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区规划设计 资料整理

发布时间:2018-09-14 00:24:04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居住区规划设计

资料整理

15 沙微

第一章 我国居住区规划的演进与前瞻

第一节 概述——居住区规划组织形式的演变

早在奴隶制社会,随着城市的形成,出现了最早的居住环境的组织形式。奴隶主为便于对奴隶的统治和征收赋税,实行了土地划分的“井田制”,即将土地划分为形如“井”字的棋盘式地块,其中央为公田,四周为私田和居住聚落,在确立土地所有关系的同时也由此确立了土地所有者的居住形式。殷周时期“一井”即为“一里”,是秦汉“闾里”的原型, “井田制”的棋盘式和向心性的划分形式对我国古代城市的格局有着深远的影响。

到北宋仁宗时,由于商业和手工业的进一步发展,这种单居住性坊里制度已不适应社会经济和城市生活方式的变化,原来的坊里组织形式被商业街和坊巷的形式所代替,城市中有很多常设的和定期的集市,坊墙为商店所代替,宵禁被取消,夜市纷列,住宅直接面向街巷,多与商店、作坊混合排列。

明清北京城是我国封建社会后期的代表城市,虽然城市在总的规划布局、道路分工等方面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 但由于生产力发展相对缓慢,城市居住区的组织形式没有较大的变化。

18世纪后叶,西欧工业革命使以家庭经济为主导地位的旧城结构起了变化,随着资本主义大生产的发展,城市人口急剧增长,无计划地修建大量高密度廉价住宅,规模较大的住宅区多形成联排式布局,居住环境质量不断下降。

进人20世纪以后,在一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由于现代工业和交通的发展,使原有居住区的组织形式渐渐不适应现代生活和交通发展的需要,面积很小的居住区内很难为居民设置较齐全的公共服务设施,儿童上学和居民采购日常必需品往往不得不穿越交通频繁的城市道路,容易造成交通事故,给居民生活带来很大的不便,同时由于道路交叉口过多也大大影响了车辆的通行能力和速度。

综上所述,居住区规划组织形式的演变过程经历了从小到大、从简到繁、从低级到高级的变化过程,今后还将随着社会经济、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变化而变化。

建国半个多世纪以来居住区规划建设回顾

建国以来,我国住宅与居住区规划建设事业取得了瞩目的成就,尤其是改革开放的20年中, 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高速发展,住宅与居住区规划建设突飞猛进, 1979年至1995年间,全国新建城镇住宅面积达25.5亿m?,是前30年的4.5倍以上。建成了建筑面积在4万m?以上的居住区达四千多个,人民居住水平有了一定的改善和提高。回顾半个多世纪以来,我国住宅与居住区规划建设事业走过了一个摸索、 发展、停滞到恢复与振兴发展的不平常历程。

.1950——1959年居住区建设改造与稳步发展时期

规划的特点是:

:在规则设计理论上引进 邻里单位、居住街坊和居住小理论和经验,区理论,单到减克用中形皮 套法合中国物使规刘水平得到迅速提高。

其二:“节约用地、流站建设指导原购为“有利生产, 方限少古农田”, 居住区与生产工生改放近配管建设,尤真在些重点工业城皮市仿区建了一批“工人村”。其一般布局比较家游中期3-4住宅层教由50年代初期的1~2层为主,4~5层为主,建筑层为主,发展到50年代末期的密度也随之增高。

其三:规划组织结构形式50年代初期采用了邻里单位形式,如上海朝阳新村(图1-10)、北京复兴门外住宅区(图1-21)等,其特点是布局较自由住宅行列式布置均有较好朝向,但空间单调,可识别性较差;公共设施简单,其布点也未能考虑居民出行路线,居民购物不便。20 世纪50年代中期采用较多的是前苏联的周边式街坊形式

其四:建设体制实行“统投资、统一征地、统一规划、成街成片、统一建设、道说,并配有充备设施的新观居住区统一管理” 的统建制, 推进了的形成。总之,在20世纪50年代,由于重视城市规划的科学性,勇于实践探索,初步形成了居住区规划思想、体制、理论和方法体系,在规划建设中积累了不少成功经验,为居住区规划建设的进步 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1960—1979年居住区建设停滞及恢复时期

特点是:

其一: 60年代初,从理论上探讨了如何创造安静、优美、生活方便的居住区,并且在提高建筑密度、继承传统方面也有不少见解,对当时的居住区规划建设起到一点的指导作用。

其二: 60年代中期以后,住宅建设采市建设无章可循,统建体制完全解体,住宅建设采取的是“见缝插针”、““占用少量零星农田或城市边角地”等挖掘潜力的方针,因而出现散、乱、差的局面,同时受到“先生产、后生活:先治坡,后治窝”等极左思想的影响,提倡“干打垒精神”。在这一时期建造的居住区, 住宅一-般是公用厨、厕,内、外装修简陋;公共配套设施稀少; 建筑艺术被否定,住宅布置均采用简单的行列式,单纯从方便简化施工出发,居住环境质量低下,早已不能适应人民生活需要, 如今大多已成危房,被陆续拆除。

其三:70年代后期,由于调整整顿、拨乱反正,住宅及居住区规划建设有所复苏, 在一些受到特殊保护的重点工业企业、三线地区的生活区规划建设中,可以看到不同程度的改进,如多层高密度、点条穿插的住宅群体组合,利用地形改变空间环境等多种尝试,如北京燕山石化总厂迎风新村一区、四川攀枝花炳草岗居住综合区等,在1976年河北唐山地震后重建的几十个小区及其他城市同期建设的小区中有过相类似的普遍改进。

二.1980——2000年居住区建设振兴发展时期

特点是:

其一:由于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促使居住区的形成机制发生了根本性转变,由过去国家包干的福利型转向商品型, 住宅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走向社会;住宅及居住区规划设计开始从注意数量的粗放型转变为注重质量的小康型,以向居住者提供多层次多样化的选择;住宅及居住区建设由六七十年代的分散建设,转变为城市规划部门监督和指导下的成片统一综合开发和建设。

其二:居住区规划向多样化迈进,改变了千篇-律的创作手法。为鼓励创新,1980 年组织了北京塔院小区规划设计竞赛,其获奖实施方案以建筑高低错落、结构清晰、景观层次丰富的面貌树立了一个新的形象,获奖方案都展现了不少新创意

其三:居住区结构组织向多元化发展,不拘泥于分级的模式,更重视人的生活活动规律和空间环境的塑造,如昆明春苑小区,采取强化邻里院落、淡化组团设施、提高小区级公共设施质量的结构布局;北京小营居住四区通过平台组织立体集约型结构布局;北京方庄新区集就业、居住于一一体,形成居住、商业、文体等综合居住区。

其四:小区功能布局观念的更新。商业服务设施由服务型走向经营商业服务网点由设于几何中心的内向型, 转化为设于居住区主要人流汇集的出人口或沿边缘主要道路的外向型,既方便居民又利于经营

其五: 规划设计思想理论增强了“以人为核心”的环境意识,对社会、文化、心理、生态等深层次环境领域引起了注视,并有涉足的良好势头,出现了以生态保护、地域文化、健康休闲和生活品质等理念为设计主题的居住区

三节 21世纪的我国居住区规划设计前瞻

集约化趋向 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城市化的加速推进,城市人口不断增长,面临巨大的住房压力,我们不得不正视我国土地、能源紧张的现实问题。从住宅建筑个体的节能、节地、节水、节材着手扩展到整个居住区,集约化居住区则应运而生。

社区化趋向 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单位、企业内部的生活服务和社会福利功能将不断削与,并逐渐转向城市和社区。人们在生活观念上将从计划经济体制下主要依靠工作单位转向主要依靠社区,居住社区便成为社会结构中最稳定的基本单元。因而居住区将不仅需进-步完善其物质生活支撑系统,更需建立具有凝聚力的精神生活空间场所,并体现其和谐的社区精神与认同感。

③颐养化趋向 人口老化是社会发限的必然趋颐养化趋向 在我国也悄然势,这在发达国家早就出现的问题,在我国也悄然逼近。

④智能化趋向 依靠科技进步是保证住宅与居住区质量的不可缺少的支撑。

第二章 居住区规划设计概念

一节 居住区的组织构成

1 住区基本要素构成

物质要素

自然因素:区位、地形、地质、水文、气象、植物等。
人工因素:各类建筑及工程设施。各类建筑包括住宅、公共建筑、生产性建筑等。工程设施包括道路工程、绿化工程、工程管网、室外挡土工程等。

精神要素

人的因素:人口结构、人口素质、居民行为居民生理心理等。

社会因素: 社会制度、政策法规、经济技术地域文化、社区生活、物业管理、邻里关系等。

2 居住区规模分级构成

居住区的用地规模主要与居住人口规模、建筑气候区划, 以及规划所确定的住宅层数有着直接的关系。一般情况下我国所在地区纬度越低的南方城市,或选用住宅层数越高,在同等的人口规模下,其用地规模越小。此外,影响居住区规模的因素还有:城市道路交通的格局、基地条件、行政管理体制与方法以及居民的基本生活不同层次的需要等。随着国民经济建设的发展, 信息化通讯事业的推进, 居住区的规模结构与构成均会相应发生变化,因此,要综合分析具体情况和因素来确定居住区的合理规模。

3 居住区用地分类构成

居住区用地

住宅用地  包括住宅建筑的基底占地及其四周合理间距内的用地(含宅旁绿地、宅间小路等)。

公建用地  是与居住人口规模相对应配建的各类设施的用地,包括建筑底占地及其所属的专用场院、绿地和配建停车场、回车场等。

道路用地  指区内各级车行道路、广场、停车场、回车场等。不包括宅间步行小路和公建用地内的专用道路。

公共绿地  指满足规定的日照要求,适于安排游憩活动场地的居民共享的集中绿地,包括居住区公园、居住小区的小游园、组团绿地以及其他具有一定规模的块状、带状公共绿地。

其他用地

规划用地范围内,除居住区用地以外的各种用地,包括非直接为本区居民配建的道路用地、其他单位用地、保留用地以及不可建设的土地等。

二节 居住区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与任务要求

(一) 基本原则

1. 符合城市总体规划要求;综合考虑城市的性质、社会经济、气候、民族、习俗、风貌等地方特点和区位环境条件,充分利用基地的自然资源、现状道路、建筑物、构筑物等。

2.符合统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的原则。

3.适应居民的居住生活行为规律,综合考虑日照、采光、通风、防灾、配建设施和管理要求,创造安全、卫生、方便、舒适和优美的居住生活环境。

4.为老年人、残疾人等弱势人群的生活和社会活动提供条件。

5.为工业化生产、机械化施工和建筑群体、空间环境多样化创造条件;为商品化经营、社会化管理及分期实施创造条件。

6.充分考虑社会、经济和环境三者统一的综合效益与持续发展。

(二) 目标与要求

1. 安全——社会环境 与居民社会生活的协调与安定,以及居住区各功能系统正常运转的保障

2. 卫生——区物理环境和卫生环境对居民生活质量与生命质量的保障

3. 方便——生活行为在时间、空间上的分配水平与质量的保证

4. 舒适——环境与居民生理、心理要求的和谐与共生

5. 优美——人与视觉环境的情境沟通与交融

(三) 内容与成果

1. 分析图

2. 规划设计编制方案分析图

3. 工程规划设计图

4. 形态意向规划设计图或模型

5. 规划设计说明及技术经济指标

(四) 基础资料依据

1. 政策法规资料项目

2. 人文地理资料项目

3. 自然地理资料项目

4. 交通道路

5. 供电

三节 基地条件分析

一、 几种不良地质现象鉴别

1. 冲沟

冲沟是土地表面较松软的岩层被地面水冲刷而成的凹沟。稳定的冲沟对建设用地影响不太大,只要采取一些措施就可用来建筑或绿化。

2. 崩塌

山坡、陡岩上的岩石,受风化、地震、  地质构造变动或因施工等影响,在自重作用下,突然从悬崖、陡坡跌落下来的现象,称为崩塌。

3. 滑坡

斜坡上的岩层或士体在自重、水或震动等的作用下,失去平衡而沿着一定的滑动面向下滑动的现象被称为滑坡。

4. 断层

断层是岩层受力超过岩石体本身强度时,破坏了岩层的连续整体性,而发生的断裂和显著位移现象。

5. 岩溶

岩溶(又叫喀斯特)是石灰岩等可溶性岩层被地下水浸蚀成溶洞,产生洞顶塌陷和地面漏斗状陷穴等一系列现象的总称。

6. 地震

地震是经常发生的一种灾害性大的自然现象,对建筑物人民生命财产危害极大。由于强烈地震的严重破坏性,在地震区进行选择用地时,都要以预防为主,考虑地震问题。

二、 现状,区位分析

1. 内容与方法

地面上人工环境设施包括人工工程设施如建筑物、构筑物、道路、管线等;人工自然设施如植被、农田、水塘等。现状分析主要对各类设施加以确认,并分辨需保留、利用、改造、拆除、搬迁的项目。对基地周边关系分析主要确认所规划的居住区在地域中的关系位置、地位作用、道路交通、周边环境设施、建筑形式、 地域风貌等。这些都是规划设计中不可缺少的现场资料和依据。

2. 分析与运用

三、 地形,地貌分析

1. 高程分析

1) 内容与方法

按相同的等高距,将等高线以递增(或递减)方向分成若干组,并以不同的符号或颜色区分, 以显示基地高程变化情况,最大高程与最低高程部位及其高程差。

2) 分析的意义与运用

高程分析可为某些设施的布局提供依据,如锅炉房、水塔需选择高程较高的位置,老人、残疾人设施布点要适宜以免上下不便;粮店、煤店、垃圾站等运输量大且频繁的设施布点要求车行通达,以方便使用等。同时还可根据地面高程确定建筑不同的层数,以取得良好的天际轮廓线和良好的建筑群体形态。此外, 也是研究基地风环境的依据。

2. 坡度分析

1) 坡度分类

一类用地:对建筑布置,道路走向影响不大

二类用地:对建筑布置,道路走向有一定影响

三类用地:对建筑布置,道路走向影响较大

2) 分析方法

确定地面坡度的方法,比较简便的是用等高线的垂直距离, 即等高线最小平距长度d直接在地形图上量取

3) 分析的意义与运用

运用坡度分析图布置建筑和道路,可为节约土石方工程量取得效益。一般 要求建筑、 道路尽量平行于等高线或与等高线斜交布置,避免与等高线垂直布置。同时,也可利用地形坡度作建筑的错跌处理以增加建筑层数,并能取得富于变化的建筑空间与体型。

3. 坡向分析

1) 内容与方法

一般将地形图分为东、南、西、北四个坡向,并分别以符号或颜色区分,  即成坡向分析图。东、南、西、北四个坡向的求作,主要以相应方位的45°交界线划分,  即将等高线四个方位45°切线交点分别连线,  两相邻连线间的地段分别为相应的坡向。

2) 分析的意义与运用

按我国所处地理纬度,南向坡是向阳坡,为建筑用地最佳坡向,根据地形坡度的大小,向阳坡内建筑日照间距可相应缩小以节约用地;北向坡则为阴坡,与向阳坡相反,建筑间距相对较大以取得必要的日照;西向坡,在炎热地区要注意遮阳防晒,严寒地区则因能取得一定日照而优于北向阴坡;东向坡对南、北方地区相对均较适中。

4. 排水分析

1) 内容与方法

排水分析主要作出地面的分水线和集水线,以分析地面水的流向,作为区内地面排水及管线埋设的依据。分水线即山脊线,山脊的等高线为一组凸向低处的曲线,其最小曲率曲线的法线与切线交点连线即为山脊线,也即所需求作的分水线,分水线附近的雨水必然以分水线为界分别流向山脊两侧;集水线即山谷线,与山脊等高线相反,山谷等高线为一组凸向高处的曲线,其最小曲率曲线的法线与切线交点连线为谷底最低点连线即为山谷线,也即所要求作的集水线,雨水必然由分水线两侧的山坡流向谷底,集中到集水线而向下流或在集水线处汇成溪流。

2) 分析的意义与运用

四节 居住区规划设计的构思起步——以广安市西溪西区居住小区规划为例

集城池之精华 借天地之灵气

指指紧相扣 山水入村来

功能景观两相容 舒适方便美家园

第三章 居住区的规划组织结构与布局

一节 居住区的规划组织结构与布局概念

一、 居住区的规划组织结构与布局的基本模式

居住区规划组织结构主要考虑的因素是人口规模、配套设施和行政管理,即按人口规模划分为居住区级(3~5万人)、居住小区级(0. 7~1.5万人)、居住组团级(1一3千人);每级按人口规模配置相应的公建配套设施及行政管理机构,与整个城市行政管理体制相适应。规划布局形式则是居住区的空间形态,因手法的不同则有多种多样的布局形式。基本的规划布局是按规划组织结构分级来划分居住区,其规划组织结构较清晰;居住区、小区、组团的规模比较均衡;几个组团组成一个小区, 几个小区组成一个居住区,并设有各级中心,即为三级结构,以此类推,还有级结构形式。

二、 居住区的规划组织结构与布局的变化趋向

1. 居住区整体环境的主题化与均好

在市场需求的引导下,借鉴生态学、心理学、园林学等彩种边缘学科的研究成果,充实居住区的文化内涵,营造了多种主题的居住区,诸如绿色环保型、健身康乐型、山水园林型等,同时要求规划从整体到局部以至细节都贯穿同一个主题,并要求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加大科技含量,将人工环境和自然环境紧密结合,在规划组织结构的框架里表现多个景观亮点,使各家各户都能享有良好的室外环境和景观视野,以环境资源共享的均好性体现居住区的高品位和人文关怀。

2. 居住组团的小型化与私密性

在紧张快节奏的社会生活和喧器的城市里,人们倍感“家”这个宁静温馨港湾的意义。居住组团是居民日常生活最接近的户外空间,也是居住室内空间的延伸,人们在营造居住区大空间的同时,看好院落式、街坊式的邻里空间,它们尺度宜人、内静外动, 使人感受到亲切祥和的氛围,因而将组团半公共空间引向了小型化私密化。

3. 道路交通环境的人性化与和谐性

应对小汽车人户的热门话题,居住区重视了人性化的道路系统塑造。人车分流和地下停车的动静交通统筹规划,还增加了道路绿化景观和道路设施,体现便捷、安全、舒适、优美要求,与整个居住区的绿化和建筑融为一一体,绿荫如廊,一路飘香。

三、 探索节约土地的规划途径

1. 首先要选址适宜,保护耕地土,这是大局,也是最大的节约土地。要充分利用自然环境资源,不大开大挖,因地制宜作好规划,同时注意利用区内不良地质地段,如冲沟、湿地、 岩坎等。

2. 切实考虑国情民情,确定恰当的开发强度,并严格监控合理的技术经济指标体系,这是实质意义上的节地关键。

3. 区内每项用地都要落实具体节地措施,尤其是居住区占地最大的“住宅用地”,必须认真选择节地性能好的住宅建筑类型及其宅群布置方式,这是节地的胜算之举。

4. 意激活消极空间、阴影区、边角余留碎地等规划欠佳之地,并使其降低到最少限度。对不可避免之处,则要积极处理利用,这和规划的整体质量联系在起。

5. 遵守市场规律,保证规划设计质量,利于经营,分期出让,提高土地附加值,这可以折射节地的效益。

二节 居住区的规划布局形式

一、 片块式布局

住宅建筑在尺度、形体、朝向等方面具有较多相同的因素,并以日照间距为主要依据建立起来的紧密联系所构成的群体,它们不强调主次等级,成片成块,成组成团地布置,形成片块式布局形式。

二、 轴线式布局

空间轴线或可见或不可见,可见者常为线性的道路、绿带、水体等构成,但不论轴线的虚实,都具有强烈的聚集性和导向性。一定的空间要素沿轴布置,或对称或均衡,形成具有节奏的空间序列,起着支配全局的作用。

三、 向心式布局

将一定空间要素围绕占主导地位的要素组合排列,表现出强烈的向心性, 易于形成中心。这种布局形式山地用得较多,顺应自然地形布置的环状路网造就了向心的空间布局。

四、 围合式布局

住宅沿基地外围周边布置,形成定数量的次要空间并共同围绕个主导空间,构成后的空间无方向性,主人口按环境条件可设于任一方位,中央主导空间一般尺度较大,统率次要空间,也可以其形态的特异突出其主导地位。围合式布局可有宽敞的绿地和舒展的空间,日照、通风和视觉环境相对较好,但要注意控制适当的建筑层数。

五、 集约式布局

将住宅和公共配套设施集中紧凑布置,并开发地下空间,依靠科技进步,使地上地下空间垂直贯通,室内室外空间渗透延伸,形成居住生活功能完次  善、水平一垂直空间流通的集约式整体空间。

六、 隐喻式布局

将某种事物作为原型,经过概括、提炼、抽象成建筑与环境的形态语言,使人产生视觉和心理上的某种联想与领悟,从而增强环境的感染力,构成了“意在象外”的境界升华。

七、 综合式布局

八、 各种布局形式,在实际操作中常常以一种形式为主兼容多种形式而形成组合式或自由式布局。

三节 居住区规划布局分析

一、 道路系统

(一) 道路系统规划布置要求

1. 满足使用功能要求

1) 满足各种交通运输要求

2) 利于居住区的规划布局

3) 利于工程设施布置

2. 满足安全与防护要求

1) 保证行人 行车安全

2) 要与抗震防灾规划结合

3. 满足经济和节约用地要

1) 合理选择道路和节约用地要求

2) 适应地形布置道路

3) 利用现有线路设施

(二) 道路系统的规划布置

1. 道路网布置基本形式

2. 人 车流组织

1) 人车混流

2) 人车分流

3. 静态交通布置

(三) 几项有关技术要求

1. 关于出入口

1) 居住区、居住小区的主要车行道至少要有两个方向的对外出入口。

2) 机动车车道对外出人口间距不小于150m。

3) 沿街建筑长度大于150m时,应设不小于4mX 4m的消防车通道。

4) 当建筑物长度大于80m时,应在底层加设人行通道。

5) 居住区、居住小区车行道与城市级或居住区级道路的交角不小于75°。

2. 尽端式道路

长度不大于120m,并应设面积不小于12mX12m的回车场

3. 道路纵坡i(%) 最大纵坡坡长L(m)一般要求:

1) 机动车道 0.2≦i≦8.0 L≦200

2) 非机动车道 0.2≦i≦3.0 L≦50

3) 步行道 0.2≦i≦8.0 L≦300

4) 无障碍通道 0.5≦i≦2.5 L≦250

4. 公交站

城市、特大城市的市郊或近郊居住区,应为居住区设置专用公交线路,公交站服务半径不大于500mm

二、 公建系统

(一) 公建系统规划要求

1) 方便使用

2) 利于形成社区活动中心

3) 满足公建自身建设要求

4) 利于经营管理

5) 适应社会发展

(二) 公建系统的规划布局

1) 社区活动中心

2) 教育设施

3) 医疗卫生设施

4) 基层商业服务设施

5) 市政公用设施

三、 绿化系统

1. 利用白然条件和环境特点,划布局,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点、线、面相结合的绿化系统。集中绿地要根据不同规模,设置相应的活动场所和场地。

2. 绿化除和各种活动场地结合,还要与住宅建筑空间、公共建筑环境结合,为创造一个优美的生态居住环境提供自然基础条件。

3. 植物品种选择应考虑植物生态,适应地方气候土壤条件,反映地方特色; 住宅庭院注意种植冬可透光、夏可遮阳、无毒无臭、防虫、耐阴、吸尘、防火的植物品种的配植。

四、 空间环境

1. 协调中创造特色

将人工环境融于自然,融于周边环境,融于地域文化,并在融溶的协调中,利用地理自然环境和地方人文环境的特殊性, 创造居住区的特色, 使居住区具有特殊的文化品位,给人以亲切感、认同感和归属感。

2. 整体中突出中心

3. 从空间的领域关系来看,由私有空间到共享空间,中间的过渡空间可有不同层次设置,有半私有空间或半公有空间,也有两者兼具者,各层次特有的功能、内容、尺度无声地规范着人们的行为,给予人们领域感和安全感,在这有序的整体空间内,共享空间是人们聚集的活动空间,一般由各类公共设施构成,它们如同不可缺少的“起居室”,具有聚合性、凝聚力,是社区的象征,代表社区的精神,也集中地展现居住区的风貌特色。规划处理手法一般是用次空间衬托主空间,或以次空间作导引,形成“前导一 中心 结尾”的空间主序列,使社区中心在有序的整体中突现。

4. 连续中沟通交往

连续的空间使人的活动连续, 使社区具有一种扩大了的家庭形象,先进的物业管理增强了社区相对的独立性和社会维护能力,整个居住区则可减少封闭的围合与分隔,以利于外部活动场地和空间的拓展与连续,使各类公共活动场地与设施的主动式交往空间和路径、回廊、过道等被动式交往空间连接一气,以使主动和被动交往行为交织起来,利于扩大居民的接触和交往。同时,开阔连续的外部空间具有较强的展示效果。此外如有条件可将建筑底层架空,使建筑内外空间通畅流动,住宅可由多向进出,消除消极空间死角。同时开拓空间立体绿化,组织空间横向联系,形成立体纵横步行系统

5. 保护环境可持续发展

1) 满足有关规范要求

2) 适应环境,防护疏导

3) 提高绿化率和绿化质量

4) 加大科技含量

章 居住用地规划设计

一节 住宅建筑的合理选择与布置

一、 住宅建筑选型要点

(一) 依据国家现行住宅标准

(二) 适应地区特点

(三) 适应家庭人口结构变化

(四) 利于节能,节地,节水,节材

(五) 注重提高科技含量

(六) 利于规划布置

(七) 合理确定住宅建筑层数

二、 住宅的合理间距

(一) 日照间距

(二) 住宅侧面间距

三、 住宅的朝向选择

住宅朝向主要要求能获得良好自然通风和日照。 我国地处北温带,南北气候差异较大,寒冷地区居室避免朝北,不忌西晒,以争取冬季能获得一定质量的日照,并能避风防寒。炎热地区居室要避免西晒,尽量减少太阳对居室及外墙的直射与辐射,并且有利于自然通风,避暑防潮

二节 住宅群体空间组织

一、 住宅群体空间特征

1. 空间的封闭感和开敞感

2. 主要空间和次要空间

3. 静态空间和动态空间

4. 刚性空间和柔性空间

二、 住宅群体空间组合

1. 住宅群体组合的基本原型

1) 行列式

2) 周边式

3) 点群式

2. 住宅群体的组合再创造

1) 形态要素

2) 视觉要素

3) 关系要素

三节 宅旁绿地组织

一、 近宅空间环境

规划设计要在这里多加笔墨,适当扩大使用面积,作一定围合处理,如作绿篱、短墙、花坛、坐椅、铺地等,自然适应居民日常行为,使这里成为主要由本单元使用的单元领域空间。至于底层住户小院、楼层住户阳台、屋顶住户花园等属住户私有,除提供建筑及竖向绿化条件外,具体布置可由住户自行安排,也可提供参考菜单。此外更有一些建筑小品化和立体化近宅空间的创造,使住宅立面和邻里交往空间丰富而更具人性化和现代化。

二、 庭院空间环境

(一) 场地布设

1. 动区与静区

2. 向阳区与背阳区

3. 显露区与隐蔽区

(二) 植物构设

1. 围合

2. 覆盖

3. 凹凸

4. 架空

5. 机理变化

6. 设置

(三) 庭院小筑

1. 路和地面铺装

2. 水面

3. 置石

4. 设施小品

三、 余留空间环境

居住区规划设计要尽量避免消极空间的出现,在不可避免的情况下要设法化消极空间为积极空间,主要是发掘其潜力进行利用,注人恰当的积极因素,例如可将背对背的住宅底层作为儿童、老人活动室,其外部消极空间立即可活跃起来

公建用地规划设计

一节 居住区公建设施的构成与规划特征

一、 公建设施配套的分类与设置

(一) 按功能性质分类

教育 医疗卫生 文体 商业服务 社区服务 金融邮电 市政公用 行政管理 其他

(二) 按使用频率分类

经常使用的公共设施 必要而非经常使用的公共设施

(三) 按配建层次分类

基层生活公共服务设施 基本生活公共服务设施 整套完善的生活公共设施

二、 公建设施规划特征

(一) 系统化

(二) 综合化

(三) 步行化

(四) 景观化

(五) 社会化

公建设施的规划布置

一、 沿街布置

(一) 沿街双侧布置

(二) 沿街单侧布置

(三) 步行商业街

二、 成片布置

这是一种在干道临接的地块内,以建筑组合体或群体联合布置公共设施的一种形式

三、 混合布置

这是一种沿街和成片布置相结合的形式,可综合体现两者的特点

四、 其他布置

对使用频率高,服务专业性强的设施,应按其特点要求作针对处理

三节 公建配套设施的项目与规模

一、 配建项目

以人口规模的级别,对应配建配套的公共设施项目

二、 配建面积

公共服务设施规模以每千居民所需的建筑和用地面积控制指标

三、 服务半径

按国家规范以服务半径—服务范围的空间距离为标准作表述

公建用地规划设计

一节 居住区道路构成

一、 道路尺度

1) 机动车道路 单车道宽33.5m,双车道宽6—6.5m

2) 非机动车道 自行车单车道宽3—3.5m,双车道宽2,5m

3) 人行便道 最小宽度为1m

二、 线型控制

道路线型因用地条件,地形地貌,实用功能和技术需要,有直线型,曲线型,折线型等多种线型

1) 转弯半径

2) 道路尽端

三、 道路设施

(一) 道路绿化

(二) 安全视距

(三) 道路使用设备

(四) 道路边缘至相邻建筑和建筑物最小距离

二节 居住区道路分级

一、 居住区级道路

是居住区内的主干道,也是居住区与城市道路网相衔接的中介性道路,在大城市它可视为城市的支路,在中小城市可作为城市次干道。它不仅要满足由城市进人居住区客货交通需要, 还要提供足够的市政管线敷设空间。其路宽应考虑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及人行便道, 并应设置一定宽度的绿化以及道路设施等,按各构成部分的合理尺度,居住区级道路的最小红线宽度不宜小于20m,必要时可增宽至30m。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在一般情况下采用混行方式,车行道宽度不应小于9m。

二、 居住小区级道路

是居住区内的次干道,对居住小区来说则是小区的主路,沟通小区内外关系。其道路宽度的确定主要考虑小区内部的机动车、非机动车与人行交通,不允许引进公交车,路面宽度宜为6~9m,道路红线宽度根据规划要求确定。但建筑控制线的宽度(即两侧建筑物的间距)要考虑小区内市政管线的敷设要求,在无供热管线区最小限值为10m。在需敷设供热管线区,最小限值为14m。其道路横断面的般形式。

三、 居住组团级道路

是居住小区的支路,对居住组团来说是主路,用以沟通组团内外关系。路面人车混行,确定路面宽度涵义也类似居住小区级道路,只是道路交通流量和地下管线的埋设均要小于居住小区级道路

四、 宅间小路

是进出住宅及庭院空间的最末级道路,其平时主要是自行车及人行交通,但要满足清运垃圾、救护、消防和搬运家具等需要,则按照居住区内部小型机动车辆低速缓行的通行宽度考虑,宅间小路的路面宽度为2. 5~ 3m, 这样也兼顾了必要时私人小汽车的出人。

三节 无障碍设计

一、 轮椅坡道

1) 室外轮椅坡道最小宽度

2) 坡道一般形式

二、 盲人盲路

(一) 盲人路引

1) 地面提示块材

2) 盲人导引板

(二) 改变走向的地面布置

(三) 提示建筑人口,障碍物地面布置

四节 停车设施规划设计

一、 机动车的停车组织

(一) 车辆停放的基本形式

1) 平行式

2) 垂直式

3) 斜列式

(二) 停车场的内部交通组织

(三) 停车场与外部道路交通组织

二、 停车场,停车位的设置

(一) 分散设置

(二) 集中设置

三、 汽车库的设置

(一) 汽车车库的一般形式

单建式、附建式、混合式

(二) 汽车库的竖向交通

1) 长直线型

2) 短直线型

3) 倾斜楼板型

4) 曲线型

(三) 汽车库几项尺寸要求

1) 汽车库室内最小净高

2) 疏散口

3) 汽车库门需有足够场地

4) 汽车车库柱网尺寸

(四) 汽车库设施示例

1. 单建式汽车库

2. 附建式汽车库

3. 混合式汽车库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f0b89009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93e6257.html

《居住区规划设计 资料整理.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