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游戏的定义

发布时间:2020-04-25 12:59:21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游戏的定义

柏拉图的游戏定义 游戏是一切幼子(动物的和人的)生活和能力跳跃需要而产生的有意识的模拟活动。

亚里斯多德的游戏定义 游戏是劳作后的休息和消遣,本身并带有任何目的性的一种行为活动。

拉夫.科斯特的游戏定义 (拉夫.科斯特索尼在线娱乐的首席创意官) 游戏就是在快乐中学会某种本领的活动。

胡氏的游戏定义 游戏是一种自愿参加,介于信与不信之间有意识的自欺,并映射现实生活跨入了一种短暂但却完全由其主宰的,在某一种时空限制内演出的活动或活动领域。

辞海定义 以直接获得快感为主要目的,且必须有主体参与互动的活动。 这个定义说明了游戏的两个最基本的特性: 1、以直接获得快感(包括生理和心理的愉悦)为主要目的。 2、主体参与互动。主体参与互动是指主体动作、语言、表情等变化与获得快感的刺激方式及刺激程度有直接联系!

游戏分类 A、按电子游戏内容目的进行分类: RPG= Role-playing Game角色扮演游戏。ACT= Action Game动作游戏。AVG= Adventure Game 冒险游戏。SLG= Strategy Game策略游戏。RTS=Real-Time Strategy Game:即时战略游戏。FGT= Fighting Game格斗游戏。

按呈画技术可再分为2D和3D两种,2D格斗游戏有著名的《街霸》系列、《侍魂》系列、《拳皇》系列等;3D格斗游戏如《铁拳》、《高达格斗》等。

1.游戏是自愿的活动

自愿属于动机的范畴。动机是推动人活动的心理力量,是人活动的目的。从动机产生的来源看,可以把活动动机分为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内部动机来自于活动主体自身的需要,而外部动机则相反,是指活动本身是应他人的要求引起的。游戏是一种自愿的行动,也即游戏的动机是内部动机,是游戏者内在的一种需要。

2.游戏是日常生活的表征

游戏是社会的产物。游戏的内容、种类和玩法,都受到社会的、地理的、文化的、习俗的影响。所有的游戏在某种意义上都表征着社会生活,但游戏本身却不是日常生活。对于儿童来说,游戏仍然是其象征性的生活而非吃饭睡觉等真实生活。

游戏的虚拟性或非真实性在学前儿童的游戏中尤为明显。真正的游戏也是在儿童能够将真实的情景当成想象的情景时产生的。同时,儿童以物代物、以人代人的象征思维能力也是在游戏中逐渐提高的。

3.游戏包含着丰富的快乐体验

乐趣是游戏必须具备的品质,是游戏的元功能。快乐体验是游戏真正的魅力所在。

游戏的乐趣体验有以下几种成分:

①兴趣性体验。这是一种为外界刺激物所捕捉和占据的体验,是一种情不自禁地被卷入、被吸引的心理状态。

②自主性体验。这是一种由游戏活动能够自由选择、自主决定的性质引起的主观体验,即我想玩就玩,不想玩就不玩我想怎么玩就怎么玩的体验。

③愉悦性体验。这是在轻松的活动过程中由嬉戏、玩笑引起的心理快感。

④活动性体验。这是游戏者在游戏中获得的生理快感,主要是由于身体活动的需要和中枢神经系统维持最佳唤醒水平的需要得到满足之后产生的。例如,外出活动可以有效地解除我们因长时间坐着不动而产生的精神困顿,获得来自本体的活动快感。

⑤成就感或胜任感体验。这是一种验证自己能力的乐趣体验,具有较强的影响力,可以增强游戏者的信心和继续挑战的意愿。任务与游戏者能力之间的合适差距是游戏者产生胜任感体验的关键所在。成就感体验往往伴随着紧张的心理,好的游戏总是把游戏者置于失败的危险中却不让他失败。

4.游戏是有规则的活动

游戏规则是游戏者在游戏中关于动作和语言的顺序,以及在游戏中被允许和被禁止的各种行为的规定。根据规则的性质,可以将游戏规则分为外显规则和内隐规则两种。外显规则是外在的游戏规则,主要是关于游戏方法的规定。外显规则一般是约定俗成的。游戏时,外显规则的建立或修改必须得到所有参加者的理解和同意,游戏才能正常进行。

游戏的内隐规则与外显规则同样具有限制和约束作用。

规则是社会的产物。规则游戏是游戏的高级形式,必须建立在一定的社会化基础上。婴幼儿最初的感觉运动游戏,主要通过重复简单动作或运动获得快感。这种初级游戏阶段的游戏并无规则可言。幼儿游戏的规则性水平是伴随着其认知能力的发展逐步具备的,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对规则游戏的兴趣将逐渐增长,并稳定在较高水平上。规则游戏也将从此伴随人的一生。

游戏的特征

(一)纽曼的游戏特征的三内说

内部控制内部真实内部动机

(二)游戏的基本特征

1.积极的情绪体验2.内在动机3.自主性4.特殊的真实与想象5.重过程、轻结果6.内在规则与秩序

我国古代游戏的发展蕴含的基本规律

1、游戏是人类物质生活需要得到相对满足时出现娱乐活动,和劳动一起构成了人类日常生活。

2、游戏活动脱胎于实用型的生产劳动或军事活动,但逐渐远离实用型生活活动。

3、作为社会生活和文化的组成部分,游戏活动具有鲜明的文化性格。游戏活动的主导类型反映社会政治、文化及人们的精神风貌。

4、中华民族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游戏文化。

游戏的文化特点:

身体技能型游戏的文化特点2、运气型游戏的文化特点3、策略型游戏的文化特点

现代儿童的游戏

改革开放(抓特务;炸碉堡;斗地主;政治歌谣;制作玩具)体现出政治性 自然性 群体性的特点

改革开放后(玩具商品化、现成化;竞争型力量型游戏减少;歌谣反应应试教育)体现出世俗化、商品化、个体化

二、游戏的理论解释

早期游戏理论(剩余精力前练习复演说和松弛说)

精神分析学派游戏理论(弗洛伊德游戏思想掌握、宣泄和角色选择)

认知发展游戏理论(游戏的认知本质和功能儿童游戏的类型)

社会文化历史学派游戏理论(维果斯基游戏学说)

后皮亚杰理论(游戏的唤醒理论游戏的元交际理论)

早期游戏理论(18、19世纪)

1、剩余精力

①认为游戏是机体的基本生存需要满足之后,仍有富于精力的产物。

②席勒:认为游戏与审美活动的性质相同,都是超越了功利活动范围的自由活动

③斯宾塞:游戏不同于审美活动,在游戏中表现低级能力、在审美活动中表现高级能力。

2、前练习

①格鲁斯提出动物生来不成熟的本能,在实际需要他们之前必须通过游戏加以练习。游戏是一种练习本能的普遍冲动,它与模仿紧密联系。在游戏中通过模仿使成年生活所必须具备的、以本能为基础的能力得到锻炼,趋于完善。游戏就是学习或练习,就是对未来生活的准备。

2 儿童游戏分为:社会性游戏、练习性游戏

3、复演

复演说:霍尔指出游戏是早期种族活动的踪迹。胎儿在胎内的发展重演动物进化的过程(动物原始游牧农业家族部落阶段),在儿童身上可以找到与每一阶段相应的游戏行为表现。儿童的游戏就是祖先的工作,游戏在儿童发展中起到一种宣泄作用。

2 儿童游戏分为:社会性游戏、练习性游戏

4、 松弛

松弛说:拉察鲁斯指出艰苦的劳动使人在身心两方面都精疲历尽,这种疲劳需要休息;

②柏屈克认为,现代人游戏是因为现代人的工作性质造成的松弛需要。儿童游戏是因为发达的文明所倚重的心理能力尚未在年幼的儿童身上形成。

主要关心人的本性中有哪些因素导致人游戏以及游戏的功用;

都受到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影响,都用生物发展的规律解释儿童的游戏,把儿童的游戏生物学化;

主要以工作作为游戏的对立面,说明什么是游戏以及为什么游戏的原因;

都是主观思辨的产物,缺乏科学实验基础。

1、精神分析学派的游戏理论 弗洛伊德

①人格构成学说(伊特自我超我)②游戏与儿童人格发展 ③自我的调节在游戏中实现④游戏帮助儿童释放因内驱力受到社会压制而产生的紧张与压力,处理不良经验,具有治疗作用。⑤游戏的想像与假想允许儿童重复愉快与不愉快的事件,最终获得愉悦体验,建构完善的人格。

2、皮亚杰认知发展游戏理论

①游戏研究对游戏的归属(游戏是智力活动的一方面,游戏理论是认知发展理论的组成部分。)

②游戏本质 (游戏的本质是儿童认知发展与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同化超过了顺应。)

③游戏的功能 (对新的不完善的心理机能的练习、巩固 帮助儿童解决情感冲突,实现现实生活中不能实现的愿望。 如打仗游戏;师生游戏。)

④游戏的类型(练习性游戏、象征性游戏、规则游戏)

3、社会文化历史学派游戏理论 维果斯基

基本观点

①活动在儿童心理发展中起主导作用;②游戏是学前期的主导活动③强调游戏的社会性本质,没有教育就没有游戏。④强调成人的教育影响,强调指导、组织。

游戏的发生

当在儿童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大量的、超出儿童实际能力的、不能立即实现的愿望时,就发生了游戏。

游戏活动特点

①以创造的想象情境有规则地再现真实的生活情景。

②游戏由明显的想象情境隐蔽的规则发展为明显的规则隐蔽的想象情境

游戏的发展价值

①促进幼儿表征思维能力的发展; 以物代物②促进幼儿意志行动的发展; 《诺言》③游戏创造着最近发展区。

1、相对于早期游戏理论而言,现代游戏理论具有充分的心理科学依据;

2、分别从不同角度探讨游戏的发生、价值、类型;

3、对游戏的探究更为系统、详尽。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ecdc76e22a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0f.html

《01游戏的定义.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