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解放军史上的十大败仗

发布时间:2013-11-29 16:12:52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2008年河南省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参评论文

题目: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实践与思考

单位:新郑市市直中学

作者:朱慧英

作者简介:

朱慧英、女、出生于19711月、19956月毕业于洛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信息技术中学一级教师、现任七、八年级信息技术课、所撰写的论文曾多次获得省市级奖励、通讯地址:新郑市市直中学、邮编:451150、联系电话136********

内容提要:

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就是指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文章从自己工作的实践出发,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各种方法和手段进行了完整的描述和分析,并对其中的不足和改善措施进行了简要分析。

正文:

从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萌芽于我校的教学实践开始,我就密切关注了整合的的一言一行,举手投足。时时刻刻我们都与课程整合形影相吊。今天有此机会将信息技术和学科整合过程中的得失拿来与同行共勉,欢迎广大同行批评指正。在进行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亲身实践或旁观体验了许多整合的方法和策略,便将其记录在案,仔细研究。这些策略有的新颖有的陈旧,但总的来说,它们的被广泛使用标志着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已经是一个正常的有机化的过程,下面是和课题研究有关的一些案例和实况:

第一,各学科精彩纷呈的CAI教学。

我校是一所新成立的局直中学,教师趋于年轻化,几乎每个教师都可以自己用powerpoint制作简单的CAI课件,有的教师用起Authorware 也毫不含糊。以前,说起用CAI上课,好象那只是公开课或者什么大型的汇报课才有的事,而现在我校,使用CAI计算机辅助教学已经不在是什么神秘的事情,只要课程需要,每个教师都可以用计算机多媒体课件来上课。在这种教学模式下,信息技术的使用主要是以实体计算机为体现的,另外可能辅助以录像、幻灯、实物展示台等。这种教学模式优于传统教学模式之处在于计算机代替了粉笔、黑板,实现了他们无法实现的教育功能。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课都适合使用这种教学模式的,各学科根据自己的特点适当的使用,毕竟,能提供全套的多媒体设备的教室在哪一个学校也不会太多。我们学校物理组教师组长王东老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将“光的折射”讲的形象逼真;优秀的数学老师——学科带头人李纪利用几何画板动态的形象的向学生展示抛物线的描点过程;地理教师高任兴是备课室的常客,利用音像资料向学生展示火山喷发时的强大攻势和灾害;英语老师高淼霞利用多媒体计算机向学生们展示大量的图文声并茂的英语口语资料,更好的进行辅助教学。

第二,充分利用因特网和局域网的优势,学科课程中教师和学生的交流反馈。

例如,我曾经讲解电子邮件的使用,为了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我要求每个学生给我发一封电子邮件,学生兴趣十分高涨,纷纷利用局域网模拟信箱或者免费电子信箱给我发了一封图文并茂的邮件,有的学生还给我发来邮件询问一些课外知识,学生的作品很大的时候,也是通过电子邮件发给我的。虽然我们的学生还没有经过系统的网络培训,但是因为经常接触网络,搜索资料或者发送电子邮件对他们来说不在话下,例如给我们的校长发邮件,直接和校长或老师对话。我们还在学生机房里安装网络教室,其他学科教师偶尔也在机房授课,利用网络询问问题,学生通过网络回答。举个例子,物理组万彦辉和刘华东两位老师的网络录像课。课程设计如下:两位老师事先将自己亲手制作的“专题学习网站”发布到局域网或者因特网上,然后学生带到机房授课,新课开始,老师布置学习任务,学生访问“专题学习网站”,自学本节课,然后由教师提问,学生总结本节课主要知识,为了加强巩固一节课的内容,学生登陆给专题网站的“BBS”,和同学和老师直接对话讨论。我觉得这种学生和教师交流反馈的方式很好,所以我现在正在和其他信息技术教师研究制作学生机房虚拟聊天室和BBS,然后将它们挂到我们学校的主页上,这样学生在家也可以和各学科教师直接对话,直接交流,在这种交流反馈中,虽然对学生的评价方式没有什么改变,虽然教师和学生的角色也没有什么转变,但是,教师对交流的组织和管理以及所激起的学生的浓厚的学习兴趣,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方式还是具有不可估量的优越性的,当然它需要足够的硬件条件那就是局域网络和因特网络的畅通。

第三,将信息技术的强大的网络资源应用于学科教学。

这一方面表现在教师身上,另一方面表现在学生身上。教师不在象以前那样整日埋头于书本,钻研那古老的教学方式,而是充分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充分利用强大的因特网络资源,吸收、消化,组装、利用。现在的教师机房高配置的机器,飞快的网速,吸引着众多认真钻研的各学科教师。“教师素质是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关键,要求教师必须具备现代化的教育理念,要有在教育实践中勇于探索和敢于创新的精神,要有广博的教育视野和精深的专业知识,具有自如地实现本学科知识和信息技术整合的能力。” 因此他们查找资料,学习新理论,新方法,充实专业知识,这本身就是学科整合的一种重要的策略。学校的教师机房现有8台配置很好的计算机,直接联入因特网,每天都座无虚席,查找资料,研究学习。

现在的学生身处一个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计算机要从娃娃学起”,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目标是“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因此,我们的学生充分具备了如何从浩浩网海中筛选有用信息的能力。我校地理组教研组长乔淑娟老师上的一节关于“我市旅游环境地理资源”的课,我认为是学科整合中比较优秀的一节课,真正的体现了建构主义提倡的以学为主、或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课程是这样设计的:教师先简单介绍我市旅游情况,设下疑问:我们新郑市到底有哪一些旅游地理资源呢?提出最后的作业形式(一份关于我市旅游资源的一份报告)(教师的主导作用在此体现),学生们不慌不忙的先确定好自己要做些什么,这样不至于在网海中迷失方向。然后学生依次打开“Google搜索”或“百度搜索”,输入相应的关键词,查找资料,将找到的有用的文字资料或图片资料先下载到硬盘上,然后整理,筛选,用信息技术课上所学习过的文字处理软件将所需的文字和图片重组、加工、编排、存盘以便打印,(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得到了体现)。我认为,这样的教学方式才是我们所追求的信息技术和学科课堂教学整合的一种好的策略模式。

第四,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完成各学科的研究性学习。

校本课程开发和研究性学习是我校的搞的如火如荼的两件大事。尤其是研究性学习,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式学习,笔者曾亲身接触过一个研究性学习小组,也真正见识到了我校学生的创新自主学习的能力。去年,当时的一个由李纪老师带领的数学研究性学习小组(全是七年级学生)找到我,使用计算机的时候要我指点一下。结果从和孩子们两天一个晚上的接触过程中我才真正体会到新课程的教学模式下,自主学习、创新学习、探究学习的学生们原来是这样的。他们的展示报告是用powerpoint 制作的,其间只有一个flash动画是在我指导和帮助下完成的,其他的全是自己做的,记得他们研究的是关于小区绿化方面的,他们向家长借数码相机拍摄照片;用可移动硬盘装载数据、图片;用Photoshap处理图片;在演示文稿中添加电子表格数据的图片显示(向老师请教)等。真正的实现了学生的全过程的主体地位。还有另外的一个做寒假调查感恩的学习小组,作为一个信息技术教师,我前一天刚给他们讲过一点Flash一小点知识,他们就马上要使用Flash制作简单的动画作为感恩电子板报作品的一个标题。并且因为制作所需,他们那天晚上就来找我,向我请教Flash的制作漂亮标题的几种做法。由这些学生身上我们不得不承认这种自主性学习就是好,不得不承认信息技术和学科整合给我们的学生发挥的淋漓尽致。

第五,教学资源的收集与整理。

关于这一点,我校目前来说单单是对一些显性的多媒体教学资料的收集,主要是在两级国检期间上级配置了一些教学所需的光盘,音像资料等。对于一些学科常用的实验或者主题的小型的课件我们的教导主任李旭峰老师也都及时回收、存档再利用,并且都及时地添加到了我校的校园网站上,这样教师就不用再做无谓的重复劳动。同样,好的教育教学经验要保留,教与学的策略也可以存档入库。就如现在我们大家都在探讨,每探索出一种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方法,便要编辑入库,最后经过分析形成一定的策略模式。

第六,教师素质和技能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我们备课室里还有这样或那样的呼声:输入法为什么转换不过来了?重新启动按钮在那里?等等这些呼声的存在,客观上体现了我们教师素质和技能跟不上时代步伐,好多老师在领导安排的多媒体公开课的压力的簇拥下,被迫无奈地让同伴帮忙,缺乏自觉学习的意识。因而我们发现有的教师并没有真正掌握这些技术。他们对多媒体教室的投影仪等现代化武器一知半解,不了解某种技术的长处、短处何在,最大特点是什么,在教学中有什么特长等,因此无法把这些媒体或技术很好地组合起来以达到教学效果最优化,导致技术特色组合不当,教学应用程度较低,无法发挥其最大效用。

第七,资源低水平重复建设,优秀资源不能共享

就从我所担负的任务——网络管理来说:我校网站上内容欠缺的还很厉害,这从某些方面再现了我们的课程整合还处在初级阶段,有些水平高的教师,将自己好的课件避避藏藏地放置在自己的邮箱里,害怕同事们看到!而提供到网站上的资源都是一些低水平的、或者是从其它网站上截流出来的重复资源!这客观上从某个层面上反映出教师们的认识水平还没有达到一个崭新的境界。

在信息时代的学习中,资源的重要性得到很多教师的认同。学生只有占有大量的资源才有可能对学习内容有比较全面的深入的了解,才有可能开展更加富有成效的学习。但是对资源重视的观念再一次走在了对资源重视的现实前面。在和大学时候的同学沟通中了解到在其它省市的大部分学校中,低水平地重复建设开发资源的现象比比皆是,优秀教学资源无法实现校际共享甚至校内共享。由于没有良好的组织和正确的指导,教师们在寻找合适的教学资源的过程中疲于奔命,收效甚微,苦恼不已。

关于以上总结的几个方面,经过仔细的思考,我认为还存在以下一些不足和缺陷:

首先是硬件的落后和不配套。比如我校目前尚缺少一口功能齐备的多媒体教室;因特网的网速不是很大;来到新校区,我们学生还没有机房;办公室计算机还不能达到一室一台等等。我校领导已经深刻了解到了这些情况,目前正在等待上级部门配备功能齐备的多媒体教室,一批办公室配用计算机。

其次,我们进行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研究的同时要防止一些老师的思想认识走入误区。例如,有的教师认为搞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无非就是多做点课件,将正常的课放到多媒体教室上就是了。其实这种认识是不对的。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是要培养学生具有终身学习的态度和能力、良好的素养以及掌握信息时代的学习方式。一句话,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是为了更好的发展学生的,是以学生为主题的,要体现学生的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如果一个教师只是将课本知识换件衣服,原封未动的用课件展示给学生,那和“满堂灌”的以前又有什么不同呢?我们的教师做课件是为了展示一些必要的、抽象的、微观的、危险的一些画面,这样才能更好的引导学生去探索学习这节课。

以上是我对课题“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整合的策略研究”的一些实践及思考,虽然,它们可能在许多学校已经实验过,经历过,但是,对于我来说,确是经过自己验证的丰硕的成果,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是一项伟大的工程,里面涉及的方法会有很多很多,我们将继续探索,争取早日将适合我校使用的一套“信息技术与各种学科完美整合” 的模式出台,使得我们尽快乘上教育信息化这辆班车。

参考文献:

1、淄博市教育局办公室《课程整合的指导意见》20011218;

2、马宁、余胜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层次》

3、李谨《纵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何克抗教授专访》;

4、(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ee81a897f524ccbff12184ce.html

《中国人民解放军史上的十大败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