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艺考试名词解释+作品分析+简答+论述

发布时间:2019-08-09 05:35:28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1 水墨画:中国画的一种表现形式。指用水墨作画。相传起于唐代盛于宋元。其画法以用笔为主,强调墨分五色,追求淡雅的文人画风格。

2 文人画:也称士夫画,中国画的一种表现样式。泛指文人士夫所做之画,以区别于民间画工和宫廷画院职业画家的绘画。以唐代王维为其始创者,并喻其为南画之祖。文人画标榜逸气、士气,崇尚品藻,讲求笔墨情趣,强调神韵,重视文学、书法和画中意境的创造。

3 青绿山水:山水画的一种表现样式。画面以勾勒填色为主。色彩多用浓重的石青、石绿,营造出富丽雅致的装饰效果,并有大青绿、小青绿之分。

4 四君子:花鸟画的一种具体表现样式。指以梅兰竹菊为内容象征高洁的品德和正直、坚强、忍耐、乐观的精神,为历代文人画家所喜爱。

5 写意:俗称粗笔,与工笔相对应,是中国绘画的表现形式和表现风格之一。要求通过简练概括的笔墨着重表现物象的意态神韵。

6 勾勒:中国画技法之一。行笔顺势为勾,逆势为勒。也可以是单笔为勾,复笔为勒。

7 渲染:中国画技法之一。指用水墨或色彩烘染物象,分出阴阳向背,增强质感和体积感。

8 三远法:山水画的透视技法。宋代郭熙在《林泉高致》中提出山有三远:“自山下而仰山巅,谓之高远;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

齐白石:“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见,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

这句话是无数后来人持为圭臬的标志性造型理论。也是齐白石终其一生最为经典的对艺术本质的自我认识。既是他的造型观,也是他在整个艺术格调上,欲求沟通世俗的和文人的审美意趣,既不流于媚俗也不狂怪欺世的中间选择 。似与不似之间的造型妙趣,和他的平正见齐的观点一样,是这位既能极工,又能极简,分别在两个极端上有所创造,而最终又不肯泥于任何一个极端的艺术家所选择的造型尺度或审美的中界点。他把艺术与社会、艺术与形象、艺术与情感、艺术与境界浓缩在似与不似之间。对画家而言,作品中的“似”是伴随一生的追求,至于“似”到什么程度,根据画家的理性反省决定的,是画家对形象追求的一次次否定之否定。形象是手段,在绘画语言上或工或写,是具相的事物又是抽象的笔墨。画面中他不是重复、照搬自然,始终保持在似与不似之间。艺术中的细节不应当是生活中的某些细节的简单的、机械的模拟。齐白石的这句话立足于形(艺术形象) ,溢于情(情感) ,发于神(意境)

顾恺之:“四体妍蚩,本无关于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堵(指眼睛)之中

"传神写照""以形写神"是东晋绘画美学家顾恺之提出的两个美学命题。"传神写照"是指在审美构思阶段,要超越现实对象外在的形体束缚,去把握现实对象内在的精神气韵。"以形写神"是指在审美创造阶段,要重视艺术形象之形的刻画,更好地表现艺术形象之神。这两个命题体现了从审美构思活动到审美创造活动的转化关系,是顾恺之在人物绘画的不同阶段对""""的审美把握和审美追求。 

苏轼:“论画以似形,见与儿童邻。作诗必此诗,定知非诗人。

赏心者为上, 悦目者为下, 中国画所追求的“ 神似”就是借物咏志, 要表现出作者的思想志趣与哲学思想。中国绘画要真实地反映意境, 就是追求一种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要求画家不仅应具备精湛的造型技巧和高超的绘画功力, 而且还要具备深厚的文化艺术修养。如果不具备这些,是画不好画的, 画已尽, 而意不止; 笔虽止, 而势不穷。中国画是情景交融的艺术, 所以人们说“ 技巧的成熟与文化的渗入” 是绘画审美的两大因素。艺术形象要抓住对象的本质特征, 加以突出表现, 只有把构思中典型化了的人物或者景象加以强调、夸张, 这样才能使绘画作品比现实生活更高、更集中、更理想, 也才能引人入胜, 打动人心

民艺的分类

以审美和精神生活为主题:祭祀供奉类,装饰美化类,娱玩教化类,游艺竞技类

以实用和物质生活为主题:穿戴服饰类,宅局陈设类,生产劳作类,生活起居类

民艺的工艺美

技艺:体现在功能性、技巧性、劳动生产性

9 功能性:是建立在工艺造物实用功能之上,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实用功能对技术的制约而产生的功能作用。

10 技术性:是在技术过程中对某些规律认识及利用这些规律的能力。民艺作为有目的的进行和审美的创造活动,其特点是对熟练的专门化的技巧的掌握和运用。

11 自身劳动性和生产性:技术内涵所存在的价值在于技术作为使生存和创造生存条件物态化的存在,他始终保持着人与自然,自然与材料,材料与技术的延续关系,并且发挥者自然物与人造物之间的桥梁作用并非作为单纯的技术形态而存在。

材质:艺人们对材料的认识结构是在长期的劳动中形成的,这是一个既充满各种人文观念,充满着情感和伦理色彩,又在科学理性意识中反复陶冶的认识结构。

由文人画谈对中西绘画的思考

文人画的审美观体现了美术创作的追求从形而下向形而上的转变,提出在一笔一划之间就要体现作者的主观精神状态,西方从写实主义到印象派再到现代派也是逐步往形而上走的。中国画发展到宋代,写实形式的完美性在宫廷绘画中已经达历史的巅峰,此时一些文人墨客意识到逼真地描摹物象并非唯一正道,于是出现了文人画。他们多在画中题诗或以诗作画。倪瓒道“画者不过意笔草草,不求形似,聊以自娱,写胸中逸气耳”。形成文人画写意性的条件除了博大精深的传统人文思想影响,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笔墨纸的表现性:透明,渗化不易覆盖;柔软流畅,独具韵味;丰厚细润,别有雅趣。

印象派绘画强调光色感觉的真实传达,真诚地面对自然,它与文人画有一个共同点“重意”。印象派绘画的一个主要特征是着重自家意趣,通过写景写生自然流露,竭力捕捉整体气韵的感染力,这点类似中国画写意的“无我之境”,表面上无我,实际上是借景抒情,一切景语皆做情语,信手拈来,似乎漫无主观意兴,实则点染所及都有情趣寄托。随着印象主义艺术的发展,艺术家逐渐把“写意”的观念融入对自然的表现,由原来对自然过多的关注转向了对画家内心世界的探求。

明代书法的基本特点

1. 明代书法家非常注重书法的形态表现,“台阁体”书家也着意于书法形态的美化;明中叶以后的文人书家则强调书法艺术形式和艺术意蕴所体现的对应关系,即强调运用某种笔法、结字,表现某种意趣韵味。二者都偏重于讲究书法艺术形态。昔人所谓:晋人尚韵,唐人尚法,宋人尚意,明人尚态。

2. 明代书法强化了书法艺术的复古倾向。由于帖学书法在明代的普及和深化,以及明代书家对书法艺术形式的重视,造就了一批文人书法家。

以春联为主题谈对民艺审美趣味的认识


抒情美:内容表达饱满酣畅;情调旋律回环强烈 意境美:独创美;综合美 含蓄美:暗示性;丰富性

哲理美:思想美;理智美【通过具体生动形象的描写,委婉揭示某种哲理,微言大义,其人生感悟力艺术感染力无不给人以震动】

趣味美:风趣性【向读者传达一种幽默诙谐的情趣】;嘲讽性【幽默中夹带揶揄,使描写对象可笑】

精练美:炼字,炼句,炼意 节奏美:律动美、口语感、可读性【讲究平仄格律,注重音节锻造】 对称美

春联的艺术审美价值,是由其独特的美学特征,即通过抑丑扬美所表现出来的积极的美学理想、审美情趣和美学评价,培养人们的美感能力和崇高的审美情趣。春联艺术蕴含着深刻的历史、社会、文化、哲学、美学等因素,充满辩证思想。优秀的春联能展现出一幅具有美学意义的图画,既作用于人们的思想,又影响人们的感情;既能帮助人们认识现实,又能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每副春联都是作者对生活的审美意识、审美情感和审美理想的凝结,体现了作者对世界能动的审美把握。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e91d148171fe910ef12df87c.html

《民艺考试名词解释+作品分析+简答+论述.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