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壁民俗

发布时间:2015-12-24 08:43:13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鹤壁民俗

六年级语文组

鹤壁市位于中国河南省北部,总面积2182平方公里。辖两县三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25个乡镇,人口143万(2006年)。鹤壁因相传仙鹤栖于南山峭壁而得名,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山川秀美,人杰地灵,人文景观和自然风光独具特色。鹤壁老市区曾经为商代首都"中牟",战国七雄之赵国首都迁邯郸前曾定都于此约40年。所辖淇县曾经是殷商首都朝歌,春秋时期最大诸侯国卫国首都。境内淇河风景迤逦,被誉为北方漓江,《诗经》中有19篇专门描写鹤壁淇河沿岸的风土人情和自然风光。药王孙思邈、一代文豪罗贯中曾隐居于此。所辖浚县古称黎阳,是中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境内大伾山融儒、释、道文化于一体,文物古迹荟萃,有登大伾如临东岳之美誉。山上北魏大石佛全国最早、北方最大。淇县古称朝歌,是殷商文化发源地,境内云梦山有云梦仙境之称,战国时期鬼谷子王禅曾在此授徒讲学,培育了孙膑、庞涓、苏秦、张仪、毛遂等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纵横家,被誉为中华第一古军校

浚县民俗

一、剪纸

在民间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剪纸在我国是一种很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也被称其为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将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

二、浚县泥咕咕

浚县泥咕咕是一种古老的汉族民俗工艺品。泥咕咕是浚县民间对泥塑小玩具的俗称,浚县泥塑形体较小,大的不足20厘米,小的只有45厘米,因其尾部有两小孔,吹时发出"咕咕"的声音,故称"泥咕咕"。黎阳镇杨圯屯是泥咕咕的主要产地。

历史溯源:据《资治通鉴》载,隋末农民起义军与隋军争夺黎阳仓(当时浚县称黎阳),瓦岗军首领李密手下有一员叫杨圯的大将在此屯兵,得杨圯屯村名。当时军中有一些士兵会捏泥人,为纪念在战场上阵亡的将士和战马,他们用当地的胶泥捏塑泥人、泥马。后来军队中一些人员就地安置,这门手艺便流传下来。

制作传统:浚县泥咕咕还是以小手工作坊生产为主。农闲时节,全家男女老少围坐在一起,边制作、边说笑,气氛热烈,和泥、造型各司其职,技艺娴熟,制作出来的泥咕咕晾干透后,再在自家的小土窑进行烧制。一到那个时节,每家每户的窗台上、墙头上、灶台上,到处都摆满他们精心制作的泥咕咕。 浚县泥咕咕一般有四种制作形式。一是模具制作,有扁头狮、小燕子、小丫鬟等;二是手工捏制,有小马、小猴、猪八戒;三是模子和手捏相结合,有骑马人等;四是在泥玩具身上加钢丝、弹簧,有活头马、活头狮子等。艺人们用的泥料和工具都非常简单。就地取材,把村边的黄胶泥挖回家,加水和成泥巴,用木棍捶打几遍,使其变得柔软细腻,如面团一般。工具是一根竹棍儿,削成一头粗一头尖,用以雕画泥玩具的鼻、眼、嘴和身上的花纹;再根据其形状,在不同的部位打眼通孔,用嘴能吹出不同的声音,群众称它为咕咕小哨儿。浚县泥咕咕的基本内容有人物、动物、飞禽三大种类一百多个品种。主要有以三国、水浒和瓦岗军为原型的人物,以及老虎、狮子、大象和燕子、斑鸠、孔雀等形象的动物和飞禽。古老朴素、逗人喜爱的泥咕咕寄托了劳动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希望。

工艺特点:浚县泥咕咕的特点是以黑色为底色,然后在底色上用自制的毛笔点画出各种花样。彩绘是以黑色、棕色打底,再描绘上白土粉、大红、大绿、大蓝、大黄等条纹,大都用原彩色,很少用调和过的中间色。颜色以蛋黄调制而成,能使色彩起明发亮,对比强烈。浚县泥咕咕造型古朴拙雅,加之民间大红大绿的着色,使作品美感顿生。

其制作工具很简单,主要是塑型的竹筒和竹棍,制作者利用这些器具,经过和水、捶制等工序,将当地的黄胶泥塑成作品,然后蘸上松香(现改为墨汁)、洋颜色(现改为水粉颜料)、用自制的麻笔(现改为毛笔)在塑型坯上涂绘,多以黑色为底色,然后再以红、黄、蓝、绿等比较鲜艳的颜色绘出各种图案,与黑底形成强烈的对比,再用清漆罩上一层,放入高与宽约一米左右的砖砌小土窑焙烧。 

传承意义:浚县泥咕咕历史久远,有着浓厚的汉族文化特色,造型古朴,夸张别致,深受广大群众和专家学者的好评,被民俗学专家称为历史的活化石。主要传承人有王学峰、王安田、宋学海等人。

但现代的年轻人不愿再继续学习这门手艺,传统手艺后继乏人,逐步失传,亟需抢救。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520,该遗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65,经国家文化部确定,河南省浚县的王学锋为该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并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26名代表性传承人名单。 

——色彩纷呈的“咕咕”

——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其乐融融的夕阳生活

——情态各异的动物

——哇!好大的鸟啊!

三、浚县庙会

浚县庙会又称浚县正月古庙会,是河南省浚县的是一种古老的汉族民俗及民间宗教文化活动。活动贯穿于每年的整个农历正月,一直到二月都熙熙不散,有华北第一大古庙会之称。 加拿大学者安得里先生曾评价:浚县庙会,是中国老百姓的狂欢节!

浚县庙会,起源于后赵皇帝石勒开凿伾山大佛时期,在河南省浚县,于2007年被列入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日前被评为河南民俗经典。

浚县,位于河南省北部,卫河之畔,隶属省辖市鹤壁市。总面积966平方千米,总人口约66.5万人。

其古称黎阳,西汉置黎阳县,宋改为浚州,明改州为县,县城始建于明代,现存部分城垣。1994年被国务院命名批准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是河南省八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唯一一座县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是省政府1987年首批公布的省级风景名胜区, 20037月被国家旅游局公布为AAAA级旅游景区。

浚县拥有浓厚的历史文化,美丽的自然风景,人杰地灵,先民居住历史最早可上溯到6000年前,更重要的是在浚县历史文化和风景完美的结合在了一起,让人们在观赏自然景观的时候受到历史文化的熏陶。

浚县泥咕咕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浚县一年一度的正月庙会闻名遐迩,是中原民俗文化的活化石,是原生态文化的缩影,德国一民俗学者逛过庙会后称浚县庙会为中国老百姓的狂欢节

2004年,浚县正月古庙会被列入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试点项目;2007年,浚县古庙会浚县民间社火被列入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日前被评为河南民俗经典。

浚县正月古庙会起源于后赵皇帝石勒开凿伾山大佛时期,至今已有1600年历史,与山东泰山庙会、山西白云山庙会、北京妙峰山庙会并称华北地区四大庙会。当时的人们集结进香、朝山拜佛,庙会由此形成,只是规模较小,人数也少。随着浚县城千余年的发展变迁,庙会规模也逐渐扩大,到明代形成了浚县正月古庙会的基本规模。如今,素有华北第一古庙会的浚县正月古庙会会期从正月初一到二月二长达一个月,会期长,规模大,保持着明清特色,吸引着晋冀鲁鄂皖周边20个省市以及海内外的数百万香客游人。每天从周边各地来这里观光游览者多达几万人,高峰期有30多万人。

每年正月十五、十六浚县都会举行盛大的庙会,庙会充分展示浚县以村镇为单位的民间的汉族民俗表演节目,表演的队伍穿过县城到会场从大伾东山大佛到浮丘西山的云霞仙子延绵近十里。各地前来赶庙会的人,人山人海,热闹非凡.那里的民俗表演具有自己的特色,有许多古装戏是根据古代的典故演义而来,有些传统节目据今已有千余年的历史。

庙会上三层人叠起的高跷、太师椅上高空翻滚的舞狮、盘鼓、秧歌、旱船等丰富多彩的民间社火表演让游客大饱眼福。为强力打造浚县正月古庙会品牌,壮大旅游经济规模,浚县县委、县政府以逛正月庙会、拜浚县大佛、过传统大年、赏中原民俗为主题,举办了民间文艺表演活动、中原民间工艺精品展、祈福大法会、元宵节吉祥灯会、中原民俗文化研讨会等10项内容深受群众欢迎。浚县庙会是融民间艺术、宗教信仰、物资交流、文化娱乐为一体的汉族民俗娱乐活动。

每年正月初一开始,历时一个月的浚县大伾、浮丘两山庙会盛大开幕。活动高潮为初九到东山即大伾山,和十六到南山浮丘山正月十六是古庙会的最高潮,这一天民间社火队及一些艺术表演团体在两山之间走高跷、耍狮子、舞龙、跑旱船、放火铳、耍杂技、唱戏曲,锣鼓震天,热闹非凡,形成一道十分亮丽的中原文化景观。届时商家赶集,人流如潮,是观瞻豫北一带纯朴民风民俗的绝好机会。

浚县古庙会素有华北第一古庙会之称,有着千余年的历史。在河南民俗经典、首批河南老字号、首批河南古代暨近代民居民间建筑保护名录(公示名录)中,大伾山古庙会被列入河南民俗经典公示名单。大伾山庙会因会期长,规模大,庙会被文化部财政部公布为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每年的正月,都会有大量来自海内外的游客光临古庙会,一千多年来一直是周围地区宗教文化、娱乐活动的中心;因而正月古庙会声势浩大,长达月余,日客流量逾20万人。

从南山上看 大伾山及伾浮路,

虽是初五,但已经是人头攒动.

儿时熟悉的红缨枪 大刀,大人去赶庙会,给孩子带回的往往是这个,这次在庙会发现卖的已经很少了,

孩子们已经被灰太狼 奥特曼 电动玩具吸引了。

饸饹面郏县的最有名,但在浚县古庙会上,有几家是连着的卖的,杠杆原理现场挤压,生意还挺不错的。

饸饹面,古称"河漏",又称"活络",传说,清朝康熙年间,康熙皇帝指专人对全国风味小吃进行统计上报,"河漏"也被作为其中一种上报朝延.一天,康熙寻吃名吃时,看到河漏,因其名字古怪而引起注意,随命人做好食之。吃后对其独特的风味赞不绝口。但因名字河漏之谐音与治理河道不协调,心中不快,挥笔把河漏改为饸饹

子馍 听过的人不多 吃过的人好像更不多, 就是石子,因锅里放的就是磨平的圆形石子,馍炕好后 灌注鸡蛋 再在热石子上 炕熟,用刀切开食之,回到浚县,子馍也成为浚县的一种特色食品,

但其实 早些年,子馍盛于道口,后因浚县庙会的盛名,子馍落户于此,南关外大街和伾浮路口常年有两家营业,已经随时可以吃到了。

南山 老奶大殿门口的雕像,已经被众多的香客摸的滑溜溜的了

与庙会同样被列入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还有浚县民间的社火。浚县民间社火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底蕴,最初是人们用来祭祀神灵,祈求风调雨顺、人寿年丰的朝拜活动,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将戏剧中的人物、音乐、舞蹈融于社火表演,逐渐成为当地民众自娱自乐的汉族民俗文化活动。浚县社火的传统形式主要有舞狮、高跷、秧歌旱船、竹马、龙灯、台阁和背阁、抬老四、顶灯、大头舞、散河灯等。舞狮是传统项目之一,主要形式有狮子滚绣球、滚翻、扑食、抖鬃、梳毛、窜火圈、追逐、爬行、双狮争球等。浚县舞狮同别的地方不同的是,表演时狮子在前,后跟武术队。武术队俗称刀枪把子,真刀、真枪,真拼实打的童子功,显示出瓦岗军驻扎大伾山时在浚县民间带出的习武雄风。高跷表演者(2030人)边走边舞,扮演人物多取自汉族民间故事或戏剧。民国初年,浚县高跷队把天津的高跷表演技巧和湖南的小曲调揉为一体,形成了独特的表演风格。当地民众农闲时排练,逢年过节或重大喜庆时演出。最热闹的是正月初九和十六的拜山,初九祭拜大伾山,十六祭拜浮丘山,祭拜那天,从早上四点开始,四邻八乡几十支社火队早早赶来,一一摆开了架势,各自拿出自己的看家本领,你耍高跷,我扭秧歌,他练背阁,唢呐吹,锣鼓响,空气都是热闹的,一时间,锣鼓喧天,人声鼎沸,震耳欲聋。

——舞龙舞出的是一股精气神儿!

——挑选自己喜欢的小玩意儿

高跷表演

抬阁

小丑骑驴

欢快的锣鼓敲起来

龙腾盛世

狮舞中原

背阁

大头娃娃舞

选购泥咕咕

品尝石子馍

大伾山上人如潮

  蛤蚌舞。 汪丽娜

  

  背阁表演。 汪丽娜

  

  骑驴。 汪丽娜

  

  舞狮。 周正顺

  

  超生击队。 韦晓英

  

  盘鼓表演。 韦晓英

  

  小猴闹春。 汪丽娜

  

四、浚县暖寿

----万人的力量与希望

今天是农历五月二十五。小时候每年的这天俺妈都会告诉我说:”今儿个晚上西山上暖寿,去不去瞧电影?“那时候可兴奋了,因为暖寿特别热闹 。后来我知道俺妈的目的都是叫我陪她许愿或还愿。现在离家上学,俺妈都自己一个人默默去还愿。

浮邱山

浮邱山

西山指浮邱山,浚县八大景(伾山晓月、龙洞祥云、玉女仙迹、岁寒双秀、云溪烟雨、善化奇峰、同山夕照、淇门飞雪)之一“岁寒双秀”就在此山。我觉得在浚县,不管谁浮邱山也好,大伾山也好,最有特色,最引人入胜也最令浚县人骄傲的应该就是浚县的风俗。过年为期一个多月的庙会,五月二十五暖寿,八月会,再加上每月初一十五的小会,整年不散的子馍棚,围绕着两座山,一条路,便是浚县人民的生活,也是外地游客的向往。据不完全统计,春节期间每日人流量可达20万。

岁寒双秀古意图

好像扯远了,现在要说的是暖寿。 旧俗于寿诞之前一日置酒食祝贺曰“暖寿”。今天过寿辰的是西山上碧霞宫里的碧霞元君。碧霞元君即天仙玉女泰山碧霞元君,相传出生于山东省庆云县丁家林。俗称泰山娘娘、泰山老奶奶、泰山老母等,道教认为,碧霞元君“庇佑众生,灵应九州”,“统摄岳府神兵,照察人间善恶”。是道教中的重要女神,中国历史上影响最大的女神之一。浚县人民对碧霞元君信仰极盛,小时候大人们聊别人家的八卦就是谁谁谁去山上许愿,病好了或者生个大胖小子云云。就以我妈来说,以前求爷爷奶奶身体平安,后来求爸爸健康,等到我要考大学妹妹考高中的时候,求的又是顺利升学。浚县人淳朴,不求大富大贵,只求健康顺利。

暖寿夜景

暖寿夜景

传说农历五月二十五是碧霞君的生日。所以,方圆几百里的香客从四面八方赶到浚县浮丘山,为君过生日祝寿。夜晚就在碧霞宫里面或千佛寺以及外面的山坡上过夜,说是为老奶“暖寿”。人数多达10余万,大多是中老年妇女,也有一定数量的男青年和老汉。很多人是年年此时来赶会,从不间断,当地有个规矩,参与拜寿的人数只能年年增,不能有所减,所以,“老奶奶”的寿诞日更是一年比一年红火。祝寿的人在五月二十四就必须赶到了。因为要表示心诚,要暖寿,就得抢占个有利地方或坐或躺。以在碧霞宫里大殿和后寝宫楼的位置最优越。寝宫楼上暖阁中有碧霞君的睡像,挨着老奶的睡像,坐个通宵达旦是最令人向往的。真没有地方了,碧霞宫院内其他厢房殿堂甚至前、中、后三院地上、廊檐下、台阶上躺的坐的也都有人。祝寿的供品有香烛纸箔,枣花、苹果、鲜桃、鸡蛋,也有生日蛋糕。来到后先在庙外放一挂鞭炮,在碧霞宫院里焚香池中烧化纸箔,点上香,再去大殿神前献上供品,磕三个头,再去后寝宫楼上上香跪拜,完了找地方安顿下来准备过夜。等到二十五凌晨起来上第一柱香。五月二十五庙会还愿唱戏的很多,过去还愿的人事前请好戏班子,二十四下午带戏班一起到浮丘山,在碧霞宫广场搭临时戏台,磕头祷告,唱戏酬神,往往几十台戏同时演出,锣鼓家伙响成一片,唱曲声、喝彩声彻夜不止。20世纪80年代后改成了放电影,2007农历五月二十四夜晚,在碧霞宫前山坡上的电影多至60多部,有功夫武打片、侦探破案片、战争片、戏曲片,热闹非凡。放影的形式有胶片电影,大多都是投影,在机动三轮车上焊个架子,车一停,幕布一放,就能开始,真是简便易行,酬神有方。“唱经传说”的香客一夜都不合眼,忙着把自己本来就会唱的或是新近学会的神歌小曲向左右香客传授,一是娱神,唱给君老奶听的,二是娱人,唱给周围或坐或卧的祝寿之人听的,唱时往往还引起辩论和对唱,一方嫌别一方唱的不对或是不好,就急匆匆地扯开嗓子唱起来,本来神曲在夜深人静时都是小声唱的,结果都出现了“擂台赛”。经挑舞者一般在前半夜表演,他们有组织,有道具,有伴唱,是祝寿表演的传统形式。五月二十五庙会经商的也蜂拥而至,形成又一个庙会经济的高潮。 浮路直到浮丘山,摆摊的、搭棚的一个挨着一个,布匹、成衣服装、床上用品、日用百货、针篦剪刀、笸箩簸箕,应有尽有。泥咕咕、笆斗篮、子馍、饸饹 一样不少。由于农历五月天气较暖,在碧霞宫周围为了方便香客坐地暖寿,有出租凉席的,卖芭蕉扇的,也有卖西瓜鲜桃的。油条、烧饼、糖糕是祝寿者的主要食品,所以新麦做的麦仁绿豆汤最受欢迎。五月二十五黎明,暖寿的人开始活动,坐的不坐了,躺的不躺了,起来给老奶上香磕头,随着天慢慢亮起来,人们陆陆续续离开碧霞宫,去大伾山拜大佛,望风景。 (本段选自大河论坛网友无花果1188文章《碧霞3008岁寿辰---浚县浮丘山碧霞君暖寿掠影 》)

暖寿夜景

暖寿夜景

只是不得不说在山上睡觉实在很艰苦。首先是人多,去的早的,有个躺的地方,路远的去的晚的,只能坐着睡。其次,电影鞭炮一夜一夜,此起彼伏,人声缭绕,根本睡不着。另外,此时已是盛夏六七月份,蚊子很多,天气燥热。尽管如此,来暖寿的人一年比一年多。在这其中,老年妇女占最多数,还有不少古稀老人。爬山,拜神,烧香,上供,守夜,只为在生日这天在碧霞君前默默重复几遍自己的愿望,希望风调雨顺,家人健康。这一切是来自信仰的力量,是源自爱的希望。

暖寿的老人

小时候上山回来,总能看到有的老爷爷在玩具摊前跟摊主划价说:“跟俺孙儿稍的,便宜点,便宜点。”买完塞到包里,心满意足的,哼着昨晚电影里放的戏,背着手,大步向前走去。

淇县民俗

淇县淇县隶属于鹤壁市,位于河南省北部,淇河、卫河川流而过,总面积567.43平方公里。地理位置在北纬35°3005″至35°4826″和东经113°5923″至114°1754″之间。西枕太行山脉与林州

市连山,东临淇河与浚县共水,北与鹤壁市毗邻,南与卫辉市接壤。

截止至2014年,淇县下辖5个乡镇及4个街道。总人口26.9万(2013年),2013GDP170亿元,人均GDP10365美元。

淇县北距首都北京480公里,南至省会郑州95公里,京广铁路、京港澳高速公路、京港高铁、107国道纵贯全境南北,国家西气东输工程、南水北调工程西傍城区而过。淇县,古称朝歌、沬(mei ),是中国商朝后期首都、周朝最大诸侯国卫国首都。林姓、卫姓、康姓、殷姓以及韩国康氏、琴氏等姓氏均起源于此,是中华民族姓氏的重要发源地。

著名景点有:云梦山、灵山、摘心台、朝阳寺、商纣王陵等。也是战国四大刺客之一荆轲的故乡。

民俗一 赶集



民俗二 云梦山户外帐篷节

云梦山,又名青岩山,国家AAAA级景区,在河南省淇县西部,卫辉市东部交界处。属太行山脉,主峰海拔577,峰峦迭嶂,山岚雾霭,云蒸霞蔚,气象万千,泉水潺潺,百花争艳,素有“青岩表仙境之胜”之称。位于云梦山主景区东侧海拔500多米的山顶草原,虽然没有内蒙古大草原的浩瀚无垠,但也是绿茵如毯,山花烂漫,被誉为是独秀神州的空中大草原。一顶顶五彩缤纷的帐篷犹如盛情绽放的花朵,把空中草原装扮得分外美丽。

民俗三 古灵山泼水节

每年的公历715——815,是古灵山景区为期一月的盛大泼水节活动。期间,人们怀着美好的愿望和喜悦的心情,到古灵山参加泼水,借古灵山的圣水灵气,消灾祛难,互求幸福,互相祝愿。古灵山的泼水节,除保持有傣族人民的那份温柔外,更增添了几份汉人的狂欢与壮趣。那种泼水的潇洒与热烈,那种泼水的激情与陶醉,不仅使人忘记了盛夏酷暑的烦燥,更让人童复萌,激发出了对孩提时代的美好回忆。

民俗四 广场文化

民俗五 希望的田野

民俗六 平凡的世界

鹤山趣味春节民俗大盘点

    一年一度的春节即将来临,市民开始忙于购买年货、挥春、果品等,并进行大扫除。作为一年中最受人们重视的节日,与之相关的民俗也是最多的。在鹤山,有一些别处少见的趣味民俗,带有浓厚的鹤味,其中有不少在各乡镇依然盛行。

 

    A 客家人年初一 不沾荤吃

 

    过去,人们生活条件比较艰苦,但是为了过好春节,也会在年三十晚、大年初一这几天为自己改善伙食,可是,生活在鹤山的客家人却有一项民俗,便是大年初一只吃素菜,不沾荤。据多年研究鹤山客家文化的宋文郁老人介绍,原来在客家话中是谐音,吃斋就是吃,寓意在新年第一天,把去年的种种不幸都吃掉了,今年全年就能顺顺利利。宋文郁告诉记者,常吃的斋菜有豆腐、腐竹,寓意大富大贵;葱,寓意小孩聪聪明明;蒜,寓意合算,便是顺利的意思;其它还有竹笋、各种新鲜瓜菜,也各有寓意。

 

    本地客家人除了年初一吃斋,当天还不能打扫卫生,也不能出门拜年,讲究颇多,但是为了图得一年好运,大家也愿意遵守习俗,在家与家人度过新年第一天。

 

    B 勇夺彩头 “烧炮炮头

 

    据宋文郁介绍,烧炮是一种祭祀神灵的庙会,如今演变成民间一项盛大的娱乐活动。烧炮多在春节后、开耕前的农闲时节进行。烧炮活动中的炮仗分为头炮、二炮和三炮,炮头是最吉利最好彩的,抢炮头就成为烧炮活动中最激动人心的时刻。抢到炮头的人,全村人都要欢送,到第二年烧炮的时候又要迎接回来。

 

   宋文郁告诉记者,出于安全考虑,现在烧炮活动中的炮头用草扎炮代替了,也没有了抢炮仪式,但烧炮活动依然是鹤山客家人一项全民参与的盛会,代代相传至今。

 

    C “太公分猪肉 70岁以上长者可任取

 

    过去,春节将到,同姓族人聚集到祠堂中,由辈分最高的长者,或德高望重之人,把猪肉平均分成许多份,分派族人,因此太公分猪肉又有人人有份,永不落空之意。不过,据宋文郁介绍,太公分猪肉其实也不是那么公平的事,除了有人可以多拿外,分不到猪肉的也大有人在。

 

    宋文郁说:太公分猪肉,分男不分女,若一户人有三个男丁便可分得三份,若一户人全是女人,便一份也分不到。除了重男轻女太公分猪肉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优惠长者60岁以上的老人,一人可分得两份猪肉;70岁以上的老人,只要还能自己跨过祠堂的门槛,拿得动多少猪肉便可以拿走多少。

 

    宋文郁说,太公分猪肉的习俗直到上世纪50年代,在鹤山仍然十分盛行,当时医疗卫生条件和饮食条件还比较落后,村中60岁以上的长者不多,70岁以上的就更少了。他打趣说:如果今天还有太公分猪肉,恐怕20头猪也分不完。

 

    “太公分猪肉这一习俗,虽然原意在于增强家族凝聚力,改善族人生活,但是由于细节繁琐,重男轻女思想严重,加上人们生活方式转变,现在已经逐渐淡出人们视野。不过据了解,近年来鹤山周边城市的一些乡镇中,太公分猪肉的民俗又重新盛行。

 

    D 巨型客家挥春 不设四字横批

 

    客家人住排屋楼,较之一般乡镇里常见的砖房和普通民宅,门口要高大得多,这也造就了客家人贴的巨型挥春。据宋文郁介绍,客家人贴的挥春,长度一般在1.52之间。由于广东人对8情有独钟,影响了客家人,最常见的客家挥春长度约1.8

 

    除了身形庞大,客家挥春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对联和横批的字都很少。对联有七字的,更多是四字的,如花开富贵竹报平安;横批更短,基本没有四字的,最常见的是幸福鸿禧,甚至只有一个字的,如。由于客家挥春长度、宽度本来就较长、较宽,加上字少,所以每个字的体积就更大了,是挥春中当之无愧的伟丈夫

 

    宋文郁告诉记者,时至今日,在客家人聚居的乡镇仍然可以看到这些巨型挥春,其中又以人手写的最受欢迎,这是客家文化独特性的一个较高体现.

鹤壁古陶

古黄河穿鹤壁而过,文化积淀深厚。

鹤壁自古就是生产黄河古陶的地方。早在6000多年前,这里就出土了大量精湛的古代陶器,鼎、尊等器皿曾作为贡品选送皇宫。

历史上,鹤壁境内陶窑遍布,陶工众多,考古发掘出的大来店陶窑遗址属典型的仰韶文化。

黄河古陶质地细腻,纹饰精美,古色古香,沧桑厚重,以其独有的艺术特色享誉国内外,成为河南省不可或缺的一张文化名片,成为陶艺界绽放的艳丽奇葩。

黄河谷涛取黄河古道蕴灵孕秀之澄泥,经水洗、窖藏、捶打练泥、轮制、雕刻等工序,采用最古老的烧制办法孕育而成。

当陶泥在制陶工匠手中滑来动去之时,好像被赋予了新的生命,和工匠进行心与心的交流,情与情的碰撞。

弹指间,泥土在工匠灵巧的手中化腐朽为神奇,完成了陶器作品的雏形。

刀走龙蛇,行云流水,融汇着他们的审美与智慧;泥花绽放,炭火明灭,倾注着工匠师们的心血和梦想。

如今的黄河古陶在色泽上突破了传统陶器的灰、红、黑三色;在艺术上创新发展了浮雕、高浮雕及浮雕镂空等技术,产品不但有瓶、罐、鼎、尊、鬲、豆、艮、壁画等仿古礼器,还有现代陶艺品种上百个品种。

在选材上,以黄河澄泥为原料,通过选料、淋泥、拉型、绘画、雕刻、磨光、凉干、烘干、焙烧等一系列工序制作而成。

其造型美观,质地细腻,纹理清晰,线条流畅,是集雕刻、绘画为一体的收藏、馈赠佳品。

黄河古陶,典雅古朴,沧桑厚重。

那飘逸俊美的浮雕画面,神秘奥妙的精美纹饰,仿佛在向今天的人们娓娓诉说着一个个令人遐想、让人回味的动人传说,寄寓着人们美好的愿望,代表作有祥瑞巨龙瓶、四像瓶、三羊尊、福寿瓶等。

2007年制作的大型九龙壁,是陶艺制作历史上的顶峰之作。该九龙壁长26,宽2.5,壁上九龙栩栩如生,遥相呼应,克服了我国其他地方九龙壁龙姿呆板、互不协调的弊端,堪称我国现存九龙壁的典范之作。

黄金有价陶无价。

黄河陶艺珍贵的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的精化,它有过辉煌的历史,也有断代的悲哀,但经过制陶艺人灵巧的双手,使它再现神奇,最终成为河南的文化名片。 

中国传统村落

             ——鹤壁市鹤山区姬家山乡王家站(辿)村

在鹤壁市,有这样一些村庄,它们有烂漫田野、古屋旧祠,有说不完的古老故事,还有遵循了千百年的习俗,这就是我们的古村落。每一座古村落都是一部装载厚重历史的典籍,等待我们去仔细品读它、研究它、传承它、保护它。为了让您对这些美丽的古村落有更多的了解,即日起,本报将推出记者走基层系列报道“行走古村落”,为您展示古村落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鹤山区姬家山乡的王家辿(chān,这里读“站”)村,又称王家站,位于太行山东麓海拔460余米处,发源于林州林虚山的安阳河古称洹水、洹河)由此进入鹤壁境内,然后汤汤东流。

村落始建于明代,至今有近400年历史。传说,明朝初,4个王姓兄弟从山西洪洞大槐树外出逃难,其中一人看到这里有山有水,又有许多香椿树,便建房而居,世代繁衍形成村庄,全村人都姓王,均属王氏兄弟后代。

日前,古村魅力再显,成功入选全国第二批传统古村落。1022,记者慕名走进该村,感受古村文化。

 

村内最早建筑

距今367

 

王家有百余栋清一色的灰瓦房,自南向北绵延700余米。偶尔几栋现代翻修的红砖房,像颗颗红钻点缀其中。

村民王相府称,村里由青灰石建成的房屋,均有上百年历史,占村内所有建筑的八成之多;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村里人丁兴旺,又新盖了一些红砖瓦房。

一条“O”字形的小巷是村里的主要街道,它犹如一个“项圈”,串起了村里近百栋古石房。小巷宽不足2,记者从入口进去,边走边欣赏巷中的古色古香:青石堆起的围墙、石头垒成的风箱,一排拴了几百年牲口的拴马石、一个接一个的石磨盘、一栋挨一栋年岁久远的古石房,还有大青石上几百年历史的碓臼、洗衣石……这些只有在电影中出现的镜头,记者都真真切切地看到了。

王相府带记者来到一栋距今最久的房屋——王来锁旧宅,建于1646年,距今已有367年。随后,记者又参观了建于1662年的王合生家院、建于1680年的王用来家院、建于1700年的王德昌家院和建于1690年的庙院。“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时,这5处均被列为新发现的文物。”王相府说。山上有药草150多种 秋天的王家,家家户户都在忙着晒柿饼、打薯粉,处处洋溢着人们丰收的喜悦。

记者见到村委会主任王堆金时,他正在院子里打薯粉。他告诉记者,村子的漫山遍野都是宝,村民自给自足,很少下山。他指着村南一座山,山腰处郁郁葱葱,“那是香椿树和花椒树。山腰往上是一片树林,那是各种果树,柿子树和核桃树最多。山顶有柴胡、黄芪、远志、天蓝星等150多种名贵药材。”王堆金说,“村里很少有人到外面买药,谁感冒发烧了,到山上拔些柴胡,回家滚碗水,一喝就好。”自然生长的香椿遍布沟沟壑壑 在村口,一块刻有“香椿园区”的石碑引人注目。原来,王家物产丰饶,此处自然生长的香椿尤为著名,堪称一绝,遍布村内的沟沟壑壑。

每到三四月份,漫山遍野的香椿散发出独特的香味,引得周边省市的人们蜂拥至此,高价购买村民采摘的香椿叶。“能摘个把月,忙得连饭都顾不上吃。不过为了封山育苗,一年只摘一次。”王相府说。

碑文上写着,因该村地处洹河南岸,三面环山,日照充足,气候适宜,水土特殊,故此地长出来的香椿红嫩脆,色泽油亮。“这儿的山土墒情很适合种香椿,折一枝香椿,插在土里就能活。”王相府说,“俺这儿的香椿又名‘满屋香’,采一束放在室内,满屋芳香,沁人心脾,因此得名。”山泉甘甜、空气清新,村里出过多位百岁老人 采访间,有村民送来一碗水,记者喝上一口,清甜之感沁人心脾。“这是我们的山泉水,好喝吧?没加糖。”王相府笑呵呵地告诉记者。

村里不仅水好,空气更是清新。“我呼吸惯了这里的空气,每次下山都觉得空气浊得呼吸不畅,待不了多久就给呛回来了。”村民王买只说。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大山的滋养下,村里出过好几位百岁老人。“现在村里的老人有50多口,80岁以上的占了一多半。”王相府说。

此时,三五个老太太说笑着从记者身旁经过,询问后才知道她们是去摘柿子。只见她们精神抖擞、腿脚麻利。“她们都80多岁了,还是天天闲不住。”王相府笑着说。

在水库边,不断有老太太用扁担前来挑水;50多岁的王金锁正赤手搬着大块石头垒院墙,身手矫健得像个小伙子;村民齐珍芝已经85岁了,每天都要来回走两个多小时的山路下地干活儿……多数房屋已闲置多年

 

人口大量流失

 

在村北的大片荒地中,遍布着几十口古井,王相府告诉记者,这是为了方便村民吃水,祖祖辈辈们先后打出来的。一到夏天,雨水多,古井里的水总与地面持平,可到冬季,水位就变得很深。”为此,前些年,政府在村内新修了一个水库,条件较好的家庭在自家院内建起水窖,引进水库的水,免去了挑水的劳累,而条件不好的家庭,仍然经常用水桶去水库里挑水吃。

交通不便是让村民们头疼的问题,山高路险,此处不通公交车,“除非有事我们才下山,步行近俩小时到山下的施家沟村去等公交车。”王相府说。

记者采访发现,村里多数房屋都闲置多年,院内杂草丛生。而且在村里所见的都是老人,难觅年轻人身影。王相府说,村里虽然有小学,但教育资源跟不上,为了让孩子们接受更好的教育,不少家长都陪孩子下山读书,因此村里的年轻人越来越少,原来300多人的村庄,现在常住人口仅有50多名,多为花甲老人。“我都快60岁了,但在村里还算是年轻人。”王相府说。

“俺这一辈人入土后,估计村里就没啥人了。”村内老人对村子的存亡纷纷表示担忧。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ea467aca581b6bd97e19ea75.html

《鹤壁民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