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意志意识形态

发布时间:2012-06-12 18:04:25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德意志意识形态

一、大致简介

《德意志意识形态●对费尔巴哈、布.鲍威尔和施蒂纳所代表的现代德国哲学以及各式各样先知所代表的德国社会主义的批判》一书写于1845年秋至1846年五月。马克思与恩格斯二人当时在布鲁塞尔会面,决定“共同钻研我们的见解”、“把我们从前的哲学信仰清算一下”。全书分成两卷,其主要内容是批判费尔巴哈、鲍威尔、施蒂纳等人的哲学观点。由于书报检查制度及其它种种原因,这部著作在马克思恩格斯生前只在1847年《威斯特伐里亚汽船》杂志八月和九月号发表了第二卷第四章,其余手稿则惨遭“老鼠牙齿的批判”。《德意志意识形态》全书直到1932年才以原文发表于《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考证版第一部份第五卷。

马克思恩格斯在文中批判了黑格尔以后的德国思辨哲学――青年黑格尔派的主观唯心主义,费尔巴哈的直观唯物主义及其唯心史观,批判了所谓“真正的社会主义”。同时,在批判的同时,马克思与恩格斯在此第一次系统地阐述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并据此对共产主义作了科学的论证。

总之,《形态》是一部内容非常丰富的马克思主义著作,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重大里程碑。它的产生,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大厦已经构成,标志着新的唯物主义历史观看形成以及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过程的基本结束。

第一卷第一章《费尔巴哈》是未完成的手稿。写于第一卷成书的不同时间。但就理论内容而言,该章具有独立的价值,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乃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著作之一。这一章的副标题是《唯物主义观点与唯心主义观点的对立》,这表明马克思认为费尔巴哈是当时德国哲学的一个典型代表。他试图通过对费尔巴哈的批判来阐述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而且把重点放在阐述这些原理上。所以,这一章中,对费尔巴哈的批判显得简单,更多地是结合历史发展的分析从下面系统地阐述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和原理。与此同时,马克思也阐明了科学共产主义和政治经济学的一些重要论点。本章由5个手稿组成。

二、主要内容

(一)从评述青年黑格尔派哲学开始,阐述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前提和出发点,第一次明确论述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

1、对青年黑格尔派哲学及其批判运动的分析和批判

德国在最近几年里经历了一次空前的变革。从施特劳斯开始的黑格尔体系的解体过程发展为一种席卷一切‘过去的力量’的世界性骚动,指的是从1842年开始到1845年的黑格尔派哲学体系解体过程中,青年黑格尔派开展的批判运动。他们的主要成果是体现在对宗教的批判。尽管宗教批判体现了青年黑格尔派的直接功绩,但里面还是有很多问题存在。马克思“为了正确地评价这种甚至在可敬的德国市民心中唤起怡然自得的民族感情的哲学叫卖,为了清楚地表明这整个青年黑格尔派运动的渺小卑微、地域局限性,特别是为了揭示这些英雄们的真正业绩和关于这些业绩的幻想之间的令人啼笑皆非的显着差异”,对此作了具体的批判和分析。

第一、批判青年黑格尔派对宗教的批判并没有脱离黑格尔哲学的基础,没有正确的出发点。

青年黑格尔派,young Hegelians

  19世纪30年代黑格尔哲学解体过程中产生的激进派。亦称黑格尔左派。活动中心在柏林。主要成员有:D.F.施特劳斯(18081874)B.鲍威尔、E.鲍威尔、A.卢格、K.F.科本(18081863)A.鲁滕堡(18081869)E.梅因 (18121870)M.赫斯、M.施蒂纳等,L.费尔巴哈以及马克思和恩格斯也曾参加过青年黑格尔派的活动。

  1835年施特劳斯的《耶稣传》促进了青年黑格尔运动的兴起。青年黑格尔派反对黑格尔体系的保守倾向,力图从它的辩证方法中引出革命的和无神论的结论。在30年代,他们主要从事对宗教,特别是对福音书的批判性研究。施特劳斯认为,福音故事是象神话那样不自觉地发生的,其中客观的精神实体起了决定性的作用;鲍威尔则认为它出自福音书作者的有意虚构,起决定作用的是自我意识,因而只有自我意识才能把人类从宗教异化下解放出来。

  进入40年代后,曾经起过进步作用的青年黑格尔运动发生分化和解体。青年黑格尔派中最激进的分子如卢格开始公开批判普鲁士国家制度,赫斯开始宣传空想共产主义。费尔巴哈从唯物主义立场上批判宗教和黑格尔哲学。与此同时,以鲍威尔兄弟和梅因为首的一群人组成了“柏林自由人”小组,玩弄空洞的批判词句,蔑视群众,指责英法等国的社会主义工人运动;施蒂纳则用至上的“唯一者”来鼓吹无政府主义。

  马克思和恩格斯参加过青年黑格尔运动,但一开始就有别于其他青年黑格尔分子。他们迅速从宗教批判转向政治批判,进而转向唯物主义和共产主义。

“德国的批判,直至它最近所作的种种努力,都没有离开过哲学的基地。这个批判虽然没有研究过自己的一般哲学前提,但是它谈到的全部问题终究是在一定的哲学体系即黑格尔体系的基地上产生的。”

马克思指出,青年黑格尔派表面上大讲对黑格尔哲学进行批判和变革,但都没有离开黑格尔哲学体系,都只是抓住了黑格尔哲学体系的某一方面作为武器。施特劳斯抓住了黑格尔哲学体系的绝对精神(实体)因素,认为福音书是由某些原始的宗教团体无意识的创作,鲍威尔则抓住了黑格尔哲学体系中的自我意识,认为福音书是出自福音书作者的有意虚构。因而,他们两人都把基督教的神学教条当成是团体或个人意识的产物,从而否认了基督教义的神圣性。费尔巴哈虽然没有利用黑格尔哲学体系的东西,但他仍然是停留在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体系中,从抽象的人、类等概念出发去批判宗教神学,把宗教的本质归结为抽象的类的本质。至于施蒂纳,虽然没有直接批判宗教神学,但却把黑的“自我意识”引入极端,将自我意识发展到“唯一的我”,认为在历史中,起作用的不是实体,也不是自我意识,而是唯一的我,带有狂热的唯我论和无政府主义思想。所以,马指出“他们和黑格尔的论战以及他们相互之间的论战,只局限于他们当中的每一个人都抓住黑格尔体系的某一方面,用它来反对整个体系,也反对别人所抓住的那些方面。

第二,批判青年黑格尔派与老年黑格尔派实质相同,都局限于对宗教观念的批判。

马指出“他们的出发点是现实的宗教和真正的神学。”他们把观念的东西看成是历史的决定力量,认为世界一切都宗教化了,才导致现实世界的不合理及迷信盛行,宗教观念是德国社会各种弊端的总根源。因而他们认为只要把他们所发现的有害的观念加以批判和清除,世界就会改变。这是典型的唯心主义观点。

马克思又指出,看起来,青年黑格尔派和老年黑格尔派是对立的,实质上却是相同的。他们都相信观念的力量是社会的根源,只不过老年黑主张“把一切归入黑格尔的逻辑范畴”,青年黑是主张“通过以宗教观念代替一切或者宣布一切都是神学上的东西来批判一切。”,他们都“认为宗教、概念、普遍的东西统治着现存世界。”

第三,批判青年黑格尔派将对现实社会的批判归结为对观念的批判的唯心主义错误。

对于青年黑格尔派来说,他们要反对的只是一些抽象的观念。在他们看来,人们的真正枷锁只是观念、思想,因而只要同这些意识作斗争就可以解放他们。所以,他们“完全合乎逻辑地向人们提出一种道德要求,要用人的、批判的或利己的意识来代替他们现在的意识,从而消除束缚他们的限制。”他们把观念看成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把世界上的一切都看成是观念的产物。“他们只是用词句来反对这些词句;他们就绝对不是反对现实的现存世界。”“这种改变意识的要求,就是要求用另一种方式来解释存在的东西,也就是说,借助於另外的解释来承认它”,“这些哲学家没有一个想到要提出关於德国哲学和德国现实之间的联系问题,关於他们所作的批判和他们自身的物质环境之间的联系问题。”

2,阐述唯物史观的前提和出发点

通过上述对青年黑格尔派的哲学路线的分析和批判,马克思着重阐述了自己考察历史的起点和前提。

“我们开始要谈的前提不是任意提出的,不是教条,而是一些只有在想象中才能撇开的现实前提。这是一些现实的个人,是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包括他们已有的和由他们自己的活动创造出来的物质生活条件。因此,这些前提可以用纯粹经验的方法来确认。”

第一,唯物史观的前提是现实的人。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历史唯物主义的对象是作为整体的社会和人类历史, 是社会历史的普遍规律。而社会是人的社会,社会历史是人类发展过程的历史, 是现实的人活动的历史,历史规律的形成必然要有主题因素的参与, 因而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自然前提和基础。人既是历史的剧中人, 又是历史的剧作者。所以,马克思、恩格斯首先强调了现实的人, 他们指出:“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

第二,现实的个人是进行着物质生产活动的“现实历史的人”。

“一当人开始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的时候,这一步是由他们的肉体组织所决定的,人本身就开始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人们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同时间接地生产着自己的物质生活本身。”

第三,现实的个人是处于特定物质生活条件下的人。“个人是什麽样的,这取决於他们进行生产的物质条件。”这些物质条件包括他们现成得到的和他们的活动所创造出来的。

总之,唯物史观的前提不是指单纯的个人, 而是指处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一定社会关系中“生活着的”、“从事实际活动的人”。如果离开个人去谈历史,则不是真实的历史,是空洞的历史理论。而如果简单地把人作为历史唯物主义的前提是不科学的。因为忽视了研究现实的人的活动, 忽视了研究现实的人的物质资料的生产, 这就回到费尔巴哈那里去了。马克思、恩格斯不是就人研究人, 而是从现实的人出发考察人的活动。因此唯物史观的前提是: 现实的人, 同时也是他们的活动和物质生活条件, 马克思、恩格斯正式通过研究现实的人,研究他们的活动和物质生活条件而研究社会发展本质和规律, 构造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体系。

3,阐述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基本原理

生产关系的概念是马克思主义的特有概念,而且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核心范畴之一。关于生产关系的概念,在《形态》中,马克思已经基本形成,但是马克思对生产关系概念的运用,还不是非常规范,在很多情况下是用“交往形式”“交往方式”“所有制形式”“所有制关系”等表示。

在确立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前提和出发点后,马克思开始研究现实个人的具体物质生产活动。马指出“这种生产第一次是随着人口的增长而开始的。而生产本身又是以个人彼此之间的交往为前提的。这种交往的形式又是由生产决定的”,“各民族之间的相互关系取决於每一个民族的生产力、分工和内部交往的发展程度。这个原理是公认的。然而不仅一个民族与其他民族的关系,而且这个民族本身的整个内部结构也取决於自己的生产以及自己内部和外部的交往的发展程度。”

虽然没有明确指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但是马克思在这里指出了生产对于人类生存的重要性,把生产力看成是决定所有交往关系的因素。

为了论述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原理,马克思阐述了分工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首先,他阐述明了分工与生产力发展的关系是互相影响、促进的。生产力的发展决定分工的发展,分工的发展又表现为生产力的发展。“一个民族的生产力发展的水平,最明显地表现於该民族分工的发展程度。任何新的生产力,只要它不是迄今已知的生产力单纯的量的扩大(例如,开垦土地),都会引起分工的进一步发展。”

其次,马克思阐明了分工与所有制的关系。一方面,所有制影响分工,另一方面,分工也制约着所有制。“分工发展的各个不同阶段,同时也就是所有制的各种不同形式。这就是说,分工的每一个阶段还决定个人的与劳动材料、劳动工具和劳动产品有关的相互关系。”“这种种分工的相互关系取决於农业劳动、工业劳动和商业劳动的经营方式(父权制、奴隶制、等级、阶级)。”

总之,在马克思看来,分工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中介,生产力的发展引起分工的发展,分工的发展又导致所有制的更替。

4,资本主义社会前人类所有制形式的更替(略)

总结:

马克思理解历史的线索是:从现实的人、人们的活动和人们生活的物质生活条件出发,去考察历史、重点研究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物质生产活动,形成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核心范畴,形成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原理,并以分工为中介,描述了所有制的更替和人类社会从低级到高级发展的大致过程。

“由此可见,事情是这样的:以一定的方式进行生产活动的一定的个人,发生一定的社会关系和政治关系。经验的观察在任何情况下都应当根据经验来揭示社会结构和政治结构同生产的联系,而不应当带有任何神秘和思辨的色彩。社会结构和国家总是从一定的个人的生活过程中产生的。但是,这里所说的个人不是他们自己或别人想象中的那种个人,而是现实中的个人,也就是说,这些个人是从事活动的,进行物质生产的,因而是在一定的物质的、不受他们任意支配的界限、前提和条件下活动着的”

类似的论述: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运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在考察这些变革时,必须时刻把下面两者区别开来:一种是生产的经济条件方面所发生的物质的、可以用自然科学的精确性指明的变革,一种是人们借以意识到这个冲突并力求把它克服的那些法律的、政治的、宗教的、艺术的或哲学的,简言之,意识形态的形式。我们判断一个人不能以他对自己的看法为根据,同样,我们判断这样一个变革时代也不能以它的意识为根据﹔相反,这个意识必须从物质生活的矛盾中,从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现存冲突中去解释。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所以人类始终只提出自己能够解决的任务,因为只要仔细考察就可以发现,任务本身,只有在解决它的物质条件已经存在或者至少是在生成过程中的时候,才会产生。(《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

5、初步阐述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

这是马克思提出的第二条唯物史观基本原理,从而从根本上划清了历史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界限,为彻底批判唯心史观提供了方法论指导。

马克思首先从精神生产与物质生产的关系来阐述了意识产生和本质。

“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人们的想象、思维、精神交往在这里还是人们物质行动的直接产物。”在这里,马克思强调了人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现实中。因此,人们的精神是自己实践的产物,“人们是自己的观念、思想等等的生产者”。当然人们并不能随意地生产自己的意识。人们的思想也不是纯主观的东西,它应该受到他们所处的生产力发展阶段及与之相适应的交往关系(生产关系)的制约。物质生产决定人们的精神生产。马克思这个观点不仅批判了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也批判了旧唯物主义不懂得物质生产实践对于人们认识的重要性和意义。

正是因为物质生产决定精神生产,所以意识的 内容归根到底是人们在实践基础上对人们接触到了的社会存在的反映,“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即使错误的思想也是这样的,“正如物体在视网膜上的倒影是直接从人们生活的生理过程中产生的一样。”

在此基础上,马克思进一步批判了青年黑格尔派和费尔巴哈的唯心史观的错误。青年黑格尔派认为思想观念决定了一切,所以他们只是从思想、观念出发,用想象的东西来解释现存的东西,认为只要改变了人的思想就能改变现实;费尔巴哈则是从抽象的人出发,不懂得人的实践本性和社会性,从人的自然属性出发来理解现实社会,认为用爱能解决一切,这就是典型的“从天国降到人间”。而历史唯物主义者则是“从人间升到天国”,“不是从人们所说的、所设想的、所想象的东西出发,也不是从口头说的、思考出来的、设想出来的、想象出来的人出发,去理解有血有肉的人。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总之,“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

可以看出,从生活出发去理解意识,这是马克思从现实的个人、现实的物质生活条件、物质产生实践出发去研究历史的必然结果。最后,马总结道:“这种考察方法、、、从现实的前提出发,一刻也不离开这种前提。它的前提是人,但不是处在某种虚幻的离群索居和固定不变状态中的人,而是处在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发展过程中的人。只要描绘出这个能动的生活过程,历史就不再像那些本身还是抽象的经验论者所认为的那样,是一些僵死的事实的汇集,也不再像唯心主义者所认为的那样,是想象的主体的想象活动。”唯物史观并不具体回答历史学的问题,只是为人们理解人类历史的发展提供方法论指导。

(二),批判青年黑格尔派把人的解放归结为思想解放的错误,尤其是批判了费尔巴哈的直观唯物主义的错误,进一步论述了一系列的唯物主义基本观点。

1、批判青年黑格尔派把人的解放归结为思想解放的错误

如前所述,青年黑格尔派尤其是鲍威尔,把自我意识当作历史发展的动力。以此为前提,他们把改变世界和实现人的解放,归结为批判家的思想活动,归结为反对“词句”的斗争,归结为改变人的意识。根据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原理,马克思再次批判道:“如果他们把哲学、神学、实体和一切废物消融在“自我意识”中,如果他们把“人”从这些词句的统治下——而人从来没有受过这些词句的奴役——解放出来,那麽“人”的“解放”也并没有前进一步;只有在现实的世界中并使用现实的手段才能实现真正的解放”,““解放”是一种历史活动,不是思想活动”。“解放”是由历史的关系,是由工业状况、商业状况、农业状况、交往状况促成的”。

当然,在强调人的解放是一种历史活动,只有在现实世界中,并使用现实的手段才能实现真正的解放时,并不否认思想解放在人的解放中的作用。他说道“其次,还要根据它们的不同发展阶段,清除实体、主体、自我意识和纯批判等无稽之谈,而且在它们有了更充分的发展以後再次清除这些无稽之谈。”

此外,马克思还分析了青年黑格尔派把人的解放归结为思想解放的历史根源:“在像德国这样一个具有微不足道的历史发展的国家里,这些思想发展,这些被捧上了天的、毫无作用的卑微琐事弥补了历史发展的不足”,也就是说,因为德国的资本主义不是很发达,德国资产阶级比较软弱,只能在思想领域里对不合理的制度作纯思想领域里的批判。“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

总之,马与青年黑格尔派的区别不在于是否承认思想解放的意义,而在于如何认识思想解放的地位和作用。唯物史观反对只进行纯粹的思想领域的斗争,认为问题在于改变现实的实践才是根本途径。

2、批判费尔巴哈的直观的唯物主义

由于费尔巴哈在青年黑格尔派中的影响,也由于青年黑格尔派往往利用费尔巴哈哲学观点在共产主义运动中制造理论混乱,马克思认为有必要对费尔巴哈作具体的批判。在本书中,马继续《提纲》中的思路,充分展开了对费尔巴哈这代表的直观唯物主义的批判。

第一,马克思再一次强调实践是新唯物主义(实践的唯物主义)的首要和基本观点。

马克思说:“对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来说,全部问题都在於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并改变现存的事物”。即实践的唯物主义就是从实践出发,考察理解自然、社会、人和人的认识的唯物主义。它是对从直观的角度来考察自然、社会、人和人的认识的直观唯物主义的扬弃,它的历史使命就是改变不合理的社会制度,实现共产主义。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就是共产主义者。

第二,从实践的唯物主义立场出发,马克思批评费尔巴哈的直观性和不彻底性:“费尔巴哈对感性世界的‘理解’一方面仅仅局限於对这一世界的单纯的直观,另一方面仅仅局限於单纯的感觉。费尔巴哈设定的是‘一般人’,而不是‘现实的历史的人’”。这就是说,费尔巴哈只是从直观的角度去理解感性世界,仅仅把感性世界理解为人的直观对象,仅仅把人理解为对感性世界具有感觉能力的直观者。因而,费尔巴哈的“人”,不是现实的、具体的从事一定实践活动的现实的人,只是抽象的人。事实上,不管费尔巴哈是采用“单纯的直观”或“二重性的直观”还是“自然科学的直观”,都不能真正地认识世界,认识人的本质。要获得某个领域的科学认识,只能依赖这个领域的实践,否则,不管费尔巴哈提出多少个“直观”,都是无济于事的。

马克思指出,费尔巴哈的直观性和不彻底性的根源和表现归根结底就是不懂得实践在改造世界和认识世界过程中的决定作用和意义:“他没有看到,他周围的感性世界决不是某种开天辟地以来就直接存在的、始终如一的东西,而是工业和社会状况的产物,是历史的产物,是世世代代活动的结果,其中每一代都立足於前一代所达到的基础上,继续发展前一代的工业和交往,并随着需要的改变而改变它的社会制度。甚至连最简单的‘感性确定性’的对象也只是由於社会发展、由於工业和商业交往才提供给他的。大家知道,樱桃树和几乎所有的果树一样,只是在数世纪以前由於商业才移植到我们这个地区。由此可见,樱桃树只是由於一定的社会在一定时期的这种活动才为费尔巴哈的‘感性确定性’所感知。”因此,只有从实践出发,“按照事物的真实面目及其产生情况来理解事物,任何深奥的哲学问题——後面将对这一点作更清楚的说明——都可以十分简单地归结为某种经验的事实。”

第三,以实践观为基础,初步阐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前,在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人与自然的关系都不能得到科学的解释。一般的是,自然被看作物质世界,人被看作是精神世界,人与自然不仅彼此分离,而且相互对立。两者的统一要不就是简单地将人归属于自然,要不就是将自然归属于某种精神实体。前者是唯物主义,后者是唯心主义。总之,在他们眼里,存在着“自然和历史的对立”,“好像人们面前始终不会有历史的自然和自然的历史”。

首先,实践的唯物主义承认自然的客观性及其对人的优先地位,承认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不能脱离自然而存在。因为实践本身就是自然的产物和自然界的一种物质运动形态。如果离开自然的基础性地位,空谈实践,把实践变成独立的主体或实体,这又回到了唯心主义的抽象的实践。所以,马说:“当然,在这种情况下,外部自然界的优先地位仍然会保持着”。

其次,实践的唯物又认为人的生命不仅仅是生物意义上的,更是实践的。人作为实践的主体,同自然发生关系,在两者的关系中,人是设计者、能动者,并赋予自然以能动的形态,使自然进入历史的过程,变为社会的存在物,从而整个自然也就成为人的现实的或潜在的客体。人类要生存,就必须通过实践去改变自然,自然不断变成人类实践的结果。结果自然发展史和人类发展史交织在一起。实践唯物主义的自然决不是与人的实践无关的纯自然,而是与人的实践活动紧密相联的属人的自然、人化的自然或向人生成的自然,从人类诞生以后,自然史也就是在人类史中延续下去的并在人类活动改造下得到发展的,同时也是属于人类历史的范畴,是“历史的自然”。同理,人类发展史也就是人类不断地通过实践,利用和改造自然的历史,即自然生成为人的历史,即“自然的历史”。

对于直观唯物主义者来说,由于不懂得实践在改造世界和认识世界过程中的决定性意义,自然界在他们眼里,只是直观的对象。他们充其量只能把人归于自然的产物,只能懂得“自然的历史”,不懂得“历史的自然”,更不懂得在实践的基础上的“人和自然的统一”。正如马所说的:“费尔巴哈在曼彻斯特只看见一些工厂和机器,而一百年以前在那里只能看见脚踏纺车和织布机”。

第四,再次论证了实践对于人的认识能力的意义,阐述了自然科学、人的认识能力对于实践的依赖关系。“费尔巴哈特别谈到自然科学的直观,提到一些只有物理学家和化学家的眼睛才能识破的秘密,但是如果没有工业和商业,哪里会有自然科学呢?甚至这个“纯粹的”自然科学也只是由於商业和工业,由於人们的感性活动才达到自己的目的和获得自己的材料的。这种活动、这种连续不断的感性劳动和创造、这种生产,正是整个现存的感性世界的基础,它哪怕只中断一年,费尔巴哈就会看到,不仅在自然界将发生巨大的变化,而且整个人类世界以及他自己的直观能力,甚至他本身的存在也会很快就没有了。”

第五,批判费尔巴哈的“抽象的人”的错误,揭示了以费尔巴哈为代表的旧唯物主义的不彻底性:在历史观上陷入了唯心史观。

费尔巴哈的直观唯物主义不仅不能解决人与自然的关系,也不能解决人的实践与人的认识能力的问题,也无法解决人的本质问题,因而陷入了唯心史观。

“‘纯粹的’唯物主义者”指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者,他们把人看成是一种精密的机器,把人的活动看成是完全受机械规律支配。如拉美特利等。费尔巴哈比他们要高明,他看到了人与机器的区别,看到了人的是种感性的存在物,看到了人的主观世界如理性、情感、爱等。但他也仅仅把人看成是感性对象,不是感性活动,因而,他的人还是抽象的人。“他还从来没有看到现实存在着的、活动的人,而是停留於抽象的‘人’,并且仅仅限於在感情范围内承认‘现实的、单个的、肉体的人’,也就是说,除了爱与友情,而且是观念化了的爱与友情以外,他不知道‘人与人之间’还有什麽其他的‘人的关系’”。也正是因为费尔巴哈不懂得实践,他也就找不到解决社会问题的真正答案,“他便不得不求助於‘最高的直观’和观念上的‘类的平等化’”。这样,他从批判黑格尔哲学的虚幻性,批判唯心主义时,又不自学地在社会历史观上倒向了唯心主义,把目标限于抽象的思想、情感。“正是在共产主义的唯物主义者看到改造工业和社会结构的必要性和条件的地方,他却重新陷入唯心主义。”

总的来说,费尔巴哈的功绩在于他在批判黑格尔的思辨哲学时,抛弃了其神秘的绝对精神,代之以感性的存在(自然界和人),恢复了唯物主义的权威。但是,由于其直观性,“他从来没有把感性世界理解为构成这一世界的个人的全部活生生的感性活动”,所以,“当费尔巴哈是一个唯物主义者的时候,历史在他的视野之外;当他去探讨历史的时候,他不是一个唯物主义者。”

3,阐述了人类历史的前提或基本因素

唯心主义都轻视物质生产活动,不懂得物质生产的作用。

马克思认为,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亦即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是生活资料的生产。他说“人们首先应当确定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

人类历史的“第二个事实是,已经得到满足的第一个需要本身、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已经获得的为满足需要而用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而这种新的需要的产生是第一个历史活动。”也就是第二个前提是生活资料的再生产。因为人们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而进行生产的,当第一个需要满足,必然会引起新的需要。要满足人类源源不断的产生的新的需要,就必须不断的再生产,人类社会也就不断的进步。马克思后来也曾经说过:“任何一个民族,如果停止劳动,不用说一年,就是几个星期,也要灭亡,这是每一个小孩都知道的。”

人类的第三个基本前提是人口的生产。“一开始就进入历史发展过程的第叁种关系是:每日都在重新生产自己生命的人们开始生产另外一些人,即繁殖。这就是夫妻之间的关系,父母和子女之间的关系,也就是家庭”。

马克思强调,以上三个方面是同时进行的,“不应该把社会活动的这叁个方面看作是叁个不同的阶段,而只应该看作是叁个方面,或者把它们看作是叁个‘因素’。从历史的最初时期起,从第一批人出现时,这叁个方面就同时存在着,而且现在也还在历史上起着作用。”这三个方面是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其中,人口生产要从属于物质资料的生产。“这种家庭起初是唯一的社会关系,後来,当需要的增长产生了新的社会关系而人口的增多又产生了新的需要的时候,这种家庭便成为从属的关系了”。

这里要说明的是,由于材料的缺乏,马克思对于人类原始社会的研究是不准确的。其实,家庭关系并不是唯一的关系,因为人口生产一开始并不是以家庭为单位,而是以氏族为单位的。

历史发展的第四个因素是社会关系。马克思指出,无论是物质资料的生产,还是人口的生产,都表现为双重关系。“一方面是自然关系,另一方面是社会关系;社会关系的含义在这里是指许多个人的共同活动,至於这种活动在什麽条件下、用什麽方式和为了什麽目的而进行,则是无关紧要的。”这就是说,一旦进行生产,必然发生人与自然和人与人的关系。马将前者理解为生产力,后者理解为生产关系,这是两个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一定的生产方式或一定的工业阶段始终是与一定的共同活动方式或一定的社会阶段联系着的,而这种共同活动方式本身就是‘生产力’”。也就是说,社会的状况,社会关系的状况(共同活动方式)是与生产方式,工业的状况相联系的。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社会关系是包括生产关系并在生产关系基础上形成的各种关系,其中生产力是最终决定力量。“由此可见,人们所达到的生产力的总和决定着社会状况,因而,始终必须把“人类的历史”同工业和交换的历史联系起来研究和探讨。”这是一条正确地研究人类历史的方法,马从此出发,得出了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决定力量,社会历史归根结底是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变更的历史的重要结论,从而把对历史的理解定位于真实的历史基础上。他说:“由此可见,一开始就表明了人们之间是有物质联系的。这种联系是由需要和生产方式决定的,它和人本身有同样长久的历史;这种联系不断采取新的形式,因而就表现为‘历史’,它不需要有专门把人们联合起来的任何政治的或宗教的呓语。”

好一个历史与逻辑的统一(阐述唯物史观的前提时是逻辑的方法,阐述人类社会的前提时是历史的方法,结论是相同的,都是现实的社会物质生产实践,也就是现实的个人,也就是现实的物质生活条件。)

4、意识是社会的产物

在考察了人类社会的四介前提后,马克思接着说:“我们才发现:人还具有‘意识’。但是这种意识并非一开始就是‘纯粹的’意识。”

马克思坚持物质决定意识的唯物主义原则。

第一,他认为,意识是社会的产物、交往的产物。“‘精神’从一开始就很倒霉,受到物质的‘纠缠’,物质在这里表现为振动着的空气层、声音,简言之,即语言。语言和意识具有同样长久的历史;语言是一种实践的、既为别人存在因而也为我自身而存在的、现实的意识。语言也和意识一样,只是由於需要,由於和他人交往的迫切需要才产生的。凡是有某种关系存在的地方,这种关系都是为我而存在的;动物不对什麽东西发生“关系”,而且根本没有“关系”;对於动物来说,它对他物的关系不是作为关系存在的。因而,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而且只要人们存在着,它就仍然是这种产物。”

第二,马克思还认为意识的产生与生产、分工和交往的发展过程相联系。起初,意识只是对直接的可感知的环境的一种意识,人们开始认识到自身与外界的区别。同时,它也是对自然界的一种意识。这时的人力量很弱小,此时的意识基本上是“对自然界的一种纯粹动物式的意识(自然宗教)”。但毕竟与动物的本能有本质区别,“他的意识代替了他的本能,或者说他的本能是被意识到了的本能。”随着“生产效率的提高,需要的增长以及作为二者基础的人口的增多”,真正的人的意识才发展起来。其中分工对意识的产生起了推动作用,特别是物质劳动与精神劳动(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离,才使意识有了相对独立性,并在社会生活中占有特殊地位。意识的相对独立性一方面使意识所具有的性质得到了发展,表明人类的认识广度和浓度都有长足的进步。另一方面,意识又面为影响社会历史发展的重要力量。意识不再局限于对现实世界的直观反映,意识开始表现出某种创造性和虚幻性,意识的产物已经不再与现实划等号了,甚至出现了脱离现实的意识。“从这时候起意识才能现实地想象:它是和现存实践的意识不同的某种东西;它不用想象某种现实的东西就能现实地想象某种东西。从这时候起,意识才能摆脱世界而去构造‘纯粹的’理论、神学、哲学、道德等等。但是,如果这种理论、神学、哲学、道德等等和现存的关系发生矛盾,那麽,这仅仅是因为现存的社会关系和现存的生产力发生了矛盾。” 当然,如果出现了这种脱离,那也可以从现实生活中寻找到原因。因为,在阶级社会中,思想家、理论家的思想意识往往是受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的支配,所以他们的理论与现实的矛盾实际上反映着现实生活的矛盾。

5、分工与人类社会的矛盾运动

“生产力、社会状况和意识,彼此之间可能而且一定会发生矛盾,因为分工不仅使精神活动和物质活动、享受和劳动、生产和消费由不同的个人来分担这种情况成为可能,而且成为现实,而要使这叁个因素彼此不发生矛盾,则只有再消灭分工。此外,不言而喻,“怪影”、“枷锁”、“最高存在物”、“概念”、“疑虑”显然只是孤立的个人的一种唯心的、思辨的、精神的表现,只是他的观念,即关於真正经验的束缚和界限的观念;生活的生产方式以及与此相联系的交往形式就在这些束缚和界限的范围内运动着。”

社会状况在这里主要是指以生产关系为基础的社会关系。马克思在这段话中指出,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使分工发展,分工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所有制的中介。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带来的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必须在意识里得到体现,一方面意识可能为了维护现存的经济关系,而与生产力发展的要求相违背,另一方面,脑体分离也使这种歪曲更容易成为现实。在这种分工下带来的是私有制的出现,在分工的存在和私有制存在的前提下,人们的眼界和活动范围极为狭窄,意识脱离现实的情况经常出现,前文中的“怪影”、“枷锁”、“最高存在物”、“概念”、“疑虑”就是唯心主义观念的表现。只有打破旧式分工所带来的具有对抗性质的私有制,才能解决此时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马克思接着具体分析了分工与私有制的产生过程。“分工和私有制是相等的表达方式,对同一件事情,一个是就活动而言,另一个是就活动的产品而言。”(略)

分工导致私有制的产生,也导致了个人利益与共同利益矛盾的产生。

“随着分工的发展也产生了单个人的利益或单个家庭的利益与所有互相交往的个人的共同利益之间的矛盾;而且这种共同利益不是仅仅作为一种“普遍的东西”存在於观念之中,而首先是作为彼此有了分工的个人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存在於现实之中。”这里的个人利益还包括了社会各阶级的利益,共同利益实际上是指社会统治阶级的利益,当某个阶级成为统治阶级后,必然把自身的利益是社会的普通利益。

分工也导致了国家的产生。

“正是由於特殊利益和共同利益之间的这种矛盾,共同利益才采取国家这种与实际的单个利益和全体利益相脱离的独立形式,同时采取虚幻的共同体的形式。”也就是说,国家是个人利益与共同利益尖锐化的产物。国家产生后,它仿佛代表着整个社会的共同利益,是高高在上的独立的东西,实际上,国家并不是脱离现实的独立的东西,只是一种虚幻的共同体形式。国家“始终是在每一个家庭集团或部落集团中现有的骨肉联系、语言联系、较大规模的分工联系以及其他利益的联系的现实基础上,特别是在我们以後将要阐明的已经由分工决定的阶级的基础上产生的,这些阶级是通过每一个这样的人群分离开来的,其中一个阶级统治着其他一切阶级。”“国家内部的一切斗争——民主政体、贵族政体君主政体相互之间的斗争,争取选举权的斗争等等,不过是一些虚幻的形式——普遍的东西一般说来是一种虚幻的共同体的形式——,在这些形式下进行着各个不同阶级间的真正的斗争”。“这些始终真正地同共同利益和虚幻的共同利益相对抗的特殊利益所进行的实际斗争,使得通过国家这种虚幻的“普遍”利益来进行实际的干涉和约束成为必要。”每一个阶级要取得统治地位,就必须夺取政权,才能把本阶级的利益上升为共同利益。

分工还导致了生产力的扩大和发展和异化劳动的产生。

马克思指出,“社会活动的这种固定化,我们本身的产物聚合为一种统治我们、不受我们控制、使我们的愿望不能实现并使我们的打算落空的物质力量,这是迄今为止历史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受分工制约的不同个人的共同活动产生了一种社会力量,即扩大了的生产力。”

马克思接着指出,但是“因为共同活动本身不是自愿地而是自然形成的,所以这种社会力量在这些个人看来就不是他们自身的联合力量,而是某种异己的、在他们之外的强制力量。”“只要特殊利益和共同利益之间还有分裂,也就是说,只要分工还不是出於自愿,而是自然形成的,那麽人本身的活动对人来说就成为一种异己的、同他对立的力量,这种力量压迫着人,而不是人驾驭着这种力量。”

在这里,马克思认为,由于旧式分工不是劳动者自愿的,只是为了生存的需要才形成的,所以,劳动对于劳动者来说,是一种“异化”,分工带来的扩大的生产力总量对于劳动者来说也是异己的力量。只有到了共产主义阶段,由于生产力的发展,旧式分工被消除,“任何人都没有特殊的活动范围,而是都可以在任何部门内发展,社会调节着整个生产,因而使我有可能随自己的兴趣今天干这事,明天干那事,上午打猎,下午捕鱼,傍晚从事畜牧,晚饭後从事批判,这样就不会使我老是一个猎人、渔夫、牧人或批判者”,异化才能被消除,劳动才是人的真正的本质。

马克思进而分析了消除这种异化的两个实际前提:第一,“使这种异化成为一种“不堪忍受的”力量,即成为革命所要反对的力量”,也就是说要使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斗争尖锐化,无产阶级及劳动群众纷纷起来革命;第二是社会生产力的极大提高,因为“如果没有这种发展,那就只会有贫穷、极端贫困的普遍化;而在极端贫困的情况下,必须重新开始争取必需品的斗争,全部陈腐污浊的东西又要死灰复燃”。

6,对共产主义的论述

马克思以唯物史观基本原理为基础,立足于生产力的高度发达为前提,阐述了关于共产主义的理论。

第一,关于共产主义的概念。马克思认为,“共产主义对我们来说不是应当确立的状况,不是现实应当与之相适应的理想。我们所称为共产主义的是那种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的运动”。马克思关于共产主义的概念主要有三层含义:首先,共产主义是一种理论,是针对人类社会发展不合理的现实而提出的关于未来社会的理论。其次,共产主义是一种高于现存社会的社会制度的描述。最后,共产主义还是一种消灭不合理的革命运动。综合起来,就是指以科学共产主义理论为指导,通过共产主义的现实运动,达到共产主义的目标。

马克思在文中的观点很有现实意义:从这一理论出发,我们可以理解,共产主义作为一种理想制度,它的实现离我们还很遥远,但作为一种理论和革命运动,就在我们的现实之中。世界各国人民争取民主、自由和富强的运动及我们目前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实际上就是一种共产主义运动。正是通过这些运动,共产主义才能逐步实现。我们要把共产主义的现实工作与共产主义社会制度结合起来,做好现在的工作,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

第二,共产主义的实现以生产力的高度发达为前提。“这个运动的条件是由现有的前提产生的”。生产力发展到社会分裂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两大对抗阶级时,无产阶级为了自身的生存和解放,不能不起来与剥夺他们生活来源的资产阶级斗争,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实现共产主义社会。这一理论使马克思主义与空想社会主义区别开来。

第三,共产主义的实现以人类的普遍交往为前提,即在世界历史中才能实现。“普遍交往,一方面,可以产生一切民族中同时都存在着‘没有财产的’群众这一现象(普遍竞争),使每一民族都依赖於其他民族的变革;最後,地域性的个人为世界历史性的、经验上普遍的个人所代替。”“无产阶级只有在世界历史意义上才能存在,就像共产主义——它的事业——只有作为‘世界历史性的’存在才有可能实现一样。”

这里的“世界历史”不是指历史学意义上的本国历史学以外的国家的历史,而是指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各民族各国家由于市场的扩大,交通的便利、通讯的发达而产生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相互制约,各国普遍交往的历史,与民族的狭隘性相对应。世界历史形成于资本主义时代。因而,共产主义的实现是以生产力高度发达所引起的世界历史出现为前提,真正意义上的共产主义是对于整个世界范围而言,在生产力不发达的前提下,共产主义只能作为地域性的代表而存在。

正是基于此理论前提,马克思认为共产主义社会必须在全世界范围内同时发生革命才能实现。“共产主义只有作为占统治地位的各民族“一下子”同时发生的行动,在经验上才是可能的”。只有在资本主义发达的国家,先进的民族同时起来革命,才能成功。当然这一理论为列宁所突破和发展。马克思这一理论是基于,历史条件得出的。19世纪4050年代,欧洲资本主义是世界是最先进的,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也主要集中英、法、德等国。在当时情况下,几个主要资本主义大国发展水平相当,在这种历史条件下,单独一个国家爆发社会主义革命是不可能取得胜利的,会遭到其它国家的镇压,1848年沙俄对的法国干涉1871年各国对巴黎公社的干涉都是例证。列宁的结论是在帝国主义阶段,各国经济政治开始不平衡的情况下,提出来的。同时,我们还应该看到,马克思所说的共产主义是建立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基础上的,无论是在生产力水平,还是社会主义制度方面都应该优于资本主义制度的。但是,今天,现实存在的社会主义都是在生产力极为落后的国家建立起来的,与马所理解的共产主义与很大差距,这说明了列宁的理论是对马克思关于共产主义革命理论的丰富和补充,不是否定。

第四,阐述了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随着基础即随着私有制的消灭,随着对生产实行共产主义的调节以及这种调节所带来的人们对於自己产品的异己关系的消灭,供求关系的威力也将消失,人们将使交换、生产及他们发生相互关系的方式重新受自己的支配。”私有制将消灭,商品交换将消失,劳动将不再只是人们谋生的手段,而是一种享受,是人的本质的体现。

7、市民社会是全部历史的真正的发源地和舞台

第一,市民社会的内涵

市民社会这一标识语对于马克思来说,曾在多种含义上使用过。在《提纲》中,曾经用来指代物质生活条件、社会关系和资本主义社会。在本文中,马克思的意思是指:“在过去一切历史阶段上受生产力制约同时又制约生产力的交往形式”,即生产关系,而且是一切物质的交往关系即生产关系的总和,也就是经济基础。“市民社会这一名称始终标志着直接从生产和交往中发展起来的社会组织,这种社会组织在一切时代都构成国家的基础以及任何其他的观念的上层建建筑的基础。”(手稿4)。

第二,市民社会的作用和意义

“这个社会是以简单的家庭和复杂的家庭,即所谓部落制度作为自己的前提和基础的。这个市民社会是全部历史的真正发源地和舞台。”

马克思的意思是说,市民社会是全部历史的真正的发源地和家庭、法律、思想观念等的基础和决定者,即无论是政治上层建筑,还是观念上层建筑,都是在市民社会的基础上产生的。市民社会决定上层建筑。“可以看出过去那种轻视现实关系而局限於言过其实的历史事件的历史观何等荒谬。”

8、历史的发展是纵向和横向的统一

首先,历史的发展是纵向的。

马克思指出,“历史不外是各个世代的依次交替。每一代都利用以前各代遗留下来的材料、资金和生产力;由於这个缘故,每一代一方面在完全改变了的环境下继续从事所继承的活动,另一方面又通过完全改变了的活动来变更旧的环境。”这就是说,历史的发展是在实践的推动下,不断地由低级到高级发展的过程,是一个非常现实的、客观的过程。可是,由于青年黑格尔派将历史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对历史发展所产生的影响作了目的论的歪曲,因而历史被他们作了拟人化的理解,“事情被思辨地扭曲成这样:好像後期历史是前期历史的目的”,“历史便具有了自己特殊的目的并成为某个与“其他人物”(像‘自我意识’、‘批判’、‘唯一者’等等)‘并列的人物’”。马克思认为:“其实,前期历史的‘使命’、‘目的’、‘萌芽’、‘观念’等词所表示的东西,终究不过是从後期历史中得出的抽象,不过是从前期历史对後期历史发生的积极影响中得出的抽象。”历史重大事件的发生对历史发展有巨大影响,这种人类社会的联系是客观的,不能理解为主观的目的论,它是非常荒谬的。

其次,历史的发展是横向的。

马克思指出,历史的发展表现为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各个相互影响的活动范围在这个发展进程中越是扩大,各民族的原始封闭状态由於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交往而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分工消灭得越是彻底,历史也就越是成为世界历史。”即历史的横向发展表现为各个国家、各个民族的普遍交往、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今天的全球化就是一个具体的表现。至于推动历史全球化发展的的力量,马克思认为 “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不是“自我意识”、宇宙精神或者某个形而上学怪影的某种纯粹的抽象行动,而是完全物质的、可以通过经验证明的行动,每一个过着实际生活的、需要吃、喝、穿的个人都可以证明这种行动”,是生产实践。

9、世界历史与人的解放的关系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概念为他考察问题了新的视角。他论述了资本主义大工业开创了世界历史,对人的影响。他指出,在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过程中,个人的主体性越来越受无形的、异己的力量的支配,这种力量过去是地域性的,现在变成世界性的。本来这种力量是随着人们的普遍交往,世界市场的扩大过程中形成的,是人们自身活动的产物,是资本主义制度的不合理造成的。但是,德国的理论家却对这种异己的力量作了唯心主义的解释:或者是绝对精神,或者是自我意识,或者是什么怪影之类的东西。实际上,“单个人随着自己的活动扩大为世界历史性的活动,越来越受到对他们来说是异己的力量的支配(他们把这种压迫想象为所谓宇宙精神等等的圈套),受到日益扩大的、归根结底表现为世界市场的力量的支配,这种情况在迄今为止的历史中当然也是经验事实。”共产主义将消灭不合理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私有制,也将消灭这种异己的力量,社会化大生产将成为人的本质,将成为属人的东西,个人也将得到解放,人将是自由的劳动,自由的发展。如果说资本主义开创了世界历史,共产主义将继续扩大世界历史的进程,人的解放随着世界历史的发展而发展,到共产主义,人将得到全面的解放,世界历史完全形成。“随着现存社会制度被共产主义革命所推翻(下面还要谈到这一点)以及与这一革命具有同等意义的私有制的消灭,这种对德国理论家们来说是如此神秘的力量也将被消灭;同时,每一个单个人的解放的程度是与历史完全转变为世界历史的程度一致的”,“个人的真正的精神财富完全取决於他的现实关系的财富”。到那时,“单个人才能摆脱种种民族局限和地域局限而同整个世界的生产(也同精神的生产)发生实际联系,才能获得利用全球的这种全面的生产(人们的创造)的能力。”“各个人的全面的依存关系、他们的这种自然形成的世界历史性的共同活动的最初形式,由於这种共产主义革命而转化为对下述力量的控制和自觉的驾驭,这些力量本来是由人们的相互作用产生的,但是迄今为止对他们来说都作为完全异己的力量威慑和驾驭着他们。”

10,关于共产主义的4条结论

唯物史观是共产主义的理论基础。从唯物史观理论出发,马克思得出了4条结论。

第一,资本主义虽然创造了巨大生产力,但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的现阶段,已经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生了尖锐的矛盾,“在这个阶段上产生出来的生产力和交往手段在现存关系下只能造成灾难,这种生产力已经不是生产的力量,而是破坏的力量”。同时,随着资本主义发展,一个新的阶级产生了,“它必须承担社会的一切重负,而不能享受社会的福利,它被排斥於社会之外,因而不得不同其他一切阶级发生最激烈的对立;这种阶级形成全体社会成员中的大多数,从这个阶级中产生出必须实行彻底革命的意识,即共产主义的意识。

―共产主义必然战胜资本主义的规律的初步揭示。

第二,在阶级社会里,无论在思想领域还是在实际生活中,统治阶级总是利用手中的权力维护它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因此,革命的首要问题就是政权问题。无产阶级革命也是如此。“一切革命斗争都是针对在此以前实行统治的阶级的”。

第三,共产主义革命是最彻底的革命。“迄今为止的一切革命始终没有触动活动的性质,”“而共产主义革命则针对活动迄今具有的性质,消灭劳动,并消灭任何阶级的统治以及这些阶级本身。”以前的都是一种私有制代替另一种私有制,而共产主义革命则是消灭一切剥削,消灭私有制,这是由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决定的。

第四,共产主义还是改造无产阶级的手段。“革命之所以必需,不仅是因为没有任何其他的办法能够推翻统治阶级,而且还因为推翻统治阶级的那个阶级,只有在革命中才能抛掉自己身上的一切陈旧的肮脏东西,才能成为社会的新基础”

11、唯物观与唯心史观的根本对立

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对立就在于如何回答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前者用社会存在来解释社会意识,后者则用社会意识来解释社会存在。

首先,马克思完整地总结了唯物史观的两条基本原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从直接生活的物质生产出发阐述现实的生产过程,把同这种生产方式相联系的、它所产生的交往形式即各个不同阶段上的市民社会理解为整个历史的基础,从市民社会作为国家的活动描述市民社会,同时从市民社会出发阐明意识的所有各种不同理论的产物和形式,如宗教、哲学、道德等等,而且追溯它们产生的过程。这样当然也能够完整地描述事物(因而也能够描述事物的这些不同方面之间的相互作用)。”

接下来,马克思阐述了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根本对立:

第一,从物质实践出发解释观念还是从观念出发物质实践。

唯物史观“不是在每个时代中寻找某种范畴,而是始终站在现实历史的基础上,不是从观念出发来解释实践,而是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观念的形成”。而唯心史观则相反。

从物质实践来解释人,解释社会存在,解释物质生活条件。从实践出了就是从现实的人出发,就是从物质生活条件出发,就是从社会存在出发。

第二,在历史发展动力上的对立。

唯物史观认为:“意识的一切形式和产物不是可以通过精神的批判来消灭的,不是可以通过把它们消融在“自我意识”中或化为“幽灵”、“怪影”、“怪想”等等来消灭的,而只有通过实际地推翻这一切唯心主义谬论所由产生的现实的社会关系,才能把它们消灭;历史的动力以及宗教、哲学和任何其他理论的动力是革命,而不是批判”。

这里的革命就是指实践,因为实践是对客观世界进行改造的物质活动的总和。批判指的是青年黑格尔派的精神领域的批判。唯物史观认为,只有革命实践才是解决社会问题的根本途径,是历史发展的动力,而唯心史观则坚持精神是历史发展的动力。

第三,人与自然环境关系上的对立。

唯物史观认为人创造环境与环境创造人是一致的,是自然的历史和历史的自然的统一,历史就是在人与自然的不断联系中前进的。而唯心史观则坚持人对环境的创造或精神对环境的创造。“历史的每一阶段都遇到一定的物质结果,一定的生产力总和,人对自然以及个人之间历史地形成的关系,都遇到前一代传给後一代的大量生产力、资金和环境,尽管一方面这些生产力、资金和环境为新的一代所改变,但另一方面,它们也预先规定新的一代本身的生活条件,使它得到一定的发展和具有特殊的性质。由此可见,这种观点表明: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每一代所遇到的现成的东西:生产力、资金和社会交往形式的总和,是哲学家们想象为“实体”和“人的本质”的东西的现实基础,是他们神化了的并与之斗争的东西的现实基础,这种基础尽管遭到以“自我意识”和“唯一者”的身分出现的哲学家们的反抗,但它对人们的发展所起的作用和影响却丝毫也不因此而受到干扰。”

第四,人民群众对于历史发展的作用上的对立。

唯物史观强调人民群众对于历史发展的决定作用,唯心史观则观强调英雄在历史发展中的决定作用。

“历史上周期性地重演的革命动荡是否强大到足以摧毁现存一切的基础;如果还没有具备这些实行全面变革的物质因素,就是说,一方面还没有一定的生产力,另一方面还没有形成不仅反抗旧社会的个别条件,而且反抗旧的“生活生产”本身、反抗旧社会所依据的“总和活动”的革命群众,那麽,正如共产主义的历史所证明的,尽管这种变革的观念已经表述过千百次,但这对於实际发展没有任何意义。”

马克思在这时指出了革命的两个前提:一个是特定水平的生产力总和;一个是革命群众。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ee38a8a0f524ccbff1218422.html

《德意志意识形态.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