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世界的居民

发布时间:2020-06-13 06:04:46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第三章 世界的居民

第一节:世界的人口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运用资料和地图,分析世界人口增长的特点、人口分布的特点。

2.结合实例分析人口分布的地区差异及其原因。

3.运用材料和图片、引导学生分析世界人口问题的具体表现及其产生原因。

4.通过辩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过程与方法:

1.运用资料和地图引导学生学会分析、比较、讨论、探究,获取新知。同时,培养学生读图、分析、归纳、合作的能力。

2.引导学生结合已有的知识和体验,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开拓学生思维。

3.教学过程贯穿师生互动为主的原则,利于学生认知规律的形成。

4.教学过程中采用直观性教学原则,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树立正确的人口观、辨证观。

教学重点

1.世界人口的增长特点

2.世界人口的分布的地区差异

教学难点

1.各种统计图的判读

2.世界人口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3.人口分布的成因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前面我们了解我们生存的地球的相关知识,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生活在这个美丽星球上的主人——人类的有关知识。

一、世界人口的数量与增长

学生阅读,完成活动,思考:

(1).你知道现在地球上有多少人吗?

(2).地球上的人口总数是怎样变化的呢?

(3).世界人口增长可以分哪几个阶段?各阶段人口增长有何特点?

(4).读图 ,计算世界人口从1830年的10亿到1999年的60亿,人口每次增加10亿所需的时间。把结果填入表中,看看这些数值的变化规律。

(5).1830年—1999年世界人口每增长10亿,所需时间的变化规律是什么?这说明这段时间内,世界人口增长的速度、数量有何变化?反映的是怎样的人口问题?

1.世界人口的数量2011年: 70亿

2.人口增长速度:

←——————1800年————二次世界大战—————→

人口增长极为缓慢∣ 人口增长迅速 ∣ 人口增长速度迅猛

展示幻灯片:

人口出生率、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长率示意图、思考题。

(1)人口增长的速度,是由出生率与死亡率决定的,从全球看,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现在每年新出生的婴儿数大大多于死亡的人数,使得人口总数得以不断增长。人口的增长速度在世界各地是不同的。

(2).计算下表4个国家1998年的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

①按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大小给这些国家排队,看看哪个国家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最大?

②德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与其他3个国家有什么不同,这意味着什么?

3.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4.世界人口增长的地区差异

发达国家人口增长慢,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快

过渡:目前地球上有60多亿人口,这些人口在地球上的分布均匀吗?若不均匀,那哪些地区人口稠密,哪些地区人口稀少呢?怎样来衡量一个地区的人口疏密呢?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这个问题。

二、世界人口的分布

读“世界人口分布图”思考:

完成

1世界上人口稠密的地区主要分布在亚洲的 部和 部 、欧洲 部、南美洲和北美洲洲 部。人口稠密地区集中于这些地区的原因是因为这里气候 、降水较多 、土壤肥沃,是农业发展最早的地区。同时这里地势 ,交通便利工农业发达

(2)人口稀疏的地区在极端干旱的 地区、气候过于潮湿的 地区、终年严寒的高纬度地区或地势高峻的 、 地区

(1)世界上人口稠密的地区主要分布在亚洲的 部和 部 、欧洲、 洲东部等 温度带的近海地区。因为这里气候温和、降水较多 、土壤肥沃,是农业发展最早的地区。同 时这里地势平坦,交通 , 发达,又是 集中的地区。

(2)人口稀疏的地区在极端干旱的 地区、气候过于潮湿的 地区、终年严寒的高纬度地区或地势高峻的 、 地区。

总结:
1.人口稠密地区与人口稀疏地区

2.人口分布与自然环境

课堂总结

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世界的人口增长和世界的人口分布的基本知识,重点了解了世界世界人口的分布特点、世界人口增长的地区差异,学会和提高了计算人口自然增长率和计算人口密度及运用世界人口分布图和各种统计图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各种能力。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复习提问,引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有关世界人口数量和增长的知识,请大家回忆世界人口增长有何特点,世界人口增长的地区差异表现在哪些方面?

学生回答、过渡引入新课

三、世界的人口问题

阅读思考,什么是世界的人口问题?

目前,世界上每年增加近8000万人,有人称人类进入了“人口爆炸”的时代。人们为了生存和发展,除了要满足饮水、吃饭、穿衣、住房等基本生存需求之外,还有教育、医疗、就业等其他方面的需求。人口数量过多、人口数量增长过快对环境、经济和社会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出示图)。

学生完成活动,教师总结

世界人口大量增加,不仅给自然环境带来压力,也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学生阅读p52-53页的活动。

教师总结

人口增长太快是人口问题,人口增长太慢也是人口问题。欧洲有的国家人口停止增长,甚至不断减少,也会带来人口老龄化、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不足等问题。为此,有些国家还采取措施鼓励生育,例如,法国给多子女家庭发放补贴,使多子女家庭享受各种津贴。

为了解决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使人口的增长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

板书设计:

第三章 世界的居民

第一节 世界的人口

一、 世界人口的数量与增长

1、世界人口的数量

2、人口增长速度:

3、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4、世界人口增长的地区差异

发达国家人口增长慢

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快

二、世界人口的分布

1、人口密度

2、人口稠密区

3、人口稀少区

4、人口分布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三、世界人口问题

教学反思

第二节 世界的人种

教学目标

1.运用地图,掌握世界三大人种的分布地区。

2.通过搜集资料,了解世界三大人种的重要特点。

3.树立科学的种族观,各种族之间一律平等。

教学重、难点

人种的分布,环境对人种的影响。掌握人种特征,培养学生准确辨识各人种的能力。

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讨论法、读图分析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你知道我们属于什么人种吗?你还知道哪些有关人种的知识?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世界人种的有关知识。(板书课题)

新课讲授

学生自学完成

1.目前世界上有哪些人种?他们有哪些区别?

2.说说划分人种的依据是什么?

一、三大人种

1.划分依据——人的体质特征

2.体表特征

3.人种与地理环境

学生讨论:

①人的体质特征的不同究竟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呢?请大家阅读“人种与地理环境”,找出正确的答案。

教师总结:

肤色的形成与太阳辐射的强度密切相关,人类由于适应各地不同的环境才形成不同的体貌特征。

4.三大人种的分布

A、知识小竞猜:请大家根据所学,从纬度的角度猜猜看黑色人种分布在什么纬度范围?哪个大洲黑人最多?白人、黄色人种呢?(学生猜、说理由)

阅读世界人口分布图,总结三大人种分布在哪些大洲?大洲的哪些地区?

word/media/image1.gif黄种人——亚洲的东部。师板图讲美洲黄种人印第安人和因纽特人的故事。

白种人——分布最广泛

黑种人——非洲的中部、南部

黑种人的故乡在非洲的中部和南部,为什么美洲也会有大量的黑人呢?

总结答案——这些黑人是被白人当作奴隶贩卖到美洲去的,各人种之间没有智力差别,地位上应该是平等的。

不同人种之间的通婚现象越来越多,因而形成了新的人种——混血种人(板书——混血人种)

你们认为混血种人的主要分布地区在哪里呢?(南美洲)能否说出你的判断理由?

巩固练习:

教学反思

第三节 世界的语言和宗教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①运用地图说出汉语、英语、法语、俄语、 西班牙语、阿拉伯语的主要分布区;

②说出世界三大宗教极其分布地区。

③举例说出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存在着不同的宗教信仰和文化传统。

④通过读图分析,培养学生的识图、析图能力、分析推理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引导学生收集资料、运用图表、分析解决问题得出结论,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自主探究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尊重其他语言。

使学生正确对待宗教信仰的差别,树立无神论的观念。

教学重点

①世界上使用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的国家和地区;

②世界三大宗教及其分布地区。

教学难点

形成世界主要语言和宗教分布的空间观念。

学情分析

初一学生的空间思维感还不是很强,通过第一章的学习,只是初步学会了看图的基本方法,还不太熟练,甚至还有一部分学生没学会;二、三章的学习是对学生读图能力的进一步培养;学习第四章时,本学期已接近尾声,学生应比较熟练的掌握读图的能力,为以后的学习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所以,本节课的任务重点是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对于这一任务学生是可以比较轻松完成的。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同学们,随着我国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我们与世界各国的交往越来越频繁。为了加强与世界各国的友好往来,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些世界的语言和宗教的有关知识。

课讲授:

一、世界的语言

同学们想一想,我们现在正在使用的是什么语言?除了我们使用的语言外,你能说出世界上还有其他什么语言吗?

学生活动:自由发言列举出知道的语言。

活动一:

指导学生阅读完成下列问题:

①世界大约有多少种语言?

②哪6种语言是世界上最主要的语言,也是联合国的工作语言?

③哪种语言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

④哪种语言是世界上使用较广的语言,也是国际上通用的语言?

过渡:这些语言都分布在世界哪些地方?请在图上找到。

活动二:

学生分组读“世界主要语言的分布”图,完成表格。

二、世界宗教

教师:前面我们了解了世界六种主要语言,那么世界上不同语言的人们的宗教信仰有何差异呢?下面我们学习世界三大宗教。

活动一:交流自己搜集的关于宗教的各种资料,初步了解宗教的有关知识。

教师通过课件提供有关三大宗教的文字和图片资料补充。

教师:宗教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是人们的一种精神寄托,它对人们的生活以及许多国家的历史、文化都有深刻地影响。我们对信徒们都应该十分尊重。你能说出三大宗教的不同吗?你信仰宗教吗?你周围有信仰宗教的人吗?

学生看资料后讨论交流。

活动二:组织学生读世界三大宗教分布图找到其分布地区。

教师小结:

宗教在发展过程中吸收了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民俗、经济、哲理等诸多要素。所以,宗教发展到今天,不能简单地视为迷信,而应该看成是一种文化现象、社会现象。对信仰宗教的人不能歧视反对,而应尊重信教人的信仰自由,保护宗教。

练习:完成课后活动

教学反思

第四节 世界的聚落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聚落的主要形式,聚落的形成和发展。

2.能举例说明聚落的位置、形态、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3.了解保护聚落方面的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

(二)过程与方法

生联系实际,发现地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地理能力,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习,使学生对于我们的生存环境有更明确的认识,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

城市聚落和乡村聚落。

2.聚落与环境的关系。

3.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

教学难点

城市与乡村的区别成因

教学方法

分组合作式、启发、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在人类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各式各样的有趣的“居住”景观。展示幻灯片图片,它们分别反映了什么地方的景观呢?

(教师强调图片分别反映了城市与乡村的景观。)

[承转] 城市与乡村都是人们集中居住的地方,这就是我们这节课将要学习的内容——聚落。

讲述新课:

一、聚落的形态”

学生了解聚落的概念,学生结合个人所见所闻,举例。

教师承转

我们看了这么多的例子,可以知道聚落的规模有大有小,小的只几十人的村庄,大的可以大到上千万的巨型都市;聚落的形式主要形式包括城市与乡村,它们具有不同的特色。那么,它们有何差别呢?

教师总结:

[讲述]:通过同学们的讨论,不难看出,乡村是人口规模较小的居民居住地。规模最小的叫做村庄,大一些的叫做城镇,但我们也把它归为乡村聚落。乡村的周围有农田分布,居民主要从事农业活动,具有很大的生活、活动空间。而城市是人口达到一定规模,从事非农业产业的居民聚居地。城市人口密集,汇聚了大量的社会经济活动,并对周围的地区的发展起着显著的带动作用。生活在城市的确存在很多的好处。

但是,城市本身也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你我就身在其中,结合自己的生活体会,哪位同学起来说一说你认为城市存在着哪些问题呢?

教师引导学生从交通拥挤、住房紧张、工业污染、大气污染、水体污染、生活噪音、生活垃圾、就业困难等方面来进行讨论。

[小结] 随着城市的发展,人们对自然环境的改造越来越大,自然生态环境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所以我们更加要加强城市的绿化,管理与保护。在城市的建设中,要注意人与自然的协调关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创造出更美好的生存环境来。

[过渡] 前面我们了解了聚落的形态,主要包括城市与乡村。但是自然界的地理事物是处于不断的发展与变化中的,城市是在乡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将会有更多的乡村发展成为城镇、进而形成大大小小的城市。

教师提问

聚落分布在世界各地,很不均匀,分析讨论:在哪些地方容易形成聚落呢?

学生结合前面所学知识,讨论。

教师总结

聚落的形成受水、地形、气候、交通等条件影响。气候温和、水源丰富、交通便利、地形平坦的地区易形成聚落。

[承转] 由于环境的不同,世界各地的民居建筑(房屋)风格不同。为什么呢?

[讨论] 把学生分成3组,展示课前搜集的“东南亚的高脚屋”、“北非的平顶屋”、“北极地区的因纽特人的冰屋”的图片,讨论不同建筑风格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教师进一步引导:我们当地的民居建筑有何特色呢?(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

世界各地的民居风格不同,既能适应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又与社会经济生活关系密切,体现了当地的文化习俗等。

[承转] 正因为不同地区、不同时期的聚落建筑风格各异,所以前人留下了很多独具特色的文化遗产。

二、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

展示幻灯片:

各类文化遗产的图片,教师边介绍边引导学生欣赏图片,然后请学生考虑图片反映的内容有什么共性?

学生思考, 教师总结:

世界文化遗产是人类宝贵的财富,它体现了不同历史时期某个城市、某个民族、某个国家的文化精神,反映出当时的社会制度、民俗风情、经济科技等到的发展水平以及其与环境的关系等。

教师提问:

有人在古代建筑物下刻写“XXX到此一游”,这种做法对吗?(不对)为什么?(学生讨论)

课堂总结

1.聚落:人们集中居住的地方,可分为城市与乡村两种形式;两者的差别;

2.聚落的形成及其与环境的关系。

3.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

板书设计

一、聚落的形态

1.什么是聚落

2.聚落的形式

3.城市与乡村的差别

二、聚落与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关系

1.聚落的形成与发展

2.聚落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

三、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

1. 什么是世界文化遗产

2. 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

教学反思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f0d33e2533b765ce0508763231126edb6e1a764e.html

《第三章世界的居民.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