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数蔡伯喈的三大罪状

发布时间:2019-12-28 19:12:18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细数蔡伯喈的三大罪状

蔡中郎的故事在南宋时候就已经被说唱艺人广泛演唱。在高明的《琵琶记》中,蔡伯喈被改造成了一个令人同情的人物。作者将他的“三不孝”罪责用“三不从”的理由来开脱,说蔡伯喈如同汪洋大海中的一叶扁舟,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想尽孝却不能的真孝子。剧作开宗明义的写道:“极富极贵牛丞相,施仁施义张广才。有贞有烈赵贞女,全忠全孝蔡伯喈。”

而今天,我却要将蔡伯喈那伪君子的真实面貌揭示出来,细数他的血淋淋的、赤裸裸的三大罪状——优柔寡断、害怕强权、胆小怕事。

一、 优柔寡断没主见

蔡伯喈和赵五娘成家之时,双亲年事已高。按理说,蔡伯喈既不太过年轻而没有经验,又不过于年老而体力不支,成为家中的脊梁骨是理所应当的。凡大小事不说专断,至少他的建议应该被家人所重视。然而,这时候的蔡伯喈虽然有辞试留家中服侍父母的意愿,却不被重视。父母的偏执加上邻居的劝说,蔡伯喈无可奈何,只好同意了。

的确,听从父母的话是孝的一个体现,然而,言听计从有时候也是一种愚孝。蔡公为了让儿子进京考功名,将《孝经》搬出来:“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也许蔡伯喈还是没有蔡公的威慑力,于是他听从了父母的建议,进京赶考了。

没有任何的驳斥和反抗,在面对父母的强势时,他就像是没有长大的孩子,没有自己的主见,也学不会坚持和果断。

二、 害怕强权没骨气

当蔡伯喈成功考取状元后,牛丞相奉旨招新科状元为婿,要他入赘牛府,同时皇帝也要求他留在京城担任官职,为国家效力。此时的蔡伯喈虽然满心的不愿意,也明确指出了自己要回乡侍奉双亲尽孝,同时自己也已经娶妻。

然而牛丞相“势压朝班,威倾京国”,非要招他为女婿。“除非做的天下状元,方可嫁他;若是别人,不许问亲。”皇帝面对他的辞官的托词也明确拒绝,“孝道虽大,终于事君;王事多艰,岂遑报文”。

于是,蔡伯喈就不再挣扎了。他留京当官并且入赘牛家了,但是她的所作所为却被形容成“被君强官为议郎,被婚强来效鸾凰”,他把他的无情无义都说城市被迫无奈。

我不懂,拒绝就真的那么困难吗?当皇帝说为国效力才是第一要务的时候,他为什么不反驳说对父母的孝道都尽不了如何去为一个国家尽力?当牛丞相偏执的要招他为序到时候,她为什么不驳斥说糟糠之妻都会抛弃又有何资格去娶丞相之女?他是状元,他是读过书的,这点道理他应该懂得。况且皇帝应该是明察秋毫的,如果蔡伯喈执意要归乡尽孝,我想皇帝会对他的忠孝刮目相看,同一也说不定呢?

可是他没有尽自己的全力去博取归乡的机会。如果不是因为内心还是希望留京当官,那么他就是害怕强权,,诶呦骨气,为了保住自己的脑袋,而弃亲背妇了。

三、 胆小怕事没担当

入赘牛家后,蔡伯喈终日思念双亲,也写过书信,但是却音信全无。于是,他只好在家靠弹琴来抒发内心的抑郁愁思。不巧被牛氏发现。在牛氏的追问下,蔡伯喈才告知一切。牛氏得知详情后,告知父亲,并且说服了父亲要将其父母妻子迎接进京。

我想说的是,一个大男人,连想归家尽孝都不敢说出来,只会偷偷伤心抹眼泪,整天唉声叹气的,有一点男人样吗?最后还是靠自己的妻子,才有迎接家人进京的机会。要是那日蔡伯喈没有弹琴抒情呢?要是那日牛氏没有听见蔡伯喈的琴声呢?难道他想一辈子就这样唉声叹气、对远在陈留的家人无可奈何而置之不顾?说到底还不是蔡伯喈胆小怕事、没有担当、没有责任心。

归根结底,蔡伯喈“生不能养,死不能葬,葬不能祭”的“三不孝”,都是他自己造成的。如果他够果敢,够胆大,都忠孝,那么也就没有“琵琶记”这个故事了。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ee2df744336c1eb91a375d61.html

《细数蔡伯喈的三大罪状.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