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层面的思考:《超级女生》热播解析及反思

发布时间:2023-04-10 00:19:10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本文主要对湖南卫视2005年《超级女生》的热播原因进行分析:《超级女生》传播模式中体现出强烈的互动性;具有受众与传播者双重身份的评委、大众评委的去权威化;具有受众与传播者双重身份的主持人去生硬化;节目内容的多层面化;传播技术手段的多样性;受众层面解析。此外,本文对《超级女生》的热播提出了两点冷思考。第一,购买来的投票权利是否体现了真正的受众话语权平等。第二,从《超级女生》折射出中国人越来越渴求在公共领域有自己的话语权,即使这种话语权要用货币购买才能获得。[关键词]:超级女生热播解析反思2005《超级女声》开播以来,湖南卫视播出的《超级女声》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有人在网上说,都是超女惹的祸,话题都变窄了。到了八月底决赛前,《超级女声》更是成为人们街谈巷议的话题,收视人口达到了5个亿!这个开办时间并不长的娱乐节目何以吸引如此多的观众?本文拟从传播学的层面对《超级女生》热播的原因进行解析,并提出两点反思。一、《超级女生》传播模式中体现出强烈的互动性。虽然近年来我国电视娱乐节目在体现互动性方面有所努力,也有所进步,但能激发起节目涉及到的各个主体的参与热情,实现真正良性互动的节目并不多见,而《超级女生》在2005年做到了。本来是很普通的平民女性,可以在没有任何限制的情况下免费报名参加《超级女生》六大赛区的海选比赛。这种报名模式打破了我国多年来娱乐竞赛性电视节目给报名者设置的排斥性限制。这种做法使平民在心理上觉得耳目一新,并对该节目有亲近感,为他们进一步的积极参与节目关注该节目提供了一个平台。在选手进入比赛后,评选方式的多样性结合进一步体现了《超级女生》传播模式的互动性。演播现场的主持人、参赛表演的超级女生、超女亲友团、还有评委以及大众评委可以说都具有了传者与受者的双重身份。这部分群体在现场创造的真实气氛比如呐喊声、拉票声、哭泣声等足以感染坐在电视机前投入地观看该节目的观众。到感染的观众于是自愿地行使了自己的权利:发短信投票选出自己喜欢的超级女生。观众的短信投票是决定超女去留的一个关键环节,这会使参与的观众感到自己在这个节目中并不是被忽略的个体,而是有决定权的受众。外,超女使出浑身解数在舞台上进行竞争的同时,电视机前的观众发短信投票参与节目也是一种竞赛,是观众之间的比赛:看谁拥护的超女最终能够获胜。这种从舞台蔓延到观众中的竞争性的心理激发了受众的参与情绪。二、具有受众与传播者双重身份的评委、大众评委的去权威化。《超级女生》的现场评委有两类:传统意义上的坐在评委席上的评委;由参加过超级女生比赛的女性组成的大众评委。这两类评委中没有出现国内非常知名的演艺圈人士。这和全国青年歌手大奖赛的评委相比虽然缺少了权威性,但减轻了参与受众的对权威的盲从心理,激发了他们的参与热情。受众可以根据自己的判断选出认可的选手。评委席上,评委举止和传统意义上的权威评委相比,给受众带来的更多的是轻松。比如黑楠面对自己欣赏的选手,忍不住地站起来舞动身体;柯以敏以其富有特色的夸张表情和柯氏语言“veryverygood”赞美她认可的选手;夏青在肯定都选手都不错的前提下特别强调其中一位很优秀的点评方式,维护了参赛超女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和传统权威评委相比,这种点评方式虽然不能给受众带来足够的信任感,却与娱乐竞赛性节目的基调相符,观众从评委身上也能寻找到一些看点。三、具有受众与传播者双重身份的主持人去生硬化。湖南卫视《超级女生》的两名主持人李湘和汪涵,一个伶牙利齿,活泼开朗;一个反应灵敏,幽默聪颖。两人的主持语言、动作比较切合《超级女生》这个大众化的娱乐性节目。现在国内各地方台、央视创办的娱乐节目里,主持人基本上都能根据节目的娱乐性质相应地调整自己的主持风格,尽量去严肃化,去刻板化,去生硬化。
可有些主持人在主持娱乐节目时给人的感觉很不自然,为逗乐而逗乐,为俏皮而俏皮。回头看一下《超级女生》主持人的主持场景,上面所提到的那种不舒服的感觉并不明显。同样是主持娱乐节目,为什么会有这种区别呢?去掉主持人个体的性格差异,我想主要原因是《超级女生》的主持人在将节目有机地串联协调起来的同时,真正使自己的感情融入到了节目中去,并适当地将情绪释放到现场中去。当超女赵静怡被PK掉后痛苦地哭泣时,李湘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说话哽咽;当张靓颖被评委宣布上PK台时,李湘与汪涵瞬间的惊讶等情形,无疑对调动受众的观看情绪有一定的刺激作用。四、节目内容的多层面化。《超级女生》主要的内容是超女在舞台上表演。除此之外,节目还添加了许多台前幕后有关超女的场景。戈夫曼说,很多社会生活都可以分为前台和后台,前台是指个人扮演正式角色的社会场合或接触活动;他们在进行舞台表演后台则是人们积蓄支持力量并为更正式场合的互动做好准备的地方。人们躲在场景之外时,变得很放松,并可以宣泄一下感情,充分表现自己的行为风格,这与他们在台前一直拘谨的行为完全不同。《超级女生》在节目内容上从多方位的角度展现超女出现的场景,例如舞台上的超女,排练厅里的超女,朋友心里的超女,黄雅丽家的超女,寝室里的超女,医院里的超女,父母眼里的超女,……。除了把舞台上的超女行为当作她们的前台行为,其他场地的行为均可归为后台行为。多年来,我国的电视娱乐节目的内容过多地关注现场的前台行为,而对后台行为没有展示或展示较少。《超级女生》则通过变换场地、变换角度,将超女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形象立体地展现在受众面前,满足了受众的好奇心和被尊重的心理。受众能够观察到超女丰富的内心世界,和她们同悲同喜。另外,《超级女生》在内容安排上,总体上以青春、梦想、个性、情感为诉求点来吸引观众。无论是青春、梦想还是个性与情感,这些都能超越人们在性别、年龄、职业、习俗上的差别,引起广大观众情感上的共鸣。五、传播技术手段的多样性。传播技术手段的多样化也是促成《超级女生》热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传统的三大媒体报刊、广播、电视在对超女的宣传上挖空心思全方位多角度地报道。笔者翻阅了吉林省的《新文化报》20057——8月份两个月有关对超女的报道。从数量上看,共有16篇报道和超女有关,其中7月份的占3篇。16篇稿子涉及的报道层面主要有从超女的角度、从评委的角度、从超女迷的角度、从超女老师的角度、从超女节目运作公司的角度、从超女播出方湖南卫视的角度等报道有关超女的信息。有第四媒体之称的互联网络对超女的报道更是不遗余力。百度搜索中打上“2005《超级女生》的字样,就能找到相关网页约54,800篇。此外,还有一种不容忽视的传播手段:手机。人们通过手机以浏览网页、发送短信、接收短信的方式同样可以了解到有关《超级女生》的各种信息及传闻。六、受众层面解析(一)受众特性分析《超级女生》的宣传主题想唱就唱,喊出了当前时代年轻人的心声,为梦想而奋斗,就算是无人和我分享,我还能勇敢的自我欣赏有资料显示,在收看《超级女声》的受访者中,25岁及以下的受访者比例最高,39.3%21.7%的受访者年龄在2635岁;17.1%的受访者年龄在3645岁;4655岁及55岁以上的比例分别为16.5%5.4%。全国范围内为《超级女声》拉票、以手机进行投票的,也多为25岁以下的年轻人。这部分群体多数是独生子女,她们是在新的环境下长大,经济基础更好,个性独立,追求自我,对《超级女生》的节目内容和节目形式更加乐于接受。《超级女声》从200534月份开始,到暑期进行决赛。决赛播放的时间正值青少年的假期,因此年轻人拥有更多的时间来关注节目。此外,《超级女生》的播出时间是每周五晚上830,正是收看电视节目的黄金时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f11ce3160b4e767f5acfce57.html

《传播学层面的思考:《超级女生》热播解析及反思.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