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高中优秀教案 5.17过秦论(名师导课)(人教版第二册)

发布时间:2020-03-26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名师导课--解读教材重点、难点 一、课文析读
《过秦论》赏析
贾谊的《过秦论》是一篇政论。
《过秦论》如题目所示,旨在讲论秦王朝的过失,揭示秦至二世而亡的原因。作者充分发挥赋体的特长,不经言秦之衰而先以豪迈之语详述秦之兴,不先写秦之亡而先以昂扬之笔大书秦之盛,犹如长河入海直奔尾闾之窟。作者在纵笔泼墨绘足龙腾云卷之态后予以点睛:“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辞赋的艺术手段,使得文势充畅,波澜层叠,议论风发,题旨轩昂,使人不仅理性上可以得到启迪,而且感情上能够得到震动。
文章由两大部分组成:一为叙史事,一为发议论。述史是议论的依据,议论是叙事的升华。叙述史实,以时序为经,以事迹为纬,概括了秦“百有余年”由兴而亡的全过程,即从“攻”势转为“守”势两大阶段。议论时,以陈涉与强大的秦王朝比,与山东六国比,是非立分,结论自出。这样由事见意,由史出论,便于作者按辞赋的写作规律施展才华,驰骋笔墨。
《过秦论》极尽铺陈夸张之能事,使得文势滔滔,并有一唱三叹之韵味。 极化对比,气魄恢弘。辞赋惯用夸张的手法叙事状物,《过秦论》写由兴而盛的“攻势”将攻和被攻的双方向两极强化,极言被攻对象的力强势盛,极言进攻方面的力弱势孤,结果却易攻轻取,对比之下显得气魄很大,足可鼙鼓骇聋。
同义叠句,气势酣畅。如秦孝公“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方之心”,四句只一意,即吞并天下。如秦始皇:“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一意以多句写之,便把秦的虎狼之心披露得淋漓尽致,把秦的暴虐之行描述得无一可掩,并且以整齐句式叠写一意,使得文字气足神定,一气呵成,读之犹如骏马走坂,流水下坡。
多重排比,气氛热烈。辞赋中往往铺锦列绣,排红叠翠,排比句鳞次栉比。并以多组排比复合,从而犹如繁弦急管般热烈,增强了艺术效果。写“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先以“齐有孟尝……魏有信陵”四个相同的主谓结构的句式排比,显示“合从缔交”面的广。接着以“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三个相同的联合结构的词组排比,显示上述四君子的谋能才干。再以“……中山之众”……杜赫之属为之谋”……乐毅之徒通其意”……赵奢之伦制其兵”四个基本相同的带有长串定语的主语以及相同谓语形式的句子,显示“天下之士”合从缔交,戮力攻秦的力量。最后更以“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强国请服,弱国入朝”八个结构异同交错的四言句,显示秦乘胜前进夺天下,摧枯拉朽攻诸侯的声势。排比句式使文章气势奔放,如果只是一式到底,那又机械呆板了,将多种句式的排比句组合起来,则整齐与参差结合,相为映照,文章便张弛有致、气韵流转了。
《过秦论》作为辞赋家的政论,在当时独标新帜,这种文风并沾溉后世,像唐代杜牧的名篇《阿房宫赋》,宋代范仲淹的代表作《岳阳楼记》等,都能明显地看到其影响。今天我们学习它,也能从它别具一格的散文艺术中获得有益的启示。
《古诗文导读》大象出版社2001.3
二、类文荐读
1.荐读《途经秦始皇墓》和《焚书坑》
途经秦始皇墓
龙盘虎踞树层层,势入浮云亦是崩。 一种青山草里,路人唯拜汉文陵。

提示:秦始皇统一了中国,推动了经济、文化的发展,但他又是一个暴君,实行专制主义,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受到后人谴责。许诨这首诗抒写了他行经秦始皇墓时的感想。诗人在墓前驻足,目光从墓基转向墓顶,见到的是层层绿树,直上云天。墓仿佛一座山一样,给人“龙盘虎踞”之感。眼前的高坟正象征着秦始皇生前煊赫的声势。“势入浮云亦是崩”覆亡之迅速与秦始皇在位时不可一世的声势,恰恰形成极富于讽刺性的鲜明对照。一个“崩”字,声如裂帛,宣告了秦皇已死,秦朝已亡,似乎言尽意绝。然而诗人忽一转笔:“一种青山草里,路人唯拜汉文陵”,这两句与前两句似断而实连,诗意从“崩”字悄悄引出,不着痕迹地进一步写出了秦始皇形象在后人心目中的彻底崩塌。同样是青山草,路人却只向汉文帝陵前参拜。汉文帝的谦和、仁爱与俭仆,同秦始皇的刚愎、凶残与奢靡正好形成强烈的对比。对于仁君和暴君,人们自会做出自己的评判。末句的一个“唯”字,鲜明地指出了这一点。后两句表面看来似乎荡开了笔墨,从秦始皇写到了汉文帝,从诗人自己写到了“路人”,实际上却有形愈松而意愈紧的效果,在轻浅疏淡的笔墨中显示出了厚重的力量。
焚书坑
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 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
提示:这首诗就秦末动乱的局面,对秦始皇焚书的暴虐行径进行了辛辣的嘲讽和无情的谴责。秦始皇三十四年(前213年),采纳丞相李斯的奏议,焚书坑儒,造成中国历史上一场文化浩劫。“不读书”的刘项而能灭亡“焚书”之秦,揶揄调侃之中,包含极为辛辣的讽刺。
2.荐读《过秦论》(中、下)
过秦论(中)
秦灭周祀,并海内,兼诸侯,南面称帝,以养四海。天下之士,斐然向风。若是,何也?曰:近古之无王者久矣。周室卑微,五霸既灭,令不行于天下。是以诸侯力政,强凌弱,众暴寡,兵革不休,士民罢弊。今秦南面而王天下,是上有天子也。既元元之民冀得安其性命,莫不虚心而仰上。当此之时,专威定功,安危之本,在于此矣。
秦王怀贪鄙之心,行自奋之智,不信功臣,不亲士民,废王道而立私爱,焚文书而酷刑法,先诈力而后仁义,以暴虐为天下始。夫兼并者高诈力,安危者贵顺权,此言取与守不同术也。秦离战国而王天下,其道不易,其政不改,是其所以取之也。孤独而有之,故其亡可立而待也。借使秦王论上世之事,并殷、周之迹,以制御其政,后虽有淫骄之主,犹未有倾危之患也。故三王之建天下,名号显美,功业长久。
今秦二世立,天下莫不引领而观其政。夫寒者利裋褐,而饥者甘糟糠。天下嚣嚣,新主之资也。此言劳民之易为仁也。向使二世有庸主之行而任忠贤,臣主一心而忧海内之患,缟素而正先帝之过;裂地分民以封功臣之后,建国立君以礼天下;虚囹圄而免刑戮,去收孥污秽之罪,使各反其乡里;发仓廪,散财币,以振孤独穷困之士;轻赋少事,以佐百姓之急;约法省刑,以持其后,使天下之人皆得自新,更节修行,各慎其身;塞万民之望,而以盛德与天下,天下息矣。即四海之内皆欢然各自安乐其处,惟恐有变。虽有狡害之民,无离上之心,则不轨之臣无以饰其智,而暴乱之奸弭矣。
二世不行此术,而重以无道:坏宗庙与民,更始作阿房之宫;繁刑严诛,吏治刻深;赏罚不当,赋敛无度。天下多事,吏不能纪;百姓困穷,而主不收卹。然后奸伪并起,而上下相遁;蒙罪者众,刑戮相望于道,而天下苦之。自群卿以下至于众庶,人怀自危之心,亲处穷苦之实,咸不安其位,故易动也。是以陈涉不用汤、武之贤,不借公侯之尊,奋臂于大泽,而天下响应者,其民危也。
故先王者,见终始不变,知存亡之由。是以牧民之道,务在安之而已矣。下虽有逆行之臣,必无响应之助。故曰:“安民可与为义,而危民易与为非”,此之谓也。贵为天子,富有
四海,身在于戮者,正之非也。是二世之过也。
提示:本篇首先对秦统一中国的历史功绩和统一后的政治形势作了热情讴歌和肯定,认为这本是“专威定功”的好机会;但是由于秦始皇废王道而行暴政,先诈力而后仁义;秦后世不改弦更张,反变本加厉,终于身死人手,以至最后亡国。从本篇文字里,我们可以看到贾谊为秦后世设想的一些政治措施,如“裂地分民以封功臣之后,建国立君以礼天下”“轻赋少事”“约法省刑”等等,较具体地反映了贾谊行仁政的主张。
过秦论(下)
秦兼诸侯山东三十余郡,脩津关,据险塞,缮甲兵而守之。然陈涉率散乱之众数百,奋臂大呼,不用弓戟之兵,鉏耰白梃,望屋而食,横行天下。秦人阻险不守,关梁不闭,长戟不刺,强弩不射。楚师深入,战于鸿门,曾无藩篱之难。于是山东诸侯并起,豪俊相立。秦使章邯将而东征,章邯因其三军之众,要市于外,以谋其上。群臣之不相信,可见于此矣。
子婴立,遂不悟。借使子婴有庸主之材而仅得中佐,山东虽乱,三秦之地可全而有,宗庙之祀宜未绝也。秦地被山带河以为固,四塞之国也。自缪公以来至于秦王二十余君,常为诸侯雄。此岂世贤哉?其势居然也。且天下尝同心并力攻秦矣,然困于险阻而不能进者,岂勇力智慧不足哉?形不利、势不便也。秦虽小邑,伐并大城,得阨塞而守之。诸侯起于匹夫,以利会,非有素王之行也。其交未亲,其民未附,名曰亡秦,其实利之也。彼见秦阻之难犯,必退师。案土息民以待其弊,收弱扶罢以令大国之君,不患不得意于海内。贵为天子,富有四海,而身为禽者,救败非也。
秦王足己而不问,遂过而不变。二世受之,因而不改,暴虐以重祸。子婴孤立无亲,危弱无辅。三主之惑,终身不悟,亡不亦宜乎?当此时也,也非无深谋远虑知化之士也,然所以不敢尽忠指过者,秦俗多忌讳之禁也,——忠言未卒于口而身糜没矣。故使天下之士倾耳而听,重足而立,阖口而不言。是以三主失道,而忠臣不谏,智士不谋也。天下已乱,奸不上闻,岂不悲哉!先王知壅蔽之伤国也,故置公卿、大夫、士,以饰法设刑而天下治。其强也,禁暴诛乱而天下服;其弱也,王霸征而诸侯从;其削也,内守外附而社稷存。故秦之盛也,繁法严刑而天下震;及其衰也,百姓怨而海内叛矣。故周王序得其道,千余载不绝;秦本末并失,故不能长。由是观之,安危之统相去远矣。
鄙谚曰:“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也。”是以君子为国,观之上古,验之当世,参之人事,察盛衰之理,审权势之宜,去就有序,变化因时,故旷日长久而社稷安矣。
提示:本篇进一步分析秦王朝灭亡的原因,指出:由于秦始皇、秦二世、子婴三主失道,繁法严刑,天下人敢怒而不敢言,内无辅,外无亲,很快便断送了江山;并且将秦王朝的政策与先王的政策加以比较,劝谏西汉统治者必须借鉴历史经验教训,“察盛衰之理,审权势之宜,去就有序,变化因时”,以求长治久安。本篇结尾一段,也可作为《过秦论》(上)的结尾,写作目的非常明确,从中不难看出贾谊一片赤诚的爱国之情。
三、阅读方略
文言文阅读之一:文言文朗读中的停顿规律 读清句读(dòu),正确停顿是诵读文言文的要求之一。停顿有两种:一是句间停顿,就是根据符号来确定句与句之间的停顿的长短,语调的抑扬;一是句子中短暂停顿,它是以词或词组为单位,根据句子内部各种成分之间的内在关系来划分的语气停顿。
正确地进行句中停顿,是以把握了句子里的词意和语法结构为前提的,因此,解答这类题时可以先将句子翻译出来确切地理解文意,把意思结合紧密的文字,看成一个“意义单位”“单位”与“单位”之间往往需要一定停顿;在分析语法结构时,可先抓动词,把跟动词有关的前后各词联系起来,观察句子的整体,往前找主语,往后找宾语,再旁及其他次要成分,这样就可以确定句子的语法结构,依次确定句中停顿。
确定句中停顿有以下几种方法:

(一)句首语助词,关联词后面应有停顿。文言文中有一些虚词放在句子的开头,强调语气或领起全句乃至全段,如“至若”“夫”“若夫”“盖”“故”“惟”等,诵读应稍加停顿,不能和后面的文字连续。
(二)古代是两个单音词,而现代汉语中是一个复音词的,要注意分开读。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可/以一战。“于是”“可以”在古代是两个单音词而现代汉语恰巧是一个复音词,词义发生了变化,要分开来读,不要把它当作一个词连起来读,否则就读破了。
(三)根据语言顺序来停顿,即按照“主语——谓语——宾语”“状语——谓语”“动词——补语”来停顿,也就是说,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动词和补语之间要作停顿(定语和中心语之间一般不停顿),以使语意明显。如:
先帝/不以/臣卑鄙(“臣卑鄙”是主谓短语作宾语,不能读成“先帝/不以臣/卑鄙” 永之人//奔走焉(不能读成“永之人/争奔走焉”,因为“奔”是谓语,而不是状语) (四)充当状语的名词和中心词之间应连读。如“其一犬坐于前”,句中“犬”是名词活用作状语,“犬坐”应连读,若分开读,就错将状语当作了主语,改变了句子意思,正确停顿是“其一/犬坐/于前”
(五)停顿应体现句子结构的原貌。如,“望晚日照城廓”,句中“望晚”是“向晚”之意,即接近黄昏之时,原句是主谓结构,如读成“望/晚日/照城廓”,读成了动宾结构,这就读成破句了,正确读法是“望晚/日照/城廓”又如“瞻予马首可也”应读成“瞻予马首/可也”如读成“瞻/予马首可也”,读成了动宾结构,就读破了。再如“问今是何世”,原句是动宾结构,宾语是一个主谓短语,如读成“问今/是何世”,读成了主谓句,就读破了。再如“两三点雨山前”,读成“两三点/雨山前”就读破了,原句是倒装句,停顿应在“雨”后。
(六)节奏停顿要体现出省略的成分,不要把成分省略当作没有省略来读。如: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再”“三”后省略动词谓语“鼓”字,应略停,以体现谓语的省略,不能读成“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七)对古代的国号、年号、官职、爵位、史实、地名要了解,不了解就会导致朗读停顿的错误。如:虞山/王毅叔远甫/刻,“虞山”是山名,“王毅叔远”,姓王名毅字叔远。“甫”古代对男子的美称。
(八)“也”用在句中提示停顿,朗读时应停顿,不能误为副词。如: 余闻之也/久。“也”不是谓语前的副词状语,不能读成“余闻之/也久”
(摘自《语文周报·高中版》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ed5a9f524a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23.html

《语文:高中优秀教案 5.17过秦论(名师导课)(人教版第二册).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