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课程目标与教学目标的表述

发布时间:2019-07-08 06:47:40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键入文字]

高中历史课程目标与教学目标的表述

作者授权网络发布 转载请联系作者或本站

三、高中历史课程目标与教学目标的表述尽管每一门课程标准的具体格式目前很难

统一,但是不管哪门课程的具体目标的表述方式应该是一致的,这种表述方式主要与

表述技术有关,而与具体的课程内容没有多大关系。由于课程目标与教学目标确立基

础的不同,两者所确立的目标体系有着巨大的差异,这种差异在课程目标与教学目标

表述方式上有着明显的不同。这种表述方式的不一样,对于课程实施将会产生重大的

影响,明晰的并且具有可操作性的表述使课程目标能够很好得到落实与贯彻。相反,

就有可能使整个教与学的过程违背教学目标,最终使教育目标与教育目的落空。因此,

课程目标的表述虽然属于技术范畴,但依然很重要。在正常情况下,教学目标属于课

程目标的下属概念,是对课程目标的进一步具体化,应该更具有可操作性。而课程标

准在内容目标领域规定了学习目标,教学大纲没有规定相应的学习目标,只有大纲中

的教学目的。这难免使整个教与学过程缺乏可操作性,无法实现教学目标,更无法实

现教育目标与教育目的。下面从课程目标表述技术方面对课程目标与教学目标的表述

作一个简单的比较。[参见崔允漷 国家课程标准与框架的解读 全球教育展望,2001(8)]

(一)课程目标表述层级明晰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相比,在目标表述上层级明晰。课

程标准从总体目标到具体专题的学习目标成为一个纵向的有内在逻辑联系,具有层级

性的目标体系,从而从教育目的、教育目标到科目总体目标,再到模块目标,最终到

专题学习,目标不落空。而教学大纲中所规定的教学目的则显得很空泛,缺乏层级性。

教师为了教学的方便,借助教师用书,在教学设计过程中设计的教学目标往往缺乏可

操作性。从历史课程标准和历史教学大纲的文本来看,历史教学大纲中的教学目的是

与历史课程标准中科目总体目标相对应的,而课程标准中的模块目标与专题学习目标

在教学大纲的文本中是看不到的,只有内容概述教学内容要点,教师在教学过程

1

[键入文字]

中和学生学习过程中唯一能够依据的就是教学目的。除此之外,只能透过内容概述

教学内容要点,按照历史学科知识逻辑来把握。(二)突出体验性目标——课程目

标与教学目标显著的不同在课程目标表述中,行为性目标一般被称之为结果性目标,

而生成性目标和表现性目标因注重过程的体验,在表述中被称之为体验性目标。高中

历史课程标准采用多元目标表述系统模式,因此,历史课程目标的表述就被分为结果

性目标和体验性目标。其中,结果性目标主要用于对知识与能力目标领域的描述,

体验性目标则主要用于反映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目标领域的要求。结果

性目标的表述方式就是明确告知学生的学习结果是什么,指向可以结果化课程目标,

用于知识技能领域。如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收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

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图片、资料,分成专题举办展览或编写纪实报道以山西平遥

古城、安徽古村落等为例,了解中国绚丽多彩的古城与古民居,探讨文化与自然、人

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体验性目标的表述方式主要是描述学生自己的心里感受、体验,

或明确安排学生表现的机会,主要指向无需结果化的或难以结果化的课程目标,主要

用于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域。如结合当前实际,就有关世界和平的某

一主题组织讨论会或辩论会从杰出人物的嘉言懿行中汲取历史智慧和人生经验,

进而确立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举办文学艺术作品欣赏会,从历史的视

野赏析文艺作品学习改革家坚强不屈的意志,增强对社会的历史责任感,进一步

认识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意义了解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活动和主要理论贡献,

体会其为创立马克思主义学说而不懈奋斗的探索精神。确立体验性目标是课程标准与

教学大纲的显著不同,通过体验性目标,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

合作探究,发展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ef06c50f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05a01c8.html

《高中历史课程目标与教学目标的表述.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