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知识

发布时间:2018-11-11 19:56:35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初中文言文训练之归纳总结的三重奏

一.文言知识

1. 说“人语” 一种语法现象。上文“凫忽蹒跚而人语曰”中的“人语”,并不是指人说话,而是指像人一样说话。“人”是用来修饰“说”的。又,«狼»:“一犬坐于前”,其中“犬坐”的“犬”也是用来修饰“坐”的。这种现象叫名词作状语。

2. 说“有……者” “有……者”常用于叙述的开头,以突出叙述的对象。如:“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意思是“宋国有个担忧他的苗不长高而去拔它的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是“人”的后置定语。所以在译成白话时,要把“人”字放在后面,让“有……者”作为它的定语修饰语。然而“有……者”未必都是后置定语。如本文开头“齐有相狗者”,就只能译成“齐国有个会识别狗的人”,因为“有相狗者”不是“齐”的后置定语。

3. 说“颇” 作为程度副词,“颇”的含义不易把握,有时作“很”解,有时又作“稍微”解,这要视上下文而定。“亦颇驯”中的“颇”,明显指“很”。又,“客请与予对局,予颇易之”(«弈喻»)中的“颇”也是此意。“颇”亦可作“稍微”解,如,“家贫,颇蓄薄酿”即是“家庭贫困,稍微储藏了一点淡酒”的意思。

4. 说“籍” 上文“群雁籍是以瞑”中的“籍”,读jie,意为“凭借”,已简写为“借”。又解为“垫”、“压着”,如«捕蛇者说»“往往而死者相藉也”中的“藉”即是。又读ji,意为践踏,如«赤壁之战»“赢兵为人马所蹈藉”中的“籍”即是。“籍”作后两解时不能简化,写作“籍”。

5. 说“阴”“阳” 文言中“阴”指山的北面或水的南面。如上文中“夏居山之阴”,就是说夏天居住在山的北面;又如«愚公移山»中“达于汉阴”,就是说达到汉水的南岸。文言中“阳”指山的南面或水的北面。“冬居山之阳”,就是说冬天居住在山的南面;“河阳之北”,就是指黄河北岸的北边。

6. 说“就” 这个词古今含义有很大差别。现代汉语中多作副词或连词用,如“我就去”、“你一叫我就来”,而在文言文中多作动词用。上文“遂携亲友命驾就观”中的“就”,指前往。成语“就地取材”,意为靠近当地获得原材料。又,“就学”指走进学校;“就业”指踏上工作岗位。

7. 说“以十数” “以十数”就是用十来计算。换言之,等于说数十。上文中“此蛇辈约以十数”,意为这类寄生虫的标本大约有数十条;如果说“十来条”,那就错了。

8. 说“谢” 现代汉语中的“谢”,多指感谢或凋谢。上文“薛谭乃谢求反”中的“谢”,指认错、道歉。又,“父斥之,儿谢”,意为父亲斥责儿子,儿子便认错。又,“帝怒,群臣谢去”,意为皇帝发怒了,大臣们认错而离去。

9. 说“向” “向”是个多义词。一、指方向。如“向北进军”。二、指接近。上文“日向暮”,意为时间接近晚上。又,李商隐«乐游园»诗:“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又,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诗:“秋天漠漠向昏黑”三、指早先。如«捕蛇者说»:“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10. 说“谢” “谢”在现代汉语中多作“感谢”、“推辞”解。在文言中“谢”可作“道歉”、“谢罪”解。上文“当斫汝头以谢众”中的“谢”,就应该理解为“道歉”、“谢罪”。因为宋白营私舞弊,理当砍头谢罪,若理解为“感谢”就错了。又,«触龙说赵太后»“入而徐趋,至而自谢曰”中的“谢”,也是“谢罪”、“告罪”之意。又,«唐雎不辱使命»“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中的“谢”,是“道歉”之意。这种古今异义的现象在阅读时要注意。

11. 说“其” “其”多用作代词,可代人、代事、代物。如“其人言而有信”,意为那人说话守信用;“其叶大如掌”,意为那叶子像手掌般大。“其”也常作语气副词用,它的解释复杂而又灵活。上文“其可再乎”中的“其”,相当于“岂”。又,“室空,其无人矣”中的“其”,相当于“大概”。

12. 说“皆” “皆”是个副词,表示概括。“皆”能表示对主语所指的人或事物作总的判断,可译为“都”、“都是”等。如上文中“游览处皆师友也”,意思是“在游览观赏中,时时处处都有供我们学习借鉴的地方”。又如,上文“俯仰间皆文章也”中的“皆”也是这种用法,“皆”可译作“都是”。“皆”也能表示主语所指的人或事物都承受某一动作或都具有某种状态,可译为“都”。如«塞翁失马»中的“人皆贺之”,意思是“人们都来祝贺他”。又如«木兰诗»中的“伙伴皆惊忙”,意思是“伙伴们都惊奇起来”。

13. 说“欲” “欲”是个多义词。一、指“欲望”。如“求知欲”。成语“欲壑难填”,意为贪欲像巨大的沟壑难以填满。二、指“要”、“想要”。上文“欲谏不敢”、“欲取蝉”、“欲啄螳螂”中的“欲”就是此意。三、指“将要”。成语“摇摇欲坠”中的“欲”即是。

14. 说“适” “适”是个多义词。一、上文“惟一女远适他乡”中的“适”指出嫁;上句意为只有一个女儿远嫁他乡。又,“父死,母再适”,意为父亲死后,母亲便再嫁人。二、指到、往。如“常适京”,意为曾经到京城去。三、指刚好、恰巧。如“适逢暴雨”,意为恰巧遇到突然下雨。

15. 说“股” “股”,大腿。上文“股直不能屈”,意为狼的大腿僵直得不能弯曲。又,«口技»中“两股战战”,意为两腿发抖。又,«大铁椎传»中“宋将军屏息观之,股栗欲堕”,意为宋将军屏住呼吸偷看这场恶斗,吓得两腿发抖,几乎要从城墙上掉下来。在文言中,“股”指大腿,“胫”指小腿,“踵”指脚跟。这些汉语中的基本词至今仍在现代汉语中继续使用。

16. 说“诸” “诸”常用作代词,有的也可用作兼词,所谓兼词,是一个单音节虚词兼有两个词的意义和作用,兼词通常是合音词。“诸”用在句中,是“之于”的合音,代词兼介词;用在句末,是“之乎”的合音,代词兼语气助词。上文“从后窗投诸河”句中的“诸”即是兼词,是“之于”的合音,上句即可按“从后窗投之于河”理解;而“悉纵之于河”,也可以说成“悉纵诸河”。又,«愚公移山»中“投诸渤海之尾”,即“投之于渤海之尾”,意为把土石投放到渤海的边上。

17. 说“子” “子”在古汉语中的用法与现代汉语中有较大差别。“子”可以表示对人的尊称,多指男子,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您”。上文中“欲代子相”中的“子”即指“您”;“欲代子相”意为想要代替您做国相。“子”也可写在姓氏后作为对人的尊称,如上文中“惠子”和“庄子”。“子”还可指“儿子、子女”。“子”又是地支的第一位,十二时辰之一,子相当于现在的深夜11点到1点。

18. 说“岂” “岂”在古文中是表反问语气的副词,意为“难道、怎么、哪里”;也表揣测、商量、询问的语气,意思是“大概、也许、是否”。如上文中“岂为财用”,意为“怎么能被财富所驱使呢”。又上文中“岂为口耶”,意为“难道是为了糊口吗”。

19. 说“贼” “贼”是个多义词,从感情色彩来看,均为贬义。上文“值胡贼攻郡”、“贼既至”、“贼相谓曰”中的“贼”,均指入侵中原地区外族人。“贼”还可解释为“强盗”、“作乱叛国危害人民的人”,等等。

20. 说“得无” 复音虚词“得无”常与“乎”、“耶”等语气词相配合,表示带有揣度语气的问话。询问语气稍重一些的,可译成“该不会”。如«触龙说赵太后»中“日食饮得无衰乎”意为“每天饮食该不会减少吧”。另一种揣度语气稍重一点的,可译成“莫非”、“恐怕”。如«晏子使楚»中的“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意为“莫非楚国的水土使人善于偷东西吧”。“得无”还能与“乎”等语气词相配合,组成反诘句,以反问的形式表示对某种情况的肯定,可译成“怎能不”、“能没有”。如«岳阳楼记»中“览物之情,得无异乎”,意为“他们观赏景物而触发的感情怎能不有所不同呢”。上文中“得无君是其苗裔乎”是个揣度语气较重的问话,句中如“得无……乎”可译作“恐怕(莫非)……吧”。

21. 说“穷” “穷”在现代汉语中常用作形容词,可在古代汉语中却经常被用作动词,如«桃花源记»“欲穷其林”中的“穷”是“走完、走尽”的意思。上文“并穷绮丽,以饰舆服”中的“穷”,也作动词用,是“用尽”的意思。又,王之涣«登鹳雀楼»“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中的“穷”,是极尽、穷尽的意思。

22. 说“遗” 上文“欲怀而遗母”中的“遗”,读wei,意赠或送,句意为想藏在怀里带回去送给母亲吃。又,“故人遗我一珠”,意为朋友送给我一颗珠子。又,“君遗我箴言,贵于金玉”,意为你送给我劝诫的话,比金玉还要珍贵。

23. 词类活用 词有比较固定的属类,如“天 ”、“雨”等为名词,“降”、“打”等是动词,“绿”、“苦”等是形容词,但有时在句中本是名词的可临时活用为动词,本是形容词的也可临时活用为动词,等等,这就叫词类活用。上文“天雨雪”中的“雨”,要理解为落下;“廪食不至”中的“廪”要理解为官府供给(的粮食)。又,王安石«夜泊瓜州»诗“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应理解为“使……显出绿色”。又,上文“单于愈益欲降之”中的“降”,应理解为“使……投降”。

24. 说“国” “国”是个多义词。上文“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中的“国”,都是国度的意思,句意为国都中跟着别人唱的人有几千人。又«岳阳楼记»“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馋畏讥,……”中的“国”,也是国都的意思。

25. 说“孤” 文言中的“孤”与现代汉语中的“孤”略有区别。文言中的“孤”多指幼年丧父。上文说“范仲淹二岁而孤”,其实他的母亲还在,故只指年幼而丧父。又,“武训早孤,其母甚贫”,可见这“孤”也仅指丧父。现代汉语中的“孤”,多指父母双亡。

26. 说“以” “以”作为介词的常见用法:一、凭,靠。如上文“则何以成”,意为那么靠什么成就事业。二、拿,用,把。如上文“常以净衣易之”,意为常用干净的衣服去交换他那记满心得的衣服。“以”还可以作为连词用,表示后一行动是前一行动的目的,可译为“来,以便”,如上文“以记其事”。

27. 说“过” “过”的本义是走过、经过,引申为渡过、过去,又引申为超过、过分,又引申为过失、错误。上文“而过书‘举烛’”中的“过”即是过失、错误之意。“过书”意为“误写”。又,«触龙说赵太后»“君过矣,不若长君之甚”中,“君过矣”意为“你错了”。又,«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人恒过,然后能改”中,“人恒过”意为“人常犯错误”。

28. 说“烟” 现代汉语中的“烟”,多指因燃烧后产生的弥漫在空气中的尘粒,而文言文中的“烟”多指雾气。上文“晚烟萦树”中的“晚烟”,即指傍晚时大地蒸发的雾气。又,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诗:“烟花三月下扬州”,其中“烟”也指雾气。烟花,意为烟雾迷蒙,繁花似锦。

29. 说“却” “却”是个多义词。上文“却以斥弃瓦砾灰壤实于堑中”的“却”,意为“再”。又,李商隐«夜雨寄北»诗:“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其中“却”也指“再”。«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哥哥息怒,明日却理会。”其中“却”,也指“再”。

30. 说“通假字” 通假字是古汉语中文字的通用和借用。中学文言教材中所说的通假字,实际上是古汉语中通假字和古今字的统称。通假字所代替的那个字就叫做“本字”。通假字应依照本字读其音。解释通假字,应先指出通某字(即找出本字),再释义。如«愚公移山»“甚矣,汝之不惠”中的“惠”,就是通假字,先指出“惠”通“慧”,“慧”就是本字,再释义:“聪明”。又,«活板»“板印书籍”中“板”为通假字,“板”通“版”,排版。又,上文“而事实见矣”中的“见”,为通假字,“见”通“现”,显露。

31. “三”既是实数,也是虚数。上文“三省吾身”的“三”是实数,指三个方面,因为接下去有三方面的具体内容: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又,«曹刿论战»:“齐人三鼓”。这“三”也是实数,指三次。指虚数的如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诗“卷我屋上三重茅”,“三重”指多层。

32. 说“于” “于”是介词,“于”常与名词或名词性短语构成介宾短语,用途非常广泛。如上文“关于海者难为水”,意思是“看见过大海的人,很难再被水吸引”。又,上文“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意思是“在圣人门下游学的人,很难再被其他的言论所动”。又,«出师表»中“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意思是“没有不对桓帝、灵帝时期的政治表示慨叹,感到痛心遗憾的”。又,«捕蛇者说»中“苛政猛于虎也”,意思是“繁苛的赋税比老虎还凶猛啊”。

33. 说“奚” “奚”可作疑问代词或疑问副词,意思是“什么”、“哪里”或“为什么”。如,上文中“奚避奚处”,可解释为“人们要回避什么又留意什么”。又如,“奚谓轻法”,意思是“为什么轻视法度呢”;“奚故”,意思是“是什么缘故呢”。

34. 说“士奚由进” 文言文中,疑问句和否定句中的代词宾语通常前置。如«岳阳楼记»中的“吾谁与归”,即“吾与谁归”,意为“我还能同谁在一起呢”。又如«李愬雪夜入蔡州»中的“城中皆不之觉”,即“城中皆不觉之”,意为“城中的人都没有察觉这个情况”。上文中的“士奚由进”是疑问句代词宾语前置,“士奚由进”即“士由奚进”,意为“贤士们从哪里去进仕做官呢”。

35. 说“徙” “徙”是个多义词。上文标题“曲突徙薪”中的“徙”,以及文中“远徙其薪”,都是迁移的意思。又,«捕蛇者说»“号呼而转徙”中的“徙”,也是迁移的意思。“号呼而转徙”意为哭喊着辗转迁移。

36. 说“荷” “荷”是个多义词。上文“见熺荷铁枷”中的“荷”,本指肩负,此处要灵活解释为“戴上”。又,«愚公移山»:“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意为于是愚公率领儿孙中能挑担子的三个人。又,“吾荷国重任”,意为我肩负国家的重任。

37. 说“相” “相”是个多义词。一、解为“互相”、“彼此之间”。二、解为表示动作偏指一方,非互相关系,带有指代色彩。如«黔之驴»:“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相:指“它”,驴)三、解为“仔细看,审察”。如«韩非子·说林下»:“伯乐教其所憎者相千里之马,教其所爱者相驽马。”四、解为“容貌”、“状貌”。如«荀子·非相»:“长短、小大、善恶形相,非吉凶也。”五、解为“辅佐”、“帮助”。上文中“张仪既相秦”中的“相”,即解为“辅佐”。六、解为“辅助君主掌管国事的最高官吏”,后来称作“宰相” 、“丞相”、“国相”。上文中“必此盗君之璧”及“尝从楚相饮”中的“相”,即解为“国相”。

38. 说“见” “见”有时可作助动词,用在动词前,表示被动。例如,“见欺”意即被欺骗,“见杀”意即被杀害,“见放”意即被放逐,“见陵”意即被凌辱,“信而见疑”意即诚信而被怀疑。上文中“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军”,意思是“我曾经三次做官三次被君辞退”。

39. 说“既” “既”的本义是食毕,引申为“已经”,再引申为“不久”。上文“既风转急”,意为后来风越刮越大。又,«曹刿论战»:“既克,公问其故。”其中“既克”意为已经战胜。成语有“既往不咎”,意为已经过去的事就不再责备了。

40. 说“敬”及其他 上文“敬受命”中的“敬”是表敬副词,表示对对方的尊称。又,“子路再拜曰:‘敬受教。’”其他表敬的副词还有“请”、“幸”、“谨”、“窃”、“伏”、“仰”等。例如,“战则请从”(«曹刿论战»)“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廉颇蔺相如列传»)“张良曰:‘谨诺。’”(«鸿门宴»)这些表敬的词,一般可不译出,如果一定要译出,可译为“请允许我……”(请)、“荣幸地”(幸)等。

41. 说“是以” “是以”是复音虚词,由介宾短语“以是”演变而成。“是以”常用于因果句中表示结果,相当于“所以”、“因此”。如“鸱是以怨之”,意为“鸱因此怨恨他(指公冶长)”。又如 “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意为“现在病在骨髓里面,我因此没有请求给您治病了”。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也是同理。

42. 说“序” “序”是古代常用的一种文体,又称赠序,是专门为送别亲友而写的以述友谊、叙交游、道惜别为主的相当于临别赠言的文辞。如韩愈的«送孟东野序»,柳宗元的«送薛存义序»,等等。此文便是欧阳修用来给即将远赴福建省南平县的杨寘送行的。

43. 说“竟” “竟”是个会意字,表示人演奏完乐曲之意。引申为事情完毕、终了,又引申为最终、终于、终究。上文“玄竟以得免”,意为“郑玄最终因此得以免死”。又,“竟学”指学完;“竟书”指写完;“竟酒”指酒宴完毕。成语“有志者事竟成”意为有志气的人最终能成功。

44. 使动用法 使动用法一般翻译成“使……”、“让……”。如上文“君不如晚救之以敝晋”句中的“敝”就是使动词,“敝晋”,意思是“使晋国衰败”。又如,朱熹«熟读精思»中的“正身体”,意为“使身体端正”;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的“苦其心智,劳其筋骨”,意为“使他的内心痛苦,是他的筋骨受到劳累”。

45. 互文 所谓互文,即参互成文,理解时须互为补充,合而见义。上文“彊弩之极,矢不能穿鲁缟;冲风之末,力不能漂鸿毛”两句,句式相同,表达的意思互相补充,其中“极” 与“末”的含义相近。这种现象就是互文见义。司马光在«赤壁之战»中则直接说成:“……此所谓‘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者也。”又,«岳阳楼记»中的“不以物善,不以己悲”,也是互文见义。这两句实际上是说,不因环境的好而喜,也不因环境的不好而悲;不因自己际遇好而喜,也不因自己际遇不好而悲。鉴于此,这两句要译成“不因为外物的好坏、自己的得失而感到喜悦或者感到悲伤”才妥帖。又,«捕蛇者说»中的“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也是互文见义。这两句是写地方官吏的强横残暴,意思是他们在东西南北各处叫嚣隳突,也要把两句综合起来理解,意思互相补充才妥。

46. 意动用法 意动用法是词类活用的一种,即一个动词含有“认为宾语怎样”、“把宾语看作什么”的意思。活用为意动的动词称为意动词。常见的意动词用法有两种:一是名词的意动用法。如«伤仲永»中的“稍稍宾客其父”,此句可译为“渐渐地把他的父亲当作宾客”。二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如«桃花源记»中的“渔人甚异之”,此句可译为“捕鱼人对这种景象感到奇异”。上文“先生少之乎”中的“少”是形容词用作意动词,此句可译为“先生认为这些东西少吗”。

二.文化常识

1. 官与吏 “官吏”通常指官员,但“官”与“吏”分开用时又有区别。“官”指朝廷命官,如县令、郡守、刺史等,而“吏”只是官府中的办事人员。上文“吏捕而束缚之”中的“吏” ,是管理市场的公差。又,«捕蛇者说»“悍吏之来吾乡”中的“吏”,是抓壮丁的官府差役。

2. 孟子 名轲,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儒家学说创始人之一,被尊称为“亚圣”。有关孟母教子的故事流传下来的还有“孟母三迁”。在孟母的身上集中展现了中国妇女的克勤克俭、坚守志节的高尚情操,以及在教育孩子中注重“言教”和“身教”的智慧。

3. 矛与盾 古代兵器。在古典小说和传统评话中,常说武艺高强的人是“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这十八般武艺是指使用“十八般武器”的功夫和技能。据«五杂俎»和«坚集»两书所载,“十八般兵器”为弓、弩、枪、刀、剑、矛、盾、斧、钺、戟、黄、锏、挝、(棍)、叉、、耙头、锦绳套索、白打(拳术)。上文提到的矛,是古代一种兵器,在长柄的一端装有枪头。盾,盾牌,也是古代的一种兵器,是古代作战时遮挡刀箭用的。

4. 人质 “人质”是以人作抵押。上文说魏太子“质于邯郸”,意为魏太子被派到赵国去做人质。太子是国君的继承人,怎么能作人质呢?这要从战国的形势说起。战国时期,列国纷争,战争不断,有时双方虽订立互不侵犯的盟约,但常有一方毁约的行动。为了避免毁约,在订立盟约后还要互派太子作人质。如魏赵订盟,魏国派太子到赵国,相应的赵国也要派太子到魏国。一旦某一方想毁约,对方便可以以杀死太子为要挟,逼使对方遵守盟约。

5. “吏部侍郎”及其他 “吏部侍郎”是古代官职名称。从隋代开始设六部代替九卿的职权,吏部是六部之一,是掌管官吏的考绩、任免、升降、调动的官员,各部的首长称尚书,副首长称侍郎。部下设司,各司之长称郎中,副者称员外郎。

6. 右军 古人称谓有直称姓名、称字、称号、称意号、称斋名、称籍贯、称官名等。上文中“王右军”即是以官名称呼。因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官至右军将军,故称其为王右军。又如,王维曾任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杜甫曾任左拾遗,故而世称杜拾遗,又因任过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又被称为杜工部。

7. 科举 科举是古代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起自隋、唐,终于清末,但唐朝的科举与明、清时代的科举后很大的不同。唐朝分文举与武举。贾岛参加的是“文举”,即考诗赋及对策,如果合格,称为进士,便有资格做官。“武举”考骑马、弓箭、负重等,合格者有资格领兵或做教官。明、清时的科举极为复杂,从秀才、举人、进士到状元,要经好多次考试,有的一辈子连秀才也捞不到,如孔乙己就是这类人。

8. 君自称 夏、商、周的最高统治者称王或天子,他们手下的诸侯自称孤人或寡人。秦始皇统一天下后自称“朕”,废除了诸侯。自汉以后,又出现了分诸侯的现象。汉末魏、蜀、吴三国鼎立,孙权在江东独霸一方,故上文他自称“孤”。“孤”本为谦词,指孤独无援。另有“寡”,也可作诸侯自称,同样为谦词,指寡德之人。

9. 社稷 “社”指土地神,“稷”为五谷神。土地与粮食乃国家存亡的根本,历来古代统治者都敬重“社”、“稷”,每年按时祭拜,因此后来就用“社稷”代称国家。现有成语“宗庙社稷”,出自«周易·震»:“出,可以守宗庙社稷,以为祭主也。”

10. 布衣 布衣,布制的衣服,借指平民。上文“孔子布衣”,意为孔子是平民。古代“布” 指麻、葛之类的织物,“帛”指丝织品。富贵人家穿绫罗绸缎及丝绵织物,平民穿麻、葛织物。今人说的“布”,是指棉布,棉花是南宋时才从外域传入中原。后也以“布衣” 称没有做官的读书人。

.文学常识

1. 苏轼 (1036~1101) 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善书画,书法与黄庭坚,,蔡襄并称四宋.苏轼与父亲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同列为唐宋八大家.

2. 《战国策》 是战国时期的史料汇编,西汉末刘向对其进行了整理编订,仿《国语》体例分国编次,列为西周,东周,,,,,,,,,,中山等十二策,33,属国别体杂史.

3. 袁枚 (1716~1797)字子才,号简斋.著有《小仓山文集》, 《随圆诗话》等.他是性灵诗派的代表人物,认为写诗要抒发人的真性情.当时,和他的诗歌主张与风格相似的诗人还有郑燮,赵翼和黄景仁.

4. 王羲之 字逸少.出身名门,官至右军将军,世称“王右军.后人尊称他为“书圣”。他书写的《兰亭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王羲之对真书,草,行诸体书法造诣都很深。人们称他的字“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5《三国志》和作者陈寿 《三国志》是记载魏,蜀,吴三国鼎立时期历史的著作,分《魏志》,《蜀志》,《吴志》三部分。与《史记》《汉书》《后汉书》合称“四史”,为我国历史书中的冠冕。作者陈寿字承祚,公元427年撰写《三国志》,历时十五年而成,说他“善叙事,有良史之才。

6 《说苑》 西汉学者,文学家刘向编撰。刘向,本命更生,字子政,撰成《别录》,这是我国最早的目录学专著。他编撰的《新序》《说苑》是分类撰辑先秦至西汉史事。

7 刘基与《郁离子》 刘基(1311~1375)字伯温,号文成公。从小就有出众的智慧。有人比之为三国时的诸葛亮,也有人比之为唐朝的魏。曾辅佐朱元璋,成了智囊。刘伯温的学识涉及天文,气象,历法,军事,法律,政治,工程,哲学,宗教,医药,历史,文学等许多方面,因此著作也极多。他的《郁离子》是一部寓言兼议论的笔记提散文集。

8 《吕氏春秋》 又称《吕览》,战国末吕不韦召集门下三千宾客,“兼儒墨,合名法”编篆而成,有八览,六论,十二纪,共160篇。内容网罗百家,以儒,道思想为主。短小精悍,组织严密,善用故事说理,生动有趣。《汉书`艺文志》将其归入“杂家”。

9 诸葛亮 181~234),字孔明,东汉末徐州人。三国蜀汉政治家,军事家。东汉末,隐居隆中,留心世事,人称“卧龙”。刘备三顾茅庐,以次成为刘备的主要谋士。后刘备根据其策略取得了赤壁之战的胜利,建立了蜀汉政权。刘备死后,继辅佐刘禅。

10《围炉夜话》 以“安身立业”为总话题,分别从道德,修身,读书,安贫乐道,教子,忠孝和勤俭等十个方面,揭示了“立德,立功,立言”皆以“立业”为本的深刻含义。 与《菜根谭》《小窗幽记》并称“处世三大奇书”。

11《梦溪笔谈》 是北宋沈括用笔记形式写成的综合性学术专著。现存《梦溪笔谈》分为26卷,分故事,辨证,乐律,象数,人事,官政,权智,艺文,书画,技艺,器用,神奇,异事,谬误,讥谑,杂志,药议十七类,记载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发明和创造,收录了他在科学技术,历史考古和文学艺术方面的见闻与研究成果,在科学史和文化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梦溪笔谈》中所记述的许多科学成就均达到了当时世界的最高水平。英国著名科学史专家李约瑟称《梦溪笔谈》为“中国科学史上的坐标”。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df9fa2d5b14e852458fb574b.html

《文言知识.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