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FID支付

发布时间:2014-04-30 14:54:14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RFID在支付领域的应用

近几个月来,在国内RFID行业主流网络媒体上频频出现RFID技术用于移动支付应用的相关报道和评论文章。在国内,在国家金卡办的大力支持下,以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为代表的运营商,以中国建设银行为代表的金融机构,以中兴通讯、握奇数据为代表的RFID硬件、软件、解决方案供应商活跃在RFID手机支付市场的第一线。

本文试总结探讨国内外RFID技术在支付领域的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

一、RFID与移动支付

移动支付包括远距离支付方式和近距离支付方式。远距离移动支付的主要技术实现方式有SMSWAP/WEB、客户端(手机软件)USSD(非结构化补充数据业务)。近距离移动支付的主要技术实现方式有RFID衍生出来的基于手机的NFC技术、基于银行卡的PayWavePayPass、基于手机卡的SIMPassRF-SIM等技术。

SMS短信方式最为简便,是移动支付的早期实践方式,也是培育消费者体验的起点,受到银行机构的认同和支持。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应用普及,WAP/WEB方式也开始受到重视。目前,包括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支付宝等在内的多家机构都推出了基于WAP的支付服务。

为了增强移动支付的互动性和安全性,并且提高业务的丰富性,客户端方式也逐渐获得推广。客户端方式同样不依赖于电信运营商。例如,2008年年底中国银联采取了“客户端+SD卡封装”的方式提供业务。该策略使银行机构更加接近用户,降低了用户对终端及运营商的依赖性。在美国,维萨卡与谷歌、摩根大通合作推广基于客户端的移动支付方式,其中维萨卡提供移动支付平台,谷歌提供基于Android平台的客户端软件。

与上述方式相比,RFID技术应用于移动支付的方式能够提供最便利的服务,受到运营商的大力支持。2008年初,GSMA(移动通信亚洲大会)设立了Pay-Buy-Mobile计划,并发布基于SIM卡的单线传输协议。目前大约有35家国际主流运营商支持该计划。

从发展趋势看,短信和客户端方式适合提供移动银行业务;WAP/WEB方式除了支持移动银行,还能够提供较好的远程(在线)购物体验;而RFID支付方式适合线下的商场、便利店、停车场、市内交通等场合的支付应用。移动支付产业链的各个参与方,基于对产业链不同的掌控能力,业务方式和发展策略也有所侧重。

从用户体验来看,由于传统的互联网已经能够提供便捷的网银业务、在线购物服务,因此短信、WAP/WEB以及客户端方式将只是在不便情形下的补充手段,特别适合一些不便通过PC上网的学生或流动群体。而RFID支付方式由于具备很高的安全性和便利性,被认为是未来移动支付的发展主流。

二、RFID用于支付功能的类型

目前主流的应用RFID技术达到移动支付功能的类型汇总如下:

由于移动支付产业链中,运营商和金融机构多是财力强大,各自主推对自己最有利的应用方式,故而,上述6种主要的RFID支付类型可能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共同存在。

三、RFID支付的商业模式

从产业链环节上看,移动支付的参与者主要包括:消费者、银行、第三方支付平台、电信运营商、商户(终端)和RFID产品及方案供应商。可以断言,每一种RFID支付类型都是在特定的商业模式制约下发展,哪种商业模式更能被产业链各方普遍接受,哪种支付类型就可以在优胜劣汰中生存。

欧美的PayPassPayWave业务,金融机构在商业模式上占据主导地位。但是商户的费用率上升,是其商业模式的主要弊端,导致该业务推广虽有所发展但不尽如人意。

目前呼声最高的NFC手机模式,由于手机厂商掌握更大的话语权,故在手机巨头聚集的欧美日韩等国家发展势头好于其他的支付类型。但是对消费者而言需更换特制的NFC手机,是阻碍其业务大范围应用的主要障碍。

从日韩的发展经验来看,银行和电信运营商强强联合的商业模式,能够较快地促进业务的发展。例如在韩国信用卡公司通常收取交易金额的2.5%,但在使用电信运营手机信用卡业务时,这2.5%的商户折扣中,1%用来补贴消费者购买手机的成本,0.3%归无线运营商,信用卡公司获得剩下的1.2%。目前包括信用卡公司在内的产业链各方对这种安排都比较满意。

在我国,目前运营商对移动支付的呼声最高,已经在广州地铁试点了SIMPass,并总结国内外经验之后又提出了RF-SIM构想。

RFID支付产业链中,银行和电信运营商在其中具有较高的谈判能力。如果双方都期望以自己为中心建立商业模式,则有一方的参与热情必然下降,最终无法让用户在最佳环境下获得应用体验。反之,如果双方理性认可对方优势,在一个合理的商业分成模式下展开合作,则有利于提供全方位的应用服务。

四、国内外RFID支付的应用情况

1.北美

信用卡公司是商业模式的最大赢家,零售巨头积极参与,但费用率上升阻碍其发展。

 

 

正面案例:

MasterCard全球PayPass项目高级副主管CathleenConforti称,公司看到非接触支付年复一年的增长。在2009年第一个季度,全球共有146000家商店采用550万张PayPass卡和设备。与去年同期相比,翻了一倍;而与2006年年底相比,卡和设备的数量增长了300%。零售商HomeDepot也开始在本土1974家零售店(共2242家)采用MasterCardPayPass系统,这包括在这些商店的收银终端安装20000Ingenico非接触阅读器。

加拿大M&MMeatshops已开始采用VisapayWave系统,顾客采用Visa卡可以实现快速支付。超过470家加拿大M&MMeatShops在今年夏天安装payWave终端。

 

反面案例:

今年夏天,电子零售商BestBuy,已经在旗下一些商店测试Visa非接触支付系统,决定退出之前在全国所有商店采用非接触技术的承诺。BestBuy不赞成Visa借贷卡交易的设置,Visa交易通常需要一个PIN码以防欺诈,这意味着零售商必须对每笔交易支付信用卡交易费。

2.日韩

日本NTTDoCoMo2004年,NTTDoCoMo先后推出了面向PDC用户和FOMA用户的基于非接触IC智能芯片的Felica业务。用户可以利用这种手机购买自动售货机或者便利店的产品,还可以购买电影票。截至2005年,NTTDoCoMo所有的 3G手机都配备了红外线装置用于手机支付,据统计60%的用户每周会至少使用一次支付功能。截至20074月,NTTDoCoMo移动支付业务用户达2150万户,占其FOMA用户的44%

韩国SK:早在2001年,韩国SK通过与VISA等信用卡机构合作推出了名为MONETA的移动支付业务品牌。起初,MONETA只是一种有“理财帮手”之称的多功能卡,通过与VISA等信用卡机构合作,凡持有MONETA多功能卡的用户,均可轻松使用信用卡、公共汽车卡及地铁卡等的电子化支付。此后,SK对无线和有线系统进行整合,构建了多媒体互联网共用平台——NATE,将MONETA移植到手机上。移动用户可以在商场用手机进行结算,在内置有红外线端口的ATM上提取现金、在自动售货机上买饮料,还可以用手机支付地铁等交通费用,无须携带专门的信用卡,而且同样可以得到发票。

3.中国

中国电信:“移动支付”业务是中国电信基于天翼手机应用平台推出的一项新型电子支付产品,是面向政企、家庭、个人客户,通过短信、WAP、客户端软件等多种渠道,利用电信账单账户、银行卡、行业支付卡等多种支付账户,提供电信账单支付、电信手机充值、公用事业费交纳、订购商品、自助金融等服务。

2009526,电信运营商正式推出“移动支付”业务。包括手机订购、手机交费、手机银行和手机刷卡四项子业务。目前,手机订购、手机交费业务在上海已经正式发布商用,手机银行、手机刷卡业务即将推出。其实,早在200611月,浙江电信就推出以小灵通终端为基础,通过小灵通网络技术和RFID技术在小灵通终端上的结合,并且扩展后台业务支持系统,实现以手持小灵通终端为载体的公交卡充值、刷卡消费和余额查询服务,使得公交卡的使用更加方便、快捷。

20098月,中国电信上海公司(以下简称上海电信)推出其基于天翼手机的"移动支付"业务,并且与交通银行上海市分行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无论是个人、家庭还是企业,都可以通过短信、WAP等不同渠道,进行手机订购、手机缴费、手机刷卡以及手机银行等应用。

中国移动:目前,中国移动各省(区市)公司开展移动支付的情况:湖南公司2006年开始推出手机银行卡应用,还有电子钱包应用。重庆公司在2007年初开始试点手机钱包卡业务,主要是小额现场的脱机支付,可以实现超市购物和轻轨应用。截至目前,重庆公司商用的用户数达到了20万。20087月,广州地铁与广州移动联手,推出新的便民服务“手机地铁票”。“手机地铁票”采用北京握奇数据自主研发的SIMPass技术,只需更换SIM卡、加装小天线,即能实现通过手机支付地铁票,手机号码保持不变。除广州以外,SIMpass均已在泰国、厦门等地实现了全城多功能移动支付应用。20097月,中国移动对于SIMPASSRFID-SIM都有尝试,但随着3G的发展,自推支付标准的决心开始显露,现已叫停基于13.56MHz移动支付标准的试点,全力推动2.4GHz方案的拓展。

 

中国联通20081223日,中国联通联合重庆渝城交通一卡通公司推出全球首款命名为“渝城通付宝”的多制式刷卡手机;2009417日,联通在上海推出了NFC手机,该手机内置公交卡账户,在乘公交车、地铁、出租车和轮渡时,可直接用手机进行刷卡扣费,还可以利用手机菜单功能直接查询公交卡的余额;2009517日,中国联通在上海推出移动支付业务,联通用户通过购买内置NFC芯片的联通3G手机以及购买NFC手机贴卡(挂坠)等方式体验手机支付。

中兴通讯20096月发布移动支付解决方案。

 

五、RFID支付的四大待解问题

就中国发展情况来看,移动支付的发展主要面临以下问题。

第一,法律制度与行业规范尚待完善。目前中国在电子支付领域的法律体系尚未完善,支付参与方的责任与分工都缺少明确的法律描述。同时,在行业运营方面,也没有可靠的行业操作规范。这使得移动支付应用存在一定的法律风险与经营风险。

第二,用户信用与信息安全问题严重。由于垃圾短信、电话诈骗和资费陷阱问题的广泛存在,导致移动增值服务的诚信度较低,可能影响用户进一步使用移动增值服务的意愿。在移动支付方面,用户还面临安全方面的疑虑。

第三,商业模式待解。总的来说,中国的主流运营商和主流银行机构都希望以自己为中心建立商业模式,这影响了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第四,客户端安装与定制终端成本问题待解。由于移动支付可能需要安装客户端软件,或使用特定的支持RFID技术的终端,这需要用户克服知识壁垒和手机更换成本。一般而言,只有向用户提供一定的优惠服务,用户才会有更大的热情购买定制手机和使用该业务。从这一点看,如果向用户收费,就不可能吸引用户应用移动支付手段来替代现金支付或银行卡支付。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e933fa08336c1eb91a375d8f.html

《RFID支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