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滨孙漂流记读后感

发布时间:2015-04-03 16:53:11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勇敢者的启示

——读《鲁滨孙漂流记》有感

11级中文1

20111141116

赵雨利

《鲁滨孙漂流记》是英国作家丹尼尔·笛福(Daniel Defoe16601731)于1719年发表的一部现实主义小说。虽然已时300多年,抛去这部作品的时代烙印,仅以现代眼光来看,它仍然能给我们很多启示。

小说中的主要人物鲁滨孙出生于中产阶级,他父亲用知足常乐的哲学教育他,要他满足于中间阶层的幸福生活。但他抵挡不住海外新世界的新诱惑,几次三番出海闯荡,终于有一次被困在一个荒岛上。二十八年的孤岛生活仍然未能满足他的冒险精神。面对死亡的威胁,他凭着坚忍的毅力,在蛮荒之地白手起家,造房子、修田地、种植粮食、驯化野兽,与食人族大战,勇夺叛变水手的商船,历尽千辛万苦,最后终于脱险,得到可观财富,成为一个时代的传奇人物。

“鲁滨孙的形象体现了上升时期资产阶级的创业精神,鲁滨孙也成为欧洲文学史上最早的一个理想化的资产者的形象。当然,鲁滨孙的身上也表现了一个私有者和殖民主义者的思想特征。他的一切冒险活动,无非是为了更多的占有。”

这段话是事实,是以一个现代人、后来者的身份,对特定历史人物做出的评价。鲁滨孙是一个理想化的资产者的形象,具有创业精神。后半段显然是批判鲁滨孙这个人物身上的阶级局限性的。我理解这个说法,但是我也同样理解他所具有的局限性。比如说鲁滨孙具有私有者和殖民主义者的思想特征,我认为,这不单是资产阶级、资本家的局限性,更是人性的局限性体现。谁没有占有欲?私有者有什么不对吗?这是人的本能,况且二十八年间孤岛上所有的一切都是鲁滨孙自己一点一点打拼下来的。他的每一点拥有都是对自然界的征服,“星期五”对他来说,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而非跟他同级别的人,自然而然地有征服“星期五”为奴隶的想法。他有权利享用自己创造的一切。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是自然界的生存法则,谁也无法逃脱,所以,鲁滨孙是强者,他的天下他说了算。

上帝是鲁滨孙的精神支柱。鲁滨孙一次又一次冒险航行,他有恐惧、劳累,但是更有不满足,不断探索的心,他总是蠢蠢欲动想去了解未知的世界。几次转危为安,他带着又一次活下来的狂喜,开始阅读《圣经》,相信上帝。在得疟疾的时候,他有了沉重的精神负担,开始祈祷上帝。“你在困难时要呼唤我,我会拯救你,你将颂扬我。”《圣经》里的这些话,让鲁滨孙一次又一次地从绝望中振作起来。因为有了精神寄托,他克服了孤独、恐惧等消极情绪。

鲁滨孙是一个极端的孤独者。他在孤独无事的时候,会考虑很多问题,比如:对事物本质的看法——一切东西之所以好,只不过是因为对我有用。这种朴素的实用主义在鲁滨孙的境况下是非常深刻而且有意义的。而我们有的时候真该学习借鉴一下,人有一种贪欲,不管对自己有用没有,先占为己有再说。有的时候碌碌半生发现追求的东西对自己竟毫无意义,这也算是悲剧的一种了吧。鲁滨孙的孤独给了他不断理性思考的机会。而现在的很多人恰恰相反,他们体会不到这种孤独,即使有了孤独感,他也会找别的东西去填补孤独。这种孤独有的时候就变成了空虚。直面孤独,才会有可能爆发出正能量。

《鲁滨孙漂流记》写的是一个人的冒险,这个冒险的过程中,作者侧重描写主人公的冒险过程,大多数时候是鲁滨孙积极进取、理性的一面,虽然也描写了主人公的情绪问题,但是相对简略。在鲁滨孙回到英国之后,他的亲人们都不在了,后来他娶了妻子,妻子过世,这些写的都很匆忙,鲁滨孙的情感部分几乎没有涉及,也许作者主要写探险过程吧。但是在几乎同时期的中国,戏剧家汤显祖的“临川四梦”中,主人公在经历一世繁华之后,恍如一场梦,引发无限感慨。人生如梦,一直是中国人历经坎坷或者年老之后回顾己身得到的感慨结论。这样对比,中国人显得超脱,而西方则现实得多。这样的东西方对比也许不太合适,需要更多资料背景的补充和论证,但是我对于这样的对于还是很有兴趣的,以后有机会深入探究一下。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eb807e7552ea551811a6871c.html

《鲁滨孙漂流记读后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