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道德悖论看功利主义的困境

发布时间:2011-10-19 20:21:36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从道德悖论出发看功利主义的困境

专 业 哲学

哲学学院

00902016

刘鸿儒

201175

【摘 要】道德悖论研究是近年来热门的研究领域,而对功利主义的批判由来已久,近年也有了新的突破。本文试图从功利主义伦理学的传统优势即对道德悖论的解释方面来讨论经典功利主义伦理学的困境——对普遍承认的价值的全面不当消除。

【关键词】伦理学 功利主义 道德悖论

维特根斯坦的遗嘱执行人之一,芬兰哲学家·赖特曾经感慨:“纵观整个思想史,悖论一直是哲学家头痛的问题——自集合论出现之后,它也成了令数学家头痛的问题。”今天,为悖论问题头痛的已不仅仅是哲学家和数学家,悖论正在侵扰众多学科领域,为它头痛的实在是大有人在;不过,对于悖论,人们不再只是头痛,更多的是将其视为学科创新和发展的内在动力和契机。道德悖论研究是近年开辟的新领域,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但是,至今仍有一些人对此持怀疑以至否定的态度,有的甚至认为它是一个虚假的命题,或者加以诋毁。这和文明传统中对单一性、普世性的追求传统紧密相关。

功利主义伦理学的诞生,在道德悖论的历史上有重要的意义。当时其单一性的观点似乎一夜之间解决了所有令人头痛的悖论,“完成”了道德理论的讨论——以最简单、最本质的方式。但是对功利主义伦理学的质疑从没有停止过,但是人们总是无法驳倒它那看起来简单甚至粗暴,实际有极为有效的理论。

本文试图从功利主义伦理学的一大优势——解悖性出发,反其道而行之,从道德悖论的方面来探讨功利主义的内在问题,以此正确对待功利主义的困境,合理的继承和发展其思想。

一、 道德悖论浅析

我们首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道德悖论,以深刻理解功利主义的解悖依靠什么及其潜在的问题。“悖论”一词是对英、德文“paradox”的汉译。直译是相互冲突或矛盾的意见,意译是令人难以置信的主张。依“悖论”的这种含义去宽泛地理解“道德悖论”,可以说道德观念或道德原则之间的相互冲突、矛盾,或者是在道德行为选择或道德价值实现中善与恶截然不同的结果令人难以置信地同时呈现的境况等,都可以归为“道德悖论”。

道德悖论首先是一种逻辑悖论。他遵循一般悖论的反逻辑公式——A即非A”。他还符合形式逻辑悖论的三要素——(逻辑)悖论指谓这样一种理论事实或状况,在某些公认正确的背景知识下,可以合乎逻辑地建立两个矛盾语句相互推出的矛盾等价式。”其中,“公认正确的背景知识”、“严密无误的逻辑推导”和“可以建立矛盾等价式”,是严格逻辑悖论的三个必不可少的结构性要素。

在三要素中,“公认正确的背景知识”是前提性条件。他表明悖论的背景是在某种理论知识体系以内,因此不同道德悖论是针对不同的道德理论中产生的,也许有一般性的道德悖论,但并没有普遍客观的道德悖论。其次道德悖论以其理论背景的核心理念进行逻辑推导后,必然要得出一个两难的境况。

但是,道德悖论同逻辑悖论又有着深刻的区别。道德悖论符合三要素主要是指符合三要素之“形”,而自有其“神”。道德悖论的两难不在于“是”与“不是”或者说“对”与“错”的共在,而在于“应当”与“不应当”的矛盾。道德悖论的结果的对与错、孰对孰错、几个对几个错都是次要的,重要的是道德上应做这个和应做那个的两难。道德悖论还是一种结果性的悖论,虽然有的道德理论把判断标准放在意念和行动本身而非结果上,但作为一种悖论的话道德悖论的两难性只有在结果的矛盾中才能显现。在这时我们需要暂时的忽略对其行为本身的合理性的讨论。

另外,特别地区分一下道德悖论与“道义困境”。 儒家传统伦理中有两个原则:一个是“爱人”,另一个是“男女授受不亲”。当你嫂子掉进水里面时,按照前一原则,你应该伸手相救,否则你便是不道德的;但按照后一原则,你又不该出手相救,因为一旦出手相救,你就会陷入不道德境地。这样,无论救还是不救,你都既是道德的又是不道德的。“此道德悖论的形成,就是因为我们从不同的原则出发去对待同一个事件”,是“在同一事例上发生了不同的道德规则相互冲突的情形”。有学者认为,人们之所以称其为“悖论”,是因为一些人把析取性的义务误解为合取性的义务所致,因此与其称这种“悖论”为“悖论”,不如称之为“道义困境”。这种用语上的斟酌显然是有意义的,我们接下来分析时主要用严格的即悖义程度高的道德悖论——同一原则下的两难境况,而非道义困境这种虽然产生与同一理论体系但来源于不同原则的两难。因为我们知道经典的功利主义其原则是单一的,这种悖论面对功利主义的解释是无力反驳的。

最后,来分析一下生成道德悖论的原因。其因主要有两点:第一,道德理论自身存在着不合理性,随着理论体系的深入化、精致化,或者道德实践的发展,其理论核心的内在矛盾以“悖论”的形式表露出来;第二,理性思维对道德和信念的领域做了僭越性的反思,从而颠覆了基本的道德追求,典型如康德的二律背反。我们在从道德悖论角度分析功利主义的问题时,也从这两个方面去探究。

二、功利主义批评与反驳

功利主义,即效益主义的伦理学,提倡追求“最大幸福”(Maximum Happiness)为道德的唯一目的。这种学说诞生后便迅速在政治学、法学和经济学中占据了统治地位,使我们不由地相信它触及了人类的本质——自私的竞争性和学术的本质——追求人类的繁荣。这里暂时放下在其他学科中的讨论,单单说在伦理学中,功利主义似乎遭到了最大的质疑。(此处所说的功利主义,一般是指以霍布斯“理性加减法”、边沁“利益微积分”为基础的原教旨的功利主义,或叫经典功利主义、老成的功利主义)

功利主义被认为是一种平等主义和目的论,他仅仅从结果去判断行为是否正确,深层的信念是人与人之间平等无差的竞争。这是他符合社会前进需要的优势,但是在伦理学中,判断的标准就不单单是这样的了。所以功利主义要面对许多的批判,相应的也有自己的反驳。

一个经典的批评是,在一个种族冲突严重的地区发生一起针对种族的强奸杀人案,城市面临暴乱的危险,为了城市的整体利益,当权者可能会把一个意外来到监狱的流浪汉当做案件的替罪羊。这明显的是对公正和正义的肆意歪曲,看来是自然的不道德的。而功利主义者却反驳道,所谓正义、怜悯、宽容等等道德上的善,都是有其功利意义的,它们只是在一般环境下使得人与人之间更好的协调,实现社会利益的最大化。而这并不能使得当时的正义考量压倒利益的考量。

另外还有关于公开性的批评,由于计算效益的微积分过于复杂,在实际中功利主义者往往鼓励私人的利益考量而非公开的讨论。这种行为显然有着考虑自私化、欲望化的危险,使得行为不像宣称的那样为了道德或者说为了社会全体的利益。而功利主义者辩解说,不管计算是怎样的,最大幸福的原则和基本的计算方法仍是不会变更的,否则结果一定会是被普遍认为非道德的,这种表面上的非公开性是一种无伤大雅的简化。

最后,我们在说一下功利主义原则本身的批评。功利主义追求最多人的最大化的原则,这二者是可能出现矛盾的,也并不是总能轻易的分辨二者的轻重的。出现冲突时哪一个更重要?功利主义者对此再次解释了其最大幸福理论,强调社会幸福即是对个人幸福的统一调度,最大量和最多人的一致性。但是其论述仍有盲点,这种统一能否在道德实践中一直存在还是值得怀疑的。

我们从这些经典的批评和反驳中得到了很多启示,并渐渐明显的勾勒出功利主义伦理学的内核和无法摆脱的困境。

三、从道德悖论看功利主义的困境

功利主义很长时间被认为是最能解决悖论的道德理论,由于悖义性高的道德悖论要求唯结果论和单一原则出发,这都正符合功利主义的特点。功利主义的强解悖能力成了它批评其他道德理论的一大优势。但是随着理论的深化和道德实践的发展,我们越来越看到功利主义伦理学自身蕴含的矛盾。

这里再说一下道德悖论要素中关键的一点——公认正确的背景知识。在道德理论中这个背景知识的定义是多方面的,他不仅包含某一理论的原则,还往往包含那些约定公认的价值,这是伦理学作为“人学”的特点导致的。功利主义高解悖性的根源,我们从上面功利主义者的反驳可以看出:功利主义中没有别的判断标准。功利主义者把善良、正义、博爱等等所有道德理论约定俗成承认的价值,解释为符合效益的社会妥协的产物,没有独特的普遍性和永恒性。从根本上消解了这些基本价值,也就不必在悖论中去面对他们所造成的困境,只要单纯的计算效益大小就可以了。

问题就在于此:是否一切的价值,等能被归结利益出发的?或者说无论能否被归结于利益,我们是否应该这样做?譬如说“铁轨悖论”——一辆行驶的列车发现前方有一群年轻人在穿行铁轨,而火车刹车失灵他们面临死亡的危险。在这之前有一个变轨路口可以通向另一条铁轨,但上面有一个玩耍的小男孩,变轨的话无疑他会被轧死。这时司机是否应该选择变轨?功利主义看来这个问题非常简单,因为一个小孩和一群人相比效益要小许多,是应该被牺牲掉的。但是这种行为却蕴含着“谋杀”的观念——一个所有文明约定强烈反对的行为,但在功利主义这里是没有这个概念的。

在这个问题中功利主义者得选择使得大多数人天然的反感,就是由于其忽略一切信念与价值的倾向。我们说过看道德悖论不能只看对不对,更要看该不该,功利主义的观点即是是对的,这种对正义、自由乃至个体生命的随意处置也是不应该的。功利主义为了单一简单的原则,把一切的人都“虚化”了——在这里“人”只是一种种属或者一种泛泛的概念,因为在处理人与人的关系时,只要数学的计算而,没有情感和价值方面的考量。

如上面公开性的反驳所说,效益计算太复杂了,但这种复杂不仅本质仍是简单的加减法,其导向也会导致简单——一个复杂到无法实践的方法,应用起来自然仅剩十分简化的步骤甚或一个粗暴的直觉性的原则。“人”(他人)都成了数字的概念,人际关系成了冰冷的自私的和没有安全感的。这是消解一切价值的必然结果。

在笔者看来,正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功利主义者才提出了更高层次的个人幸福,和社会的最大幸福的概念。但是这仍不能解决根本性的问题。在实际社会生活中,过于复杂的社会关系和道德实践使得人们往往简单变成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者。另外阶层的存在和统治权力的扩张,使得“民意”即社会利益的追求很可能被绑架,而功利主义给了这种被绑架的追求合理的戕害一部分人的权利。从满足社会利益以协调的最大化满足每个人的利益出发,但最后却得到与初衷相悖的结果——部分个人的利益超越了整体利益,部分人的利益被残酷的剥夺的现实。这是传统功利主义伦理学无法摆脱的困境。

结语

本文所谓的从道德悖论出发,来探讨功利主义的困境,实际上是从解悖的过程看功利主义的根本问题,没有跳脱出传统的反驳的层面。因为虽然存在一些针对功利主义的悖论,但相比于其他道德理论还是少的多,并不能从此充分的质疑功利主义的理论。而从解悖这个角度出发,由于是单一对单一的,可以将传统的那些从价值出发的反驳综合起来考虑;另外从功利主义的优势反向出发,独具说服力。

现代的功利主义相比于传统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这篇质疑的力量必然要大打折扣,但是从根本观点出发提出和强调缺陷,只要这个问题仍然存在就会一直促使理论的继续发展。另外我们的社会对于功利主义的意涵认识不够,存在简单化和自私化、暴力化的不良倾向,这样的质疑可以让我们反思自己的理解和行为。这是本篇文章的目的所在。

【主要参考文献】

1.张建军.逻辑悖论研究引论.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

2.钱广荣.道德悖论界说及其意义:兼评近年关于道德悖论的研究[J].哲学动态()2007 (7)

3.王习胜.道德悖论研究的学科价值[J].哲学动态()2009 (9)

4.周德海.论道德悖论与新道德体系的构建[J].理论建设()2008(2)

5.钱广荣.道德价值实现:假设、悖论与智慧.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芜湖)2005(5)

6.舒尔茨.现代心理学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

7.郭立东. R·M·黑尔对功利主义的论证 [J]

8.王进学.西方功利主义伦理学的道德目的论析评[J]

9.杨伟清.功利主义平等主义抑或目的论[J].社会科学研究(成都)2010(1)

10.弗兰克纳.伦理学.北京:三联书店,1987

11. J·J·斯马特,威廉斯.功利主义:赞成与反对[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e57dca8bd0d233d4b14e69e9.html

《从道德悖论看功利主义的困境.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