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山西省大同市中考数学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发布时间:2020-04-11 18:53:08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最新山西省中考数学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0分)

1.在下列四个数中,比0小的数是(  )

A.0.2 B.|﹣1| C. D.

2.“珍惜生命,注意安全”是一永恒的话题.在现代化的城市,交通安全晚不能被忽视,下列几个图形是国际通用的几种交通标志,其中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是(  )

A. B. C. D.

3.如图,小明用6个相同的小正方体搭成的立体图形研究几何体的三视图的变化情况,若由图(1)变到图(2),不改变的是(  )

A.主视图 B.主视图和左视图

C.主视图和俯视图 D.左视图和俯视图

4.一条直线y=kx+b,其中k+b=﹣5,kb=6,那么该直线经过(  )

A.第二、四象限 B.第一、二、三象限

C.第一、三象限 D.第二、三、四象限

5.在解分式方程+=2时,我们第一步通常是去分母,即方程两边同乘以最简公分母(x﹣1),把分式方程变形为整式方程求解.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用到的数学思想是(  )

A.数形结合 B.转化思想 C.模型思想 D.特殊到一般

6.如图,已知E(﹣4,2),F(﹣1,﹣1),以原点O为位似中心,按比例尺2:1把△EFO缩小,则E点对应点E′的坐标为(  )

A.(2,1) B.( C.(2,﹣1) D.(2,﹣

7.如图,正方形AEFG的边AE放置在正方形ABCD的对角线AC上,EF与CD交于点M,得四边形AEMD,且两正方形的边长均为2,则两正方形重合部分(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

A.﹣4+4 B.4+4 C.8﹣4 D. +1

8.正六边形的边心距为,则该正六边形的边长是(  )

A. B.2 C.3 D.2

9.某公司欲招聘一名公关人员,对甲、乙、丙、丁四位候选人进行了面试和笔试,他们的成绩如表:

候选人

测试成绩(百分制)

面试

86

92

90

83

笔试

90

83

83

92

如果公司认为,作为公关人员面试的成绩应该比笔试的成绩更重要,并分别赋予它们6和4的权.根据四人各自的平均成绩,公司将录取(  )

A.甲 B.乙 C.丙 D.丁

10.如图,正方形ABCD的对角线BD长为2,若直线l满足:

①点D到直线l的距离为

②A、C两点到直线l的距离相等.

则符合题意的直线l的条数为(  )

A.1 B.2 C.3 D.4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有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1.如图,直线AB,CD被BC所截,若AB∥CD,∠1=45°,∠2=35°,则∠3=      度.

12.如果菱形的两条对角线的长为a和b,且a,b满足(a﹣1)2+=0,那么菱形的面积等于      

13.请举反例说明命题“对于任意实数x,x2+5x+5的值总是正数”是假命题,你举的反例是x=      (写出一个x的值即可).

14.某商品经过连续两次降价,销售单价由原来的125元降到80元,则平均每次降价的百分率为      

15.如图,已知Rt△ABC中,∠ACB=90°,AC=6,BC=4,将△ABC绕直角顶点C顺时针旋转90°得到△DEC.若点F是DE的中点,连接AF,则AF=      

16.如图1,E为矩形ABCD边AD上一点,点P从点B沿折线BE﹣ED﹣DC运动到点C时停止,点Q从点B沿BC运动到点C时停止,它们运动的速度都是1cm/s.若点P,Q同时开始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s),△BPQ的面积为y(cm2).已知y与t的函数关系图象如图2,有下列四个结论:①AE=6cm;②sin∠EBC=;③当0<t≤10时,y=t2; ④当t=12s时,△PBQ是等腰三角形.其中正确结论的序号是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8个小题,共72分,解答题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1)计算:(﹣2)2sin60°﹣(﹣)•﹣(﹣0

(2)已知x,y满足方程组,求2x﹣2y的值.

18.已知A=

(1)化简A;

(2)当x满足不等式组,且x为奇数时,求A的值.

19.(1)如图,在△ABC中用直尺和圆规作AB边上的高CD(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

(2)图中的实线表示从A到B需经过C点的公路,且AC=10km,∠CAB=25°,∠CBA=37°.现因城市改造需要在A、B两地之间改建一条笔直的公路.问:公路改造后比原来缩短了多少千米?(参考数据:sin25°≈0.41,cos25°≈0.91,sin37°≈0.60,tan37°≈0.75,结果精确到0.01)

20.暑假快要到了,某市准备组织同学们分别到A、B、C、D四个地方进行夏令营活动,前往四个地方的人数如图所示:

(1)去B地参加夏令营活动人数占总人数的40%,根据统计图求去B地的人数.

(2)若把同学们去A、B、C、D四个地点的人数情况绘制成扇形统计图,则“去B地”的扇形圆心角为多少?

(3)若一对姐弟中只能有一人参加夏令营,姐弟俩提议让父亲决定.父亲说:现有4张卡片上分别写有1,2,3,4四个整数,先让姐姐随机地抽取一张后放回,再由弟弟随机地抽取一张.若抽取的两张卡片上的数字之和是5的倍数则姐姐参加,若抽取的两张卡片上的数字之和是3的倍数则弟弟参加.用列表法或树状图分析这种方法对姐弟俩是否公平?说明理由.

21.如图,已知AB是⊙O的弦,CD是⊙O的直径,CD⊥AB,垂足为E,且点E是OD的中点,⊙O的切线BM与AO的延长线相交于点M,连接AC,CM.

(1)若AB=4,求的长;(结果保留π)

(2)求证:四边形ABMC是菱形.

22.如图,一次函数y1=mx+n的图象分别交x轴、y轴于A、C两点,交反比例函数y2=(k>0)的图象于P、Q两点.过点P作PB⊥x轴于点B,若点P的坐标为(2,2),△PAB的面积为4.

(1)求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2)当x为何值时,y1<y2

23.问题情境:如图将边长为8cm的正方形纸片ABCD折叠,使点B恰好落在AD边的中点F处,折痕EG分别交AB、CD于点E、G,FN与DC交于点M,连接BF交EG于点P.

独立思考:

(1)AE=      cm,△FDM的周长为      cm;

(2)猜想EG与BF之间的位置关系与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拓展延伸:

如图2,若点F不是AD的中点,且不与点A、D重合:

①△FDM的周长是否发生变化,并证明你的结论.

②判断(2)中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若不成立请直接写出新的结论(不需证明).

24.如图,已知抛物线y=(x+2)(x﹣4)(k为常数,且k>0)与x轴从左至右依次交于A,B两点,与y轴交于点C,经过点B的直线y=﹣x+b与抛物线的另一交点为D.

(1)若点D的横坐标为﹣5,求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

(2)若在第一象限内的抛物线上有点P,使得以A,B,P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BC相似,求k的值;

(3)在(1)的条件下,设F为线段BD上一点(不含端点),连接AF,一动点M从点A出发,沿线段AF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运动到F,再沿线段FD以每秒2个单位的速度运动到D后停止,当点F的坐标是多少时,点M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用时最少?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0分)

1.在下列四个数中,比0小的数是(  )

A.0.2 B.|﹣1| C. D.

【考点】实数大小比较.

【分析】根据绝对值得定义和立方根的定义得出各个数的符号,即可得出结果.

【解答】解:∵0.2>0,|﹣1|=1>0, =﹣2<0,>0,

∴比0小的数是﹣2;

故选:C.

 

2.“珍惜生命,注意安全”是一永恒的话题.在现代化的城市,交通安全晚不能被忽视,下列几个图形是国际通用的几种交通标志,其中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是(  )

A. B. C. D.

【考点】中心对称图形.

【分析】根据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求解.在同一平面内,如果把一个图形绕某一点旋转180度,旋转后的图形能和原图形完全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就叫做中心对称图形.这个旋转点,就叫做中心对称点.

【解答】解:根据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在同一平面内,如果把一个图形绕某一点旋转180度,旋转后的图形能和原图形完全重合,

可知A、C、D是中心对称图形,B不是中心对称图形.

故选B.

 

3.如图,小明用6个相同的小正方体搭成的立体图形研究几何体的三视图的变化情况,若由图(1)变到图(2),不改变的是(  )

A.主视图 B.主视图和左视图

C.主视图和俯视图 D.左视图和俯视图

【考点】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

【分析】根据从上边看得到的图形是俯视图,从左边看得到的图形是左视图,可得答案.

【解答】解:从上边看得到的图形都是第一层一个小正方形,第二层是三个小正方形,

从左边看第一层是两个小正方形,第二层左边一个小正方形,

故选:D.

 

4.一条直线y=kx+b,其中k+b=﹣5,kb=6,那么该直线经过(  )

A.第二、四象限 B.第一、二、三象限

C.第一、三象限 D.第二、三、四象限

【考点】一次函数图象与系数的关系.

【分析】首先根据k+b=﹣5、kb=6得到k、b的符号,再根据图象与系数的关系确定直线经过的象限即可.

【解答】解:∵k+b=﹣5、kb=6,

∴k<0,b<0

∴直线y=kx+b经过二、三、四象限,

故选D.

 

5.在解分式方程+=2时,我们第一步通常是去分母,即方程两边同乘以最简公分母(x﹣1),把分式方程变形为整式方程求解.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用到的数学思想是(  )

A.数形结合 B.转化思想 C.模型思想 D.特殊到一般

【考点】解分式方程;最简公分母.

【分析】分式方程去分母转化为整式方程,确定出用到的数学思想即可.

【解答】解:在解分式方程+=2时,我们第一步通常是去分母,即方程两边同乘以最简公分母(x﹣1),把分式方程变形为整式方程求解.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用到的数学思想是转化思想,

故选B

 

6.如图,已知E(﹣4,2),F(﹣1,﹣1),以原点O为位似中心,按比例尺2:1把△EFO缩小,则E点对应点E′的坐标为(  )

A.(2,1) B.( C.(2,﹣1) D.(2,﹣

【考点】位似变换;坐标与图形性质.

【分析】以O为位似中心,按比例尺2:1,把△EFO缩小,结合图形得出,则点E的对应点E′的坐标是E(﹣4,2)的坐标同时乘以﹣,因而得到的点E′的坐标为(2,﹣1).

【解答】解:根据题意可知,点E的对应点E′的坐标是E(﹣4,2)的坐标同时乘以﹣

所以点E′的坐标为(2,﹣1).

故选:C.

 

7.如图,正方形AEFG的边AE放置在正方形ABCD的对角线AC上,EF与CD交于点M,得四边形AEMD,且两正方形的边长均为2,则两正方形重合部分(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

A.﹣4+4 B.4+4 C.8﹣4 D. +1

【考点】正方形的性质.

【分析】阴影部分的面积=S△ACD﹣S△MEC,△ACD和△MEC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利用面积公式即可求解.

【解答】解:∵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D=90°,∠ACD=45°,AD=CD=2,

则S△ACD=AD•CD=×2×2=2;

AC=AD=2

则EC=2﹣2,

∵△ME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S△MEC=ME•EC=(2﹣2)2=6﹣4

∴阴影部分的面积=S△ACD﹣S△MEC=2﹣(6﹣4)=4﹣4.

故选:A.

 

8.正六边形的边心距为,则该正六边形的边长是(  )

A. B.2 C.3 D.2

【考点】正多边形和圆;勾股定理.

【分析】运用正六边形的性质,正六边形边长等于外接圆的半径,再利用勾股定理解决.

【解答】解:∵正六边形的边心距为

∴OB=,AB=OA,

∵OA2=AB2+OB2

∴OA2=(OA)2+(2

解得OA=2.

故选:B.

 

9.某公司欲招聘一名公关人员,对甲、乙、丙、丁四位候选人进行了面试和笔试,他们的成绩如表:

候选人

测试成绩(百分制)

面试

86

92

90

83

笔试

90

83

83

92

如果公司认为,作为公关人员面试的成绩应该比笔试的成绩更重要,并分别赋予它们6和4的权.根据四人各自的平均成绩,公司将录取(  )

A.甲 B.乙 C.丙 D.丁

【考点】加权平均数.

【分析】根据题意先算出甲、乙、丙、丁四位候选人的加权平均数,再进行比较,即可得出答案.

【解答】解:甲的平均成绩为:(86×6+90×4)÷10=87.6(分),

乙的平均成绩为:(92×6+83×4)÷10=88.4(分),

丙的平均成绩为:(90×6+83×4)÷10=87.2(分),

丁的平均成绩为:(83×6+92×4)÷10=86.6(分),

因为乙的平均分数最高,

所以乙将被录取.

故选:B.

 

10.如图,正方形ABCD的对角线BD长为2,若直线l满足:

①点D到直线l的距离为

②A、C两点到直线l的距离相等.

则符合题意的直线l的条数为(  )

A.1 B.2 C.3 D.4

【考点】正方形的性质.

【分析】连接AC与BD相交于O,根据正方形的性质求出OD=,然后根据点到直线的距离和平行线间的距离相等解答.

【解答】解:如图,连接AC与BD相交于O,

∵正方形ABCD的对角线BD长为2

∴OD=

∴直线l∥AC并且到D的距离为

同理,在点D的另一侧还有一条直线满足条件,

故共有2条直线l.

故选:B.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有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1.如图,直线AB,CD被BC所截,若AB∥CD,∠1=45°,∠2=35°,则∠3= 80 度.

【考点】平行线的性质.

【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求出∠C,根据三角形外角性质求出即可.

【解答】解:∵AB∥CD,∠1=45°,

∴∠C=∠1=45°,

∵∠2=35°,

∴∠3=∠∠2+∠C=35°+45°=80°,

故答案为:80.

 

12.如果菱形的两条对角线的长为a和b,且a,b满足(a﹣1)2+=0,那么菱形的面积等于 2 

【考点】菱形的性质;非负数的性质:偶次方;非负数的性质:算术平方根.

【分析】根据非负数的性质列式求出a、b,再根据菱形的面积等于对角线乘积的一半列式计算即可得解.

【解答】解:由题意得,a﹣1=0,b﹣4=0,

解得a=1,b=4,

∵菱形的两条对角线的长为a和b,

∴菱形的面积=×1×4=2.

故答案为:2.

 

13.请举反例说明命题“对于任意实数x,x2+5x+5的值总是正数”是假命题,你举的反例是x= ﹣ (写出一个x的值即可).

【考点】命题与定理.

【分析】先进行配方得到x2+5x+5=x2+5x+=(x+2,当x=﹣时,则有x2+5x+5=﹣<0.

【解答】解:x2+5x+5=x2+5x+=(x+2

当x=﹣时,x2+5x+5=﹣<0,

∴是假命题.

故答案为:﹣

 

14.某商品经过连续两次降价,销售单价由原来的125元降到80元,则平均每次降价的百分率为 20% 

【考点】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

【分析】解答此题利用的数量关系是:商品原来价格×(1﹣每次降价的百分率)2=现在价格,设出未知数,列方程解答即可.

【解答】解:设这种商品平均每次降价的百分率为x,根据题意列方程得,

125(1﹣x)2=80,

解得x1=0.2=20%,x2=1.8(不合题意,舍去);

故答案为:20%

 

15.如图,已知Rt△ABC中,∠ACB=90°,AC=6,BC=4,将△ABC绕直角顶点C顺时针旋转90°得到△DEC.若点F是DE的中点,连接AF,则AF= 5 

【考点】旋转的性质.

【分析】根据旋转的性质,EC=BC=4,DC=AC=6,∠ACD=∠ACB=90°,由点F是DE的中点,可求出EG、GF,因为AE=AC﹣EC=2,可求出AG,然后运用勾股定理求出AF.

【解答】解:作FG⊥AC,

根据旋转的性质,EC=BC=4,DC=AC=6,∠ACD=∠ACB=90°,

∵点F是DE的中点,

∴FG∥CD

∴GF=CD=AC=3

EG=EC=BC=2

∵AC=6,EC=BC=4

∴AE=2

∴AG=4

根据勾股定理,AF=5.

 

16.如图1,E为矩形ABCD边AD上一点,点P从点B沿折线BE﹣ED﹣DC运动到点C时停止,点Q从点B沿BC运动到点C时停止,它们运动的速度都是1cm/s.若点P,Q同时开始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s),△BPQ的面积为y(cm2).已知y与t的函数关系图象如图2,有下列四个结论:①AE=6cm;②sin∠EBC=;③当0<t≤10时,y=t2; ④当t=12s时,△PBQ是等腰三角形.其中正确结论的序号是 ①②③ 

【考点】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

【分析】由图2可知,在点(10,40)至点(14,40)区间,△BPQ的面积不变,因此可推论BC=BE,由此分析动点P的运动过程如下:

(1)在BE段,BP=BQ;持续时间10s,则BE=BC=10;y是t的二次函数;

(2)在ED段,y=40是定值,持续时间4s,则ED=4;

(3)在DC段,y持续减小直至为0,y是t的一次函数.

【解答】解:(1)分析函数图象可知,BC=10cm,ED=4cm,故AE=AD﹣ED=BC﹣ED=10﹣4=6cm,故①正确;

(2)如答图1所示,连接EC,过点E作EF⊥BC于点F,

由函数图象可知,BC=BE=10cm,S△BEC=40=BC•EF=×10×EF,∴EF=8,∴sin∠EBC=,故②正确;

(3)如答图2所示,过点P作PG⊥BQ于点G,

∵BQ=BP=t,

∴y=S△BPQ=BQ•PG=BQ•BP•sin∠EBC=t•t•=t2

故③正确;

(4)结论D错误.理由如下:

当t=12s时,点Q与点C重合,点P运动到ED的中点,设为N,如答图3所示,连接NB,NC.

此时AN=8,ND=2,由勾股定理求得:NB=8,NC=2

∵BC=10,

∴△BCN不是等腰三角形,即此时△PBQ不是等腰三角形.

故④错误;

故答案为:①②③.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8个小题,共72分,解答题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1)计算:(﹣2)2sin60°﹣(﹣)•﹣(﹣0

(2)已知x,y满足方程组,求2x﹣2y的值.

【考点】实数的运算;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

【分析】(1)原式利用乘方的意义,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二次根式性质,以及零指数幂法则计算即可得到结果;

(2)方程组两方程相减求出x﹣y的值,代入原式计算即可得到结果.

【解答】解:(1)原式=4×+×2﹣1=3﹣1;

(2)

②﹣①得:x﹣y=﹣2,

则2x﹣2y=2(x﹣y)=﹣4.

 

18.已知A=

(1)化简A;

(2)当x满足不等式组,且x为奇数时,求A的值.

【考点】分式的化简求值;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整数解.

【分析】(1)先通分,再把分子相加减即可;

(2)求出不等式的解集,再求出x为奇数时A的值即可.

【解答】解:(1)A=

=

=

=

(2),由①得,x≥1,由②得,x<5,故不等式的解集为:1≤x<5,

又∵x为奇数,且x≠1,

∴x=3,

∴A==﹣1.

 

19.(1)如图,在△ABC中用直尺和圆规作AB边上的高CD(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

(2)图中的实线表示从A到B需经过C点的公路,且AC=10km,∠CAB=25°,∠CBA=37°.现因城市改造需要在A、B两地之间改建一条笔直的公路.问:公路改造后比原来缩短了多少千米?(参考数据:sin25°≈0.41,cos25°≈0.91,sin37°≈0.60,tan37°≈0.75,结果精确到0.01)

【考点】作图—基本作图;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

【分析】(1)直接利用过直线外一点作直线的垂线作法得出答案;

(2)直接利用锐角三角函数关系分别得出AD,CD,BD的长进而得出答案.

【解答】解:(1)如图所示:D点即为所求;

(2)在Rt△ACD中,

CD=ACsin25°≈4.1(km),

AD=ACcos25°≈9.1(km),

在Rt△BCD中

BD=CD÷tan37°≈5.467(km),

AB=AD+DB=14.567km,

BC=CD÷sin37°≈6.833(km),

∴AC+BC﹣AB≈2.27(km),

答:公路改造后比原来缩短了2.27千米.

 

20.暑假快要到了,某市准备组织同学们分别到A、B、C、D四个地方进行夏令营活动,前往四个地方的人数如图所示:

(1)去B地参加夏令营活动人数占总人数的40%,根据统计图求去B地的人数.

(2)若把同学们去A、B、C、D四个地点的人数情况绘制成扇形统计图,则“去B地”的扇形圆心角为多少?

(3)若一对姐弟中只能有一人参加夏令营,姐弟俩提议让父亲决定.父亲说:现有4张卡片上分别写有1,2,3,4四个整数,先让姐姐随机地抽取一张后放回,再由弟弟随机地抽取一张.若抽取的两张卡片上的数字之和是5的倍数则姐姐参加,若抽取的两张卡片上的数字之和是3的倍数则弟弟参加.用列表法或树状图分析这种方法对姐弟俩是否公平?说明理由.

【考点】游戏公平性;扇形统计图;列表法与树状图法.

【分析】(1)假设去B地的人数为x人,根据去B地参加夏令营活动人数占总人数的40%,进而得出方程求出即可;

(2)根据扇形圆心角的计算解答即可;

(3)根据已知列表得出所有可能,进而利用概率公式求出即可.

【解答】解(1)设去B地x人,则,解得x=40,

答:去B地的人数是40;

(2)“去B地”的扇形圆心角为

(3)不公平,

列表:

4

(1,4)

(2,4)

(3,4)

(4,4)

3

(1,3)

(2,3)

(3,3)

(4,3)

2

(1,2)

(2,2)

(3,2)

(4,2)

1

(1,1)

(2,1)

(3,1)

(4,1)

1

2

3

4

∴P(姐姐)= P(弟弟)=

又∵此游戏结果共有16种,且每种发生的可能性相同

∴此游戏不公平.

 

21.如图,已知AB是⊙O的弦,CD是⊙O的直径,CD⊥AB,垂足为E,且点E是OD的中点,⊙O的切线BM与AO的延长线相交于点M,连接AC,CM.

(1)若AB=4,求的长;(结果保留π)

(2)求证:四边形ABMC是菱形.

【考点】切线的性质;菱形的判定;弧长的计算.

【分析】(1)连接OB,由E为OD中点,得到OE等于OA的一半,在直角三角形AOE中,得出∠OAB=30°,进而求出∠AOE与∠AOB的度数,设OA=x,利用勾股定理求出x的值,确定出圆的半径,利用弧长公式即可求出的长;

(2)由第一问得到∠BAM=∠BMA,利用等角对等边得到AB=MB,利用SAS得到三角形OCM与三角形OBM全等,利用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得到CM=BM,等量代换得到CM=AB,再利用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及等量代换得到一对内错角相等,进而确定出CM与AB平行,利用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得到ABMC为平行四边形,最后由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为菱形即可得证.

【解答】(1)解:∵OA=OB,E为AB的中点,

∴∠AOE=∠BOE,OE⊥AB,

∵OE⊥AB,E为OD中点,

∴OE=OD=OA,

∴在Rt△AOE中,∠OAB=30°,∠AOE=60°,∠AOB=120°,

设OA=x,则OE=x,AE=x,

∵AB=4

∴AB=2AE=x=4

解得:x=4,

的长l==

(2)证明:由(1)得∠OAB=∠OBA=30°,∠BOM=∠COM=60°,∠AMB=30°,

∴∠BAM=∠BMA=30°,

∴AB=BM,

∵BM为圆O的切线,

∴OB⊥BM,

在△COM和△BOM中,

∴△COM≌△BOM(SAS),

∴CM=BM,∠CMO=∠BMO=30°,

∴CM=AB,∠CMO=∠MAB,

∴CM∥AB,

∴四边形ABMC为菱形.

 

22.如图,一次函数y1=mx+n的图象分别交x轴、y轴于A、C两点,交反比例函数y2=(k>0)的图象于P、Q两点.过点P作PB⊥x轴于点B,若点P的坐标为(2,2),△PAB的面积为4.

(1)求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2)当x为何值时,y1<y2

【考点】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交点问题.

【分析】(1)由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坐标的特点可求出k值的大小,从而得出反比例函数解析式;由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可得出AB=4,结合点B坐标可得出点A的坐标,由A、P点的坐标利用待定系数法即可求出一次函数的解析式;

(2)令y1=y2,求出x的值,从而得出点Q的横坐标,结合两函数图象的位置关系即可得出结论.

【解答】解:(1)∵点P的坐标为(2,2),

∴k=2×2=4,

∴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为y2=

∵S△ABC=AB•PB=4,

∴AB=4,

∴点A(﹣2,0).

∵点A、P在一次函数图象上,

∴有,解得:

∴一次函数解析式为y1=x+1.

(2)令y1=x+1=y2=,即x2+2x﹣8=0,

解得:x1=﹣4,x2=2.

即点Q横坐标为﹣4,点P横坐标为2.

结合两函数图象可知:

当x<﹣4和0<x<2时,一次函数图象在反比例函数图象下方,

则当x<﹣4或0<x<2时,y1<y2

 

23.问题情境:如图将边长为8cm的正方形纸片ABCD折叠,使点B恰好落在AD边的中点F处,折痕EG分别交AB、CD于点E、G,FN与DC交于点M,连接BF交EG于点P.

独立思考:

(1)AE= 3 cm,△FDM的周长为 16 cm;

(2)猜想EG与BF之间的位置关系与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拓展延伸:

如图2,若点F不是AD的中点,且不与点A、D重合:

①△FDM的周长是否发生变化,并证明你的结论.

②判断(2)中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若不成立请直接写出新的结论(不需证明).

【考点】四边形综合题.

【分析】(1)根据直角三角形勾股定理即可得出结论,

(2)利用三角形相似对边比例关系计算出三角形各边长即可计算出结果,

①根据题意,利用三角形全等即可证明结论,②根据勾股定理得出AE,然后利用全等三角形得出AF、AK,即可得出结果.

【解答】解:(1)设AE=x,则EF=8﹣x,AF=4,∠A=90°,42+x2=(8﹣x)2,x=3,

∴AE=3cm,EF=5cm,EG=BF,

∵∠MFE=90°,

∴∠DFM+∠AFE=90°,

又∵∠A=∠D=90°,∠AFE=∠DMF,

∴△AEF∽△DFM,

又∵AE=3,AF=DF=4,EF=5,

∴△FMD的周长=4++=16,

故答案为:3,16;

(2)EG⊥BF,EG=BF,

则∠EGH+∠GEB=90°,

由折叠知,点B、F关于直线GE所在直线对称,

∴∠FBE=∠EGH,

∵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AB=BC,∠C=∠ABC=90°,

四边形GHBC是矩形,

∴GH=BC=AB,

∴△AFB≌△HEG,

∴BF=EG;

①△FDM的周长不发生变化,

由折叠知∠EFM=∠ABC=90°,

∴∠DFM+∠AFE=90°,

∵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A=∠D=90°,

∴∠DFM+∠DMF=90°,

∴∠AFE=∠DMF,

∴△AEF∽△DFM,

设AF为x,FD=8﹣x,

解得:

∴FMD的周长=

∴△FMD的周长不变,

②由折叠知∠FBE=∠EGH,

∵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AB=BC,∠C=∠ABC=90°,

四边形GHBC是矩形,

∴GH=BC=AB,

∴△AFB≌△HEG,

∴BF=EG,

所以(2)中结论成立.

 

24.如图,已知抛物线y=(x+2)(x﹣4)(k为常数,且k>0)与x轴从左至右依次交于A,B两点,与y轴交于点C,经过点B的直线y=﹣x+b与抛物线的另一交点为D.

(1)若点D的横坐标为﹣5,求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

(2)若在第一象限内的抛物线上有点P,使得以A,B,P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BC相似,求k的值;

(3)在(1)的条件下,设F为线段BD上一点(不含端点),连接AF,一动点M从点A出发,沿线段AF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运动到F,再沿线段FD以每秒2个单位的速度运动到D后停止,当点F的坐标是多少时,点M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用时最少?

【考点】二次函数综合题.

【分析】(1)首先求出点A、B坐标,然后求出直线BD的解析式,求得点D坐标,代入抛物线解析式,求得k的值;

(2)因为点P在第一象限内的抛物线上,所以∠ABP为钝角.因此若两个三角形相似,只可能是△ABC∽△APB或△ABC∽△PAB.如答图2,按照以上两种情况进行分类讨论,分别计算;

(3)由题意,动点M运动的路径为折线AF+DF,运动时间:t=AF+DF.如答图3,作辅助线,将AF+DF转化为AF+FG;再由垂线段最短,得到垂线段AH与直线BD的交点,即为所求的F点.

【解答】解:(1)抛物线y=(x+2)(x﹣4),

令y=0,解得x=﹣2或x=4,

∴A(﹣2,0),B(4,0).

∵直线y=﹣x+b经过点B(4,0),

∴﹣×4+b=0,解得b=

∴直线BD解析式为:y=﹣x+

当x=﹣5时,y=3

∴D(﹣5,3).

∵点D(﹣5,3)在抛物线y=(x+2)(x﹣4)上,

(﹣5+2)(﹣5﹣4)=3

∴k=

∴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为:y=(x+2)(x﹣4).

(2)方法一:

由抛物线解析式,令x=0,得y=﹣k,

∴C(0,﹣k),OC=k.

因为点P在第一象限内的抛物线上,所以∠ABP为钝角.

因此若两个三角形相似,只可能是△ABC∽△APB或△ABC∽△PAB.

①若△ABC∽△APB,则有∠BAC=∠PAB,如答图2﹣1所示.

设P(x,y),过点P作PN⊥x轴于点N,则ON=x,PN=y.

tan∠BAC=tan∠PAB,即:

∴y=x+k.

∴P(x, x+k),代入抛物线解析式y=(x+2)(x﹣4),

(x+2)(x﹣4)=x+k,整理得:x2﹣6x﹣16=0,

解得:x=8或x=﹣2(与点A重合,舍去),

∴P(8,5k).

∵△ABC∽△APB,

,即

解得:k=

②若△ABC∽△PAB,则有∠ABC=∠PAB,如答图2﹣2所示.

与①同理,可求得:k=

综上所述,k=或k=

方法二:

∵点P在第一象限内的抛物线上,∴∠ABP为钝角,

①若△ABC∽△APB,则有∠BAC=∠PAB,

∴KAP+KAC=0,

∵C(0,﹣k),A(﹣2,0),

∴KAC=﹣

∴KAP=

∵A(﹣2,0),∴lAP:y=x+k,

∵抛物线:y=(x+2)(x﹣4),

∴x2﹣6x﹣16=0,解得:x=8或x=2(舍)

∴P(8,5k),

∵△ABC∽△APB,∴

∴k=

②若△ABC∽△APB,则有∠ABC=∠PAB,同理可得:k=

(3)方法一:

如答图3,由(1)知:D(﹣5,3),

如答图2﹣2,过点D作DN⊥x轴于点N,则DN=3,ON=5,BN=4+5=9,

∴tan∠DBA===

∴∠DBA=30°.

过点D作DK∥x轴,则∠KDF=∠DBA=30°.

过点F作FG⊥DK于点G,则FG=DF.

由题意,动点M运动的路径为折线AF+DF,运动时间:t=AF+DF,

∴t=AF+FG,即运动的时间值等于折线AF+FG的长度值.

由垂线段最短可知,折线AF+FG的长度的最小值为DK与x轴之间的垂线段.

过点A作AH⊥DK于点H,则t最小=AH,AH与直线BD的交点,即为所求之F点.

∵A点横坐标为﹣2,直线BD解析式为:y=﹣x+

∴y=﹣×(﹣2)+=2

∴F(﹣2,2).

综上所述,当点F坐标为(﹣2,2)时,点M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用时最少.

方法二:

作DK∥AB,AH⊥DK,AH交直线BD于点F,

∵∠DBA=30°,

∴∠BDH=30°,

∴FH=DF×sin30°=

∴当且仅当AH⊥DK时,AF+FH最小,

点M在整个运动中用时为:t=

∵lBD:y=﹣x+

∴FX=AX=﹣2,

∴F(﹣2,).

 



2016年6月14日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e51a4621c0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d9.html

《2020-2021学年山西省大同市中考数学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