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推拿按摩简介

发布时间:2018-06-29 06:12:47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一. 基础理论

1.什么叫推拿按摩?

以特定的手法,作用于特定的部位,以达到治疗、预防、保健之功效,叫推拿按摩。

2.推拿按摩的作用机理

舒筋活血、改善微循环、促进局部新陈代谢、滑润关节、扶正祛邪。

3.中医按摩的适宜症、禁忌症及注意事项。

(1) 适应症运动前后,各种软组织疾患、动性损伤、医疗、保健、康复、美容

(2) 禁忌症:皮肤损伤、局部感染、孕妇等。

(3) 注意事项:

A. 明确诊断、做到心中有数。

B. 选择合适体位及部位。

C. 做好解释。

D. 认真、负责、要有爱 观念。

E. 方法得当、力度适宜。

F. 对异性患者应尽量避开敏感部位。

G. 刚做热敷后不宜做按摩。

H. 对孕妇尽量不用敏感穴位。

4.中医按摩的中医学基础

(1) 阴阳五行学说

(2) 五脏六腑及表里关系

五脏、心、心包、肝、脾、肺、肾、

六腑、胃、大肠、小肠、胆、膀胱、三焦。

肺←→大肠←→胃 ←→ 脾←→心←→小肠

肝←→胆←→三焦←→心包←→肾←→ 膀胱

(3)经络与

十二经脉及奇经八脉:

手阳阳大肠经

1、手三阳经 手少阳三焦经

手太阳小肠经

手太阴肺经

2、手三阴经 手厥阴心包经

手少阴心经

3 足阳明胃经

足三阳经 足少阳胆经

足太阳膀胱经

足太脾经

4、足三阴经 足厥阴肝经

足少服肾经

八脉: 任脉、督脉、冲脉、带脉、阳维脉、阴维脉、阳跷脉、阴跷脉。

腧穴的定位方法

A. 体表解剖标志定位:

以人体的体表解剖位置为依椐来确定腧穴的位置方法叫体表解剖标志定位。

1)、固定标志: 固定不变的凸起和凹陷及固定的轮廓。

2)、活动标志: 活动时才能出现的标志。

3)、全身各部主要体表。

B. “骨度” 折量定位法:是以体表骨节为主要标志,设定尺寸等,用以确定穴位的方法。

C. 同身指寸定位法

二. 用于全身防病保健大手法常规

适应症、脑血管病、头痛、头晕、血压不稳、失眠、感冒、疲劳等。

(一)准备:病人取坐位或卧位(根据不同手法来定)术者於病人两侧。嘱病人全身肌肉放松,并宽衣松带。

(二)步骤:

1、 头面部手法:

手法:推、擦、点、揉、

主要用穴:印堂、 、眼睛、赞 、太阳百会、听宫、听会、迎香、风池、风腑、肩井等。

方法:

(1) 开天门 :术者站于患者正面,分别用两拇指指腹从印堂穴交替上推至上星穴、连推20――30次两手其余四指分别固定两侧头部。

(2) 分阴阳:以双手拇指指腹分推两侧眉弓5――10次。

(3) 点睛明:以双手拇指指腹点压睛明穴30秒至1分钟

(4) 擦鼻叶点迎香:

仍然以两手大拇指指腹至上而下擦两侧鼻叶至迎香穴510分钟后。轻点两侧迎香穴30秒至1分钟即可。

(5) 分推眉弓点太阳:

方法同上。分推眉弓由印堂――太阳510次后,以中等力量点太阳穴30秒至1分钟。

(6) 扫五经:

医者於患者一侧,以一手挟住患者头部。另一手五指自然分开。拇指指腹与中线的督脉。中指、无名指及小指分别作用于两侧膀胱经和胆经。由前发际至后发际,以每分钟120—160次频率扫散头皮1530遍。

(7) 击顶部:

医者两上肢分别端平。两手五指自然分开。以两手下垂的自然力量轻迫或轻击患者头顶及后枕部。以每分钟100次的频率从左至右或从右至左进行58遍。

(8) 提发根

医者两手五指自然分开。由前至后擦提发根35次。

(9) 疏五经

医者一手扶住患者头部,一手五指自然分开,分别于头部五经部位由前至后疏散五经35遍。

(10) 分推眉弓、封耳击耳点听宫:

方法同上,由印堂分推至听宫、听会、点压听宫30秒再以双手手指封住双耳并轻击之。

(11) 点风池拿项肌:

医者立于患者后侧,以两手四指固定头部。两手拇指分别点按两侧风池穴1分钟后。轻拿两侧颈项肌。时间约5分钟。

(12) 点肩井拿两肩:

方法同11点肩井约1分钟后。两手以揉、滚、拿等手法施于两肩部。时间约5分钟。

2.上肢手法(接头部手法)

手法:滚法、揉法、拿法或一指禅等。

用穴:极泉、曲池、小海、手三里、内外关、神门、阳池、阳谷、合谷等穴。

方法:(1)用滚法、揉法、拿法或一指禅等手法分别施治上肢之内外两侧三阴经和三阳经上。按其走行路线由上至下分另施法58遍。

2)按下列顺序依次点压下列各穴:

合谷→阳池阳谷→曲池、小海、内外关→极泉有时也可点手三里、 门、 等穴。

3)拔伸、捋指

用医者一手握住者之手另一手食指、中指分别夹住患者手指足够先拔后掐。

4)搓臂、抖臂

用搓法施于上肢由上而下快搓慢移58遍后再抖法抖动上肢35遍。

3.腰背部手法

分推腰背肌:术者以掌根及拇指指腹交替,由上而下分推、分压、两侧腰背肌58遍。

点压夹脊穴,由上而下点压两侧夹脊穴及各脏腑之腧穴。

4,下肢手法:

手法:

用穴:

方法:

5.骶尾部手法:

1)以滚、法、按、揉、拿法 ,施于骶尾部各35遍。

点环跳弹拔臀中肌:

2)重点双侧环跳穴约2分钟后,以弹拔法作用于臀中肌58遍。

(3) 压臀、挤跨

术者双手交错用力,挤压两侧骶尾部及跨部35遍。

6.腰部手法

手法:摩法、点法。

用穴:中极、气海、关元、神阕、中腕等。

方法:(1)、医者坐于患者右侧,患者取仰卧位,用右手掌以顺时针方向摩腹1015遍。

()、两手以较轻力量用力分擦腹部。

()、用大拇指指腹点压上诉各穴,以有透热感为度。

三、常用手法

1. 摆动类手法

A. 指禅法、滚法、揉法

2. 摩擦类手法:

A. 摩法、擦法、推法、搓法、抹法

3. 振动类手法

抖法

4. 挤压类手法

A. 按法、点法、拿法 、压法、捏法

5. 叩击类手法

A. 拍法、击法、弹法

6. 运动关节类手法

A. 摇法、拔伸法

四.常见几种疾病的推拿手法

1.颈椎病

适应症:肩背劳损,颈部关节失稳,肩背肌炎等。

手法:按、滚、揉、拿。

穴位:风池、凤府、肩井、天宗、曲池、合谷。

方法:(1)患者取正座位,医者於患者背后,以双手拇指指腹点压上述诸穴,以放松紧张肌肉。

2)以拿法、揉法、滚法松解两侧颈部肌肉。

(3 ) 推胸销乳突肌,嘱患者先将头转向一侧,术者用拇指指腹沿胸销乳突肌方向,由下而上推至颈后乳突部,同时让患者转头。

(4) 提拔颈椎,医者双手挟住患者头部,让患者头部略向前倾,医者双手用力向上提拔颈椎。

(5) 在次点压肩井,天宗等穴后,拿住颈部肌肉并快速松开,让其自动弹回。手法结束。

2.肩周炎

手法:一指禅。、按、揉、拿、摇、板、搓、拔伸、抖等。

取穴:肩井、肩贞、天宗、印堂、 、曲池、合谷。

方法:(1)点上述穴位,由合谷、曲池、肩井、肩贞、印堂、天宗的顺序依次点到。

2)患者取坐位,医者於患者之患侧,并将患侧上肢轻松放淤医者之一手或腿上,以一指禅推法、拿法、揉法分别作用于肩部及上肢内外侧(以肩部手法为中),放松肩部肌肉。

3)医者两手合一,交错爆竹患侧肩部,使患肩向前活像后作被动施转 ,以活动或打开肩关节。

(4) 医者站於患者后侧,一手抱住患者患肢并将手托住患肢肘部,另一手突然击打患侧之手,达到扯开闭锁之肩关节。

(5) 医者站於患者侧面,一手抱住患肢,另一手扶住肩关节,让患者作旋前、旋后、曲屈提伸之运动。

(6) 医者立于患者前面,一手握住患侧手腕,让患肢作360度旋转运动,再顺、逆时针各做5—8遍后,做突然的抖动患肢,并结束所有手法。

3.高血压及失眠的按摩

适应症:原发性高血压、不明原因头痛及周身不适、感冒、脑血管疾患、头晕等。

手法:一指禅推法、拿法、抹法、揉法、摩法、按法、擦法。

取穴:印堂、 、太阳、百会、风池、风府、晴明、攒竹、关元、气海、神 、中 、肾 、命门、涌泉等。

方法:(1)开天门。

2)点睛明、攒竹。

3)分推眉弓、点太阳。

4)扫五位。

5)击天顶、点百会。

6)提收根、疏五经。

(7) 推桥弓。

(8) 点风池、拿项肌。

(9) 点肩井拿两肩。

(10) 推背拿腰、擦肾腧、命门线。

(11) 摩腹部、点腹穴。

(12) 松解下肢,透热涌泉,结束手法。

4、解酒醒脑按摩

手法:点、按、揉、疏、挤、拿等。

取穴:太阳、风池、风府、肩井、缺盆、百汇、四神聪。

方法:(1)分推费工点太阳(点太阳手法稍重些)。

2)扫散五经、提收根。

3)点百汇、四神聪。

(4) 拿项肌 点风池 风府、肩井、缺盆。

5)归挤项肌、拍打脊背。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ee93fec5a1c7aa00b52acbf2.html

《中医推拿按摩简介.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