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津上海版科学七下《第12章宇宙与空间探索》word教学参考

发布时间:2019-04-27 01:43:04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新综合科学》第十二章

“宇宙与空间探索”教材内容分析

一、地位与作用:

本单元首先向学生介绍宇宙,了解宇宙起源,人们为了探索宇宙奥秘引出力。通过一些简单的例子,使学生认识力的基本概念和作用效果。从活动中他们认识摩擦力是力的一种,而且对日常生活很重要。在认识了地球的引力后,学生学会利用弹簧,设计和制作测量物体重力的仪器,并认识力的单位牛顿。在使用了弹簧测力计后,学生会发现质量和重力之间的关系。通过实验,学生认识力总是成对出现的。通过教师讲解及学生自己收集资料,了解人类进入太空、进行太空探测的伟大成就。当探讨宇航员在太空生活中所需面对的问题时,学生会意识到人类的生存需要一些特定的条件。

本单元的学习与日常生活关系密切。本单元给学生提供了较多的接触生活以及自主学习的机会。

二、本单元框架:

三、教学目标

见课标P90

§1宇宙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知道宇宙起源;

知道太阳系的组成。

过程与方法:查阅资料—1冥王星被归入“矮行星”行列;

2有关宇宙起源的资料。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结合宇宙起源学说,使学生了解演化是自然界发展的普遍规律。

二建议教学形式

以教师引导的学生讨论活动为主的讨论教学法。

三、教学流程

§2一力和力的作用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知道力能改变物体的形状、物体运动的速度和运动方向,能举一些例子。

知道有些力可以在一段距离之外起作用。

知道力的单位是牛顿。

过程与方法:设计并实施力影响物体运动的实验。

科学态度:实验中注意实事求是。

二建议教学形式

以教师引导的学生实验活动为主的讨论教学法。

建议:1引导学生认识推、拉、挤、压等都是因为有力作用在物体上,但不必对每一动做都加以详细分析。

2从地心引力及磁力等活动,可引出有些力可以在一段距离之外作用于物体。

三、教学流程

四活动安排

活动1

活动2

活动12.312.4

活动12.5

活动12.6-老师演示。

§2二摩擦力

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知道摩擦现象

知道摩擦力的定义和方向

知道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知道摩擦力在生产和生活中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强调控制变量法

观察、操作、归纳、表达的能力。

二、建议教学形式

以学生实验活动为主的讨论教学法。

三、教学流程

§2三重力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知道物体的重力是由于地球对它的吸引而产生的。

理解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

知道可以用弹簧测力计来测量重力的大小,单位是牛顿。

理解重力的大小与质量成正比。

知道重力会随位置的改变而改变,月球对物体的吸引力只有地球的六分之一。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归纳实验现象和实验数据,让学生体会科学研究的方法,提高思维的能力,初步体会研究数量间定量关系的方法。

科学态度:让学生认识知识来源于实践,培养尊重科学规律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难点:重力和质量之间的关系。

二、教学建议形式

教师指导、学生讨论、实验相结合。

、教学流程

四有关活动说明

1活动1时,可用讨论的方法让学生加深对重力的理解,多举一些身边的例子。同时,可了解“失重现象“。从中引出重力的定义、方向。

2活动12.10,帮助学生把钩码数量和弹簧伸长量的结果用图表显示出来。同时,活动结束后,可向学生指出活动中的装置可改进成为测量重力的仪器。

3活动12.11,分三部分进行,第一部分可向学生介绍弹簧测力计-结构、测力范围、使用方法,第二部分让学生自己体会,在活动中应用,注意给学生足够的时间;第三部分,寻找质量和重力之间的关系。

§2四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知道力总是成对出现的。

知道每一个力必会有一个反作用力。

知道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知道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和分析实验现象,体会科学规律形成的过程和方法。

情感与态度:学会科学探究的思路和方法。

二、教学建议形式

教师指导、学生讨论和学生实验相结合。

三、教学流程








四、有关活动说明

1活动1,引入新课时可用书上的两个例子,或者可以让2位学生坐在带滑轮的椅子(或脚踩溜冰鞋)上,其中一位用力拉或推,观察现象,

2活动12.12之前可以多举一些生活中例子,让学生有一种体验。

3活动12.13之后,引导学生用成对的力去解释气球、喷水火箭、火箭、喷气式飞机及其他的例子。

§3 太空旅行

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标: 认识科技的进步已能使人类摆脱地球的引力。

了解宇航员在飞船绕地球运行时所处的失重状态。

*通过探讨宇航服的设计,理解人类维持生命的基本条件。

过程与方法:收集有关“神舟“号载人飞船的资料

*制作降落伞

二、教学建议:

1让学生查找资料关于宇宙飞船,可以将调查的结果作成展板进行交流展示。

2需要寻找一些宇航员在失重状态下的录象资料,

3引导学生分析宇航服的构造及功能。

三、教学流程

四、有关活动说明

引入时可对前一节课作用力和力进行复习,火箭和喷气式飞机利用此原理来推进的,而要克服地球的重力到达外层空间,只有火箭,所以火箭作为运载工具,除了强有力的推动力,还有它的形状设计有特殊要求。

这节课的内容较多,若以影视资料的形式加上学生交流查找资料,学生还是比较感兴趣的。

拓展和活动12.18可作为课外活动。

§4空间开发

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知道部分人造卫星的用途、类型;

列举我国太空探索的成果;

正确认识太空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分析资料、整理资料的能力。

情感与态度:意识到学无止境;

体会空间技术给人类带来的种种便利。

二、 建议教学形式

讨论法

三、 教学流程

四、 有关活动说明

1让学生查找我国探索太空所取得的成果。

2为学生安排一次辩论。可提示学生考虑下列几点:探索太空是人类克服困难、认识世界的需要;探索太空对人类的知识积累有好处;为了能够成功,我们必须付出高昂的代价。

一、 3可安排学生观看有关太空探索的影片。

(民乐学校 王稚)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e9035a61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bd6ee3a.html

《牛津上海版科学七下《第12章宇宙与空间探索》word教学参考.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