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脑瘫儿童康复治疗学

发布时间:2015-02-25 16:48:51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脑瘫儿童康复概述

第一节 脑瘫儿童的诊断

一、脑瘫儿童的概述

脑瘫是一种常见的儿科疾患,以运动功能障碍为主,多合并有感觉、认知、沟通、知觉、行为或癫痫等方面的问题,给儿童自身、家庭、社会带来严重影响,我们不仅要了解什么是脑瘫和如何早期诊断、早期干预脑瘫,提高患儿的活动能力外,还要找出致病因素,加强相关预防措施。

(一)脑瘫定义

脑瘫纳入现代医学领域归功于英国整形外科医生李德(William John Little1810—1894),1841年发现本病,又称为李德病(1888Rupprecht首次将此病命名为Littledisease)。在长期的研究中,各国对脑瘫的定义有些不同,更多的体现在发病时间上的争议,但其中还是有共同之点,即均发生在脑组织发育成熟之前。目前我国对脑瘫的最新定义如下:

脑瘫(cerebral palsyCP),全称为脑性瘫痪,是自受孕开始至婴儿期脑发育阶段非进行性脑损伤和发育缺陷所导致的综合征,临床主要表现为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常合并智力障碍、癫痫、感知觉障碍、交流障碍、行为异常及其他异常。(2006年第九届全国小儿脑瘫学术会修订)

(二)脑瘫的发病率

脑瘫是继小儿麻痹症控制以后儿童肢体残疾的主要疾患之一。具体的发病率变化趋势各国报道不一,欧美地区约为1.52.5。我国各地区脑瘫发病率报道也有所不同,如我国20世纪80年代小样本调查结果为1.8 4 1997—1998年对6()16岁小儿进行调查患病率为1.92

从调查结果看,脑瘫发病率有以下特点:男性略高于女性;重症越来越多;不随意运动型数量越来越少;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脑瘫类型有所区别,发达国家重症多,不随意运动型明显少于发展中国家。

(三)脑瘫的成因

造成脑瘫的原因很多,直接病因是脑损伤和脑发育缺陷。根据造成脑损伤和脑发育缺陷的时间可划分为3个阶段:

1.出生前

导致胚胎期脑发育异常的各种原因,包括母体因素和遗传因素。

(1)母体因素:高危因素包括孕妇感染、母儿血型不合、大量吸烟、酗酒、先兆流产、用药、接触毒物、受到辐射、外伤、风湿病、糖尿病、妊娠中毒症、高血压、子宫或胎盘功能不良、母体营养障碍、初产大于35岁或小于20岁、妊娠中手术等危险因素。母亲妊娠期26—34周时胎儿的脑室旁白质最易受损,形成脑室周围白质软化症,导致痉挛型双瘫。到妊娠期38—48周时,由于脑基底核的新陈代谢需求特别高,此阶段造成的脑部伤害,基底核最易受损,导致肌张力不稳定且会改变或运动障碍。

(2)遗传因素:近年来的研究认为,遗传因素对脑瘫的影响越来越重要。如瑞典的调查表明,有明显产前因素的脑瘫中1/6为遗传因素所致。

2.出生时

有早产、过期产、出生体重过轻、巨大儿、产程缺氧、难产或产程过长、臀位分娩、脐带绕颈、羊水浑浊、吸入胎便、产伤、胎盘早期剥离、前置胎盘、多胞胎、颅内出血、感染、急产等危险因素。

3.出生后

有新生儿低血糖症、呼吸窘迫综合征、吸入性肺炎、高烧、脑外伤、脑部感染、癫痫、核黄疸、缺氧缺血性脑病、中毒(铅、CO等)等危险因素。

还有许多病例原因不明。据有关资料显示:在我国引起脑瘫的三大高危因素为窒息、早产、黄疸(包括核黄疸和迁延性黄疸)。其中黄疸引起的脑瘫由于医疗条件的改善,在明显下降。

(四)脑瘫儿童的主要障碍

脑瘫的主要障碍,是由于脑损伤或发育缺陷引起的运动和姿势障碍,表现为运动发育迟缓或异常,肌张力异常,运动减少或出现不随意运动,原始反射作为异常姿势残留了下来,或出现了在正常情况下见不到的姿势,还有该出现的正常姿势和运动未出现。

二、分类

脑瘫的分类方法目前国际上尚未统一,结合我国目前分类情况,本书主要介绍以下分类方法:

(一)根据临床神经病学表现分类

1.痉挛型(spastic):以锥体系受损为主。本型约占脑瘫患者的60%70%

2.不随意运动型dyskinetic):以锥体外系受损为主,不随意运动增多。本型约占脑瘫患者的20%

3.强直型(rigid):以锥体外系受损为主。本型较为少见。

4.共济失调型(ataxia):以小脑受损为主。本型不多见,多与其他型混合。

5.肌张力低下型(hypotonic):以锥体外系受损为主。本型常为脑瘫婴儿早期症状,幼儿期以后多转为其他型,尤其是不随意运动型。

6.混合型(mixed types):同一患者表现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类型的症状。多为痉挛型与不随意运动型混合。

(二)根据身体运动障碍的部位分类

1.单瘫(monoplegia):指一个肢体运动障碍,极少见。

2.双瘫(diplegia):指四肢运动障碍,上肢运动障碍轻于下肢,几乎都见于痉挛型脑瘫。

3.三肢瘫(triplegia):指三个肢体运动障碍,较少见,通常见于痉挛型脑瘫

4.偏瘫(hemplegia):指一侧肢体(上、下肢)运动障碍,一般见于痉挛型脑瘫,偶尔见于不随意运动型脑瘫。

5.四肢瘫(quadriplegia):指头、躯干、四肢运动均障碍,上、下肢运动障碍程度类似,可见于各种类型的脑瘫。

由于脑瘫病因复杂,损伤复杂,表现复杂,因此分类存在一定的困难,难以从单一的角度进行分类,也难以严格确定某一类型。比如,临床上很难将双瘫和四肢瘫进行区别;双瘫原则上应为痉挛型,但也有不随意运动型;早期见到的单瘫,可能实际上是偏瘫。

(三)根据功能性运动障碍程度分类——粗大运动功能分类系统(GMFCS,适用于0—18岁)

1.GMFCSⅠ级:能够不受限制地行走;在完成更高级的运动技巧上受限

2.GMFCSⅡ级:能够不需要使用辅助器械行走;但是在室外和社区内的行走受限

3.GMFCSⅢ级:使用辅助移动器械行走;在室外和社区内的行走受限

4.GMFCSⅣ级:自身移动受限;孩子需要被转运或者在室外和社区内使用电动移动器械行走

5.GMFCSⅤ级:即使在使用辅助技术的情况下,自身移动仍然严重受限

三、脑瘫儿童的发展特征

(一)各型脑瘫儿童的特征

无论哪种类型脑瘫,临床表现多以肌张力异常、运动障碍、姿势异常、原始反射延迟消失、立直反射(又称矫正反射或调正反射)和平衡反应延迟出现为主,但不同类型脑瘫临床表现各有其特征。现归纳如下:

1.痉挛型 主要特点是肌张力增高。由于累及部位不同而可表现为双瘫、偏瘫、四肢瘫等不同类型。典型表现为:上肢屈曲、内旋、内收,拇指内收,握拳,两上肢后背;躯干前屈、拱背坐;髋关节屈曲,膝关节屈曲,下肢内收、内旋、交叉,尖足,剪刀步,足外翻;肢体发展迟缓;动作较为缓慢,不灵活,难有大幅度的运动;平衡反应迟钝;常有关节变形发生。也有表现为伸肌张力高的。

2.不随意运动型 特点是肌张力不稳定且会改变,表现为难以用意志控制的不随意运动。典型表现为:常有不随意运动出现,以末梢为主,难以控制自己的动作,呈现非对称姿势,肌张力变化(静止时减轻,随意运动时强),对刺激反应敏感,表情奇特,挤眉弄眼,头、颈部控制很差,平衡反应很差,构音与发音障碍,流涎,摄食困难;婴儿期多表现为肌张力低下;可伴有舞蹈征。

3.强直型 特点是肌张力显著增高。典型表现为:肢体僵硬,活动减少;肌张力呈铅管状或齿轮状增高,且为持续性;被动运动时屈曲或伸展均有抵抗;抵抗在缓慢运动时最大。

4.共济失调型 特点是肌张力不稳定且随时会改变,但变化不大,表现以平衡功能障碍为主的小脑症状。典型表现为:运动笨拙不协调,专心做某一动作时手部及头会颤抖,可有意向性震颤及眼球震颤;平衡障碍,站立时重心在足跟部,基底宽,走路时呈醉汉步态,身体僵硬,肌张力可偏低,运动速度慢,头部活动少,分离动作差。指鼻试验、对指试验、跟--膝试验都难以完成。

5.肌张力低下型(又称为弛缓型、低张型) 特点是肌肉张力过低。典型表现为:头、颈部软弱无力;仰卧位呈蛙状体位,W状上肢;坐位时对折;动作缓慢无力;平衡反应很差;因为背部肌肉无力,有时会有脊柱侧弯。

6.混合型 同一个患儿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类型的症状同时存在,以痉挛型与不随意运动型的症状同时存在为多见。两种或两种以上类型的症状同时存在时,可能以一种类型的表现为主,也可以大致相同。

(二)脑瘫儿童主要表现的发展变化

脑部损伤或发育缺陷不会一直恶化下去。但是患儿的主要表现会随着年龄、干预情况等因素发展变化。

1.症状的变化 脑瘫在经过康复治疗后会出现轻症化或正常化。但脑瘫症状可以恶化,尤其是在未接受康复治疗情况下,如挛缩及变形,张力障碍加重等。

2.类型的变化 脑瘫的类型在其成长过程中,特别是经过康复治疗后类型是可以变化的。

1)痉挛型的变化 大体上有三个发展方向,即仍为痉挛型,转变成不随意运动型,以及正常化。而最后诊断为痉挛型的,其之前类型还可为强直型、强直-痉挛型、肌张力低下型。对于类型变化的预测是不容易的。如在乳幼儿期出现痉挛者中,有的有大脑基底核的损害,存在潜在性锥体外系症状,但这些表现从幼儿期至学龄期将会出现怎样的变化,预测是有困难的。

2)强直型的变化 在学龄期常常转化为痉挛型或不随意运动型,类似于痉挛型的变化。

3)不随意运动型的变化 不随意运动型类型变化是相当小的,有报告反映极少数转化为痉挛型和混合型。而之前类型可为痉挛型、强直型、强直-痉挛型、肌张力低下型等。

4)肌张力低下型的变化 大体上有四个发展方向,即轻症化、痉挛型、不随意运动型、正常化。关于这一类型是否独立存在,大多数学者持否定意见。

5)共济失调型的变化 共济失调型一旦明确后就不会变化为其他类型。

6)混合型的变化 混合型类型的变化与不随意运动型的表现方式相同。

3.瘫痪部位的变化 在乳幼儿期,可见到瘫痪部位的变化,可能与只是损害重的部位症状显著有关。

(三)并发损害

由于脑的损伤或发育缺陷会波及运动传导通路以外的部位损伤而产生的其他障碍,如智力障碍、癫痫、视觉障碍、听觉障碍、语言障碍、心理行为障碍等。

脑瘫的运动和姿势障碍还可导致产生的其他问题,由于运动和姿势障碍可继发身体虚弱(免疫力低下)、牙齿牙龈问题、咀嚼吞咽困难、发育障碍、社交障碍、个性发育问题、各类感染、呼吸困难、矫形器以及矫形外科所致问题等。

四、早期诊断

婴幼儿期的脑处于发育最旺盛时期,脑的可塑性强,代偿能力强,接受治疗后效果好,因此早期发现异常、早期诊断、早期干预和治疗十分重要,但不等于过早或急于诊断脑瘫。

(一)早期诊断的时间

一般认为出生后6个月到9个月作出诊断为早期诊断(其中03个月诊断为超早期,应特别慎重,多诊断为ZKS,即中枢性协调障碍),最迟应在1岁左右就要做出诊断。1岁前早期被诊断率因严重程度不同而有所不同,重度脑瘫患儿为90%,中度为65%,轻度只有50%

(二)早期表现

一般是指患儿在出生后6-9个月内表现出来的脑性症状,常有:易激怒,持续哭闹或过分安静,哭声微弱,哺乳吞咽困难、易吐,体重增加缓慢;肌张力低下,自发运动减少;身体发硬,姿势异常,动作不协调;反应迟钝,不认人,不会哭;痉挛发作;大运动发育滞后,出现手握拳、斜视等。

(三)常用的早期诊断方法

西德学者Vojta博士提出了用于早期诊断脑瘫的代名词——中枢性协调障碍(zentrale koordination sstörungZKS),多用于1岁以内的婴儿(有脑损伤病史,有脑性运动障碍等,但不能确切诊断为脑瘫)。实际上ZKS是姿势反射异常的小儿,是脑瘫危险儿或脑瘫的脑损伤儿。

Vojta姿势反射检查 婴儿身体的位置在空间发生变化时所采取的应答反应,共有七种:拉起反射;立位悬垂反射;俯卧位悬垂反射;斜位悬垂反射;Collis水平反射;Collis垂直反射;倒位悬垂反射。

日本学者家森对大量小儿进行了Vojta姿势反射检查,发现不同程度的中枢性协调障碍儿均有发生脑瘫的可能,见下表所示(表7-1)。

7-1 Vojta姿势反射异常程度判定

Vojta姿势反射检查可用于ZKS的早期诊断,用于早期发现运动发育落后或异常,也可用于判定脑瘫患儿的轻、重度及治疗前后对比以确定疗效。

(四)早期诊断的困难

早期诊断是一个难点,因为即使有高危因素存在,结果正常小儿比例仍占大多数,还有小儿本身功能发育相对少或低,容易忽视。

五、诊断和鉴别诊断

3岁前80%—90%的脑瘫能被诊断出来。脑瘫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体征、病史、实验室检查、功能评定等。

(一)诊断依据(5条)

有引起脑瘫的原因(即高危因素);有脑损伤的发育神经学异常,包括姿势异常、反射异常、肌张力异常等;有不同类型脑瘫的临床表现(早期症状及不同类型表现);并发损害;辅助检查。

(二)诊断标准(6个要素)

运动发育落后或异常;肌张力异常;肌力异常;姿势异常;反射发育异常;辅助检查的异常。其中前五项是脑瘫诊断的必备要素。

(三)鉴别诊断

需要与一过性运动障碍或发育迟缓、颅内感染性疾病、脑肿瘤、脑白质营养不良、脊椎损伤、脊椎肿瘤、脊椎先天畸形、进展缓慢的小脑退行性病变、智力低下、进行性肌营养不良、先天性肌迟缓、良性先天性肌张力低下、各类先天性代谢性疾病等相鉴别。

第二节 脑瘫儿童的功能评估

由于生长发育或治疗,小儿脑瘫往往随着时间推移不断变化。使用各种有效手段。询问儿童、 父母的主观评估或征询治疗师的意见常常被采用。偶尔,更多量化技术被采用,尤其是在研究中,临床中也使用。

最好将测量结果根据领域和评估方法进行分类。根据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儿童和青年版 (ICF-CY),可以将方法归类到身体功能与结构、活动、参与等领域。

一、身体构和功能领域评估

(一)身体结构评估

小儿脑瘫,很少评估直接涉及身体构。成像如功能核磁共振成像,或生理学措施,如经颅磁刺激或肌电图可能会被视为在此域中。因很少脑瘫被期待改身体构,如脑组织型的评估方法很少采用。

身体结构评估也可考虑人体形态的测定,主要应用体质测量学(physical anthropometrics)方法进行,是了解儿童少年身体结构、生长发育规律和健康监测的基本手段。

(二)身体功能评估

脑瘫评估方法是对身体功能评定,主要有痉挛评(如改良Ashworth量表、Tardieu量表等)、肌力评定 (肌力分、关节活动度评定、反射评定等

1.痉挛的评定

肌张力是指在安静休息状态下,肌肉所保持紧张状态的程度。肌张力是维持身体各种姿势以及正常活动的基础。肌张力的异常主要表现为低张力和痉挛。肌痉挛的评估方法有手法检查、摆动和屈曲维持试验等,不需要任何仪器和设备,操作简单方便。

1)手法检查

根据关节进行被运动时所感受的阻力来进行分级评估的方法。常用的评估方法有改良Ashworth量表评定法和改良Tardieu量表评定。

对于脑瘫婴儿肌痉挛,可通过抱持、触诊、姿势观察和被动运动来进行评估。肌痉挛的婴儿抱持时有强直感和抵抗感,同时有姿势不对称、主动运动减少和动作刻板,触诊时有肌肉紧张,被动活动有不同程度的抵抗。

2)摆动试验和屈曲维持试验

摆动试验用于下肢肌痉挛的测定。取仰卧位,尽量放松肌肉,患侧小腿下垂于床外,当小腿自伸直位自由落下时,通过电子量角器记录摆动情况。

屈曲维持试验用于上肢痉挛的测定。取坐位,患肩屈200-300,外展600-700,肘关节置于支架上,前臂旋前固定,用一被动活动装置使肘关节在水平面上活动,用电位计、转速计记录肘关节位置角度和速度,用力矩计记录力矩。

2.肌力的评定

肌力是指肌肉收缩所产生的力量,取决于活动肌群中运动单位参与的数量(运动单位的募集)、质量(神经冲动发放的频率)及各运动单位兴奋时间的一致性。

测试时使待测试肌肉或肌群在规范化的姿势下作规范化的运动,观察其完成运动的动作、对抗重力或对抗外加阻力完成运动的能力,以此来评价肌力。较常用的肌力的检查方法有手法测试、等长测试、等张测试和等速测试。

1)手法测试

徒手肌力检查(manual muscle testing MMT)是根据肌肉活动能力及对抗阻力的情况,按肌力分级标准来评定受检肌肉或肌群的肌力级别的方法。

特点:无需特殊的检查仪器,不受地点、条件、场所的限制;以自身各肢段的重量作为肌力评价基准,能够表达出与各人体格相对应的力量,比用测力计等方法测得的肌力绝对值更具有实用价值;只要正确掌握检查方法,也能获得准确、可靠、有效的结果;手法检查只能表明肌力的大小,不能表明肌肉收缩耐力。若作为研究资料,无法精确地表达肌力的数值。

3.关节活动度的评定

关节活动范围是指关节运动时所通过的运动弧,常以度数表示,亦称关节活动度。因关节活动有主动与被动之分,所以关节活动范围亦分为主动的与被动的。主动的关节活动范围是指作用于关节的肌肉随意收缩使关节运动时所通过的运动弧;被动的关节活动范围是指由外力使关节运动时所通过的运动弧。

1)测量方式

使用量角器测量关节活动范围时,确定关节活动的起点即“0点十分重要。通常对所有关节来说,0°位是开始位置。对大多数运动来说,解剖位就是开始位,180°是重叠在发生运动的人体一个平面上的半圆。关节的运动轴心就是这个半圆或运动弧的轴心,所有关节运动均是在0°开始并向180°方向增加。这一方式应用最普遍。

2)评定分析

正常关节有一定的活动方向与范围。同一关节的活动范围可因年龄、性别、职业等因素而异,因此,各关节活动范围的正常值只是平均值的近似值。不及或超过范围,尤其是与健侧相应关节比较而存在差别时,就应考虑为异常。

正常情况下,关节的主动活动范围要小于被动活动范围。当关节有被动活动受限时,其主动活动受限的程度一定会更大。关节被动活动正常而主动活动不能者,常为神经麻痹或肌肉、肌膜断裂所致。关节主动活动与被动活动均部分受限者为关节僵硬,主要为关节内粘连、肌肉痉挛或挛缩、皮肤瘢痕挛缩及关节长时间固定等所致。关节主动活动与被动活动均不能者为关节强直,提示构成关节的骨骼之间已有骨性或牢固的纤维连接。

4.反射的评定

反射是神经系统在调节机体的活动中,对内、外界环境的刺激作出的适宜反应。它是神经系统生理活动的基本形式。

根据引起反射的感受器所在部位,可将反射分为浅反射(皮肤、粘膜)、深反射和脏器反射(内脏)等。根据中枢所在部位可将反射分为脊髓、脑干和大脑皮质水平的反射等。

5.平衡能力的评定

人体平衡是指在运动或受到外力作用时身体能自动调整并维持姿势的一种能力。当平衡改变时,机体恢复原有平衡或建立新平衡的过程称为平衡反应。评定包括主观评定和客观评定两个方面。主观评定以观察和量表为主,客观评定主要是指平衡测试仪评定。

1)观察

评定者观察被评定对象在静止状态下能否保持平衡。例如,睁、闭眼坐,睁、闭眼站立(Romberg’s)。双脚并立站立,双脚脚跟碰脚尖站立,单脚交替站立等。还要评定在活动状态下能否保持平衡。例如,坐、站立时移动身体;在不同条件下行走,包括脚跟碰脚趾,足跟行走,足尖行走,走直线,侧方走,倒退走,走圆圈,绕过障碍物行走,等等。

2)量表

属于主观评定,但由于不需要专门的设备,评分简单,应用方便,故普遍使用。

传统的平衡功能三级分法,具有容易掌握、易于判断、操作不受场地设备限制等优点,是应用最广泛的平衡功能评定法之一。三级分法将人体平衡分为坐位平衡和立位平衡两种状态,每一种体位下又都按照相同的标准分为三个级别进行评定,其中一级平衡属静态平衡,被测试者在不需要帮助的情况下能维持所要求的体位(坐位或立位)。二级平衡即自动态平衡,被测试者能维持所要求的体位,并能在一定范围内主动移动身体重心后仍维持原来的体位。三级平衡即他动态平衡,被测试者在受到外力干扰而移动身体重心后仍恢复并维持原来的体位。

信度和效度较好的量表主要有Berg量表、Tinnetti量表和站起-计时测试。

Berg量表 可以评定被测试对象在静态和动态状态下的平衡功能;也可以预测正常情况下摔倒的可能性。

Tinnetti量表 可以评定被测试对象在静态和动态状态下的平衡功能;也可以预测正常情况下摔倒的可能性。

“站起-走”计时测试 主要评定被测试者从座椅站起、向前走3、折返回来的时间以及在行走中的动态平衡。

平衡测试系统是近十年来国际上发展较快的定量评定平衡能力的一种测试方法。平衡测试系统能精确地测量人体重心位置、移动的面积和形态;评定平衡功能障碍或病变的部位和程度;可评定康复治疗的效果;用作平衡训练。

6.协调能力的评定

协调是指人体产生平滑、准确、有控制的运动的能力。协调与平衡密切相关。协调功能障碍又称为共济失调。判断有无协调障碍主要是观察被测试对象,在完成指定的动作中有无异常,如果出现异常即为共济失调。常用的协调评定方法有:指鼻试验、指-指试验、轮替试验、食指对指试验、拇指对指试验、握拳试验、拍膝试验、跟-膝-胫试验、旋转试验、拍地试验等。


二、活动领域评估

因为脑瘫的许多干预为了减少活动的限制,活动范围的评定符合ICF理念。粗大运动功能与步行能力评估包括GMFMGross Motor Function Measure)和步态分析,其中步态分析从观察量表(医师评分法)到仪器的数字化运动学分析。

(一)运动功能评估

1.粗大运动功能

目前最常用的是GMFM (the Gross Motor Function Measure),用来测量脑瘫患儿的粗大运动状况、随时间出现或由于干预而出现的运动功能改变,具有良好的效度、信度和反应度,能定量地反映脑瘫患儿的粗大运动功能状况和改变,适合在康复治疗过程中应用。GMFM88项和66项两个版本,虽然66项是简化版,且效度、信度均与88项差不多,但对于在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来讲,88项更全面。

2.步态分析

近年来,步态分析已经成为一种处理行走和活动问题的有效临床评估方法,主要用于骨骼肌肉疾病的治疗和临床结果的评定、制定适当的治疗计划、矫形器的设计和优化,其最大的作用在于常人活动的定量评定以及患者步行的定量评定。步态分析旨在通过生物力学和运动学手段,揭示步态异常的关键环节和影响因素。对儿童而言,其步态行走的功能,如果缺少客观明确的评估方式,便很容易因为缺少基准点或标准值的比较,同样无法正确地诊断。如果诊断拿捏的尺度不佳,可能会重症轻判,低估了问题的严重性,忽略了适当的处置;也可能会轻症重判,夸大了正常的个人差异,而予以不必要的训练。

由于步态分析提供的资料,使临床的诊断及治疗更加精致,因此已经成为病理步态治疗不可或缺的工具。并且由于它的协助,许多对疾病治疗的理念及方法,在近些年来也有很大的突破。例如,使我们对横跨两关节以上的双关节肌肉的重要性有更进一步的了解等。而这些,在过去凭个别经验为主的治疗选择中,是无法发展出来的。因此,应用步态分析来解决实际问题的研究正如雨后春笋般地发展了起来。

步态分析是对人体行走时的肢体和关节活动进行运动学观察和动力学分析, 提供一系列时间、几步态何、力学等参数值和曲线。病史是判断步态障碍的前提。步态分析前必须仔细询问现病史、既往史、手术史、康复治疗措施等基本情况。同时要弄清诱发步态异常和改善步态的相关因素。

体格检查是判断步态障碍的基础。体检的重点在生理反射和病理反射、肌力和肌张力、关节活动度、感觉(触觉/痛觉/本体感觉)、压痛、肿胀、皮肤状况(溃疡/颜色)等。

步态分析的方法包括目测法、足印法、摄像分析、三维步态分析系统。

1)目测法

目测法步态分析是不用任何仪器观察病人步态的方法,为定性分析法,需根据经验进行分析。一般采用自然步态,即最省力的步行姿态。观察包括前面观、侧面观和后面观。需要注意全身姿势和步态,包括步行节律、稳定性、流畅性、对称性、重心偏移、手臂摆动、诸关节姿态与角度、患者神态与表情、辅助装置(矫形器、助行器)的作用等。在自然步态观察的基础上,可以要求患者加快步速减少足接触面(踮足或足跟步行)或步宽(两足沿中线步行),以凸现异常;也可以通过增大接触面或给予支撑(足矫形垫或矫形器),以改善异常,从而协助评估。

目测观察分析步态,其结果的准确性、可靠性与观察者的观察技术水平和临床经验直接相关。目测法步态分析难以同时对多环节和人体多节段进行观测。

观察的局限性:①时间局限:单凭肉眼观察瞬间的变化情况,很难准确在短时间内完成多部位、多环节分析;②空间局限:由于视觉的局限性,不可能对人的步态进行三维观察;③记忆局限:人的记忆能力是有限的,不可能对所有长期进行步态训练的患者的变化情况进行客观和全面的对比分析;④思维局限:检查者的个人水平,直接影响评估结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⑤患者的精力和体力也可能无法耐受反复的行走观察,直到检查者完成对步态的分析。

2)足印测量法

足印测量法是步态分析最早期和简易的方法之一。在足底涂上墨汁,在步行通道(一般为46 m铺上白纸,让参与者走过白纸,留下足迹;也可以在黑色通道上均匀撒上白色粉末,让参与者赤足通过通道,留下足迹,即可测得步长、步宽等数据(见图7-1。同时用秒表记录步行时间,通过足迹测量有关步行距离和时间参数,再进行运动学分析,并根据被检查者的步态特征,为治疗师制定治疗计划和评价治疗效果提供数据。

7-1 足印测量法

3)足开关  

足开关是一种微型的电子开关,装置在类似于鞋垫形状的测定板内,分别置放于前脚掌(掌开关)和脚跟(跟开关)。电子开关由足跟触地首先触发跟开关,前脚掌触地时触发掌开关,脚跟离地时关闭跟开关,脚尖离地时关闭掌开关。这是最常用的时间定位标志。除了可以迅速获得上述参数外,还可以获得下列资料:①第一双支撑相,跟开关触发至掌开关触发的时间。②单足支撑相,跟开关与掌开关同时触发的时间。③第二双支撑相,跟开关关闭和掌开关关闭之间的时间。④摆动相,掌开关关闭至下次跟开关触发的时间。⑤各时相在步行周期的比例。

4)电子步态垫  

电子步态垫是足印法和足开关的结合,其长度为3-4m,有10000个压感电阻均匀分布在垫下。受试者通过该垫时,足底的压力直接被监测,并转换为数字信号,通过计算机立即求出上述所有参数。  

5)摄像分析

摄像分析是指在4-8 的步行通道的周围设置2-6 台摄像机,同时记录受试者步行图象,并采用同步慢放的方式,将参与者的动作分解观察和分析。

6)三维步态分析系统

三维步态分析是现代实验室所采用的数字化的、高科技的步态分析系统,集运动学分析和动力学分析于一体,是现代步态评定的必备手段。由摄象机、反光标记点、测力台、表面肌电图、计算机分析系统等组成。

三维步态分析系统是通过6-8 台红外线高速摄像头连续获取受试者步行时标记物的信号,通过计算机转换为数字信号,分析受试者的三维运动特征。同一标记物被两台以上的检测仪同时获取时,即可进行三维图象重建和分析。输出结果包括:数字化重建的三维步态、各关节三维角度变化、速率和时相。关节标记物一般置放于需要观察的关节或重力中心。三维步态分析系统与传统的检查方法相比具有安全、无创、可靠、精度高等优点。

7)关节角度计分析  

采用特制的关节角度计固定于被测关节,记录关节活动的角度改变,转换为数字信号并用计算机重建步态。优点是操作简便,特别是上肢检查十分方便;缺点是难以正确记录旋转和倾斜活动。

8)测力平台  

步行时人体GRF可以通过测力平台记录,以分析力的强度、方向和时间。测力平台一般平行设置在步行通道的中间,可以平行或前后放置,关键是保证连续记录一个步行周期的压力。测力平台测定身体运动时的垂直力和剪力。垂直力是体重施加给测力平台的垂直应力,而剪力是肢体行进时产生的前后/左右方向的力。与运动学参数结合可以分析内力,即肌肉、肌腱、韧带和关节所产生的控制外力的动力,一般以力矩表示。

9)足测力板  

采用特制超薄的测力垫直接插入到受试者鞋内,测定站立或步行时足底受力分布及重心移动的静态或动态变化,协助设计合适的矫形鞋和步态分析。

10)动态肌电图

动态肌电图指在活动状态同步检测多块肌肉电活动的测定方法,揭示肌肉活动与步态关系的肌肉电生理研究,是临床步态分析必不可少的环节。

操作时表浅肌肉一般采用表面电极,置放于接近肌腹,同时与相临肌肉距离最远的部位。深部肌肉可以采用植入式线电极,其导线表面有绝缘物质覆盖,导线两端裸露,一端与肌肉接触,另一端与肌电图仪连接。

步态研究内容包括步态周期、支撑相、摆动相、双腿支撑相、步长、步周长、步频、步速以及髋、膝、踝关节在行走中的角度变化、足-地接触力、身体重心的加速度(见图7-27-3,表7-2)。

7-2 步态周期

1.双侧支撑;2.左单步;3.右单步;4.复步

HS:足跟着地;TO:足趾离地

7-3 常速步行时髋、膝、踝各关节的屈伸活动曲线图

7-2 步态周期的传统分期和RLA分期

3.常见的异常步态

异常步态可以孤立存在,也可以组合存在,构成复杂的临床现象。

1)偏瘫型脑瘫常见的步态

 以远端为诱发因素多见(如小腿三头肌痉挛为最常见的原因),其主要类型有:

①单纯足下垂型  摆动相踝跖屈,原因主要为胫骨前肌无力,无小腿三头肌挛缩。因此在支撑相踝背伸角度相对正常。本情况相对少见。

②马蹄足 可分为膝关节角度正常或膝过伸两种,都伴有伸髋 这两种为偏瘫型脑瘫中最为常见的类型,足下垂角度多有不同,小腿三头肌可痉挛或挛缩,可有胫骨前肌及其他踝背伸肌无力。踝跖屈肌、伸膝肌群过度活跃,膝关节可能出现过伸。

③马蹄足、屈膝步态 小腿三头肌痉挛或挛缩,摆动相踝背伸不能,屈膝步态原因为腘绳肌和股四头肌协同收缩。

④髋内收、足下垂步态 近端问题较为突出(主要是指髂腰肌、内收肌痉挛),伴有骨盆旋转、屈髋、膝关节僵硬、骨盆前倾。髋关节半脱位可能性大。

2)三肢瘫和四肢瘫型常见的步态

①马蹄足  双下肢瘫的年龄较小的患儿开始步行时,小腿三头肌痉挛常导致马蹄足步态,支撑相踝关节处于伸髋、伸膝。足下垂也可能被膝关节过伸掩盖。

②跳跃步态(伴有或不伴有屈膝)  在近端肢体受影响,除了小腿三头肌痉挛外,还有腘绳肌痉挛、屈髋肌痉挛的双下肢瘫的脑瘫患儿中比较常见。踝关节跖屈,膝、髋屈曲,骨盆前倾,腰椎前凸角度增大。

③假马蹄足步态 由于屈膝屈髋,虽然踝关节并不处于跖屈状态,但看上去像足下垂。常常因为临床观察出现错误判断,以为是马蹄足。

④蹲伏步态 步行过程中踝过度背伸、屈髋屈膝,这一步态是较为严重的双下肢瘫、痉挛性四肢瘫的患儿中步态发展的一个表现。令人遗憾的是,这一步态最常见的原因是给年龄小的患儿中单独延长跟腱。如果跟腱延长了,而腘绳肌和髂腰肌的痉挛或挛缩没有得到有效处理,屈髋屈膝的角度会很快增大。这一步态会导致膝关节前方疼痛、成年后髌骨病变。频繁的肉毒毒素小腿三头肌注射而不处理帼绳肌和髂腰肌的痉挛也会导致蹲踞步态。这一步态在张力不高、双下肢肌力普遍不足的患儿中也可能出现。

2.精细运动功能

精细运动可在QUESTQuality of Upper Extremity Skills Test)、AHAAssisting Hand Assessment)、Jebsen-Taylor Hand Function Test、墨尔本单侧上肢功能评估(Melbourne Assessment of Unilateral Upper Limb Function)等评估方法中选用。

(二)综合功能评估

更多的综合功能评估包括儿童功能独立性评定量表WeeFIMFunctional Independence Measure for children,见表5-7)PEDIPediatric Evaluation of Disability Inventory)PODCIPediatric Outcomes Data Collection Instrument)、Bruininks-Oseretsky Test of Motor Proficiency等。能量消耗或效率的评估、步行时间测试(timed walking tests)和运动监测评估也被用来评估脑瘫患儿的活动领域能力。

(三)发育评估

发育评估通常被广泛范围应用,并更多地应用在年幼的儿童中,包括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Peabody Developmental Motor Scales)、巴特尔发育量表(Battelle Developmental Inventory)、丹佛发育量表(DDST)、贝利婴儿发育量表(Bayley Scales of Infant Development)、修订的格塞尔发育量表(Revised Gesell Developmental Schedule)。还有运动发育评定

运动发育表现如下的规律:头尾发展,即运动功能自头端向足端发展(唇、眼、颈、腰、上肢到下肢);从泛化到集中;自近到远,即协调运动先出现于最近身躯的肌群而后发展到四肢;正性的动作(抓握、站起、往前走前)先于相反的动作(放下、坐下、停步);由粗动作到细动作的规律。

运动年龄评价(motor age test--MAT)是以正常儿从出生到72个月动作能力为标准,与障碍儿的动作能力进行比较的评价方法。它可以用运动指数的方式来表示。

MQ=MA/CA

运动指数(motor quotientMQ),运动年龄(motor ageMA) 实际年龄(chronological age CA)。通过此项评价可以了解患儿运动年龄的客观阶段,运动功能欠佳的状态和运动能力达到的比率。

运动年龄评价表是将6岁正常儿能独立所必须获得的运动功能,进行筛选而制订的。评价的结果是患儿最高的运动功能水平,评价中要注意患儿得分就是检查项目相对应的运动年龄,在每一个运动年龄档次中均有具体的月龄分配,如4个月的运动年龄是由两项动作组成的,在评价记录一栏中标明了每一项为2个月。再如运动年龄10个月一栏中由三项组成

三、参与领域评估

(一)常用评估

小儿脑瘫的参与功能是最常被评估,往往采用CAPE (Children’s Assessment of Participation and Enjoyment) Activities Scale for KidsAssessment of Life Habits for Children 也常常被采用。

(二)其他评估

Pediatric Evaluation of Disability InventoryCanadian Occupational Performance Measure同时应用于活动和参与两方面。一些量表还评价健康状况、生活质量或环境因素,可将其置于在参与领域,而其他文书评估环境的因素。也有团体评估,包括Child Health Questionnaire或其他一般儿科评估方法, Cerebral Palsy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 for ChildrenGoal Attainment Scaling等。

第三节 脑瘫儿童的功能康复

脑瘫的功能康复主要是在确定康复目标的基础上,遵循康复原则,采用物理治疗、作业治疗、矫形器、辅助具和假肢应用、语言治疗、心理行为治疗、特殊教育等,辅以必要的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传统康复治疗等方法。

一、康复目标

康复目标主要有以下四项:

(一)最大限度地改善运动功能 尽可能减少继发性残损(如关节挛缩),达到最佳状态;

(二)提高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改善生活质量。

(三)提高交流能力 增加参与社会活动的能力和机会。

(四)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使之能重返家庭、重返社会,实现平等享有权利,参与、分享社会和经济发展成果的目的。

二、康复原则

(一)三早原则 即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康复。婴幼儿运动系统处于发育阶段早期发现运动异常早期加以纠正容易取得较好的疗效。 因为:

1.从脑和神经系统的发育特点看,发现越早,脑和神经系统的可塑性越大,治疗效果越佳。研究表明:新生儿脑重340400g,出生后6个月达800g3岁前脑和神经系统的发育达60%;6岁前脑和神经系统的发育达90%。

2.早治疗可避免不良姿势的形成、肢体畸形而造成的终生残疾。

3.性格及思维能力的形成主要在学龄前特别是教育心理的康复越早越好有利于患儿全面成长。

(二)遵循儿童发展与成长规律 促进正常运动发育抑制异常运动和姿势按小儿运动发育规律进行功能训练循序渐进促使小儿产生正确运动,但不过于强求一项活动达到标准后再进行另一项训练。

(三)综合康复 综合治疗利用各种有效的手段尤应注重医教结合)对患儿进行全面、多样化的综合治疗除针对运动障碍进行治疗外对合并的语言障碍、智力低下、癫痫、行为异常也需进行干预还要培养他面对日常生活、学会交往及将来从事某种职业的能力。

(四)结合日常生活活动和游戏 提高训练的趣味性,发展患儿的实用性功能。

(五)注重家长参与和家庭康复 脑瘫的康复是个长期的过程短期住院治疗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许多治疗需要在家庭里完成家长和医生密切配合共同制定训练计划评估训练效果在医生指导下纠正不合理的训练方法。

(六)提供安全环境 加强合作关系,确保动作正确、训练量适宜。

(七)持之以恒 切勿半途而废。

三、康复方法

脑瘫康复已从过去着重中枢神经系统转至身体各系统对儿童运动的影响,由单纯着重身体功能的促进转至活动能力和参与能力的促进,尤其是注重生活适应能力,所以康复治疗过程中需要采取多种方法,提高整体功能。

(一)物理治疗

物理疗法包括运动疗法和物理因子疗法。运动疗法是物理疗法的主要部分,是以徒手或应用器械针对患儿的运动功能进行训练,目的在于改善功能,抑制异常的姿势、诱导正常的运动功能,或防止继发性功能障碍。对于脑瘫患儿的治疗,由过去的阳性症状的消除(如肌张力增高、异常运动模式),转而加强阴性症状(如肌力低下、移动能力差、平衡反应缺失等)。运动功能训练中应注意遵循儿童运动发育规律。很多进行治疗的患者尚处儿童阶段,活泼好动,主观配合意识差,往往导致治疗效果不理想,所以在训练中还应运用儿童喜欢的游戏及体操,激发患儿的兴趣,取得他们信任和喜爱,可以使治疗的过程轻松而有效。

1.运动训练要点

训练时,首先必须掌握正常儿童的发育规律,其次必须掌握各正常运动的条件,找出运动异常的原因,然后才能确定如何训练。以下大体按照人体运动正常发育顺序来介绍训练要点:

1)头部控制训练

从神经发育学的角度来看,良好的头部控制需满足以下几个基本条件:上肢的支撑和保护性伸展;仰卧位、俯卧位和坐位的平衡反应的建立;脊柱的对称性伸展;体轴回旋;从仰卧位到坐位到四爬位的姿势变换;拥抱反射消失。

上述条件实现的方法:促进肘支撑;促进抬头;抑制头背屈的手技;促进脊柱伸展的手技;促进体轴回旋;促进头部活动及抵抗重力立直;从仰卧位拉至坐位;仰卧位、俯卧位、坐位平衡反应的促通;抑制异常姿势反射,促Moro反射消失。

2)翻身训练

从神经发育学的角度来看,翻身完成的条件有:躯干立直反射出现;紧张性颈反射、紧张性迷路反射等原始反射消失;髋膝关节屈曲;躯干回旋运动良好;肘关节、膝关节支撑(四爬位)的实现。

上述条件实现的方法:抑制非对称性ATNR姿势;抑制TLR姿势;手、口、足协调的促通;躯干回旋运动的促通;被动翻身运动。

3)爬行训练

从神经发育学的角度来看,爬行完成的条件有:两手支撑的完成(两肘支撑和抬头是两手支撑的前提);四爬位的实现;立直和平衡反应的进一步完善;从腹爬位到四爬位再到腹爬位姿势变化的能力;四肢交互运动模式的完成;侧卧位单肘支撑的完成。

上述条件实现的方法:两手支撑训练;四爬位及脊柱、骨盆分离运动训练;立直和平衡反应的促通;侧卧单肘支撑姿势;对于姿势变化调节能力的训练;下肢交互运动的促通;四爬训练;高爬训练。

4)坐位训练

从神经发育学的角度来看,良好的坐位控制需满足以下几个基本条件:以上肢将身体支起到坐位的高度;从四爬位独自进行体轴的回旋;坐位平衡反射出现;躯干肌群的连锁反应。

上述条件实现的方法:独坐是四爬运动出现以后不久就可出现的运动机能,所以一切适用于不会爬行治疗的方法和手技,都适用于不会坐的治疗。关于异常坐位姿势的矫正,可使用正常的坐位姿势进行(直腰、盘腿、两手按在膝盖上)。

5)立位训练

从神经发育学的角度来看,独站的条件是:四爬运动完成;站位立直及立位平衡反应出现。

上述条件实现的方法:爬行还不完善时要先进行爬行的训练和治疗;立位平衡反应促通,予以扶助促进正确站立,然后前后左右移动重心,诱发患儿主动保持平衡;跪位平衡反应促通;促进正确站立,如抓住关键部位,抑制膝过度屈曲或反张,抑制尖足交叉等异常姿势,促进正确站立姿势。

6)步行训练

从神经发育学的角度来看,独行需满足以下几个基本条件:两下肢有持重能力及立位平衡反应;立位动态平衡反应及两下肢交互伸展能力;四爬运动完成良好。

训练方法:如果四爬运动已很好完成,说明持重能力,下肢交互运动及动态平衡已有良好基础,独走是必然会实现的,即会爬就会走。所以在治疗时首先要看四爬运动是否完善。其治疗原则与方法,与不会站的治疗基本相同。另外,步行要求有一定的动态平衡能力,即重心转移能力,同时要有很好的上、下肢协调能力。而脑瘫儿童常常有这些方面的功能障碍,因此,必须通过训练来改善。还要重视异常步态的矫正。

2.常用的物理治疗方法

1)神经生理疗法:主要包括Bobath疗法、Vojta疗法、上田法、Rood法、密集运动训练治疗法、神经肌肉本体促进疗法(PNF)等。

Bobath疗法

Bobath疗法又称神经发育学疗法(NDT),是由英国学者Karel BobathBerta Bobath夫妇于20世纪50年代共同创建的治疗方法,经历了 50 多年的发展,今天已经以新的运动控制和运动学习理论模型为指导,Bobath的实际应用是为了再建患者的身体图式,通过治疗师给予各种向心性输入,促使患者完成更有效的、更具功能性的运动再学习。改进后的Bobath理论现已成为世界的主流。但是,目前在势力强大的美国,Bobath理论被外界批判为过时的理论,取而代之的则是大批量NDT/Bobath培训班培养的“Bobath 体操”的实践者与大肆流行的美国机器人工程学式的康复模式。在IBITA多国集会上,Bobath理论也因各国的医疗经济状况不同而多次导致见解分歧。真正的Bobath(理论)在哪里,正确的Bobath实践者又是谁,这些问题的结论目前不得而知。就目前而言,Bobath疗法作为脑瘫的有效治疗与康复手段,仍为世界的主流。

理论基础:Bobath理论以运动控制为核心的系统性疗法为基础,为临床实践提供了理论框架。它关注神经生理学、骨骼肌与运动学习等领域里的最新研究,发展具有专业性和独特性的评价治疗法。虽然应修正异常且不规则的协调运动模式,控制不必要的动作与运动,但是决不能因此而牺牲患者参与个人日常生活的权利;通过促进技术来获得日常活动中所需的正常且最适宜的肌肉活动,只有正常的选择性运动,才能减少因异常的不规律状态所导致的影响;治疗不仅需要考虑运动方面的问题,也要考虑到患者的感觉、知觉,以及适应环境的动作;治疗涉及多个知识领域,需要多角度、多方位的治疗手段;治疗也是一种管理,所有的治疗都应向有助于日常生活活动的方向而努力(24小时管理的概念),包括为了控制痉挛产生的过度肌紧张状态,还需要治疗对象与治疗师之间构筑一种良好的互动关系。Bobath的理论将随着现代运动控制理论、运动学习和神经可塑性及生物力学的理论知识发展而不断丰富、发展。

基本手技:控制关键点(key point of control),即指在人体的特定部位(关键点)进行调节(见表7-3),抑制异常的姿势反射和肌张力,促通正常姿势和运动,是Bobath技术中手法操作的核心。具体治疗技术:①肌张力调整模式(TIPs),即抑制、促通、刺激与人体结构变化;②诱导姿势模式,使其可以改善中心控制点与支持面感觉控制的相互关系;③诱导具有活动性的负重;④从过紧张、不可动状态向活动状态加以诱导并使其改善;⑤通过阶段性、系统性的刺激,达到促通效果,以激活中枢内的抑制机制;⑥任务解决型方法,帮助患者获得日常生活所须的功能与能力。

7-3 Bobath治疗方法之关键点控制

Vojta疗法

Vojta疗法是一种被动运动疗法,是西德学者Vaclav Vojta博士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经过多年临床实践创建的一种运动疗法,应用范围广,从新生儿到年长儿都可以利用,是早期康复治疗效果较好的方法,尤其对中枢性协调障碍儿效果最佳。运用Vojta疗法治疗时患儿的体力消耗很大,必须注意:治疗前1小时不要进食,治疗后10分钟要补充水分;两次治疗间应充分休息;要严格掌握治疗时间。不可过高估计用该法治疗的正常化率,注意与其他治疗方法联合运用。

理论基础:Vojta疗法就是通过对身体一定部位(诱发带)的压迫刺激,诱导产生全身性的、协调化的反射性移动运动,促进并改善患儿的运动功能,抑制异常的模式,因而又称为诱导疗法。反射性移动运动主要分为反射性俯爬和反射性翻身两种。Vojta博士发现反射性移动运动是在种系发生和个体发生过程中形成的,正常小儿在自然生长发育过程中,可以将反射性移动运动统合为协调的复合性移动运动,即随意运动。脑瘫患儿的这种统合能力则发生障碍,我们必须充分认识移动运动,通过刺激诱发带诱导的反射性移动运动反复规律地出现,完全可以促进这种统合能力的发展。

操作手技:

反射性俯爬reflex-kriechenRK:根据患儿情况选用不同的出发姿势(见图7-4)和诱发带(见图7-5)的组合,诱导产生俯爬动作(见图7-6)。基本手技包括R-K1R-K2及各种变法;

7-4 出发姿势

7-5 主诱发带(左图)和辅助诱发带(右图)

7-6 反射性俯爬标准反应模式

②反射性翻身reflex-umdrechenRU:根据患儿情况选用不同的出发姿势和诱发带(见图7-7)的组合,诱导产生翻身动作(见图7-8)。基本手技包括R-U1R-U2R-U3R-U4等,常用的是前两种。

7-7 主诱发带(左图)和辅助诱发带(右图)

7-8 反射性俯爬标准反应模式

③上田法

上田法是日本医学博士、爱知县立心身障碍儿疗育中心第二青鸟学园名誉园长、小儿整形外科医师上田正开发的一种治疗脑瘫的新疗法。19887月首次在日本仙台召开的第13回日本运动疗法学术会上公开发表,1989年上田法治疗研究会成立,1991年第一回日本上田法治疗研究会学术会议在广岛举行。在20世纪90年代初由黑龙江小儿脑性瘫痪防治疗育中心将该法引入我国,应用于治疗痉挛型脑瘫,操作简单,疗效确切。上田法由于是被动牵拉手法,对于痉挛型脑瘫有一定的痛苦,也容易在治疗过程中产生肌肉拉伤、骨折等,而且只是对抗痉挛,不如神经发育学手技那样全面,所以治疗脑瘫时通常和其他治疗方法联合运用,取长补短。

理论基础:根据Myklebus的相反神经抑制网络学说的理论:即当神经兴奋使主动肌收缩的同时,相对的拮抗肌受到抑制而弛缓,以调节正常姿势与运动。这一过程在脊髓内完成,同时受到大脑皮质、脑干和小脑的控制调节。而由于各种原因所致脑损伤时,脊髓的这一功能不能正常发挥,表现为相反神经支配障碍,在主动肌收缩的同时,拮抗肌也收缩,从而引起的肌张力增高,即发生痉挛。上田正就是根据这一学说,采用一系列抑制这种异常的相反性兴奋通路的手技,活化相反性抑制网络,从而达到降低肌张力,缓解肌痉挛的目的。所以上田法又称为相反神经抑制法。

操作手技:包括基本手技和辅助手技。

基本手技有5种:①颈部法(Neck法,N法)(见图7-9):适用于非对称姿势、颈部肌肉痉挛使头部经常向一侧扭转而向另一侧扭转困难的患儿;②肩-骨盆法(ShoulderPelvis法,SP法)(见图7-10):适用于两下肢交互运动功能障碍,四爬时呈兔跳样运动的患儿以及躯干与下肢肌肉痉挛显著,躯干左右不对称的患儿;③肩胛带法(ShoulderGirdle法,SG法)(见图7-11):适用于肩胛带周围肌肉紧张的患儿及肘关节伸展、屈曲时肌肉紧张的患儿;④上肢法(Upper Extremities法,UE法)(见图7-12):适用于手指屈曲紧握,张开困难及上肢肌张力明显增高的患儿;⑤下肢法(Lower Extremities法,LE法)(见图7-13):主要应用于下肢与足的肌紧张亢进的患儿。

7-9 颈部法

7-10 -骨盆法

7-11 肩胛带法

7-12 上肢法

7-13 下肢法

辅助手技有4种:①颈部Ⅱ法(NeckⅡ法,NⅡ法):适用于颈部、躯干过伸展,颈部左右回旋、肩关节屈曲内收受限,呼吸功能、口腔功能欠佳的患儿;②骨盆带法(Pelvic Girdle法,PG法):适用于髋关节周围肌明显痉挛,髋关节的可动域减低的患儿和髋关节明显内收、内旋的患儿;③下肢Ⅱ法(Lower ExtremitiesⅡ法,LEⅡ法):适用于两侧下肢同时治疗;④上下肢对角线法(Diagonal法,Diag.法):适应于全身肌张力增高的患儿。

Phelps的肌肉教育及支具疗法

美国矫形外科医师Phelps 1932年指出利用矫形器为主的训练治疗方法。1941 PheIps经过多年临床实践.对脑瘫患者的治疗总结出15种训练方法,即:按摩、被动运动、借助运动、自动运动、抵抗运动、条件运动、自动混合运动、组合运动、休息、弛缓松弛运动、松弛位运动、平衡运动、手伸展运动、抓握运动、精细运动。Phelps非常明确地提出治疗脑瘫主要用训练治疗,改变了脑瘫是不治之症的观点。

Rood

Rood法是由美国物理治疗师和作业治疗师Margaret Rood20世纪50年代创立,又称多种感觉刺激疗法/多种感觉刺激技术/皮肤感觉输入促通技术。

理论基础:利用适当的感觉刺激引起正常运动的产生和肌张力的正常化;利用个体运动发育顺序促进运动的控制能力;利用运动控制发育的4个阶段(关节的重复运动,关节周围肌群共同收缩,远端固定、近端活动,技巧动作);刺激感受器与促进·抑制的关系。

基本手技:利用感觉刺激来诱发肌肉反应,包括触觉刺激、温度刺激、牵拉肌肉、轻叩肌腱或肌腹、挤压、特殊感觉刺激;利用感觉刺激来抑制肌肉反应,包括挤压、牵拉。

Temple Fay的渐进性模式运动疗法

由美国神经外科Temple Fay博士创立,强调爬行训练。

理论基础:人类发展重复种族的发展,即动物进化由鱼类、两栖类、爬虫类到哺乳类,他将人类的运动发育过程比喻为4个不同的阶段:最初为爬虫佯蠕动;两栖类动物样的甸甸爬行运动;哺乳类动物样的四肢爬行运动;最后为站立和行走的高级运动。当大脑皮层受损伤,失去皮层控制,表现为由低级中枢控制和释放的婴儿原始反射运动。

基本手技:利用原始反射运动模式,设计一套治疗法,使被动运动逐渐转为主动运动,解除小儿痉挛状态,并逐渐由第l2阶段向第34阶段发展。

⑦密集运动训练治疗法

密集运动训练治疗法是运用全功能动态矫正衣操作技巧及运动生理训练的原则,结合全方位动态运动器材(Universal Exercise Unit),统合运用各种不同的治疗手法及诱发技巧 (NDTPNF TAMO Pilates...),针对脑瘫或其他运动功能碍者的个别需求,量身规划的密集治疗方法。在此个别化的密集运动训练治疗中,让脑瘫及有神经肌肉或运动功能障碍的个案,藉由运用以上的专属训练器材,及统合运用各种不同的治疗手法及诱发技巧,来减低病理运动模式、正常化肌肉张力及提供姿势稳定性;并在正常的本体感觉输入的影响下,增强功能障碍患者的肌力及耐力、增强肌肉的控制与协调能力、增强功能性活动的能力、及发展适当的平衡反应。藉以达到功能与活动技巧独立自主及自理的最终目标。

强制性运动疗法(CIMT

是治疗下运动神经元损伤的一种训练方法,CIMT强调在生活环境中使患儿限制使用健侧上肢,强制使用患侧上肢,可以明显提高脑瘫患儿患侧上肢完成动作的质量。

⑧其他疗法

美国医生Herman Kabat博士于20世纪40年代首创PNF法,以后由其同事MargaretMaggie KnottDorothy Voss充实发展,撰写了第一部PNF著作,于1956年出版。当时是用于脊髓灰质炎的康复,后又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因需患者意志力和动机的配合,目前较少用在患儿的治疗上。

物理治疗师G1en Domam和教育心理学家CarlH Delccato合作,20世纪70年代在美国共同创立了Domam—Delecato治疗法。主张对脑瘫患儿进行全面康复和采取强化训练。每人每天平均训练7小时,重症患儿每天需14小时,每一单元训练时间为30分钟。

Brunnstrom创立的Brunnstrom疗法利用其抑制效应治疗偏瘫及其他中枢性瘫痪,一些原始发射,联合反应和共同模式阻碍了脑瘫患儿正常运动模式。方法的实施要点:利用联合反应引起共同运动效应,诱发上肢伸肌的协同动作使上肢前伸,肩内收,内旋,前臂旋前,肘,腕伸展偏向尺侧,诱发下肢的屈曲,协同动作使髋屈曲,外展和外旋,膝屈曲,踝背曲和外翻,足趾背曲。

2)恢复关节活动的训练:包括主动运动、被动运动、助力运动、关节功能牵引法、持续被动运动(CPM)、关节松动术。主要是维持或扩大关节活动的范围。首先取得孩子的配合,将其放在一个能减轻僵硬或异常运动的体位。握住肢体,缓慢轻柔来回牵拉肢体,并逐渐加大关节运动范围。注意要非常慢、非常轻地牵拉,不要让患儿有任何疼痛和恐惧。如牵拉踝部,须从侧位托起膝部和脚跟,缓缓做脚背屈活动,保护踝关节,在牵拉时不要让足跟偏向某一侧。有些肌肉跨越两个关节。如腓肠肌跨越膝和踝关节。如果腓肠肌太紧,牵拉一个关节将引起另一个关节僵硬,牵拉膝关节会使脚跟部更难背屈,所以最好同时牵拉膝和足根部,使该肌全部受到牵拉,能使双脚放平,促其正确站立。

3)肌力训练:对一些肌力较弱的肌肉,可根据情况选择意念疗法、被动活动、助力活动、去重力活动、抗重力活动、抗阻力活动等。有研究显示,肌力训练对痉挛型脑瘫患儿不会改变肌张力,也不会影响拮抗肌肌力,而能促进患儿粗大运动功能和耐力,尤其是给予低阻力的抗阻力训练。

4)平衡训练:训练方法有很多,以下举一些例子,可供选择或借鉴。让患儿俯卧在你的身上,通过左右倾斜患儿的身体,使其体会自己保持平衡;坐在平衡板上,被动或主动摇晃;两点支撑,在游戏中对侧的上下肢抬起;扶站下游戏,如摘玉米;扶着行走,等等。

5)步行训练:可从步行的条件角度分析,有选择地进行步行前六部曲训练:双腿支撑靠墙挺髋;患腿支撑靠墙挺髋;健腿支撑,患腿上下台阶;患腿支撑,健腿上下台阶;左腿左侧侧方迈步;右腿右侧侧方迈步。还有研究显示,运用减重训练装置的步行训练可有效提升脑瘫儿童步行能力。

6)骑马疗法:马与人的步态比较接近,在前进过程中伴随着骨盆的运动,如骨盆的左右倾斜。患儿坐在马上,骨盆随着马的运动而被动地运动,再现了步行动作的主要成分,这些往往是脑瘫患儿所缺少或不足的。所以骑马可改善患儿的运动模式,还可促进患儿的平衡、协调功能和肌力,降低肌张力,提高肺活量等,使患儿从中获得自信、自尊。

7)文体治疗:体育和文娱活动不但可以增强肌力和耐力,改善平衡和运动协调能力,还能增强患儿的信心,使其得到娱乐,从而改善患儿的心理状态。

8)物理因子疗法:包括电疗、光疗、声疗、水疗和蜡疗等。其中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中的功能性电刺激,可以防止瘫痪肌肉的萎缩,促进瘫痪肌肉功能的恢复,适用于低张型、不随意运动型患儿。电脑中频疗法可以用来解除肌肉痉挛,恢复肌肉疲劳、止痛、消肿,用途较广。生物反馈治疗适用于年龄较大儿童,让其学会控制肌电信号,能够自我放松或加强肌肉收缩。水疗有利于解除患儿的肌痉挛,消除其在地面上活动的紧张心理,水中浮力减轻了身体的负重,容易矫正患儿的异常姿势。采用的水温因人而异,一般摄氏34-38度。物理因子治疗的特点在于无创、无痛苦、舒适。一般无不良反应,无毒副作用。对许多病、伤、残的病理过程和功能障碍,确有良好疗效。而且操作简便,容易被患儿接受。但是物理因子治疗多为被动治疗,运动功能不可能通过被动治疗而得到最大限度的恢复,所以建议应用时结合主动运动疗法。

(二)作业治疗

作业疗法是将治疗内容设计为作业活动,患儿通过对这些有目的性的作业活动的完成,达到治疗目的,包括增大关节活动范围,掌握实用性动作,促进运动功能发育(主要是促进上肢功能发育);改善及促进感知觉及认知功能的发育;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善精神心理状态,促进情绪、社会性的发育。

作业治疗的内容如下:

1.基本的作业方法——促进运动发育的作业治疗

在治疗过程中,采取综合措施来发展保持正常姿势的能力和上肢功能。

1)保持正常姿势:是进行各种随意运动的基础。姿势包括俯卧位、仰卧位、坐位、立位等体位下的姿势。

2)促进上肢功能发育:上肢功能包括上肢粗大运动功能和手的精细运动功能。

2.日常生活能力训练

在治疗过程中,应采取一切可能的方法来发展该方面的技巧与能力,通过在有指导下的反复练习、模仿和逐步学习自己进食、穿脱衣、个人卫生等,以实现日常生活中最大程度的功能独立。主要内容有进食训练、穿着训练、梳洗训练、入厕训练、沐浴训练、社交技能训练等。

3.职前训练

在患儿受教育的同时,及早为其将来就业作准备。主要提高患儿手的技巧和灵活性,改善功能,为将来回归社会、走向就业打下基础。可以提供一些职业性教育的内容,如学习电脑打字、接听电话、整理文物、编制、缝纫、木工、烹饪等职业技能训练。

4.感觉统合训练

感觉统合(Sensory IntegrationSI)最早是由美国南加州大学Jean Aryes博士在1969年提出的一个研究观点,他将脑神经学与发展心理学相结合,发展所谓的感觉统合理论。Ayres认为,人体的运动、感觉与认知功能发展,是与脑成熟进程并进的。来自人体的内外刺激,经过感官接受,先由脑干担任主要统合任务,继而逐渐由大脑皮质统合,发展学习能力。基本方法是运用感觉统合训练器材,进行平衡统合训练、触觉统合训练、本体感统合训练、视觉和听觉统合训练。感觉统合训练在临床上应用的年龄范围是以4-12岁的患儿为主,每次训练约一个小时,训练持续至少半年。

(三)语言治疗

针对某些有语言交往障碍的脑瘫患儿进行治疗。常见语言障碍的种类有:共鸣、构音障碍语言发育迟缓发声障碍等。通过评价,明确诊断,决定康复治疗的方针和具体的计划。针对以上语言障碍,要从两方面着手:

1. 语言治疗的基本方法

1构音异常的矫治:构音异常的脑瘫患儿其表现为肌张力增高或减退或协调不良,发生语音形成障碍。在训练中根据患儿的运动障碍和姿势异常情况做到以下几点:①最大限度地抑制异常原始反射。②保持正确姿势。③自主地控制肌肉运动。④放慢说话速度。⑤强调声母发音训练。⑥重视患儿进食训练。⑦多使用鼓励性语言。

2发声异常的矫治:发声异常多涉及音调、音量、音质等问题。若因听力障碍引起可配戴助听器,帮助其听取正确声音;若因情绪紧张,可采取心理辅导;呼吸方法不当者,须给予呼吸训练、唇与舌等口腔器官的训练以及发声训练等。

3节律异常的矫治:首先给予心理治疗,解除患儿的焦虑,给予良好的口语示范,听患儿说话时态度和蔼诚恳,耐心倾听,安慰他慢慢地说话,消除心理压力,使其能做到自由轻松地自我表达。。除此之外,注意力是学习语言的先决条件,故亦可包括在治疗的范围内。

2. 家庭语言训练

家庭是脑瘫患儿学习的自然教育环境,父母与患儿相处时间最长,接触最密切,亦是最早的启蒙教师。家教使全家人有更多机会参与训练过程,不仅可以一对一的个别化教学,而且不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尤其在关键性的学前阶段,若能及早给予各种基本训练,往往达到事倍功倍的效果。家教中须注意以下几点:

1)保持正确姿势:当患儿有了较好的躯干控制能力与进食能力时,可以开始语言训练。训练中要保持患儿头的正中位置,控制肩和上臂,在面对患儿眼睛的高度来与其交谈。如果从过高位置对着患儿讲话,会使其全身过度伸展,不利于发音。

2)增加说话和活动的量:父母不要因为和患儿讲话得不到回答而丧失信心。不管患儿懂或不懂,家庭成员都要利用各种机会去跟患儿说话。做游戏时与患儿一起进行呼吸训练、发声训练、寓教于乐,以引起患儿训练的兴趣。

3)鼓励患儿发声:当患儿发声时,要立刻与其对话和答应。即使还说不成句,也应点头示意,反复教他,启发他说出想要表达的话语。要多表扬或夸奖,避免过多的批评和指责,让患儿树立学说话的信心。利用患儿的各种要求和欲望,鼓励其发声的积极性。

4)教育要持之以恒:语言的矫治和训练是长期而艰苦的,家长要有极大的耐心和毅力,教育要持之以恒,这样才能有收获,才能使语言障碍的脑瘫患儿获得良好的语言基础。

(四)引导式教育

引导式教育(conductive education)是由匈牙利Andras Pëto教授(1893-1967)创建的,主要应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功能障碍的康复和治疗。我国香港1981年将引导式教育引进到弱能儿童中心,在大陆黑龙江省小儿脑瘫防治疗育中心1987年率先从日本引进引导式教育治疗小儿脑性瘫痪,取得良好疗效。所谓的引导式教育,就是要通过教育的方式(以教与学互动为本)使功能障碍者的异常功能得以改善或恢复正常,符合目前大康复的潮流,特别适合在特殊教育学校、儿童福利院和残联康复中心实施。引导式教育的特点包括:小组中各个成员在训练中相互学习、相互启发、相互竞争,最大限度引导调动主动性;集体训练、个体训练和家庭训练相结合;强调全面发展;强调24小时训练;结合各种训练方法和日常活动;不仅是功能的康复过程,而且也是一种教育过程;强调团队合作;强调小组形式;强调训练的连贯性、自然性、实效性;强调利用言语和韵律;与普通教育结合。其效果与智力水平有一定关系,如脑瘫的康复实践显示,引导式教育尤其对3岁以上小儿脑瘫效果最好。

理论基础:Pëto教授认为人类的正常机能是在种系发生中早就存在的、即使发生了脑损伤,这种机能也是潜在地存在的,可以通过引导教育,重新诱发出这种潜在的机能,重现正常化动作。这就是Pëto教授认为运动障碍者可以复归社会、走向康复的神经生理学基础。Pëto教授认为脑瘫患儿最主要的问题是学习困难,使得其不能发展适应或控制周围环境的能力。如何挖掘潜能?Pëto教授认为需要专业的引导员和创造最佳的学习环境,引导主动性学习,努力适应环境。

操作流程:由引导员、患儿及其家长组成教育小组。引导式教育中要以患儿需要为中心,结合整体意识,循序渐进安排日课和一系列功能性作业,采用习作分析、节律性语言和音乐、游戏、诱发技巧等手段,诱发学习动力、激发主动意识,引导患儿去设定准确的目标并努力完成。具体流程见下:

1 初评:对参训患儿进行初步评估,内容包括生长发育情况、脑瘫类型、日常生活自理情况、能否听懂语言指令、肢体功能情况、社会交往能力等。

2 分组:根据初评结果,按照功能相近的原则进行分组。

3 细评:对参训患儿进行全面的评估,内容包括粗大运动、精细运动、认知能力、社交沟通能力、生活自理能力等

4 确定训练目标:确定长期、短期目标和小组学习重点。填写“引导式教育长期目标计划表”,“引导式教育短期目标计划表”。

5 设计课程活动、编选节律性意向:按照体能课和认知课两大类,分别设计课程活动;并编选适合本课程的节律性意向。

6 制定每日常规:按照参训患儿的能力,制定每日常规。

7 按照主题活动要求布置学习环境:贴近教学主题,布置教学环境,制作教学用具。填写“引导式教育主题设计表”,“主题教学课堂程序设计表”。

8 在规定时间内反复进行习作程序的学习和每日常规的练习。

9 课程学习完成后,对参训患儿进行再评估,对未完成的项目进行分析,改进学习目的。填写“引导式教育阶段小结表”。

(五)中国传统康复治疗

中国传统康复疗法在脑瘫康复治疗中有其独特的优势,按中医的理论将针灸、推拿、气功、武术、药膳等治疗手段合理地、综合地应用于康复治疗中,根据“虚则补之,实则泻之”原则,对本病补益为主、泻法为辅。《素问》中记载:“治痿独取阳明”。实际应用以针灸、推拿疗法为主,经济、有效,但针灸、推拿方案各异,方案之间缺乏科学系统地比较,缺乏基础研究。

1. 推拿疗法

推拿疗法在物理治疗中已被广泛应用。美国国家替代医学和互补医学中心认为推拿和相关手法(如牵引)是以躯体为本的手法治疗技术,并与生物基础疗法、能量医学、意念疗法和综合系统疗法组成替代医学和互补医学的五种模式,在物理医学和康复医学中占有重要地位。目的是改善活动能力,缓解疼痛,促进左右功能平衡,加强肢体活动能力。

理论基础:推拿疗法的基本原理主要有纠正解剖位置的异常、改变有关的系统内能、信息调整。从神经生理学角度来看,缓和、轻微的连续刺激有兴奋周围神经的作用,但对中枢神经有抑制作用;急速、较重且时间较短的刺激有兴奋中枢神经、抑制周围神经的作用。

操作手技:

患儿俯卧,沿脊椎方向,从至阳到命门的督脉诸穴顺序点按加着力叩打;按、揉脊柱旁开一寸半的足太阳膀胱经诸俞穴。刺激腰骶神经丛,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患儿背对施术者正坐位,按、揉、摩、点、风池、哑门、天柱、脑户等枕部脑区,以及百会、络却、后顶、强间等顶枕部位。刺激脑部运动区,促进局部功能代偿。 患儿仰卧,按、揉、捏、拿四肢。

下肢:在点阳陵泉的基础上,顺序拿、揉 、腿外侧肌群;或在点委中穴的基础上,拿、 后部肌群直至跟腱;或在点环跳穴的基础上,拿、揉内收肌群。

上肢:在点中府穴的基础上,拿、揉上臂前肌群;或在点肩井穴的基础上,拿、揉 上臂后肌群;或在点曲池的基础上,拿、揉前臂的前后肌群。调整局部肢体的运动状态,促进患肢正常功能的恢复。

2. 针灸疗法

针灸包括针法和灸法。针法是利用金属制成的不同形状的针具,采用一定的手法,在体表一定的部位或腧穴上进行刺激(如针刺、放血等)的方法;灸法是将艾叶点燃后在体表上一定的部位或腧穴上进行烧灼或熏烤。目前临床上脑瘫针灸中以应用针法为主。

理论基础:

传统医学认为,针刺通过刺激腧穴、经络,调整脏腑功能,以调和气血、扶正祛邪、促进阴阳平衡,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现代医学研究证明,针刺刺激了穴位,通过神经、经络系统,改善了脑干功能,使处周信息能顺利地到达大脑皮质;针灸可以使已经降低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及细胞超氧化物岐化酶(SOD)得以升高,使偏高的过氧化脂质(LPO)得以降低,使紊乱的氧化一抗氧化重新趋向平衡,从而改善了组织和器官的血液供应,使脑细胞的功能得到恢复和代偿;针灸还能使脑组织微血管扩张,侧枝循环代偿,脑血流量增加,从而使局部微循环状况得到改善。

治疗方案:近年来根据传统医学理论或现代医学理论,针刺治疗小儿脑瘫以头针和体针并重为主,单纯体针次之,单纯头针更少。

头针取穴方案有以下几种:①头针标准化方案:多选顶中线、顶旁1线、顶颞前斜线、额中线、枕上正中线、枕下旁线;②靳氏头针:多用四神针、智三针、颞三针、脑三针;③汤氏头针:多选取心区、三焦区、腰骶区、语智区、上肢阴阳区、下肢阴阳区、风线、静线、血线等;④刺血通经健脑法:多选用脑聪三线穴;⑤头针滞针法:除选用标准化方案分区外,还结合临床症状及CT病理显示取双侧头皮治疗线及病变部位在头皮的相应投影区。

体针选穴多为辨证、对症取穴。以取手、足阳明经穴为主,辅以太阳,少阳经穴。上肢取肩髃、曲池、外关、合谷;下肢取环跳、阳陵泉、足三里、解溪、昆仑。还可取患侧的井穴,点刺出血。如病侧经筋屈曲痉挛者,肘部配取曲泽,腕部配取大陵,膝部配取曲泉,踝部配取大溪,如言语蹇涩加哑门、廉泉、通里。

(六)康复工程

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来恢复、代偿或重建患儿减退与丧失的功能,即为康复工程(rehabilitation engineering)。它涉及人体解剖学、生物力学、组织工程学、计算机学、机械学、电子学、高分子化学和材料科学等。在物理治疗和作业治疗中常配合使用矫形器以及其他辅助的装置,以达到限制关节异常活动、提高稳定性、协助控制肌痉挛、保持肌肉长度、预防畸形、辅助改善运动功能等目的。对于患儿肌痉挛或肌无力引起的功能丧失或肢体畸形,可以采用矫形器治疗。对于伴有严重残疾的患儿,影响到下肢的行走,可用拐杖辅助行走,不能行走可用轮椅代步。

(七)药物治疗

常用的药物有抗癫痫药、肌肉松弛剂等。药物治疗只有在必要时才使用,它不能替代功能性训练。抗癫痫药是针对癫痫现象,避免脑部再度受损;肌肉松弛剂是针对肌张力高的现象,降低肌张力。对于全身多处痉挛的患儿,可采用口服肌肉松弛剂(如巴氯芬)治疗,但是,这些药均有副作用。近年来,巴氯芬通过植入泵进行有规律的鞘内给药被证明对肌张力广泛升高并干扰了功能的患儿非常有效,且副作用小,比口服巴氯芬更加安全高效,还能改善吞咽、言语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对于那些降低少数几块肌肉的张力就能改善功能的患儿,或预计可能会出现局部关节挛缩,局部痉挛肌药物注射,如酒精或酚阻滞和A型肉毒毒素(botulinum toxin type A BTX-A),可以有效降低痉挛,防止早期畸形。近10年来,大量研究和临床实践已证明:BTX-A肌肉注射是一种安全有效治疗脑瘫痉挛的方法。

(八)手术治疗

严重的肌肉痉挛和肌腱挛缩等可考虑此治疗方法,目的是改善肌痉挛和矫正畸形。如对于下肢肌肉广泛痉挛且肌力基本正常的患儿,可采用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的方法。对于一些严重的肌痉挛、肌挛缩和畸形,可以采取肌腱延长、关节松解或融合、畸形矫正手术。在考虑采用此方法的同时,必须确保手术后提供适当的功能训练,否则会失去手术的意义。

(九)康复护理

在物理和作业治疗室,对患儿的治疗时间是有限的。因此,康复护理工作越来越受到重视。康复护理不同于一般的治疗护理,在一般的治疗护理基础上,采用与日常生活活动有关的物理疗法、运动疗法、作业疗法等,提高患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如在病房或家中训练患儿利用自助具进食、穿衣、梳洗、排泄,做关节的主动、被动活动等,许多内容是一般治疗和护理工作中所没有的。

(十)环境和用具的选用与改造

在脑瘫患儿的康复治疗过程中,对环境进行相应的改建,选用适当的矫形器和辅助具,有利于提高和保持康复治疗效果,改善患儿的活动和生活。如无障碍设施设置——坡道便于轮椅上下。

(十一)教育与特殊教育

应由康复和社会教育机构共同提供针对患儿各年龄段的连续性服务。患儿应该象正常儿童一样,享有受教育的权利,不少患儿尽管有脑瘫,但智力发育正常,他们渴望学习,获得知识。0—3岁可送到残疾儿童服务中心进行幼儿期教育,3—6岁可在弱能康复训练班接受教育,7岁以上的患儿,教育部门应根据其自身能力和需要的特殊设备,制订特别的课程和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进行特殊教育,让他们尽早接受教育。注意对他们在学习上、精神上、思想品德上的指导,给他们创造一个方便活动与交流的环境,鼓励他们与正常儿童的交往,同时学校和家长应密切配合,拿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共同关心患儿的教育。如果是多重残疾,视情况接受相应的特殊教育。

(十二)心理行为治疗

脑瘫患儿由于疾病多年缠绵,常产生自卑感、情绪抑郁;加之来自社会和家庭的不良刺激,诸如歧视的态度,成长、教育和职业上的多种麻烦问题;有些患儿因受到过度的照顾和袒护而与集体疏远等,常可导致严重的心理障碍。病情呈进行性发作也会使智力发育受累。因此,对脑瘫患儿进行心理治疗是合理和必要的。心理干预内容应包括心理咨询、认知行为治疗、运动治疗及社会支持等几方面。

目前,国内有关脑瘫患儿的心理研究并不多,但其重要性已日益被认识。掌握患儿心理特点并正确引导,对其存在的心理障碍进行干预是脑瘫综合性治疗措施之一,只有进行综合治疗,方可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才能提高脑瘫患儿的生活质量。

(十三)社会康复

首先应对患儿的社会适应能力包括生活理想、家庭成员构成情况和相互关系、社会背景、家庭经济情况、住房情况、社区环境等进行了解和评定,然后评价患儿对各种社会资源如医疗保健、文化娱乐和公共交通设施的利用度。通过评价制定出相应的工作目标和计划,以帮助患儿尽快熟悉和适应环境,正确对待现实和将来,向社会福利、服务、保险和救济部门求得帮助,并为康复小组的其他成员提供患儿的社会背景信息。

(十四)职业康复

通过对年龄较大的患儿的职业兴趣、个人习惯、动作速度、工作机能、作业耐久性以及辅助器具应用的可能性等职业适应能力的评价,制定出康复治疗、训练、安置和随访等一系列工作目标和计划,为患者选择一种能够充分发挥其潜能的最适宜项目,进行职业康复治疗,为回归社会打下基础。

(十五)康复教育

脑瘫患儿康复治疗所需费用甚高,时间较长,给家庭、社会带来很大负担。因此,加强对脑瘫的宣教,以预防为主,防止脑瘫的发生,是提高人口素质,减轻家庭、社会负担的根本方法;同时也应尽可能地做到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早期康复;在康复治疗过程中,应对脑瘫患儿的家长进行家庭康复训练的教育,提供一些家庭训练的指导方法,使脑瘫患儿在日常生活中得到正确的指导和训练,从而提高患儿的独立能力。因为家长在康复护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扮演的角色。例如患儿吃东西有困难,可能由于无法将嘴唇闭紧、不会咀嚼、吞咽等原因而致,这些问题家长需要反复在饭前或吃饭时加以练习。又如患儿会吃而不会说话,则可利用饭后他的口唇、下颚、舌头刚刚运动过这段时间,鼓励他发声或念字,这些字可能启发他说话。如患儿在有了头部及躯干的控制能力,在家中要不断让他有机会练习。此外,日常生活中的穿衣、脱衣、脱袜、上厕所、睡觉等等都是脑瘫患儿的训练机会和项目。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f13d9679ba1aa8114531d95b.html

《New-脑瘫儿童康复治疗学.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