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郭洪林:南沙行

发布时间:2018-09-14 18:32:26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散文】郭洪林:南沙行

南沙行文/郭洪林

行郭洪林

南沙岛礁建设创造了人间奇迹。随着时光的流逝,南沙“种岛”前的情况将会被人渐渐淡忘。笔者有幸在“种岛”之前的2012年前往南沙调研。今发此文,谨向南沙守岛官兵致意,同时也记录下南沙岛礁的昔日风貌和南沙之行的点滴感受。 2012年秋。海南依然烈日当空,与夏天没什么不同。在海军三亚某基地代理副参谋长的我,接到赴南沙调研的任务。真的要赴南沙啦!我期待已久的赴南沙调研终于成行啦!某基地王副参谋长为我送行,祝郭副参谋长南沙调研“顺风顺浪”。由此我想,平时我们经常说乘风破浪,显得斗志昂扬,这是一种精神上的鼓舞,也是一种坚定信心的表现,这是十分需要的,可在实际海上航行时,大风大浪对军舰的考验是十分艰巨的。军舰的安全、官兵的安全,都是头等大事,如果风平浪静,舰上官兵就少了许多痛苦和风险。对于像我这样初次远航的人,一句“顺风顺浪”的祝福是很贴心的。1100时,在蒙蒙细雨中,我乘坐的海军洞庭湖综合补给舰从湛江解缆启航。军舰驶离码头,我与同行的老陈、老林到驾驶室参观,又一同来到顶层甲板。水上眺望湛江市,这时,军舰一声低沉而悠远的汽笛鸣响。老陈说,“看,岸上白色的毛主席雕像,每只进出港经过这里的军舰,都鸣笛向毛主席致意。”说完,他庄重地举手向岸上的毛主席像敬礼。我和老林也举起右手向岸上的毛主席像庄严敬礼,直到军舰驶过,汽笛声停,我们三人才礼毕。海上的风浪很大,浪很高,参加调研的同志尽管都很兴奋,但还是有几位顶不住海上的颠簸。1个小时后,有的出现严重的晕船反应,有的呕吐不止,有的似大病上身,躺在床铺上一动不动。大海给大家一个“下马威”,上舰时的激情被一扫而光。这才是航程起步。在风浪中度过了漫长的一个昼夜。在海上迎来的第一个早晨是阴天,随后下了几滴雨,再之后,东方有些发亮,天一直没有放晴,但风停了,海面平静辽阔。早餐时,几位同志连早饭都吃不下了。严重的非战斗减员。从登船以来,大家多半时间是在睡觉。晕船的滋味不好受,站着不如坐着,坐着不如躺着。结果把后背都躺累了、躺疼了。军舰破浪前行,舰上舱室内没有电视,在舱室活动一下又晕船,上网没信号,时间一下子空闲来,只听到发动机单调的轰鸣声。在海上航行,风景是单调的。大海墨绿,这是南海海水的颜色。东海的海水是绿色的,或许是因为长江黄河冲淡了海水的颜色?因为没有风,大海虽然时而有浪花飞溅,但比昨天平静多了。海面一望无际,除了我们乘坐的洞庭湖号舰,视野之内没有任何漂浮物,水里看不到游鱼的欢畅,空中没有海鸥飞翔的翅膀。看不到游鱼,也许是因为天气原因,也许这一带海域没有飞鱼之类容易被发现的鱼类。没有飞鸟,也许是因为鸟儿也需要栖息的树枝,海鸥也不能在远离陆地的空中长时间飞翔,它一般是在岛屿附近的海域活动。在这远离海岸的深海,看不到海鸥是正常现象。一个水兵讲了一个真实的小故事。一艘军舰出海时,桅杆上落了一只大鸟,也说不上是什么鸟,好像是一种猛禽。船向深海航行,这只鸟飞走了,过了一段时间,它又飞回来了,就再也没有走,一直留在船上,战士们喂它一些肉食,直到返航回到军港。战士们说这是一只傻鸟。我听完这个故事,觉得很美丽,鸟是聪明的,知道自己飞不过大洋,知道军舰是它暂时的栖息地。它相信舰上的官兵,把自己生的希望托付给舰上的官兵。它没有失望,是对人类的信任,让它赢得了生命。洞庭湖舰摇啊摇,摇的我胃里很是难受,虽然不呕吐,却总有一种饱胀感,吃饭没有食欲。理智告诉我,还是要吃一点,补充体力。登舰时带的零食一点儿也吃不下,只是偶尔免强吃一点水果。内心煎熬,就期盼着早日到达南沙。大海上没有信号,手机基本废掉,可是我和老林在前甲板散步时,我的手机却意外收到一条短信,也许是在有微弱信号的一刹那,短信就挤了进来,现在应该有很多短信息飘在空中,等待一旦有信号,就着陆到我的手机上。在甲板上散步,已经成为锻炼的一种很好方式。边散步,边欣赏大海,有时波涛汹涌,有时平坦如砥,如果运气好的话,更可以欣赏日出日落。看云是一种不算奢侈,却十分惬意的休闲方式,或斜倚栏杆,或矗立舰艏,欣赏那变换无穷的光影云霞。在海上赏云具有陆地上无法比拟的优势。天上的云每天都不一样,每时都不一样,有时看早上大海和天边相接的云,被初升的阳光照射,形成一条粗粗的黄色光带,看上去让人浮想联翩,遥想光带的后面该有多少美妙的景色啊。有时看晚上西天的火烧云,或瑰丽华美,或安详温暖,所有景色总是使人沉迷痴醉其中。南沙群岛是我国南海诸群岛中位置最南、分布范围最广、包括岛礁最多的一个岛礁群。东西长650余海里,南北宽550余海里,面积82.3万平方公里。依据岛礁分布情况,可大体分为东、西、南三群。东群多礁滩,西群多岛礁,南群多暗礁和暗沙。共有550多个岛屿、沙洲和礁滩组成,其中高潮时露出水面的岛、洲、礁有36个,面积大于0.1平方公里的岛屿有太平岛、中业岛、西月岛、南威岛、北子岛和南子岛。面积最大的是太平岛,约0.4平方公里,海拔最高的是鸿庥岛,高6.2米。我南沙群岛中属于中国控制的8个,大陆7个,具体是永暑礁、渚碧礁、赤瓜礁、南薰礁、东门礁、华阳礁、美济礁1号点和2号点,官兵们称之为78点。这次南沙之行,就是到78点。我国台湾控制着太平岛。目前我南沙群岛共有40多个岛礁被其他国家占领。其中,越南侵占29个(也有说30个),菲律宾侵占8个(也有说9个),马来西亚侵占5个(也有说6个),文莱、印尼也各自宣布对中国岛礁的“主权”。这些岛礁都在中国传统 “九段线”以内。又是一个大晴天。0630时起床,简单洗漱后跑到前甲板看日出,太阳已经出来了,离海平面约一竹竿高度。云的姿态非常妖娆,色彩非常鲜艳,于是照了许多日出云霞的照片。我看到同行的一位战友,有这么好的景象不看,却专注于舰艏边的海面,不知在干什么。原来,今天无风,海面平静,军舰犁开浪花,惊起了一群一群的飞鱼,飞鱼像树上受惊的麻雀一样纷纷飞离军舰,它们飞得并不远,倏忽而起,几秒钟之后,再猝然入水。这位战友说,刚刚还有一群海豚游过。我为没有看到海豚而稍有遗憾。长期在海上劳作的渔民,或者在海上航行执行任务的海军官兵,都把海豚视为吉祥之物,有海豚在军舰旁出现,给这次航行增添了一份祥和平安的意思。

二经过几天的航行,终于要到第一个补给点永暑礁了。计划先在锚地抛锚,将补给物资转到拖船上,由拖船直接靠永暑礁实施补给。尽管头一天就知道这一天上午上礁,但是早餐时听到已经到了永暑礁附近,已经肉眼可见礁堡,我心里还是很激动的。草草吃几口饭,就到前甲板眺望永暑礁去了。 环顾茫茫海面,在船舷的左边海面上,显现三个小目标,细细审视,永暑礁、灯塔还有一艘军舰。那艘军舰就是补给用的拖船了。 南沙官兵为了记忆方便,把7个礁堡编成一句话,我根据内容,做了顺序上的调整,就成了“打开东门(),南巡(南薰礁)各礁,头顶华阳(礁),怀抱永暑(礁),背着赤瓜(礁),直插渚碧(礁),美极(美济礁)啦”!这真是难忘的一天,登上了永暑礁。难忘的事情是从一群海豚开始的。当船驶进永暑礁港内,有几百条海豚迎接,它们欢快地从军舰前上下翻飞快速游过,引来舰上官兵阵阵惊喜的呼喊。上礁后,礁上的战士说,很久没看到这样多的海豚了,平时只有少量的海豚在港外游弋,今天都到港内了,是迎接你们的。登上永暑礁,官兵们列队迎接时严整的阵容、高昂的士气、刚毅挺拔的身姿、黝黑而线条分明的面孔、胸前乌黑发亮的刚强,形成一个强大的气场,让我们强烈地感受到,这是一支训练有素的部队,是一支敢打必胜的部队,有这样的战友守卫永暑礁,放心!在会议室简单听取情况介绍后,开始参观体验,意外的是,在永暑礁上看到了现代化蔬菜大棚,大棚里每一畦蔬菜,都以祖国各省市的名字命名。虽然蔬菜种植已经主要不是用泥土,而是用粉碎的椰子壳粉末,但菜地每畦的土壤中,都有相应省市籍守礁士兵从家乡带来的一抔泥土,于是就有了北京菜、山东菜、湖南菜等等名称。大棚里的菜长势喜人,黄瓜又粗又直,香瓜很甜。这些水果,我们在会议室都品尝了。在永暑礁种蔬菜,已经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调剂伙食问题,它是一种家乡田园一般的精神寄托。这远离大陆远离尘世的岛礁,一抹温馨绿色,使官兵的心里不会荒芜,礁上一抹绿色,就是战士心上的一缕乡情。在礁上有一个篮球场,它是南沙七礁八点中惟一的完整篮球场。球场旁一座小亭子,叫爱国亭。内陆山间庭院,一般亭子的名称起的都比较雅,爱国亭虽然没有其它亭子名称的雅致,却表达一种志向,应该是全国唯一。在这里,见到了同为代职干部的战友老孟。老孟说我们组团儿来看他,他感到很幸福。我心里一紧,像是见到了亲兄弟,又亲近又心疼,还赞许。看着他黝黑面庞上绽开笑容,我的眼眶都湿润了。第一次上礁,对南海的礁盘有了感性认识,对守礁官兵有了更深的感情。相处总觉短暂,分别总是难免。在天涯孤岛,一场催人泪下的惜别场景刻进我的心中。拥抱、握手、礁上船上挥别、高声再见..... 在海上又度过一个夜晚。早上0600时,我就和老林到前甲板看日出了。走到甲板,老刘、老卢已在那里照相。这次调研考察学习,大家“长枪短炮”带了不少,有的装备很是专业,老刘、老卢就是这样。在永署礁,俩位大校给大家当了一次“高级”摄影师。东天的云很厚,看不到大海日出的经典景象。看不到经典的日出,看云也好。云层后面太阳的光芒,将云朵照射的异样美妙,超乎想象,在北边的天空,甚至出现了一道彩虹。这些稍纵即逝的美景,时刻幻化出不同姿彩的美,大家不失时机的把它摄入相机,永久记录下来。0700时,太阳升高,光芒已经很刺眼睛,大家一起离开甲板,回舱室洗漱。老林好学,看他的英语风光片,听了英语,领略了异国风情,我写自己的日记。要上赤瓜礁了,舰上发了黄色的塑胶防滑鞋。登赤瓜礁要换乘小艇,有一定的风险。尽管自己对换乘小艇心里并不畏惧,但是如果风浪大,确实大意不得。中午1300时洞庭湖舰向在这里值班的护卫舰补给。护卫舰就靠在右舷,从我舱室的窗户上就可看到两船并靠,负责补给的官兵紧张忙碌着,将生活用品从洞庭湖舰转运到护卫舰。1500时,补给完毕,开始登赤瓜礁。由于小艇很小,乘坐人数有限,登礁人员编成若干小组,我们被编在第三组。上午快到赤瓜礁时,我就在甲板上眺望,直到肉眼发现三个海上目标,经确认,三个目标中,一个是赤瓜礁,一个是鬼喊礁,再就是护卫舰。赤瓜礁甚至没有护卫舰大,鬼喊礁因更远一些,显得更小,至今被越南占领着。看到赤瓜礁,就必然会联想到著名的88海战。当年就是在这个礁盘上,我英勇的人民海军,打败越南海军,从此我国在南沙群岛才有了立足之地。我们换乘的小艇是给赤瓜礁补给油料的。尽管海面比较平静,但是小艇一靠过来,还是随浪上下晃动。大家在水兵的保护协助下登上小艇,向赤瓜礁驶去。这是在南沙的海面上第一次乘坐小艇,有些新鲜刺激。行驶到礁盘处,海水由墨绿变为浅绿,并且随着水底珊瑚礁颜色的变化,海水也变幻着颜色,这里的水真是美极啦。同船的小赵也被海水的色彩诱惑了。他说,我不会游泳,可是如果纪律允许,就是腰里绑着个绳子也要下到水里感受一下。约20分钟左右,我们登上了英雄的赤瓜礁。赤瓜礁周围的海水,美得迷人,透得清浅,成群的剑鱼在游动,疑是误入哪家园林的观鱼池。晚上回到洞庭湖号舰上。晚饭很丰盛,会议室长条桌上摆满了菜肴,每个座位前的桌上还放了高脚杯盛的红酒。海军在军舰上宴请宾客,是最高的礼仪,今天是老汤的生日,舰上很重视,也是借此和大家热闹一番。舰上的“洞庭湖之声”广播站,播放了一位女大校录制的生日歌。她还送上了一个苹果,苹果上画着一个笑脸,并有“生日快乐”四个红字。这四个字,是用口红涂上的颜色,这就更增加了一份女人的细腻心思,很有创意。舰上的夏政委,给老汤送上了生日贺卡,打开来,上面有我们在座所有人的签名。炊事班更是下了功夫,不但加了菜,还试着做了几次,才用蒸锅做出一个大大的馒头蛋糕,虽然算不上真正的蛋糕,却比都市蛋糕店里的蛋糕更有特殊意义。舰上一场生日会,激动的老汤眼泪在飞。在这茫茫大海上,在军舰里,特殊的地点,特殊的时间,让人格外动情。

三又一个早上0600时。东方天际的云朵比较低,太阳藏在云朵后面,但是它的光茫是遮不住的。我和老林就一边欣赏,一边期待白云消散。真是天随人愿,我发现尽管周围的云团依然浓密,海面日出处,遮蔽太阳的云雾却渐渐稀薄,初升的太阳先是露出“一”字型的耀眼光斑,那光斑渐渐变粗,变得更加耀眼,也就在十几秒之内,渐变成圆圆的红红的婴儿脸,此时它仍被薄如蝉翼柔似轻纱的云雾蒙住了脸,但是太阳升的很快,面部的轻纱渐渐揭去,一个完整的圆圆的太阳跃出海面,光芒四射。在军舰上,看得最多的就是日出和日落,并且照了许多照片。可是随之而来的一个疑问出现了,定格在一刹那的日出或者日落,在照片上,它们有什么区别。如果云不一样,不一样在什么地方?带着疑问,向几个人求教,均没有得到肯定答案,暂时存疑吧。这天的1500时换乘补给油料的小艇,来到渚碧礁。渚碧礁的建筑,最大的外形特点就是有一个圆球形雷达装置,还有一个圆形的直升机平台。由于礁堡活动面积狭小,这个直升机平台,就成了守礁官兵们“长跑”锻炼身体的场地。他们在这个满月形平台上,用红漆郑重其事的划了线,写着5000米训练场。渚碧礁的礁长张少校告诉我们,围着这个场地跑80圈,就是5000米。但是,在这里锻炼也有两个问题,一是高湿海风吹的时间长了,身体受不了,患风湿病、关节炎。二是长期一个方向倾斜着身体做圆弧形运动,因为两腿受力不同,对股骨头和脚骨损伤力度不同,对身体十分有害。吃过晚饭,在甲板上欣赏大海的夜景,并给家打电话报个平安。为保密起见,电话中并不能透露所在方位,对此家人也能理解。晚上的大海夜景其实并不丰富,天空的云霞,失去了白日的亮色,能看到的只是一个剪影。月亮出来了,并不太明亮,却很清新,好像有什么要紧事,在云里急匆匆穿行,实际上月亮静静地挂在天空,是遮着月亮的云在以很快速度的飘移。天上没有几颗星星,星光与岛礁、军舰上的灯光相比,黯然失色。军舰左舷约2海里处是渚碧礁的点点灯光,舰艏的正前方约2海里处是在这里值班的1艘登陆舰的灯光,再就是在渚碧礁方向的海面上,一个微弱如星光的移动灯光,那是正在往返于洞庭湖舰和渚碧礁之间补给的小艇。小艇上的几个水兵,所穿军装的蓝色早已融进夜色,只能隐隐约约看到他们身上的黄色救生服。军舰的前甲板,灯火明亮,几名水兵正忙着将煤油输送到左舷下的另一艘运输小艇上。我们的悠闲与水兵的忙碌形成鲜明对比。这次来南沙考察学习,真的体会很深,战士们的忠诚、憨厚与勤劳每每让我感动。无论是在岛礁哨位上,还是在军舰各自岗位上,他们都是那样朴实可爱,吃苦耐劳,他们没有太多言语,却忠实地履行着自己的使命。这或许是南沙最动人的风景,也是我看到的最美的画面。这些官兵的点点滴滴记在我的心头,使我心生敬佩。补给舰的官兵们,从中午开始补给,直到2100时,对渚碧礁的补给才告一段落。在一个略显沉重的夜里,0030时洞庭湖舰在南薰礁附近的锚地抛锚。按照过去做法,军舰每次到南薰礁海域,都要祭奠南薰礁的先烈们。我和老林用兜子装了2听啤酒、2盒烟、11个苹果,摆在前甲板上的其它祭品旁。甲板上夜色凝重,气氛肃静,十几个人自行站成2列横队。夏政委向南薰礁方向说了一些祭奠先烈的话,并向先烈表决心,一定守卫好南沙,请故去的战友放心。简短几句话后,大家一起将摆在甲板上的祭品投向大海。若有在天之灵,愿故去的战友们能感受到我们的心,你们并不孤独,你们活在军队官兵的心里。早上起床后,老林和编队指挥高参谋长聊了一些南薰礁的情况,回舱室后告诉我,那次神秘的南薰礁事件应该是12个人,当时礁上共有13人,1人生病不在礁上。我说夜里祭奠时拿了11个苹果,我们再补一个吧,是一份心意。老林以为然,就拿了一个苹果,走到舱外,投入大海。这只带着我们对故去战友怀念的红色苹果,在大海上漂浮,那小小红色,在墨绿的大海上随波跃动,格外耀眼。海天是相接的,但愿它能漂到远去战友的身边。在军舰的右后方向,约2海里处从海面突兀而起的白色建筑,在阳光照射下泛着白光,这就是南薰礁了。到甲板上眺望南薰礁,自是不一样的感觉,那里有战友的英魂。南薰礁所在的礁盘,是我控制的几个礁盘中最小的一个。在南薰礁的北面不远处,有一块沙洲,看着这片沙洲,心生一份惊喜,多宝贵的小小“陆地”啊。在汪洋大海,看到泥土,就产生一种本能的亲近。早饭时高参谋长讲,这片沙洲每年长一点。这真是一个好消息,如果南薰礁和沙洲连起来,守礁的战友们就不用长期困在礁堡上了,至少有了比较大的活动场地,身心也好舒展一些。这次对渚碧礁的补给量很大,昨天只完成了一部分,渚碧礁附近没有锚地,晚上漂泊有撞上珊瑚礁的危险,所以军舰开到南薰礁锚地抛锚。上午1000时按原计划返回渚碧礁继续进行补给,完成任务后,于当天2330时再回到南薰礁锚地过夜。对南薰礁的补给和登礁要等到次日了。洞庭湖号军舰抛锚点在南薰礁的东边,离礁盘已经很近。因为现在是低潮,对南薰礁的补给要等到下午1700时左右,潮水涨起来,交通艇才能航行。早上起床后,站在尾甲板上,清清楚楚看到了南薰礁近似正方形的礁堡。礁堡后边,也就是西面,有一个类似高脚屋的金属骨架,已经锈迹斑斑,据说是当年越南一艘沉船被切割后的残骸。北边不远处,就是沙洲,退大潮时,礁和沙洲就连在一起,礁盘也突出水面,战友们在沙洲上散步,应该很是惬意。据说绕礁盘一周约需2个小时,应该是难得的远行了。1730时大家坐上补给油料的小艇向南薰礁驶去。小艇行至礁盘里,水色马上变浅,小艇吃力前行,比步行还慢。在我们前面的小艇,因为行驶到浅滩,不得不退回绕行,结果打前战的人,成了断后。由于在礁盘浅水区行驶缓慢,船也不再颠簸,就可以站起来环视大海风景,观看落日余晖,欣赏鱼翔浅底,拍摄礁盘近景。临近礁堡,水反而变深,涌浪也大了,就坐下来,把照相机重新装入塑料袋,准备登礁。小艇在涌浪的冲击下左摇右摆,上下颠簸,一个浪头打来,艇上好几个人的衣裤瞬时被打湿了。随着大家的惊叫,接着又是一个浪头打来,真是一浪接一浪。小艇终于跌跌撞撞并靠在礁堡的小码头上。在礁上水兵们的保护下,顺序下艇,登上南薰礁。这时,天色已暗,礁堡上的灯光明亮。正当大家脱去救生衣,从小码头登上礁堡时,一只像仙鹤一样的褐色大水鸟盘旋而至,落在码头一角,引来大家一片惊喜。在这里能看到大鸟,也是稀罕新鲜之事,于是闪光灯一片。水鸟并不躲避,它后面是浪击码头溅起的几米高的水花,前面是陌生的人群,但它并不为之所动,稳稳站在那里。与登上其它几个礁盘一样,调研考察组慰问守礁官兵,大家一一握手,互致问候,然后老赵代表调研考察组讲话,向守礁官兵赠送笔记本电脑并合影。这次调研考察,老汤建议并操办,大家自愿,集资买了8台笔记本电脑,算是给78点守礁官兵的一件礼物。合影后自由参观。老刘和老卢常常在一起活动,他两人走到直升机平台上,各自点上一支烟,投入大海,先敬烈士们,然后自己再抽一支。我在仅有一间房的俱乐部墙上,照了一些守礁优秀士兵的图片和事迹简介,老林向守礁指导员了解情况,小司了解通讯状况,徐教授结合他的课题,了解礁堡防卫,尤其是对“蛙人”的防卫措施等,大家根据自己的情况分头行动。南沙几个礁堡的设计大同小异,礁堡有发电机设备房、储存主副食的库房和活动室。礁上官兵平时锻炼,就是在活动室进行,如果是跑步,就围着库房内墙的通道跑,一圈XX步。虽然通道的层高不足两米,有的路段因铺设管道地面加高,跑步时需要猫着腰,但是仍比在小小停机坪上跑的圈大一些,尤其是台风暴雨季节,外面巨浪滔滔,地库健身丝毫不受影响。现在守礁官兵们的生活已经大有改善,发电机24小时发电,工作生活用电都有保障。过去一日三餐很难吃到蔬菜,现在一个半月进行一次补给,青菜供应基本上能接续得上。大家听说蔬菜能保鲜一个多月,有些不相信。守礁的林教导员说,每当补给的蔬菜运到后,首要工作就是对蔬菜进行精细整理,一根一根、一颗一颗、一只一只擦净擦干,除去表面水分,进行冷藏,就能存放一个多月。礁上战士养了十多盆花木,很是旺盛,放在只有十来米长、两三米宽的门前场地的矮墙边。礁上只有一颗树,是尚未长成的椰子树,就在俱乐部的后面,洗漱间的前面。战士们说,南薰礁空间狭小,无法栽树,更无泥土供树木生长,这棵树已经是很难得了,但是这里并不缺雨水,因为有烈士的英灵在,每次有人登礁,都会下雨。正说着,天上就飘下雨点来,雨越下越急,大家只好到室内避雨。大概一刻钟时间,雨停了,岛礁氤氲着雨后湿润的空气。从室内出来,正巧看到那只水鸟已在低空飞翔,然后一个俯冲,尖而长的喙直插入水面,旋即跃起空中,此时它的嘴里已经噙着一条约二十几公分小鱼。水鸟顺势在礁堡前的一块突出水面的礁石上立住,看得出它在用力吞咽,那只小鱼还在扭曲挣扎,但已无济于事。这情景,因为离礁堡很近,灯光下看得真切,算是难得的一次偶遇了。 四自湛江登舰以来,大部分时间都在舰上度过,没有电视,没有广播,不靠近礁盘就没有信号,所以不能打电话,真的是与世隔绝,时间一下子变得空空荡荡。从湛江到三亚,晕船厉害,更显得时间难熬。离开三亚至今风浪不大,加之吃药防范,身体已经基本适应,好了许多。中午一顿饱睡,到了下午1620时,一条短信来了,接着手机短信鸣叫声不停,把我和老林惊醒。手机有信号了,说明已经到了华阳礁附近。老林向窗外望去,已经可以看到长长的浅绿色的一条水带。在水带上,有一座突似军舰的建筑,就是华阳礁了。华阳礁是我国最南端的哨所,被称作南海第一前哨。礁长姓杨、指导员姓包,是两位年轻的小伙子。他俩给我们讲华阳礁的故事,讲第一代高脚屋为木结构的亭子,由于海水风浪侵袭,寿命很短,大约半年就毁坏了,第二代高脚屋就建在第一代高脚屋的旁边,用铁质沉箱固定在礁盘上,以沉箱为基础建造金属高脚屋,虽然比第一代高脚屋坚固,但是因为是铁质小屋,经过太阳高温炙烤,根本无法在小屋内休息,值班战士不得不用绳索做成吊床,吊在高脚屋下休息。现在住的是第三代高脚屋,严格讲,已经不是高脚屋了,就是根据守礁的需求,在礁盘上建造的钢筋混凝土楼房,叫礁堡更合适一些,这才实现了居住条件质的飞跃。华阳礁官兵注重礁堡建设,以礁为家,在楼房外墙上,就印着一个大“家”字。在这个家里,有很多温馨的故事,礁长和指导员主编了《华阳学苑》小刊物,内容不但紧贴守礁战士的工作生活,还有浓郁的诗情画意。守礁战友们的居住条件已从根本上解决,生活条件也因有后方保障,早已不成问题,常年可以吃上新鲜蔬菜。为了培养战友们的生活情趣,他们用废旧的炮弹箱做花盆,在里面种植了蒜苗、卷心菜等,还在几个花盆里种植了绿叶花木。在华阳礁,有几块石碑并排竖在礁堡的左前侧,不灭的碑文,记录着华阳礁往昔的艰难岁月和宝贵的建礁、守礁精神。从华阳礁乘小艇返回洞庭湖舰,已是1830时。这几天大家已经渐渐适应了坐小艇的颠簸,在夜晚乘坐小艇的无助紧张感也消失了。看着夜色里的茫茫大海,月光下的海面一片光华,但这光华只占据了宽广海洋的很小一片,大海的表情在夜暗中深不可测。天空星星稀少,可能还没有到星光闪耀的时间。与月亮和星星相比,灯火更给人温暖。就在前面不远处,洞庭湖舰上的灯光,甚至可以称得上是金碧辉煌了。我们这夜暗中的渺小,正向这座海面上的辉煌进发。回望刚刚离开的华阳礁,也是灯光明亮。看着这两处灯光,亲切欣慰,给人一种心灵归依的感觉。我们的灯光,是大海上最明亮的星星。小艇上也有灯光,只是这灯光被夜暗压缩的甚是微弱,就像天上落下的一颗小星星,时隐时现,在我们摇摇晃晃的小艇上闪烁。在礁上或在船上,遇到的每个官兵都是故事。只是他们都太忙,故事还在继续。我却没机会细细地阅读他们。开小艇的小伙子已经是老水手了,他开补给小艇已经有十年历史,对这片水域以及水里的礁石都很熟悉,他熟练地操作小艇的方向盘,一会儿急速向左转,一会儿急速向右转,但他的眼睛一直没有离开小艇前方的水面。在小艇船头上还坐着两个水兵,他们拿着手电筒,专注地照着水面,以防遇到礁石。海面上除了海水的声音,就是小艇发动机的轰鸣,再就是大家的说话声。返回顺水顺浪,甚是平稳,很快就安全抵达洞庭湖舰。一夜航行,早上0630时已经抵达东门礁。东门礁周围还有几个岛礁,目前是越南占领还是无人值守,尚不可知。但是从心理上感到,东门礁周围情况应该十分复杂。就像赤瓜礁一样。我们不禁发出这样的疑问,当初控制各礁时,为什么没有占据最好的岛礁,比如赤瓜礁附近,那次海战后,越南侵占的一些礁甚至是岛,比赤瓜礁条件都好,我们为什么没有选择控制条件更好的岛或者礁?当初控制这七礁八点,选点布局是出于怎样的战略或战术考虑?这些虽然难以考证,但现在确实不免发问,好的岛礁为什么都让越南人侵占了呢。南海的七礁八点都是名副其实的弹丸之地,哪怕是稍微多一点的力量部署都难以展开,更何况远离大陆,没有丝毫的自我保障能力。尽管我军守岛和巡逻值班军舰的官兵信念坚定、意志如钢,叫响了“人在岛礁在”口号,可是从敌我客观环境态势上看,岛礁的守卫任务十分艰巨。特别是黄岩岛事件后,我国在南海军力更加凸显鞭长莫及,所以加快岛礁建设,强化南海守护和防卫力量已迫在眉睫。为此各方正在加紧论证之中,我曾在三亚某基地亲自参与接待国家和军队关于南海建设的大型研讨会,并对南海建设前景充满期待。1330时换乘小艇,登东门礁。东门礁的礁堡和华阳礁基本相似,礁堡边上也有二代高脚屋的遗迹,虽然只是几根锈迹斑斑的铁柱,但是见证着当年守礁官兵在东门礁的艰难历程和峥嵘岁月。负责东门礁防卫的,是某巡防区某连,该连一直是南沙守卫模范连,东门礁的朱指导员是全军十大杰出青年。该连在各项训练比赛中都名列前茅,每年度守卫任务也都出色完成,这是东门礁的亮点。还应该大书的还有东门礁海水的美。以前到过南沙的人都说赤瓜礁的海水最美。我们一行到了赤瓜礁,深感此言不虚,海水的斑斓,礁盘的色彩,水里的游鱼,都令人赏心悦目。可是到了东门礁,就彻底颠覆了赤瓜礁海水最美的定论。置身东门礁水域,大家才真正领略了南海的惊世之美,它色彩的艳丽把所有人都彻底征服了、震撼了。这景色,说是非人间之境,实在是不过分。世界上技艺最高超的色彩艺术家,调不出这等颜色,画坛的巨匠,画不出它的迷幻,世间的绝色佳人,置身其中,顿失颜色。描写美景的词汇在这里显得贫乏,赞叹美景的语言在这里失之苍白。小艇飘在这美妙之中,竟使这些也算走南闯北,阅尽山川美景的同事们大为慨叹。大家从内心里发出一句话,“太美啦”。原来一句“太美啦”,大俗之中有大雅,平凡的表达,才能道出思想的真谛,任何辞藻的修饰都是多余的。有人用“叹为观止”表达这里的美,仍显不够,“观止”过于冷静了,这里的美在“观止”之后,还让人感受到有一种荡涤心灵的力量。有人胆怯地试图用九寨沟的风光与之两相比较,但与海的宏阔波澜、大气磅礴相比,九寨沟风光只能是供赏家品鉴的小小工艺品了,九寨沟让人慨叹,这里让人震撼。告别东门礁,洞庭湖舰向美济礁破浪而行。这是南沙岛礁之行的最后一站,补给两个点。洞庭湖舰停泊在美济礁海域,我们乘坐渔政的飞艇登礁。登前几个礁堡,都是换乘补给油料的小艇,尽管小艇设备简陋,但是速度慢,小艇在海面上荡来荡去,前后颠簸,大家从开始的稍有恐惧,到慢慢习惯。其实坐小艇就像骑马,不会骑马的人,被马颠得前仰后合,人像散了架似的,一不小心就摔了下来,因为人是人,马是马,人马分离。会骑马的人,人已经与马成为一个运动的整体,所以不会摔下来。乘坐小艇也是一样。这几天大家都会随着小艇的颠簸顺势摇晃了,不但没了紧张感,甚至还有些悠然了。今天在南海乘坐飞艇当然是不一样的感觉。飞艇顾名思义,就是速度快。大家上艇后,飞艇驶离洞庭湖舰,稳稳加速,溅起的雪浪被海风一吹,哗哗啦啦泼向大家的脸上身上。小飞艇上响起一阵阵惊喜呼叫,脸被洗了,衣服湿透了,海水灌进嘴里,咸的,飘进眼睛里,刺痛,海水的温凉与激烈同时作用在身上,大海以这种形式又一次与大家亲近,使人有一种说不出的兴奋与舒朗。人是亲水的,特别是军人,对南海的水,更有一种特殊感情。记得在东门礁,老王在小艇上,用矿泉水瓶子灌了一瓶南沙纯净的海水。他要把祖国的这片海,用最单纯的方式,带回北京,带给正在成长的孩子。飞艇继续加速,已经有二三十节,此时飞艇在浪峰浪谷中飞速前进,因为速度太快,激起的浪花反而小了,就像是在水的表皮上飞过,甚至从这一个波峰,直接飞向另一个波峰,颠簸的感觉也和速度较慢时完全不同,飞艇迅疾砸在水面上,就像没有减震系统的汽车,在既凹凸不平又很坚硬的狂野飞奔,船底和水面的接触,成了硬邦邦的撞击,绝对感觉不出海面的柔软。速度产生气流,此时风很大,迎面吹来,面部的肌肉被风吹的颤动不止,眼睛有些难以睁开,耳边只有风声,大家已无法张口说话,只有各自双手下意识攥紧栏杆,全身心体验在海面上飞的感觉。不一会儿,飞艇驶近美济礁1号点,开始减速,大家才松一口气,恢复常态,一阵唏嘘惊叹。够刺激,够爽,过瘾,真棒等词都冒出来了。在1号礁堡一侧,有5个形态完整的二代高脚屋。这是78点中保存最为完好的高脚屋了。在前几个礁堡,看到一代、二代高脚屋仅剩一些遗迹和锈迹斑斑的骨架,心中不免生出一种复杂情绪,现在看到这些基本完好的高脚屋,心中又起波澜。高脚屋作为南海战士守卫海疆的历史见证,理应载入国家和军队史册,如果任由风吹日晒,海水侵蚀,它将从人们的视野中消失。它损失的不是物质,而是我海军官兵捍卫南海疆域的历史见证。高脚屋已经凝聚军人特别是南海舰队军人太多情感,承载了太多的文化意涵。高脚屋在南海舰队的军营文化中不可或缺。据说美济礁将来有旅游开发的计划,如果真如此,高脚屋无疑会是一道爱国爱礁的靓丽风景,但是停留在这个层面是不够的,应该从现在着手,抢救高脚屋,保护高脚屋。我们不能在不远的将来,仅仅用高脚屋的录影和老照片,讲述老一辈南沙卫士艰苦守礁的光荣传统。我们要视高脚屋为南海舰队乃至海军、解放军的瑰宝。真的希望能引起上级重视,把部分高脚屋请进中国革命军事历史博物馆。礁堡上大面积的太阳能晶板和老式高脚屋形成鲜明对照,我们的祖国在发展,守礁官兵的生活在改善。一个礁堡,一个形象鲜明的缩影。在美济礁的1号、2号礁堡,守礁官兵们种植了很多马齿苋菜。这种菜盛开着红艳的小花,礁上的官兵们亲切地叫它太阳花。太阳花在礁堡上,开出蓝色大海中一片夺目的灿烂,开出守礁官兵心底不息的浪漫青春。以前,官兵们曾经尝试着在礁上种了许多花,都不能成活,只有太阳花,生命力旺盛,极容易成活。在这种连绿色都极其稀有的大海之上,马齿苋花儿开的自信,开的夺目,开的惹人爱怜。官兵们把太阳花集中种植在楼房右侧的花架子上,红红火火一片,形成了小小规模,给它们起了个很诗意的名字,叫太阳花园,并用小贝壳拼成 “太阳花园”四个字,粘贴在花架子上。官兵们阳光的性情,热爱生活的情趣,以及他们无私奉献,在艰苦环境下守卫海疆的精神,都在这片普通而美丽的太阳花上绽放。 五大家顺利地完成78点的调研学习,随洞庭湖舰返航。当军舰进入海南岛东部海域,像马上到家一样,在这片海域航行,心里自然踏实许多。距离湛江还有100多海里,按计划今天下午就到湛江军港了。从凌晨开始,就感到军舰有些侧晃,一直没有间断,外面风浪有些大,又是侧浪,所以晃得幅度就明显一些,还好,没有晕船的感觉。昨晚计划早上看日出,0600时向窗外望去,一派蒙蒙灰暗,云很浓,看日出是不可能了。早饭前到甲板上看海,甲板上湿湿的,刚下过雨。前方的天空依然有浓重灰暗的云,有的云已经和海面连接在一起。在海上,确实能看到许多陆地上不能或者无法看到的天象。比如昨天晚上的晚霞,整个西天,在海天相接处,长长的红色光带,像是海上生长出绵延千里的炭火山,炭火刚刚熄灭火苗,红彤彤的炭块正释放出巨大的光的能量,把几百、上千米的高空映照成一幅金碧辉煌的长长画卷。更令人不解的是,在这以红色为主基调的瑰丽画卷中,一道强烈的蓝色光束,从红色炭火中斜射而出,这蓝色光束向天际延伸扩展,色度逐渐淡去,直至融入蓝色天空。阳光是七彩的,彩虹很好地诠释了阳光的颜色,这已不足为奇,而这种日落后斜射而出的蓝色光芒,却是大自然的神奇造化。雨并不神奇,但是在大海上看远方的雨,也是不一样的风景。说是看远方的雨,感觉却是看远方的云。云的形状当然如棉絮状,云少,则棉絮轻薄如纱,云厚,则棉絮密实如被。但是,在海上也可以看到,远方灰暗隐晦的云,从空中直线型接入海面,或垂直或斜插,总之云好像是被梳子细心梳理了一遍,云的纤维统一被拉直,形成一大块布帘垂下来,似乎还可以看到那自上而下的纹路。这样的云,其实不是云,是远方的雨,那边正在落雨。远看这是直线型的云,军舰驶进去,就进入到雨中。下午1700时,洞庭湖号在湛江大黄江锚地抛锚。计划第二天上午靠码头,掐指算来,南海之行前后18天。18天的航程一切顺利,军舰圆满完成了补给任务,我们圆满完成考察调研任务, 78点全部走到。航行中,最初遇到风浪,之后风平浪静,全程顺利愉快。舰上的《精兵报》出版了《第xx期南沙补给专刊》,第一版三个内容,一是较大篇幅报道了洞庭湖舰圆满完成第XX期南沙补给任务,二是我们代职干部调研组致洞庭湖舰全体官兵的感谢信,三是对老赵的简单专访,题目是《维护海洋权益,必须有海洋意识》 。小报的第二版是这次航行的图片和诗词欣赏,老李、老陈的词,以及我的诗《礁盘上的青春》。这份小报图文并茂,也算南沙之行一份很有感觉的精神小菜了。晚餐时,大家争相发言,谈体会,讲收获。感谢编队领导高参谋长和李主任、某巡防区领导老贺、洞庭湖号彭舰长和夏政委,更感谢舰上的全体官兵。谈对南沙守礁官兵的钦佩和刻骨铭心的感受,每每令人动容,深感这是一次调研考察之旅、深入学习之旅、洗涤思想之旅、净化心灵之旅,十几天同船共度,战友们也结下了真挚友谊,所以也是一次友谊之旅。

郭洪林,笔名水木。男,196310月生。山东莘县人。中共党员。198011月入伍。1984年毕业于武汉军事经济学院。一直在军委总部从事机关工作,任全军房管局原副局长,副师职大校军衔。1991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2003年加入中国散文学会,2004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诗集《水韵无痕》,作品集《阳光三叠》,纪实文学集《通途之师(合著)》等,在《解放军报》《北京日报》《中国作家》《诗刊》《解放军文艺》《后勤文艺》等多家报刊杂志发表作品,并被收入多种作品集,多次获得“总后勤部军事文学奖”等奖项。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eaaf2526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166657d.html

《[散文]郭洪林:南沙行.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