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申报材料(参考15)

发布时间:2020-01-07 19:08:16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申报材料(参考15

XX大学作为一所具有“航空、航天、民航”特色的研究型大学,创建于195210月,是一所以工为主,理工结合,工、理、经、管、文等多学科协调发展,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的大学。学校紧密围绕“高素质公民和未来开拓者”的人才培养目标,以“学生素质能力提升计划”为牵引,始终把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人才培养的主线,不断深化“提升学生事业发展能力”的建设内涵,注重学思相长,注重知行合一,注重因材施教,以强化实践教学有关要求为重点,以创新实践育人方法途径为基础,推进高校与企业、地方、金融机构 “金政产学研”的合作,促进人才、技术、资本、信息的融合,推动创新创业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的结合,形成了“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重实践”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在此基础上,学校以市场为导向,确立了“创新引领创业,创业推动创新”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构建了“创新教育基础之上的创业教育,普惠教育基础之上的精英教育”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形成了“体系化保障、专业化教育、全程化服务、市场化孵化”的创新创业基地建设模式。通过整合资源、构建平台、规范管理、优化服务,创新创业基地逐步具备“促进科技成果转化、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功能,成为学校产学研合作和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重要平台,实现大学生创新创业各项工作全面、可持续发展。

一、体系化创新创业保障,为创新创业基地建设提供全方位支持

XX大学创新创业基地成立了以XX大学为主体、南京溧水经济开发区和南京紫金科技投资集团共同出资组成的“南京紫金立莘创业投资有限公司”这个市场化运作实体。为此,学校专门设立机构、建设阵地、完善制度,形成了强有力的工作组织体系,从方方面面给予创新创业基地建设有力支持。

机构设置完备,组织保障有力。一是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分管学生工作的副书记和分管教学工作的副校长为副组长,全校各相关职能部门“一把手”为组员的校创新创业教育领导小组,负责全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以及创新创业基地规划与建设的指导和推进。二是学校专门设立创业指导部,负责创新创业基地的具体运营,并配备2名专职工作人员,负责推进全校学生创业项目孵化以及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的运营管理工作。三是学校派出专人担任南京紫金立莘创业投资有限公司的法人,总经理,并外聘2位全职工作人员以及一个研究生兼职团队专职负责学生创业团队的培训组织等工作。

硬件设施配套完善,服务功能健全。学校在将军路校区的东区建成大学生发展中心,共计4100平方米作为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并配备免费的场地、公共服务设施和设备,专门用于大学生科技创新以及创业项目孵化。同时,学生发展中心还建成大学生创业事务运营办公室、创业培训室、创业沙龙室、创业生涯辅导室、创业团队招聘面试室、创客空间等功能区;同时,学校还与苏州太仓、南京江宁、南京溧水、南京白下等地区共建众创空间6000余平方米,为学生创业团队开展创业训练和创业实践提供硬件支持,使创业实践基地具备了创新创业人才培养、高新技术企业孵化以及科技成果转化的全方位功能。

创业经费充裕,项目扶持到位。学校广泛筹集大学生创业扶持基金。一是学校与溧水经济开发区以及南京紫金科技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共同出资780万元,专门作为学生的创业天使基金。同时,学校还和南京市人社局达成了合作协议,紫金立莘基金作为市大学生创业资助的引导基金,政府1:1配套;二是学校建立了由杰出创业校友捐助的1000万大学生创业教育基金,以及年投入20万的专项创业基金;三是学校成功获得省市区等各级政府部门的补贴和资助100余万元。有力保证了学生创业教育工作以及项目孵作地顺利进行。

规章制度健全,管理运营规范。学校制订了一系列扶持创业教育工作的政策,保证了各项工作的科学与规范。学校发布了《关于实施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意见》(校字〔20119号),明确了学校创业教育的指导思想、目标和实施原则,并作为创业教育和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建设的纲领性文件。在此基础上,创新创业基地还出台了符合地方政策、学科专业特点以及学校特色的大学生创业孵化中心的文件规定,就大学生的基地管理、基金管理、项目管理、团队的入驻和退出等制定了《大学生创业孵化细则》等10余项制度,为科学推进创业教育以及创业项目孵作保驾护航。

二、专业化创新创业教育,为创新创业基地建设夯实基础

学校创新创业基地建设以培养学生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为核心,依托地方政府、社会资源和学校资源,通过专业化创新创业教育,紧扣学生的专业特点,将创业教育渗透到学生成长的全过程,不断创新和实践,构建了一套较为完整的学生创新创业工作体系。

构建分层分类的创业培训体系。学校强化普慧创业教育基础上的精英教育,坚持选修和辅修相结合,实现创业教育全面覆盖、分类指导。一是积极引导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相融合,根据不同课程的特点,将创业意识、创业知识、创业能力和创业实务融入相关的课堂教学之中,通过设置《创业基础》必修课程、完善《创业导论》、《市场营销学》等17门选修课程,并要求授课教师采用互动式、案例式教学、情景仿真等教学方式,提升课堂教学的理论与实战效果,实现普惠式的创业课程教学。二是学校通过开设创业辅修专业,每年4次定期选拔具有创业潜质和意识的学生,组成创业精英培训班,引入SIYB培训以及《大学生KAB创业基础》培训,为有创业意愿的学生提供系统的培训和学习平台。三是开展主题创客培训和创客沙龙,建立大学生创业团队跟踪档案,解决大学生创业企业不同发展阶段中出现的企业融资、团队管理等实际问题,每年邀请创业导师和杰出创业校友开展主题培训和沙龙40余场;同时,学校在2013年就建立了创客空间,通过每周四的“创翼友约”交流活动,实现校内外、不同行业的创业团队之间形成互动与思想碰撞,从而增长学生的创业知识,拓展学生的创业视野,提升学生的创业能力。

建立专业化的创业导师队伍。学校大力推进“创业导师计划”。一是学校聘请专任教师、知名校友、成功创业人士、投融资专家为创业导师。二是学校积极组织师资参加国家创业咨询师的资格培训与鉴定,分批组织教师参加“教育部骨干教师高级研究班”培训、“KAB创业教育项目讲师”培训、“全国ETT创业培训师”培训等,截止到2014年,学校共有创业导师40余人、全国创业咨询师4人、教育部创业教育导师2人、KAB讲师10人、ETT创业培训师3人。2人次分别获得省第二届高校职业指导教师教学技能比赛(创业教育课程)二、三等奖,1人次获全国第二届高校职业指导教师教学技能比赛(创业教育课程)优秀奖。1人次获全国高等学校创业教育工作先进个人。

三、全程化创业服务,为创新创业基地建设提供科学化指导

创新创业基地健康发展取决于高校的创新成果与创业孵化能否有效对接、高校的优势科研资源与地方政府的政策资源能否有效整合,高校的创新创业文化与社会创新创业环境能否有效融合。集人才培养、高科技转化、创业企业孵化为一体的创新创业基地,不断突破,勇于创新,通过全程化创业服务,实现了地方与高校之间的有效对接。

建立创新创业项目的对接渠道。通过落实教育部“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大学生创业教育中心对接工程”,学校建立了创新成果转化为创业项目的对接渠道,使学生创新实验室、工程训练中心等15个创新实践平台成为科技创业的项目研发阵地,实现创新与创业资源的无缝对接,达到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在学校成功孵化的创业项目大多来自学生的创新课题和实践项目,涉及新材料、电子信息、物联网、文化创意等领域,其中,9个“百万级”的学生创业项目更是由“挑战杯”课外作品竞赛项目孵化成功的。

提供完善的“一条龙”事务服务。一是学校与工商局、税务局、银行等部门建立了合作关系,搭建了大学生创业事务服务绿色通道,专门为创业学生提供工商注册、税务登记、财务管理、法律咨询、员工社保等“一条龙”咨询事务服务。2014年,创业事务运营中心共为学生办理自主创业证143余个,成功注册企业18个。二是学校紧密对接省市人社部门,建立了大学生创业孵化的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帮助学生成功申报了南京市青年大学生优秀创业项目,并成功对接了员工社保补贴、无息贷款等优惠政策。2014年,学校帮助24个创业项目成功申报南京市青年大学生优秀创业项目,获得天使基金投资210万,申请无息贷款等各类政策补贴达190万。同时,学校还成为了首批南京市扶持大学生创业提供无息贷款的7所合作高校之一。三是定期开展大学生实习实践活动。创新创业基地通过定期组织开展创业主题开放日、就业创业实习双选会、创客沙龙等活动,每年帮助44家创业企业招聘涉及机械技术、文化创意、电子信息、新材料等领域的实习或者就业学生300余名。

营造开拓进取的创新创业文化氛围。大学生科技创新成果多、获奖多、专利多。学校每年参与校园科技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的学生覆盖率达80%,在近5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共获特等奖5项、一等奖10项,连续5届捧得优胜杯;在近4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共获得金奖7项;在20116月举行的空客全球青年创新挑战赛中,大学生科创团队更是获得全球总冠军。这些创新成果面向实际,富含新技术、新产品、新创意。以此为基础,学校积极组织学生企业参加各类创业竞赛,先后获得“Made for china”全球青年企业创业计划大赛第五名,全国女大学生创业季创业大赛第一名,英特尔全球挑战赛中国赛区第五名,2014年,学校的创业团队在中国创新创业大赛获得了二等奖第一名,这也是高校创业团队在此次比赛中的最好成绩。具有特色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文化已经形成,创新和创业已经成为学生最响亮的名片。

四、市场化创业孵化,为创新创业基地建设提供资源

学校积极与政府、企业、创业园、行业协会开展紧密合作,促进创业培育成果转化与社会资源配置的有机结合,基地为校内孵化成熟的创业团队进入社会市场建立绿色通道,形成了市场化牵引、实体化运作的科技创业孵化模式。

注重市场导向。学校结合市场需要,引入市场机制,整合我校的工程训练中心、工业设计中心等相关优质教学和科研资源,通过开展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项目(企业课题)对接工作,建立了“—安吉创意设计中心”、“—江阴现代装备技术研究院”等10余平台,将市场需要的科研攻关课题提供给学生。同时,学校在每年的“科技文化节”期间,积极邀请校外科技园、企业、科研院所的专家来指导,以市场需求为依据对学生科技创新作品提出指导性意见,形成了学生—企业、学校—企业双层合作机制,确保了学生创新创意项目高层次和实效性的统一。

形成市场培育模式。创新创业基地共有两种培育类型:项目实践培育模式、股权实体投资模式。项目实践培育模式,即为没有注册实体的大学生创业项目提供一个创业实践平台以及环境,由创业项目发起人申报创业项目,通过创业基地组织创业项目对接会,实现项目与团队的有机对接,邀请项目领域相关专家对项目进行市场化评估与指导,同时,在资金、场地等方面给予2年的扶持,直至帮助其走上正常实体运作轨道。股权实体投资模式,即大学生获得天使基金、注册公司并入驻孵化中心。创业项目发起人组建创业团队,开展为期两个月的基本创业实践知识培训进入评审环节,通过公开路演赢得天使基金并入驻创业孵化园,开展为期3年的创业孵化,期满出园进入地方科技创业中心等加速器。

建立市场孵化机制。创新创业基地将创新创业服务与辅导进行了功能扩展,建设一条“创新苗圃-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创新创业孵化机制,覆盖了创新项目扶持、创业项目孵化、创业实体辅导、成熟企业输送全过程,实现了创意转化、项目选拔、团队辅导、市场开拓、资源对接等功能。同时,基地根据创业项目的生命周期,创新创业基地帮助孵化项目从萌芽期、种子期、成长期、成熟期各个不同发展阶段的不同发展需求,有针对性的提供资金扶持、股权投资、创业辅导、团队指导、事务服务、贷款补贴、税收减免等一系列服务,形成了人才培养、资源对接、项目扶持三者之间有效融合。

成立市场化孵化载体。学校与溧水经济开发区、南京紫金科技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共同出资780万注册了“南京紫金立莘创业投资有限公司”,由学校创业教育主管部门负责人和具有企业经营知识与经验的教师进行公司化运营,通过开展项目遴选、投资鉴定等工作。同时,学校先后于2009年与南京溧水经济开发区共建大学生科技创业中心,2012年与南京市白下产业园共建创新创业合作基地,2013年与省太仓市共建大学生创业实践基地,2014年与南京江宁经济开发区共建大学生创业园等,共输送大学生创业项目以及产学研合作项目30余个,形成了“校内生根发芽、校外开花结果”的良好局面。

多年的创业教育探索以及创新创业基地的建设,XX大学创新创业基地已经建成1万平米大学生“项目孵化中心+科技创业中心”,孵化大学生创业企业44家,年营业收入达1200余万元,主要涉及领域包括:电子信息、机械技术、新材料以及文化创意四类。带动创业120余人,解决就业300余人,学生年均实习实训600余人次。学校“创业教育实验区”和“经济管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验区”双双被教育部审批为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创新创业基地先后入选为“工信部‘大学生创业实践基地’建设单位”、“全国高等学校创业教育研究与实践先进单位”、“全国扶持女大学生就业创业优秀组织单位”、首批“省大学生创业示范校”、首批“省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首批“南京市就业创业指导站”、“南京市大学生创业园(基地)”。同时,学校“创新引领创业,创业推动创新”的创业教育理念,和“创新基础之上的创业教育,普惠基础之上的精英教育”的创业教育模式得到了《教育部简报》、《中国教育报》、《工业和信息化部简报》、《香港商报》、《电视台》等媒体的广泛报道。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e71bd67eab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79.html

《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申报材料(参考15).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