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册:集体备课教案(106页)

发布时间:2018-03-01 12:59:19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16.1

一、教科书内容和课程学习目标

(一)教科书内容

本章的主要内容包括:分式的概念,分式的基本性质,分式的约分与通分,分式的加、减、乘、除运算,整数指数幂的概念及运算性质,分式方程的概念及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

分式方程的解法。

全章共包括三节:

  16分式 16分式的运算 16分式方程

 (二)本章知识结构框图

三)课程学习目标

  本章教科书的设计与编写以下列目标为出发点:

  1.以描述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为背景,抽象出分式的概念,体会分式是刻画现实世界中数量关系的一类代数式。

  2.类比分数的基本性质,了解分式的基本性质,掌握分式的约分和通分法则。

  3.类比分数的四则运算法则,探究分式的四则运算,掌握这些法则。

  4.结合分式的运算,将指数的讨论范围从正整数扩大到全体整数,构建和发展相互联系的知识体系。

  5.结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讨论可以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掌握这种方程的解法,体会解方程中的化归思想。

四、课时划分

161 分式 3课时

162 分式的运算 6课时

163 分式方程 2课时

复习与交流 1课时

八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备课人:

课题:16.1.1 从分数到分式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掌握分式概念,学会判别分式何时有意义,能用分式表示数量关系。

经历分式概念的自我建构过程及用分式描述数量关系的过程,学会与人合作,并获得代数学习的一些常用方法:类比转化、合情推理、抽象概括等。

通过丰富的数学活动,获得成功的经验,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和创造,体会分式的模型思想。

重点难点

分式的概念

识别分式有无意义;用分式描述数量关系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是否需要课件

学生准备

教学过程设计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为能更多地向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我将本节课设为以下五个环节:发现新知再探新知应用新知深化拓展小结巩固,以期在多样的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引导学生积极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与实践创新。

(一) 发现新知

在这儿我对教材进行了处理,课本引例是 “土地沙化、固沙造林”问题,设问是“这一问题中有哪些等量关系?”我将引课方式改为通过学生自己构造代数式去发现分式,创设了这样的情境:

1.创设情境:

教师给出探究要求:

“代数式”庄园的果树上挂满了“整式”的果子:t300sna-x0180(n-2),请你任选其中的两个,分别运用整式的四则运算,合成四个代数式;并与同组的伙伴交流你的成果。其中有新的一类代数式吗?请说一说。

作这样的改动,是基于以下考虑:原有引例不仅要求学生用分式表示数量关系,还需要列出分式方程。针对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我认为在起始课上这样的要求过高,而从学生熟悉的整式及其运算入手,引导学生从旧知中发现新知,与学生的原有认知水平更相吻合,有利于探索活动的展开,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好的教师不是在教数学而是激发学生自己去学数学”。用已给的7个整式进行代数式的构造时,学生可以写出多种多样的式子,里面既有单项式,也有多项式,还有分式。通过学生对自己所构造的代数式进行观察,创设发现情境,学会把自己的活动作为思考的对象,更好地进行分式概念的建构活动。

2.探索交流

1议一议:你们所发现的这一类新代数式:……它们有什么共同特征?它们与整式有什么不同?

2类比分数,概括分式的概念及表达形式

被除数÷除数=商数 被除式÷除式=商式

类比

3 ÷ 4 = n ÷ (a-x) =

整数 整数 分数 整式 整式 分式

3小组内互举例子,判定是否分式

针对学生的发现,采用“议一议”的方式引导学生观察新式子的特征,类比分数,合理联想,从而获得分式的概念及一般表示形式,可谓水到渠成。通过列举具体例子,互说判别过程,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活动,在活动过程中强化分式概念,并及时纠正学生可能因分数负迁移所造成的认知障碍,注意辨析的本质区别,强调分式的分母中必须含有字母。

(二)再探新知

如何识别分式有意义,是本节课的难点,也是探究学习的好素材。课本中分式有意义的条件是直接给出的,而我在以往的教学中发现学生往往忽视这个条件或是对分母整体不为零认识模糊,为了更好地突破难点,我创设了以下活动供学生自主探究分式有意义的条件

1.探究活动

1填表:

a

-2

-1

0

1

2

2概括分式在什么条件下有意义,对一般表达式里的分母B作出取值限定:B

不能等于零

首先是组织学生独立填写表格。表格的设计,旨在通过求分式的值,将“代数化”了的分式还原为学生熟悉的分数,通过填表,不同层次学生的发现将会有差异,此时正是倾听与交流的好时机,通过互相说服和推广,他们最终会达成共识:分式的值与字母取值有关,分式并不都有意义。继而引导学生通过再次类比分数,将陌生问题向熟悉问题转化,自主得出“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同时渗透从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

2.例题与练习

1.1)当a=12时,分别求分式的值

2a取何值时,分式 有意义?

你知道吗:当x取什么值时,下列分式有意义?

1 (2) 3

1由学生在自主完成的基础上同桌交流,然后师生评述,使全体学生特别是学有困难的学生都能达到基本的学习目标,获得成功感。“你知道吗”采用组内合作然后组间抢答的形式开展活动,激发兴趣。除课本随堂练习以外,我补充了第(3)问,加深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强调分数线的括号作用,强化分母的整体意识,从而进一步改善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

(三)应用新知

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生活世界是重要的课程资源。为了引导学生从自己熟悉的生活背景中发现、掌握和运用数学,在现实情境中进一步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我在此安排了三个问题,让学生通过运用分式表示数量关系,进一步熟悉数学的抽象概括过程,体会分式可以为解决实际问题服务。.

2.面对日益严重的土地沙化问题,某县决定分期分批固沙造林,一期工程计划在一定期限内固沙造林2004公顷,实际每月固沙造林的面积比原计划多30公顷,结果提前4个月完成原计划任务。如果设原计划每月固沙造林x公顷,那么原计划完成一期工程需要( )个月,实际完成一期工程用了( )个月。

练习:

1.(补充练习)浙江省衢州市常山“天子”牌胡柚为了能提前采收,抢占市场,需要给胡柚套袋以更好地吸收光能。已知一个果农一天能完成1200只胡柚的套袋工作,现在n个果农完成m个胡柚的套袋工作需要( )天。

2.(书P60随堂练习2)把甲、乙两种饮料按质量比xy混合在一起,可以调制成一种混合饮料。调制1千克这种混合饮料需多少甲种饮料?

(四)深化拓展

把下列各式写成分式,并试着赋予它实际意义

1.1÷a

2.(v1t1+v2t2)÷(t1+t2)

能解释一些简单代数式的实际背景或几何意义是新课标中的明确要求。“赋予实际意义”对学生是个挑战,可以激发他们的思维和兴趣,活动过程中教师不仅注重学生是否给出了解释,更应关注学生是否进行了思考。提供的两个分式是初中阶段常用的模型。第一个可以与倒数、工作效率、等分相联系,学生比较熟悉,应该可以通过独立思考得出;第二个分式可以联想到平均速度、平均售价、加权平均数的求法等问题,但学生相对陌生,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相互合作交流,也可以适当提示分析。通过这样的逆向思维,可以更好地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感,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创造能力。

(五)小结巩固

1.小结

1)谈一谈:你这一节课有什么收获?(知识、方法、情感)

2)课堂评价(评价表见附表)

谈一谈”先让每个学生在组内交流,然后派小组代表作答,有助于学生概括能力、表达能力的提高。课堂中通过学生自评、互评,可以使学生全面地了解自己的学习过程,感受自己的成长与进步,这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也为教师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改进教学、实施因材施教提供了重要依据。

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为更好的促使每一个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同时促进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反思,在课外作业的布置上我安排如下:

2.课后作业

留白:

(供教师个性化设计)

附:板书设计

教后反思: 留白:(供心得体会与反思)

授课时间:______________

八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备课人:

课题:分式的基本性质

教学内容:分式的基本性质(1

教学目标

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分式的基本性质及变号法则,并能运用这些性质进行分式的恒等变形.

通过分式的恒等变形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渗透类比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

重点难点

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分式的基本性质,这是学好本章的关键.

灵活运用分式的基本性质和变号法则进行分式的恒等变形.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是否需要课件

学生准备

()复习提问

1.分式的定义?

2.分数的基本性质?有什么用途?

()新课

1.类比分数的基本性质,由学生小结出分式的基本性质:

分式的分子与分母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零的整式,分式的值不变,即:

2.加深对分式基本性质的理解:

1 下列等式的右边是怎样从左边得到的?

由学生口述分析,并反问:为什么c0

解:∵c0

学生口答,教师设疑:为什么题目未给x0的条件?(引导学生学会分析题目中的隐含条件.)

解:∵x0

学生口答.

解:∵z0

填空:

把学生分为四人一组开展竞赛,看哪个组做得又快又准确,并能小结出填空的依据.

练习1

化简下列分式(约分)

1 2 3

教师给出定义:

把分式分子、分母的公因式约去,这种变形叫分式的约分.

问:分式约分的依据是什么?

分式的基本性质

在化简分式时,小颖和小明的做法出现了分歧:

小颖: 小明:

你对他们俩的解法有何看法?说说看!

教师指出:一般约分要彻底, 使分子、分母没有公因式.

彻底约分后的分式叫最简分式.

练习2(通分):

把各分式化成相同分母的分式叫做分式的通分.

1 2

解:(1)最简公分母是

()课堂小结

1.分式的基本性质.

2.性质中的m可代表任何非零整式.

3.注意挖掘题目中的隐含条件.

4.利用分式的基本性质将分式的分子、分母化成整系数形式,体现了数化繁为简的策略,并为分式作进一步处理提供了便利条件.

留白:

(供教师个性化设计)

附:板书设计

教后反思:

授课时间:______________

八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备课人:

课题:分式的的基本性质

教学内容:分式的的基本性质(2

教学目标

理解并掌握分式的性质

利用分式的基本性质对分式进行“等值”变形。

了解分式通分约分的步骤和依据,掌握分式通分约分的方法

1、 使学生了解最简分式的意义,能将分式化为最简分式。

重点难点

分式的基本性质

分子、分母是多项式的分式的约分和通分。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是否需要课件

学生准备

教学过程设计

一、 创设问题情景,引入新课。

活动1

问题:看如何做不同分母的分数的加法。

这里将异分母化为同分母的依据是什么?

由分数的基本性质可知,如果数c不为0,那么:

一般地,对于任意一个分数有:是数。

二、 讲授新课

活动2

1、 思考:类比分数的基本性质,你能想出分式有什么性质吗?

2、 想一想:怎样用分式的基本性质?

教师出示问题,学生分组讨论、归纳。

分式是一般化了的分数,类比分数的基本性质,我们可以推想了出分式的基本性质:分式的分子、分母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整式,分式的值不变。

注:分式的分子、分母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整式中的“都”“同一个”“不为0”应特别注意。

分式的基本性质用式子表示为:

是整式。

利用分数的基本性质可以对分数进行等值变形。利用分式的基本性质也可以对分式进行等值变形。

活动3

【例2】填空

1

2

教师出示例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

师生共同分析:看分母是如何变化的,是“多”还是“少”?想分子如何变化;看分子如何变化,是“多”还是“少”,想分母如何变化。

活动4

思考:联想分数的通分、约分,由上例你能想出如何对分式进行通分、约分吗?

教师出示问题,学生自主进行分析。

分析:在例题(1)中,我们利用分式的基本性质,使分子和分母同乘以适当的整式,不改变分式的值,化为相同分母的分式,这样的分式变形叫分式的通分。

在例题(2)中,我们利用分式的基本性质,约去的分子和分母的公因式,不改变分式的值,使化为,这样的分式变形叫做分式的约分。

注意:(1)分式约分约去的是:分子和分母的公因式。

2)如果分子、分母是单项式,公因式应联系数的最大公约数,相同的字母取它们中最低次幂;如果分子和分母是多项式,应首先把它们分解因式,然后找它们的公因式,最后约去公有的因式。

3)分式的约分的最后结果应为最简分式。即:分子分母没有公因式。

4)通分的关键是几个分式的公分母,从而确定各分式的分子、分母同乘以什么样的“适当整式”,才能化为同分母。

5)确定公分母的方法:系数取每个分母的系数的最小公倍数,再取各分母所有的因式的最高次幂的积,一起作为几个分式的公分母,我们把这个公分母叫最简公分母。

活动5

【例3】约分

1 2

【例4】通分

1 2

设计意图:掌握分式的约分和通分,进一步体会类比的思想。

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试着完。教师应重点关注:1)通分约分的依据;2)约分后的结果;3)公因式的确定。

3分析:为了约分要先找出分子分母的公因式。

:1

2

4分析:为通分要先确定各分式的公分母,一般取各分母的所有因式的最高次幂的积作公分母。

:

活动6

思考:分数和分式在约分和通分的做法上有什么共同点?这些做法根据了什么原理?

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是,强调:分式的约分和通分的依据是分式的基本性质。

活动7

课堂练习:p10页练习12

三、 课时小结

活动8:小结

学生思考。试着独立完成,然后再分组讨论、交流本节所学的内容:

1、 掌握分式的基本性质。

2、 学会分式的约分方法。

课后作业p8456791112

留白:

(供教师个性化设计)

附:板书设计

教后反思:

授课时间:______________

八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备课人:

课题:16.2.1 分式的乘除(1

教学内容:16.2.1 分式的乘除(1

教学目标

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分式的乘除法则,运用法则进行运算,能解决一些与分式有关的实际题.

经历探索分式的乘除运算法则的过程,并能结合具体情境说明其合理性

教学过程中渗透类比转化的思想,让学生在学知识的同时学到方法,受到思维训练

重点难点

掌握分式的乘除运算

分子、分母为多项式的分式乘除法运算.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是否需要课件

学生准备

教学过程设计

1、情境导入

问题1 一个长方体容器的容积为V,底面的长为a宽为b,当容器内的水占容积的 ,水高多少?

长方体容器的高为 ,水高为 .

问题2 大拖拉机m天耕地a公顷,小拖拉机n天耕地 b公顷,大拖拉机的工作效率是小拖拉机的工作效率的多少倍?

大拖拉机的工作效率是 公顷/,

小拖拉机的工作效率是 公顷/,

大拖拉机的工作效率是小拖拉机的工作效率的( ).

观察下列运算:

猜一猜与同伴交流。

2、解读探究

经观察、类比不难发现

由学生自己归纳总结出分式乘除法法则:

两个分式相乘,把分子相乘的积作为积的分子,把分母相乘的积作为积的分母。

  用符号语言表达:

两个分式相除,把除式的分子和分母颠倒位置后再与被除式相乘。

 用符号语言表达:

1计算

注意:分式运算的结果通常要化成最简分式或整式

2计算

小结:①分式的分子、分母都是几个因式的积的形式,所以约去分子、分母中相同因式的最低次幂,注意系数也要约分

②当分式的分子、分母为多项式时,先要进行因式分解,才能够依据分式的基本性质进行约分.

做一做:

通常购买同一品种的西瓜时,西瓜的质量越大,花费的钱越多,因此人们希望西瓜瓤占整个西瓜的比例越大越好。假如我们把西瓜都看成球形,并把西瓜瓤的密度看成是均匀的,西瓜的皮厚都d,已知球的体积公式为(其中R为球的半径,)那么

(1) 西瓜瓤与整个西瓜的体积各是多少?

(2) 西瓜瓤与整个西瓜的体积的比是多少?

(3) 买大西瓜合算还是买小西瓜合算?

留白:

(供教师个性化设计)

附:板书设计

教后反思: 留白:(供心得体会与反思)

授课时间:______________



八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1621分式的乘除(2) 备课人:

教学目标

理解分式乘除法的法则,会进行分式乘除运算

重点、难点

重点:会用分式乘除的法则进行运算.

难点:灵活运用分式乘除的法则进行运算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类比的数学思想方法能较好地实现新知识的转化.只要做到这一点就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

第一步:创景引入

问题1求容积的高,

问题2求大拖拉机的工作效率是小拖拉机的工作效率的多少倍

(得到的容积的高是,大拖拉机的工作效率是小拖拉机的工作效率的.引出了分式的乘除法的实际存在的意义)

第二步:讲授新知

1.根据分式的基本性质,把一个分式的分子与分母的公因式约去叫做分式的约分。

2.约分的步骤主要是:把分式的分子与分母分解因式,然后约去分子与分母的公因式。如:=

3.一个分式的分子与分母没有公因式时,叫做最简分式。分式运算的结果均要化为最简分式,而约分是其重要途径。

4.分式的约分是分式的分子与分母整体进行的,分式的分子和分母必须都是乘积的形式,才能进行约分。

第三步:应用举例

【例1】约分:

123 4

P152.

【例2下列分式中最简分式的个数是 A1 B2 C3 D4

解:选A

【例3判断下列约分是否正确?为什么?

1=0 2=3= 4=

分析:看一看它们的约分是否符合约分的原则。

解:(1)不正确。因为分式的分子与分母相同,约分后其结果应为1

2)不正确。因为分式的分子与分母不是乘积形式,不可约分。

3)正确。因为它遵循了分式约分的原则。

4)不正确。因为分式的分子与分母经过因式分解后,约分时违反了分式的符号法则。

第四步;练习提高

1.填空题:

1)根据分式的基本性质,把一个分式的 叫做分式的约分。

2)将一个分式约分的主要步骤是:先把分式的 ,然后

3)分式的分子与分母中都有因式 ,约分后得

4)将约分后得结果是 约分后得结果是

2.选择题:

1)下列各式的约分运算中,正确的是

A=ab B=1 C=1 D=ab

2)下列各式中最简分式是

A B C D

3)若分式的值恒为正,则的取值范围是

Aa<2 Ba3 Ca>2 Da>2a3

3.将下列分式约分:

1 23 4

创新能力运用

1.下列各式计算中,正确的有( )个

1= 2=1

3= 4(ab)÷(ab)·=ab

A1 B2 C3 D4

2.把约分。

【创新能力运用】1B 2

第五步:随堂练习计算

1 2 3

4-8xy (5) (6)

课后练习:计算

1 2 3

4 5 6

教学反思:



八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1622分式的加减(一) 备课人:

教学目标

1)熟练地进行同分母的分式加减法的运算.

2)会把异分母的分式通分,转化成同分母的分式相加减.

重点、难点

重点:熟练地进行异分母的分式加减法的运算.

难点:熟练地进行异分母的分式加减法的运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课堂知识使学生懂得任何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理论来源于实践,服务于实践。能利用事物之间的类比性解决问题。

第一步:引入新课

1 P18问题3与问题4

是一个工程问题,题意比较简单,只是用字母n天来表示甲工程队完成一项工程的时间,乙工程队完成这一项工程的时间可表示为n+3天,两队共同工作一天完成这项工程的.这样引出分式的加减法的实际背景

问题4的目的与问题3一样,从上面两个问题可知,在讨论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时,需要进行分式的加减法运算.

2 P19[观察]

让学生回忆分数的加减法法则,类比分数的加减法,分式的加减法的实质与分数的加减法相同,请学生自己说出分式的加减法法则.

3. 分式的加减法的实质与分数的加减法相同,你能说出分式的加减法法则?

4.请同学们说出的最简公分母是什么?你能说出最简公分母的确定方法吗?

第二步:讲授新课

分式的加减法法则:

同分母分式相加减,分母不变,把分子相加减。

用式子表示是:±=

异分母分式相加减,先通分,变为分母的分式,再加减

用式子表示为:±=

(注意:异分母的分式加减法的运算, 关键是通分,通分的关键是正确确定几个分式的最简公分母

通分:根据分式的基本性质,把几个异分母的分式分别化成与原来的分式相等的同分母的分式,叫做通分。

分式通分时,要注意几点:

1)如果各分母的系数都是整数时通分,常取它们的系数的最小公倍数,作为最简公分母的系数;

2)若分母的系数不是整数时,先用分式的基本性质将其化为整数,再求最小公倍数;

3)分母的系数若是负数时,应利用符号法则,把负号提取到分式前面;

4)若分母是多项式时,先按某一字母顺序排列,然后再进行因式分解,再确定最简公分母。

确定最简公分母的一般步骤:

1)找系数:如果各分母的系数都是整数,那么取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2)找字母:凡各分母因式中出现的所有字母或含字母的式子都要选取。

3)找指数:取分母因式中出现的所有字母或含字母的式子中指数最大的。

这样取出的因式的积,就是最简公分母

异分母的分式加减法的一般步骤:

1)通分,将异分母的分式化成同分母的分式;

2)写成“分母不便,分子相加减”的形式;

3)分子去括号,合并同类项;

4)分子、分母约分,将结果化成最简分式或整式

第三步;例题讲解

P20)例6.计算

[分析] 第(1)题是同分母的分式减法的运算,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减,第二个分式的分子式个单项式,不涉及到分子是多项式时,第二个多项式要变号的问题,比较简单;第(2)题是异分母的分式加法的运算,最简公分母就是两个分母的乘积.

(补充)例.计算

1

[分析] 第(1)题是同分母的分式加减法的运算,强调分子为多项式时,应把多项事看作一个整体加上括号参加运算,结果也要约分化成最简分式.

解:

(2)

[分析] 第(2)题是异分母的分式加减法的运算,先把分母进行因式分解,再确定最简公分母,进行通分,结果要化为最简分式.

解:

第四步:随堂练习

计算(1) 2

3 4

答案:1 2 3 41

第五步:课后练习

计算1 (2)

(3) (4)

答案;(1) (2) 31 4

课后反思:



八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备课人:

课题1622分式的加减(二)

教学目标

明确分式混合运算的顺序,熟练地进行分式的混合运算.

重点、难点

重点:熟练地进行分式的混合运算.

难点:熟练地进行分式的混合运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课堂知识使学生懂得任何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理论来源于实践,服务于实践。能利用事物之间的类比性解决问题。

第一步:课堂引入

提问:1.说出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

2.教师指出分数的混合运算与分式的混合运算的顺序相同.

类比:

分式混合运算时,要注意运算顺序,

在没有括号的情况下,按从左到右的方向,先乘方,再乘除,然后加减.

有括号要按先小括号,再中括号,最后大括号的顺序.混合运算后的结果分子、分母要进行约分,

注意最后的结果要是最简分式或整式.分子或分母的系数是负数时,要把“-”号提到分式本身的前面.

说明:分式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注意以下几点:

1)一般按分式的运算顺序法则进行计算,但恰当地使用运算律会使运算简便。

2)要随时注意分子、分母可进行因式分解的式子,以备约分或通分时备用,可避免运算烦琐。

3)注意括号的“添”或“去”、“变大”与“变小”。

4)结果要化为最简分式。

第二步;例题讲解

P21)例8.计算

[分析] 这道题是分式的混合运算,要注意运算顺序,式与数有相同的混合运算顺序:先乘方,再乘除,然后加减,最后结果分子、分母要进行约分,注意运算的结果要是最简分式.

(补充)计算

1

[分析] 这道题先做括号里的减法,再把除法转化成乘法,把分母的“-”号提到分式本身的前边..

解:

2

[分析] 这道题先做乘除,再做减法,把分子的“-”号提到分式本身的前边.

解:略

【例1】计算:(1[()]·

2(xy)(xy)÷[3(xy)]

分析:分式的四则混合运算要注意运算顺序及括号的关系。

【例2】计算:(1()·(a3b3)

2()÷

【例】已知x=3,求下列各式的值:

1x2 2x3;(3

第三步;随堂练习

计算

(1) 2

3

.答案:12x 2 33

第四步:课后练习

1.计算

(1)

(2)

(3)

2.计算,并求出当-1的值

答案:1.(1) (2) 3 2.,-

创新能力运用

1.已知:xyz=3y=2z的值。

2.已知:=3,求的值。

课后反思:



八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1623 整数指数幂 备课人:

教学内容: 整数指数幂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理解负指数幂的性质,正确熟练地运用负指数幂公式进行计算,会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绝对值较小的数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幂指数扩展到全体整数,培养学生抽象的数学思维能力,运用公式进行计算,培养学生综合解题的能力和计算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数学公式中渗透公式的简洁美、和谐美,随着学习的知识范围的扩展,产生对新知识的渴望与追求的积极情感,让学生形成辩证统一的哲学观和世界观.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和应用负整数指数幂的性质,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绝对值较小的数.

难点:负整数指数幂公式中字母的取值范围,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绝对值较小的数时,a×10形式中n的取值与小数中零的关系.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是否需要课件

学生准备

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提问 (投影显示)(1)同底数幂除法公式am÷an=am-nmn有什么条件限制吗?

2)若a0=1,则a 0

3)计算52÷55= 5-3 103÷107= 10-4

(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做一做 你发现了什么?

一方面:(152÷55=52-5=5-3

2103÷107=103-7=10-4

另一方面:(152÷55===

2103÷107===

5-3= 10-4=

归纳 请总结一般规律.

一般地,规定:a-n=a0n是正整数),即任何不等于零的数的-nn为任何正整数)次幂,等于这个数的n次幂的倒数.

议一议 为什么公式中规定a0

试一试 求下列各式值.

15-3= 22-2=

3a-1= a0 4)(2x-2=

(三)应用迁移,巩固提高

1计算:(13-3 2)(-2 3)(0×10-1

解:(13-3== 2)(-2==4

3)(0×10-1=1×=

2计算:(1)(-2-2 2)(-2-3 3)(-a-2 4)(-a-5

解:(1)(-2-2== 2)(-2-3===-

3)(-a-2== 4)(-a-5==-

想一想 2的解题过程中你发现什么规律?

议一议 我们引进了零指数和负整数指数幂,指数的范围已经扩大到了全体整数,那么以前所学的幂的性质是否成立呢?

3判断下列式是否成立

1a2·a-3=a2+-3 2)(a·b-3=a-3b-3

3)(a-32=a-3×2

解:(1)、(2)、(3)都成立.

4计算:(1)(--3+-2×3.140--33×0.3+-0.1-2

2)(3m-1n2-2m2n-3-3

3)(-8×10-62÷(2×10-32

:(1原式=-1 000+900×1--27)×+100

=-1 000+900+90+100

=90

2原式=3-2m2n-4)(m-6n9

=3-2m-4n5=

3原式=64×10-12)÷(4×10-6

=16×10-6

=1.6×10-5

备选例题

例:已知实数x满足x2++x+=0,那么x+的值是(

A1-2 B-12 C1 D-2

【答案】 D

(四)总结反思,拓展升华

综合运用幂的运算法则进行计算,先做乘方,再做乘除,最后做加减,若遇括号,应做括号内的运算;对于底数是分数的负整数指数幂,可先颠倒分数的分子和分母的位置,便可把负整数指数化为已知整数指数:如:(-2=3030.3-1=-1=

(五)课堂跟踪反馈

一、夯实基础

1.(-30= 1 5-2=

2.若(5x-100=1,则成立条件为 x2

3.若式子+x-10-x-1-2有意义,则x的取值范围 x2且≠1

4.(-1= 3 --3 = -125

5.下列运算中,错误的是 B

A.(-3=a-1-3==a3

Bxn÷xn-1=x-1=x0

C.(a2b-13·(a-3b2=a6b-3)·(a-6b2=

D.(-2·(m·n-3)·(2=

631-n·(-3·32-n计算结果是 A

A-2n B-32n C D-1

7.计算(3×4-24×0.50 D

A0 B1 C24 D.无意义

二、提升能力

8.已知5x-3y+2=0,求105x÷103y的值

【答案】 0.01

93m=,(n=4,求(1+x2m+n÷(1+x23n的值

【答案】 1

10.已知x+x-1=2,求(1x2+x-2 2

【答案】 12 2

三、开放探究

11已知3m=53-n=432m+n-1的值

【答案】

12.计算下列各式,并把结果化成只含正整数指数幂的形式.

1)(a+b-4·(a+b2÷(a+b).

【答案】

2)(4m4n-3-2÷(-).

【答案】 -

留白:

(供教师个性化设计)

附:板书设计

教后反思:

授课时间:______________



八年级数学教案 备课人:

课题1623 整数指数幂

教学内容: 整数指数幂2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理解负指数幂的性质,正确熟练地运用负指数幂公式进行计算,会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绝对值较小的数.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数学公式中渗透公式的简洁美、和谐美,随着学习的知识范围的扩展,产生对新知识的渴望与追求的积极情感,让学生形成辩证统一的哲学观和世界观.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幂指数扩展到全体整数,培养学生抽象的数学思维能力,运用公式进行计算,培养学生综合解题的能力和计算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数学公式中渗透公式的简洁美、和谐美,随着学习的知识范围的扩展,产生对新知识的渴望与追求的积极情感,让学生形成辩证统一的哲学观和世界观.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和应用负整数指数幂的性质,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绝对值较小的数.

难点:负整数指数幂公式中字母的取值范围,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绝对值较小的数时,a×10形式中n的取值与小数中零的关系.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是否需要课件

学生准备

教学过程设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问题 一个纳米粒子的直径是35纳米,它等于多少米?以前学过大于10以上的数的科学记数法,那么现在较小的数纳米直径也能用科学记数法来表示吗?

做一做 1)用科学记数法表示745 000= 7.45×1052 930 000= 2.93×106

2)绝对值大于10的数用a×10n表示时, 1 ≤│a< 10 n 整数

3)零指数与负整数指数幂公式是 a0=a0),a-n=a0).

(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明确 1)我们曾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绝对值大于10的数,表示成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正整数.

2)类似地用10的负整数次幂,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一些绝对值较小的数,将它们表示成a×10-n形式,其中1≤│a<10

3)我们知道1纳米=米,由=10-9可知,1纳米=10-9米,所以35纳米=35×10-9米.

35×10-9=3.5×10)×10-9

=3.5×101+(-9)

=3.5×10-8

所以这个纳米粒子的直径为3.5×10-8米.

试一试 把下列各数用科学记数法表示

1100 000=1×105 20.000 01=1×10-5

3-112 000=-1.12×105 4-0.000 001 12=-1.12×10-6

议一议 1)当绝对值大于10的数用科学记数法表示a×10n形式时,1≤│a<10n的取值与整数位数有什么关系?

2)当绝对值较小的数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中,an有什么特点呢?

明确 绝对值较小的数的科学记数法表示形式a×10-n中,n是正整数,a的取值一样为1≤│a<10,但n的取值为小数中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前面所有的零的个数.比如:0.000 05=5×10-5(前面50);0.000 007 2=7.2×10-6(前面60).

(三)应用迁移,巩固提高

1 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下列各数

10.001=1×10-3 2-0.000 001=-1×10-6

30.001 357=1.357×10-3

4-0.000 034=-3.4×10-5

2用科学记数法填空

11秒是1微秒的1 000 000倍,则1微秒=1×10-6秒;

21毫克=1×10-6千克;

31微米=1×10-6米;

41纳米=1×10-3微米;

51平方厘米=1×10-4平方米;

61毫升=1×10-6立方米.

3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下列结果:

1)地球上陆地的面积为149 000 000km2,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________

2)一本200页的书的厚度约为1.8cm,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每一页纸的厚度约等于_______cm

解:(1149 000 000=1.49×108

即地球上陆地的面积约为1.49×108km2

2)因为1.8÷200=0.009=9×10-3

所以每一页纸的厚度约为9×10-3cm

4计算:(结果仍用科学记数法表示)

1)(3×10-5)×(5×10-3

2)(3×10-15)÷(5×10-4

3)(1.5×10-16)×(-1.2×10-3

4)(-1.8×10-10)÷(9×108

解:(1)原式=3×5)×(10-5×10-3=15×10-8=1.5×10-7

2)原式=3÷5)×(10-15÷10-4=0.6×10-11=6×10-12

3)原式=-1.5×1.2)×(10-16×10-3=-1.8×10-19

4)原式=-1.8÷9)×(10-10÷108=0.2×10-18=2×10-19

(四)总结反思,拓展升华

引入零指数幂和负整数指数幂后,幂的范围从正整数指数幂推广到整数指数幂,幂的运算法则同样适用于科学记数法有关计算,最后结果一般用科学记数法表示.

(五)课堂跟踪反馈

一、夯实基础

1.下列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算式:①2 364.5=2.364 5×103;②5.792=5.792×101;③0.001 001=1.001×10-2;④-0.000 083=-8.3×10-7,其中不正确的是 D

A0 B1 C2 D3

21纳米相当于1根头发丝直径的六万分之一,则利用科学记数法来表示,头发丝的半径是 D

A6万纳米 B6×104纳米 C3×10-6 D3×10-5

3.氢原子的直径约为0.1纳米(1纳米=10-9米),如果把氢原子首尾连接起来,达到1毫米需要氢原子的个数是 C

A100 000 B1 000 000 C10 000 000 D100 000 000

4.某种原子的半径为0.000 000 000 2米,用科学记数法可表示 B

A0.2×10-10 B2×10-10 C2×10-11 D0.2×10-11

5.用科学记数法表示0.000 314,应为 D

A314×10-7 B31.4×10-6 C3.14×10-5 D3.14×10-4

6.一种细菌的半径是4×10-5米,用小数表示为 0.000 04 米.

7.一本100页的书大约厚0.6cm,那么一页纸大约厚 6×10-5 米.

8.银原子的直径为0.000 3微米,用科学记数法可表示为 3×10-4 微米.

9.一个小立方块的边长为0.01米,则它的体积是 10-6 立方米.(用科学记数法表示)

101=109纳米,那么1纳米= 10-9 米,生物学家发现一种病毒的长度为0.000036毫米,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该数为 3.6×10-5 毫米.

二、提升能力

11.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下列各数:

10.000 325 2-0.000 302

30.000 000 500 7 4-0.000 20

【答案】 13.25×10-4 2-3.02×10-4 35.007×10-7 4-2×10-4

12.下列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数,原来各是什么数?

(1) 3×10-3 28.32×10-5

3-6.06×10-6 41.001×10-7

【答案】 10.003 20.000 082 3

3-0.000 006 06 40.000 000 100 1

1

留白:

(供教师个性化设计)

附:板书设计

教后反思:

授课时间:______________



八年级数学教案 备课人:

课题:16 3分式方程 (二)

教学目标

1.会分析题意找出等量关系.

2.会列出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重点、难点

重点:利用分式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列分式方程表示实际问题中的等量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课堂知识使学生懂得任何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理论来源于实践,使学生能用所学的知识服务于我们的生活。

第一步;复习提问

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和步骤

思考:列分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和步骤是什么

第二步:应用举例

P353

分析:本题是一道工程问题应用题,基本关系是: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这题没有具体的工作量,工作量虚拟为1,工作的时间单位为“月”.

等量关系是:甲队单独做的工作量+两队共同做的工作量=1

P364

分析:是一道行程问题的应用题, 基本关系是:速度=.这题用字母表示已知数(量).等量关系是:提速前所用的时间=提速后所用的时间

总结:

解分式方程应用题必须双检验:(1)检验方程的解是否是原方程的解;(2)检验方程的解是否符合题意.

第三步:随堂练习

1. 学校要举行跳绳比赛,同学们都积极练习.甲同学跳180个所用的时间,乙同学可以跳240个;又已知甲每分钟比乙少跳5个,求每人每分钟各跳多少个.

2. 一项工程要在限期内完成.如果第一组单独做,恰好按规定日期完成;如果第二组单独做,需要超过规定日期4天才能完成,如果两组合作3天后,剩下的工程由第二组单独做,正好在规定日期内完成,问规定日期是多少天?

3. 甲、乙两地相距19千米,某人从甲地去乙地,先步行7千米,然后改骑自行车,共用了2小时到达乙地,已知这个人骑自行车的速度是步行速度的4倍,求步行的速度和骑自行车的速度.

答案:

1. 15个,20 2. 12 3. 5千米/时,20千米/

第四步:课后练习

1某学校学生进行急行军训练,预计行60千米的路程在下午5时到达,后来由于把速度加快 ,结果于下午4时到达,求原计划行军的速度。

2甲、乙两个工程队共同完成一项工程,乙队先单独做1天后,再由两队合作2天就完成了全部工程,已知甲队单独完成工程所需的天数是乙队单独完成所需天数的,求甲、乙两队单独完成各需多少天?

3.甲容器中有15%的盐水30升,乙容器中有18%的盐水20升,如果向两个容器个加入等量水,使它们的浓度相等,那么加入的水是多少升?

答案:1. 10千米/ 2. 4天,6 3. 20

课后反思;



八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16 3分式方程 (一) 备课人:

教学目标

1.了解分式方程的概念, 和产生增根的原因.

2.掌握分式方程的解法,会解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会检验一个数是不是原方程的增根.

重点、难点

重点:会解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会检验一个数是不是原方程的增根.

难点:会解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会检验一个数是不是原方程的增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课堂知识使学生懂得任何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理论来源于实践,使学生掌握解决问题重要的基本思想:转化的思想,并掌握它的实质

第一步:课堂引入

1.回忆1. 什么叫做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并且解方程

2.提出本章引言的问题:

一艘轮船在静水中的最大航速为20千米/时,它沿江以最大航速顺流航行100千米所用时间,与以最大航速逆流航行60千米所用时间相等,江水的流速为多少?

分析:设江水的流速为v千米/时,根据“两次航行所用时间相同”这一等量关系,得到方程.

总结: 像这样分母中含未知数的方程叫做分式方程.

注意:分母是否含有末知数是区别分式方程与整式方程的关键

第二步:应用举例

总结

解分式方程的基本思想

把分式方程“转化”为整式方程,再利用整式方程的解法求解

解分式方程的方法:

在方程的两边同乘最简公分母,就可约去分母,化成整式方程

分式方程的解的两种情况

1 所得的根是原方程的根、②所得的根不是原方程的

原方程的增根:在方程变形时,有时可能产生不适合原方程的根,这种根叫做原方程的增根

产生增根的原因在把分式方程转化为整式方程时,分式的两边同时乘以了零

验根把求得的根代入最简公分母,看它的值是否为零。使最简公分母值为零的根是增根

解分式方程的一般步骤:

1.在方程的两边都乘最简公分母,约去分母,化成整式方程;――化整

2.解这个整式方程;――解整

3.把整式方程的根代入最简公分母,看结果是不是零,使最简公分母为零的根是原方程的增根,必须舍去。——验根

第三步:随堂练习

解方程(1) 2

3 4

答案:1x=18 2)原方程无解 3x=1 4x=

第四步:课后练习

1.解方程 (1) (2)

(3) (4)

2X为何值时,代数式的值等于2

答案:1 (1) x=3 (2) x=3 3)原方程无解 4x=1 2. x=

课后反思



第十七章 反比例函数

教材分析

函数是在探索具体问题中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的基础上抽象出的重要数学概念,是研究现实世界变化的重要内容和数学模型,学生曾经学过一次函数等内容,对函数有了初步认识,在此基础上讨论反比例函数及其图像和性质可以进一步领悟函数的概念并积累研究函数性质的方法及用函数观点处理实际问题的经验,为了后继学习打下基础。

本单元通过对具体情境的分析,概括出发比例函数的解析式,明确反比例函数的概念,通过例子和学生列举的实例可以丰富对反比例函数的认识,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意义,结合实例经历列表、描点作图等活动,理解函数的三种表示方法,逐步明确研究函数的一般要求,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具体展现了反比例函数的整体直观形象,为学生探索反比例函数的性质提供了思维的空间,通过对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全面观察和比较,发现函数自身的规律,进行语言表述,在相互交流中发展从函数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同时可以使学生更牢固地掌握由他们自己发现的反比例函数的性质。

本单元最后讨论了反比例函数的某些应用,包括在实际中的应用和在数学内部的应用,在这些数学活动中,注意用函数观点来处理问题和对问题的解决用函数作出某种解释,用以加深对函数的认识,并突出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二: 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会画出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根据图象和解析式探索并理解反比例函数的主要性质,能依据已知条件确定反比例函数,领悟用函数观点解决某些实际问题的基本思路。

2过程和方法

经历在具体问题中探索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的过程,抽象出反比例函数的概念,并结合具体情境领会反比例函数作为一种数学模型的意义。

3情感、 态度 价值观

逐步提高观察和归纳分析能力,体验数形结合思想,感悟其应用价值。

三; 难点和关键

1.重点;

掌握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及其性质,依据已知条件确定反比例函数。

2难点;

理解反比例函数性质。

3关键;

充分利用观察 比较 发现反比例函数的自身规律,结合数形来突破难点。

课时划分

17 1 反比例函数 3课时

17 2 实际问题和反比例函数 2课时

复习与交流 1课时



八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备课人:

1711反比例函数的意义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反比例函数的概念。

2.能判断一个给定的函数是否为反比例函数,并会用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

3.能根据实际问题中的条件确定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体会函数的模型思想。

经历抽象反比例函数概念的进程,领会反比例函数的意义,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概念以及意义。

培养观察、推理、分析能力,体验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认识反比例函数的应用价值。

重点

难点

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概念,能根据已知条件写出函数解析式

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概念

教学

准备

教师准备

是否需要课件

学生准备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回忆一下什么是正比例函数、一次函数?它们的一般形式是怎样的?

2.体育课上,老师测试了百米赛跑,那么,时间与平均速度的关系是怎样的?

问题提出:电流I、电阻R、电压U之间满足关系式U=IR,当U220V时,

1)你能用含有R的代数式表示I吗?

2)利用写出的关系式完成下表:

R/Ω

20

40

60

80

100

I/A

R越来越大时,I怎样变化?当R越来越小呢?

3)变量IR的函数吗?为什么?

学生小组合作讨论。

概念:如果两个变量x,y之间的关系可以表示成的形式,那么yx的反比例函数,反比例函数的自变量x不能为零。

学生探究反比例函数变量的相依关系,领会其概念。

留白:

(供教师个性化设计)

二、联系生活、丰富联想

做一做

1.一个矩形的面积为20,相邻的两条边长分别为xcmycm。那么变量y是变量x的函数吗?为什么?

学生先独立思考,再进行全班交流。

2.某村有耕地346.2公顷,人数数量n逐年发生变化,那么该村人均占有耕地面积m(公顷/人)是全村人口数n的函数吗?为什么?

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同桌交流,而后大组发言。

3.yx的反比例函数,下表给出了xy的一些值:

x

-2

-1

1

3

y

2

-1

……

1)写出这个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

2)根据函数表达式完成上表。

学生先独立练习,而后再同桌交流,上讲台演示。

三、举例应用 创新提高:

1.(补充)下列等式中,哪些是反比例函数

1 2 3xy21 4 5

6 7yx4

分析:根据反比例函数的定义,关键看上面各式能否改写成k为常数,k0)的形式,这里(1)、(7)是整式,(4)的分母不是只单独含x,(6)改写后是,分子不是常数,只有(2)、(3)、(5)能写成定义的形式

2.(补充)当m取什么值时,函数是反比例函数?

分析:反比例函数k0)的另一种表达式是k0),后一种写法中x的次数是-1,因此m的取值必须满足两个条件,即m203m2=-1,特别注意不要遗漏k0这一条件,也要防止出现3m21的错误。

解得m=-2

3.(补充)已知函数yy1y2y1x成正比例,y2x成反比例,且当x1时,y4;当x2时,y5

yx的函数关系式

x=-2时,求函数y的值

分析:此题函数y是由y1y2两个函数组成的,要用待定系数法来解答,先根据题意分别设出y1 y2x的函数关系式,再代入数值,通过解方程或方程组求出比例系数的值。这里要注意y1xy2x的函数关系中的比例系数不一定相同,故不能都设为k,要用不同的字母表示。

略解:设y1k1xk10),k20),则,代入数值求得k12k22,则,当x=-2时,y=-5

四、随堂练习

1.苹果每千克x元,花10元钱可买y千克的苹果,则y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

2.若函数是反比例函数,则m的取值是

3.矩形的面积为4,一条边的长为x,另一条边的长为y,则yx的函数解析式为

4.已知yx成反比例,且当x=-2时,y3,则y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是 ,当x=-3时,y

5.函数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

五、课后练习

已知函数yy1y2y1x1成正比例,y2x成反比例,且当x1时,y0;当x4时,y9,求当x=-1y的值 答案:y4

六、课后反思:

授课时间:______________



八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备课人:

1712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1

教学目标

会用描点法画反比例函数的图象

结合图象分析并掌握反比例函数的性质

体会函数的三种表示方法,领会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重点难点

理解并掌握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理解并掌握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是否需要课件

学生准备

教学过程设计

课堂引入

提出问题:

1.一次函数ykxbkb是常数,k0)的图象是什么?其性质有哪些?正比例函数ykxk0)呢?

2.画函数图象的方法是什么?其一般步骤有哪些?应注意什么?

3.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是什么样呢?

例习题分析

2.见教材P48,用描点法画图,注意强调:

1)列表取值时,x0,因为x0函数无意义,为了使描出的点具有代表性,可以“0”为中心,向两边对称式取值,即正、负数各一半,且互为相反数,这样也便于求y

2)由于函数图象的特征还不清楚,所以要尽量多取一些数值,多描一些点,这样便于连线,使画出的图象更精确

3)连线时要用平滑的曲线按照自变量从小到大的顺序连接,切忌画成折线

4)由于x0k0,所以y0,函数图象永远不会与x轴、y轴相交,只是无限靠近两坐标轴

1.(补充)已知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在第二、四象限,求m值,并指出在每个象限内yx的变化情况?

分析:此题要考虑两个方面,一是反比例函数的定义,即k0)自变量x的指数是-1,二是根据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当图象位于第二、四象限时,k0,则m10,不要忽视这个条件

略解:∵是反比例函数 m23=-1,且m10

又∵图象在第二、四象限 m10

解得m1

2.(补充)如图,过反比例函数x0)的图象上任意两点AB分别作x轴的垂线,垂足分别为CD,连接OAOB,设△AOC和△BOD的面积分别是S1S2,比较它们的大小,可得(

AS1S2 BS1S2

CS1S2 D)大小关系不能确定

分析:从反比例函数k0)的图象上任一点Pxy)向x轴、y轴作垂线段,与x轴、y轴所围成的矩形面积,由此可得S1S2 ,故选B

随堂练习

1.已知反比例函数,分别根据下列条件求出字母k的取值范围

1)函数图象位于第一、三象限

2)在第二象限内,yx的增大而增大

2.函数y=-axaa0)在同一坐标系中的图象可能是(

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过反比例函数k0)的图象上的一点分别作x轴、y轴的垂线段,与x轴、y轴所围成的矩形面积是6,则函数解析式为

七、课后练习

1.若函数的图象交于第一、三象限,则m的取值范围是

2.反比例函数,当x=-2时,y ;当x<-2时;y的取值范围是

x>-2时;y的取值范围是

3. 已知反比例函数,当时,yx的增大而增大,

求函数关系式

答案:3

留白:

(供教师个性化设计)

附:板书设计

教后反思:

授课时间:______________



八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备课人:

课题:172 实际问题与反比例函数

教学内容:172 实际问题与反比例函数 1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学会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进一步理解反比例函数关系式的构造,掌握用反比例函数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 感受实际问题的探索方法,培养化归的数学思想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函数思想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养成用数学的良好习惯

重点难点

用反比例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构建反比例函数的数学模型.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是否需要课件

学生准备

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一位司机驾驶汽车从甲地去乙地,他以80千米/时的平均速度用6小时到达目的地.

1)当他按原路匀速反回时,汽车的速度v与时间t有怎样的函数关系?

2)若该司机必须在4个小时内回到甲地,则返程的速度不能低于多少?

(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探究 1)原路返回,说明路程不变,则80×6=480千米,因而速度v和时间t满足:vt=480v=的反比例函数关系式.

2)若要在4小时内回到甲地(原路),则速度显然不能低于=120(千米/时).

归纳 常见的与实际相关的反比例

1)面积一定时,矩形的长与宽成反比例;

2)面积一定时,三角形的一边长与这边上的高成反比例;

3)体积一定时,柱(锥)体的底面积与高成反比例;

4)工作总量一定时,工作效率与工作时间成反比例;

5)总价一定时,单价与商品的件数成反比例;

6)溶质一定时,溶液的浓度与质量成反比例.

(三)应用迁移,巩固提高

1近视眼镜的度数y(度)与焦距xm)成反比例,已知400度近视眼镜镜片的焦距为0.25m

1)试求眼镜度数y与镜片焦距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2)求1 000度近视眼镜镜片的焦距.

【分析】 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的问题.

解:(1)设y=,把x=0.25y=400代入,得400=

所以,k=400×0.25=100,即所求的函数关系式为y=

2)当y=1 000时,1000=,解得=0.1m

2如图所示是某一蓄水池每小时的排水量Vm3/h)与排完水池中的水所用的时间th)之间的函数关系图象.

1)请你根据图象提供的信息求出此蓄水池的蓄水量;

2)写出此函数的解析式;

3)若要6h排完水池中的水,那么每小时的排水量应该是多少?

4)如果每小时排水量是5 000m3,那么水池中的水将要多少小时排完?

【分析】 当蓄水总量一定时,每小时的排水量与排水所用时间成反比例.

解:(1)因为当蓄水总量一定时,每小时的排水量与排水所用时间成反比例,所以根据图象提供的信息可知此蓄水池的蓄水量为:4 000×12=48 000m3).

2)因为此函数为反比例函数,所以解析式为:V=

3)若要6h排完水池中的水,那么每小时的排水量为:V==8000m3);

4)如果每小时排水量是5 000m3,那么要排完水池中的水所需时间为:t= =8000m3

备选例题

(中考·四川)制作一种产品,需先将材料加热到达60℃后,再进行操作.设该材料温度为y(℃),从加热开始计算的时间为x(分钟).据了解,设该材料加热时,温度y与时间x完成一次函数关系;停止加热进行操作时,温度y与时间x成反比例关系(如图所示).已知该材料在操作加工前的温度为15℃,加热5分钟后温度达到60℃.

1)分别求出将材料加热和停止加热进行操作时,yx的函数关系式;

2)根据工艺要求,当材料的温度低于15℃时,须停止操作,那么从开始加热到停止操作,共经历了多少时间?

【答案】 1)将材料加热时的关系式为:y=9x+150x5),停止加热进行操作时的关系式为y=x>5);(220分钟.

(四)总结反思,拓展升华

1.学会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充分体现数学知识来源于实际生活又服务于实际生活这一原理.

2.能用函数的观点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让实际问题中的量的关系在数学模型中相互联系,并得到解决.

留白:

(供教师个性化设计)

附:板书设计

教后反思:

授课时间:______________



八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备课人:

课题:172 实际问题与反比例函数

教学内容: 2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学会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进一步理解反比例函数关系式的构造,掌握用反比例函数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 感受实际问题的探索方法,培养化归的数学思想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函数思想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养成用数学的良好习惯

重点难点

重点:用反比例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构建反比例函数的数学模型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是否需要课件

学生准备

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公元前3世纪,古希腊科学家阿基米德发现了著名的“杠杆定律”:若两物体与支点的距离反比于其重量,则杠杆平衡.也可这样描述:阻力×阻力臂=动力×动力臂.

为此,他留下一句名言: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动地球!

(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问题:小伟想用撬棍撬动一块大石头,已知阻力和阻力臂不变,分别是1200N0.5m

1)动力F和动力臂L有怎样的函数关系?当动力臂为1. 5m时,撬动石头至少要多大的力?

2)若想使动力F不超过第(1)题中所用力的一半,则动力臂至少要加长多少?

【分析】 1)由杠杆定律有FL=1200×0.5,即F=,当L=1.5时,F==400

2)由(1)及题意,当F=×400=200时,L==3m),

∴要加长3-1.5=1.5m).

思考 你能由此题,利用反比例函数知识解释:为什么使用撬棍时,动力臂越长越省力?

联想 物理课本上的电学知识告诉我们:用电器的输出功率P(瓦)两端的电压U(伏)、用电器的电阻R(欧姆)有这样的关系PR= u2 ,也可写为P=

(三)应用迁移,巩固提高

1在某一电路中,电源电压U保持不变,电流IA)与电阻R(Ω)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

1)写出IR之间的函数解析式;

2)结合图象回答:当电路中的电流不超12A时,电路中电阻R的取值范围是什么?

【分析】 由物理学知识我们知道:当电压一定时,电流强度与电阻成反比例关系.

解:(1)设,根据题目条件知,

I=6时,R=6,所以,

所以K=36,所以IR的关系式为:I=

2)电流不超过3A,即I=12,所以R3(Ω).

注意 因为R>0,所以由12,可得R

2某气球内充满了一定质量的气体,当温度不变时,气球内气体的气压P(千帕)是气球体积Vm3)的反比例函数,其图象如图所示(千帕是一种压强单位).

1)写出这个函数的解析式;

2)当气球体积为0.8m3时,气球内的气压是多少千帕?

3)当气球内的气压大于144千帕时,气球将爆炸,为了完全起见,气球的体积应不小于多少?

【分析】 在此题中,求出函数解析式是关键.

解:设函数的解析式为P=,把点A1.564)的坐标代入,得k=96所以所求的解析式为P=

2V=0.8m3时,P==120(千帕);

3)由题意P144(千帕),所以144,所以V=m3)即气体的体积应不小于m3

备选例题

1.(中考变式·荆州)在某一电路中,电流I、电压U、电R三者之间满足关系I=

1)当哪个量一定时,另两个量成反比例函数关系?

2)若IR之间的函数关系图象如图,试猜想这一电路的电压是______伏.

2.(中考·扬州)已知力F对一个物体作的功是15焦,则力F与此物体在力在方向上移动的距离S之间的函数关系式的图象大致是(

【答案】 1.(1)当电压U一定时,电流I与电阻R成反比例函数关系,(2102B

(四)总结反思,拓展升华

1.把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通过分析、转化为数学问题中的数量关系.

2.利用构建好的数学模型、函数的思想解决这类问题.

3.注意学科之间知识的渗透.

留白:

(供教师个性化设计)

附:板书设计

教后反思:

授课时间:______________



八年级下册第十八章勾股定理单元分析

本章主要内容是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首先让学生通过观察得出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的结论并加以证明,从而得到勾股定理,然后运用勾股定理解决问题。在此基础上,引入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并结合此项内容介绍逆命题、逆定理的概念。

本章教学时间约需8课时,具体安排如下。

18.1 勾股定理      (3 课时)

18.2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2课时)

一、教科书内容和课程学习目标

本章知识结构框图如下图。

直角三角形是一种特殊的三角形,它有许多重要的性质,如两个锐角互余、30°的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本章所研究的勾股定理,也是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而且是一条非常重要的性质。

勾股定理是几何中几个最重要的定理之一,它揭示了一个直角三角形三条边之间的数量关系,它可以解决许多直角三角形中的计算问题,是解直角三角形的主要依据之一,在生产生活实际中用途很大。它不仅在数学中,而且在其他自然科学中也被广泛地应用。

在第一节中,教科书让学生通过观察计算一些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为边长的小正方形的面积与以斜边为边长的正方形的面积的关系,发现两直角边为边长的小正方形的面积的和,等于以斜边为边长的正方形的面积,从而发现勾股定理。

勾股定理的证明方法很多,教科书正文中介绍的是一种面积证法。其中的依据是图形经过割补拼接后,只要没有重叠,没有空隙,面积不会改变。在教科书中,图18.1-31)中的图形经过割补拼接后得到图18.1-33)中的图形。由此就证明了勾股定理。通过推理证实命题1的正确性后,教科书顺势指出什么是定理。

由勾股定理可知,已知两条直角边的长ab,就可以求出斜边c的长。由勾股定理可得a2=c2-b2b2=c2-a2,由此可知,已知斜边与一条直角边的长,就可以求出另一条直角边的长。也就是说,在直角三角形中,已知两条边的长,就可以求出第三条边的长。教科书相应安排了三个探究栏目,让学生运用勾股定理解决问题。

在第二节中,教科书让学生画出一些两边的平方和等于第三边的平方的三角形,可以发现画出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从而猜想如果三角形的三边满足两边的平方和等于第三边的平方,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这个猜想可以利用全等三角形证明,得到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给出了判定一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的方法。教科书安排了两个例题,让学生学会运用这种方法。这种方法与前面学过的一些判定方法不同,它通过代数运算“算”出来。实际上利用计算证明几何问题在几何里也是很重要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学习,对开阔学生眼界,进一步体会数学中的各种方法有很大的意义。

几何中有许多互逆的命题、互逆的定理,从正反两个方面揭示了图形的特征性质,所以互逆命题和互逆定理是几何中的重要概念。学生已见过一些互逆命题(定理),例如:“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与“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与“对应边相等的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等,都是互逆命题。勾股定理与勾股定理的逆定理也是互逆的命题,而且这两个命题的题设和结论都比较简单。因此,教科书在前面已有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在第二节中,结合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内容展开,穿插介绍了逆命题、逆定理的概念,并举例说明:原命题成立,其逆命题不一定成立。为巩固这些内容,相应配备了一些练习与习题。

本章学习目标如下:

1.体验勾股定理的探索过程,会运用勾股定理解决简单问题;

2.会运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判定直角三角形;

3.通过具体的例子,了解定理的含义,了解逆命题、逆定理的概念,知道原命题成立,其逆命题不一定成立。

二、本章特点

(一)让学生体验勾股定理的探索和运用过程

勾股定理的介绍是从传说故事讲起的,从故事中可以发现等腰直角三角形有这样的性质:以等腰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为边长的小正方形的面积的和,等于以斜边为边长的正方形的面积。再看一些其他直角三角形,发现也有上述性质。因而猜想所有直角三角形都有这个性质,即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长分别为ab,斜边长为c,那么a2+b2=c2。(教科书把这个猜想记作命题1,把下节“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满足a2+b2=c2,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记作命题2,便于引出互逆命题。)

教科书让学生用勾股定理探究三个问题。探究1是木板进门问题:按照已知数据,木板横着、竖着都不能进门,只能斜着试试。由此想到求长方形门框的对角线的长,而这个问题可以用勾股定理解决。探究2是梯子滑动问题:梯子顶端滑动一段距离,梯子的底端是否也滑动相同的距离。这个问题可以转化为已知斜边与一条直角边的长求另一条直角边的长的问题,这也可以用勾股定理解决。探究3是在数轴上画出表示的点。分以下四步引导学生:

1.将在数轴上画出表示的点的问题转化为画出长为的线段的问题;

2.由长为的线段是直角边都为1的直角三角形的斜边,联想到长为的线段能否是直角边为正整数的直角三角形的斜边;

3.通过尝试发现,长为的线段是直角边为23的直角三角形的斜边;

4.画出长为的线段,从而在数轴上画出表示的点。

(二)结合具体例子介绍抽象概念

在本章中,结合勾股定理、勾股定理的逆定理介绍了定理、逆命题、逆定理的内容。

在勾股定理一节中,先让学生通过观察得出命题1,然后通过面积变形证明命题1。由此说明,经过证明被确认正确的命题叫做定理。

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一节中,从古埃及人画直角的方法谈起,让学生画一些三角形(已知三边,并且两边的平方和等于第三边的平方),可以发现画出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因而猜想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满足a2+b2=c2,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即教科书中的命题2。把命题2的条件、结论与上节命题1的条件、结论做比较,引出逆命题的概念。接着探究证明命题2的思路。用三角形全等证明命题2后,顺势引出逆定理的概念。

命题1、命题2属于原命题成立,逆命题也成立的情况。为了防止学生由此误以为原命题成立,逆命题一定成立,教科书特别举例说明有的原命题成立,逆命题不成立。

(三)注重介绍数学文化

我国古代的学者们对勾股定理的研究有许多重要成就,不仅在很久以前独立地发现了勾股定理,而且使用许多巧妙的方法证明了它,尤其在勾股定理的应用方面,对其他国家的影响很大,这些都是我国人民对人类的重要贡献。

本章介绍了我国古代的有关研究成果。在引言中介绍我国古算书《周髀算经》的记载“如果勾是三、股是四、那么弦是五”。有很多方法可以证明勾股定理。教科书为了弘扬我国古代数学成就,介绍了我国古人赵爽的证法。首先介绍赵爽弦图,然后介绍赵爽利用弦图证明命题1的基本思路。“赵爽弦图”表现了我国古人对数学的钻研精神和聪明才智,它是我国古代数学的骄傲。因此,这个图案被选为2002年在北京召开的世界数学家大会的会徽。还在习题中安排我国古代数学著作《九章算术》中的问题,展现我国古人在勾股定理应用研究方面的成果。



八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备课人:

课题:勾股定理 (1)

教学内容:P64-P65

教学目标

1.经历综合运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加深对勾股定理、整式运算、面积等的认识。

2.经历不同的拼图方法验证勾股定理的过程,体验解决同一问题方法的多样性,进一步体会勾股定理的文化价值。

3.通过验证过程中数与形的结合,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以及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每一部分知识并不是孤立的。

4.通过丰富有趣的拼图活动,经历观察、比较、拼图、计算、推理交流等过程,发展空间观念和有条理地思考和表达的能力,获得一些研究问题与合作交流的方法与经验。

5.通过获得成功的体验和克服困难的经历,增进数学学习的信心。通过丰富有趣拼的图活动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重点难点

1.通过综合运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加深对勾股定理、整式运算、面积等的认识。

2.通过拼图验证勾股定理的过程,使学习获得一些研究问题与合作交流的方法与经验。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剪刀、双面胶、硬纸板、直尺(或三角板)、铅笔、多媒体课件。

是否需要课件

学生准备

教学过程设

第一课时 

一、了解已有的知识和经验

1.你都知道关于勾股定理的哪些历史故事?

2.你知道勾股定理的内容吗?说说看。

3.你已知道的关于验证勾股定理的拼图方法有哪些?(教师在此给予学生独立思考和讨论的时间,让学生回想前面拼图。利用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拼出的“弦图”和所示方法,并使之亲自验证勾股定理。教师可利用课件介绍“弦图”的历史,及“弦图”被定为2002年世界数学大会的会标等小知识。) 

二、动手操作,合作探究

1.教师介绍“五巧板”的制作方法,学生拿出准备好的硬纸板制作“五巧板”。

步骤:做一个RtABC,以斜边AB为边向内做正方形ABDE,并在正方形内画图,使DFBICG=BCHGAC,这样就把正方形ABDE分成五部分①②③④⑤。

沿这些线剪开,就得了一幅五巧板。

2.取两幅五巧板,将其中的一幅拼成一个以C为边长的正方形,将另外一幅五巧板拼成两个边长分别为ab的正方形,你能拼出来吗?(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拼图、思考、交流经验,对于有困难的学生教师要给予适当引导。)

3.用上面的两幅五巧板,还可拼出其它图形。你能验证勾股定理吗?(学生亲自实践,加深对五巧板拼图验证勾股定理的理解,在此,对以“a”为边的正方形在直角三角形的内侧不易理解,教师要适当地引导,不要限制学生思维。)

4.利用五巧板还能通过怎样拼图来验证勾股定理?(这个问题要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进行讨论和拼图,教师在这要引导适度,不要限制学生思维,同时鼓励学生在拼图过程中进行交流合作。) 

三、相互交流,整理结论,加深理解

了解学生拼图的情况及利用自己的拼图验证勾股定理的情况。教师在巡视过程中,相机指导,并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拼图及让学生讲解验证勾股定理的方法,并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状况给予适当的引导,引导学生整理结论。 

四、课堂总结

从这节课中你有哪些收获?

(教师应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只要是学生的感受和想法,教师要多鼓励、多肯定。最后,教师要对学生所说的进行全面的总结。) 

五、巩固

教科书第179页,习题第1题。

勾股定理的发现、验证过程蕴涵了丰富的文化价值,而它的验证方法非常之多,你想了解更多的勾股定理的验证方法吗?让我们下节课继续探讨“勾股定理”,一起走进神秘的勾股世界吧!

留白:

(供教师个性化设计)

附:板书设计

教后反思: 留白:(供心得体会与反思)

授课时间:______________



八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备课人:

课题:勾股定理(2

教学内容:P65-P66

教学目标

1.了解勾股定理的文化背景,体验勾股定理的探索过程

2.在探索过程中发展合情推理能力,体会数形结合思想

3.在体验过程中,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与探索精神

重点难点

探索与验证勾股定理

探索与验证勾股定理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是否需要课件

学生准备

教学过程设计

 一、引入

回顾上节课所学习的勾股定理的验证方法。 

二、动手操作,合作探究

1.利用五巧板拼“青朱出入图”(教师利用课件介绍“青朱出入图”的历史)。你能利用“青朱出入图”验证勾股定理吗?(给学生提供充分实践、探索和交流的时间,鼓励他们积极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与他人进行合作与交流。)

2.教师可以利用课件介绍一些国外的勾股定理验证方法,重点介绍意大利文艺复兴时代著名画家达·芬奇对勾股定理的验证方法。

步骤:

1)在一张长方形的纸板上画两个边长分别为ab的正方形,并连结BCFE

2)沿ABCDEF剪下,得两个大小相同的纸板Ⅰ、Ⅱ。

3)将纸板Ⅱ翻转后与Ⅰ拼成其它的图形。

4)比较两个多边形ABCDEF的面积,你能验证勾股定理吗?(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独立思考,鼓励学生交流合作,教师巡视帮助,引导学习困难的学生。最后,验证方法让学生进行讲解、板演、叙述,教师做简单的总结。)

你还想了解其他的验证方法吗? 

三、课堂总结

1.从两节课的课题学习中你有哪些收获?

2.你学到了哪些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

(给出学生两个问题,让学生充分讨论、交流,得出结论,最后教师小结本课题。) 

四、巩固

教科书第179页,习题第2题。

勾股定理有着悠久的历史,古巴比伦人和中国人看出了这个关系,古希腊毕

哥拉斯学派首先验证了这个关系。同学们,你们对勾股定理感兴趣吗?你想尝试自己验证勾股定理吗?请发挥你的才智,去探索勾股定理、去研究勾股定理吧!

留白:

(供教师个性化设计)

附:板书设计

教后反思:

授课时间:______________



八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备课人:

课题:勾股定理(3

教学内容:P67-P68

教学目标

1、能运用勾股定理及直角三角形的判定条件解决实际问题。

2、在运用勾股定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的“转化”思想(把解斜三

角形问题转化为解直角三角形的问题),进一步发展有条理思考和有条理表达的能力,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重点难点

实际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再转化为直角三角形中求边和角

转化”思想的应用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是否需要课件

学生准备

教学过程设计

1. 勾股定理的内容是什么?

2. 预习课本第66页到67页,完成下列问题:

x= y= z= ; 如何画出的线段吗?

4. 预习P663 P674 思考:如何得到直角三角形的?

交流展示

O

1.交流自学质疑的答案;在数轴上你能画出长度为的线段吗?反之,如图在数轴上作出表示1的点。

2.展示例题构造三角形的方法及解法。

3.讨论P67讨论的内容。

4.已知:如图,在△ABC中,D为边BC上的一点,AB=13AD=12AC=15BD=5.求△ABC的面积.

精讲点拨

1.小结例题展示的方法:

分析:利用勾股定理解题时常放到直角三角形中,如果没有需要构造直角三角形(添加适当的辅助线),有时有三角形,但不明确其形状,则需要证明。

2.在平静的湖面上,有一支红莲,高出水面1m,一阵风吹来,红莲吹到一边,花朵齐及水面,已知红莲移动的水平距离为2m,求这里的水深是多少米? (提示:画出图形建立直角三角形)

分析:注意解题要规范

解:在

3. 已知等腰△ABC的周长为26,AB=AC,AB=BC+4,:

⑴底边BC上的高。⑵△ABC的面积和一腰上的高。

分析作高构造直角三角形利用勾股定理建立方程

反馈矫正 练习1.2.3.(3中注意先判断,再求值)

【迁移引申】

1. 如图,一个高18m,周长5m的圆柱形水塔,现制造一个螺旋形登梯,为了减小坡度,要求登梯绕塔环绕一周半到达顶端,问登梯至少多长?

(建议:拿一张白纸动手操作,你一定会发现其中的奥妙)

拓展: 如图,是一个三级台阶,它的每一级的长、宽、高分别为20dm3dm2dmAB是这个台阶两相对的端点,A点有一只昆虫想到B点去吃可口的食物,则昆虫沿着台阶爬到B点的最短路程是多少dm

分析:将台阶拉直即可

【小结内容】

1. 你学到了那些知识?那些方法?

2. 你还有什么困惑?

留白:

(供教师个性化设计)

附:板书设计

教后反思: 留白:(供心得体会与反思)

授课时间:______________

八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备课人:

课题:勾股定理的逆定理(一)

教学内容:P73-P74

教学目标

1 探索并掌握直角三角形判别思想,会应用勾股逆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2经历直角三角形判别条件的探究过程,体会命题、定理的互逆性,掌握情理数学意识

3培养数学思维以及合情推理意识,感悟勾股定理和逆定理的应用价值

重点难点

理解并掌握勾股定理的逆定性,并会应用.

理解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推导.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是否需要课件

学生准备

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实验观察】

实验方法:用一根钉上13个等距离结的细绳子,让同学操作,用钉子钉在第一个结上,再钉在第4个结上,再钉在第8个结上,最后将第十三个结与第一个结钉在一起.然后用角尺量出最大角的度数.(90°),可以发现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归纳结论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三角形中两边的平方和等于第三边的平方,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研究新知、应用举例:

例:以6810为三边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吗?如 三边为567的三角形是不是直角三角形?

例:根据下列条件,分别判断a,b,c为边的三角形是不是直角三角形

1a=7,b=24,c=25; (2) a=,b=1,c=

例:已知的三边分别a,b,ca=,b=2mn,c=(m>n,m,n是正整数)是直角三角形吗?说明理由。

分析:先来判断a,b,c三边哪条最长,可以代m,n为满足条件的特殊值来试,m=5,n=4.a=9,b=40,c=41,c最大。

解:

是直角三角形

注意事项:

(1) 书写时千万是直角三角形。这里你弄错了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条件和结论。

(2) 分清何时利用勾股定理,何时利用其逆定理

例(见课本P75 2

思路点拨:首先应根据题意画出图形,(见课本P75182-3).这是一种象限图,依图形可以看出,“远航”号的航向已经知道,只要求出两艘轮船的航向所成的角,就可以知道“海天”号的航向.

例: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FDC的中点,EBC上一点,且EC=BC,求证:AFEF

思路点拨:要证AFEF,需证△AEF是直角三角形,由勾股定理的逆定性,只要证出AF2+EF2=AF2就可以了.

三、随堂练习,巩固深化

1.课本P76 “练习”123

留白:

(供教师个性化设计)

附:板书设计

教后反思: 留白:(供心得体会与反思)

授课时间:______________



八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备课人:

课题:勾股定理的逆定理(二)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1.灵活应用勾股定理及逆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2.进一步加深性质定理与判定定理之间关系的认识。

在不条件、不同环境中反复运用定理,使学生达到熟练使用,灵活运用的程度。

培养数学思维以及合情推理意识,感悟勾股定理和逆定理的应用价值

重点难点

灵活应用勾股定理及逆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灵活应用勾股定理及逆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是否需要课件

学生准备

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步:课堂引入、创设情境

在军事和航海上经常要确定方向和位置,从而使用一些数学知识和数学方法。

第二步:应用举例、能力提高:

1(补充)一根30米长的细绳折成3段,围成一个三角形,其中一条边的长度比较短边长7米,比较长边短1米,请你试判断这个三角形的形状。

分析:⑴若判断三角形的形状,先求三角形的三边长;

⑵设未知数列方程,求出三角形的三边长51213

⑶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由52+122=132,知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

第三步:课堂练习

1.小强在操场上向东走80m后,又走了60m,再走100m回到原地。小强在操场上向东走了80m后,又走60m的方向是

2.如图,在操场上竖直立着一根长为2米的测影竿,早晨测得它的影长为4米,中午测得它的影长为1米,则ABC三点能否构成直角三角形?为什么?

3.如图,在我国沿海有一艘不明国籍的轮船进入我国海域,我海军甲、乙两艘巡逻艇立即从相距13海里的AB两个基地前去拦截,六分钟后同时到达C地将其拦截。已知甲巡逻艇每小时航行120海里,乙巡逻艇每小时航行50海里,航向为北偏西40°,问:甲巡逻艇的航向?

参考答案:

1.向正南或正北。

2.能,因为BC2=BD2+CD2=20AC2=AD2+CD2=5AB2=25,所以BC2+AC2= AB2

3.由△ABC是直角三角形,可知∠CAB+CBA=90°,所以有∠CAB=40°,航向为北偏东50°。

第四步:课后练习

1.一根24米绳子,折成三边为三个连续偶数的三角形,则三边长分别为 ,此三角形的形状为

2.一根12米的电线杆AB,用铁丝ACAD固定,现已知用去铁丝AC=15米,AD=13米,又测得地面上BC两点之间距离是9米,BD两点之间距离是5米,则电线杆和地面是否垂直,为什么?

3.如图,小明的爸爸在鱼池边开了一块四边形土地种了一些蔬菜,爸爸让小明计算一下土地的面积,以便计算一下产量。小明找了一卷米尺,测得AB=4米,BC=3米,CD=13米,DA=12米,又已知∠B=90°。

参考答案:

16米,8米,10米,直角三角形;

2.△ABC、△ABD是直角三角形,AB和地面垂直。

3.提示:连结ACAC2=AB2+BC2=25AC2+AD2=CD2,因此∠CAB=90°,

S四边形=SADC+SABC=36平方米。

留白:

(供教师个性化设计)

附:板书设计

教后反思: 留白:(供心得体会与反思)

授课时间:______________



八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备课人:

课题:平行四边形及其性质

教学内容:平行四边形及其性质

教学 目标

1探索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的性质;会应用平行四边形的三个性质.

2. 经历探索平行四边形性质的过程,发现学生的合情推理的意识,提高应用能力.

3培养学生严谨的推理能力,和合作交流的习惯,体会平行四边形的实际应用价值.

重点

难点

理解并应用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的性质.

运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进行有关的论证和计算.

教学

准备

教师准备

是否需

要课件

学生准备

教学过程设计一,

一,预习新知

1)画出凸四边、指出它的主要元素-----顶点、边、角、对角线的性质,

2)复习四边形的对边、邻边,对角、邻角的概念。

3)复习三角形中角的对边、边的对角概念。

2、四边形中的两组对边按位置关系分为几种情况?(观察下图得出结论)

3、对比引出平行四边形的概念

1)你能根据图形叙述平行四边形的概念吗?

平行四边形的定义:

使用方法: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AD BCAB CD (平行四边形的定义)

反之 ADBCAB CD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定义)

2)平行四边形的符号表示方法: ABCD

3)注意它与梯形的对比,及它与四边形的特殊与一般的关系:平行四边形是特殊的四边形,因此它具有四边形的一切性质,同时它还具有一般四边形不具备的特殊性质。

二、课堂展示:(探索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及其证明)

从平行四边形的主要元素-----边、角、对角线的位置关系及数量关系入手,观察猜想

位置关系及数量关系入手,观察猜想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1)边:①对边平行(定义),②对边相等

如图:AD=BCAB=CDAD BCAB CD

2)角:③对角相等④邻角互补,

如图:∠DAB=BCD,∠ADC=CBA,∠DAB+ABC=180 0

3)对角线:⑤对角线互相平分

如图:AO=CODO=BO,(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含义是什么?)

2、性质的证明

图(1 图(2 图(3

1)如图(1)以上性质其中①④可直接由平行四边形的定义与平行线的性质证明得的。

2)如图(2)添加一条对角线,将四边形分割成两个三角形,利用全等三角形知识证出性质②③

证明过程:已知,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求证 :∠A=C,∠ADC=CBAAD=BCAB=CD

证明:连结BD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AD BCAB CD

∴∠ADB=CBD,∠ABD=CDB

∴∠ADC=CBA

DB=BD

∴△ABD≌△CDBASA

A=CAD=BCAB=CD

3)如图(3)再添加另一条对角线,将四边形分割成四个三角形,利用全等三角形知识证出性质⑤

证明过程由你完成(相信你一定行)

如图∵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①AB AD

AB= =

③∠B= ,∠A=

④∠B+ =1800,∠ + =1800

若连结ACBD交于点O,则又可得出⑤, = =

三:随堂练习:⑴课本八十四页练习

.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已知ABBCCD三条边的长度分别为(x+3),(x-4)和16,则这个四边形的周长是    

.课堂检测:

1、判断题:⑴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平行且相等

⑵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

⑶平行四边形两邻边之和为10cm,则周长为20cm

⑷平行四边形ABCD中,∠B+D=,那么∠A=

2、填空题:⑴平行四边形两邻边之比为12且较长边为8cm则周长为 cm

⑵平行四边形ABCD的周长为16cm,且AB=BC,则平行四边形ABCD的各边长分别为

⑶平行四边形两邻角之比是13,则平行四边形各内角的度数分别为

3、平行四边形有一个角的平分线和一边相交,且把这条边分成4cm5cm的两条线段,求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周长。

留白:

(供教师个性化设计)

附:板书设计

一,预习新知

二、课堂展示:

三:随堂练习

.课堂检测

教后反思

授课时间:_______________



八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备课人

课题:平行四边形的判定

教学内容:平行四边形的判定

教学 目标

1.在探索平行四边形的判别条件中,理解并掌握用边、对角线来判定平行四边形的方法

2. 会综合运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和性质来解决问题.

3培养用类、逆向联想及运动的思维方法来研究问题.[

重点

难点

理解和掌握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

几何推理方法的应用

教学

准备

教师准备

是否需

要课件

学生准备

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步:创景引入:

老师提问:

1、平行四边形定义是什么?如何表示?

2、平行四边形性质是什么?如何概括?

演示图片:选择各种四边形图片展示.

提出问题,在刚才演示的图片中,有哪些是平行四边形?你是怎样判断的?

【探究】:小明的父亲手中有一些木条,他想通过适当的测量、割剪,钉制一个平行四边形框架,你能帮他想出一些办法来吗?

请学生通过观察、测量、猜想、验证、探索构成平行四边形的条件,思考并探讨:

1)你能适当选择手中的硬纸板条搭建一个平行四边形吗?

2)你怎样验证你搭建的四边形一定是平行四边形?

3)你能说出你的做法及其道理吗?

4)能否将你的探索结论作为平行四边形的一种判别方法?你能用文字语言表述出来吗?

5)你还能找出其他方法吗?

总结:

平行四边形判定1 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判定2 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第二步:应用举例:

1(教材P963)已知:如图ABCD的对角线ACBD交于点OEFAC上的两点,并且AE=CF

求证:四边形BFDE是平行四边形.

分析:欲证四边形BFDE是平行四边形可以根据判定方法2来证明.

(证明过程参看教材)

问;你还有其它的证明方法吗?比较一下,哪种证明方法简单.

2(补充) 已知:如图,A′B′BA B′C′CB C′A′AC

求证: (1) ABCB′CABA′BCAC′

(2) ABC的顶点分别是B′C′A′各边的中点.

证明:(1) A′B′BAC′B′BC

. 四边形ABCB′是平行四边形.

 ABCB′(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

同理CABA′BCAC′

(2) (1)证得四边形ABCB′是平行四边形.同理,四边形ABA′C是平行四边形.

ABB′C ABA′C(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

B′CA′C

同理  B′AC′A A′BC′B

 ABC的顶点ABC分别是B′C′A的边B′C′C′A′A′B′的中点.

3(补充)小明用手中六个全等的正三角形做拼图游戏时,拼成一个六边形你能在图中找出所有的平行四边形吗?并说说你的理由

解:有6个平行四边形,分别是ABOFABCO BCDOCDEODEFOEFAO

理由是:因为正△ABO≌正△AOF,所以AB=BOOF=FA.根据 “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可知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其它五个同理.

第三步:随堂练习

1.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CBD相交于点O

1)若AD=8cmAB=4cm,那么当BC=___ _cmCD=___ _cm时,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

2)若AC=10cmBD=8cm,那么当AO=__ _cmDO=__ _cm时,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

2.已知:如图,ABCD中,点EF分别在CDAB上,DFBEEFBD于点O.求证:EO=OF

3.灵活运用课本P89例题,如图:由火柴棒拼出的一列图形,第n个图形由(n+1)个等边三角形拼成,通过观察,分析发现:

4个图形中平行四边形的个数为___ __ 6个)

8个图形中平行四边形的个数为___ __ 20个)第四步:课后练习:

1、在四边形ABCD中,ACBD 于点O,若AO=1/2AC,BO=1/2BD,则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2、在四边形ABCD中,ACBD 于点O,若OC= ,则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3、下列条件中,能够判断一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的是(

A)一组对角相等; B)对角线相等; c)一组对角相等; D)对角线相等;

3、下列条件中能判断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的是(

A、对角线互相垂直 B、对角线相等 C对角线互相垂直且相等 D对角线互相平分

4、已知,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ACBD相交于O点,经过O点的直线交BCADEF,求证:四边形BEDF是平行四边形.(用两种方法)

5、已知如图,O为平行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AC的中点,EF经过点O,且与AB交于E,与CD 交于F.求证:四边形AECF是平行四边形.

6、已知: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MN分别是OAOC中点,求证:BMDNBM=DN .

7已知:如图,△ABCBD平分∠ABCDEBCEFBC 求证:BE=CF

第四步:课后小结

留白:

(供教师个性化设计)

附:板书设计

一、情境导入

二、导入新课:

三、练习:

四、小结:

教后反思:



课题名称:19.2.1 矩形() 备课人:

教学内容:19.2.1 矩形()

教学 目标

1.掌握矩形的概念和性质,理解矩形与平行四边形的区别与联系.

2.会初步运用矩形的概念和性质来解决有关问题.

3.渗透运动联系、从量变到质变的观点.

重点

难点

矩形的性质.

矩形的性质的灵活应用.

教学

准备

教师准备

多媒体

是否需要课件

学生准备

三角板、直尺等

教学过程设计

   一、课堂引入

展示生活中一些平行四边形的实际应用图片(推拉门,活动衣架,篱笆、井架等),想一想:这里面应用了平行四边形的什么性质?

2、探索新知

1.思考:拿一个活动的平行四边形教具,轻轻拉动一个点,观察不管怎么拉,它还是一个平行四边形吗?为什么?(动画演示拉动过程如图)

2.再次演示平行四边形的移动过程,当移动到一个角是直角时停止,让学生观察这是什么图形?(小学学过的长方形)引出本课题及矩形定义.

矩形定义: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做矩形(通常也叫长方形)

矩形是我们最常见的图形之一,例如书桌面、教科书的封面等都有矩形形象.

【探究】在一个平行四边形活动框架上,用两根橡皮筋分别套在相对的两个顶点上(作出对角线),拉动一对不相邻的顶点,改变平行四边形的形状.

随着∠α的变化,两条对角线的长度分别是怎样变化的?

∠α是直角时,平行四边形变成矩形,此时它的其他内角是什么样的角?它的两条对角线的长度有什么关系?

操作,思考、交流、归纳后得到矩形的性质.

矩形性质1  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矩形性质2  矩形的对角线相等.

如图,在矩形ABCD中,ACBD相交于点O,由性质2AO=BO=CO=DO=AC=BD.因此可以得到直角三角形的一个性质: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例题分析

1 (教材例1)已知:如图,矩形ABCD的两条对角线相交于点OAOB=60°AB=4cm,求矩形对角线的长.

分析:因为矩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所以它具有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平分的特殊性质,根据矩形的这个特性和已知,可得OAB是等边三角形,因此对角线的长度可求

解: 四边形ABCD是矩形,

 ACBD相等且互相平分.

 OA=OB

AOB=60°

OAB是等边三角形

矩形的对角线长AC=BD = 2OA=2×4=8cm).

2(补充)已知:如图 ,矩形 ABCDAB8 cm ,对角线比AD边长4 cm.求AD的长及点ABD的距离AE的长.

分析:(1)因为矩形四个角都是直角,因此矩形中的计算经常要用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而此题利用方程的思想,解决直角三角形中的计算,这是几何计算题中常用的方法.

略解:设AD=xcm,则对角线长(x+4cm,在RtABD中,由勾股定理:,解得x=6 AD=6cm

2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高是一个基本图形,利用面积公式,可得到两直角边、斜边及斜边上的高的一个基本关系式: AE×DB AD×AB,解得 AE 4.8cm

3(补充) 已知:如图,矩形ABCD中,EBC上一点,DFAEF,若AE=BC 求证:CEEF

分析:CEEF分别是BCAE等线段上的一部分,若AFBE,则问题解决,而证明AFBE,只要证明△ABE≌△DFA即可,在矩形中容易构造全等的直角三角形.

证明:∵ 四边形ABCD是矩形,

B=90°,且ADBC 1=2

DFAE AFD=90°.

B=AFD.又 AD=AE

ABE≌△DFAAAS).

AF=BE

EF=EC

此题还可以连接DE,证明△DEF≌△DEC,得到EFEC.

四、课堂练习

1.(填空)

1)矩形的定义中有两个条件:一是 ,二是

2)已知矩形的一条对角线与一边的夹角为30°,则矩形两条对角线相交所得的四个角的度数分别为

3)已知矩形的一条对角线长为10cm,两条对角线的一个交角为120°,则矩形的边长分别为 cm cm cm cm

2.(选择)

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矩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B)矩形的对角线相等

C)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 D)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做矩形

2)矩形的对角线把矩形分成的三角形中全等三角形一共有( ).

A2 B4 C6 D8

已知:如图,O是矩形ABCD对角线的交点,AE平分BADAOD=120°,求AEO的度数五、归纳小结(学生总结,老师点评)

本节课要掌握:

1.矩形定义: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做矩形(通常也叫长方形)

2.矩形性质1  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矩形性质2  矩形的对角线相等.

如图,在矩形ABCD中,ACBD相交于点O,由性质2AO=BO=CO=DO=AC=BD.因此可以得到直角三角形的一个性质: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六、布置作业

1.(选择)矩形的两条对角线的夹角为60°,对角线长为15cm,较短边的长为( ).

(A)12cm (B)10cm (C)7.5cm (D)5cm

2在直角三角形ABC,∠C=90°,AB=2ACAB的度数

3已知矩形ABCDBC=2ABEBC的中点求证EAED

4.如图,矩形ABCD中,AB=2BC,且AB=AE,求证:∠CBE的度数.

留白:

(供教师个性化设计)

附:板书设计

教后反思: 留白:(供心得体会与反思)

授课时间:________

课题名称:19.2.1 矩形() 备课人:

教学内容:矩形的判定方法

教学 目标

1.理解并掌握矩形的判定方法.

2.使学生能应用矩形定义、判定等知识,解决简单的证明题和计算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重点

难点

矩形的判定

矩形的判定及性质的综合应用

教学

准备

教师准备

多媒体

是否需要课件

学生准备

三角板、直尺等

教学过程设计

一、课堂引入  

1.什么叫做平行四边形?什么叫做矩形?

2.矩形有哪些性质?

3.矩形与平行四边形有什么共同之处?有什么不同之处?

二、探索新知

事例引入:小华想要做一个矩形像框送给妈妈做生日礼物,于是找来两根长度相等的短木条和两根长度相等的长木条制作,你有什么办法可以检测他做的是矩形像框吗?看看谁的方法可行?

通过讨论得到矩形的判定方法

矩形判定方法1:对角钱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矩形判定方法2: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

(指出:判定一个四边形是矩形,知道三个角是直角,条件就够了.因为由四边形内角和可知,这时第四个角一定是直角.)

三、例题分析

1(补充)下列各句判定矩形的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1)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 ×

2)有四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

3)四个角都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

     4)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 ×

     5)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垂直的四边形是矩形; ×

6)对角线互相平分且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

7)对角线相等,且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 ×

8)一组邻边垂直,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

    9)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且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 (√)

指出:

    l)所给四边形添加的条件不满足三个的肯定不是矩形;

    2)所给四边形添加的条件是三个独立条件,但若与判定方法不同,则需要利用定义和判定方法证明或举反例,才能下结论.

2 (补充)已知 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AOB是等边三角形,AB=4 cm,求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分析:首先根据AOB是等边三角形及平行四边形对角线互相平分的性质判定出ABCD是矩形,再利用勾股定理计算边长,从而得到面积值

解: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 AO=ACBO=BD

  AO=BO

  AC=BD

  ABCD是矩形(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Rt△ABC中,

  AB=4cmAC=2AO=8cm

∴ BC=cm).

3 (补充)  已知:如图(1),ABCD的四个内角的平分线分别相交于点EFGH.求证:四边形EFGH是矩形.

分析:要证四边形EFGH是矩形,由于此题目可分解出基本图形,如图(2),因此,可选用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来证明.

证明: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ADBC

 DABABC=180°

AE平分DABBG平分ABC

 EABABG=×180°=90°.

 AFB=90°

同理可证 AED=BGC=CHD=90°

四边形EFGH是平行四边形(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

四、课堂练习

1.(选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有一组对角是直角的四边形一定是矩形(B)有一组邻角是直角的四边形一定是矩形

C)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矩形 D)对角互补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2已知:如图 ,在ABC中,C90° CD为中线,延长CD到点E,使得 DECD.连结AEBE,则四边形ACBE为矩形.

归纳小结

(学生总结,老师点评)

本节课要掌握:

矩形的判定方法

矩形判定方法1:对角钱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矩形判定方法2: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

六、布置作业

1.工人师傅做铝合金窗框分下面三个步骤进行:

先截出两对符合规格的铝合金窗料(如图),使ABCDEFGH

摆放成如图的四边形,则这时窗框的形状是 形,根据的数学道理是:

将直角尺靠紧窗框的一个角(如图),调整窗框的边框,当直角尺的两条直角边与窗框无缝隙时(如图),说明窗框合格,这时窗框是 形,根据的数学道理是:

2.在RtABC中,C=90°AB=2AC,求AB的度数.

留白:

(供教师个性化设计)

附:板书设计

19.2.1 矩形()

一、课堂引入二、探索新知 三、例题分析

四、课堂练习五、归纳小结六、布置作业

教后反思: 留白:(供心得体会与反思)

授课时间:_______________



课题名称:19.2.2 菱形(一) 备课人:

教学内容:19.2.2 菱形(一)

教学 目标

1.掌握菱形概念,知道菱形与平行四边形的关系.

2.理解并掌握菱形的定义及性质12;会用这些性质进行有关的论证和计算,会计算菱形的面积.

3.通过运用菱形知识解决具体问题,提高分析能力和观察能力.

4.根据平行四边形与矩形、菱形的从属关系,通过画图向学生渗透集合思想.

重点

难点

菱形的性质12

菱形的性质及菱形知识的综合应用.

教学

准备

教师准备

多媒体

是否需

要课件

学生准备

三角板、直尺等

教学过程设计

一、课堂引入

  (复习)什么叫做平行四边形?什么叫矩形?平行四边形和矩形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3、探索新知

我们已经学习了一种特殊的平行四边形——矩形,其实还有另外的特殊平行四边形,请看演示:(可将事先按如图做成的一组对边可以活动的教具进行演示)如图,改变平行四边形的边,使之一组邻边相等,从而引出菱形概念.

菱形定义: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叫做菱形.

【强调】 菱形(1)是平行四边形;(2)一组邻边相等.

让学生举一些日常生活中所见到过的菱形的例子.

三、例题分析

1 (补充) 已知:如图,四边形ABCD是菱形,FAB上一点,DFACE

  求证:AFD=CBE

证明: 四边形ABCD是菱形,

  CB=CD CA平分BCD

  BCE=DCE.又 CE=CE

BCE≌△COBSAS).

  CBE=CDE

∵ 在菱形ABCD中,ABCD ∴∠AFD=FDC

 ∠AFD=CBE 2 (教材例2)略

四、课堂练习

1.若菱形的边长等于一条对角线的长,则它的一组邻角的度数分别为

2.已知菱形的两条对角线分别是6cm8cm ,求菱形的周长和面积.

3.已知菱形ABCD的周长为20cm,且相邻两内角之比是12,求菱形的对角线的长和面积.

4.已知:如图,菱形ABCD中,EF分别是CBCD上的点,且BE=DF.求证:AEF=AFE

五、归纳小结(学生总结,老师点评)

本节课要掌握:菱形定义: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叫做菱形.

【强调】 菱形(1)是平行四边形;(2)一组邻边相等.

六、布置作业

1.菱形ABCD中,∠D∶∠A=31,菱形的周长为 8cm,求菱形的高.

2.如图,四边形ABCD是边长为13cm的菱形,其中对角线BD10cm,求(1)对角线AC的长度;(2)菱形ABCD的面积.

留白:

(供教师个性化设计)

附:板书设计

19.2.2 菱形(一)

1、课堂引入二、探索新知 三、例题分析

四、课堂练习 五、归纳小结 六、布置作业

教后反思:



课题名称:19.2.2 菱形(二) 备课人:

教学内容:19.2.2 菱形(二)

教学 目标

1.理解并掌握菱形的定义及两个判定方法;会用这些判定方法进行有关的论证和计算;

2.在菱形的判定方法的探索与综合应用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及逻辑思维能力.

重点

难点

菱形的两个判定方法.

判定方法的证明方法及运用.

教学

准备

教师准备

多媒体

是否需

要课件

学生准备

三角板、直尺等

教学过程设计

一、课堂引入

复习

1)菱形的定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

2)菱形的性质1 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

3 菱形的性质2 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并且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二、探索新知 

1.运用菱形的定义进行菱形的判定,应具备几个条件?(判定:2个条件)

2.【问题】要判定一个四边形是菱形,除根据定义判定外,还有其它的判定方法吗?

3.【探究】(教材P109的探究)用一长一短两根木条,在它们的中点处固定一个小钉,做成一个可转动的十字,四周围上一根橡皮筋,做成一个四边形.转动木条,这个四边形什么时候变成菱形?

通过演示,容易得到:

菱形判定方法1  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注意此方法包括两个条件:(1)是一个平行四边形;(2)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

通过教材P109下面菱形的作图,可以得到从一般四边形直接判定菱形的方法:

菱形判定方法2  四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三、例题分析

1 (教材例3)略

2(补充)已知:如图ABCD的对角线AC的垂直平分线与边ADBC分别交于EF

求证:四边形AFCE是菱形.

证明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AEFC

  1=2

又  AOE=COFAO=CO

  AOE≌△COF

  EO=FO

  四边形AFCE是平行四边形.

又  EFAC

  AFCE是菱形(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例3(选讲) 已知:如图,ABC中, ACB=90°,BE平分ABCCDABDEHABHCDBEF

求证:四边形CEHF为菱形.

略证:易证CF∥EHCE=EH,在Rt△BCE中,∠CBE+∠CEB=90°,在Rt△BDF中,∠DBF+∠DFB=90°,因为∠CBE=∠DBF∠CFE=∠DFB,所以∠CEB=∠CFE,所以CE=CF

所以,CF=CE=EHCFEH,所以四边形CEHF为菱形.

四、课堂练习

1.填空:

1)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

2)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的四边形是________

3)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________

4)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且对角线 的四边形是菱形.

2.画一个菱形,使它的两条对角线长分别为6cm8cm

4、如图,O是矩形ABCD的对角线的交点,DEACCEBDDECE相交于E,求证:四边形OCED是菱形。

五、归纳小结(学生总结,老师点评)

本节课要掌握:菱形判定方法1  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注意此方法包括两个条件:(1)是一个平行四边形;(2)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

菱形判定方法2  四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六、布置作业

1下列条件中,能判定四边形是菱形的是 ).

A)两条对角线相等 B)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

C)两条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垂直 D)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

2.已知:如图,M是等腰三角形ABC底边BC上的中点,DMABEFABMEACDGAC.求证:四边形MEND是菱形.3.做一做:设计一个由菱形组成的花边图案.花边的长为15 cm,宽为4 cm,由有一条对角线在同一条直线上的四个菱形组成,前一个菱形对角线的交点,是后一个菱形的一个顶点.画出花边图形. 

留白:

(供教师个性化设计)

附:板书设计

19.2.2 菱形(二)课堂引入二、探索新知 三、例题分析四、课堂练习五、归纳小结六、布置作业

教后反思: 留白:(供心得体会与反思)



课题名称:19.2.3正方形 备课人:

教学内容:19.2.3正方形

教学 目标

1.掌握正方形的概念、性质和判定,并会用它们进行有关的论证和计算.

2.理解正方形与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的联系和区别,通过正方形与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的联系的教学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重点

难点

正方形的定义及正方形与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的联系.

正方形与矩形、菱形的关系及正方形性质与判定的灵活运用.

教学

准备

教师准备

多媒体

是否需

要课件

学生准备

三角板、直尺等

教学过程设计

一、课堂引入

做一做:用一张长方形的纸片(如图所示)折出一个正方形.

学生在动手做中对正方形产生感性认识,并感知正方形与矩形的关系.

2、探索新知

问题:什么样的四边形是正方形?

正方形定义:有一组邻边相等并且有一个角是直角平行四边形叫做正方形

指出:正方形是在平行四边形这个大前提下定义的,其定义包括了两层意:

1)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 (菱形)

2)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 (矩形)

2.【问题】正方形有什么性质?

由正方形的定义可以得知,正方形既是有一组邻边相等的矩形,又是有一个角是直角的菱形.

所以,正方形具有矩形的性质,同时又具有菱形的性质.

三、例题分析

1(教材P111的例4 求证: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把正方形分成四个全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

已知: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如图).

求证:△ABO△BCO△CDO△DAO是全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

证明  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AC=BD ACBD

AO=CO=BO=DO(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并且互相垂直平分).

 △ABO△BCO△CDO△DAO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并且 ABO ≌△BCO≌△CDO≌△DAO

2 (补充)已知:如图,正方形ABCD中,对角线的交点为OEOB上的一点,DGAEGDGOAF

求证:OE=OF

分析:要证明OE=OF,只需证明AEO≌△DFO,由于正方形的对角线垂直平分且相等,可以得到AOE=DOF=90°AO=DO,再由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可以得到EAO=FDO,根据ASA可以得到这两个三角形全等,故结论可得.

证明: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 ∠AOE=∠DOF=90°AO=DO(正方形的对角线垂直平分且相等).

DG⊥AE ∴ ∠EAO+∠AEO=∠EDG+∠AEO=90°

EAO=FDO

AEO ≌△DFO

OE=OF

3 (补充)已知:如图,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分别过点AC两点作l1l2,作BMl1MDNl1N,直线MBDN分别交l2QP点.

求证:四边形PQMN是正方形.

分析:由已知可以证出四边形PQMN是矩形,再证ABM≌△DAN,证出AM=DN,用同样的方法证AN=DP.即可证出MN=NP.从而得出结论.

证明:略

四、课堂练习

1正方形的四条边____ __,四个角___ ____,两条对角线____ ____

2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对角线相等的菱形是正方形;(

对角线互相垂直的矩形是正方形;(

③对角线垂直且相等的四边形是正方形;(

④四条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正方形;(

四个角相等的四边形是正方形

5.已知:如图,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EF分别

CDCB延长线上的点,且DEBF

求证:AFEAEF

4.如图,E为正方形ABCD内一点,且△EBC是等边三角形,

求∠EADECD的度数

五、归纳小结(学生总结,老师点评)

本节课要掌握:1.正方形定义.指出:正方形是在平行四边形这个大前提下定义的,其定义包括了两层意:

1)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 (菱形)

2)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 (矩形)

2.正方形性质

正方形具有矩形的性质,同时又具有菱形的性质.

六、布置作业

1.已知:如图,点E是正方形ABCD的边CD上一点,点FCB的延长线上一点,且DE=BF

求证:EAAF

2已知:如图,△ABC中,∠C=90°CD平分∠ACBDE⊥BCEDF⊥ACF.求证:四边形CFDE是正方形.

3已知:如图,正方形ABCD中,EBC上一点,AF平分∠DAECDF,求证:AE=BE+DF

留白:

(供教师个性化设计)

附:板书设计

教后反思: 留白:(供心得体会与反思)

授课时间:_______________



八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备课人:

教学内容:梯形(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知道梯形、直角梯形、等腰梯形的有关概念

2探索并了解等腰梯形的性质,并会运用有关概念和性质进行有关问题的论证和计算;

3通过添加辅助线,体会平移、轴对称的有关知识在研究等腰梯形性质中的运用,体会图形变换的方法和转化的思想

重点难点

1、重点是等腰梯形的性质的探索及应用

2、难点是等腰梯形的性质的探索及证明,解决梯形问题的基本方法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是否需要课件

学生准备

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问题情景,引入新课

活动1 忆一忆

问题:

1    梯形的定义是什么?

2    梯形各部分名称是什么?

3    你知道的特殊的梯形有哪些?

4    梯形的内、外角和是多少?相邻两底角有什么关系?梯形面积公式是什么?

由于梯形的基本概念学生在小学时学习过,所以由学生提前独立整理,上课时师生共同进行回顾整理,为本节课的顺利进行做好铺垫,也比较自然的引出本节课题。

二、讲授新课

活动2 试一试,探一探

1)、同学们手中有一个矩形,如果用剪刀只剪一刀,怎样能得到一个等腰梯形?完成后想一想这个过程说明了等腰梯形具有怎样对称性质?

2)、利用剪出的等腰梯形,同学们还能发现等腰梯形有哪些性质?

学生课前准备好剪刀、矩形等用具,独立试验,只剪一刀得到一个等腰梯形。

教师提出问题,并进行巡视指导,并引导学生得出相应的命题

学生结合图形、已知和求证,写出并讲解其证明过程。

活动3 练一练

1、如图,延长等腰梯形ABCD的腰BACD,相交于点E,求证①△EBC是等腰三角形;②△EAD是等腰三角形。

教师给出例题,学生独立思考,证明,板演,讲解,发表见解,师生共同评价。通过例1和相应的练习,实现将知识向能力的转化,让学生能主动尝试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同时训练学生能清晰、有条理的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做到言之有理、落笔有据,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活动4 测一测,理一理

学生反馈。学生进行本节课反馈。

学生归纳。让学生谈谈这节课学习的体会合收获,各抒己见,教师对学生的回答给予帮助,让语言表达更准确。

布置作业。测试相关内容的学习。

留白:

(供教师个性化设计)

附:板书设计

教后反思: 留白:(供心得体会与反思)

授课时间:______________



八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备课人:

课题:梯形(二)

教学内容:梯形(二)

教学目标

1.能说出和证明等腰梯形的判定定理.

2.能运用等腰梯形的判定定理进行有关的判定、论证和计算.

3.会画出符合条件的等腰梯形.

重点难点

梯形的判定及应用

解决梯形问题的基本方法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是否需要课件

学生准备

教学过程设计

一、 创设问题情景,引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研究了梯形,并且研究了特殊的梯形等腰梯形的概念及其性质,请同学们说出什么样的梯形是等腰梯形?两腰梯形有什么性质?

(学生讨论)等腰梯形是特殊的梯形,所以它具有梯形的性质,它还具有下列一般梯形所不具备的性质.同一底上两个内角相等;对角线相等;是轴对称图形.

下面请同学们来做一做(老师播放课件,学生进行画、讨论、总结)

在下图中的每个三角形中画一条线段.

(1) 怎样画才能得到一个梯形?

(2) 在哪些三角形中,能够得到一个等腰梯形呢?

(1) 因为梯形的上、下两底平行且不相等,所以只要在三角形的两边上各找一点,使这两点的连线平行于第三边即可得到梯形。

(2) 第(2)(3)个三角形中能够得到一个等腰梯形。在等腰三角形的两腰上分别找一点,使这两点的连线平形于等腰三角形的底边即可得到一个等腰梯形。

(3) 说得太好了,这节课,我们就来探讨等腰梯形的判定。

二、讲授新课

受刚才做图的启发:只有等腰三角形才能得到等腰梯形。请同学们靠虑下面的问题。

议一议:

“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这个命题成立吗?能否加以证明。

学生活动:

(通过想一想,试一试,议一议。做一做的小活动,初步懂得添加辅助线的一般方法,学会将梯形问题转化为平行四边形、矩形、等腰三角形来处理)

证法一:如图延长BA.CD相交于点E.

∵∠B=∠C(三角形中等角对边等)

BECE.

∵四边形ABCD是梯形,

ADBC.

∴∠EAD=∠B,EDA=∠C.

ABCD,

∴梯形ABCD是等腰梯形.

证法二: 如图将CD平移到AE位置.

此时四边形AECD是平行四边形.

AECDAECD,

∴∠AEB=∠C.

又∵∠B=∠C,

∴∠B=∠AEB.

ABAE.(三角形等角对边等)

ABCD.

因此梯形ABCD是等腰梯形.

证法三: 如图作梯形ABCD的高AEDF分别交于BCEF.

∵梯形上、下底平行,ADBC,

AEDF.(夹在平行线间的垂线段相等)

又∵∠AEB=∠DFC90°,B=∠C,

∴△ABE≌△DCF.

ABDC

∴梯形ABCD是等腰梯形.

通过活动,同学的说理能力以有了很大提高。由此我们也得到等腰梯形的两种判定方法。

(1) 两腰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2) 同一底上两个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应用举例:

【列2如下图,梯形ABCD,BCAD,DCAB.DEDC,A100°,求梯形其他三个内角的度数.

师生共析:

(1) 梯形上、下底平行,可以由同旁内角互补求得∠B=80°

(2) 可想办法证明梯形ABCD是等腰梯形,从而解决∠C和∠ADC的问题.

:BCAD,DEAB,

∴四边形ABED是平行四边形.

AB=DE.

DE=DC

AB=DC.

梯形ABCD是等腰梯形,

∴∠C=B=180°-A=80°,

D=A=100°.

补充题:画一个等腰梯形,使它的上.下底分别为4cm10cm,高为3cm.

分析:假设等腰梯形ABCD已画出,如下图,作出AEDF,可证得RtABE RtDCF,所以EF=AD=4cm,BE=CF==3cm.于是可先画出RtABE,进而确定点C,AADBC,使AD=4cm,可确定D,连接DC,即可确定等腰梯形ABCD.

画法:(1)画RtABE使∠AEB=90°,AE=3cm,BE=3cm.

2)延长BEC使BC=10cm.

3)过AAMBC,且使BCAMAB的同旁,AM上截取AD=10cm.

4)连接DC,则梯形ABCD就是所要画的等腰梯形.(如图)

(还可以启发学生思考、讨论,得多种画法)

如左下图,平行移动一腰ABDF,可在RtCDF中算出腰CD的长,CD=cm,因此可先画出等腰△DCE,从而画出等腰梯形ABCD;又如右下图利用等腰梯形轴对称图形,且对称轴是连结上、下两底中点的线段所在的直线.因此可以先画梯形ABEF使EF=3cm,EFBE,BE=6cm,AFBE.然后利用轴对称性画出等腰梯形ABCD.

三、随堂练习

1;课本P119练习3,4.

2,参看列1:证法三.

2,画法:参看补充题.

腰长=

周长=2

面积=

2、补充练习.

(1)等腰梯形与等腰三角形有哪些联系?

有两各内角是70得梯形一定是等腰梯形?为什么?

四、课时小结

等腰梯形的判定方法:

(1)两腰相等

(2)同底上的两个角相等

梯形的画法:画出符合条件的梯形,通常先要“分析”,借助铺线找出可以画出的部分图形(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等).

梯形中常用的四种辅助线的添法(如下图):

五、课后作业

习题19.3 3457810.

留白:

(供教师个性化设计)

附:板书设计

教后反思: 留白:(供心得体会与反思)

授课时间:______________



八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备课人:

课题:梯形三

教学内容: 梯形三

教学目标

使学生掌握梯形中位线定理,并能熟练地用它进行有关的论证和计算,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具有“类比”和“转化”的数学思想和应用意识

经历探索会运用梯形的中位线和性质进行有关问题的论证和计算

通过探索梯形的中位线的性质,提升学生的对知识的横向联系的素质

重点难点

梯形中位线性质及其证明.

任意多边形面积的计算.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是否需要课件

学生准备

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步:复习提问

1.什么叫做三角形的中位线?它有什么性质?

2.等边三角形各边中点的连线形成什么图形?

3.形也有中位线.那么梯形的中位线及性质是什么?

第二步:讲授新课:

1梯形中位线:连结梯形两腰中点的线段叫做梯形的中位线.

强调:梯形中位线是连结中点的线段,而不是连结两底中点线段

2梯形中位线定理 梯形中位线平行于两底,并且等于两底和的一半.

该定理的证明关键是如何添加辅助线,把梯形中位线转化成三角形的中位线.

设法把梯形中位线转化为三角形中位线.

3. 等腰梯形的常用辅助线的添加方法

作法一:过点CCFADAB延长线于F

作法二:过AAFDCFBEDCE

作法三:延长DACB交于点O

作法四: 过点B BEAD,交DC于点

作法五:过点BBEACDC延长线于点

作法一 作法二

作法三

4.梯形、多边形面积的计算

小学学过的梯形面积S=(ab)h÷2 ,而l=(ab)÷2,推出S=lh(l为梯形中位线长,h为梯形高)

多边形面积的求法,任意多边形面积可以通过辅助线,把它分割成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就可以利用这些图形的面积公式计算任意多边形面积.

第三步:应用举例:

1:课本P121习题第9(让学生思考并寻求证明方法,教师加以巡视及点拨.

分析:如图,连AN并延长交BC延长线于E,这样可证ADN≌△ECN,AD=CEMN变成ABE的中位线,可得,且有MNBCAD

小结:1.梯形中位线性质:梯形中位线平行于两底,并且等于两底和的一半.该定理的证明关键是如何添加辅助线,把梯形中位线转化成三角形的中位线.

2 有一块四边形的地ABCD 测得AB=26mBC=10mCD=5m,顶点BCAD的距离分别为10m4m,求这块地的面积.

第四步:课堂小结

对三角形、梯形中位线知识进行归纳:

1.三角形中位线定义、性质与判定

2.梯形中位线的定义、性质与判定.

3.多边形面积的计算原则(分割)

留白:

(供教师个性化设计)

附:板书设计

教后反思: 留白:(供心得体会与反思)

授课时间:______________



八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备课人:

课题:课题学习 重心(一)

教学内容:重心(一)

教学目标

1、 探究规则几何图形的重心;探究不规则几何图形的重心。

2、通过悬挂的方法探求不规则几何图形的重心。

3在进行活动探究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积极动手,合作交流的意识与合情的归纳推理。

重点难点

各种几何图形重心的探究。

各种几何图形重心的探究。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是否需要课件

学生准备

教学过程设计

一、 创设问题情景,搭建探究平台

杂技演员用竹竿顶碗,碗从竿上掉不下来是由于碗保持一种平衡,这种平衡需要什么条件呢?大家可以拿自己的一个笔记本,用笔来顶,看看笔顶的位置对平衡有什么影响?

笔顶的位置对平衡有很大的影响,笔如果顶在笔记本的边缘上,笔记本就保持不了平衡,笔尖如果顶在本的中心,笔记本就可以保持平衡。

经过一番思考与观察后,我们拿出一块均匀的木板,用指头来顶它,总可以找到一个点让木板保持平衡,这个平衡点就是木板的重心,

二、 讲授新课

现在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木条,来探究下面的问题.

探究一:线段的重心.

活动过程:

1. 学生分组活动,用手指顶住一根均匀的木条,来找木条的平衡点;

2. 用刻度尺量出平衡点的位置;

3. 再用另外一根木条重复上面的活动.

木条的重心在木条的哪个位置上呢?在木条的中点上。

现在我请一个同学来总结一下线段的重心在哪儿?线段的重心就是线段的中心。

同学们做得很好.下面我们来探究第二个会问题.

探究二:平行四边形的重心。

从前面的探究过程我们可以受到一定的启发,同学们现在还按照刚才分开的组,各组设计自己的探究方案,来得到平行四边形的重心.

(学生分组讨论探究,教师听取学生意见,并且做出指点)

第一组:我们组设计的方案是,用五个手指叉开撑住平行四边形薄板,然后慢慢将五指并拢,做时要尽量使薄板保持平衡,不掉地上,当五指并拢的近似一点时,而且薄板仍保持平衡,那么就找到薄板的重心了.我们每个同学都是过,差不多了.

第二组:我们组是用正方形薄板来探究的,由于前面的探究一中,我们得知:线段的重心是线段的中心,而正方形的四条边是相等的线段,所以,我们的探究结论是正方形的重心在它两对对边中点连线的交界处.

第三组:我们组是把一个平行四边形薄板放在桌子上的一支铅笔上,慢慢移动薄板让它平衡,然后再换个角度,前后两次铅笔所在位置的交点就该是平行四边形的重心.

现在让我们来概括一下.同学们将自己找到重心的平行四边形薄板拿出来,用铅笔将薄板相对的顶点连接起来,也就是画出薄板的对角线,看看会出现什么结论?

我们找到的重心离对角线的交点很近,它们是不是同一个点呢?

你可以用手指顶住对角线的交点将薄板慢慢托起,看能否保持平衡.

大家看大屏幕演示课件)

结论:1.线段的重心是线段的中点.

2.平行四边形的重心,是它的两条对角线的交点.

三、课时小结

本节课我们分组探究了线段、平行四边形的重心,在这节课里同学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像力,设计探究方案,进一步强化了我们探索性学习,并且的出了两个结论:

(1) 线段的重心是线段的中点.

(2) 平行四边形的重心是它的对角线的交点.

四、课后作业

1. 阅读教材P115116,

2. 思考:如何寻找不规则几何体的重心.

留白:

(供教师个性化设计)

附:板书设计

19.4 课题学习 重心

1. 课题学习目的:通过寻找几何图形的重心,了解规则的几何图形的重心就是它的几何中心.

2. 工具准备

3. 集体活动

4. 课时小结

教后反思:

授课时间:______________



八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备课人:

课题:课题学习 重心()

教学内容:重心(二)

教学目标

1、进一步认识规则几何图形的重心就是它的几何中心.

2、讨论特殊三角形的重心.

3在进行探索的活动中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与合情的推理能力.

重点难点

用悬挂法探究不规则几何图形的重心.重点是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同时,认真思考

用悬挂法探究不规则几何图形的重心的过程.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是否需要课件

学生准备

教学过程设计

一、 创设问题情境,搭建研究平台

在上一节课我们探索研究了一些几何图形的重心,现在请同学们回顾一下上节课学习的内容.我们采用了什么样的方法来探究几何图形的重心?我们得到的结论是什么?

在上一节课,我们主要是通过实际操作,用手指顶举使物体平衡的方法来寻找几何图形的重心,我们得到的结论是:

(1) 线段的重心是线段的中点.

(2) 平行四边形的重心,是它的两条对角线的交点.

现在回过头来我们再想想,我们上节研究的几何图形有什么特点?(我们上节课研究的几何图形都是规则的几何体).

我们上节课研究的几何图形都是中心对称图形,所以这些几何图形的重心正好是它们的中心。下面,同学们再想一想:其他的几何图形,如三角形,其他任意的多边形有没有重心?如果有,它们的重心又如何找?这些也就是我们这节课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了.

二、 讲授新课

我们这一节内容,和物理之间有着很密切的联系.在物理学的力学部分有一个很重要的力,叫做重力.重力很重要,可以说离开重力,我们的世界就没有了规则,没有了界限,就会一片混乱.而重力的着力点就叫做物体的重心.

我们在这儿介绍这个力,就是引导同学们试着从力学的角度入手,来探究一些不规则几何图形的重心.

探究三: 三角形的重心.

活动过程:

先分组,然后各种对不同形状的三角形进行研究.

1. 在三角形薄板的每个顶点处钉一个小钉作为悬挂点;

2. 用下端系有小重物的细线缠绕在一个小钉上,吊起薄板,记下铅垂线的痕迹”;

3. 在另一个小钉上重复(2)的活动,找到两条铅垂线的交点.

上面的操作同学们都完成了吧?下面我们先来思考一个问题:如果在第三个小钉上重复上述活动中的(2),那么第三铅垂线会经过前两条铅垂线的交点吗?

同学们想得很正确,这一点确实是这个三角板的重心.前面的学习中我们就知道,用手指顶住物体的重心位置,物体会保持平衡.同样的道理,将物体悬挂后,物体保持平衡时,说明物体所受的力处于平衡状态,即每次所保留下来的铅垂线都要经过薄板的重心,那么两条铅垂线的交点就理所当然是薄板的重心了.

对于一个任意的三角形来说,我们要找它的重心,不可能每次都把它做成薄板去悬挂,所以我们有必要对上面操作的结果做进一步的分析,得到三角形重心的确切位置.

同学们找一下三条铅垂线与三角形三边的交点,看看交点的位置.

这三条铅垂线与对边的交点好像是对边的中点.

同学们想办法来证明一下,看是不是边的中点.

用刻度尺量一量,确实是三角形边上的中点.

我们数学还要有充分的理论依据,请大家认真思考,可以采用逆向思维:如果是中点,会有什么结果,也就是找找该点为边的中点的理论依据.

(思考、讨论)我觉得三角形薄板悬挂后,薄板处于平衡状态,那么说明铅垂线两侧的两部分一样重.这个薄板很均匀,使用我觉得铅垂线是将三角形薄板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了,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只能是所分得的两个小三角形的底边相等,所以说铅垂线肯定过了对边的中点.

这位同学分析得太精彩了,有理有据,思路条理、清楚,这说明三角形的重心是三条中线的交点.(播放课件)

结论:三角形的三条中线交于一点.这一点就是三角形的重心.

不同形状、不同类型的三角形的重心又会有什么不同?它们是否都在三角形内部?如下图所示.

第一组:我们组是找的锐角三角形的重心,它就在三角形内部.(如图a

第二组:我们的研究的直角三角形,我们发现直角三角形的重心也在三角形内部(如图b

第三组:我们研究的是钝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的重心仍在三角形上,而且在三角形的内部.

很好可以看出,三角形的重心全在三角形的内部,并且是三条中线的交点.

有了上面的内容做依据,我们可以很轻松地来完成下面的探究:

探究四:任意多边形的重心.

活动过程:

将任意多边形的薄板分发给每组同学,由学生仿照探究三中的方法,找到任意多边形的重心.

如图为任意五边形的重心.

在探究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正五边形,正六边形等图形的重心也是它们的中心.

这样我们就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规则几何图形的重心就是该图形的几何中心,而不规则的几何图形的重心需通过悬挂法来找.同学们请看大屏幕(播放课件).

课题总结:

通过这个课题学习活动,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1) 对于线段、平行四边形、等边三角形、正五边形、正六边形等规则的几何图形,它们的重心就是该图形的几何中心.

(2) 对于任何的多边形这些不规则的几何图形,它们的重心就需要采用悬挂法来找.

在得到这些结论的过程中,同学们能够互相配合,充分发挥自己的才智,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我们的探索中来,我相信每个同学对这两节课探究都会有很深切的体会.

三、课时小结

在前一节课的探索基础上,我们进一步对、任意多边形等一些不规则几何图形的重心进行了探究.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同学们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积极思考、大胆设想,体现了我们探究性学习的主旨,可以说,我们在这节课中收获是很大的.

四、课后作业

1. 复习总结两节课的探究结论,并作进一步的思考与认识.

2. 将对本课题的探究体验写成一个学习报告,与同学交流..

活动与探究

如果我们身旁没有量角器或三角尺,又需要做60°、30°、15°等大小的角,可以采用下面的方法(如下图).

1)对折矩形纸片ABCD,使ADBC重和,得到折痕EF,把纸片展平.

2)再一次折叠纸片,使点A落在EF,并使折痕过点B,得到折痕BM,同时得到了线段BN.

观察所得的∠ABM、∠MBN和∠NBC,在三个角有什么关系?你能证明吗?

通过证明可知,简单而准确.由此,15°、60°、120°、150°等角,就都容易得到了.

已知:矩形ABCD,EF分别为边ABCD的中点,NEF,MN=AM,(如图),BN=AB.

;ABM、∠MBN和∠NBC的大小

:如右图延长MNBC于点P

AM=MN,AB=NB,BM=BM,

∴△ABM≌△NBMSSS)∴∠ABM=MBN.

又∵EF为矩形ABCD的中位线,

MN=NP.

又∵BN=BN,BNM=BNP=Rt.

∴△BMN≌△BPN.

∴∠MBN=NBP.

∴∠ABM=MBN=NBP=30°.

留白:

(供教师个性化设计)

附:板书设计

教后反思: 留白:(供心得体会与反思)

授课时间:______________



第二十章数据的分析单元分析

从《标准》看,本章属于统计与概率领域。对于统计与概率领域的内容,本套教科书独立于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领域编写,共有四章。这四章内容采用统计和概率分开编排的方式,前三章是统计,最后一章是概率。统计部分的三章内容按照数据处理的基本过程来安排。我们在7年级上册和8年级上册分别学习了4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12 数据的描述,本章是统计部分的最后一章,主要学习分析数据的集中趋势和离散程度的常用方法。

在前面,我们学习了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的常用方法,将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组、列表、绘图等处理工作后,数据分布的一些面貌和特征可以通过统计图表等反映出来。为了进一步了解数据分布的特征和规律,还需要计算出一些代表数据一般水平(典型水平)或分布状况的特征量。对于统计数据的分布的特征,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分析:一是分析数据分布的集中趋势,反映数据向其中心值(平均数)靠拢或聚集的程度;二是分析数据分布的离散程度,反映数据远离其中心值(平均数)的趋势,三是分析数据分布的偏态和峰度,反映数据分布的形状。这三个方面分别反映了数据分布特征的不同侧面。根据《标准》的要求,本章从就前两个方面研究数据的分布特征。

  全章教学约需15课时(不包括选学内容的课时数),具体内容和课时分配如下:

201 数据的代表 6 202 数据的波动 5

203 课题学习 2课时 数学活动 小结 2



八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备课人:

课题:§201平均数(一)

教学内容:平均数(一)

教学目标

1、掌握算术平均数,加权平均数的概念。

2、会求一组数据的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

经历探索加权平均数对数据处理的过程 ,体验对统计基本思想的理解过程,能运用数据信息的分析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1、通过小组合作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

2、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重点难点

算术平均数,加权平均数的概念及计算。

加权平均数的概念及计算。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是否需要课件

学生准备

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步:引入新课:

在某次数学测试后,你想了解自己与班级平均成绩的比较,你先想了解该次数学成绩什么量呢?(引入课题)

第二步:讲授新课

1、引例:下面是某班30位同学一次数学测试的成绩,各小组讨论如何求出它们的平均分:

959987909086991009587888694929095 8786888690909980878699959292

甲小组:X= =91(分)

甲小组做得对吗?有不同求法吗?

乙小组:X= × × × × × × ×

= 91(分)

乙小组的做法可以吗?还有不同求法吗?

丙小组:先取一个数90做为基准a,则每个数分别与90的差为:

59-300-4、……、22

求出以上新的一组数的平均数X'=1

所以原数组的平均数为X=X'+90=91

想一想,丙小组的计算对吗?

2、议一议:问:求平均数有哪几种方法?

①平均数:一般地,如果有n个数x1x2……xn,那么,叫做这n个数的平均数,读作“x

加权平均数:如果n个数中,x1出现f1,x2出现f2次,……xk出现fk次,(这里f1+f2+……+fk=n),那么,根据平均数的定义,这n个数的平均数可以表示为  这样求得的平均数叫做加权平均数,其中f1f2……,fk叫做权。

利用基准求平均数X=X'+a

问:以上几种求法各有什么特点呢?

公式(1)适用于数据较小,且较分散。

公式(2)适用于出现较多重复数据。

公式(3)适用于数据较为接近于某一数据。

留白:

(供教师个性化设计)

附:板书设计

教后反思: 留白:(供心得体会与反思)

授课时间:______________



八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备课人:

课题:20.1.1平均数(二)

教学内容:平均数(二)

教学目标

1、加深对加权平均数的理解

2、会根据频数分布表求加权平均数,从而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会用计算器求加权平均数的值

经历探索加权平均数的应用过程,体验和理解统计的基本思想,学会频数分布表中应用加权平均数的方法。

乐于接触社会环境中的数学信息,了解数学对促进社会进步和发展人类理解精神的作用。

重点难点

根据频数分布表求加权平均数

根据频数分布表求加权平均数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是否需要课件

学生准备

一、 例习题的意图分析

1、教材P140探究栏目的意图。

1)、主要是想引出根据频数分布表求加权平均数近似值的计算方法。

2)、加深了对“权”意义的理解:当利用组中值近似取代替一组数据中的平均值时,频数恰好反映这组数据的轻重程度,即权。

这个探究栏目也可以帮助学生去回忆、复习七年级下的关于频数分布表的一些内容,比如组、组中值及频数在表中的具体意义。

2、教材P140的思考的意图。

1)、使学生通过思考这两个问题过程中体会利用统计知识可以解决生活中的许多实际问题

2)、帮助学生理解表中所表达出来的信息,培养学生分析数据的能力。

二、 课堂引入

采用教材原有的引入问题,设计的几个问题如下:

1)、请同学读P140探究问题,依据统计表可以读出哪些信息

2)、这里的组中值指什么,它是怎样确定的?

3)、第二组数据的频数5指什么呢?

4)、如果每组数据在本组中分布较为均匀,比组数据的平均值和组中值有什么关系。

三、 随堂练习

1、某校为了了解学生作课外作业所用时间的情况,对学生作课外作业所用时间进行调查,下表是该校初二某班50名学生某一天做数学课外作业所用时间的情况统计表

所用时间t(分钟)

人数

0t10

4

0<≤

6

20t20

14

30t40

13

40t50

9

50t60

4

1)、第二组数据的组中值是多少?

2)、求该班学生平均每天做数学作业所用时间

2、某班40名学生身高情况如下图,

请计算该班学生平均身高

答案1.1.15. 228. 2. 165

四、课后练习:

1、某公司有15名员工,他们所在的部门及相应每人所创的年利润如下表

部门

A

B

C

D

E

F

G

人数

1

1

2

4

2

2

5

每人创得利润

20

5

2.5

2

1.5

1.5

1.2

该公司每人所创年利润的平均数是多少万元?

2、下表是截至到2002年费尔兹奖得主获奖时的年龄,根据表格中的信息计算获费尔兹奖得主获奖时的平均年龄?

年龄

频数

28X30

4

30X32

3

32X34

8

34X36

7

36X38

9

38X40

11

40X42

2

3、为调查居民生活环境质量,环保局对所辖的50个居民区进行了噪音(单位:分贝)水平的调查,结果如下图,求每个小区噪音的平均分贝数。

答案:1.2.95万元 2.29 3.60.54分贝

留白:

(供教师个性化设计)

附:板书设计

教后反思: 留白:(供心得体会与反思)

授课时间:______________



八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备课人:

课题20.1 数据的代表

教学内容:20.1.2 中位数和众数(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认识中位数和众数,并会求出一组数据中的众数和中位数。

理解中位数和众数的意义和作用。它们也是数据代表,可以反映一定的数据信息,帮助人们在实际问题中分析并做出决策。

会利用中位数、众数分析数据信息做出决策

重点难点

认识中位数、众数这两种数据代表

利用中位数、众数分析数据信息做出决策。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是否需要课件

学生准备

教学过程设计

一、例习题的意图分析

1、教材P143的例4的意图

1)、这个问题的研究对象是一个样本,主要是反映了统计学中常用到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对于数据较多的研究对象,我们可以考察总体中的一个样本,然后由样本的研究结论去估计总体的情况。

2)、这个例题另一个意图是交待了当数据个数为偶数时,中位数的求法和解题步骤。(因为在前面有介绍中位数求法,这里不再重述)

3)、问题2显然反映学习中位数的意义:它可以估计一个数据占总体的相对位置,说明中位数是统计学中的一个重要的数据代表。

4)、这个例题再一次体现了统计学知识与实际生活是紧密联系的,所以应鼓励学生学好这部分知识。

2、教材P1455的意图

1)、通过例5应使学生明白通常对待销售问题我们要研究的是众数,它代表该型号的产品销售最好,以便给商家合理的建议。

2)、例5也交待了众数的求法和解题步骤(由于求法在前面已介绍,这里不再重述)

3)、例5也反映了众数是数据代表的一种。

二、课堂引入

严格的讲教材本节课没有引入的问题,而是在复习和延伸中位数的定义过程中拉开序幕的,本人很同意这种处理方式,教师可以一句话引入新课:前面已经和同学们研究过了平均数的这个数据代表。它在分析数据过程中担当了重要的角色,今天我们来共同研究和认识数据代表中的新成员——中位数和众数,看看它们在分析数据过程中又起到怎样的作用。

三、例习题的分析

教材P1444,从所给的数据可以看到并没有按照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因此,首先应将数据重新排列,通过观察会发现共有12个数据,偶数个可以取中间的两个数据146148,求其平均值,便可得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教材P1455,由表中第二行可以查到23.5号鞋的频数最大,因此这组数据的众数可以得到,所提的建议应围绕利于商家获得较大利润提出。

四、随堂练习

1某公司销售部有营销人员15人,销售部为了制定某种商品的销售金额,统计了这15个人的销售量如下(单位:件)

1800510250250210250210210150210150120120210150

求这15个销售员该月销量的中位数和众数。

假设销售部负责人把每位营销员的月销售定额定为320件,你认为合理吗?如果不合理,请你制定一个合理的销售定额并说明理由。

2、某商店34月份出售某一品牌各种规格的空调,销售台数如表所示:

1

1.2

1.5

2

3

12

20

8

4

4

16

30

14

8

根据表格回答问题:

商店出售的各种规格空调中,众数是多少?

假如你是经理,现要进货,6月份在有限的资金下进货单位将如何决定?

答案:1. 1210件、210 2)不合理。因为15人中有13人的销售额达不到320件(320虽是原始数据的平均数,却不能反映营销人员的一般水平),销售额定为210件合适,因为它既是中位数又是众数,是大部分人能达到的额定。

2. 11.2 2)通过观察可知1.2匹的销售最大,所以要多进1.2匹,由于资金有限就要少进2匹空调。

五、课后练习

1. 数据8998108998107998的中位数是 ,众数是

2. 一组数据23272018X12,它的中位数是21,则X的值是 .

3. 数据929698100X的众数是96,则其中位数和平均数分别是(

A.9796 B.9696.4 C.9697 D.9897

4. 如果在一组数据中,23252822出现的次数依次为2534次,并且没有其他的数据,则这组数据的众数和中位数分别是(

A.2425 B.2324 C.2525 D.2325

5. 随机抽取我市一年(按365天计)中的30天平均气温状况如下表:

温度(℃)

-8

-1

7

15

21

24

30

天数

3

5

5

7

6

2

2

请你根据上述数据回答问题:

1.该组数据的中位数是什么?

2.若当气温在18~25℃为市民“满意温度”,则我市一年中达到市民“满意温度”的大约有多少天?

答案:1. 92. 22 3.B4.C 5.115. 2)约97

留白:

(供教师个性化设计)

附:板书设计

教后反思: 留白:(供心得体会与反思)

授课时间:______________

八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备课人:

课题:20.1 数据的代表

教学内容:20.1.2 中位数和众数(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进一步认识平均数、众数、中位数都是数据的代表。

2、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还应了解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在描述数据时的差异。

3、能灵活应用这三个数据代表解决实际问题。

经历探索常见的数据集中趋势的特征数的过程,感受其实际应用,掌握判断方法。

培养数据信息素养,体会数据的集中趋势的特征数的实际应用价值。

重点难点

了解平均数、中位数、众数之间的差异。

灵活运用这三个数据代表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是否需要课件

学生准备

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步;理解体验:

1、复习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定义

2、引入课本P146R的例子

思路点拨:商场统计每位营业员在某月的销售额组成一个样本,从样本数据中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中得到信息估计总体的趋势,达到问题的解决。

由例题中(2)问和(3)问的不同,导致结果的不同,其目的是告诉学生应该根据题目具体要求来灵活运用三个数据代表解决问题。

本例题也客观的反映了数学知识对生活实践的指导有重要的意义,也体现了统计知识与生活实践是紧密联系的。

第二步:总结提升:

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这三个数据代表的异同:

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都可以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主要描述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量。平均数是应用较多的一种量

平均数计算要用到所有的数据,它能够充分利用所有的数据信息,但它受极端值的影响较大.

众数是当一组数据中某一数据重复出现较多时,人们往往关心的一个量,众数不受极端值的影响,这是它的一个优势,中位数的计算很少也不受极端值的影响.

平均数的大小与一组数据中的每个数据均有关系,任何一个数据的变动都会相应引起平均数的变动.

中位数仅与数据的排列位置有关,某些数据的移动对中位数没有影响,中位数可能出现在所给数据中也可能不在所给的数据中,当一组数据中的个别数据变动较大时,可用中位数描述其趋势.

实际问题中求得的平均数,众数,中位数应带上单位.

第三步:随堂练习

1、在一次环保知识竞赛中,某班50名学生成绩如下表所示:

得分

50

60

70

80

90

100

110

120

人数

2

3

6

14

15

5

4

1

分别求出这些学生成绩的众数、中位数和平均数.

2、公园里有甲、乙两群游客正在做团体游戏,两群游客的年龄如下:(单位:岁)

甲群:131314151515161717

乙群:34455665457

1)、甲群游客的平均年龄是 岁,中位数是 岁,众数是 岁,其中能较好反映甲群游客年龄特征的是

2)、乙群游客的平均年龄是 岁,中位数是 岁,众数是 岁。其中能较好反映乙群游客年龄特征的是

答案1. 众数90 中位数 85 平均数 84.6

2.1151515、众数(2.155.56、中位数

第四步:课后练习:

1、某公司的33名职工的月工资(以元为单位)如下:

职员

董事长

副董事长

董事

总经理

经理

管理员

职员

人数

1

1

2

1

5

3

20

工资

5500

5000

3500

3000

2500

2000

1500

1)、求该公司职员月工资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

2)、假设副董事长的工资从5000元提升到20000元,董事长的工资从5500元提升到30000元,那么新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又是什么?(精确到元)

3)、你认为应该使用平均数和中位数中哪一个来描述该公司职工的工资水平?

2、某公司有15名员工,它们所在的部门及相应每人所创的年利润如下表示:

部门

A

B

C

D

E

F

G

人数

1

1

2

4

2

2

3

每人所创的年利润

20

5

2.5

2.1

1.5

1.5

1.2

根据表中的信息填空:

(1) 该公司每人所创年利润的平均数是 万元。

(2) 该公司每人所创年利润的中位数是 万元。

(3) 你认为应该使用平均数和中位数中哪一个来描述该公司每人所创年利润的一般水平?答

答案1.1.2090 5001500

2.328815001500

3)中位数或众数均能反映该公司员工的工资水平,因为公司中少数人的工资额与大多数人的工资额差别较大,这样导致平均数与中位数偏差较大,所以平均数不能反映这个公司员工的工资水平。

2.13.2万元 22.1万元 3)中位数

留白:

(供教师个性化设计)

附:板书设计

教后反思: 留白:(供心得体会与反思)

授课时间:______________



八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备课人:

课题:极差

教学内容:极差

教学目标

1、 理解极差的定义,知道极差是用来反映数据波动范围的一个量

2、会求一组数据的极差

重点难点

会求一组数据的极差

本节课内容较容易接受,不存在难点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是否需要课件

学生准备

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步:创设情景:

问题:为了比较甲、乙两种棉花品种的好坏,任意抽取每种棉花各10棵,统计它们结桃数的情况如下:

甲种棉花

84

79

81

84

85

82

83

86

87

89

乙种棉花

85

84

89

79

81

91

79

76

82

84

你认为两种棉花哪种结桃情况较好?

操作:让学生在各个的学习小组中讨论、解释、交流自己的发现.教师可以参与到某个或几个小组中倾听。在小组学习中讨论、交流发现另一个统计量极差(它有别于平均数、众数、中位数),极差反映了一组数据的离散程度。

思考:你能获取什么信息呢?

发现1.甲种棉花结桃的最多数目为89,最少数目为79,其差为10;乙种棉花结桃的最多数目为91,最少数目为76,其差为15

发现2.乙种棉花的结桃数据较甲种棉花的结桃更分散,分散的程度较大,说明棉花的结桃情况越不稳定。

通过以上发现可知:甲种棉花的结桃情况较乙种棉花好

第二步:归纳总结:

极差定义:组数据的最大数据与最小数据的差叫这组数据的极差

表达式:极差=最大值-最小值

总结:

1. 极差是刻画数据离散程度的最简单的统计量

2. 特点是计算简单

3. 极差是利用了一组数据两端的信息,但不能反映出中间数据的分散状况

注意:极差反映一组数据两个极端值之间的差异情况,仅由两个数据评判一组数据是不科学的,要了解其他的统计量,在此为下一节的内容埋下伏笔。

第三步;随堂练习:

1、一组数据:473865368774539474的极差是 ,一组数据17361350-2114-1736的极差是 .

2、一组数据3-102X的极差是5,且X为自然数,则X= .

3、下列几个常见统计量中能够反映一组数据波动范围的是(

A.平均数 B.中位数 C.众数 D.极差

4、一组数据XXX的极差是8,则另一组数据2X+12X+1…,2X+1的极差是(

A. 8 B.16 C.9 D.17

答案:1. 4973850 2. 4 3. D 4.B

第四步;课后练习:

1、已知样本9.910.310.39.910.1,则样本极差是(

A. 0.4 B.16 C.0.2 D.无法确定

在一次数学考试中,第一小组14名学生的成绩与全组平均分的差是23-5101282-14-10-255-5,那么这个小组的平均成绩是(

A. 87 B. 83 C. 85 D无法确定

3、已知一组数据2.11.91.8X2.2的平均数为2,则极差是

4、若10个数的平均数是3,极差是4,则将这10个数都扩大10倍,则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 ,极差是

5、某活动小组为使全小组成员的成绩都要达到优秀,打算实施“以优帮困”计划,为此统计了上次测试各成员的成绩(单位:分)

9095879263548276551004580

计算这组数据的极差,这个极差说明什么问题?

将数据适当分组,做出频率分布表和频数分布直方图。

答案:1.A 2.D 3. 0.4 4.3040. 51)极差55分,从极差可以看出这个小组成员成绩优劣差距较大。

第五步: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

1、 极差——反映一组数据变化范围的大小

2、极差=最大值-最小值

3、极差在分析一组数据的离散程度时,仍有不足的一面

留白:

(供教师个性化设计)

附:板书设计

教后反思: 留白:(供心得体会与反思)

授课时间:______________



八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备课人:

课题:方差

教学内容:方差

教学目标

1、了解方差的定义和计算公式,理解方差概念的产生和形成的过程。

2经历探索极差、方差的应用过程,体会数据波动中的极差、方差的求法时以及区别,积累统计经验。

3培养学生的统计意识,形成尊重事实、用数据说话的态度,认识数据处理的实际意义。

重点难点

方差产生的必要性和应用方差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理解方差公式,应用方差对数据波动情况的比较、判断。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是否需要课件

学生准备

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步:情景创设

乒乓球的标准直径为40mm,质检部门从AB两厂生产的乒乓球中各抽取了10只,对这些乒乓球的直径了进行检测。结果如下(单位:mm):

A厂:40.039.940.040.140.239.840.039.940.040.1

B厂:39.840.239.840.239.940.139.840.239.840.2.

你认为哪厂生产的乒乓球的直径与标准的误差更小呢?

(1) 请你算一算它们的平均数和极差。

(2) 是否由此就断定两厂生产的乒乓球直径同样标准?

今天我们一起来探索这个问题。

探索活动

通过计算发现极差只能反映一组数据中两个极值之间的大小情况,而对其他数据的波动情况不敏感。让我们一起来做下列的数学活动

算一算

把所有差相加,把所有差取绝对值相加,把这些差的平方相加。

想一想

你认为哪种方法更能明显反映数据的波动情况?

第二步:讲授新知:

(一)方差

定义:设有n个数据,各数据与它们的平均数的差的平方分别是,…,我们用它们的平均数,即用

来衡量这组数据的波动大小,并把它叫做这组数据的方差(variance),记作

意义用来衡量一批数据的波动大小

在样本容量相同的情况下,方差越大,说明数据的波动越大, 越不稳定

归纳:1)研究离散程度可用

2)方差应用更广泛衡量一组数据的波动大小

3)方差主要应用在平均数相等或接近时

4)方差大波动大,方差小波动小,一般选波动小的

方差的简便公式:

推导:以3个数为例

(二)标准差:

方差的算术平方根,即

并把它叫做这组数据的标准差.它也是一个用来衡量一组数据的波动大小的重要的量.

注意波动大小指的是与平均数之间差异,那么用每个数据与平均值的差完全平方后便可以反映出每个数据的波动大小,整体的波动大小可以通过对每个数据的波动大小求平均值得到。所以方差公式是能够反映一组数据的波动大小的一个统计量,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程度和课堂时间决定是否介绍平均差等可以反映数据波动大小的其他统计量。

第三步:解例分析:

1 填空题;

1)一组数据:01的平均数是0,则= .方差 .

2)如果样本方差

那么这个样本的平均数为 .样本容量为 .

3)已知的平均数10,方差3,则的平均数为 ,方差为 .

2 选择题:

1)样本方差的作用是(

A、估计总体的平均水平 B、表示样本的平均水平

C、表示总体的波动大小 D、表示样本的波动大小,从而估计总体的波动大小

2)一个样本的方差是0,若中位数是,那么它的平均数是(

A、等于 B、不等于 C、大于 D、小于

3)已知样本数据1019810210099,则这个样本的标准差是(

A0 B1 C D2

4)如果给定数组中每一个数都减去同一非零常数,则数据的(

A、平均数改变,方差不变 B、平均数改变,方差改变

C、平均数不变,方差不变 A、平均数不变,方差改变

3 为了考察甲、乙两种农作物的长势,分别从中抽取了10株苗,测得苗高如下:(单位:mm 甲:9101112713108128

乙:8131211101277911

请你经过计算后回答如下问题:

1)哪种农作物的10株苗长的比较高?

2)哪种农作物的10株苗长的比较整齐?

P1401

分析应注意的问题:题目中“整齐”的含义是什么?说明在这个问题中要研究一组数据的什么?学生通过思考可以回答出整齐即波动小,所以要研究两组数据波动大小,这一环节是明确题意。

1. 在求方差之前先要求哪个统计量,为什么?学生也可以得出先求平均数,因为公式中需要平均值,这个问题可以使学生明确利用方差计算步骤。

2. 方差怎样去体现波动大小?

这一问题的提出主要复习巩固方差,反映数据波动大小的规律

第四步:随堂练习:

1. 从甲、乙两种农作物中各抽取1株苗,分别测得它的苗高如下:(单位:cm

甲:9101112713108128

乙:8131211101277911

问:(1)哪种农作物的苗长的比较高?

2)哪种农作物的苗长得比较整齐?

2. 段巍和金志强两人参加体育项目训练,近期的5次测试成绩如下表所示,谁的成绩比较稳定?为什么?

测试次数

1

2

3

4

5

段巍

13

14

13

12

13

金志强

10

13

16

14

12

参考答案:1.1)甲、乙两种农作物的苗平均高度相同;(2)甲整齐

2.段巍的成绩比金志强的成绩要稳定。

第五步;课后练习:

1.已知一组数据为20-13-4,则这组数据的方差为

2.甲、乙两名学生在相同的条件下各射靶10次,命中的环数如下:

甲:78686591074

乙:9578768677

经过计算,两人射击环数的平均数相同,但S S,所以确定 去参加比赛。

3. 甲、乙两台机床生产同种零件,10天出的次品分别是(

甲:0102203124

乙:2312021121

分别计算出两个样本的平均数和方差,根据你的计算判断哪台机床的性能较好?

3. 小爽和小兵在10次百米跑步练习中成绩如表所示:(单位:秒)

小爽

10.8

10.9

11.0

10.7

11.1

11.1

10.8

11.0

10.7

10.9

小兵

10.9

10.9

10.8

10.8

11.0

10.9

10.8

11.1

10.9

10.8

如果根据这几次成绩选拔一人参加比赛,你会选谁呢?

答案:1. 6 2. >、乙; 3. =1.5S=0.9751. 5S0.425,乙机床性能好

4. 10.9S0.02 10.9S0.008

选择小兵参加比赛。

留白:

(供教师个性化设计)

附:板书设计

教后反思: 留白:(供心得体会与反思)

授课时间:______________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e0e4d23e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c9.html

《[人教版]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册:集体备课教案(106页).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