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作文中巧用诗词添文采及以“永远的唐诗宋词”为话题作文范文

发布时间:2020-01-07 12:42:34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如何在作文中巧用诗词添文采

一是化用诗词。

所谓化用,就是截取诗词的某一部分直接变成我们作文语言或者是用自己的语言去演绎诗词的意境。比如下面这些语段:

乐观就是那直上青天里的一行白鹭;乐观就是那沉舟侧畔的万点白帆;乐观就是那鹦鹉洲头随风拂动的萋萋芳草;乐观就是那化作春泥更护花的点点落红。

——话题乐观片段

在众人皆醉的麻木空气中,你选择了清醒;在众人皆浊的恶浊世道上,你选择了清白。褪去了华服,你选择了荷叶制的衣裳;逐出了京城,你选择了汨罗江的波涛。

——《面对选择》片段

出自内心真诚的心灵选择,才能勾画鹦鹉洲上的萋萋芳草,才能点化二十四桥的清风明月,才能渲染香炉峰间的日照紫烟。

——《美丽一次》片段

是的,摒除了浮华,去掉了雕饰,我们就像一枝出自清水的芙蓉,透着迷人的清香。

——《简单》片段

天空中一丝云儿飘过,淡淡的、自由自在,你觉得真好,这就是语文;初升的朝阳光芒万丈,你觉得生机勃发,这就是语文;如血的残阳映红半边天,让人无限留恋,别忘了这也是语文。语文是那巍巍昆仑,是那草叶上久久不肯滴落的露珠,是古城旧都中国色天香的牡丹;语文是那无声的冷月,是那静谧的荷塘,是秦皇岛外滔天白浪里的打渔船,是那青天里的一行白鹭,是那沉舟侧畔的万点白帆,是那山重水复后的柳暗花明。

——《冷香飞上语文》

这些文字没有直接引用杜甫、刘禹锡、龚自珍等的诗句,而是将他们诗句中的意象搬用过来作为自己作文语言中的一个成分或是作者用自己的语言对诗句的意境进行大胆的描写。这样的语段让我们联想起诗句的意境,带领我们进入似曾相似的诗歌意境,但是又能感受到作文创作者的心声。同样它也能增加文章的文采。

当然写作这样的语段,最重要的是作者对诗词的分析、感悟和概括能力。如果不明白诗的意境,随便套用,那便是画虎不成反类犬了。

一是仿用诗词。这种方法就是根据诗词的形式,作者用自己的语言再写一句(首)形式一样的诗词,以达到表达自己情意的目的。比如一篇以为话题的作文中有这样一段:

夜来幽梦忽还乡,水汪汪,捕鱼忙。四寂无声,惟有馨风凉。料得年年思家时,明月夜,芦苇浜。

作文很好地仿用了苏轼《江城子》的下阕: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岗。

苏轼的《江城子》表达的是对亡妻的思念之情,回忆往日的美好时光,看看这凄凉的短松岗,唯有自己形影相吊,怎不叫人思绪万千,愁肠寸断!而对的思念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家乡乡亲忙碌的身影,热闹的劳动场面,相对于自己身边的四寂无声,唯有无限的思念了!

可以说仿用诗词不仅能借助诗词的形式指引读者走进原诗的意境,同时也能很好地表现作者写作上学以致用的本领,使文章出采。

不仅古典诗词适于仿用,现代诗词亦可借来攻玉。比如作文《责任》的片段就是仿用了诗人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非常巧妙地对文章作了一个漂亮的结尾:

诗人海子在《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中说: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而面对责任,我想说:从今天起,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恪尽职守,坚守岗位\从今天起,关心环境与他人\我有一颗真诚的心,面对责任,四季如春。

有人说,如果你的文章不能像太阳那样熠熠生辉,就让它像月亮一样光彩照人;如果不能拥有月亮的光彩,就让它像星星一样闪闪发光;如果不能像星星一样闪光,那么,至少要留住几只萤火虫,把文章点亮。我想,诗词就是萤火虫,用好了这只萤火虫,相信它一定会为你的作文增添绚丽的色彩,照亮你深厚的文化思考,照亮阅卷者疲惫的双眼。

[推荐原因] 语言的出彩和深刻的文化思考是大多数文章成功的主要原因,在作文中巧用诗词添文采,提高了作文分数,更是对传统优秀文化的高举。

高考作文妙借古诗文出彩四法

古人常说,腹有诗书气自华。古典诗文蕴涵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情感资源.妙用古诗文可以激活语言表达.彰显文章底蕴.使文章散发出浓浓的书卷气和文化气。这无疑是高考作文出彩创新的一条有效便捷的途径。那么,怎样借用古诗文来为你的高考作文增辉添色呢?

  一、妙引古诗文名句出彩

  这是高考作文中最常见的方式.可将引用分为局部引用和全篇引用。

  1.局部引用

  就是在文章的局部位置引用古典诗文名句.如文章的标题、题记、首段和末尾等。这些地方所处的位置比较突出、醒目,容易引发读者的关注.给他们留下较好的印象。

  在文章标题处引用古诗文名句.能让题目显得典雅蕴藉,富有文学情趣,起到耀人眼目、催人卒读之功。如福建考生的《一蓑风雨任平生》,引用苏轼《定风波》语句,作为题目,既紧扣所选的历史人物。贴切凝练.又昭示文章题旨,写出了苏轼的豁达与超脱。可谓一石双鸟

  在文章开头嵌入诗词佳句.以此领起全篇.则能够使语言显得凝练精辟.更能让阅卷者立刻到作者的文化积淀和人文素养,给他们留下较佳的第一印象。如2004年陕西考生的《寻找快乐,精彩人生》的开头:

  漫步于秋日落叶徐徐的小径上。不禁吟了一句:无边落叶萧萧下,不尽愁绪滚滚来。慨叹落叶的悲哀与不幸。其实,落叶的生命或许就是这样,只求得春日繁茂,秋日落英缤纷。换个思维方式.龚自珍曾说过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我们应该欣喜,享受落英缤纷的秋景。

  这个开头由情景人手.化用杜甫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自然引出对落叶的联想,然后再引用龚自珍的名句.恰当地诠释了快乐幸福与我们的思维方式这一哲理话题的内涵。这样处理,使文章在开头便显得意蕴深刻.诗意灵动.从而避免了开门见山式说理

可能会有的干巴枯燥。

  在文章收尾处引用古典诗文.则具有画龙点睛之效,能够启人心智、升华主题.收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表达效果,令读者掩卷沉思,回味无穷。如2004年福建考生《照海倚天》的结尾: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流年似水,时光如电地过去.也许,只有历史才能让无字碑头镌字满,也许也只有历史.才能最好地诠释曾国藩在天京城破黄袍欲加身之时写尽生平心境的一句话:倚天照海花无数.流水高山心自知.

  三处引用贴切自然不显斧凿.使文章文采飞扬.情理交辉,意蕴深远,辩证而深刻地评价了曾国藩这一历史人物.实在是一记漂亮有力的豹尾

  2.全篇引用

   既指整段之内大量引用.又指全文各段大量引用。由于古典诗文具有的深厚的文化积淀,大量、多处的引用,将能大大提升文章的文化品质和审美趣味.充实文章的底蕴。整段引用的如 高考优秀作文《寂寞的意韵》:

  寂寞是什么?曾几何时。有李白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也许,寂寞便是皓月当空.好风如水,万籁俱寂时形影相吊的那种感觉吧!曾几何时.有李后主感慨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也许,寂寞正是深宫大院.国愁家愁人也愁的情丝纠缠吧!曾几何时.有陈子昂感叹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也许,寂寞就是芳草依旧,天涯依旧,物是人非的空虚心境吧!于是.我问月亮.广寒宫的嫦娥告诉我。寂寞是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辰碧海青天夜夜心。寂寞到底是什么?我无法回答。

  一段之内五处引用诗词名句.以此作为文章情感和义理的载体.让寂寞具有了深刻的文化内涵.既为文章增添了亮丽的色彩,也增强了论证的说服力和感染力.使文章底蕴厚实.充满典雅蕴藉的诗意和丰富的人文气息。

  而全篇引用的。 四川省高考优秀作文《只缘身在此山中》则可称得上是典范之作了。该文以苏轼名句作为标题.非常恰切地暗扣作文话题感情亲疏与对事物的认知;紧接着引用崔护的诗句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自然引出对情感与认知关系的认识,确立文章主旨:然后紧承首段。

  引用了李清照的《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杜牧的《赤壁》,从几个角度来进一步阐述主旨,形象生动而不乏理性:末尾再以苏轼的不识庐山真面目收结全文。综观全文.恰到好处的引用、嵌入古典诗词。使哲理思考和情感抒发传达得深刻而有底蕴.让文章拥有了较高的文化品位。

  二、巧套古诗文结构出彩

  古人写诗做文都很讲究章法。每一首()诗文都有其完整的行文结构与写作脉络.再加上古诗文本身言简意丰、音韵和谐,套用古诗文来铺设文章的行文结构.不仅能使文章层次分明、结构清晰,而且更能给人以典雅优美的感觉,能够在最短时间内打动读者。这一点。 湖南高考优秀作文《琵琶行之父母有情》做出了很好的示范。这篇作文直接套用白诗的结构形式,将《琵琶行》一诗中有关音乐描写的诗句,直接抽取出来、编织出全文的行文结构: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间关莺语花底滑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渐歇。别有忧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座中泣下谁最多。掌上明珠双眸湿(原诗为江州司马青衫湿’)”。这些诗句在《琵琶行》中本身就是串连诗歌内容、编织抒情脉络的关键诗句.被引用为文章行文转换的语言标志.不仅巧妙地串起从小到大父母对的关爱与教育的一些生活细节.而且使文章的行文结构放得开又收得拢.读来自有别样的韵味。

  三、模仿古诗文语言出彩

  语言是文章的第一关口.高考作文的语言除了要能够根据文章需要尽可能得体准确之外.还应该尽量地体现出个性的色彩。如果你的文言功底比较扎实的话.不妨模仿古典诗文的语言.用文言的笔法来表达现代的感悟.这无疑也是高考作文出彩的一记妙招.历年高考作文中都有这方面的成功例子.如南京考生的《赤兔之死》,2002年江苏考生的《谏屈原书》, 四川考生的《愚者传》和北京考生的《转折》等。

  这些高考优秀作文在古典诗文语言的借鉴上.显示出了作者个性的写作才华和较为深厚的古文修养.以及较好的驾御语言的功力。当然,文言文毕竟是旧时代的产物,这种语言表达方式本身未必值得提倡和鼓励.本节内容只是为考生提供一种参考。要知道.这些优秀作文的成功靠得是故事新奇立意高远语言老到内容充实,这些才是它们获得成功的关键.而非仅仅是浅易的文言。

  四、改写古诗文内容出彩

  好的古典诗文都是富于启示性的.言简而意丰。能够通过鲜明的形象和富有张力的表达唤起读者无尽的联想和想象。通过对古诗文的改写.来传达自己对生活的感悟。也能让自己的高考作文呈现出迷人的色彩.平添些许的诗意。当然。改写不是对古诗文的纯机械翻译。而是对古诗文的一种再创作、再提高和个性化鉴赏。江苏考生的《东坡的选择》就是采用这种写法获得成功的。这篇高考作文化用苏轼《前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的意境.将苏轼一生的遭遇聚焦于一个感伤而又旷达的赤壁之夜.写出了苏轼的心灵的选择.既摄取了原作的神韵.又出之以新的情调。

  改写可以是化用意境.再现古诗文的情景.也可以从古典名篇中寻找空隙,对内容加以创造性的改造.例如江苏考生的《(孔雀东南飞)新传》活用古典文学资源,根据话题山的沉稳,水的灵动对《孔雀东南飞》大胆改造而成的故事新编,在生动而颇具情韵的叙事中.讲述了刘兰芝和焦仲卿的中国式离婚.体现出了考生独到的创新精神,和对现实生活的关注与洞察。

  实际上。以上四法并非是截然分开的.而妙用古诗文出彩的方法也不止是这四种。在备考阶段。如果能将古诗文的备考和作文备考结合起来.注重积累并将之内化为自己的积淀.也许你能找到更多更好的方法.写出一篇出彩的高考作文来。

巧用诗歌好作文

古人有诗联云风化雨山山翠,展示了一幅春风吹拂,春雨如丝,青山着翠的清新景象,引人浮想,可谓妙句。最妙处就在一个字,显示了造化之奇,无,那么大自然只会是面孔呆板了。

其实作文也是如此,多一点便会新意层出,风光无限,这就是化用诗句。我国是古诗文的国度,古人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精神宝藏,名篇名句脍炙人口,恰到好处地使用它们,能更传神、凝练地表情达意,增添文章的典雅,秀出自己的风采,从而更容易得到阅卷语老师的常识,激发他们感情上的共鸣。

一、以诗词为妙题

题目是文章之眉目,眉目最能传情。一个好的题目能一下吸引人关注的目光,令人称赏。

高考题有一篇满分作文《不畏浮云遮望眼》,取题自宋王安石《登飞来峰》: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最末两句蕴意深刻,考生以它为题,形象地说明了情感与理智的关系,当然赢得了阅卷老师的青睐。江苏一考生的满分作文《人生三部曲》以滕王高阁临江渚也无风雨也无晴满目青山夕照明为小标题,显得构思新颖典雅深厚了。

二、化诗文造妙句

这可以算是引用的修辞手法,引用古诗文,能言我所不能云之言,传我所不能道之情,或者传达的更巧妙,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例如, 高考作文《千年的选择》:他选择把栏杆拍遍,却在山深闻鹧鸪的凄凉中为国献出一生。此处引用辛词概括辛弃疾的人生选择,写出了这位爱国词人的忧国情怀和凄凉人生。底下写屈原他选择了余将董道而不豫兮,固将重昏而终身’”则突出了屈原的正道直行,无所畏惧的祟高品质。这些地方不是直接叙述,而是灵活运用诗词歌赋,展示了深厚的文学底蕴,显得文采飞扬。

三、用诗文创设妙境

古诗词作者大多善于营造意境,以情景交融的艺术形象拔动读者的心弦,引用或化用这些词句,就能以他人之境写我之性灵,增添文章的神韵。

唐人眼中的花,妩媚而秾烈。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那里的落英缤纷,很美。宋人眼中的花,伊人憔悴,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那里的花烛照红妆,红瘦绿肥,很美。清人眼中的花,飘零流水,花谢花飞花满天,红销香断有人怜?那里的花,游丝无力,楚楚动人,也很美。

上面这段文字选自辽宁一高考作文《今年花胜去年红》,文章撷取白居易《忆江南》欧阳修《喋恋花》及《红楼梦》中黛玉的诗句,紧扣话题,展现了三幅不同的画面,有的繁盛美丽,有的满目凄凉,昔日之花与今日之花相对照,历史之景与现今之景相衬托,为表现主题作了很好的铺垫,而且风流华美,读来满纸花色蕊香,令人折服。

学生习作《寂寞沙洲冷》这样为苏轼的出场勾勒环境:一弯残月悬于一株高大的梧桐树上方,夜深人静,秋霜初下,小院内一片冷清,只偶尔有鸿雁掠过,声断长空。这里化用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词意,如一幅写意画,流泻出无穷的冷寂凄清的意味来,衬托了被贬黄州的那个虽旷达而不免落寞的苏学士。

所以,作文时多尝试诗词入文,才能使文采斐然,典雅蕴藉,神韵俱臻。孔子对孔鲤说:不学诗无以言。虽然他所指的只是《诗经》,但这句话却给了我们很多的启发,激励我们学诗用诗。

运用诗词的方式很多,可以直接引用,可以熔铸于自己的语句中,还可以翻译成现代文,也可以综合几首形成新的诗意诗境。后三种都可称作化用。综合的难度要大一些,下面是一个用得很好的例子:

素月寄孤舟,只影随水流,家园破,一盏残酒。酒淡怎敌晚风疾,梧桐雨,点点愁。

晚来独登楼,恨字锁眉头,黄花瘦,雁声断秋。一溪落花漫汀洲,流离苦,几时休?

这首词是我填给历尽漂泊的李清照的。

(节选自高考作文《诗人明月黄花》)

那么如何学习使用呢?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熟读了解积累诗词是基础,否则谈不上应用。这就要求我们扩大阅读面,在课外多多接触唐诗宋词。在平时的阅读中,把学过的诗歌分一下类,如哲理诗,写景抒情诗,言志诗等,对我们的应用也是大有好处的,分的具体,记的深刻,用时自然灵光频现,信手拈来。

古诗的神韵其实都是诗人呕心沥血的创造,此是文学发展之源,妙用诗句是文章增色的一大手法,但沿袭多了,不免落入套板反应,所以最巧的手法还是在累积的基础上创新,写出自己的妙文来。

永远的唐诗宋词

   情有独钟于唐诗宋词。读小学时,就能把课本上所有学过的诗词倒背如流。还从父亲的书箱里出一本《唐诗三百首》,整整抄完了四个大笔记本。虽然大多不解其意,每一次读起来还是那么专注。

  清风徐来的夜晚,和父亲铺起凉席睡觉地坪上,比赛看谁背得唐诗宋词多,有一回竟然赢了在老家有酒鬼诗鬼之称的父亲。为此,我一丝不苟地得意了很久很久。

  随着读书的增多,才知道自己所能背诵的那几首唐诗和宋词,只不过是沧海一粟罢了。于是,使疯狂地买起有关的书籍来。直到今天,仍不改对唐诗对宋词那一份痴迷和眷恋。每当月照庭院或雨打纱窗,从床头柜上随手拿过一本,低声读将起来,感觉琅琅上口,满口清香。

  想像那月照唐朝雨落宋朝,该是怎样的意境啊!

  感谢诗歌。感谢她们使那些古代大师们不朽的艺术和精神,千百年来得以源远流长。走进唐诗宋词,就是走进一个神奇迷人的王国。那是一个人类精神之花全面盛开的季节。我们的大师从一张薄薄的书页上站起来,沿着字里行间向我们走来,一袭古装,长发飘飘,风姿万千:古朴雄浑的子昂,清朗雄健的王之涣,闲静谈远的孟浩然,飘逸豪放的李白,沉郁顿抑的杜甫,清扬畅丽的白居易,奇诡璀璨的李贺,精巧艳丽的温庭筠,凄婉优柔的李煜,闲雅清婉的晏殊,豪放旷达的苏轼,雄放流畅的陆游……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恍惚之中,我也成了一名典雅的古代儒生,微风拂动我头上淡蓝色的逍遥巾。我坐上一辆古旧的马车,吱吱呀呀而去,驿道两边是一片火红的枫叶,把我的双也映照得微红,叫我怎能不停下车来望上几眼?小令樽前见玉箫,银灯一曲太妖娆。歌中醉倒谁能恨?唱罢归来酒未消。夜色已深,打更人在窄窄的街衢上越走越远,而红楼之上酒兴正浓。箫是那精精致致的玉箫,灯是那华华贵贵的银灯,音乐在身边流淌着,心爱的人儿跳着欢快的舞蹈,叫我怎么不想再不一回多情的公子?

  独爱诗宋词,独爱其中所展示的一个个古雅的诗歌意境,独爱浪荡于境界之中的一个个不羁的灵魂。可与之携手同游,可与之相对品茗。无论是千树万树梨花开胡天八月,还是客舍青青柳色新的渭城客栈,无论在花市灯如昼的元夜,还是在有暗香盈袖的黄昏,或笑、或泣,或长歌、或短叹,或无语徘徊、或滔滔不绝,都是那么令人难忘。

  在中学校园里读晏殊: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大脑中一片空白。今天,在经历了一些世事之后,再来读它,便渐渐悟出一些意蕴来。想当年,晏殊徜徉在小园的香径上,借着老酒写下这首词的时候,又怎能知道千年之后的我能读到它?又怎能知道我是怀着怎样的一种心境去品味去咀嚼它?我想,这就是所谓的沧桑了,这就是所谓的历史了,这就是所谓的缘份了。

  我还觉得,这份沧桑之感,并非建立在生命无为的悲观基调上。相反,它是人对生命的自我意识。它教会我更加珍惜生命,理解生命,更加热爱生活。

  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许多事物正在不断地遭受抛弃。对物质的狂热追求,使心灵愈来愈贫穷。面对今天的生活,我们的心在隐隐作痛,我们痛苦:噪音、污染、人口爆炸、腐败蔓延、生态失调……人,成为一台开足马力的机器,在复杂的人情世故中无休止地旋转……

  好不容易觅个闲时,吟吟唐诗,读读宋词,在月色花影之中超越现实,进入那个理想的古朴纯美的世界,灵魂便找到了一个临时的寓所。有时候,我们是多么向往那种生活啊:归隐于一片层上春鸠鸣,村边杏花白的田园,在燕子对月亮的喃喃细语中,汲泉煮茗,但觉人淡如花,一身宠辱皆忘。或者置身于一间深深深几许的庭院,绿柳如烟,院门萦雾,枕一帘幽梦,带半身闲愁,想想那些风花雪月的事情……作为渗透着人文精神的唐诗和宋词,已经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也必将使更多的现代人的心灵产生共鸣。她也必定使我们在人生的路途上投去怀旧的一瞥。

  用眼睛去读,用心灵去读,用人生去读。永远的唐诗宋词,永远也读不尽……

永远的唐诗宋词

唐诗宋词以其特有的舞姿翩然于中国人的瞳仁里.时光荏苒,千帆过尽的沧桑的并没有刻划出她迟暮的容颜。相反地,在泛着黄褐的底色上,这帧抹不去的风景更显得流韵四溢,风采依然。

我常常痴想遭遇一个唐诗宋词的雨季,在平平仄仄声声慢中倾听生命的另一种律动:在薄薄暮雨中看关河冷落衰翠减,在碧云无黄叶地盈盈秋色中畅想醉里挑灯看剑,在帘卷西风的窗前看乱红飞过秋千去,在乱石穿空惊涛拍岸中仰天长啸,在夜落乌啼的黄昏感受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的凄婉,在蚱蜢舟上举杯邀明月体验对影成三人的玄趣,在芳草萋萋的鹦鹉洲上坐看风生云起,漫游波心微荡的二十四桥品三杯两盏淡酒------那是一种美丽的飞翔,也是一种飞翔的美丽。

低吟李杜穿越岁月的诉说,高唱苏辛震撼天地的挥洒,我们的心中,难道仅仅有华美的语句、琅琅的音律?不,远远不够。唐诗宋词带给我们的更多是血,是泪,是火,是水,是乳,是对生命的受,是对中华民族精魂的诠释。每一首千古绝唱后面都有一种令人肃然起敬的诗人,正如每一片奇山异水后在必有一种人文神韵。

诗者,真正优秀的诗者,从来都是用心去写诗。

永远的唐诗。永远的宋词。

永远的唐诗宋词,永远的心灵家园

当千年的沧桑如同云烟将历史掩埋在深处,时光的雨,仍能击起唐诗沉淀千年的舞韵,岁月的风,依然吹来宋词逸隐许久的旋律。

当时空的车轮滚入这浮躁充斥灵魂,肤浅充斥语言,冷漠充斥人心的年代,唐诗宋词,仍能以那无与伦比的穿透力,为我们构造一个烟波浩淼的精神家园……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如烟荣华

盛世大唐的气象万千让诗人们的情感有了更多的寄托。走近盛唐的诗,凝聚在笔下沉淀了千年的意境向我们扑面而来。

那是谁,独立于苍茫之中的幽州台上慨然长啸“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那是谁,在“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的消沉绝境,仍能引亢高歌出“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雄心壮志,那又是谁,泛舟于春江流水花舞月明的朦胧夜

色之中,低吟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的永恒旋律……

这让人魂牵梦绕的诗的唐朝呵!“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是怎样的清宁淡雅,“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又是怎样的奇丽雄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是怎样的娴静空远,“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又是怎样的悲怆豪迈;“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是怎样的和谐闲雅,“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又是怎样的壮丽辽阔……

这让人梦绕魂牵的唐朝的诗!凝练的文字,美妙的意境,一次又一次触动着我们心灵至深处对自然的向往,对美的渴望。在高楼大厦车水马龙的喧嚣尘世,我们到哪里去寻找这一尘不染的世外桃源……

这盛唐的诗,这诗的盛唐,穿梭千年的时空走来,依然寄寓着我们的精神乌托邦。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回归永恒

长达八年的安史之乱重创了大唐王朝的国运,却没能阻止唐诗继续前进的脚步。然而,《长恨歌》里一句“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也许道出了中晚唐诗歌的永恒主题。在这片充斥了人间沧桑的情感沃土上,诗人们的喜怒哀乐所见所闻所感所想,无不笼罩着一层淡淡的恨和怅惘……

是谁目睹那“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悲凉,却只能生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幻妄;是谁身处那“幽愁暗恨生,无声胜有声”的凄静,心中惟留下“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怅惘……

偶然会有看破历史沧桑的“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更多的却是“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的无奈。偶然会有“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的闲雅,更多的却是“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的困苦迷惘……

繁华落尽的晚唐王朝,再也无法孕育出盛唐诗歌的高华浑厚。然而,诗人们情感的寄托在这里孕育至极至,孵化出如钟如鼓如迷如舞如诉如泣的诗句。这是唐诗的绝唱吧,却终将在历史的长空回响千年。

六朝旧事随流水,夕阳西下几时回--享受孤独

当江南的细雨霏霏洒洒,秦淮两岸香拥翠绕,是谁轻舞罗扇扑流萤,黯然神伤于秋风黄花中的舴艋小舟?

当秋日的寒蝉凄鸣长亭,千里烟波暮霭沉沉,又是谁摩莎着泪眼无语凝噎,醉卧在晓风残月的杨柳岸边?

当中秋的月光洒满尘世,团圆的喜庆笼罩人间,是谁醉卧东坡把酒问天,本应是千里婵娟,却无处话那生死两茫的凄凉?

当渭城的轻尘沾上衣襟,塞外的羌笛悠悠吹响,又是谁身披蓑笠狂歌大江东去,挑灯醉看那吴钩犹利,人却已白首鬓霜?

那是问君能有几多愁的虞美人,是泪眼问花花不语的蝶恋花,是寻寻觅觅冷冷清清的声声慢,那是靡丽凄婉,玲珑精致的——宋王朝。

那是一蓑烟雨任平生的定风波,是不信人间别有愁的采桑子,是大江东去人生如梦的念奴娇,那是多灾多难,残破易碎的——宋王朝。

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那些繁华落尽的无奈,那份壮志未酬的愤慨,滋生出中国古典文学史上最多姿多彩凄美绝伦的诗句——宋词!

那份沉淀了千年的孤独,逸隐在浩渺的历史苍穹中,静静的,拈花微笑……

拥抱永远的唐诗宋词

  穿越时空隧道我梦回唐宋王朝,走进唐诗宋词,漫步于美妙的古典文学之中,或疾或缓或行或停,心中诧异惊叹一处处瞬间能触发灵感和美梦、拨动心弦的绝妙之境。这是一个烂漫迷人的地方,这是一个神驰遐想的地方。偕着思想展开双翼让我的思绪尽情的翱翔。
  我仿佛看到了一个夏天里的傍晚,晚霞落日,绿水红莲,一个清纯可人的少女与伙伴们泛舟湖上,一边饱览秀美的风光,一边轻斟浅品杯中的美酒,几杯下肚,两颊微红,似乎微醉,划着小船,误入藕花深处,一群欧鹭被惊起,扑簌簌地飞向远方,这是多么浪漫诗意的情景啊。
  在红衰翠减的秋天里,在多愁多恨的楚天里,在雾气霭霭的暮色里,在凄凉的蝉声里,在都门之外的长亭尽头,碧水之上是一棹催发的兰舟,一个是奉旨填词的多情浪子,一个是能歌善舞的妙龄女郎,为什么于朦胧的泪眼中执手相看欲言又止?千种离愁,万般别绪,正如那悠悠的烟波,欲升还沉,绵绵不断。

本周作文参考题目:《永远的唐诗宋词》《唐诗的天空》《宋词的天空》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ea92d17509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87.html

《如何在作文中巧用诗词添文采及以“永远的唐诗宋词”为话题作文范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