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考语文二轮文言文专题复习--《后汉书--班固传》专练

发布时间: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后汉书--班固传》专练
固字孟坚。年九岁,能属文诵诗赋,及长,遂博贯载籍,九流百家之言,无不穷究。所..学无常师,不为章句,居大义而已。性宽和容众,不以才能高人,诸儒以此慕之。父彪卒,归乡里。固以彪所续前史未详,乃潜精研思,欲就其业。既而有人上书显宗,告固私改作国史者,有诏下郡,收固系京兆狱,尽取其家书。固弟超恐固为郡所核考,不能自明,乃驰诣阙上书,得召见,具言固所著述意,而郡亦上其书。显宗甚奇之,召诣校书部,除兰台..史,与前睢阳令陈宗、长陵令尹敏、司隶从事孟异共成《世祖本纪》。迁为郎,典校秘书。帝乃复使终成前所著书。固自永平中始受诏,潜精积思二十余年,至建初中乃成。当世甚重其书,学者莫不讽诵焉。时京师修起宫室,浚缮城隍,而关中耆老犹望朝廷西顾。乃上《两都赋》,盛称洛邑制度之关,以折西宾淫侈之论。肃宗雅好文章,固愈得幸,数入读书禁中,或连日继夜。每行巡狩,辄献上赋颂朝廷有大议,使难问公卿,辩论于前,赏赐恩宠甚渥。固以自二世才术,位不过郎,作《宾戏》以自通焉。时北单于遣使贡献,求欲和亲,诏问群僚。议者或以为“匈奴变诈之国,无内向之心,徒以畏汉威灵,逼惮南虏,故希望报命,以安其离叛。今若遣使,恐失南虏亲附之欢,而成北狄猜诈之计,不可。”固议曰:“不若因今施惠,为策近长。”永元初,大将军窦宪出征匈奴,以固为中护军,与参议。及窦宪败,固先坐免官。初洛阳令种兢尝行固奴干其车骑吏椎呼之奴醉骂兢大怒畏宪不敢发心衔之及窦氏宾客皆逮考,兢因此捕系固,遂死狱中。时年六十一。
(节选自《后汉书·班固传》
1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洛阳令种兢尝行/固奴干其车骑/吏椎呼之/奴醉骂/兢大怒/畏宪不敢发/心衔之B./洛阳令种兢尝行/固奴干其车骑/吏椎呼之/奴醉骂兢/大怒/畏宪不敢发/心衔之C./洛阳令种兢尝行/固奴干其车骑/吏椎呼之/奴醉骂兢/大怒畏/宪不敢发/心衔之D./洛阳令种兢尝行/固奴干其车骑/吏椎呼之/奴醉骂/兢大怒畏/宪不敢发/心衔之1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项是(
A.百家,原指春秋战国时期的各种思想流派,这里指当时学术上的各种学说。B.阙,古代宫殿、祠庙或陵墓前两边可供瞭望的楼台,常借指皇宫、朝廷或京城。C.兰台,汉代宫中藏书处,由御史中丞掌管,东汉设兰台令史,负责管理书籍。D.颂,原指各诸侯国采集献给周天子的本地民间歌谣,这里指以颂扬为主的文章。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1

A.班固年少有才,博学多识。他九岁能诵诗作文,长大之后博贯群书,深入钻研各家各派的思想言论,把握要旨,不拘泥于字句。
B.班固欲成父业,私编前史。班固的父亲生前编辑前史,内容不够详细,班固潜心钻研,二十多年后终于私下完成了父亲未竞的事业。
C.班固能文善辩,倍受恩宠。他以一篇《两都赋》反驳关中耆老的纷扰言论;朝堂议事时,他受命向公卿们提出疑问,深得皇帝赏识。
D.班固审时度势,思虑长远。北匈奴派使者前来进贡,求和亲,有人提出反对意见,班固从现实与长远考虑,主张以施恩方式对待。1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肃宗雅好文章,固愈得幸,数入读书禁中,或连日继夜。2)永元初,大将军窦宪出征匈奴,以固为中护军,与参议。
16.班固因私修国史下狱,为什么最终反被任命为兰台令史?请简要说明。【答案】12.A13.D14.B
15.1)肃宗很喜好文章,班固更加受宠,多次被召入宫中陪读,有时日以继夜。2)永元初年,大将军窦宪出征匈奴,用班固为中护军,参加议论军事。
16.1)他的弟弟班超疾驰上京,面见皇帝,说明情况;2)皇帝看了他的书,被其文思折服,故而任命他为兰台令史。【解析】【分析】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本句意为:当初,洛阳令种兢曾在街上行进,班固家的奴仆冒犯种兢的车马,吏卒呵斥了奴仆,奴仆醉酒谩骂,种兢大怒,但因畏惧窦宪而不敢发作,心中记下仇恨。“兢”是“大怒”的主语,中间不应断开,排除BC“畏”作“宪”的谓语,中间不应断开,排除D故选A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把握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
D.“颂,原指各诸侯国采集献给周天子的本地民间歌谣”错误,民间歌谣是“风”颂是《诗经》的一个部分,主要内容是指宗庙祭祀时的舞曲歌辞。

2

故选D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
B.“二十多年后终于私下完成了父亲未竞的事业”错误,原文“帝乃复使终成前所著书。固自永平中始受诏,潜精积思二十余年,至建初中乃成”可见,是受皇帝诏令继续完成,而非“私下”完成。故选B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
1)雅:一向,向来;好:喜爱;愈:更加;幸:受宠;数:多次;或:有时。2)以……为:任用;与:参加;议:议论军事。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信息的能力。
在原文找到相关情节“固弟超恐固为郡所核考,不能自明,乃驰诣阙上书,得召见,具言固所著述意,而郡亦上其书。显宗甚奇之,召诣校书部,除兰台令史”,可见,一是有班超“驰诣阙上书”“具言固所著述意”,疾驰上京向皇帝说明情况;二是因为“郡亦上其书。显宗甚奇之”,即皇帝读到他写的书,为他的文采折服。
【点睛】文言文翻译记清两原则,一是直译为主,字字落实。所谓“直译”就是字字落实,不可凭大意去翻译。所谓“字字落实”,就是在翻译时,要将文言语句中的每个字都落实到译文中去,这是文言文翻译的最基本的要求。“直译为主”是文言文翻译最基本的方法,也是保证达到“字字落实”这一基本要求的最佳方法。“直译为主”是说对于大多数句子、大多数词语,可以采取直接翻译的方式来进行。二是意译为辅,文句通顺。所谓“意译为辅”就是在难以直译或直译后难以表达原文意蕴的时候,酌情采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文句通顺是语言表达的一般要求,凡是语言表达都必须遵从。考生一定要养成推敲语句的习惯。翻译成现代汉语以后一定要读一读,看看是否通顺、流畅。如果不通顺、不流畅,就要对它进行修改、润色,适当地进行意译。参考译文:
班固字孟坚,九岁时,能作文章诵诗作赋。长大后,便博览古籍。三教九流诸子百家的言论,没有不深入研究的。他所掌握的学问不是向某一家某一人学的,不拘泥于篇章字句的
3

解释,了解文章大意就行了。(他)性情温和宽容,不因为自己的才能而高人一等,许多儒生因此而仰慕他。父亲班彪去世,(班固)回到家乡。班固因为班彪先前继《史记》所写史书还不够详备,于是潜心精思,研究史料,想成就父亲的事业。不久有人上书给显宗皇帝,告班固私自改作国史,有诏书下至郡署,收捕班固系押在京兆狱中,又把班固家中的史书全部取来。班固的弟弟班超恐怕班固被郡署考逼,而不能自我表白,于是急驰至京都赴皇宫向皇上上书,得到皇帝的召见。(班超)全面细致地说明了班固所著书的内容意义,而(这时)郡府也把班固所写之书呈上。显宗(阅后)很感惊奇,召他到校书部,任命为兰台史令,让他和前睢阳令陈宗、长陵令尹敏、司隶从事孟异共同写成《世祖本纪》。升迁为郎中,典校秘书。皇帝就再次让他继续完成以前所写的书。班固自永平年开始接受诏令,潜心钻研二十多年,至建初年间才完成。当时人非常推崇此书,学者们没有不朗读背诵它的。当时京都正修建宫殿,修缮城墙,疏通护城河。可是关中年老而有地位的士绅们还希望朝廷迁都至长安。(班固)于是上了《两都赋》,赋中盛赞东都洛阳规模建制之美,以此回击主张西迁者不符合实际的、浮夸的论调。等到肃宗很喜好文章,班固更加受宠,多次被召入宫中陪读,有时日以继夜。每次出外巡行,班固都有赋颂呈上,朝廷有大事商议时,天子让他诘难公卿,在廷前论辩,赏赐十分优厚。班固认为自己身怀二世才能,但职位不超过郎中,因此作《宾戏》来让自己通达。当时北单于派遣使者来纳贡,要求和汉和亲,皇帝下诏讯问众官。参与议论的人,有人认为“匈奴是多变善诈之国,没有归向汉朝之心,只是害怕汉朝的威严,逼畏南方的敌人,所以希望得到回复,来安定他们的叛离之心。如今如果派遣使者,恐怕会失去南虏亲附汉朝的欢心,而成就了北方少数民族狡诈的计策,不能答应匈奴的要求。”班固发表议论说:“不如趁现在就对他们施以恩惠,这才是高明的计策。,永元初年,大将军窦宪出征匈奴,用班固为中护军,参加议论军事。等到窦宪破败时,班固受连坐而被免官。当初,洛阳令种兢曾在街上行进,班固家的奴仆冒犯种兢的车马,吏卒呵斥了奴仆,奴仆醉酒谩骂,种兢大怒,但因畏惧窦宪而不敢发作,心中记下仇恨。等到窦氏家族及门下宾客都被逮捕拷问之时,洛阳令种兢趁此机会逮捕关押了班固,致使班固最终死在狱中。当时六十一岁。
固字孟坚,年九岁,能属文诵诗赋。及长,百家之言,无不穷究。性宽和容众,不以才能高人,诸儒以此慕之。永平初,东平王苍以至戚为骠骑将军辅政,延英雄。时固始弱冠..奏记说苍,荐桓梁、晋冯诸人,苍纳之。
父彪卒,归乡里。固以彪所续前史未详,乃潜精研思,欲就其业。既而有人上书显宗,
4

告固私改作国史者,有诏下郡,收固系京兆狱,尽取其家书。固弟超恐固为郡所核考,不能自明,乃驰诣阙上书,得召见,具言固所著述意,而郡亦上其书。显宗奇之,除兰台令史,帝乃复使终成前所著书。
时北单于建使贡献,求欲和亲,诏问群僚。议者或以为匈奴变诉之国,无内向之心,不..可。固议曰:“汉兴已来,旷世历年,兵缠夷狄。绥御之方,其途不一,或修文以和之,或..用武以征之,或卑下以就之。虽屈申无常,所因时异,然未有拒绝弃放,不与交接者也。虏使再来,然后一往,既明中国主在忠信,且知圣朝礼义有常,绝之未知其利,通之不闻其害。设后北虏稍强,方复求为交通,将何所及?不若因今施惠,为上策。

固后以母丧去官。永元初,大将军窦宪出征匈奴,以固为中护军,与参议。北单于闻汉军出,遣使款居延塞,欲朝见天子,宪遣固将数百骑出居延塞迎之。会南匈奴掩破北庭,固至私渠海,闻虏中乱,引还。及窦宪败,固先坐免官。
固不教学诸子诸子多不遵法度,吏人苦之。初洛阳令种兢尝行固奴阻其车骑吏呼之奴..醉骂兢大怒畏窦宪不敢发心衔之。及窦氏宾客皆逮考,兢因此捕系固,遂死狱中。
(选自《后汉书·班固传》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洛阳令种兢尝行/固奴阻其车骑/吏呼之奴/醉骂兢/大怒/畏窦宪不敢发/心衔之B./洛阳令种兢尝行/固奴阻其车骑/吏呼之/奴醉骂/兢大怒/畏窦宪不敢发/心衔之C./洛阳令种兢尝行/固奴阻其车骑/吏呼之奴/醉骂/兢大怒/畏窦宪/不敢发心衔之D./洛阳令种兢尝行/固奴阻其车骑/吏呼之/奴醉骂兢/大怒/畏窦宪/不敢发心衔之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弱冠:我国古代,男子到了20岁的时候成人,就要行冠礼,取表字,取字以后,称自己往往称字。为了表示尊敬,称别人往往称名。
B.单于:匈奴人对他们部落联盟首领的专称。此称号始创于匈奴著名的冒顿单于之父头曼单于,之后该称号一直沿袭至匈奴灭亡。
C.夷狄:古称东方部族为夷,北方部族为狄。常用以泛称除华夏族以外各族。此外,南方的部族称蛮,西方的部族称戎。
D.诸子:众儿。比如《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诸子中胜最贤,喜宾客,宾客盖至者数千人。”这与“先秦诸子”的“诸子”意思不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5

A.班固天资聪颖。他九岁时就能著文诵诗。刚成年,就写了陈述意见的文书劝说刘苍,向刘苍推荐了桓梁、晋冯几位贤士,刘苍采纳了他的建议。
B.班固勤于钻研。他对诸子百家的著作深入研究,成年后发现父亲先前继前史所写的史书还不够详尽时,想成就父亲的事业。
C.班固眼光长远。当北单于要求与汉和亲时,有官员认为不能答应匈奴的要求,班固用汉建立以来与匈奴的战与和为例,来说明接受和亲为上策。
D.班固命途多舛。他跟随大将军窦宪出征匈奴,窦宪派遣班固迎接北单于的使臣,班固因未到达迎接地点完成任务而被免职,最终死在狱中。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显宗奇之,除兰台令史,帝乃复使终成前所著书。2)会南匈奴掩破北庭,固至私渠海,闻虏中乱,引还。14.班固认为可以与匈奴和亲的原因是什么?请根据文意概括。【答案】10.B11.A12.D
13.1)显宗(阅后)很感惊奇,任命(班固)为兰台史令。皇帝于是又命令他继续往下写,完成先前所写的书。
2)正赶上南匈奴攻破北庭,班固抵达私渠海,听说匈奴内部发生骚乱,便率军退回了。14.1)汉和匈奴自古以来就有往来,虽然方式不同,但联系从未间断;2)拒绝匈奴没有什么好处,和他们打交道也没有什么坏处;3如果等到匈奴强大了再去结交他们,还不如现在就对他们施以恩惠。【解析】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之”为代词,作“呼”的宾语,“奴”作“醉骂”的主语,应在“奴”前断开,排除AC项;“兢”是“怒”的主语,应在其前断开,“畏窦宪”是“不敢发”的状语,中间不可断开,排除D项。
翻译为:当初,洛阳令种兢曾在街上行进,班固家的奴仆阻拦了种兢的车马,吏卒呵斥了奴仆,奴仆醉酒谩骂,种兢大怒,但因畏惧窦宪而不敢发作,心中记下仇恨。故选B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化常识的能力。

6

A.“称自己往往称字,称别人往往称名”错误,应是称自己往往称名,称别人往往称字。故选A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D.“因班固未完成任务而罢官”说法错误,是因为受到窦宪破败的牵连而免官的。也不是因此死在狱中的。故选D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得分点:
1“奇”,意动用法,以……为奇,感到惊奇;“除”,任命,授予官职;“终”,动词,完成。
2“会”,正赶上;“掩破”,攻破;“引”,率军。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文章第三段写到匈奴和亲的事,根据此段中班固的话,“汉兴已来,旷世历年,兵缠夷狄。绥御之方,其途不一,或修文以和之,或用武以征之,或卑下以就之。虽屈申无常,所因时异,然未有拒绝弃放,不与交接者也”可概括第一点答案。根据“绝之未知其利,通之不闻其害”可概括第二点答案。根据“设后北虏稍强,方复求为交通,将何所及?不若因今施惠,为上策”可概括第三点答案。参考译文:
班固字孟坚,九岁时能写文诵诗,长大后,诸子百家的言论,没有不深入钻研的。(性情温和宽容,不因为自己的才能而自视高人一等,许多儒生因此而仰慕他。永平初年,东平王刘苍任用亲戚为骠骑将军辅佐政务,广纳英雄。当时班固才二十岁,写了陈述意见的文书劝说刘苍,推荐了桓梁、晋冯几位贤士,刘苍采纳了他的建议。
父亲班彪去世,(班固)回到家乡。班固因为班彪先前继《史记》所写史书还不够详备,于是潜心精思,研究史料,想成就父亲的事业。不久有人上书给显宗皇帝,告发班固私自改作国史,有诏书下至郡署,收捕班固系押在京兆狱中,又把班固家中的史书全部取来。班固的弟弟班超害怕班固被郡署审核拷问,而不能自我表白,于是快马加鞭到京都赴皇宫向皇上上书,得到皇帝的召见。(班超)全面细致地说明了班固所著书的内容意义,而(这时)郡

7

府也把班固所写之书呈上。显宗(阅后)很感惊奇,任命(班固)为兰台令史。皇帝于是又命令他继续往下写,完成先前所写的书。
当时北单于派遣使者来纳贡,请求与汉和亲,皇帝下诏讯问众官。参与议论的人,有人认为匈奴是多变善诈之国,没有归向汉朝之心,不能答应匈奴的要求。班固发表议论说:汉朝建立以来,历经数世,经历多年,总是和少数民族有兵戈纠缠。安抚抵御的途径也不一样,或者行文道来与他们和好,或者用武力来征伐他们,或者以谦卑的态度来迁就他们。虽然进退没有定规,所凭借的只是时势不同,但是从来没有拒绝放弃,不和他们打交道的。匈奴使者来两次,然后我们派使者去一次,(这样)既向他们表明了我汉朝持旨在于忠信,而且又让他们知道圣朝礼义是有常规的。拒绝他们,(我)不知道这样做的利(在哪里),和他们打交道(我)也未听说它有什么害处。假设匈奴以后逐渐强大,到那时再想同他们交好来往,将怎么来得及呢?不如趁现在就对他们施以恩惠,这才是高明的计策。
班固后来因母丧而辞去官职,永元初年,大将军窦宪出征匈奴,任用班固为中护军,参加议论军事。北单于听说汉朝军队出征,派遣使臣到居延塞(等候),想去朝见汉朝天子。窦宪派遣班固率领数百骑兵出居延塞迎接北单于。正赶上南匈奴攻破北庭,班固抵达私渠海,听说匈奴内部发生骚乱,便率军退回了。等到窦宪破败时,班固受连坐而被免官。
班固不教育他的儿子们,他的子孙们多不遵守法度,让官吏很苦恼。当初,洛阳令种兢曾在街上行进,班固家的奴仆阻拦了种兢的车马,吏卒呵斥了奴仆,奴仆醉酒谩骂,种兢大怒,但因畏惧窦宪而不敢发作,心中记下仇恨。等到窦氏家族及门下宾客都被逮捕拷问之时,洛阳令种兢趁此机会逮捕关押了班固,致使班固最终死在狱中。
8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ea55abfa3b68011ca300a6c30c2259010302f37c.html

《2021年高考语文二轮文言文专题复习--《后汉书--班固传》专练.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