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尔塔体系的实质是什么

发布时间:2019-12-10 09:38:02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雅尔塔体系的实质是什么

雅尔达会议是1945年二战胜利前夕,欧美三大战胜国在黑海北部的克里木半岛的雅尔塔皇宫内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雅尔塔体系的实质是什么?下面就是 给大家整理的雅尔塔体系的实质,希望对你有用!

雅尔塔体系的实质雅尔塔体系的实质是大国实力对比和互相妥协的产物,打上了大国强权政治的烙印。

雅尔塔体系前期是美国企图称霸世界的工具,70年代以后成为第三世界伸张正义的工具。雅尔塔体系是建立在美苏两极格局基础上的,美苏凭借其军事、经济势力在世界划分势力范围。美国在二战后其军事经济实力膨胀,根据自身的战略需要,意欲领导整个世界;而苏联的军事力量也由于战争的到壮大,也想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作用,于是由于意识形态的差异、国家利益的冲突两大国由战时的盟友变为战后的对手,其对峙经历了“冷战”和“争霸”两个阶段。

对雅尔塔体系的评价雅尔塔体系的形成实现了世界由战争到和平的转变,对抗双方彼此势均力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促进了民族解放事业的发展,有利于第三世界的崛起;同时推动战后科学技术的发展。

但是,在世界两极格局下,重划国界、分裂国家,造成了人口大迁移,世界局势的稳定性减弱,局部战争不断,世界长期不得安宁,如朝鲜战争、越南战争和阿富汗战争。同时,雅尔塔体系体现了大国强权政治,如外蒙古的独立。最后,雅尔塔体系形成了不平等的国际关系和经济秩序,给许多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了不利的影响。

雅尔塔体系形成的标志雅尔塔体系是在战争接近尾声到战争结束后不久形成的(1943-1946年初),主要是雅尔塔会议前后,以美苏为首的大国间所达成的一系列有关战后国际政治秩序的协议。雅尔塔体系得名于1945年初美、英、苏三国政府首脑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在苏联雅尔塔(今属俄罗斯克里米亚)举行的雅尔塔会议。

雅尔塔体系的形成背景雅尔塔体系是在二战后世界力量对比发生很大变化的基础上形成的。具体表现在,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头号强国;英法等国衰弱,德日意为战败国;苏联壮大了自己的经济军事实力,成为世界上惟一的能够与美国抗衡的国家。

雅尔塔会议对中国的影响一、法西斯集团已经是穷途末路

截止1944年年底,反法西斯战争已经看到了胜利的曙光。苏联军队在东线开始了全面反击,德军三大主力集团已经消耗殆尽。英美法军队在诺曼底完成登陆以后,已经开始从西面进攻德国本土。此时德国的欧洲盟友意大利早已投降,这个万年墙头草搞文学和艺术还可以,要说打仗,它差得远。美英军队已经在意大利登陆,当时的德国已经处于东西南三面包围之中。对于同盟国来说,攻入柏林只是一个时间问题,德国败局已定。与此同时,太平洋战场也是节节胜利,美军已经切断了日本与东南亚地区的联系,日本的战争资源开始枯竭,这个国家也已经无路可退。美军即将挺进日本本土,日本所能依赖的海军已经无力再战。

但是此时有一个问题摆在了美国的面前,当时美国还有没原子弹。由于日本已经开始全民皆兵,美国将领尼米兹和麦克阿瑟估计美国要彻底打败日本还需要1年以上的时间,伤亡最少是100万。当时美国总统罗斯福十分头疼,这么大的伤亡数字是美国不愿意看到的。同时欧洲的战事胜局已定,各大国需要商量一下战后的利益划分问题。罗斯福决定趁这个机会劝说苏联对日本作战,陆地作战一直不是美军的强项。此时斯大林也需要同英美等国通气,此时的苏军主力正在进攻波兰,即将攻入德国本土。究竟由哪一方进攻柏林这是一个很有象征意义的事情,斯大林感觉有必要商议一番。

二、三大国达成了协议,中国利益却遭到了损害

1945年的2月,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三人在苏联境内的雅尔塔举行了会谈,这次会谈主要讨论战后欧洲的势力划分问题以及对日本联合作战的事宜。当罗斯福劝说斯大林出兵对日本宣战时,斯大林提出了包括蒙古地区、恢复沙俄在东北的利益、租界军港等一系列的要求。这些事情严重损害了中国的利益,罗斯福感觉有些难办。但是越接近日本本土,日军的抵抗就越强烈。在这样的局面下,美军的伤亡在大幅度上升。罗斯福最终同意了斯大林的要求,而斯大林当即表示他会在战胜德国之后的3个月内,调集150万军队到达远东地区。但是前提是这些事情对中国保密,斯大林担心中国知道条约细节以后会强烈反对。这一点罗斯福也答应了,中国方面直到这年7月才得知了具体细节,蒋介石果然勃然大怒。

斯大林具体提出的条件有三点对中国的损害最大,第一就是蒙古问题。苏联要求中国承认蒙古的现状,而蒙古一直在苏联的控制之下。第二是东北的铁路问题,恢复沙俄时期在中国东北的利益,南满铁路和中东铁路必须由中苏双方合办。点是租借港口的问题,斯大林要求租借中国的大连和旅顺作为苏联海军的港口。旅顺港为天然不冻港,在各方面都优于海参崴。中国的蒋介石在19457月,才从美国代表口中得知了此事。对于这种出卖中国主权的条约,他当然十分恼火。但是当时美国的当家人已经换了,罗斯福已经去世,杜鲁门成为了新一任总统。杜鲁门对蒋介石施加了很大的压力。

三、波茨坦会议成为了一次特殊的会议

19457月,英美苏三国再次举行会谈,这次的地点在德国的波茨坦。此时德国早已被四大国军队占领,此次会谈的目的是为了敦促日本无条件投降。但这次会议的当家人却都换了,苏联方面还是万年不动的斯大林,美国方面是新总统杜鲁门,英国方面则是新任首相艾德礼。丘吉尔在几天前刚刚下台,真是颇为讽刺的一幕。但是此时斯大林仍然拒绝立刻对日本开战,最后《波茨坦公告》以美英中三国的名义发出。苏联这个国家向来是不见兔子不撒鹰、无利不起早,此时对日开战不符合苏联的利益。到了8月初,美国已经向日本投放了第一枚原子弹。在苏联看来,即使没有苏军的帮助,日本也有可能投降。苏联不能再无动于衷,在这种情况下,斯大林立刻命令150万苏军进攻中国东北和朝鲜半岛境内的日军。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df742fe6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bd.html

《雅尔塔体系的实质是什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