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石头书

发布时间: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17.石头书


《石头书》教学设计
黄岛区新世纪小学徐金芳
教材简析
《石头书》是苏教版三年级语文第六单元的一篇科学小品。通过川川和磊磊两个孩子与勘探队员的谈话,介绍了许多有关岩石的知识,也表现了两个孩子热爱科学,探求知识的强烈愿望。
课文情趣盎然,寓科学知识于充满童真的对话之中。使科普作品成了有趣的儿童读物。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人物对话。2.通过学习,理解石头书的含义,了解有关化石的知识。
过程和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解读文本,学会自主批注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善于主动思考问题的习惯。2.合作探究拓展文本重点,提高学生搜集和处理学习信息的能力,在合作学习中培养学生认真聆听,善于表达,自我总结说话内容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激发他们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思想。教学重难点:
能理解"石头书"的含义,了解有关化石的知识,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激发他们学科学的热情。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新课。
1.老师知道我们班的孩子特别喜欢读书,回忆一下,你都读过哪些书?2.谁能简单介绍一下读书的作用?
生:(丰富知识增长见识可提高我们的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使我们变的有修养。)


3.老师要告诉大家:读书只是学习知识的途径之一,你们知道吗,大自然也是一本书,只要我们善于探索观察,生活中处处有学问。老师给大家带了几张图片,这是什么?生:(石头)
4.你可别小看了这些石头,他们隐藏着无穷的奥秘。这节课老师就和大家一起去探索石头中的奥秘。(板书:石头书)齐读课题
5.引导学生质疑:读了课题,你有哪些疑问呢?
(学生质疑预设:石头怎么能做书呢?石头书上有什么内容?石头书有什么作用和价值呢?)
6.同学们脑海中出现了这么多的问题,真好!大家都想很快找到答案,一直把问题都弄明白为止,对吗?
7.问个明白,探个究竟,这就叫“刨根问底”,那么就让我们轻轻打开书,到课文中去刨根问底吧!
设计意图:揭示课题后,让学生围绕课题质疑。当这些疑问成为阅读期待时,教师就可以自然地提出明确的读书要求,进而引导学生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让学生带着问题初步感知课文。
二、检查预习情况。词语、句子大闯关:
A组:川川磊磊叔叔(这是课文中的三位人物)
B组:地壳好奇藏着(读了这几个词语,你有什么想要告诉大家的呢?)(多音字组词:贝壳好处西藏等)
C组:雨痕波痕矿物(这是石头上的字,)(先让学生说:文中指什么?文中这样介绍他们,指名读)
出示句子:雨点留下的脚印是……波浪留下的足迹是……还有那些小不点儿,黄的、黑的、红的、闪光的、透明的……叫……(评价朗读)
D组:树叶贝壳小鱼(先让学生说:文中指什么,还是我们生活中的树叶和贝壳吗?这些是石头上的画,是动物、植物保存在地层中的遗体、遗迹,他们是地球的“日记”。叫做化石)
出示句子:它告诉我们,在很久很久以前,这里曾是一片密林,地上有花有草,还有许多昆虫。……,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座山。(评价朗读)




(学生自由朗读,边读边圈圈画画,找出六个问题分别是:在看什么?哪里有书呀?这书上有字吗?这书上有画吗?化石说明什么?看懂了这些又有什么作用呢?)(教师出示:6个问题)
2.川川和磊磊提了这么多问题,一直要到把问题都弄明白为止,你们能用文中的一个词语来形容这两个小朋友吗?(可以用“刨根问底”来形容。)
3.刨根问底。(板书)读两遍。还有一句俗语也表示这个意思,是“打破沙锅问到底”。学问学问,就是既要学,又要问。只要我们有好奇心,经常刨根问底,就一定能得到更多知识,更多学问。
4.师:这两个小朋友一连串提出了这么多问题,看来他们非要弄个明白探个究竟了。5.你们想刨根问底吗?
设计意图:1.立足文本,师生平等对话,教师引导学生直接插入课文重点,即有利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也为后来能充分展示学生搜集处理的资料,利用广泛的学习资源进行跨学科,综合性,合作学习留出了充足的时间。2.设置教学情境,理解课文中的词语“刨根问底”。
二、品读课文,理解石头书及书中的学问。
1.学习就要有刨根问底的精神!为什么说石头就像一本书?你知道了吗?再自由读课文,看看你能找出几点理由(用波浪线圈画出关键词句)。
2.交流:你找到石头像书的第一个理由是——A石头一层一层的,不就像一册厚厚的书吗?
(图片出示)同学们你们看,这就是一层一层的石头,就像书。B石头书上有字(板书:字)
①指名读,其他同学一边听一边用笔在书上用直线画出石头书上的字。②认识雨痕、波痕。③认识矿物,关注省略号。
3.石头中蕴含的矿物种类丰富,神奇美丽。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C石头书中不仅有神奇的字,还有美丽的画(板书:画)①你知道什么叫化石吗?


交流。出示:化石是古代生物死后,其遗体或遗迹被埋藏在地层里,经长期的石化作用,变成了像“石头”状的东西。
4.师讲述:老师今天带了一块珍贵的三叶虫的化石,想不想看一看?它来自5.6亿年前,一亿年就是一万万年,5.6亿年前,就是五万万六千万年前。谁想触摸一下这古老的化石?你看,这么一块小小的石头,却能告诉我们在5.6亿年前就生活着三叶虫!(出示化石图)
出示:“在很久很久以前,这里曾是一片密林,地上有花有草,还有许多昆虫。后来,这里变成了大海。又过了很多很多年,地壳慢慢上升,这里又变成了高山,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座山。”
请同学们认真读一读这段文字,也许你能从中“刨”到答案。
②那么这些化石(课件图片)能告诉我们什么秘密呢?经历了这么长时间,叔叔是怎么知道这些变化的?让我们通过图片看一看这个地方变化的过程。(出示图片)化石告诉我们的知识可真多呀,让我们再来读读第11节,体会化石的作用。
师引说:(出示)化石告诉我们:看到树叶的化石,知道这里曾是__________,地上有花有草,还有许多昆虫;这是贝壳,那块石头上还有一条小鱼,知道这里后来变成了__________,这是波浪留下的足迹,叫波痕。它告诉我们:又过了很多很多年,地壳__________,这里又变成了__________
5.化石是一下子就形成的吗?你是从哪知道的?谁来给同学们读一读?6.你从“很久很久以前”“很多很多年”等词语中读懂了什么?生:化石形成的时间很长。
7.在化石形成的漫长过程中,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科学家就是根据这些画来推测地球上曾经发生的事,请同学们拿出老师课前发的两份材料《黄河象》《琥珀》选取你感兴趣的一份读读,并说说你对化石有什么更深的理解!
(生自由读补充材料《黄河象》《琥珀》)8.谁来说说你的见解?
生:我知道了原来黄河象骨骼也可以变成化石。
生:琥珀也是一种化石,里面藏着的苍蝇和蜘蛛在几千万年前就有了。9.你能用这样的句式说说化石能告诉我们什么吗?
(出示:化石告诉我们化石告诉我们化石还告诉我们。)


10.世界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那里曾经是一片汪洋,我们脚下的这块大地也曾经是一片大海,化石帮助人们了解到很多我们所不知道的曾经发生的事情。让我们再次拿起书,体会一下这本石头书中神奇的画。
(生齐读)
11.这一切都是石头书上的字和画告诉我们的。读懂了石头书上的字和画,了解了地质变化,对我们还有哪些帮助?
指名读第13节。
生交流:这本书会告诉我们,哪座山下埋着煤炭,哪块地下藏着矿石……(课件出示)
12.这里的省略号告诉我们——
13.总结:化石就像书一样,不仅因为外形相似,更因为它有字、有画,而这字画就像我们的课本一样,给我们——!(板书:学问)
14.今天,我们跟随川川和磊磊读到了一本神奇的书,再读课题。它蕴涵的学问很多,能知道这么多的学问是因为他们的——
生:刨根问底
15.这是一种好的学习方法,大家在平时的学习中遇到问题要学会“问”噢。今天川川和磊磊不仅玩得_________,还__________。
(出示句式练习)请你说生:开心,学到了很多学问16.难怪,川川和磊磊高兴地说:
(出示:川川和磊磊高兴地说:“石头书里的学问还真不少呢。”)让我们大声的把这种感受说出来!生齐读
17.学习有了收获是一件快乐的事情,不在乎这份收获是大是小,是多是少。与人共享收获的成绩更是一件光荣的事情。你们能把你们辛勤所得说出来与我共享吗?
1)明确汇报要求:石头书有什么作用?学生开始汇报,补充,也可以进行纠正,评判。
设计意图:交流汇报是有效合作学习方式的重要环节.汇报交流时,应避免侧偏在汇报人个体身上,所以,我采用了明确要求,补充纠正的方法。


2)汇报交流,多元评价。
3)教师相机总结:是呀,在大自然中,还有许多类似"石头书"这样的事物,等待我们去探究,去研究。我们现在应努力学习,长大了去揭示那些奥秘。
四、拓展运用,读写训练。
1.一块看似不起眼的石头,竟然有这么多学问!不只是石头,比如,一缕云也是一本书,人们观察云,总结出了:朝霞不出门,生接:晚霞行千里。
2.大自然中的奥秘非常多。法国的法布尔就是因为对昆虫的不断研究才写成了名著《昆虫记》,成为出色的昆虫学家。(点击大屏幕,出示《昆虫记》)
3.(点击大屏幕,出示《岩石与矿物》、《中国儿童百科全书》)。这两本书:岩石与矿物、中国儿童百科全书,相信可以帮同学们更好地了解自然的奥秘。希望同学们能找来读读,看看你能从中刨出什么学问,记得与同学,与家人,与老师分享你的读书乐趣哦!
4.作业:
(1同学们在课后集思广益,发挥我是班级小主人的精神,办一期以“大自然的奥秘”为主题的手抄报。
(2川川和磊磊回到家以后兴奋地把自己的发现讲给爸爸妈妈听……请你试着以他们的口气用对话的方式写一段话。
回到家,川川兴奋地说:“。”妈妈问:“?”
”川川认真地说。爸爸问:。”川川说:“。”……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学生对教材的反映也应是多元化的.,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评价取向,同时也应该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八)板书设计:17石头书石头_________________


矿物———于——————化石_____探究____________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ebfa48d0c081e53a580216fc700abb68a882ad28.html

《17.石头书.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