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转型综改总体方案解读

发布时间:2021-04-16 11:20:15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word/media/image1.gif

山西转型综改总体方案解读(总18页)


山西转型综改总体方案解读


转型综改《总体方案》解读(一):创新完善产业转型促进机制

11月27日 15:55 来源:山西日报 编辑:小陌

编者按:

  国务院正式批复《山西省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后,山西转型综改工作全面启动。《总体方案》是推进我省转型综改试验区工作的总纲领和行动指南,对山西转型跨越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

  本报邀请省内各方专家分10个专题对《总体方案》进行深入解读,以期有助于各地对《总体方案》的学习理解应用,推进全省转型综改工作。

  本期解读主题——产业转型。产业转型是转型综改的四大任务之一。多年来,我省产业转型取得一定成效,但还没有完全打破路径依赖。一个重要原因是促进产业转型的体制机制不活,特别是三次产业要素流动机制、循环经济改造机制、衰退产业退出机制、新兴产业扶持机制等没有完全建立起来,表现为产业组织模式陈旧、大企业大集团发展较慢、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活力不足。《总体方案》明确提出:以循环经济和技术进步为基本路径,全面推进产业优化升级。令人期待。

  全面推进产业优化升级

  《总体方案》明确提出产业转型要以循环经济和技术进步为基本路径,这是加快资源型经济转型的根本途径和主要内容,是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效率和竞争力的战略重点。

  就工业内部结构调整而言,要着力改造提升资源型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传统产业新型化、新兴产业规模化。

  改造提升资源型产业,应以提高资源开采回收率、就地转化率和综合利用率为基本目标。一要坚持以循环经济为主要抓手,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煤炭、焦化、冶金、电力等资源型产业。二要扎实推进资源整合和兼并重组。三要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加大“关小上大”工作力度,实行产能控制,提高准入门槛,在资源综合利用上实现突破。四要积极探索高碳产业实现低碳发展的新模式,在电力、冶金、焦化等高污染、高耗能行业,推进碳捕捉、碳封存、碳利用的技术研发示范和产业化。


  培育壮大接续替代产业,一要大力发展煤炭机械、铁路装备、重型机械、重型汽车、不锈钢和铝镁深加工等山西有优势和潜力的产业。二要大力培育和发展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现代煤化工、生物产业、煤层气、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三要推动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三网融合”,推进物联网技术的研发与应用。

  就三次产业结构调整而言,要更加重视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把推动服务业大发展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重点,努力使服务业增加值比重5年提高到40%以上、 提高到50%左右。当前,我省正在加快推进实施服务业“1511”工程:加快建设100个项目,尽快开工50个项目,加快审批100个项目,储备培育1000个项目,尽快形成服务业新的生产力。引导鼓励民间资本投向旅游、物流、文化、信息等鼓励类服务业领域。同时,要促进循环经济大发展,全力推进循环经济试点省建设。


  针对我省资源型经济特征,创新完善产业转型促进机制。要打破资源型经济的路径依赖,促进产业优化升级,关键在于建立资源型产业与非资源型产业均衡发展机制,引导生产要素向非资源型产业流动。要理顺煤炭等资源使用开采的体制机制,对煤炭等矿产资源进行资产化、市场化管理;要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建立能够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和环境损害成本的价格形成机制,促进资源优化配置;要继续深化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政策措施试点;要创新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促进机制,健全接续替代产业发展推进机制,在市场准入、资金扶持、税费减征、价格优惠、土地、信贷倾斜等方面给予接续替代产业扶持政策。同时,坚持把循环经济作为产业准入门槛,构建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公众参与的循环经济推进机制,大力促进循环经济发展。

  努力走出资源型地区产业转型发展新路

  《总体方案》的批复,标志着我省转型综改试验区建设进入全面实施阶段。要实现产业转型攻坚任务,我们必须围绕 “以煤为基、多元发展”的思路,大胆先行先试、破解难题、创新机制,推动我省产业发展由粗放高耗增长向集约绿色发展转变,由低附加值、高污染模式向高附加值、环境友好型模式转变,由生产采掘发展形态向服务制造发展形态转变,为转型跨越发展筑牢坚实基础。

  一要完善倒逼机制,打破路径依赖,实现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充分发挥节能、土地、环保、安全等约束性指标形成的倒逼机制,引导生产要素向战略性新兴产业集中,加快传统产业新型化发展进程,改变一煤独大、结构畸重的产业格局,推进一、二、三产协调发展,实现煤电基地向综合能源基地和现代产业基地转变。


  二要优化区域布局,改进投资结构,实现产业集约集群发展。依托产业示范基地、工业园区、各类开发区等载体,在全省范围内形成一批产业集约化、发展高质化、装备现代化、管理精细化的产业园区和区域发展板块。

  三要树立循环理念,加强改造提升,实现传统产业内涵式发展。加快推进煤炭、冶金、焦化、建材等上下游关联产业的兼并重组整合,促进资源型企业跨行业、多元化发展。按照“多联产、全循环、高端化”的循环经济模式,实现传统产业整体素质的提升和存量资产的优化。

  四要立足高质高端,着力培育壮大,实现新兴产业跨越式发展。积极培育发展装备制造、现代煤化工、新型材料、特色食品、节能环保、生物医药、新能源、电子信息、物联网、生产性服务业、文化旅游等新兴产业,加快形成支柱产业多元化发展格局。

  五要完善扶持机制,落实优惠政策,实现大中小微企业协调共赢发展。加快实施大企业“双千亿工程”,支持“百强潜力企业”发展壮大,提高大企业规模经济水平和产业集中度。发挥中小微企业在稳增长、促转型、惠民生中的重要作用,完善公共服务体系,落实各项优惠政策,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大力发展专、精、特、新中小微企业,提升与大型企业的协作配套水平,实现共赢发展。


  六要突出创新驱动,加快两化融合,实现全省工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推动重点行业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深度融合,在现代煤化工、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等领域实施一批重大自主创新专项,提升企业核心市场竞争力。

  七要强化要素配置,提升服务能力,实现产业转型发展环境的全面优化。积极探索土地、资金、技术、劳动力等要素优化配置的体制机制,鼓励创新商业模式。强化煤电油运等生产要素保障能力,增强经济运行调控纠偏能力。提高办事效能、简化审批程序,大胆先行先试,探索实行一揽子规划审批或链条式、基地式、园区式审批,以高效政务环境为产业转型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强化“以煤为基、多元发展”的制度保障

  党的十八大报告对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创新山西产业转型促进机制,是山西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的重中之重。 《总体方案》提出了“以循环经济和技术进步为基本路径,全面推进产业优化升级”的重大任务,必须以世界眼光和战略思维创新完善山西产业转型促进机制。


  《总体方案》在这方面的五项部署针对性很强,抓住了山西产业转型的要害。一是理顺煤炭等资源开发利用的体制机制。强调在巩固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试点政策的基础上,完善煤炭等矿产资源矿业权按市场原则有偿取得制度,提高煤炭开采准入标准、建立衰退产业援助机制,这将从根本上巩固山西煤炭的基础地位。二是建立资源型产业与非资源型产业均衡发展机制。经过理顺煤炭等资源型产业收益分配体制、建立健全接替产业发展援助机制、统筹煤电市场建设等改革和试点,营造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协调发展的体制环境。三是接续替代产业发展推进机制。经过改革转型资金投入、完善考评制度等措施,创新战略性新兴产业等接替产业发展促进机制。同时特别提出要建设大(同)运(城)经济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把山西物流和旅游产业发展列为国家试点。四是完善促进循环经济发展机制。加快政策创新、技术创新,使循环经济成为产业转型的基本路径,这是山西重塑产业竞争力的关键。五是优化所有制结构。提出要继续加大国有企业改革,推动地方企业与中央企业联合重组,同时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继续放宽市场准入门槛。

山西是全国资源型经济的典型代表,围绕产业转型的制度创新空间无限。应该说, 《总体方案》只是对创新完善山西促进产业转型提出了一个顶层设计和原则要求,更具体的工作还需要我们发挥聪明才智,先行先试、敢行敢试、善行善试。特别要在完成 “规定动作”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探索更多更好的“自选动作”

,真正为 “以煤为基、多元发展”构建一套符合山西实际,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的体制机制。(记者 张临山整理)

转型综改《总体方案》解读(二):完善资源能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修复机制

11月27日 15:57 来源:山西日报 编辑:小陌 

编者按:

  本期解读主题——资源、能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修复。生态文明建设是党的十八大确定的小康社会建设的重要部分。生态文明是人类在发展物质文明过程中保护和改进生态环境的成果,它表现为人与自然和谐程度的进步和人们生态文明观念的增强。《总体方案》提出,以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修复为主要抓手,着力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在新的发展时期,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地位,融入和贯穿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应该看到,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我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是促进社会主义全面发展的新动力,是山西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规范矿产资源管理 促进资源持续利用


  《总体方案》中涉及矿产资源管理的内容主要有四项,其中,转型的主要任务和措施各两项。

  一、主要任务

  (一)继续推进煤炭资源整合和企业兼并重组。从 起,我们继续深入推进整合保留煤矿换发长期采矿许可证工作,组织煤矿开展了换发长期采矿证的后续各项工作,力争到 底使整合保留煤矿在两年采矿许可证有效期内全部领到长期采矿许可证。

  (二)理顺煤层气管理体制,促进煤层气产业健康发展。今后,我们将按照《总体方案》,进一步深化部省合作,探索建立“气随煤走,先抽后采,采煤采气一体化”的管理体制,大幅提高煤层气资源开发利用效率。继续与国土资源部积极协调,解决我省煤炭、煤层气矿业权重叠的历史遗留问题。

  二、主要措施

  (一)理顺煤炭等资源开发利用的体制机制。在今年基本完成兼并重组整合保留煤矿换发长期采矿许可证工作后,我们将严格按照《山西省矿产资源规划》,提高煤炭等资源开采准入标准,严格矿业权出让管理,除规定情形外,新设立的矿业权原则上采用招标、拍卖、挂牌等市场竞争方式出让。

  (二)建立完善矿山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责任机制和补偿机制。根据《总体方案》要求,一要完善矿山环境管理制度。二要严格落实矿产资源规划中关于禁止、限制开采区的要求。三要加大对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的投入力度,建立矿山地质灾害防治保证金制度。

  抓住重大项目全面提升全省生态环境质量

  核心思想是什么

  《总体方案》“完善资源、能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修复机制”一节核心是实现环境资源产权化、环境治理与经济建设同步化、环境治理外部成本内部化,将生态文明的理念深入地融入资源型经济转型工作的全过程,是对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工作部署的全面贯彻和落实。

  制度创新在何处

  《总体方案》在资源、能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修复机制方面有多个创新,最突出的有以下三个:


  一是明确提出了建设基于环境容量管理的生态环境产权制度。环境质量是生态环境保护的终极目标,环境容量与环境质量目标相对应,以环境容量为基础的污染物总量控制是最终意义的总量控制。

  二是提出了矿产资源开采、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土地复垦与生态修复同步规划、同步实施机制,将彻底改变以往先资源开采、后生态修复的落后模式,形成边开采资源、边修复生态的新模式。

  三是将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等费用纳入资源性产品的成本构成,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进行核算,从而实现资源开发生态环境治理外部成本的内部化,促使生态环境保护成为企业内部的自发行为。

  如何完善和推进

  我们将在综改试验区建设中不断深化生态文明建设理念,按照《总体方案》部署,充分发挥综改试验区先行先试的优势,以典型为引导,以重大项目为抓手,全面提升我省的生态环境质量,为建设天蓝、水清、地绿的美丽山西不懈努力。

  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


  强调生态文明建设,是我省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和重大任务。《总体方案》在产业转型和生态修复两大任务里,都涉及到完善资源、能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修复机制问题。特别是推出一些有山西特色的改革创新、先行先试的政策措施,体现了我省对生态文明建设前所未有的认识高度。

  《总体方案》体现了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从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全省人民创造更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一是探索建立生态环境产权制度。主要是健全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环境补偿机制。二是建立完善矿山环境保护恢复治理责任机制和补偿机制。就是要使企业发挥主体作用,努力做到“边开发边治理”,将矿山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和破坏控制在最小范围。三是健全资源节约机制。运用技术进步、产业准入、价格杠杆、产权交易等多种手段,大幅度提高能源资源开发和利用效率。在我省特别是要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四是创新完善节能降耗、减排治污机制。以重点行业、重点园区、重点企业、重点产品为着力点,推动工业节能降耗减排治污迈上新台阶,加快发展循环经济和再制造产业以及节能环保装备。

  资源使用付费与生态环境成本内生化


  生态环境作为准公共物品,容易发生“公地悲剧”,造成区域生态环境恶化,影响居民正常的生产和生活。科学核定环境容量、实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是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选择。经过建立排污权交易市场、开展主要污染物排污权有偿使用,既能体现谁污染谁付费、污染者付全费的理念,实现生态环境产权权益;同时能引导要素的合理配置,降低低污染企业生产成本、激励低污染企业发展,提高高污染企业生产成本、约束高污染企业扩张,引导产业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矿产开发中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是典型的外部负效应:本应生产者和消费者承担的生态环境责任,最后由当地居民来承担。当前的矿业成本,包括勘探成本、生产成本、部分资源成本等,尚缺乏对资源的耗竭性补偿、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的负外部性补偿、安全投入补偿以及企业退出的沉淀成本补偿等。将资源的所有者权益、安全投入、生态环境补偿、转型成本支出等,作为完全成本的一部分,从会计核算上计入总成本,形成以资源、劳动力、资本的报酬构成的矿产开发企业的私人成本,以及由矿产开发过程中的高风险性、外部性、资产专用性产生的安全成本、外部成本、转型成本等社会成本在内的完全成本,理顺资源性产品价格形成机制,保证资源的集约节约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及修复。

(记者 张临山)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ec9f8be25527a5e9856a561252d380eb639423e0.html

《山西转型综改总体方案解读.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