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用学视角下的身份建构研究综述

发布时间:2019-07-31 20:42:05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语用学视角下的身份建构研究综述

作者:李秀锦

来源:《青年文学家》2017年第12

         要:本文从语用学角度,从研究背景,相关理论,研究对象等方面入手分析身份建构,发现语用身份视角下的研究,主要采用语言适应论和言语顺应论为指导,身份建构目的是为了促成交际的成功。期望通过对国内语用学的文献梳理,为在语用学领域开展身份研究提供参考性建议。

        关键词:语用学;身份建构;言语适应论;语言顺应论

        作者简介:李秀锦(1993-),女,汉族,山东省济宁市人,鲁东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中图分类号]H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12--02

        .引言

        “身份identity),又叫做认同,或者是身份认同,是当前众多领域研究的关注热点。身份这一概念,在社会学领域主要是指社会个体或群体的社会属性或在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Stryker1992);在二语习得领域,Norton Pierce 身份认同与语言学习结合起来,并将身份认同定义为一个人对自我与世界之间关系的理解,是关于这种关系如何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下建构起来的,以及个人怎样看待自己未来发展的可能性。Norton Pierce1995)。

        近几年,人们开始从语言使用的角度,研究在交际语境中说话者身份动态建构的相关问题。Austin言语行为理论Leech礼貌原则以及Levinson面子理论,这些都或多或少的表现出语境因素对人们的话语选择及身份的建构与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交际中就可能出现对自我身份和他人身份的再现与建构,以及相关的语言形式及语言策略选择。

        .语用身份研究背景

        陈新仁(2013a27)将语用身份Pragmatic identity或者 identity in use)定义为语境化的,语言使用者有意或无意选择的自我或对方身份,以及说话人或作者在其话语中提及的社会个体或群体的他者身份。交际者在会话进程中的某一特定阶段对这种在线身份的动态建构则成为语用身份建构(陈新仁,2013b)。在语用学的研究中,交际者的身份在交际过程中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建构观的理论认为交际者的身份是在交际中建构起来的,并非事先设定或提前安排好的。一个的身份具有多元性,并非在交际中同时起作用,只有在当前交际的语境下使用的身份才有作用。只有正确把握说话人发出特定话语时所使用的身份以及对听话人身份的构想,才有可能正确把握话语意义。(陈新仁,2013b3)本文基于上述研究背景,将结合2007年至2016年近10年的国内语用身份的研究进行梳理,以期为语用身份的研究提供新的研究导向。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f05b0898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e84d24e.html

《语用学视角下的身份建构研究综述.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