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义

发布时间: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礼义”定义: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以及与此相适应的一套礼节仪式即为礼,合于这些的做法即为义
指礼法道义。礼,谓人所履;义,谓事之宜。《诗经.卫风.氓序礼义消亡,淫风大行。《礼.冠义》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礼义之始,在于正容体,齐颜色,顺辞令。容体正,颜色齐,辞令顺,而后礼义备。《汉书.礼乐志至文帝时,贾谊以为汉承秦之败俗,废礼义,捐廉耻宋王安石《上皇帝万言书》而朝廷尝奖之以礼义者,晚节末路,往往怵而为奸清魏源《圣武记》卷六:有国家者礼义以为防,城郭甲兵以为固。


孟子论礼义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选自《孟子·滕文公下》




荀子不仅谈了这些,还谈到治兵,除了在一些篇章里零星谈到兵事之外,还专门写有《议兵》,长篇大套地谈兵,这在孔孟是未见之的。《论语》载卫灵公问兵阵于孔子,孔子回答说,祭祀的事我晓得一点,军旅之事,我没学过。
孟子书中,有“仁者无敌”“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这些精彩的只言片语,然而孟子最终走向迂阔,竟然说,“城郭不完,兵甲不多,非国之灾也;田野不辟,货财不聚,非国之害也;上无礼,下无学,贼民兴,丧无日矣。”这个比兴过头了些,如果说列举的这些“都是害”,话就说全面了。孟子谈兵比孔子较多些,大约是时代向着战国转变的反映吧?

荀子在《议兵》中认为,“善附民者,是乃善用兵也”“爱民者强,不爱民者弱”,提出“仁人之兵,王者之志”,至于权谋攻夺变诈势利,是诸侯之事,所谓“齐之技击不可以遇魏氏之武卒,魏氏之武卒不可以遇秦之锐士,秦之锐士不可以当桓、文之节制,桓、文之节制不可以敌汤、武之仁义。”所以,“彼仁者爱人,爱人故恶人之害之也;义者循理,循理故恶人之乱之也。彼兵者,所以禁暴除害也,非争夺也。故仁人之兵,所存者神,所过者化,若时雨之降,莫不说(悦)喜。在《富国》篇中谈到,“上不隆礼则兵弱,上不爱民则兵弱,已诺不信则兵弱,庆赏不渐则兵弱,将率不能则兵弱。”这些思想,与孟子是一致的。

荀子虽然认为人性恶,并从这一点出发,论证礼义的严格等级制度的天经地义,并且认为这就是实现人的平等之路,真乃不免令人觉得可怕和沮丧,但他认为人性是可以化的,乎给人指出了一条生路。他说,“性也者,吾所不能为也,然而可以化也;情也者,非吾所有也,然而可为也。”手段就是移风易俗,“居楚而楚,居越而越,居夏而夏”,久积能改变人性(《儒效》篇)。另外,即使天子,人欲也是无止尽的,但毕竟可以近于尽,人欲虽然不可去除,但是可以给予节制(《正名》篇)


荀子虽曾严格区分君子与庶民,有礼不下庶人之意,但他也在礼义的前提下,提出了后来司马迁写进《史记》的“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思想,说:

虽王公士大夫之子孙也,不能属于礼义,则归之庶人。虽庶人之子孙也,积文学,正身行,能属于礼义,则归之卿相士大夫。„„是王者之政也。《王制》
他反对“先祖当贤,后子孙必显,行虽如桀、纣,列必从等”,这样的以家世举贤,与以家族论罪一样,都是乱世乱国的表现。

这样把荀子粗看下来,回头看苏东坡对荀子的指责:荀卿者,喜为异说而不让,敢为高论而不顾者也。其言愚人之所惊,小人之所喜也。„„意其为人,必刚愎不逊,而自许太过。 今观荀卿之书,然后知李斯之所以事秦者,皆出于荀卿,而不足怪也,„„又特甚者耳,„„独能奋而不顾,焚烧夫子之六经,烹灭三代之诸侯,破坏周公之井田,„„彼见其师历诋天下之贤人,以自是其愚,以为古先圣王皆无足法者。不知荀卿特以快一时之论,而不自知其祸之至于此也。《荀卿论》

苏东坡虽然说得片面、偏激了些,但他的某种感觉是不错的,因为荀子虽然祖述尧舜以至孔子,但确实有一种完全不同于孔子的气势。孔子手中握有上承三代的礼义学说,而感叹世不能用,却在荀子手中变得虎虎生气、充满自信。荀子从时代汲取了力量,给旧的礼义学说灌注进了新的东西,而成为新的礼义学说,是一种刚劲有力而能够对于“后王”实用的东西。


荀子不仅谈了这些,还谈到治兵,除了在一些篇章里零星谈到兵事之外,还专门写有《议兵》,长篇大套地谈兵。
《论语》的《卫灵公》篇,记载卫灵公问兵阵于孔子,孔子回答说,祭祀的事我晓得一点,军旅之事,我没学过。在《述而》篇中,子路问孔子,“子行三军,则谁与?”孔子答,“暴虎冯河,死而无悔,吾不与也”,那种徒手博虎,无舟船过大河的事情,我不干,“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就是说,对待行军打仗这样的事,要有足够谋划和准备为好。“子之所慎,齐,战,疾”一般说来,孔子谈论战争的事,是很慎重的,无多言语。《颜渊》篇记载孔子提出要“足食,足兵,民信之矣”,朱子释为“仓廪实,武备修,教化行”,孔子认为,在不得已情况下,可以去兵,其次可以去食,但“民信之”不能去,理由是“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子路》篇,载孔子说,“善人教民七年,亦可以成戎矣。”是说受到七年教化之民,可以让他们入伍作战。《论语》中载孔子的谈兵论战,就这么多,说明孔子对于兵戎之事也是有所思考的,他之回答卫灵公,是对战争表示了一种反感而已,他认为卫灵公最需要不是战争。他认为对待战争要谨慎,要多谋、有备,一个国家足食、足兵是必须的,平时对于人民要有所教化,有所训练,才能让他们去打仗。因此,《论语》载孔子谈兵虽不多,内容还较丰富。
孟子书中,有“仁者无敌”“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这些精彩的只言片语,然而孟子最终走向迂阔,竟然说,“城郭不完,兵甲不多,非国之灾也;田野不辟,货财不聚,非国之害也;上无礼,下无学,贼民兴,丧无日矣。”这个比兴过头了些,如果说列举的这些“都是害”,话就说全面了。孟子谈兵比孔子较多些,大约是时代向着战国转变的反映吧?
荀子在《议兵》中认为,“善附民者,是乃善用兵也”“爱民者强,不爱民者弱”,提出“仁人之兵,王者之志”,至于权谋攻夺变诈势利,是诸侯之事,所谓“齐之技击不可以遇魏氏之武卒,魏氏之武卒不可以遇秦之锐士,秦之锐士不可以当桓、文之节制,桓、文之节
制不可以敌汤、武之仁义。”所以,“彼仁者爱人,爱人故恶人之害之也;义者循理,循理故恶人之乱之也。彼兵者,所以禁暴除害也,非争夺也。故仁人之兵,所存者神,所过者化,若时雨之降,莫不说(悦)喜。在《富国》篇中谈到,“上不隆礼则兵弱,上不爱民则兵弱,已诺不信则兵弱,庆赏不渐则兵弱,将率不能则兵弱。”这些思想,主要强调“仁人之兵”精神实质与孟子是一致的。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f11ca436f111f18583d05aa2.html

《礼义.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