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名将黄维纲将军

发布时间:2018-09-27 08:28:23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抗日名将黄维纲将军

回忆抗日名将黄维纲

19384月中旬,我曾在鲁南向城附近的一个小村庄上丨,访问过当时任五十九军军长的张自忠将军,他详述了临沂作战中击溃日军坂垣师团的经过。不无遗憾的是那次访问没有见到在临沂战役中建立战功的二十八师师长黄维纲将军。

一个月以后,日军切断陇海路,包围徐州,战局形势突变。同年516日,齐集在徐州的中外记者开始分路随军突围。我与《大公报》、《扫荡报》的记者等随五十二军关麟征所部二十五师的一团新兵一起突围时,遭到敌人步兵飞机协同作战的堵截,正当我们进退失据、处境危急之际,忽见东北方向尘土飞扬,开来一支部队,经联系后,才知道这支部队就是三十八师。后来了解到,其中的三分之二是临沂战役后补充的新兵。

我们又随这支部队重返郝集休息。当时,黄维纲师长正在指挥所里为当晚的战斗突围忙得不可开交,我便没有去打扰他。及至部署已定,部队即于傍晚列队出发,二十五师的新兵一团,也归黄师长统一调度。在他的从容不迫的指挥下,这支队伍终于突破了日军的包围线,跨越了陇海路顺利地向南方走去。

行军于豫东平原,经过柘城、太康,在突围后的第四天到达扶沟,上级命令部队就地休整。这时,我才去拜访师长黄维纲将军。

他身材中等,虽不魁梧,但身体很结实,剃着光头,双目炯炯有神,身穿灰布军装,腰束小皮带,穿布鞋。他不抽烟,也不喝酒,保持西北军生活俭约的传统。他一见面就说:“你们一路上行军辛苦了,我们照料不周,还请多多原谅”!我说:“跟着三十八师一起行军、作战,这是我们无尚的光荣!在这次胜利突围中,我们都敬佩你沉着应战,指挥若定。”他摇摇手说:“那是由于日军包围圈的兵力单薄,无心恋战,不过我们在撤离徐州以后,随时都作好战斗准备的。从喜峰口战役、天津郊外战斗一直到最近的临沂战役,经过多次战场上较量,深知敌人决不是不可战胜的!”我对他首次访问所得的印象,是刚毅、沉着,不愧为抗日名将。

19397月底,我再次访问了黄维纲将军。他说:“部队经过今年4月随枣会战之后,正在这里整训。抗战已经两年,许多经验教训早该好好总结了,免得常常处于被动地位,再犯指挥上的错误。日军曾调集四个师团和一个骑兵旅团的兵力,发动随枣会战,企图进攻襄阳、樊城,围歼我军主力。但在正面战场上遇到我军坚强的抵抗,而其两翼迂回又被我军拦腰痛击。受到这次挫折后,日军现将原有部队调回后方休整,由新来的三十三和三十四师团接防阵地,并抽出其一部分兵力,回师扫荡我军在大洪山和大别山的抗日游击队。我认为当日军回师扫荡其后方抗日游击部队时,我们不能仍在原地不动,而应该主动出击,促使敌人顾此失彼,腹背都遭到痛击。”黄将军的这一见解,是具有战略眼光的。

19404月中旬,日军又从各地调来优势兵力再度进攻襄樊地区,张自忠将军在南瓜店指挥作战中,壮烈殉国。当时黄维纲将军率三十八师正在新街一带与敌死战,于攻克新街后始往驰援,经一昼夜激战,才克复南瓜店一带山区,找到了张将军忠骸。黄将军经过这次战役,以战功升任五十九军军长。

19438月,黄维纲将军因连年征战,积劳成疾,病逝于湖北南漳前线,终年46岁,归葬于原籍河南项城范营村。

(原载《团结报》198937日第二版)

纪念黄维纲将军 作者:陈芳芝

黄维纲号震三,河南省项城县人,保定军官学校毕业;而后参加了冯玉祥将军的国民党一军,西北军边防军第二集团军。历任营长、团长、参谋处长、旅长、师长、军长等职。在任职中,忠于冯玉祥将军、张自忠将军,爱国爱民,在抗日战争中为国家为民族,不顾生死,奋勇善战,做出了特殊贡献,我认为应该永远纪念黄维纲将军的功绩。

一、我与黄维纲将军的关系。

193010月,闫冯反蒋失败后,冯玉祥将军退到山西曲沃县,西北军第二集团军改为第二十九军,由宋哲元任军长,第三十八师由张自忠任师长。黄维纲原任第一军刘骥部的旅长,在曲沃改编时改任三十八师下属的二二三团团长,1931年在山西平定县升为三十八师一一二旅旅长,当时我任师手枪团团副,1940年黄维纲任五十九军军长时,我任该军下属的一八O师五四O团团长。

二、黄维纲将军的主要战绩。

19333月,三十八师在长城喜峰口,抵抗日寇侵略,在三道坪、马兰峪、罗文峪等地常与日寇反复冲杀,经过三个月的血战,将日军击退,使敌人没能前进一步。第一一二旅二二五团团长刘松三部在喜峰口三道坪西北地区与日军战斗中伤亡过半,第一营营长杜国邦阵亡,黄维纲在第一线督战,不准部队后退一步,经过三天三夜的血战,消灭日军一个联队和一个骑兵大队约二千余人,缴获敌军战利品很多,第二十九军在张自忠将军英勇指挥下长城抗战的伟大胜利,在这次战斗中黄维纲将军是立下战功的。

黄维纲在训练部队中与官兵同甘共苦,以身作则,得到冯玉祥和张自忠的信任,也受到下级官兵的尊敬,训练中他非常细致,官兵的动作有一点不合步兵操典,当即指正。他任师长时,要求每连一个排长、两个班长到军士队训练,借以培植下级军官和班长的指挥作战能力。在对官兵的精神教育方面,按照冯玉祥、张自忠的指示,不扰民,真爱民,誓死救国。

19383月在临沂战役中,张自忠将军命三十八师师长黄维纲带领部队向日寇板垣师团发起进攻,黄师长亲自指挥一一四旅二二八团刘文修部与日军冲杀三昼夜,二二八团伤亡过半,营长冉德明阵亡,陆云龙升任营长,不到一天陆营长又阵亡,黄师长一方面命令刘文修团长不准后退一步,一方面亲自率张文海团向日军右翼猛攻,卒将板垣师团击遗,敌伤亡约三千余人,获战利品甚多。

同年328日,日军板本旅团和一个骑兵联队增援板垣师团向临沂西北地区南北道一一二旅黄贵常团猛攻,黄团不支,黄维纲师长亲自向南北道督战,经过一周的血战,当时黄师长在电话上向张自忠说:请军长放心,有一个人也要打下去,随即亲自带一个团向日军猛攻,又血战三日夜,张自忠又命一八O师三十九旅七一五团陈芳芝营向日军右侧背猛攻,卒将日军击溃。此战日军伤亡五千以上,我军亦伤亡过半。临沂之战是一场打得十分艰苦的硬仗,在张自忠将军指挥下,黄维纲师长做出了突出贡献,为尔后台儿庄的大捷创造了有利条件。

19398月,日军集结三个师团的兵力,向我五战区进攻,企图占领襄樊和老河口。敌人从钟祥,洋梓镇向我长寿店、流水 进攻,五战区右翼兵团总司令张自忠将军亲率三十八师黄维纲部渡过襄河,背水而战,将日军的后路击溃。在渡河时,张自忠站在襄河东岸给官兵讲话:我们不消灭日本鬼子决不回来。黄维纲随即命一一二团和一一三团向日军侧背猛攻,最后又命令预备队一一四团樊伦山部向日军迂回,日军不支溃退,获大炮一门、机枪二十余挺、战马三十余匹。

19405月初,日军集中兵力向我五战区右翼兵团进攻,将我第一线冲破,日军到襄樊以南南瓜店地区张自忠将军为国家为民族的存亡,不顾生死,亲自率领三十八师七十四师等三个师渡河,黄维纲师长率三十八师及一七九师为左纵队,张自忠总司令率七十四师和手枪营为右纵队,与日军战斗约半月之久,尤其三十八师长黄维纲战绩更大,按着张自忠将军的命令与日军血战,大量歼敌。在516日听到张自忠将军为国牺牲的噩耗后,黄维纲本着为总司令报仇的决心在十里长山东南地区,集中全力向日军猛攻,并派出小部队和便衣队,将张自忠将军遗体找到,运往襄河西岸快活铺,这说明黄维纲将军忠于长官,忠于国家。

张自忠将军殉国后,黄维纲升任五十九军军长。在湖北荆门县安家集召集五十九军团长以上军官开会时,黄维纲军长说:总司令为国家、为民族英英勇牺牲了,我们应按照总司令的意志在抗击倭寇战争中继续做贡献,要为总司令报仇,加紧整顿部队,准备与日寇再拼。

19408月在河南邓县桑庄整训,五十九军为五战区预备队,归孙连仲总司令指挥。我调任一八O师五四O团团长,黄维纲军长找我谈话说:五四O团是新兵,要加紧训练准备作战,给张总司令报仇,我们是五战区的预备队,任务很重,什么时候打起来都是很缴烈的。

19418月,日军约一个旅团的兵力从花园地区向唐河、南阳进攻,五十九军奉命在南阳以北地区阻击敌人,经一昼夜的激战,日军用一个联队向我右后方迂回,五四O团为军部预备队,往南阳西南卧龙岗,黄维纲军长命五四O团向日军猛攻,经过三个小时的激烈战斗,该团团长陈芳芝命第三营杜营长猛攻日军左侧背,迫使敌人向南阳城内退去。天黑之后,黄维纲军长继续命五四O团向南阳城猛攻,日军由城南渡河,向随县方向逃窜,从而我军收复了南阳。第二天早上孙连仲总司令、黄维纲军长到南阳城内,嘉奖了五四O团,将陈芳芝晋升为少将团长,这是在黄维纲军长指挥下取得的南阳大捷。

19438月,黄维纲军长因连年征战,操劳过度逝于湖北南漳防地。

以上写出的是黄维纲将军的主要战绩。在抗日战争中,他在张自忠将军的指挥下,做出较大贡献。我认为黄维纲是一个真正抗日爱国名将,全国人民应该永远纪念他。他治军认真、大公无私、坚决服从张自忠堪称称模范军人。

我写的关于黄维纲将军抗战中的事迹不够全面,可供参考。

陈芳芝

19851211

(陈芳芝在抗日战争时期19408月任59180540团团长) 】祭拜黄维纲

2010-07-18 00:20:30| 分类: 默认分类 | 标签: |字号大中小 订阅

——《共和国没有他的名字》之七

2010717日,阵阵夏雨虽驱散了滚滚热浪,却难挡雨季的温润与潮湿。驱车行进在前往项城市郑郭镇范营村的路上,如同穿梭时空隧道,只为触摸着蒙尘历史的沧桑面容,祭拜心中景仰的英雄——中国抗日战争三十三集团军五十九军军长黄维纲中将。

几经周折与打听,终于来到了英雄的出生地与归宿地——范营,见到了黄维纲的侄子黄登洪。这是一位六十多岁的老人,身穿白色衬衣,手上沾满饲料,正在忙碌农活的良善朴实的农民。听说来意后,老人十分高兴,热情地引路,一起来到距离他住地约二、三百米远的黄维纲的墓地。

沿着泥泞的乡间小路,任由路草上的水珠浸湿鞋面与裤脚,碧绿的玉米掩映中,一座不大的墓地映入眼帘。劳顿的身心顿时失却了疲惫,一点、一点,心情更加肃穆;一步、一步,脚步愈加沉稳。

墓碑上书写着“原国民党59军军长、抗日爱国将领黄维纲之墓”的字样。

我把两瓶白酒恭放将军的碑前,然手点燃了鞭炮和冥纸,向久仰的英雄祭拜,这景仰来自心中永恒的记忆,这记忆来自姥爷郭荣昌。

1938-1941年,黄维纲率部转战豫鄂等地,也正是在这期间,青年的姥爷加入黄维纲部,开始了他抗日的漫漫征程。通过老人的记述,我得知了72年前的那段历史……

19386月,国民党5938师驻扎在河南省泌阳县。在家种地的20岁的郭荣昌,身背简单的行李,步行20多公里,来到县城给在县城北边学校教书的父亲送衣服。走累了,郭荣昌顺势坐在县城一条主街道牌坊上歇着。

这时,一位传大布衫的中年人走了出来:“喂,老乡,从哪儿来哩呀?”

“我从乡下来哩。”郭荣昌说。

那人上下打量郭荣昌一番,友好地拍了拍郭荣昌的肩膀,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神情。这时,院内的屋子里走出了一位30岁左右、四个兜的当官模样的军人,那军人一边打量郭荣昌一边聊了起来。

“年青人,想不想当兵?当兵好啊。”那军官问道。郭荣昌闻听,急忙回答:“想。”

“好……,你的个子好样的!”那军官一比个子,上下打量了郭荣昌一番,然后说:“从今天起,你就是我的卫士了。”从此,郭荣昌成了黄维刚的一名士兵。

事后,郭荣昌才知道,亲自招收自己入伍的这位军官就是国民党赫赫有名的张自忠将军手下的38师师长黄维刚。

历经了惨烈的商城、固始保卫战。19394月,日军发动随枣战役,38师在宜城田家集与日军激战三昼夜,毙伤日军500余人,缴获战马80余匹。

19405月,军长张自忠殉国,黄维纲率部突入敌营抢回了张上将的忠骸。回忆起那一幕难忘的场景,姥爷刻骨铭心。

黄维纲通过电报知道张自忠被日本围困,急忙率部营救。刚走到襄樊东,黄维纲得知军长已阵亡,禁不住痛哭流涕(和张自忠私交甚厚),他掂着盒子,光着膀子,率领部队猛攻,非要把张尸体抢回来不可。

师长率部直奔张将军。这边猛攻,那边抢尸体。团长带着人,从两侧硬攻,郭荣昌是轻机枪手,跟随师长来回几次猛攻,终于冲进去,抢回了军长的忠骸。38师为此失去了一个团。

黄维纲随后找了棺材,把张自忠军长埋在一个小山包上。郭荣昌等士兵离他们有一、二里远,不时看到卫兵哭着从身边走过,说“军长是和边山鬼子对枪后自杀的。”(这种说话和历史记载的“阵亡说”有出入,是老人记忆有误,还是历史的真实?不久前看了台湾拍摄的电影《英烈千秋》,里面的镜头是张自忠将军自杀的。这又是为何?)

中国的天空弥漫着悲情。从《项城县志》中,我得知“19405月,黄维纲升任59军军长,次年24日,日军占领南阳,6日,黄奉命攻打南阳,在友军配合下,收复南阳,再次荣获“青天白日勋章”。他十数年转战疆场,抗日救国,积劳成疾。194333日病逝于湖北南漳前线,终年46岁,归葬于本村。当时,国民党政府曾明令褒奖,晋升陆军中将。此后,以抗日殊功入祀忠烈祠。”

1940年张自忠殉国后,姥爷在战斗被打散,与部队失去联系,被孙连仲部队收容。

从时间推算看,姥爷跟随黄维纲只有三年时间。虽然只是短短三年光景,姥爷对师长的情结却格外深,这种情结来自于军人的强烈归属感,用姥爷的话说,是谁的兵,从此就把命交给谁了。

那晚,我把黄维纲是河南项城人、已经于1943年病逝的消息通过电话告诉姥爷时,老人声音哽咽,唏嘘长叹。老人要和我一起到项城看望自己的老师长,祭拜将军。考虑到一位耄耋老人的身体状况,我百般劝阻了老人。

上天总是眷顾一位虔诚朝拜者的心情。和去年十里长山祭拜张自忠将军时的天气一样,今天也是蒙蒙细雨,天空垂泪。凝望黄维纲墓碑,我想,两位战场上的生死兄弟,一个权厝重庆梅花山,一位归宿项城老家,生前相伴,死后殊归,这也许就是军人无奈的人生选择吧。

听黄登洪介绍,张自忠将军的女儿张廉云女士和孙子张庆新先生曾先后来到黄维纲墓地祭扫,而黄维纲的四女一男(其中两个女儿已不在世)却从来没有来过。尽管他们身在台湾,远离故乡,但是,在国共两党关系日渐融洽的今天,来往并非难事,为何战友的后代都远渡重洋回来,而黄将军的子女们却不回来看望父亲呢?是亲情的淡漠还是另有隐情,我百思不得其解。

我要告诉老人在范营代拜将军、了却心愿的实情,可是我又该如何把心中的疑问带给那位殷切期盼的老人呢?

(图一:本人与黄维纲侄子黄登洪合影;图二:抗日老兵郭荣昌近照。)

黄维纲,字震三,号雨辰,1897年出生于河南省项城。相传范营黄氏祖先是明代皇室后裔,明末甲申之变时逃避战祸到河南,易姓为黄(取皇之谐音)。因为这一层关系,黄家虽然诗书相传,但清一代却鲜有科举入仕者。传说不一定没有来源,但往往可以从现实中找出折射。黄维纲的父亲黄恪济是位私塾先生,吃这一行饭的人若没有功名,不免有些难堪,找出些理由来解释,也属正常。此外,黄家严令后世子女不得与「朱」姓联姻。黄恪济娶妻王氏,育有黄维纲、黄萍兄妹二人。[1]

清末废除科举,黄维纲不再继承父辈道路,而是进了项城县立小学堂。清末甲午、庚子诸役,对朝廷与庶民均有极大刺激,朝廷方面筹建新式陆军,青年中也掀起从军兴国的热潮。191112月,黄维纲考入开封陆军小学堂第六期,1915年升入清河第一陆军预备学校第三期,1917年初从预备学校毕业,下部队入伍训练半年后,1917年秋,升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七期,编在步兵科第16连。1917年秋入学的这批保定军校生由留级生及因各种原因该上却未上成军校的学生组成,共计191人。最为集中的一批是福建籍参加北伐的学生,这批学生原本应上第三期,其中毕业于骑兵科的陈长捷,担任过忻口战役中路总指挥。其次这批学员中河南籍学生居多,这其中原因有如下说法:

保定军校第7期闽、豫之外的学生多是留级、辍学、复课生,所以人数特少。黄维纲属该期毕业,有可能属于下述情况:一、武昌第2陆军预备学校于1914年停办,致使本应送入该校的部分陆小学生没有出路了,多数省份都转入本省军校,只有河南、福建两省陆小经商议后转入清河第1预备学校第3期,单成一队,为满足学时延后毕业,没和其他第3期学生一样进入保定军校第6期,而是进了第7期,所以第7期多数是河南人和福建人。另有一说是保定六期因编入模范团人员,河南籍学生太多,于是让预备学校的河南籍学生延后一期入学。二、黄维纲这一批人本身就是模范团最后一批转入保定的成员;或者是预备学校准备拨入模范团的,因模范团解散单独去了第7期。[2]

投身西北军

19198月,黄维纲自保定军校毕业,分发到湘西镇守使署任见习官,当时的镇守使就是日后的西北军领袖冯玉祥。冯在北洋军中是个另类人物,虽然有许多新举措,却也继承了不少旧习气,其中之一就是不喜欢军校生,“(冯玉祥)认为军事学校出身的,不大可靠,并给加上一个'鹰牌’的标签,他说这些人都是满天飞的,哪里有肉就飞到哪里去”。军校生在西北军系统中多数做教育、参谋工作,黄维纲到差不久,就被派任湘西镇守使署军务处见习排长,1920年任第十六混成旅模范连第二排副排长。

接下来的日子里,黄维纲没有选择留在模范连做教育工作,而是做了带兵官。对于不喜欢军校生的西北军来说,黄维纲是一个异数,这条路也因此变的特别艰难。 1921年冯玉祥接任陕西督军,部队扩充为陆军第11师,黄维纲升任第22旅(旅长张之江)第44团(团长张维玺)第3营的副连长。1922年,冯玉祥改任河南督军,又升陆军检阅使,部队再次扩充,黄维纲升任第8混成旅(旅长李鸣钟)第2团(团长张维玺)第7连连长。1924年,冯玉祥部经过北京政变,推翻曹锟政府,扩充为国民军第一军之后,黄维纲升任国民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二旅第三团第一营营长。此时,不但他那些担任参谋职务的学弟,已经有人官拜师、旅参谋长,在模范连教过的士兵都有升到与他平级的人了。北京政变后被皖奉窃取胜利果实。冯玉祥之后曾三次辞职,并索居天台山,以消极态度争取权益。后段祺瑞为稳住冯玉祥,把京兆和绥远划归国民军地盘,并在1924年年底将国民军事改称“中华民国西北边防军”,黄维纲此时任第一师师长鹿钟麟第一旅旅长韩复榘第二团团长丁汉民营长。[3]

天津战役之后,1925年底,国民一军达十五万人,韩复榘任陆军第一师师长,第三混成旅旅长丁汉民,第七团团长黄维纲。五原誓师之后,1926年底,国民联军仿效苏军军制,新实行“三三制”,即一军辖三师,一师辖三旅,一旅辖三营,取消团一级编制。韩师改为“路”,相当于军级单位,原来的旅长变成师长,团长变旅长,所有团以上军官都官师一级。所以在冯先生日记里,1927年初称黄为旅长。一直到19276月,国民革命联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易“路”为“军”,黄维纲应依然在韩复榘的第六军任旅长。[3]

冯玉祥平定河南后,于19283月在洛阳设立第2集团军训练总监部,由石敬亭任总监,黄维纲调任步兵监,担负步兵训练之任务。其后的1929年,据董升堂回忆,其任总司令部少将参谋副处长一职时,处长即为黄维纲。19303月,冯玉祥与阎锡山达成反蒋协议,重回西北军。黄维纲升任第二方面军总部参谋处处长,中原大战期间,黄维纲应总参谋长秦德纯要求,及时提供作战相关资料,很是得秦赏识。[4]

有两位当事人回忆中原大战时提到过黄维纲。一是服务于阎锡山部队的张樾亭,他回忆到“我到车站见着冯的参谋处长黄维纲,我俩同学相知,彼此闲谈,黄对这次会议进一步规定部署,曾向冯指出晋军以主力用于津浦线,一部用于陇海线担任正面,似有包打徐州抢占南京之意。冯表示恐怕他包不下来,到那时再看我们的”。二是时任张自忠部副旅长的李九思,他去郑州找冯玉祥要补充兵源,“冯玉祥批准由过之纲新兵师拨一团人,过不给,又经过司令部黄维纲处长打电话联系,过才拨给一个团”。前一件事可以看出黄维纲的军事眼光,后一件事则展示了协调手腕。

1930918日,张学良通电拥护中央,联军败局已定。冯玉祥令联军西退郑州外围,准备最后决战。此时,过之纲军长送大量新兵到郑州补充各部,秦德纯向冯玉祥推荐黄维纲带兵官,冯任黄为刘骥三十军第一师(师长童振玉)补充旅少将旅长,重得带兵机会。19301025日,潼关失守,杨虎城部陕军直趋西安。至此,冯玉祥西北军难回西北。豫北的孙连仲见回陕无望,通过韩复榘的关系接受中央第二十六路军番号,率董振堂等部远走山东。仅张自忠、刘骥、刘汝明等少数部队不降蒋,撤退到晋南,黄维纲的一旅残兵也在其中。

张学良入关后,收编反蒋联军残部为东北边防军。张自忠为保西北军血脉,联系驻晋西北军各部共同受编,几经周折,成为东北边防军第3军,推举宋哲元任军长,于1931116日通电就职。黄维纲一旅原有约三千人,逃亡离散不少,剩下的官兵编为一个团,番号为东北边防军第3军第2师(师长张自忠)第4旅(旅长童玉振)第2团。西北军已经沦落为杂牌部队,黄维纲又是败军之将,有个团长职务已经不错。当初黄维纲拨给张自忠一个团补充队伍,如今张还了他一个团长,看上去似乎是一种交易。然而张自忠毕竟不是冯玉祥,他知道有完整军事修养的军校生对一支部队的作用,对黄维纲颇为倚重。后面我们可以看到,黄维纲很快超越张自忠的那些旧部,成为他的左膀右臂,以及职务上的接班人。

不久,东北边防军第3军改番号为陆军第29军,所属师、旅、团番号随之更改,黄团变为第223团,隶属第38师第 112旅,驻山西娘子关、平定一带,1932年石友三之变后,宋哲元拥护张学良的行为得到回报。张学良给了29军察哈尔省的地盘,黄维纲部移驻察哈尔张家口、蔚县、阳原一带。1932年年底,黄维纲易为38112旅旅长,辖彭国政223团、董升堂224团和刘振三225团,113旅旅长仍为佟泽光,辖李九思226团、宁殿武227团和祁光远228团。

抗战生涯

长城抗战时期的黄维纲将军“九一八事变”之后,举国悲愤,29军上下也是群情激昂,通电请缨抗日,提出“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193311日,日军进犯山海关,进窥热河。张学良决心抵抗,向冀热边区增派部队,二十九军奉命向冀东的三河、蓟县和宝坻地区集结。

19333月初,热河日军铃木服部两旅团1万余人,由平泉向喜峰口进犯,司令部命38师增援,师长即命黄维纲率112旅急驰喜峰口。当时西北军军官中认为学生官打仗不行,胆小怕死。黄维纲则以作战勇敢,指挥若定,嬴得大家的信赖。311日他率部攻击喜峰口及其左侧孩儿岭时,遭到日军猛烈阻击。他赤膊上阵,指挥战士,反复冲杀,并在战况不利的境况下,令士兵烧掉撤退的木桥,以示血战到底的决心。314日,日军多次组织反攻,均在112旅、109旅左右夹击下受挫。至316日,日军不支,向平原方向溃退。虽有喜峰口、古北口等精彩片段,但因长城抗战最终以失败告终,《塘沽停战协定》划定冀东二十二县为非武装区,中国军队不得进入。因此,在长城抗战结束后,国民党政府并没有向抗日将领颁发勋章的想法。直到1935年华北局势微妙,国民政府为稳定华北和西北地区的驻军,特颁发当年的参战者宋哲元等四十九位各级军官以青天白日勋章,黄维纲也在其列。其后有不少人撰文称黄维纲曾获两枚青天白日勋章,其实为误解,青天白日勋章没有颁给一人两枚之说。引起误解的原因概是黄维纲曾遗失青天白日勋章,成为补办勋章的第一人。那被流传的“第二枚”青天白日勋章应该就是补办的那一枚。

19351月初,日军派飞机向112旅驻地(赤城、龙门所)频繁侦察,并投掷炸弹威胁。同时,日军热河驻军司令森一朗向黄维纲旅长提出警告:要求所部撤出龙门所,遭黄严词拒绝,116日,日军组成2000多人的步骑炮联合作战队,向龙门所阵地发动进攻,多次树云梯爬城头,并派飞机配合作战,均被击退。黄维纲部以劣势武器对日军优良装备,扼守长城,激战3天,歼故800余人,后日军借口“误会”,缩回原防地。

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军在728日,大举进犯北平的同时,天津方面日军也占领了东局子飞机场和天津车站等地,当时驻防天津市的二十九军李文田师长,召集附近各旅开会研究对日作战事宜,第二天午夜,李文田率部向日寇进攻,在东局子飞机场烧毁了日寇飞机二十多架。驻守小站的是二十九军黄维纲旅,黄维纲是七人会议的成员之一。8月初,日寇分水旱两路向小站进攻。一路由马厂减河逆水而上,从东进攻小站。一路乘汽车,从北直扑小站。因小站无险可守,黄维纲接到情报后,将部队西撤八里,至西小站隐蔽待敌。午夜时分,黄维纲旅突然回师,挟带小站百姓捐献的门板搭上濠沟,挥刀冲杀进小营盘,将驻所在小站镇的日寇五十多人全部歼灭。其后部队撤转至山东东阿、平阴附近。此时,三十八师奉命扩编为59军,黄维纲遂升任38师师长,不久在驰援石家庄作战中,他率部队西行至河北省广平县与邯郸东进的日军遭遇,黄即令部队迅速展开,给日军以迎头痛击,歼其400余人,缴获大批战品,日军狼狈回窜。19382月,日军为了打通津浦线,企图南北夹击徐州,当时淮南明光、池州、定远等地相继失守,日军又强渡淮河,河北之小蚌埠、曹老集亦为其所陷。38师奉命增援淮北,部队行至固镇与北犯日军相遇,黄维纲部迅速向日军猛烈攻击,并乘胜克复曹老集、小蚌埠,迫日军退回河南。

3月上旬,日军板垣师团围攻临沂,战况吃紧,38师驰援前线,一昼夜急行军180华里,于312日到达临沂城郊。为捕捉战机,38师未加休息,即于当晚强渡沂河,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插入板垣师团背侧,避其优势装备之长,采用夜战、近战的战术,在佛房头、沙岭子、独树头、大小太平、许家太平、陈家太平等6处,突入敌人阵地,血肉相搏,一夜歼敌2000余人,日军遂放弃攻城。313日、14日,双方在沂河两岸反复冲杀,犬牙交错,战况激烈,在3天激战中,毙敌5000余人。38师中的排、连长因阵亡几乎换了一遍,营长以上亦牺牲不少。315日,黄维纲亲临前线,入夜,赤背指挥战斗,鏖战至16日子夜二时,号称“铁军”的板垣师团,再无抵抗能力,遗尸千余具,仓惶向临沂北50华里的汤头溃退。中国作战军队,乘胜追击到董官屯、白塔、鲁村与汤头之敌对峙。319日,38师奉命进驻费县。汤头溃敌在得到板本旅团增援后,又卷土重来,向临沂再次进攻。325日,38师转马又回援临沂。在临沂城西北部,向敌侧背发动攻击,日军亦全力反扑。38师在毫无凭借的情况下,前仆后继,浴血奋战,虽伤亡相继,但士气旺盛,无不勇往直前,以血肉相拼搏,激战到331日,敌终不能支,向北溃退。前后两次临沂战斗,歼板垣师团和板本旅团过半,使其不能前进,为以后台儿庄大捷打下了基础。此两战役,黄维纲所率的38师(辖三个旅),每战都首当其冲,牺牲较重,战前全师15000人,战斗结束剩下不足3000人。

19389月,38师转移到河南信阳一带整补。此时,日军分五路进犯武汉,图宜昌。其中一路由安徽合肥、六安犯河南潢川、固始、商城,38师奉调开赴潢川阻击西进之敌。该师112旅在潢川东春河集与日军遭遇,经迎头痛击,将敌扼止在潢川以东地区。此时,38师在左、180师在右,从宴家河起至淮河止,沿潢水左岸布阵,阻击日军前进,使其多次进攻均不得逞。9月底,武汉失守。38师奉命由孝感、花园、安陆向京山、天门转进。

19405月,在随枣会战中,由黄琪翔部(第十一集团军)、汤恩伯部(第三十集团军)、张自忠部(第三十三集团军),分别担任正面和左右翼作战。汤部为保实力,在战争打响后,不战而退。枣阳暴露敌前,张自忠所率的74师及手枪营和骑兵一部,516日遭日军包围,在激战中,因众寡悬殊,张为国捐躯。517日,黄维纲奉命反攻,含愤率部协同179师,与日军激战一昼夜,克复南瓜店附近山区,找到了张自忠的遗体。7月,收复枣阳。此次随、枣战役,历时30余日,日军遗尸5000余具,马匹器械无算。日军企图占领随、枣、襄、樊、南阳的企图破灭。

1940522日,冯治安继总司令,对五十九军将领进行安抚,上报李文田为集团军副总司令,张克侠为参谋长,黄维纲继五十九军军长。在湖北荆门县安家集召集五十九军团长以上军官开会时,黄维纲说:总司令为国家、为民族英英勇牺牲了,我们应按照总司令的意志在抗击倭寇战争中继续做贡献,要为总司令报仇,加紧整顿部队,准备与日寇再拼。

19408月在河南邓县桑庄整训,五十九军为五战区预备队,归孙连仲总司令指挥。19409月黄维纲率部参与宜昌反攻。1941年黄维纲率59军参与豫南鄂北会战。8月,日军约一个旅团的兵力从花园地区向唐河、南阳进攻,五十九军奉命在南阳以北地区阻击敌人,经一昼夜的激战取得南阳大捷。

自“七七”事变抗战以来,黄维纲军长追随张自忠将军转战南北,很少离开部队,以致积劳致疾,生活不能自理,一九四二年,上级派专机将他接到重庆就医,冯玉祥将军闻知后,经常携带食品至医院探望,可见其对黄维纲将军的器重。据张克侠日记记载,1943623日接六战区通知,军委会将在恩施召开鄂西会战检讨会,要求集团军总司令、军长参加,冯治安、黄维纲均称病缺席,由张克侠等代为参加。73日,蒋召见克侠,“蒋问冯总司令及黄军长来时有何话讲,当告之他们以此次未能达成任务,今后当切实检点,努力去做。又问到病况,对黄的病,表示如需药品,彼当供给。。。。。。”。此说明黄的病早惊动了最高统帅。[5]

待病稍愈黄维纲又继续到前线参与军事训练和战斗,直至病情加重,突然高热昏迷,经抢救无效,不幸于一九四三年八月三日病逝于湖北南漳抗战前线安家集金华寺防地,时年仅四十六岁。将军遗体经武镇、宜城、襄樊、老河口至邓县暂厝,当时受到沿途驻军及地方各界路祭,在老河口受到战区参谋长徐袓贻代表长官李宗仁的路祭。当时黄将军身无长子,仅幼儿两岁,当时任59军军医,同时也是黄维纲同乡的黄维铨随灵护柩并沿途致谢。是年冬,归葬于河南项城原籍。随殓有日军战刀一把,经他批注的孙子兵法一部,冯玊祥将军所赠金笔、手表各一支。当时国民政府曾予以褒扬晋级为陆军中将,并将其生平事迹广为彰扬。[5]

主要荣誉

1935年因长城抗战功绩获“青天白日勋章”。

1938年因临沂之战获华胄荣誉奖章。

19405月,获“三等宝鼎勋章”。

此外,还获“四等宝鼎勋章”、“陆海空军甲种一等奖章”等勋章

1943年病逝,重庆国民党政府明令褒奖,追晋陆军中将。[6-8]

附一:国民政府褒扬令

  (民国卅三年一月卅一日府字第三四四号)

  陆军第五十九军军长黄维纲,秉性忠贞,优娴战略,北伐之役转战南北,懋着勋劳,参加长城、临沂、潢川、随枣、襄河诸战役,无不身先士卒,所向有功,乃以积劳致疾,殁于防次,良深悼惜,应予明令褒扬,并将生平事迹,存备宣付国史馆,用彰忠荩,而励来兹。此令。

  附二:陆军第五十九军中将军长黄维纲生平事迹

  黄军长维纲,字震三,河南项城槐店人,民国前十五年生,入保定军官学校第七期及庐山中训团毕业,歴经营、团、参谋长、旅长、师长等职。

  该员自北伐以来转战南北,艰苦备尝,廿二年长城抗日,廿七年临沂战役,卅年南阳战役,以及随枣、襄西诸战役,无不浴血奋斗,其坚苦卓绝精神,始终如一,故所向有功,民国廿七、八、九三年中,母、子、妻三人相继死亡,该军长因大敌当前,迄未离军一视,其效忠国家,不肯以私废公,多如此类。

  迄今抗战六载,该军长因操劳过度,致患两腿不仁,赴渝疗养,曾蒙 领袖特加优遇,尤为感奋,惟该军长责任心重,病未全痊愈,即回防抗敌,以致体气日虚,病魔易扰,后患脑膜炎症,竟于卅二年八月三日在湖北安家集防次逝世,临危之际,优犹报国之志未申,领袖之恩未竟为恨。

  该军长平素廉洁自持,毫无积蓄,现有继娶遗孀,子一甫两龄,女四,情极可悯。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e0078c6d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cf.html

《抗日名将黄维纲将军.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