策并拟定投资计划4.实施投资方案5.评价投资效果。管理要求:1.以保证完成事业任务为前提2.严格履行报批程序3.进行资产评估 4.不得擅自改变资产的国家所有性质5.投资回报的原则

10、

财务清算是指公共组织由于发生划转撤并等原因,需要终止其业务活动时,依据国家有关规定对公共组织的财产、债权、债务及有关遗留问题进行全面清查和处理的行为。“划”,是指公共组织因隶 属关系的改变,成建制地在部门之间、上下级之间的划转,属于公共组织行政隶 属关系的改变。“转”主要是两种情况:一种是指公共组织的性质发生变化,即事业单位转为企业、股份公司等;另一种情况是某些非营利组织附属单位在财务管理上由非营利组织财务转为企业等。“撤”,是指因业务不需要或其他原因,撤销原来的公共组织,属于公共组织的解散或终止。 “并”,是指某些公共组织因人员或工作上的原因或其他原因与 其他的公共组织合并,属于 公共组织的重组

财务清算的程序:1、成立财务清算机构;2、财务清算的实施(制定财务清算计划,清算有关会计账目,清查各项财产物资——核实固定资产和各项存货/货币资金的清查/各种应收、应付款项的清查,清理债权、债务,清算损益的核算,编制财务报表,编写财务清算报告);3、财务清算报告的审批

财务清算的内容:1、基本情况的清理是指公共组织对所属单位户数和编制、机构及人员状况等基本情况进行全面清理要做到不重不漏,真实、准确2、资产清查:固定资产的清查包括房屋建筑物、一般设备、专用设备、文物和陈列品、图书和其他固定资产等。查清固定资产帐面值,清理出未入账、待报废、提前报废的固定资产的数额及固定资产盘盈、盘亏等,确保清理后的固定资产账相符、帐实相符。流动资产的清查包括现金、各种存款、应收及预付款项和存货等。清查现金账面余额与库存现金是否相等;各种存款应与金融机构进行对账;应收及预付款项清查应收票据、应收帐款或暂付款等,要按其种类逐笔与购货单位查实。3、其他资产的清查包括对外投资清查、基建工程项目清查及无形资产清查。对外投资清查的范围和内容包括公共组织以货币资金、实物、无形资产等方式向其他单位的投资。基建工程项目清查的范围和内容是在建或停缓建的工程,包括完工未交付使用、交付使用未验收入账等工程项目。最后是无形资产的清查。4、负债的清理 负债是指公共组织承担的能以货币计量、需要以资产或劳务偿还的债务,是公共组织对其债权人所应承担的全部经济责任。负债清查的范围和内容包括借入款项、应付

款项、暂存款项、应缴款项等。在进行清理时,公共组织要与债权单位逐笔核对帐目,达到双方账面余额一致。

公共组织对于清理出的各项资产盘盈含账外资产),应按照现行财务会计制度的有关规定确定价值,无法直接确定价值的,可按国家规定进行重估。公共组织在申报填列资产盘盈资金核实明细表的同时,应附有关说明,经财政部门及清算部门资金核实批复后调整有关账目。

公共组织对于清查出的各项财产损失应当在取得具有法律效力的凭证或合法手续后,按国家规定程序、格式在办理资金核实手续时申报核销处理。各项财产损失主要包括:应收账款、暂付款、其他应收款等债权的坏账损失,存货和固定资产的盘亏、毁损、报废损失。

财务清算后资产的处理:1、因隶属关系改变,全部资产应当无偿移交主管部门;2、转为企业的公共组织,其全部资产按规定评估后作价,扣除负债后,转为国家资本金,作为国家对转换后的企业投资;3、撤销的公共组织,其全部资产移交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4、部分合并的公共组织,合并处、室的固定资产原则上无偿划转新单位

11、

财务报告的意义:1、可以如实地反映公共组织单位的经济资源、债务情况、收入、成本费用等情况2、可以为财务信息使用者决策提供有用的信息3、有利于提高公共组织内部的管理水平4、有利于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实施宏观管理5、有利于提高公共组织的透明度,增强其社会公信力

财务报告使用者主要有:资财提供者(捐赠人、纳税人、服务费付款人),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债权人会员立法及监督机构单位管理层、单位职工和职工代表组织社会公众和其他使用者

行政单位 资产负债表是反映行政单位一定时点财务状况的报表,又称为财务状况表。它由资产、负债及净资产等具体项目组成。行政单位资产负债表平衡公式为:资产+支出=负债+净资产+收入 即资产部类合计=负债部类合计

收支情况总表是综合反映行政单位一定时期预算执行结果的报表。行政单位收支情况总表的平衡公式是:年末结余=上年结余+本年收入-本年支出=上年结余+(财政预算拨款收入+预算外资金收入+其他收入)—(经常性支出+ 专项支出+自筹基本建设支出)

支出明细表是反映一定时期经常性支出和专项支出中具体支出项目情况的报表,是行政单位收支情况总表的补充报

表。其具体支出项目是根据国家预算支出科目的级科目确定的。行政单位支出明细表的平衡公式是:行政单位支出=基本工资+补助工资+其他工资+职工福利费+社会保障费+公务费+设备购置费+修缮费+业务费+其他费用

事业单位 资产负债表是反映事业单位一定时点资产、负债及净资产等情况的报表。其结构和作用与行政单位资产负债表基本相同,但由于事业单位财务活动内容与行政单位有所区别,财务收支项目和会计核算使用的科目不尽相同,其资产负债表反映的项目也有所区别。

收支情况总表是综合反映事业单位一定时期财务收支情况及财务成果的报表。事业单位收支情况总表的平衡公式为:收支结余=事业结余+经营结余;事业结余=上年结转数(含上年专项资金结存)+财政补助收入+上级补助收入+事业收入+附属单位上缴收入+其他收入-事业支出-自筹基本建设支出-上缴上级支出-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

支出明细表是反映事业单位一定时期事业支出明细情况的报表,也是事业单位收支情况总表的补充报表。事业支出明细项目是根据国家预算支出科目的级科目确定的,包括基本工资、补助工资、其他工资、职工福利费、社会保障费、助学金、公务费、设备购置费、修缮费、业务费和其他费用等。事业支出明细表的平衡公式是:事业支出=基本工资+补助工资+其他工资+职工福利费+社会保障费+助学金+公务费+设备购置费+修缮费+业务费+其他费用

民间非营利组织 资产负债表反映民间非营利组织在某一特定日期所拥有或控制的经济资源、所承担的现时义务和净资产的构成情况

业务活动表是反映民间非营利组织在一定时期开展业务活动的实际情况,它反映的是民间非营利组织在某一期间运营绩效的报表,又被称为绩效报表。它是按照各项收入、费用及其构成分项编制而成的

现金流量表是反映民间非营利组织在某一期间内现金和现金等价物的流入和流出信息的报表。现金是指民间非营利组织的库存现金以及可以随时用于支付的存款,包括可以随时用于支付的银行存款和其他货币资金;现金等价物是指民间非营利组织持有的期限短、流动性强、易于转换为已知金额现金、价值变动风险很小的投资

12、

财务分析的依据1、国家有关的方针、法律、政策、法律、法规、财务制度和财经纪律。2经国家批准的各项费用收支标准、人员编制和定额指标。3、经有关部门批准的公共组织发展计划、业务工作方面的管理规定和办法。4公共组织的预算资料、决算资料和会计核算资料。5其他有关数据和资料。

财务分析的指标体系:支出增长率、人均开支、专项支出占总支出比重、人员支出占总支出比重、经费自给率、人员支出、公用支出占事业支出的比率、资产负债率、捐赠比率

常用方法1、比较分析法是通过比较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关的财务数据,以绝对数和相对数的形式来提示财务数据之间的相互关系。2、比率分析法是把某些彼此存在关联的财务指标加以对比,计算出比率,据以确定经济活动变动程度的分析方法。3、因素分析法(连环替代法),它是在许多因素中对某一项指标综合发生作用的情况下,分别确定各个因素的变动对该指标变动的影响

财务分析报告种类:1、综合分析报告是综合反映公共组织财务活动全面情况的书面文件。2、专题分析报告是反映和说明某个特定财务活动情况的书面文件。内容:反映基本情况,分析主要因素,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提出建议

13、

财务监督的依据:1、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法律法规、财务制度及财经纪律。2、经国家批准的各项费用开支标准、人员编制和定额指标。3、经有关部门批准的行政事业发展计划、业务工作的管理规定及方法。4、公共组织的预算资料、决算资料和会计核算资料。5、其他有关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数据和资料。

财务监督的内容:1、预算管理监督(预算编制监督、预算执行监督、决算监督2、收支情况监督(收入监督、支出情况监督)3、资金使用情况监督4、资产管理与使用监督5、对专用基金、专项资金和周转金的监督6、其他方面的监督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f1873c1dc5da50e2524d7fd1.html

《公共组织财务管理复习资料.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