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教师阅读

发布时间:2014-09-01 14:36:41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暑假阅读推荐书目】方法篇
我读经典的经验

周保松,香港中文大学政治与行政学系副教授。著有《自由人的平等政治》《政治哲学对话录》等。 (南方周末资料图/图)

标签

读书

经典

经验

自小喜欢读书,但从来没有人教过我怎么阅读,因此走了许多弯路。后来走上哲学研究之路,对着古今浩瀚典籍,更常有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之叹,特别希望有人教我一点读书之法,但却一直少有机会读到这类文章。我的经验告诉我,知道什么是某个学科的经典并不难,难的是如何走进这些经典,并且学会从经典提供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和理解世界。不过,对此我并没什么捷径和窍门,以下只能略谈一点个人体会。

第一,阅读要诚意正心。每本经典都是一个世界,每次阅读都是我们与这个世界的相遇。如果想进入这个世界,并欣赏到里面美好的风景,我们就要做好准备。例如读的时候要认真谦卑,对作者有一份感激尊重。一本书能在岁月长河经无数磨洗后仍然为人阅读,那它里面一定有些重要的智慧和洞见,值得我们重视。知性上的轻率和傲慢,往往会令我们与许多好书擦身而过。读懂一部伟大作品,是很不容易的事,甚至愈读愈见其难,愈读愈生敬畏。

第二,捧起一本学术著作,我们最好带着以下问题来读:作者想处理什么问题?这个问题为什么重要?问题背后预设了怎样一种看人和看世界的方式?作者对他所设定的问题给出了什么答案?他所提出的支持的理由能否说服我们?如果不能,我们有更好的出路吗?一步一步回答这些问题,会有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一本书。

第三,宜慢读细读,不宜速读粗读。人文社科著作,尤其是政治哲学著作,大部分牵涉到抽象的概念,严谨的逻辑和环环相扣的论证。所以,要习惯慢咀细嚼。读一遍,不懂,再读。再不懂,再读。一篇文章反反复复读数十遍,然后才略有所得,是常事。如果贪多务得,囫囵吞枣,最后可能只是记下一堆似懂非懂的术语,在思想上的收获却可能甚少。

第四,无论放在我们面前的著作多么伟大,都不宜用一种崇拜甚至膜拜的心态去读,更不要认定这些著作所说必然是真理。在任何时候,都不要盲从权威,不要失去自己的判断力和批判性。我们当然可以相信某套理论或坚持某种立场,但一定要有充分的理由支持。不仅对待经典如此,对待自己的老师,也应如此。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理应是追求学问的基本态度。就此而言,要有真正的阅读,必须先培养出独立的人格和独立的思想。

第五,如果能力和条件许可,最好多读外文原典,少读译本。也许开始时很慢很吃力,但我的经验告诉我,这绝对值得。与此同时,最好习惯阅读经典作家的原著,而不是只读诠释这些著作的二手文献。还有就是要学会群读,而不只是独读。例如办个读书组,几个人一起读一本书,然后彼此讨论互相交流。我多年来办读书组的经验告诉我,只要持之以恒,这是最愉悦、收获也最大的读书方式。

第六,不要强求自己读一些根本读不进去或完全找不到共鸣的著作,无论这些著作受到多少人推崇。阅读的主要目的,是享受其中的乐趣。如果读来味同嚼蜡,乐趣全无,那倒不如先放下,改读其他。世间并没有什么非读不可的书,也不见得有一本适合所有人,因为我们每个人都不一样,各有自己的兴趣、个性和人生追求。

第七,读一些能够回应你的关怀和助你解惑的书。也就是说,我们不是随意地东读一点西读一点,而是因应自己关心的议题,主动去找相关的书来读。例如如果你关心自由问题,可以去读穆勒的《论自由》或伯林的《两种自由概念》;关心社会分配问题,可以去读罗尔斯的《正义论》;关心国家正当性问题,可以去读洛克或者卢梭。这是一种以问题为导向的阅读方法:尽量让你的关怀和困惑,推着你去探索和欣赏沿途那美好的知识风景。

第八,学术潮流此起彼落,时髦术语层出不穷,更有一些作者喜欢故弄玄虚,常令年轻读者无所适从,甚至以为愈含混愈艰涩的文字愈有深度。绝对不是这样。好的学术著作,不仅要能用清晰明确的语言将道理讲清楚,更应有深切的对人类生存处境的关怀。我认为,一套政治理论无论弄得多么复杂眩目,自由平等的个体能否在公正的制度之中活得好和活得有尊严,始终是评价不同政治理论最重要的判准。

第九,不仅要学会读,还要学会写。所谓的写,最好不要只停留在摘抄笔记或抒发几句感受的阶段,而是尝试用自己的话,将该书主要观点整理出来,然后检视这些观点是否合理。许多时候只有通过写,我们才能知道自己在多大程度上读懂了一本书。

在这个一切讲求快和效率的即食年代,以上这些读书心得,或许显得不合时宜。但慢慢读,慢慢体会,慢慢在阅读中学做人,我觉得也不错。

李雾,作家,著有《吾讲斯美》。 (南方周末资料图/图)

标签

文学

中外名著

奉编辑旨令,给青年学生推荐几部文学作品。当然,荐书只对爱读书却还没有读过某类书的人有用。如果你喜欢读中国小说,但又觉得法国小说太啰嗦,俄国小说里的人名长得记不住,德国小说经常讲哲学,英国小说那种明赞实贬的暗讽很难懂,那么这篇文章就是为你写的——读过不少国内著名作家的小说后,可以考虑读点国外名著作家的作品了。

笔者拟推荐德、法、英、俄、美五部小说。第一部是歌德《少年维特的烦恼》(杨武能译,人民文学,1999。你或许会说:噢,一个浪漫爱情故事。其实,也不完全是。当然,你完全可以当爱情小说读,这是读者的自由。本文只是说明笔者的推荐理由,仅供参考。

维特为什么自己觉得竞争不过意中人绿蒂的未婚夫阿尔伯特?后两人已经订婚,在全民信教的时代,这就相当于结婚了。但维特觉得自己确实不如阿尔伯特,这在情敌间很罕见。而且,绿蒂显然跟维特更有共同语言,他俩的文学品味更接近。为什么维特仍然自卑?歌德没有明讲,答案或许在阿尔伯特所佩戴的手枪上——这是身份的象征,阿尔伯特是个官员。德国人曾经很像我们的一些市民,对官员有一种势利性的尊重。

维特曾经有机会离开令他感情绝望的绿蒂。他拒绝了和朋友一起做生意的邀请,选择去当大使的书记官。维特不在乎钱财,他更想要社会地位。但是,在一次外交官的聚会上,他却被人请了出去——因为他出身中产,不够资格与贵族同席。维特感情严重受伤害,他愤而辞职,重又回到绿蒂居住的村镇。然后就有被绿蒂关在门外的一幕。维特借了阿尔伯特的手枪,在圣诞节自杀。基督教徒自杀是违反教义的,何况故意等到时钟敲过12点、进入圣诞日了才自杀。所以维特的葬礼就没有教士参加。小说暗示了维特对基督教道德的抗议,而且暗示了维特是被身份(阿尔伯特的手枪)杀死的。

维特出版于1774年。中产阶级的财富在增加,中产阶级的队伍在壮大。但中产阶级的年轻人仍然找不到上升通道,以舒解他们积蓄的能量。维特他们只能转入状似疯狂的爱情,所以歌德的维特一时风靡。到了司汤达出版《红与黑》(罗新璋译,漓江,20121830——这是第二部要推荐的小说——法国大革命早已结束,波旁王朝已经复辟,但贵族制度被革命打碎后所释放的社会能量并未消化,法国社会仍然动荡不安。《红与黑》出版当年,有1930年的七月革命;两年后,又有雨果在《悲惨世界》里所描写的1932年的六月革命。

书名中的指军装。这是拿破仑的道路,以武力取帝位。拿破仑虽然失败,却仍是当时欧洲年轻人的偶像。不但《红与黑》主角于连如此;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中的俄国年轻人也是如此,即使拿破仑入侵俄国的时候。平民也能当皇帝,这就彻底解放了年轻人的自我想象力。于连只是木匠的儿子,在身份重又固化的复辟时代,他当不了军官;升上社会高层的惟一办法是披上教士黑袍——也就是书名中的

但于连并未能坚持这条路。他在侯爵家当秘书,受到社会地位远高于他的侯爵女儿玛蒂尔德的蔑视。于连感情严重受伤害。他很法国人地将感情挫折当作人生最大失败,把往上爬的阴谋诡计转移到情场上。他的求爱策略很成功,甚至使玛蒂尔德怀孕了。在贵族至少要装作服膺基督教道德的复辟时代,侯爵没有办法,只能将女儿嫁给于连,而且要嫁给一个有身份的于连。侯爵不但赠送于连一大笔资产;还为他改造身份,谋了个军官头衔。

我们的主人公,人财两得,又似乎实现了童年走路的梦想。但是,一封告密信揭露了于连昔年的荒唐。被激怒的于连,犯下了杀人罪。尽管于连拒绝教士的临终祈祷,玛蒂尔德仍然安排了众多教士护送棺材。于连并不真爱玛蒂尔德,但他无法对抗玛蒂尔德背后的体制。

于连的偶像拿破仑的失败,关键是1812年入侵俄国时军力受损。1814年,俄国军队带着胜利的微笑进入巴黎,俄国势力深入欧洲腹心,却也把法国大革命的平等瘟疫带回俄国。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颁布农奴解放令——有史家评道:这对俄国社会的影响,相当于法国大革命对法国的影响。第三部要推荐的小说屠格涅夫《父与子》(巴金译,人民文学,1979,就出版于农奴解放的第二年。

俄国社会相对落后,当时经济仍以农业为主,商人是被人看不起的。求上进的平民青年,都是学而优则成为贵族不屑作的教授、医生,或艺术家。他们像《父与子》中的主人公巴扎罗夫那样,可以在贵族宴会上夸夸而谈,可以拜会省级官员,可以在社会上受到广泛尊重,但他们仍然被贵族瞧不起。求爱被拒绝;就连决斗,对方都觉得不相配,辱没了自己身份。这是社会阶层变动时期的特点:表面上,旧的界限似乎被打破了,各阶层的人混合在一起;但根基上仍然互相隔离。

农奴都解放了,掌握着新知识和先进科技的知识分子却仍然压在玻璃屋顶下。他们中的一部分,如巴扎罗夫,成为虚无主义者和无政府主义者。他们反对一切权威,国家的,宗教的,家庭的,道德的,等等。最激进的则成了立志推翻沙皇的革命家。巴扎罗夫倒没走得那么远,他只是拒绝与体制合作,在远离政治的乡村当个贫民医生。后来,他在解剖尸体时割伤手指,得了败血症。巴扎罗夫拒绝教士的临终祈祷,但父母在他死后,还是安排了宗教仪式。

每个国家的平民上进青年,都要面临翻越阶层壁垒的困难。在美国也是如此。第四部要推荐的,是1925年出版的菲茨杰拉德《了不起的盖茨比》(巫宁坤译,译林,2009。美国没有传统意义上的贵族,却有老钱新钱之分。而老钱们传到后代,往往衍生一些贵族似的做派。穷小子盖茨比当兵时,在肯塔基遇到意中人戴茜。肯塔基非南非北,但乡村地区的风俗接近小说《飘》里的南方,庄园主还是很重家世的。盖茨比知道自己配不上戴茜家的富有和名望,求婚一定失败。他非法致富后,在家里大摆排场,希望以此诱获戴茜的爱情。可惜他的派对,与《飘》中的相比,显得嘈杂粗鲁,戴茜并不欣赏。而戴茜的丈夫,当他指责盖茨比的非分之想时,他最恼怒的,似乎不是对妻子的勾引,而是这勾引竟然来自一个未受过良好教育,也没有正当职业的混混

盖茨比最后为保护戴茜而遭枪杀。小说的叙述者、盖茨比的朋友尼克,试图为他安排一个体面的葬礼。但那些在他派对上猛吃猛喝的人一个也没出席。戴茜未发唁电,也没送花,人当然更不会来。

第五部要推荐的小说,是狄更斯《雾都孤儿》(完成于1839年,荣如德译,上海译文,2010。英国人的阶级意识更浓厚,但狄更斯笔下的伦敦孤儿奥立弗,尽管曾经沉沦下层,最后终可苦尽甘来,过上幸福生活。因为他本是贵族的弃儿,天生品质高贵。在下层时拒绝为生存而偷盗,就是优良血统的证明。奥立弗不用艰难上爬,时候到了,他的贵族亲友自会来找他。这是英国式的野心,或曰梦想。

你或许觉得狄更斯有点可笑,但他其实也在反映社会现实。

若干年前,美国加州大学教授格雷戈里·克拉克写了本经济史,讨论英国工业革命的产生。书名《告别匮乏》(A Farewell to Alms——显然是套用海明威小说标题《告别武器》(A Farewell to Arms)。工业革命之前,英国的城市很肮脏,瘟疫流行,每代人都有三分之一早死。人口靠流入城市的农民补充。但克拉克钻了20年故纸堆后发现,伦敦市民并非乡下人的后代。根据当年的遗嘱和教堂出生记录,英国工业革命时的城市居民主要为上层贵族和中产阶级的后代!当时一个男人平均有四个子女存活,但营养较好的上层家庭平均有八个。仗着生得多,上层的后代逐渐成了居民主体。然后,文化改变了,城市中产阶级的价值观如勤劳、节俭、尊重知识、不用暴力解决问题,等等,成了主流价值。是这样一种文化改变推动了工业革命,英国人最终告别贫穷。

大部分伦敦居民,如果往前续家谱,真的可以如阿Q般自豪:我们祖上也曾阔过的。这是狄更斯小说得以流行的心理背景。而且,只要想到祖上即血统的延续,那么奥斯丁《傲慢与偏见》里小家女子嫁入豪门,劳伦斯《查泰莱夫人的情人》里贵妇于仆人处求得满足,也可算是很现实的上升通道:管他婚生野生,下一代总是改换门庭了。

五部小说,反映了五个不同国家里,资本主义转型期的社会流动困境。上升很困难;即使成功了,暗中仍有各种歧视。年轻人特别难以容忍男女婚嫁方面的歧视,但要强行冲决这一父母严防死守的关卡,代价或许很可观。就算如巴扎罗夫般似乎不在乎任何事,不在乎社会地位,甚至不在乎生死大限,死后仍要被迫遵从现存社会的陈规旧矩。

小说不提供解决方案,但是提供人生智慧。能否理解及如何应用书中智慧,就是读者的事了。

文学2文学阅读的终极,是形成自己的趣味。任何趣味都是私人的,因而也深藏“偏见”,受限于年龄、经历、阅读体验,以及对人性的认识。但无疑,想养成良好趣味,必须阅读经典。

文学经典可以在各个层次向我们敞开。我们作为读者,常常感觉“没有准备好”。每种年龄、每遍重读、每回深度不一的潜水,都有崭新发现。这也是文学的意义所在:通过阅读,反观自己的生命变化。

福楼拜《三故事》(刘益庾译,人民文学,1982是我每年都要重读的经典。如卡尔维诺所言,“《三故事》中的三则故事几乎是福楼拜所有作品的精华。”我尤爱第一个故事:《淳朴的心》。虽被称为“故事”,它实则是小说何以区别于故事的最佳范本。

主人公费莉西泰,几乎没有故事。这位单身文盲农妇,一生鸡零狗碎,乏味至极。福楼拜使用的,又是最严谨冷静、最“福楼拜”的叙述方式。但每次阅读都会重新打动我。“为何我熟悉的简单的话,放到描写一个厨娘‘乏味’的一生的小说里去,就这样使我激动?这里隐藏着不可思议的魔术……”(高尔基)

费莉西泰是很多家庭里的老祖母,不识字,热心肠,耳背寡言,视野窄小,拼命溺爱孩子。亲人的死亡,一次次重击她,将她的心地锤炼得愈发柔软。她是我们常常看到的“和善、糊涂、神叨叨的老奶奶”,也是福楼拜笔下“淳朴的心”。是的,世上最波澜壮阔的风景,就是人的内心。

一位泯灭于众人的老奶奶的人生,与圣徒(《朱利安传奇》)、圣人(《希罗底亚》),并称《三故事》。这篇描写世俗琐碎人生的小说,充溢着爱与信念的力量。费莉西泰毫不逊色于朱利安和希罗底亚。这是一个用爱抵抗死亡和苦难的故事。这是写给我们每个普通人的故事。

弗兰纳里·奥康纳是短篇高手,《好人难寻》(於梅译,新星,2010是她的重要代表作。

《好人难寻》这个标题,让我联想起《圣经》:“没有好人,连一个也没有。”虔诚的天主教徒、美国“南方文学的先知”奥康纳如是说:“我的读者是那些认为上帝已经死了的人,我很清楚正是为这些人而写作。”

因此必须有所准备——奥康纳描写的人性,是如此幽暗,简直对整个人类不留情面。“所有小说家在本质上都是现实的寻求者和描绘者,但是每个小说家的现实主义都依赖于他对终极现实的看法。”在奥康纳那里,终极现实就是一个存在上帝的世界。而当人背弃上帝时,世界就显得残缺、邪恶、扭曲、黑暗。这是奥康纳对终极现实的看法,也是奥康纳小说怪诞风格的根源。

在某种意义上,《好人难寻》和《三故事》,是人性的一体两面。奥康纳告诉我们,人性究竟有多邪恶。福楼拜则将邪恶人性,置于爱的救赎之中。

诺曼·梅勒《刽子手之歌》(邹惠玲、司辉译,译林,2008,是新新闻写作主义的代表作之一,改编自真实新闻事件,描写了一位“美国马加爵”的生平,及其枪杀事件引起的漩涡般的社会反应。

在此之前,已有《冷血》作者杜鲁门·卡波特,将此类据真人真事写成的小说,称为“非虚构小说”。传媒界接过概念,将“新新闻写作”风格发扬,出现《王国与权力》、《出类拔萃的人们》等优秀的非虚构作品。在当下中国,非虚构写作俨然已成热门。

将真实事件与小说手法结合,对新闻写作的影响或许更大。在熟读福楼拜和海明威的读者眼中,冷静、准确、不动声色的叙述方式,并非太阳底下的新鲜事。虚构和真实的比例,也不会从本质上改变一部小说的风格。

但我仍然推荐《刽子手之歌》。它横扫世相百态,又将每个人物细节打磨精细。它是用高超技艺写就的佳作。与此同时,它有助于我们反省从小接受的教育:世界上真有那么多非此即彼的简单判断吗?

《刽子手之歌》写杀人犯,写媒体嗜血狂欢,非为煽动仇恨,或提供道德判断。在文学世界里,只是具体情境之下,面目复杂的人。认识自己,然后认识他人,才能对他人产生同情之理解,最后更深刻地理解自己。

文学是一门关于人性的学问,诸如“揭露”、“批判”、“弘扬”……以及拖曳其后的宾语,只能窄化我们对人性的理解。文学不向读者说教:什么好,什么坏,什么腐朽,什么进步。给世界一套明晰解释和一个答案,是学者们的任务。文学作为认知世界的一个维度,不依附意识形态、伦理准则。它与它们彼此补充,相互参映。

正因如此,当学术专著和新闻作品能写得跟小说一样好看,文学却仍旧存在,窥视我们的混沌,刺激我们不断省视道德和死亡。

《日瓦戈医生》(帕斯捷尔纳克著,蓝英年、张秉衡译,人民文学,2006的阅读,是一场漫长迂回的跋涉。诗人帕斯捷尔纳克,将考究的词语、丰盛的比喻,搬到小说里。《日瓦戈医生》像很多古典主义经典一样,需要我们用耐心来渐入佳境。

它描述了俄国革命的动荡时代,但非狭义的政治小说或历史小说。它是一部“个人史”,一部帕斯捷尔纳克的心灵史。日瓦戈医生以作者本人为原型。陈旧腐朽的俄罗斯,让他起初以为,十月革命是“从未有过的壮举,历史上的奇迹”。但战争的血腥、红白两军的暴力、人心的诡诈、局势的跌宕,很快让他重新打量。

日瓦戈厌恶政治,却被裹挟其中。他不得不逃避——在冬季的瓦雷金诺写诗,在尤里亚金图书馆与拉拉展开恋情。它们是暗无边际之中,两段闪闪发亮的时光。诗歌和爱情,拯救了日瓦戈,拯救了帕斯捷尔纳克。让他们在多数变成野兽的时代,能够坚持做一个真正的人。

在中国主流文学评价坐标系中,几乎没有一部几十万字的巨著,像《日瓦戈医生》这样,以一位无名人物命名。我们的史诗性作品,很少出现人物精神世界流变的叙述线。大历史下的小人物,往往面目模糊,被动接受苦难,在历史的漩涡里盲目打转。

在《日瓦戈医生》里,开阖的大历史,是小人物日瓦戈的背景。这契合了我对文学的理解:人是真正的、永恒的主角。把人虚化的历史、社会、风俗描写,是没有意义的。单个的人构成生活。很多很多人的生活,构成时代。一个个时代,就构成历史。历史在个体的生命之中。历史不是目的,人才是目的。

【暑假阅读推荐书目】哲学篇

邓伟生,中山大学哲学系讲师,研究方向:道德哲学、政治哲学。 (南方周末资料图/图)

读中学时,我开始对哲学感兴趣。一位博士生建议我读君毅先生的《哲学概论》。那可是两大本千多页的砖头书,我信了,去图书馆借来,花了差不多两个月的课余时间,埋头读了一本,就无以为继了。他深受维特根斯坦影响,不鼓励人读哲学,我后来想,他叫我读先生的书,不知是否想让我自己知难而退,因为先生的书其实不太适合初学者,分量过重,加上先生很有黑格尔色彩的思辨风格,不是一个初入门者可以消化得了的。

另一位哲学硕士,则叫我读内格尔《你的第一本哲学书》(宝树译,当代中国,2005,一本薄薄的小书,我因为读过先生的大书,觉得太薄太浅,就没有读。现在想起来有些后悔。那本书是内格尔专门为高中生写的哲学入门书,写得也很好,其实非常适合那时的我阅读。

后来自己读哲学,有些导论书籍会附上一个带有简单说明的推荐书目,发觉对自己很有用。教了哲学一些年,也常常会被问到该读些什么书入门的问题。有意无意间,算是积累了一点经验,对想深入一点了解道德哲学的读者或许有帮助也说不定。既然是自己的经验,多少有些偏见在内,请读者明察。

按我自己的经验,读哲学书的顺序这样比较好:先读一本好的哲学导论,如沃尔夫《哲学概论》(黄霍等译,广西师范大学,2009,对哲学有一个整体性的把握,知道哲学研究的主要问题是什么,它们有什么特征,采用什么研究方法等。与此同时,读一本逻辑书,柯匹那本畅销几十年的《逻辑学导论》(张建军等译,人民大学,2007很好,比较全面,练习也多。能活学活用的话,就会知道如何分析论证以及它们的有效性,并且可以避免一些推理上常见的谬误,思考就会变得清晰、严谨和有条理。有了这个基础,知道自己对哪些哲学问题感兴趣,就可以读该领域的好的导论书,然后读当代重要的论文选集、代表性著作和哲学史上的经典著作了,读经典著作时,最好辅以研究该经典的书。以下我就按这个想法来推荐一些道德哲学的书。

程炼《伦理学导论》(北大,2008写得简明扼要,涵盖的范围也足够广,是很好的道德哲学入门书。此书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挑战,讨论了那些威胁我们道德观念的一些想法或理论,如心理利己主义、否定我们有自由意志的决定论和主观主义等;第二部分基础,讨论价值论、实践理性的模型和道德理论方法论上的一些争论;第三部分理论,介绍了主流的三种规范伦理学理论,即功利主义、义务论和美德伦理学。性质相近、读来也许更有趣的是雷切尔斯《道德的理由》(杨宗元译,人民大学,2009,因为书中用了不少日常生活的例子。这两本书,虽然涉及一些应用伦理学的议题,但分量还是不够的,大家有兴趣可以看辛格《实践伦理学》(刘莘译,东方,2005),里面会讨论堕胎、安乐死和如何对待动物才是道德的等等问题。前段时间玉林狗肉节引起热议,大家如果对动物伦理学有兴趣,可以看辛格《动物解放》(孟祥森、钱永祥译,光明日报,1999,一本让世界各地很多人由吃肉变为吃素的书。

一个行动在道德上正确的标准是什么?这是规范伦理学研究的核心问题。如果我们认为,一个行动的对错,惟一要看的是它带来的结果是否是最好的,那么这是一种后果主义的想法,而它最重要的分支是功利主义,经典著作是穆勒《功利主义》(徐大建译,世纪集团,2007,读时可以参考CrispMill on Utilitarianism。康德认为,决定一个行动对错的,不是行动带来的后果,而是我们做该行动背后所持有的准则,能否同时意愿它成为一项普遍法则而不会引致矛盾,即当所有人都遵守该法则来行动时,世界会否出现矛盾。其次,是我们的行动有否把别人视为目的自身来对待。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奠基》(杨云飞译,人民,2013是这种义务论的经典著作,但是不好理解,参考罗尔斯《道德哲学史讲义》(顾肃等译,上海三联,2003中的康德讲座或许会有不少帮助。当代后果主义与义务论争论的重要论文,可以读《后果主义与义务论》(徐向东编,浙大,2011

功利主义与义务论都是现代的理论,它们关注的是决定某个行动是否道德的标准,但古典传统的伦理学,更关注的是怎样的人生才幸福,并且认为只有一个人拥有美德才有可能过上幸福的生活。代表著作是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廖申白译,商务,2003,阅读时可以参考余纪元《亚里士多德伦理学》(人民大学,2011。美德伦理学在现代世界的衰落,与我们接受了现代科学的机械式世界观密切相关,因为古典的美德伦理学依赖一个目的论的世界观。麦金泰尔《追寻美德》(宋继杰译,译林,2003一书中,尝试通过实践整体性的人生传统三个概念,在一个解咒了的世界重建以美德为中心的伦理学,让哲学家意识到这仍然是很有吸引力的理论选项,遂成为这一派的代表著作。

斯坎伦《我们彼此负有什么义务》(陈代东等译,人民,2008是近几十年最重要的道德哲学著作之一。在书中,他发展了一套契约主义理论,以抗衡后果主义。根据他的想法,我们作为有理性反思能力的人,都会关心如何与别人生活在一起的问题,想与别人处于一种相互承认的关系,因而有理由和动机寻求一套规范人们行动的道德原则。一个行动在道德上是错的,如果在某个情况下这样行动,会被一套规范人们行为的原则所否定,而这套原则,作为在没有压迫和人们都有充分的资讯的情况下达致的同意,是没有人能够合理地反对的。为了证成这个想法,他在书中同时处理了一系列道德哲学的核心问题,如理由与行为动机、什么是价值以及它与幸福的关系、道德责任、道德客观性和相对主义等等。他对这些问题都提出了自己独特的解答,并且整合在一个系统性很强的理论中,因而被称为系统的伦理理论之典范。读完这本书,理解当今西方的道德哲学争论,就没有什么困难了。

《你的第一本哲学书》,作者:托马斯内格尔,出版社:当代中国出版社。 (南方周末资料图/图)

【暑假阅读推荐书目】法学篇

有人说,法学最难做的是法律史、法理和宪法学,这话不假。但考虑到欧美日等法治国家,法学本科一般都没有法制史、法理课这个事实,似乎我们可以这样说:在所有必不可少的本科法学课程中,最艰难的是宪法学。

宪法学是各法治国家法学界公认的博大精深的学问。但在我国,对宪法实施一直重视不够,缺乏行之有效的违宪审查制度,法学院系宪法课学时少,高水平师资不足。因此,数十年来,我国法科毕业生宪法学学养往往普遍不足,这在不小程度上妨碍了我国法治建设的进步。考虑到这一点,我觉得所有胸怀大志、有意为中国法治建设事业做一番贡献的年轻朋友,不妨趁暑假读几本宪法学书籍。

对中国人来说,宪法和宪法学,都是舶来品,因此,宪法学不读一些外国学者的著述是不行的。考虑到经典性、有代表性和篇幅尽可能少的要求,对外国作者所著的广义宪法学著述,我拟仅推荐下面三本部头较小的书:

第一本是约翰·洛克所著《政府论》(叶启芳、瞿菊农译,商务,2008。作为启蒙时代的政法思想家,比起卢梭的民主浪漫主义、霍布斯的君主集权主义和孟德斯鸠基于经验总结的权力分立主义,洛克的主要政法学术成就,是发展了以议会民主为基础的法治主义。回首那个时代,洛克的主张似乎比起其他人的看法显得更为主流,更富学理,甚至更为具有后续影响力。《政府论》发表于1688年“光荣革命”之后,不过也有人认为它实际上成书于这次“革命”之前。但无论如何,它是政法改良战胜政治专制和激进革命的理论成果。

《政府论》关于自然状态、战争状态、奴役、政治状态、私人财产和自然自由转变为社会自由的论述,以及对君权神授论的批驳,都为该书随后提出的系统法治主张奠定了坚实学理基础。洛克最为看重制定法律的权力,认为它是一种“得自人民的一种委托权力”,不能转让给任何他人,但它也是受限制的、有限的。在这个基础上,洛克反复强调这样的意思:以立法机关为代表的国家机构“应该以正式公布的既定的法律来进行统治,这些法律不论贫富、不论权贵和庄稼人都一视同仁,并不因特殊情况而有出入”。

可以说,《政府论》最早精辟系统地阐释了法治的基本要素:民主立法,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在行为规范体系中法律至上。《政府论》的学理论述与政法主张相互呼应,对后世的宪法发展有世界性影响,属古典自然法学派的代表作。

第二本书是约翰·密尔所著的《论自由》(许宝译,商务,1959,早年严复将这本小册子意译为《群己权界论》。所谓“群”,指的是社会、群体、社群,其中主要是国家,而所谓“己”则是指自己、个体、个人,其主要表现是公民。这是一本政治哲学著作,用法学语言来解说,它讨论的实际上是个人有哪些“权”,国家有哪些“权”,两种“权”的关系如何和边界在哪里的问题。

《论自由》分别论述了思想自由与讨论自由、个性自由的价值和社会控制个人自由的限度。在此基础上,作者概括出本书的核心论点,即他所说的两条“格言”:1.个人的行为只要不涉及自身以外什么人的利害,就不必对社会负责交代;2.对与他人利益有关的行为,个人应当负责交代,并且还应当承受或是社会的或是法律的后果。作者还结合社会生活实际论证了这两条“格言”的价值和正当性。《论自由》是19世纪欧美政法哲学的代表作。

第三本书也是名副其实的小册子,名为《现代宪法的诞生、运作和前景》(刘刚译,法律,2010,作者是德国学者迪特儿·格林。如果说推荐前面两本书注重的是其价值性理论性,那么,推荐这本书则是基于它的知识性。读者阅读这本篇幅较小的书,不用费多少时间,就能宏观地把握宪法学从近代到当今的大体走势及一个专家对宪法学未来走向的评估。我注意到,这本书对于当代中国应该关注的一些重要宪法问题,如宪法与政党的关系和合宪性审查制度等等,都有必要论述。

从第四本书起,让我们把目光拉回中国。要了解几十年来中国宪法学的方方面面,风风雨雨,必须读中国学者的著作。我推荐的第四、五、六、七、八本书分别是:《张友渔文集》(下卷,法律,1997何华辉教授的《比较宪法学》(武大,2013《许崇德自选集》(人民大学,2007蔚云教授的《论宪法》《吴家麟自选集》(宁夏人民,1996

1949年以来的中国宪法学界,如果说张友渔先生是第一代宪法学家的代表,那么,张先生之后的上述四位宪法学家就是第二代宪法学家的缩影。我推荐的最后一本书,是蔡定剑教授所著之《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法律出版社,2003,蔡定剑教授可以说是第三代宪法学家中的佼佼者。蔡定剑教授著述丰硕,法学界公认其中以《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一书影响最大。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蔡定剑教授曾长期供职于全国人大常委会研究机构,对人大制度建设有在参与基础上形成的深入观察、研究和思考。《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一书是作者认识、践行和研究人大制度的结果,其理论和实际价值在学界受到高度肯定。

【暑假阅读推荐书目】经济篇

何帆,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中国世界经济学会副会长。著有《为市场经济立宪:当代中国财政问题报告》、《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对外政策》。 (南方周末资料图/图)

标签

经济学

好书

有人说,经济学是帝国主义,在社会科学里面,只有经济学能够睥睨群雄;有人说,经济学是沉闷的科学,学了经济学只会让你更加庸俗无聊。学习经济学跟能不能赚钱一点关系都没有。据说,芝加哥大学经济系的墙上曾经贴过一张纸:学习经济学没有办法保证你不失业,但是,当你有一天站在领取失业救济金的队伍里的时候,你学的经济学能够让你知道,你为什么会在那里。像你这样有才华、有个性的孩子,我猜你肯定不愿读经济学。但是,我还是愿意为你推荐几本经济学的著作。据说,有人问最伟大的女性经济学家罗宾逊夫人:你为什么要学经济学?罗宾逊夫人说:我学经济学是为了不上经济学家的当。她丈夫是一位经济学家。所以,即使是为了不上经济学家的当,读几本经济学的书也是值得的。

我假设你暑假每周可以读一本书,两个月八本。军训的时候闲得无聊,可以再多读几本。所以,我给你推荐15本书。

他们说的都是错的。经济学是一门有争议的科学,但绝对不是沉闷的科学。为了激发你的兴趣,我建议你先读史蒂芬·列维特史蒂芬·都伯纳《魔鬼经济学》(刘祥亚译,广东经济,2007。里面讨论了很多稀奇古怪的问题,比如黑手党分子为什么还跟他妈妈住在一起,你父母给你起的名字对你有哪些影响。是的,这是一本经济学的书,读完这本书,你就会明白,经济学跟动物学、气象学不一样,它不是一个研究的领域,而是一种研究的方法,一种独特的视角,就像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一样。要是你觉得这本书很对你的胃口,再推荐你读读蒂姆·哈福德《卧底经济学》(赵恒译,中信,2009

还有更酷的。你听说过博弈论吧。没有?那你听说过一部《美丽心灵》的电影吧。没有?回头去看看吧,它得了奥斯卡金像奖。电影里的主角就是博弈论的创始人之一,天才数学家纳什。后来他疯了。推荐你读阿维纳什·迪克西特巴里·奈尔伯夫《策略思维》(王尔山译,人民大学,2013。这是一本介绍博弈论的最有趣的书。读完你就知道啥叫囚徒困境了,说不定对你打扑克牌还有帮助呢。

你听人说,学习经济学要用到好多好多艰深的数学。为什么要用那么多数学呢?你在动物园看见过孔雀吧?孔雀开屏,是为了显示自己更有雄性气概;经济学家用更多的数学,是为了显示自己智商更高。但经济学确实需要和数字打交道。极端一点讲,一切经济学规律都是统计规律。经济学家个个都是玩弄数字的高手。推荐伊恩·艾瑞斯《超级数字天才》(宫相真译,中国青年,2008。读这本书,对你理解大数据也是有帮助的。毕竟,可能会骗你的不仅仅只是经济学家。

以上几本书是热身运动。接下来,我强烈推荐丹尼尔·卡尼曼《思考,快与慢》(胡晓姣等译,中信,2012。卡尼曼是一位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学者,不过,他是个心理学家。这本书很厚,你要有思想准备,但它一定会让你豁然开朗。《魔鬼经济学》让你感到经济学的机智,但这本书会告诉你,什么是经济学的智慧。它颠覆了传统经济学里的理性假设,带你深入思维的丛林,去感受那里的幽明互现。它如同天文学里的哥白尼革命,物理学里的爱因斯坦革命。它提醒你,保持谦卑是认识自我的最好办法。

大部分对经济学感兴趣的学生,其实都是因为对经济增长感兴趣。一个国家如何才能强大,一个社会如何才能繁荣?我推荐你读威廉·伊斯特利《在增长的迷雾中求索》(姜世明译,中信,2005。作者曾经在世界银行工作过,是一位专门研究经济增长的学者。在这本书里,他回顾了经济学家提出的各种促进经济增长的锦囊妙计:增加投资!提高储蓄!提高教育水平!靠出口!让富国支援穷国!伊斯特利的结论是:统统没用。秘鲁经济学家赫尔南多··索托《资本的秘密》(于海生译,华夏,2012里谈了他的看法。他说,为什么穷人穷,不是因为穷人没有财富,而是因为他们的财富无法变成资本。所谓的资本,就是能够用来交易的财富。为什么穷人的财富无法顺利地交易?因为缺乏相关的权利保障,法律没有给他们应有的权利。说到底,是制度。印度裔经济学家《贫困与饥荒》(王宇等译,商务,2001中也讲到,很多饥荒并非天灾,而是人祸,因为穷人没有得到足够的权利保障。再推荐一本让很多经济学家感到很不自在的书:韩国裔经济学家张夏准写的《富国陷阱:发达国家为何踢开梯子?》(肖炼等译,社科文献,2007。他从经济史的角度指出,今天的发达国家告诫发展中国家不要干的那些错误政策,当年他们自己在发展初期都干过。如今,他们爬到楼上了,却要把发展中国家上楼的梯子踢开。

你已经开始打哈欠了。你对这些不感兴趣,你对金钱感兴趣。金融不是最热门的专业吗?能不能推荐几本关于金融的书?呵呵,关于金融的最好的书,是关于金融危机的。推荐你读安德鲁·罗斯·索尔金《大而不倒》(巴曙松等译,人民大学,2010。这本书就是写2008年雷曼兄弟为什么会倒台,又是如何引发了全球金融危机的。这本书很厚,不过你完全可以当成小说来读,情节惊险曲折。实在不想读书,可以下载一部同名电影来看。类似的,推荐你读读金融危机时期任美国财政部长的保尔森写的回忆录《峭壁边缘》(乔江涛等译,中信,2010

如果你还想对金融有更透彻的了解,推荐你读拉古拉迈·拉詹路易吉·津加莱斯写的《从资本家手中拯救资本主义》(余江译,中信,2004。这本书告诉你,金融是怎样一回事,金融如何对经济发展,包括对穷人有利,但为什么大家都会痛恨金融。作者说,根源在于,大金融家害怕竞争,所以煽动民众起来反对金融创新。这么一说,让你觉得好像明白了什么,你好像在别的什么地方读过,这都是华尔街惹的祸,都是美元霸权的阴谋。我推荐你读一读巴瑞·埃森格林《嚣张的特权》(陈召强译,中信,2011,里面讲了美元是如何成长为世界货币的,也谈了对人民币国际化的看法。货币的确和政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但不是阴谋论讲的那一套。如果你想对这个问题有个更广阔的视野,建议你读尼尔·弗格森《货币崛起》(刘诚译,中信,2012),或是看看BBC拍的同名纪录片。

你可能会问,既然提到了穷国富国,为什么没有讲穷人富人呢?哦,我差点忘了。经济学家不谈收入分配已经很长时间了,大家觉得随着经济的增长,贫富差距会慢慢消失的。河水会把大船小船一起托起来。偏偏出来了一个年轻的法国经济学家皮克迪,写了一本21世纪的资本》(编者注:中信即出中文版),说从长期来看,贫富差距的问题从来就没有得到解决,19世纪贫富差距悬殊,20世纪略有改善,但21世纪只怕会比19世纪更加严重。21世纪,那可是你们的世纪啊。这本书也很厚,不过你都已经读到这里了,也不在乎再多读一本吧。这本书现在非常火,即使你不读也可以带一本在身边,据说,夹着这本书在大街上走,可以勾引到进步青年。

1943年,萨特写了一本很厚很晦涩的哲学书:《存在与虚无》。奇怪的是,这本书卖得很好。更奇怪的是,买这本书的大多是家庭妇女。后来一问,才知道当时正是二战期间,家里的秤都送去造枪弹了。没有秤了怎么办?有人无意中发现,《存在与虚无》这本书恰好重一磅,于是大受家庭妇女们欢迎。我给你推荐的书也很厚,可以读,读累了可以当枕头,读完了可以砸那些胆敢在你面前装逼的经济系学生,这分量,准能把他们砸晕。

《大而不倒》,作者:安德鲁·罗斯·索尔金,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南方周末资料图/图)

【暑假阅读推荐书目】历史篇·世界史

刘北成,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著有《福柯思想肖像》、《本雅明思想肖像》等。 (南方周末资料图/图)

标签

历史

世界史

近代思想文化史

世界史涉及古今中外、六合八荒。世界史的著作也汗牛充栋。站在大型图书馆或大型书店的世界史书架前,哪怕是专业学者也会感到眼花缭乱。暑假读书,每个人的目标都不一样。荐书也就只能依据推荐者的偏好了。囿于本人的视野,开列的书目局限于世界近现代史,尤其是近代思想文化史范围。另外,既然不是开列一个课程的必读书目,也就无须拘泥于系统性,但可读性则是一个必要标准。可读性不仅在于文字的深入浅出、生动有趣,而且在于内容的新颖和观点的挑战性。下面推荐的书目只是可读之书中的极少几本,希望这些书能够让读者在酷暑中感受到阅读的愉悦。

如果想对世界近现代历史做一次全景式的扫描,除了那些通史性的著作外,不妨浏览一下英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家霍布斯鲍姆年代四部曲,尤其是论述短促的20世纪《极端的年代》(郑明萱译,江苏人民,1998。世纪初的乐观预言许多都被打破,到世纪末世界已面目全非。霍氏生于1917年,殁于2012年。作为一位世纪老人,他在这部书中倾注了丰富的人生阅历和学识。仅凭这个睿智的时代命名,这部著作就可以进入经典行列。

现代化是20世纪至今国际学界的一个主要课题。全球化则是近年来的一个研究热点。英国人类学家和历史学家麦克法兰的研究统摄了这两大主题。更吸引人的是,他从玻璃《玻璃的世界》管可译,商务,2003、茶叶这些日常生活用品入手,展开跨越时空的游历,透视现代化的不同路径。他的新书《现代世界的诞生》(管可秾译,上海人民,2013)是他毕生研究的总结。该书竟然是专门为中国读者写的,令人想到林语堂为英语读者写的《吾国与吾民》。麦氏把英国现代社会特征作为现代性的样板,虽可争议,但不无启发。

生态环境史研究有不少角度新颖的跨学科研究成果。克罗斯比《哥伦布大交换》(郑明萱译,环境科学,2010从副标题即可看出作者的用心:1492年以后的生物影响和文化冲击。该书问世几十年,已经从丑小鸭变成了白天鹅。个中缘由,可想而知。名声最大的可能要属戴蒙德《枪炮、病菌与钢铁》(谢延光译,上海译文,2006。这是对人类文明与生态的关系进行终极科学解释的大胆尝试,读来却像一部引人入胜的科普作品。这些著作或许会淘洗我们的历史观,或许还会激起一些理工科学子的人文研究抱负?科特金《全球城市史》(王旭等译,社科文献,2014也是从全球史的视角对城市史的一次巡礼,篇幅不大却精湛清新。

思想文化史是比较老却不断翻新的领域。启蒙运动是近二三十年中国学界始终关注的热点。比较有意思的是,苏格兰启蒙运动近年格外受到青睐。不过,启蒙运动的中心毕竟在法国。我们不妨直接阅读那些大师的经典之作,呼吸那个时代的气息。伏尔泰《老实人》《论宽容》(蔡鸿滨译,花城,2007孟德斯鸠《波斯人信札》(梁守锵译,商务,2010;罗大冈译,人民文学,2012读来或许依然有新鲜之感。在国际学界,传统的思想史已遭到新文化史的挑战。美国学者达恩顿对启蒙运动的研究成果颇为引人注目。从可读性的角度,这里仅推荐他研究晚期启蒙运动的两本书:《法国大革命前的畅销禁书》(郑国强译,华东师大,2012《催眠术与法国启蒙运动的终结》(周小进译,华东师大,2010。启蒙何以导致革命,长期以来人们语焉不详,达恩顿做了破解的尝试。前一本还附有3本禁书的全文或摘选。

启蒙之后的浪漫主义从来是一个魅惑的话题。自由主义思想史家以赛亚·伯林的讲演记录《浪漫主义的根源》(吕梁等译,译林,2011年)是他对这一现象的集中论述。19世纪丹麦学者勃兰兑斯的多卷本《十九世纪文学主流》(张道真等译,人民文学,1997洋洋洒洒。随便翻开一本,就可以进入一个精彩的文学和思想时空。

在艺术史和美学观念史领域,意大利著名学者翁贝托·艾柯应邀定制了系列的全彩大书:《美的历史》《丑的历史》《无限的清单》(彭淮栋译,中央编译,200720102013等。这些作品大量征用引文和图片,眼光之独到,内容之丰富,让人目不暇接、叹为观止,似乎更适合浏览和收藏备查。

日本是一衣带水的近邻,但历史的爱恨情仇让我们常常雾里看花,不妨借助第三者的眼睛观看一下。美国学者道尔写的《拥抱战败》(胡博译,北京三联,2008对战后日本的艰难转型做了近距离的观察,或许社会画面有些细碎,但很有质感。

近年有些热门书籍,如托克维尔《旧制度与大革命》(冯棠译,商务,1992。趁着假期,也可以恶补一下。

《美的历史》,作者:[]翁贝托·艾柯,出版社:中央编译出版社。 (南方周末资料图/图)

【暑假阅读推荐书目】历史篇·中国史

张帆,作者:托马斯内格尔,出版社:当代中国出版社北京大学历史学系中国古代史教研室主任、教授,著有《中国古代简史》、《元代宰相制度研究》。 (南方周末资料图/图)

标签

中国古代史

历史学

这份书目的推荐对象,主要是历史学科低年级本科生,以及对历史感兴趣的其他学科学生。受本人专业和阅读范围所限,推荐书目大都是中国古代史领域的。与历史有关的书实在太多了,无论水平多高的专家,穷其一生也只能接触其中的一小部分,好比饮河之鼠,各充其量。再加上个人的兴趣、口味有别,因此任何两个人开出的推荐书目都不会完全相同。下面的书目,只不过是把我个人的阅读感受,拿出来与大家交流一下而已。

因为要推荐的是暑期书目,所以总的原则是轻松阅读,或者叫快乐阅读。首先,推荐相对通俗易懂、读起来不累的;其次,推荐篇幅不太大的。这样就把许多名家巨著割爱了,但也是没有办法的事。古人读书,有所谓三上之说,就是枕上、马上、厕上。现在交通工具变了,所以马上应当改为车上,另外还可以新添一个会上(无聊的会议也可以用来读书),合称四上。以下这些书,如果暑期读不完,平时四上阅读也都比较合适。分几类来列举:

(一)通史

通史类型的书,推荐张荫麟《中国史纲·上古篇》(三联,1955蒋廷黻《中国近代史》(又名《中国近代史大纲》,岳麓书社,1987。两部书都是上世纪30年代写的。作者虽然是史学名家,但张荫麟(1905-1942)英年早逝,蒋廷黻(1896-1965)去了台湾,所以现在的读者对他们未必了解。两书的最大优点,是篇幅短小,文笔浅显,而又不乏深邃的思考和精辟的见解,可谓举重若轻的大手笔之作。八十年前的白话文作品,和今天的白话文几乎看不出区别,也是很难得的。同样是白话文,鲁迅的作品今天看起来就多少有点吃力。对于学生来说,读通史教材(包括中学课本)通常是一种折磨,但这两本书保证让你有耳目一新的清爽感觉。

(二)专题史

政治方面,推荐葛剑雄《统一与分裂——中国历史的启示》(三联,1994,主要讲中国古代版图扩张和国土分合的大致线索。教授是一位口才极好的学者。看这本书,许多地方就像听他谈话一样,娓娓道来,鞭辟入里,表达清晰。

经济方面,推荐冀朝鼎《中国历史上的基本经济区与水利事业的发展》(朱诗鳌译,中国社科,1981。这是一部经典名著,学术性稍强一些,换句话说就是内容略微有一点难。但在相同题材的著作当中,已经是最简明易懂的了。其简明易懂也有一个原因,就是它原本是用英文写的,很少大段堆砌材料,而比较注重解释和分析。

社会生活方面,首先推荐许嘉璐《中国古代衣食住行》(北京,1988。作者曾经官居高位,但这并不妨碍此书的学术价值和阅读价值。衣食住行一类生活细节,教材里和课堂上一般讲得很少,实则是了解古代社会必不可少的知识。本书的相关介绍,提纲挈领,简明扼要,对我们学习历史、阅读古书具有很强的实用性。不过,它的内容偏重于上古和中古。至于近古时代的社会生活细节,可以参看民俗、掌故专家邓云乡所写的《红楼识小录》(山西人民,1984《红楼风俗谈》(中华,1987。即使你并不爱好红学,这两部书也可以帮助你了解明清社会生活的许多有趣内容。

(三)断代研究

一般来说,以古代某个特定时期具体问题为对象的史学著作,都是专业性较强、不适合普通读者阅读的。但也有学术性和可读性结合得较好的作品。这里推荐两部,李开元《复活的历史——秦帝国的崩溃》(中华,2007,以及饶胜文《大汉帝国在巴蜀——蜀汉天命的振扬与沉坠》(新世界,2013。两部书涉及的历史时期,一为秦末汉初,一为汉末三国,读者大都比较熟悉,但读后一定会对这两段历史增添不少新的认识。两书文笔优美,读之使人忘倦,同时又出自职业历史学者之手,没有坊间通俗历史读物常犯的虚构、夸张、过度演绎之类毛病。顺便说一下,第二位作者饶胜文君是我的朋友,推荐他的书遵循了内举不避亲原则。

(四)论文集

这方面只推荐一部,就是姚大力《读史的智慧》(复旦,2010。具体说来,这是一部论文、随笔和书评合集。姚大力教授是元史和北方民族史专家,他的学术水平远非其知名度所能体现。这部书的大半内容,都不在作者的专业研究方向之内,更反映出其广博的学识和敏锐的视觉。例如书中第一篇长文《谈古论今第一人——司马迁和他的〈史记〉》,就是我看过的最好的司马迁传记。第二篇《漫谈读书》,总结了作者沉积多年的读书心得,非常值得年轻人参考。其余文章,或有专题性较强者,也大都深入浅出,清新可读。正如书名所展现的那样,这是一部闪烁着史学家智慧的著作。

(五)传记

人物传记是学习历史最好的入门读物,但质量上乘者不多。古人传记方面,推荐梁容若《文学二十家传》(中华,1991。该书虽以文学命名,实际上完全可以作为历史读物。传主上起老子,下至梁启超,有一些并非狭义的文学家概念所能包容。书的优点,是人物生平、作品分析与时代背景结合得很好,缺点则是繁体竖排。如果你不大认识繁体字,或看竖排书经常串行,则此书可以暂时放弃。关于今人传记,我想推荐的是学者传记,而且是研究中国古代史的学者。首先是赵俪生的自传《篱槿堂自叙》(上古,1999。以作者个性之鲜明率直,写作之畅所欲言、口无遮拦来说,我看过的学者自传未有出其右者。正因如此,这本书极具可读性。其次是王学典、孙延杰合著《顾颉刚和他的弟子们》(山东画报,2000,传主基本都是大师级人物,内容也十分有趣,不仅提供了重要的学术史知识,而且展现了大师们各具特色的性格和曲折坎坷的人生经历。

最后要说明,上述书目版本来源于我的个人藏书。有些书可能有新版本,但新版本质量如何,例如是否有错字等等,我就不清楚了。

《读史的智慧》,作者: 姚大力,出版社: 复旦大学出版社。 (南方周末资料图/图)

【暑假阅读推荐书目】社会篇

李康,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译有《当代欧洲社会理论指南》、《Blackwell 社会理论指南》等。 (南方周末资料图/图)

标签

社会学

经典

前沿

对于本科低年级,专业方向意味着什么?暑期闷在家里看书真的好吗?这个时代,学习就是开书单,就是读吗?各科或网上自有必读书单,暑假整块时间,补习还是拓展?经典还是前沿?修炼原典,精研《经济与社会》、《货币哲学》、《社会行动的结构》或《区隔》,还是践行中国本土化,扫荡《乡土中国》、《新乡土中国》、《寻路中国》、《中国在梁庄》,抑或真去旅游/浪荡/田野,做文艺/二货/学术合一的三体青年?

站在暑假的门槛上,低年级小本可能有啥心思?

先说端正意识安心求学。韦伯《学术与政治》皆称经典,读罢纵不明亦觉厉。可此时此地的学术道路好像与其语境有异,路在何方?坊间大师传记不胜枚举,在此推荐华人社会学学者叶启政老师的自传《彳亍踬顿七十年》(远流,2013。不妨透过他经历的社会运动风潮和学界内部纷争,细品他回顾学政两端进退、治学道路演化的沉静自省,尤其祖孙三代家国与族群、文化与现实的情怀纠缠。学人皆叹青灯黄卷,但社会学家要持守陌生人立场进出时局、直面新潮,要在韦伯说的日常的工作中找到内心的光明和欣悦并传诸后生,想来更有暗夜孤火的况味。

榜样在前且读书,可那些大师经典,到底是原作玄虚、翻译拙劣还是读者弱智?其实可能只是没在对的时候遇到对的人、对的书,或没找到对的方法,把高头讲章巧拨进碗,变成心下激荡的菜。江湖传说的《社会学的想象力》即为明证。下列经典、现代、当代各一名著,鲜活明晰,译笔过关,与当下、个人、经验研究皆有丰富的接驳可能。

涂尔干这位实证主义鼻祖,在《教育思想的演进》(世纪文景,2006中变身丰美灵动。它综览教育生活基本形式流变,层叠递进的过程叙事与抽丝剥茧的理念分析浑然一体,让你领略观念史与制度史水乳交融的大师手笔,也是反思知识分工的自由教育上佳读物。

戈夫曼《日常生活的自我呈现》(冯钢译,北大,2008埃利亚斯《文明的进程》(王佩莉、袁志英译,上海译文,2009都是轻松谐趣,妙例满篇。边读边观察周边或自己的言谈行止,定有会心一笑。但它们绝不只是微观段子集锦。指责戈夫曼局限于白人中产阶级庸常生活,其实是教材的庸常之见。你会看到他如何重视结构、权力和历史文化比较视角,而且多可比照新媒体时代SNS互动。埃利亚斯则从礼貌、仪式、行政、征税、战争等角度揭示个体、社群、国家、文明诸层次上的竞争关系与均衡机制,尤其是约束机制的强化与内化过程。

这几部书都不囿于抽象概念,读时可揣摩新史观和新史料如何互促生长,体会新颖的理论视野如何让习以为常的生活陌生化,反之亦然。带着这种眼光再去翻翻《美好生活》(赵丙祥、罗杨等译,北大,2011,看作者如何透过书写感觉、家居、礼仪的社会史,梳理主流文化对于日常习俗的建构过程,揭示那些人为区隔是怎样被自然化的。

也许你说,我是关注社会转型、文化变迁、人生跌宕,但不想早早陷入社会学角度,我喜欢读纯正历史,喜欢由文学艺术体味冷暖盛衰,喜欢读本国的历史,甚至开学还想转系呢……好吧,别忙,再来看三本非社会学的书。

《光荣与梦想》(朱协译,海南,2004是部很厚但根本停不下来的新闻体史录,且不论是否有助于理解现代(美国)社会学理论的社会背景,繁花迷眼的材料像镶嵌画一般拼贴出波澜壮阔的20世纪美国社会史,无论大国外交、战场风云还是小民生计、世情更迭,生动的场面下都跳动着深沉的脉搏。尤其1960年代的社会文化史,心神激荡之余,若比照《七十年代》《八十年代》等访谈集,或许你心中也涌起写真正接地气的历史的念头,为自己所在的这片神奇土地,为父母珍藏的青春记忆或票证单据,也为你渐趋大气沉潜的写作梦。

《从卡夫卡到昆德拉》(吴晓东著,三联,2003乍看是逐章讨论卡夫卡、博尔赫斯、福克纳等名家名作的文论,但无论反思时空、认同、叙事等范畴,还是探究界限、归属、乡愁等主题,都与社会理论有太多交汇。你应该不会从此不能专心欣赏文学艺术的美,而是会发现美国式社会学之外更多的问题意识和实质研究。

《记忆的政治(周海燕著,中国发展,2013讲的是共和国历史上的一个典型,维度出奇,素材多样。理论资源并不复杂,但足以呈现记忆的政治操控机制和历史书写效果。读完或许你会想,网络吐槽轻松而无益,风雨如晦的时代,太多事情值得你去记录,去辑录相关的记录。

如果你觉得文论不是文学,书斋远离大地;抑或理论和文学都太小清新,想找寻更厚重的政经维度的思考,那试试《乡村与城市》(韩子满译,商务,2013《巴黎城记》(黄煜文译,广西师大,2010。前者梳理近现代英国文学,书写情感结构的历史变化,展示乡村与城市、童年与成年、往昔与未来、田园与现实等现实和想象中的对立是如何被塑造出来并交缠爱恨的。乡野相继成为淳朴自然、粗粝荒蛮、阶级对抗的符号,都市逐渐汇聚进步繁华、淫奢贫困、帝国体系的象征。文学批评和社会理论中的怀旧/恋乡、陌生人/漫游者等主题,在此有了深具历史感的鲜活呈现。后者则以政治经济学、美学和日常生活研究的多重视角,纵横切割万城之城巴黎的时空演化。回望故园,无论上海、西安、深圳,还是梁庄、江城、下岬村,面对文学、新闻和人类学中诸多精彩记事,面对土地流转、政商交结、景观嬗变、人情更迭,也许你会触摸到一些新的角度关联。

最后,如果你觉得这些还都太正经学术,那还可以寓教于乐或就地取材。一是《指环王与哲学》(金旼旼译,上海三联,2005,以学术的名义重读《魔戒》,说不定自己来一发《〈三体〉与社会的构成》。二是《生而有罪:纳粹子女访谈录》(贾辉丰、臧惠娟译,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5,即便近途高铁,归家路上也能读完。然后试试和长辈聊天唠嗑,学名叫无结构式口述访谈。再去看红卫兵忏悔之类网络论争,你可能会有些新想法。

这本小册子引出大问题。要认清自己必先理解他人,理解凡人在实则没有英雄的场景中如何谱写其义务与职责,在历史场景变幻中触摸人们选择的可能与必然。学长们毕业步入社会,而你们还在大学上着社会。但无论对于个人、学科还是时代,最可怕的,是既丧失了表达哀痛的能力,也放弃了追寻希望的欲求。

这是一个大时代,它的热闹乃至胡闹、悖谬乃至荒谬,让社会学的探究有无尽可能,但愿这学科不要因为格局逼仄,身段僵硬,辜负了与这时代未必和谐但必然丰富的美好姻缘。雅读俗生的社会学阅读不能也不必让你抱守专业,但可能会让你多些新鲜念想。

《美好生活》,作者:[瑞典]奥维·洛夫格伦/乔纳森·弗雷克曼,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南方周末资料图/图)

【暑假阅读推荐书目】艺术篇

艺术在今天人类的文化中已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有一个流行的词儿叫前卫avant-guard这个词本来是“先锋”和“探索”的意思,翻译时弄错了。如在足球中,前卫是踢中场的,而avant-guard应该是前锋。现在将错就错),本来就是一个艺术变化时候使用的术语,表示有些艺术家不按照传统的方法和经典的审美标准来创作,而是试图突破界限,争取精神上的自由和解放。在艺术中激发和锻炼出来的这种前卫精神,逐步漫漶到人类精神的其他领域,现代艺术是今天人类活动中惟一无法定义其内涵,但是却有普遍的鼓励创造性和自觉性的功能的一种活动。

艺术发生变化以后,在历史上曾经有过的艺术就成为文化遗产和人的品位和修养的根据,所以我们把这些艺术又看作文物、博物馆和纪念碑的总和。我们今天要来了解艺术和阅读艺术,经常是通过两种书籍来进行。一种叫艺术史,另外一种叫艺术批评。艺术史是把过去的艺术和现在的艺术有系统地呈现和叙述,而艺术批评则是对艺术的现象,特别是正在发生的艺术现象进行评判、分析和批评。这里的书籍二字要打上引号,是因为艺术史和艺术批评都不能够单纯地去阅读,必须同时对作品进行观看。

如果我们需要笼统地了解艺术的整体情况,可以先从一些文字简明、附有插图的书籍开始。首先建议大家读《詹森艺术史》(北京大学组合翻译实验小组译,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3,这本书比较全面地介绍了艺术史的整体状况,分量也适中,适合非艺术专业的人阅读。同样类型的书还有几种,《加德纳艺术通史》(李建群等译,湖南美术,2013《剑桥艺术史》(罗通秀、钱乘旦等译,中国青年,1994。我一开始就参与了《詹森艺术史》的翻译工作,之所以介绍给大家,并不是因为敝帚自珍,而是考虑到这种书图文并茂,价格很贵,一般的同学买不起,所以我们恳请出版社出了一个学生版。学生版没有图,只有文字,但是每一幅图都提供一个网络链接,这样读者不仅可以顺利地找到图,而且在网络上还可以找到同一件作品的不止一种图,尤其是对于建筑、雕塑、室内装饰以及后期艺术中所包含的行为艺术、装置和影像等等,在链接中找到的是多种角度和全面展示的可能性。

读艺术,就是练习和学习正确和完整地读图。人类与生俱来具有的图像能力,大约在旧石器时代晚期结束时遭遇了集体性遗忘,普通人的制图、观图能力被遮蔽,只有少数人独擅此技。机械摄制技术的发展,使得图像能力逐步回归到每个人自身,人将以一个完整、自觉的状态去面对所有可以观察和选取的对象,从而做出自我的思考和判断,这种独立的直接观察和感悟,使人从片面的深刻趋向整体的完满

中国本来的艺术与西方艺术有同样的地方,也有不一样的地方,近代所谓中国美术史的著作,一般是按照西方的艺术史观念来写的,对于中国艺术中的精妙之处,往往涉及不到。所以读中国的艺术,还是可以看一点古代的画论或者书论。过去在一些杂志上出现过像郑奇这样的人写的散篇的作品评介文章,点到深处,但好像都没有集成集子,好在现在可以在网上查找,略可弥补这方面的不足。我的同事朱良志教授写了《南画十六观》(北大, 2013也是这方面的好本子。

阅读和理解艺术,仅仅单纯地读艺术史是不行的,因为这种艺术史经常是经典艺术的研究者对艺术的叙述。他们在面对现代艺术和正在发生的当代艺术的时候,总是用经典艺术的理解方式来解释,其实艺术的发展恰恰是那些不能被经典艺术理解的部分,所以这些书写到当代艺术的时候常常就有点莫名其妙,大有隔阂。所以要找一些现代艺术的专书来读,比如有一本叫《西方现代艺术史》H.H.阿纳森著,巴竹师等译,天津人美,1999。由此可以看到,艺术的目的不再是传达意义,而是逐渐打破人类精神限制的历程,经典形成的规范有时会成为对人的创造性的禁锢,只不过这种枷锁是以金子做成。而艺术则是要将之击破。

今天要读艺术,恰恰还应该明白艺术再进一步地要将图像时代对人的限制打破,让人性具有更为穿透的力量。穿透的力量,一方面要在阅读中找到其所穿透的限制何在,所以前面所介绍的艺术史中之所载,往往是当代所要解脱和抛弃的对象,读了它们才知道我们的精神是如何被荣耀,又如何被笼罩和覆盖,然后我们就可以理解今天的艺术是如何通过穿透和击破这样的笼罩和覆盖而成其为艺术。读艺术需要一种反阅读。如果大家在这个暑假能读到这个程度,恐怕就可以触及什么是艺术的边缘,也就理解了为什么我们过去会说艺术会使人成其为人,而今会说艺术可以使人成为更为完美的人

《詹森艺术史》,作者: H.W.詹森(H.W.Janson) / A.F.詹森(A.F.Janson) / J.E.戴维斯(J.E.Davies) ,出版社: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南方周末资料图/图)

【暑假阅读推荐书目】军事篇

楚,军事专栏作家,著有《伊拉克战争》。

标签

军事

战争

历史

我国传统习惯中,对于军事问题的公众焦点是所谓战将,关张马赵黄、薛仁贵、岳武穆等等。大众对这些人的兴趣,集中在他们被传奇化的人生经历和战斗过程。这种普遍的兴趣,折射了一种古典的军事学和战略学观点,也就是说,把军事学说和作战理论视作一种神秘的技艺,只有命中注定的特别人物才能有机缘窥其堂奥。

这种神秘主义的军事学观念在今日社会尚有可观的遗存,人们可以从军事论坛和媒体上的热闹看到其侧影:在分析当代军事问题时,一些学者喜欢从循环论证的阴谋论或其他独断的概念出发危言耸听,而在军事迷的圈子里,古典的神秘主义进化为对某些技术兵器的热烈迷信。

就严肃的中国军事史而言,中国的军事理论自觉是很早的。传奇人物关羽常深夜捧读《春秋》(今天的读者可以读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中华,1990,儒家色彩的解释是其心怀君臣大义。实际上略有古典兵学知识的人都知道,那只是因为《春秋左传》作为先秦记述战争很翔实的著作,其作用类似古希腊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谢德风译,商务,1960,是当时将领学习军事历史/军事战略及作战理论的复合教科书。这两种书,也长期被视为中西古老兵学的源流和渊薮,至今也可以说是军事理论学习中入门级的必读书。

基于知识学习的观念,人们会发现,军事学术和理论虽在其对象和方法学上有其特点,但也是一种与其他学科具有基本相同特征的普通知识。军事战略作为作战的理论,也就是野战战略,牵涉到人对空间、时间与力量的认知;作战的过程中,牵涉到双方对对方的知识了解,及运用己方力量的效率,因此,军事的研究本身也与其他学科一样,需要以经验的实证研究为基础,这是为什么历史上的大战略家无不具有独特的军事史研究成果的原因。

公认对形成现代战略学影响最大的历史事件是拿破仑战争。的确,对20世纪影响最深远的两位战略家,克劳塞维茨约米尼都对拿破仑战争有亲身体验,也从大战中汲取了自己的理论养分。前者的《战争论》(军科院译,商务,1997以德国古典哲学的宏大气象为底蕴,构筑了战争作为现代国家政策工具背后的观念体系,其当代影响仅从艾森豪威尔总统对威慑战略的运用即可见一斑;而后者的代表作《战争艺术》(钮先钟译,广西师大,2003则努力克服战争与战略的不确定性,建立起一种对今日高科技战争有直接影响的科学战略观。克氏的学说直到20世纪才为人所重,而约米尼的大作在19世纪中叶即被翻译引进美国,指挥内战的双方高级将领,许多都是其私淑弟子。他关于科学的战争观对今日美军的学识学说依然有强劲的影响。

英国的科贝特和美国的马汉齐名,都是影响随时代愈加焕发的海权战略学的鼻祖。后者的海权理论更加著名,但作为同时代人,同样也作为克劳塞维茨和约尼米思想的直接继承者与发扬者,科贝特《海上战略的若干原则》(仇昊译,上海人民,2012却更为当代的海权学者所推崇,因为,与主要作为军事史家和海军教育家的马汉不同,科贝特对海权和海战的战略诠释是基于大英帝国丰富的政策实践,以及他作为皇家海军官方历史学家对作战文献的充分研究,因此他对海权政策的军事、经济和政治含义论述得更加明晰,对当代海权战略有更适切的指导意义。

被称为教导了无数将军的上尉利得尔·哈特除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史》(林光余译,上海人民,2010《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史》(伍协力译,上海译文,1978,他的军事历史著作还涵盖从古罗马的西庇阿到美国内战中的谢尔顿等将领的作战传记,以及坦克战史、纳粹将道和其他广阔的军事史与作战研究领域。在这些坚实的实证研究基础上,他得以提出超越时代的坦克机动作战理论。在晚期,他建立了著名的间接路线战略学说。他在晚年注意到核时代与当代国际社会的深刻变化,意识到固有的以军事政策为重心的战略思维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需求,因而首倡一种内涵更丰富和层次更高级的大战略观念,首开当代国家战略学说的先河。

军事学说和战争世界并不是外在于人类生活的世界,而是塑造人类历史很主要的一个环节,这在20世纪另一位大战略家富勒的著作中得到充分体现。富勒与利德尔·哈特一样,身为早期机械化战争革命倡导者,他的《战争指导》(绽旭译,解放军,2006一书探讨了近代以来西方世界有代表性的战争总体政策,分析基本政治政策与军事战略之间的关系。但他更为普通读者所知的却是洋洋三大卷的《西洋世界战争史》(钮先钟译,广西师大,2004。在这部因战争毁坏了书稿而重写的大作中,富勒把对重大战役的专业叙述,夹杂在对各战役的时代背景论述之中。他先考察时代在社会、经济、科技和心理方面的一般变迁,特别是在军事装备和理论方面的发展,然后再展示这些决定千百人命运的战役的经过。

当代战争面貌正在发生急剧的革命性变化,这些变化主要围绕科技、观念和心理三条轴线而展开。作为巨变的一个后果,人们看到,传统军事活动与社会生活的许多清晰界限正在消失。像孙子和吴起时代面临的情况一样,当新的军事革命展开,那些更有利于知识发展的社会迅速获得军事优势,而更少军事神秘主义氛围与更富于科学的知识学习精神的民族,则成为军事事务中一马当先的强者。同时,为了适应这种革命性的转变,军事学说史上那些不朽的经典则很自然被人们再次捧读,并从中汲取思考未来的智慧。

《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史》,作者:李德哈特(Basil H.Liddell Hart),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南方周末资料图/图)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e06b4e4ea2161479171128b4.html

《遂教师阅读.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