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探《论语》与《道德经》中“仁”的异同

发布时间:2023-10-08 01:57:17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2010年第4期 理 论 观 察 No.4,2010 (总第64期) Theoretic Observation Serial No.64 试探《论语》与《道德经》中¨仁¨的异同 刘律律 南京师范人学,南京210046) 摘 要]《论语》和《道德经》中都存在“仁”,那么关于两部著作中“仁”的思想对比就是可能 的也是必要的,但是对《论语》与《道德经》中“仁”的对比研究国内却很少。通过对两部著作中 “仁”的异同研究,为今后探讨儒家与道家思想的异同提供了保障。 [关键词]《论语》;《道德经》;仁 [中图分类号]I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234(2010)04-0048一O2 中吲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止如熙格尔在《析学史讲演 不仅是概念的存在.而且也是“ ”的思想存在。 录・导言》中所说:传统并不是一一尊不动的 像,而是生命洋 2.《道德经》中“仁”是否存在?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 溢的有如一・道洪流.离开它的源头愈远,它就膨胀得愈大。 “ ”的思想依然存在。《道德经》据现在考 发现已经出现 “f=”从字形上是“人”偏旁和“二”部首组成的。字面意 多种版本.对于学术研究需要去伪求真,考古发掘的史料文 思是:两个人之间的人际天系。对于《论语》和《道德经》的各 本也为我们提供了真实的可能。帛书版《道德经》,以下简称 个文本的研究,学者们的贡献已经非常之多,尤其对《论语》 帛书《道德经》,被认为老子不但不讲“仁”,还很轻视“f— ”, {I的--f ”这一思想的研究更是层 不穷,硕果累累,埘《道 这是我们传统意义上的观点和偏见。 德经》中“ ”这一思想的研究也已经m现,但是对《论语》中 通过帛书和王弼通行本《道德经》第18章中:“大道 “ ”与《道德经》中“f■”的对比研究却很少。 废.有f__=义。”可以看出老子“ ”思想确实存在。但是紧接着 《论语》与《道德经》中“仁”是否存在问题 第19章:绝圣弁智,民利 倍;绝f■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 1《论语》中的“仁”是否存在?埘丁这个 题.学界认 利,盗贼无有;这句话是说:不让自称“圣人”或“智者”的人 为:“f:” 1_Ii在《论讲》巾存在,现在大家公认的孔子伦理道 “f{谋划策”去管理国家.民众能百倍受益:抛开那些f_义之 德体系的核心范畴就是“ ”,这也是孔子哲学思想的核心 类的人为规范,民众自然而然地会同复到孝慈上来:杜绝巧 范畴、、“ 《论语》 ,孔子川‘ ’这个字时,有时不是仪指一 诈欺骗和追名逐利.社会上就不会有鸡鸣狗盗了。问题疑惑 种特定的t 德,而是泛指人的所有德性.这便是‘ 人’一・词 在于:难道老子主张“绝f_二弁义”果真与孔子代表的儒家思 的含义。”…《论讲》中}“现了大量的关于“ ”的表述,例如: 想崇尚“彳_ 义”思想相互争斗、相互背反吗?且斗争的焦点还 “孝悌也肯,奠为 之本与?”(《学而》)。 很明显和尖锐,其实这个“绝f■弃义”与帛书《道德经》总体 “仲弓问f■ 子日_..…・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颜渊》)。 思想并不相协调,尤其帛书《道德经》第19章与第38章中 “里 :为美。择不处 ,焉得知。”(《里f:》)。 关于“f¨=”还是相互矛盾的.正如38章所说:“上德无为而无 “f: 必有勇,勇者不必有f:。”(《宪问》)。 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上 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 “能行了 者( 宽信敏惠)丁灭下为 矣。”(《『几货》)。 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 “唯f:者能好人,能恶人。”(《平f 》)。 失德而后 .失 而后义,失义而后札。夫礼者,忠信之薄而 “f 者先难而后获,呵谓f:矣。”(《雍也》) 乱之首也。这章的意思是:道是最高的,道内生德,德内生 “刚、毅、术、讷近 ”(《子路》)。 f:、f 内 义、义内生礼,才有意义。在社会上,失去了道,就 “志 :人,尢求,fi以害 ,有杀身以成f:。”f《卫灵 只能 德的说教来规范人们的行为;失去了德.就只能川 公》)。 来规范人们的行为:失去了t:,就只能j}】义来规范人们的行 “巧言令色,鲜矣 。”(《学m》)。 为;失去了,义,就只能川礼来规范人们的行为。真正得道而 “樊迟问 。子H‘爱人… 《颜渊》)。 有作为的人看重的是深层次的道而不是浅薄的礼,立身于 “颜渊 iJf:,子日:克已复礼为彳=。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 实质性的道而不是去看重华而不实的礼。在道和礼这两项 f:焉。”(《颜渊》)。 中.不膻选择礼而只应选择道。而这里老子强调了“f_ ”和 通过考察“f:”字在《论语》一书中 现的次数大约l09 “义”的重婴性.并不像l9章说的那样“绝f■彝义”。 次。《论 》巾火丁“f:”的众多表述,町以证明《论 》巾“ ” 郭店楚墓m土的竹简本《道德经》,以下简称竹简《道 [收稿日期]2010—07—23 [作者简介]刘律律(1986一),男,江苏句客人 2008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西伦理思想史。 48-—— 
德经》。竹简《道德经》第18章:“大道废,安有仁义。”此处与 帛书《道德经》一致说明“仁”的思想存在。《竹简》第十九章: 绝智弃辩。民利百倍;绝伪弃虑,民复孝慈。帛书《道德经》中 “绝仁去义”.在竹简本中是“绝伪弃虑”,当初西汉儒生为了 维护儒家正统,排斥道家思想学说故意将此处篡改作为与 刍狗。”第八章:“居善地,心善渊,予善仁。”第十八章:“大道 废.有仁义。”第三十八章:“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 有以为……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虽然 《道德经》中“仁”出现的次数很少,如果《道德经》中失去了 “仁”的思想.那么正确通篇理解和研究老子思想的是会有 偏差和误解的。 2.“仁”的起源不同。《论语》中的“仁”起源于何处?孔子 在《论语-述而》中说:“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孔子 在此处也没有给出一个“仁”来自哪里,而是想要仁,仁就来 到身边了,通过这点可以推论出:仁来自人的主观内心世 道家斗争的理论武器。“关于‘绝仁弃义’,应据简本校订 为‘绝伪弃虑’。”㈣通过以上分析以及对不同版本原著的细 节对比研究,可以得出《道德经》中的“仁”不但字面上存在, 其“仁”的思想也依然存在。 《论语》和《道德经》中都存在“仁”,那么关于两部著作 中的“{_=”的思想对比就是可能也是必要的,鉴于目前关于 两本著作中“仁”的思想对比资料的稀少,以下做一些大体 比较。 二、《论语》与《道德经》中“仁”的相同点 1.“仁”与“义”的结合。“仁”与“义”的结合是两个文本 中的主要相同点之一。“义”为“仁”的思想充实了内容并延 伸了“ ”的范围。 《说文》指出:“仁,亲也,从人二。”段注:“独则无耦,耦 则相亲,故字从人二。”可见仁是指人与人之问的伦理关 系,《论语》中“对于个人品德,孔子强调仁和义,尤其是 仁。”[ 可以看出,孔子在强调仁的同时,也引出了义。“~个 人在社会里行事为人,有他应循的义务,那是他应该做的。 但是这些义务的本质应当是爱人,即仁。”_ 《道德经》第18章中:“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 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诚。”直接将仁和义结 合起来谈。老子并不回避“仁”和“义”,对于当时“礼崩乐坏” 的社会现实,大道废弛了,才有了仁义,智慧产生了,于是有 了大伪;家庭不和睦,才制定了孝慈的规范;国家陷入昏乱, 忠勇的将相才会出现。“仁义”并没有被老子否定。而是老子 对当时阶级社会中出现虚伪的“仁”和“义”或假仁假义的 “仁”和“义”的深刻揭示和批判。我们知道,“在阶级社会里, 仁义等行为规范具有局限性和虚伪性。” ] 2.“仁”与“善”的结合。“仁”本身就具有“善”的本质,而 “善”是“仁”作为行善的前提和保证。 “子贡问为仁。子日: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 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论语・卫灵公》)此 处“善”当“完善”来理解,为了达到“仁”的目的,需要完善好 各种准备工作。“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 语・述而》这里的善当善良和美好来理解,而这种“善”是符 合“仁”的要求.必须在“仁”的前提下才能达到“善”的目的。 通行本《道德经》第8章中:“居善地,心善渊,予善仁, 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这里的“予善仁”当是在 不否定儒家“仁”的基本内涵上讲到“仁”的。句谓:施予像水 那样善于济众博爱。f 3.“仁”的实践目的相同。“仁”不只是体现在人的本性 之中.也需要体现在人的实践行动之中。“樊迟问仁。子日 ‘爱人”’。(《颜渊》)“颜渊问仁,子日:克已复礼为仁。一日克 己复礼天下归仁焉。”(《颜渊》)《论语》中的f_=即是“爱人”,最 终是为了天下“克己复礼”归 .也就是达到统治者的一统 与和谐。(《颜渊》) 《道德经》中“大道废,有仁义”,出于“仁”被异化,淳朴 的大“道”所体现的自然无为原则也遭到破坏。所以需要 “仁”合同于“道”,最终也是为了达到天下归道完成社会的 统一与和谐。 三、《论语》与《道德经》中“仁”的不同点 1.两者中出现“仁”的次数不同。《论语》中出现“仁”的 次数大约109次.关于“仁”的表述请参看前文的表述。而 《道德经》中出现“仁”的次数大约4次,例如:通行本《道德 经》第五章:“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 界。 《道德经》中的“仁”又起源何处呢?“故失道而后德,失 德而后仁。”(《道德经》三十八章)可以一目了然知道,老子 给“仁”找到了归宿,“仁”是在德中生的,而德又是道中生 的.那么“仁”归根到底是道中生的。“道”则是客观存在的,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德经》十三章)这 里的“道”是指作为最高抽象“无”的“道之体”。_ 3.各自“仁”的等级地位不同。《论语》中“仁者爱人”思 想不是爱一切的人,爱是有差等和等级差别的。仁要求:“己 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实现 推己及人。《论语》中的“仁”是最高的伦理核心范畴。“仁可 以涵盖一切善的品行,孝、悌、忠、恕、信、恭、敬、宽、敏、惠等 等许多道德规范,都从属于仁”[ 《道德经》中也有“仁爱”思想,但是这种爱是爱一切的 人,无论贵贱哪怕是你的敌人也要同样的爱,也就是博爱。 通行本《道德经》第三十八章:“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 仁。”道是最高的,道内生德,德内生仁,所以在《道德经》中, “仁”处在“道”和“德”之后的排在第三位的伦理规范范畴。 4.仁的实践途径不同。《论语》中的“仁”是靠“仁之方” 付诸实施的。尽己为人谓之忠,“己之所欲,施之与人,”这是 仁的积极方面。另一方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就是恕。 两个方面结合起来就是“忠恕之道。“义”和“礼”也是“仁”的 外化表现形式.“义”被孟子继承和发展成“仁政”,而“礼”被 苟子继承和发展。 《道德经》中的“仁”的实践途径是要通过“道”来实现, “道”作为道家最高的伦理核心范畴,在不否定传统儒家 “仁”的同时.借以去伪求真,遵循“道”返朴归真。 总之,通过《论语》与《道德经》中“仁”的异同研究,也 是更好的为日后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异同做一个铺垫,回 归原本,探索真理,去伪存真,捍卫正道。 [参 考 文 献] [1]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M】.北京:新世纪出版社, 2004:38. [2]董京泉.老子道德经新编【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 版社,2008:284. 3]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M】.北京:新世纪出版社, 20o4:37. 4]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M].北京:新世纪出版社, 2o04:38. 5]董京泉.老子道德经新编【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 版社,20o8:490. [6]董京泉.老子道德经新编【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 版社,2008:219. 7]董京泉.老子道德经新编【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 版社,20o8:98. [8]陈少峰.中国伦理学名著导读【M】北京:北京大学出 版社,2004:18. f责任编辑:敖红] .—49-——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ef208658be1e650e52ea993e.html

《试探《论语》与《道德经》中“仁”的异同.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