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知识点详解

发布时间:2012-04-25 18:08:20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五、句子知识点详解

【例题剖析】

句式    根据需要,我们可以用不同的句式或者语气表达同一个意思。适当地进行改换句式的练习,不仅有利于提高我们在阅读过程中理解句子的能力,而且有利于提高我们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运用不同句式表达思想感情的能力。下面举例说明句式的变换:

1.“字句与字句。如:他弄脏了衣服。”“他把衣服弄脏了。”“他的衣服被弄脏了。这三句话的意思基本相同,但句式变了,使用的场合和效果也有差别。中间一句,将衣服提前并加一个字,是字句。后面一句,在衣服间加食,在弄脏前加一个字,是字句。

2.陈述句与反问句。一个意思可以用陈述句表达,也可以用反问句表达。两个不同的句式,表达的意思相近,但语气不同。如: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怎能不使我们感到亲切、舒服呢?”“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真使我们感到亲切、舒服。这两句话中,第一句是反问句,第二句是肯定句,两句话的意思基本相同。

3.陈述句与感叹句。一个意思可以用陈述句表达,也可以用感叹句表达。两个不同的句式,表达的意思相近,但语气不同。如:它闭息凝视,一定要把老鼠等出来。”“它闭息凝视,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这样句式变了,意思却未变。

4.肯定句与否定句。表达一个肯定的意思,也可以采用否定句式,好像数学中的负负得正一样,否定+否定=肯定。将肯定句式改成否定句式,除了将原句中表示肯定的词语(如”“”“可以等)改成表示否定的词语,(如不能”“不会”“不可以等)外,还要在原句的适当位置再添上一个表示否定的词,如:这件事你应该去做。改成这件事你不该不去做。这样句式变了,意思却未变。

5.直接引语与间接引语。在说话与写作中,有时需要直接引用别人的对话,有时需要转述。如:雨来摇摇头说:我在屋子里什么也没看见。”’是直接引语,直接引用别人的对话;雨来摇摇头说,他在屋里什么也没看见。是间接引语,将引用人物语言的句子改成转述语句。

6.改变句子中词语的顺序。如:多少条岭啊,在疾驶的火车上看了几个钟头,既看不完,也看不厌。可以改写成:在疾驶的火车上看了几个钟头,多少条岭啊,既看不完,也看不厌。改写的关键是:用心多读几遍,把句子写通顺。

7.归并意思相关联的句子。如:爸爸汗流侠背地搬回了四只西瓜。爸爸把四只西瓜放在乘满凉水的水盆中。可以改写成爸爸汗流侠背地搬回四只西瓜,把它们放在乘满凉水的水盆中。

修辞        我们学过的修辞方法有以下几种:

1.比喻就是打比方,是用具体的、浅显的、熟知的事物去表明抽象的、难懂的、生疏的事物的一种修辞手法。一个比喻句通常由三部分组成,被比喻的事物叫本体,用来比喻的事物叫喻体,连接本体和喻体的叫比喻词。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比喻的形式有三种:明喻,常常以甲像乙的格式出现,常用的比喻词有像、好像、犹如、仿佛、似的、像……一样等等,如:他像巨人一样挺立着,两眼放射着坚毅的光芒。暗喻,比喻词有是、变成了、成了等等,如:儿童是祖国的花朵,老师是辛勤的园丁。借喻,只出现喻体,不出现本体,如:从一座桥上喷出六条火舌,封锁了我军前进的道路。

2.拟人的特点是把物当作人来写,写成和人一样会思考、会说话、有感情。如:鸟儿在树上叽叽喳喳地商量着什么。运用拟人的写法,既可以使文章生动有趣,又有助于思想感情的表达。

3.排比是把内容相关,结构相同或相近,语气一贯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短语或句子连起来。排比句运用地恰当,可以增强语气,充分表达思想感情,有力地说明道理。如:天快亮了,规定的时间马上到了。他感到指导员在望着他,战士们在望着他,祖国人民在望着他!黄继光又站起来了。句子中指导员在望着他祖国人民在望着他这一连串的句子,生动地描述了黄继光扑向敌人火力点之前的心理活动,表现了革命战士高度的责任感和革命感情。

4.夸张是为了突出表达效果,使人获得鲜明生动的印象,产生联想,有意夸大或缩小某事物的形象、特征、程度。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形容瀑布很高很高,仿佛是从天上落下来的。

5.反问是用疑问的形式表示肯定的意思。无疑而问,不需要回答。如:他能做这件事,难道我们就不能做吗?一般说,从肯定方面反问,结论是否定的;从否定方面反问,结论是肯定的。在一般情况下,陈述句和反问句可以互换而意思不变。可以加强语气,激发读者的感情。

6.设问是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和思考,先提出一个问题,然后自己把答案说出来。自问自答。如:出什么事啦?哦,是红灯亮了。引人注意和思考,加深读者的印象。

扩句    在句子的主干添枝加叶。如:少先队员参观体育馆。可以扩成一群少先队员在老师的带领下兴高采烈地参观了刚建成的体育馆。扩句时根据表达的需要添加上定语、状语、补语等连带成分,使句子的意思更具体形象。扩句和缩句一样,也不能改变句子的基本成分和主要意思。

【技法传授】

怎样变换句式

汉语组合灵活,句式变化多样。同一个句子往往可以表达不同的意思,同一意思往往也可用不同的句式来表达。为了收到表达的最佳效果,我们要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善于变换句式,挑选一种最合适的语言表达形式。常见的句式变换有以下几种。

1.常式句和变式句。

如:常式句:亲人再见了!

变式句:再见了,亲人。

2.把陈述句改成主动句或被动句。

如:他碾死了小青虫。

(1)主动句:他把小青虫碾死了。

(2)被动句:小青虫被他碾死了。

这两种句子的变换只要调换句中某些词的位置就行了。句(1)只需把碾死了小青虫的位置调换一下,再在后面加个字;句(2)则把小青虫之间加个字就行了。

3.陈述句与反问句的互相变换。

把陈述句改成反问句,或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要在相应的地方删改、调换词语和标点。例如,讲卫生是一种美德。是个陈述句,改成反问句讲卫生难道不是一种美德吗?的前面要加上难道,还要加上否定词,句末的句号要改成问号。反过来,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就要把难道等词删去,把句末的问号改成句号。

4.有些陈述句为了突出句中的某一部分,可交换词语的位置。如我去过北京北京,我去过,前者突出我去过,后者突出北京

句式变化有很多种,我们应该根据表达的需要去选择合适的句式。

反问句怎样改成陈述句

反问句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有否定词的,如:这不是伟大的奇观么?另一种是没有否定词的,如:你们谁见过这么糟糕的板凳?

认清了这两种类型,反问句改陈述句就容易了。方法是:以句子通顺、意思不变为原则,动词前边有否定词的去掉否定词,动词前边没有否定词的要加上否定词,最后把问号改为句号。

先举动词前边有否定词的例子。如:这不是伟大的奇观么?可改成:这是伟大的奇观。为了加强语气可改成:这就是伟大的奇观。又如:难道一件皮上衣比不上一本书吗?可改成:一件皮上衣完全比得上一本书。

再举动词前边没有否定词的例子。如:你们谁见过这么糟糕的板凳?可改成:谁也没见过这么糟糕的板凳。又如:你有什么理由骄傲自满呢?可改成:你没有任何理由骄傲自满。

把直接引述句改写成间接转述的句子要做到三改一不改:

1.改换人称,将对话中表示的人称代词(如”“”“我们等)改成他们

2.改动标点,将冒号改成逗号,双引号去掉。

3.适当地调整词语,使语句通顺。

4.不改变句子的原意。

怎样辨识比喻句

在学习中,有些同学机械地理解比喻的特征,只要看到句子中出现仿佛、像等词,就误认它是比喻句。怎样才能正确地识别比喻句呢?要识别比喻句必须把握两点:一要注意本体和喻体是否明确;二要注意本体和喻体之间是否有相似点。

下面举例说明:

1.朵朵傲霜的菊花,像节日的礼花一样,五颜六色,千姿百态。

2.花儿好像在朝我点头微笑。

3.我见过不少的大榕树,像这样大的榕树还是第一次看见。

4.弟弟仿佛飞到了那最幸福的地方去啦。

5.小明长得像他爸爸。

1的本体是傲霜的菊花,喻体是节日的礼花是连接本体菊花和喻体礼花的比喻词,本体菊花和喻体礼花是性质完全不同的两种事物,它们之间的相似点是五颜六色、千姿百态。因此这个句子是比喻句。

2似乎有本体花儿,没有喻体。换句话讲,在这个句子中没有将花儿比做什么。句子后面的好像在朝我点头微笑看着花儿产生的联想。这里的好像只是引出联想,根本没有打比方的意思。实际上,朝我点头微笑花儿赋予感情的结果,把它当作人来写了。因此这个句子不是比喻句,而是拟人。

3这一句中没有本体和喻体两个事物出现,句子的只是表达了比如的意思,所以这样的句子不是比喻句。

4从其内容来判断,它不属于比喻句,弟弟地方只有行为者与行为目的地的关系,而没有任何相似点。至于仿佛一词在句中只是一种幻想而已。

5讲了小明和他爸爸两个人,但两者并非本体和喻体的关系,句子仅说明两人长相相似,所以它也不是比喻句。

我们在学习中识别比喻句,要从它的形式、内容和意义上全面考虑。只有这样,才能在阅读中真正理解比喻这种修辞形式,也才能使比喻在你的文章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比喻和拟人的不同点:

1.拟人是把事物当做人,两者已融为一体;比喻是把甲事物比喻成乙事物。

例如:(1)蜻蜓飞过来,诉说它清早飞行的快乐;小鱼游过来,讲述它昨夜的好梦。(拟人)

(2)弟弟壮得像小牛犊子一样。(比喻)

例(1)把蜻蜓、小鱼当做人了,而例(2)是用小牛犊子来打比方。

2.比喻中的喻体必须出现;拟人的拟体(模拟的人物)是不出现的。

例如:(1)翠鸟贴着水面像箭一样飞走了。

(2)两只小鸟在枝头悄悄地说话。

例(1)中用作比喻,如果没有这个喻体,比喻就不存在了。例(2)把小鸟当人写,拟体是人,但句子中并不出现。

扩句主要方法有以下几种:

1.局部扩句法。即把句子分成两部分——主语部分和谓语部分,先扩前面部分,再扩后面部分。如小明读书,前面部分是小明,先补充小明是谁,与我的关系,这样前面部分可扩充为我的同学小明;后面部分可补充在什么地方”“怎样读书,这样后半部分可补充为在教室里认真地读书。全句扩为我的同学小明在教室里认真地读书

2.整体扩句法。就是把句子的两部分一下子扩充。如红旗升起来了,按什么样的红旗在什么地方”“怎么样地升起来,可扩成鲜艳的五星红旗在教学大楼的房顶上徐徐地升起来

扩句时要根据表达需要合理增添有效的成分,不要生硬地堆砌意思相同的词语,不要前后重复,也不要改变原句的意思。


关联词语练习

1.我们要组织到公园参加游园晚会,你不去,他( )不去。

2.天安门广场西侧的人民大会堂(  )高大,(  )庄严。

3.我问小刚:你( )参加美术小组,(  )参加航模小组?

4.小刚让我猜他参加了什么兴趣小组,我说:(  )美术组,(  )航模组。

5.(   )他不一定能来,我们(   )要通知他。

6.这里的花(   )很多,(   )没有奇花异草。

7.鲁迅先生(  )爱惜自己的时间,(  )爱惜别人的时间。

8.我们(  )可以看见铁丝网和胸墙,(   )可以看见火力点,(     )连敌人讲话都听得见。

9.(   )天气很冷,爷爷(   )要坚持早锻炼。

10.(    )我们现在不好好学习,将来(   )不能担当起建设祖国的重任。

11.很多同学在实践中体会到,(   )多读多写,作文(  )会有进步。

12.(   )困难有多大,我们(   )能克服。

13.(    )他热情地为同学们服务,(   )受到同学们的好评。

14.(    )你答应找小兰一起去看画展,(   )应该准时去找他。

15.刘胡兰(   )牺牲自己的生命,(   )说出党的机密。

16.放学后,我们(    )在街上乱跑,(   )回家读一读课外书。

17.我(  )知道这件事情,(  )并不了解事情的全过程。

18.(  )你去,(   )他去,总得有一个人去。

19.他(    )牺牲自己,(  )暴露党的组织。

20.同学们(   )走着,(   )谈论着。

21.(   )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  )行。

22.小李在学习上(  )有这么好的成绩,是(   )他平时刻苦学习的结果。

23.(   )风浪再大,我(  )要把你送过河去。

24.王老师(  )关心我们的学习,(   )关心我们的身体。

25.(  )多读多练,(   )会提高作文水平。

26.我们的教室(  )宽敞(   )明亮。

27.现在我们的生活水平(   )有了提高,(   )还要注意节约。

28.(   )没有老师的耐心教育和帮助,我(   )不会有这么大的进步。

29.(   )芦花村的孩子们几乎都会凫水,(   )能像雨来游得这么好的却没有几个。

30.(  )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  )会变成美好的人间。

31.(   )走到天涯海角,我(   )不会忘记自己的祖国。

32.凡卡(   )在城里受罪,(  )回到乡下爷爷那里去。

33.邱少云(    )牺牲自己,(   )暴露潜伏部队。

34.(  )工作再忙,他每天晚上(  )挤出时间学习英语

35.每天上学,(   )王洁来找我,(   )我去找他,我俩总是结伴去学校。

36.他把他的大提包扔在一边,怀里(   )紧紧地抱着一个纸箱子。

37.(   )我做了充分准备,这次试验(   )没有成功。

38.(   )困难再大,我们(   )要按时完成任务。

39.(   )明天下雨,我们(  )下个星期再去游乐园吧。

40.(   )石块有多重,小草(   )要从下面钻出来。

41.我(   )说了,(   )不怕发表。

42.王平和我同桌三年,(    )我很了解他。

43.我们一定要把京张铁路修好,否则(    )那些外国人会讥笑我们,(    )会是中国工程师失去信心。

44.他干的活计(    )速度快,(    )质量好。

45.(    )这种草,(    )是坚韧的草。

46.这艘轮船(    )载客多,(   )速度非常快。

47.江涛(    )刻苦学习,(     )学习成绩一直保持优秀。

48.(     )在社会主义新中国,少年儿童(     )能过上幸福的生活

49.一场大雪过后,孩子们在雪地上(   )堆雪人,(   )打雪仗。

50.他们是那么平凡,那么朴实,那么纯真,(    )那么谦虚。

51.(    )他真正下了苦功,(    )成绩有了很大的提高。

52.他(    )学习和品德都很好,(    )身体也很好。

53.(     )我的身体不好,(    )我要参加体育锻炼。

54.(     )刻苦地钻研,(    )能掌握科学技术。

55.弟弟(    )年纪小,(    )很懂事。

56.(    )风吹雨打,我们(    )要坚持到校学习。

57.李老师(    )身体不好,(    )一直坚持给我们上课。

表示并列关系的
1常用一边……一边……”不是……而是……”…………”等关联词语;
2表示递进关系的
常用不但(不只、不光)……而且……”不仅…………”等关联词语;
3表示选择关系的
常用不是……就是……”要么……要么……”或者……或者……”等关联词语;
4表示转折关系的
常用虽然……但是(可是、却)……”等关联词语;
5表示假使关系的
常用如果…………”即使…………”等关联词语;
6表示条件关系的
常用只有…………”只要…………”无论……都(也)……”不管……都(总)……”等关联词语;
7表示因果关系的
常用因为……所以……”既然…………”“……因此……”等关联词语;
8表示取舍关系的
常用宁可……也不……”与其……不如……”等关联词语。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f173560cbb68a98271fefa93.html

《句子知识点详解.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