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对比研究综述

发布时间:2016-12-27 09:59:26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英汉对比研究综述

摘要:本文是对英汉对比研究进行综述。文章首先阐述了比较语言学和对比语言学的异同,继而回顾了我国英汉对比研究的历史与现状,讨论了英汉对比研究的实用价值以及宗旨和目标,最后论述了对比研究是理论和方法。

关键词:对比研究、异同、历史与现状、实用价值、宗旨目标、理论方法

正文:

近年来,我国与外国的交往日益频繁,国内出现了外语热,而外国也出现了汉语热。这种局面大大促进了我国的外语教学、对外汉语教学以及翻译事业,也有力地推动了我国对比语言学的研究。人们在外语教学中逐渐认识到,要学好外语,必须了解其特点,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与母语的特点作比较。熟悉外语和母语的特点,并加以科学对比,分析其差异的因素,这无疑将有助于确定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增强教学的预见性和针对性,从而提高教学的效果。

一、比较语言学和对比语言学

“对比”和“比较”在语言研究和语言实践中是经常出现的字眼,常被混为一谈。其实作为学科,它们有着本质的区别,

比较语言学,又称历史比较语言学,是一门把两种或两种以上语言放在一起加以共时比较或把同一种语言进行历时比较的学科。它旨在重构原始语,理清语言之间的亲属源流关系,阐述它们的体系和特质,最终建立其谱系关系,比较语言学的目的主要是求同。

对比语言学属于共时语言学,它是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作共时的、常为静态的考察和分析,指出它们中各个层次,即语音、词汇、语法、语义、篇章等之间的相似之处和不同之点,并努力运用哲学、心理学、民族学等各学科的知识与理论去阐释这些不同之点所产生的根源的学科。对比语言学的主要目的是觅异。

作为研究方法,“对比”和“比较”是密不可分的,人类研究事物、认识事物离不开比较,对各种语言现象的阐释是建立在比较分析之上的。“只有比较才能看出各种语文表现法的共同之点和特殊之点。”要对比必须进行比较,因为“一种事物的特点,要跟别的事物比较才显出来”。所以,“对比”与“比较”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相依赖的关系。

二、英汉对比分析的历史及现状

英汉对比研究作为语言学的一个分支, 兼具有理论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的性质, 其任务主要是对英汉两种语言进行共时和历时的对比研究,描述并解释英汉语之间的异同,并将研究成果应用于语言研究和其他领域。英汉对比研究应分为三个层次:语言的表层结构;语言表达方法;语言哲学。从学科上看,英汉语言对比可分为英汉对比语言学、英汉翻译学和英汉对比文化学三个学科。 从实践上看对比语言学也是两个方向:一个是理论研究方向;一个是应用研究方向。

在国外真正进行英汉语言对比的首推赵元任,1933年撰文对汉语和英语语调进行了对比。国内的英汉或汉英语言对比研究可追溯到1898年出版的马建忠的《马氏文通》和严复的《英文汉估》。

根据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的老会长刘重德先生的观点我国的的对比研究史可以分为三个时期:1898—1949年可称为英汉对比研究的第一时期,从马建忠的《马氏文通》和严复的《英文汉估》算起,到四十年代末。这期间,英汉对比研究从草创到发展,成绩显著。“虽有移植的问题,但其中包含着认真的鉴别和自己的独特创造,对汉语语言学的建立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开创了择善化用的传统。”这种评价应该说是恰如其分的。1949—1976年是我国对比研究的第二时期。由于种种原因,这时期的对比研究几乎陷于停滞,成果寥若晨星。1977年吕叔湘发表了《通过对比研究语法》,标志着对比研究的第三个时期的开始。

对比语言学作为一门科学在我国形成于1977 年,此后在我国迅速建立和发展起来。 1994 年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的成立,更将汉外对比,特别是英汉对比推向了一个高潮。据统计从1977—1997年的20年间,共发表对比研究的论文600多篇,著作近40部;而1998—1999两年就出现对比方面的论文200多篇,还不包括翻译方面的文章,增长的速度实在是惊人,且有继续上涨的势头,可谓欣欣向荣。

3、英汉对比研究的实用价值及宗旨目标

第1、促进英汉两种语言的教学。英汉语言对比的首要问题是找出英汉语言之间的异同,让中国学生了解英语学习中的难点,提高学习效率。由于英语和汉语属于两个不同的家族,英语属于印欧语系而汉语属于汉藏语系,是完全不同的两种语言,两种不同的文字。汉语是象形语言,采用表意或意音文字,具有象形、指事、会意和绘声四种造字法,人们既可以从字形上辨出字的意义,又可以从读音上辨别字的意义,例如酷像实际事物的“日”、“人”、“羊”、“刀”;英语则是分析语言,采用拼音文字,运用 26 个拼音字母相互进行任意组合,生成词语,词语内部结构复杂多变,与表达的客观事物间没有理据性可言,所以英语词语中极少具备事物的形象性。一旦学生了解两种语言的相同之处,就可以在学习过程中加强语言的正迁移,知道两种语言的不同之点,就可以设法降低负迁移,少走弯路事半功倍。目前我国英语学习仍然“费时低效”的现象与英汉语言对比研究的不够和不甚得法不无关系。这些研究成果对汉外教学也会起到相同的作用。

第2、促进翻译理论的建设与实践和机器翻译的应用。对比的另一个主要用途就是为翻译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翻译是语际间的信息传递和民族间的文化交流,它在世界文明进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然而,“长期以来,我国还没有翻译理论,所谓‘信达雅’及‘直译意译’之争、‘神似形似’之争等,本质上都是经验型的”。新的翻译理论的产生和翻译学的建立都必须建立在对比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第三、促进英汉双语词典的编纂工作。词典对学习和掌握运用语言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词典编撰工作首先为涉及到的句法结构标志和词义的语义结构标志,词义的语法类别是由词的语法功能决定的。英语重形合,每个词的语法功能在词典中都需要明确的标志;而汉语重意合,形态标志少,所以词典中一般很难以清楚的标明次的语法功能。另外英语词和汉语词在词义上存在完全不对等应或不完全对应的情况,从词典的编撰不能有效地提供词语意义的内涵与外延。为了完善词典编撰工作,我们一方面需要加大英汉此一的全面研究,另一方面要将这些研究成果尽快体现到英汉词典及汉英词典中去。

第四、促进现代汉语的研究。吕叔湘在1977年就说过,“要认识汉语的特点,就要跟非汉语比较。”自1898年《马氏文通》问世以来,掀起了对比研究之风,开创了通过参照西方文法来研究汉语的先河,改变了千百年来以训诂研究汉语的传统。

4、英汉对比研究的理论和方法

做语言研究应该有思路,有明确的指导思想。用什么理论作为英汉语言对比研究的指导思想呢?人们尝试过多种理论和模式,大体可归纳为以下3种:

1、结构主义理论

结构主义理论认为,语言元素活单位以一定的组合方式结合成的横向组合关系就是语言结构。语言结构具有层次性。语言是由语音、词汇、语法、语义、篇章等层次所组成的。对比研究应该建立在语言的各层次的语言事实的描写和对比上。在语音层面上,可以分为音节、语音词、语音段、语音句等几个语音结构层次。在语法的层面上,可以分为词、短语、句子等几个语法机构层次。以语言结构为对比基础的语言对比,是将相同或相似的结构形式作为对比的出发点,对比这种结构形式在两种语言中的运用情况。以这种结构为基础的对比,通常是两种语言之间的某一对应语言结构层面上进行的。

2、转换生成理论

生成语法理论认为语言结构具有一定的规律性,语法研究的任务就是要揭示这种规律性。 转换生成学派致力将语言结构规律抽象化、形式化、系统化,这种抽象化、形式化和系统化了的语言结构规律便是语法规则。转换生成语法学派不仅将深层、表层这两个概念用于句法结构的描述,而且还用于语音结构的描述。

3、系统功能语法理论

该理论的特点是注重语言的交际功能和语言环境。前两种理论基本上都是静态的语言研究,而系统功能注重语言的动态研究。同样的语言形式在两种语言中的使用场合可以是完全相同的,但意义不同。譬如汉语里“你吃饭了吗?(Have you had your meal? Did you eat?)”常用作招呼语,而放到英语中就变成了“邀请”。两种语言里形式相似但功能迥异。

对比研究的方法也有很多。有宏观与微观的;历时与共时的;归纳与演绎的;描写与解释的;定性与定量的;静态与动态的。其中定量分析成为国际上语言对比的一个明显趋势。

结语:

对比分析是语言研究的重要手段。著名语言学家赵元任认为,“所谓语言学理论,实际上就是世界各民族语言综合比较分析研究得出的科学结论。”中外许多著名的语言学家历来都重视语言的对比研究。他们的论著常常通过研究别国语言来论述本国语言,或通过不同语言的对比分析来揭示本国语和外国语的共同规律和特殊规律,因而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

我国的英汉对比语言学在发展的同时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总的来说还是充满希望的。我们要加强英汉的学习与研究,对象具体、理论对路、方法恰当,用严谨的科学态度来推进英汉对比研究的发展。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e1818313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94.html

《英汉对比研究综述.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