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子将仕矣 - 《论语》 - 原文注释翻译解读延伸

发布时间:2020-11-27 14:25:54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夫子将仕矣

【原文】

阳货(1)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2)。孔子时其亡(3)也,而往拜之,遇诸涂(4)。谓孔子曰:「来!予与尔言。」曰:「怀其宝而迷其邦(5),可谓仁乎?」曰:「不可。」「好从事(6)而亟(7)失时(8),可谓知(9)?」曰:「不可。」「日月逝矣,岁不我与(10)。」孔子曰:「诺,吾将仕矣。」(《论语·阳货第十七》)

【注释】

(1) 阳货:又叫阳虎,季氏的家臣。

(2) 归孔子豚:归,音「愧」,通「馈」,赠送。豚,音「屯」,小猪。赠送孔子一只熟小猪。

(3) 时其亡:时,伺、趁。亡,音「王」,外出不在。趁他外出不在时。

(4) 涂:同「途」,道路。

(5) 怀其宝而迷其邦:与「怀宝迷邦」、「 怀道迷邦」同意。原意是怀有才德却听任国家陷于混乱状态。比喻隐匿才德,不愿出仕。

(6) 好从事:好,音「浩」。想做事,指有意出仕施展抱负。

(7) 亟:屡次、每每。

(8) 失时:错失机会。

(9) 知:同「智」。

(10) 岁不我与:亦作「时不我与」。时间不等待我们;比喻错失时机,后悔莫及。

【翻译】

阳货想见孔子,孔子不想见他,阳货就赠送孔子一只熟小猪,好让孔子去见他。孔子趁他外出不在时,前往阳货家去拜谢,不料却在半路上遇见了他。阳货对孔子说 :「来,我有话要跟你说。」阳货说:「怀有才德却听任国家陷于混乱状态,这可以说是仁吗?」孔子回答说:「不可以。」阳货说:「有意出仕施展抱负,却屡次错失机会,这可以说是智吗?」孔子回答说:「不可以。」阳货说:「时光流逝,时间不等待我们啊!」孔子说:「好吧,我将要出仕从政了。」

【评析】

儒家的主张,让人不论在顺境或逆境,都有适当的为人处世之道。在正常社会或太平时期,进德修业有成就适合出仕从政;在乱世也能洁身自爱、等待时机,不自取其辱。虽然孔子那时社会的道德在下滑,人心开始纷乱,但是孔子和弟子们也在汇聚成一股正的力量,是应该起到正面的作用,那么在野好呢?从政好呢?世间战争与和平总是交替着,这就有个「时机」问题了,是不是时机不宜从政,那就在野教育平民好呢?如果时机适合从政,那还有自己能否把握「以道事君」的原则,谨慎对待从政的辞就去留的问题。

当时的当政者一时还未能认同儒家的主张,对于其它众说纷纭的学说,还抱有太多幻想,他们的道德修养,不足以跳脱当时的社会和政治纷乱的现实,不懂得珍惜礼乐道德教化,质疑孔子施政是否合乎时宜,所以并未能真正心悦诚服夫子之道,自然也就无法放手给孔子施展抱负,当然更不可能像三顾茅庐般礼贤下士。但是孔子并没有放弃,仍然周游列国,知其不可而为之,三番两次都有接受出仕邀请的念头,让人感受到孔子想要截窒道德下滑、再兴周礼的热切希望和使命感,从中也体现儒家进退有据、有为有守的中庸之道。

【延展】

1、孔子出仕的动机为何?孔子起先为何不想见季氏的家臣阳货?你认为阳货召请孔子出仕够真诚吗?孔子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还不出仕,世人将会如何看待孔子?孔子出仕后来怎么了?你对于孔子出仕的看法为何?

2、历史上正邪势力不断地消长,演绎着人心道德的起伏,从春秋战国时代,人们未能认识到儒家学说的可贵,到秦始皇焚书坑儒,以至于汉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才确立了儒家正统的地位,人们欣然接受儒家的教化。

想想看:历史上人们为何一次又一次沉迷于庞大的恶势力,一次又一次迷信强大的武力和独裁政权,一次又一次贪恋暴君邪党给予的名利和安全保障?人们为何不能在一次又一次的教训之后,真正认清什么是正,什么是邪呢?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e023d299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ad9bd02.html

《夫子将仕矣 - 《论语》 - 原文注释翻译解读延伸.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