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锦记专家访谈合集

发布时间:2019-01-22 14:31:21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专家访谈纪要

访谈日期:2018716日(周一)

Vendor: GLG

收入情况&增幅

o 14-17年中国内地整体调味品的收入50亿,酱油70%,酱料20%,耗油10%

o 13-17涨幅

2013年战略:全中国33亿

14-19战略五年翻一番”, 19年需要达到60-66个亿,销售指标涨幅20-25%14年销售业绩不理想,和13年持平

o 各品类占比:各品类占比每年变化不大,收入主要来源是蒸鱼豉油和基础酱油;14年占比

酱油:

Hero sku: 蒸鱼豉油10个亿,占营收20%;锦珍生抽,精选生抽;老抽下降非常严重;鲜酱油也有增长,但和其他sku相比增长不明显

耗油&酱料:14年有下降(受高端餐饮行业冲击),15年逐步恢复

14年业绩餐饮渠道10-15%,零售渠道15%

渠道情况

o 2017年:餐饮70%,零售30%22亿

零售70%(全国平均):连锁卖场75-80%,农贸、便利店、夫妻老婆店20-25%

2015星火计划:之前70个城市有零售团队,2015年找了100个县级市经销商分开做零售和餐饮,之后二三线城市有了一个比较大的提升

o 2014年:餐饮份额更大

零售(一线城市):连锁卖场90%,农贸、便利店、夫妻老婆店10%

李锦记毛利润&净利润:

o 酱料、耗油、蒸鱼豉油毛利较高50%;锦珍生抽、基础将有毛利很<20%; 平均毛利40-50%2014年毛利40%左右

o 净利润最高到20%2017年约为18-19%2014年净利润15%左右,之间稳定增长

o 2015年毛利增长原因

新会建成码头后可以走集装箱运货,物流上节约了成本

生产技术上引进日本圆盘制曲技术

内部开源节流,降低费用:

人员调整:管理更加扁平化,之前是零售和两个渠道分为南区和北区;之后合并餐饮和零售,分为南区和北区;16年分为3个大区,南大区、北大区、

费用调控-餐饮:之前传统促销手段基本为打折、地推费,每个产品都可以使用;15年之后投入在了一些重点产品上,主要投入重点品(联系到公司想要重点推毛利高的产品)

费用调控-餐饮:2016年成立二批俱乐部,每个产品有一个二维码,一批商、二批商均可以扫码得到让利;各个渠道都可以获得奖励;把所有二批信息录入到公司,联系到二批商让他们知道能够获得好处

o 蒸鱼豉油:110个积分,25个积分,餐饮店5个积分;100个积分可以兑换免费产品

从主要卖基础酱油到卖鲜酱油、蒸鱼豉油等,在零售推广酱料耗油,推广高毛利的产品(蒸鱼豉油含氮量是三级酱油,但是价格比一级酱油高;蒸鱼豉油不会降价和其他品牌竞争,从经销商库存的角度考虑)

李锦记涨价情况

o 90%以上产品涨过2次价,每两年涨一次

o 20174月份:一批商平均8%,终端涨价10%-12%

未来收入的目标

o 五年(14-19年)销量&利润均翻一番,15-17均达标

o 19年后:收入增长20-25%

o 未来三年净利率:公司不考核净利率,绝对值增长和收入一样;公司会要求保持之前净利润的增长率

李锦记非常看重利润的企业,对于家族企业来说利润是最重要的;

整体的销售思路之后,定好销量之后,会对产品结构有要求

未来发展

o 国际市场发展:

2017全球各市场占比:中国销售有限公司70%,美洲15%,亚太(香港、台湾、马来西亚)10%

2014-2015各市场占比:中国中国75%,美洲10%,亚太5%

美洲增长保持的比较稳定,没有增长和下降

重点主要在中国市场

中国市场以外增速都很快,欧洲市场2年前开始做,但体量比较小,可以达成200%的增长

o 战略方向:

市场主要在中国

收入增长驱动力:发展终端中小超(之前10年做的很不好),今年目标新增2w家活跃门店,明年5w家目标;大卖场的份额

海天有20w

电商渠道:刚刚起步,2017年所有电商渠道1亿,今年要突破2亿

餐饮:厨师交流会&推介会,会推出更多中低端产品,去吸引中低端的餐饮(锦珍系列,一品鲜)

o 扩品类发展:产品线拓展,方向有醋和料酒,从零起步;

醋的品类:2018年预计不会超过1000w;做得好的情况下,2019达到2000w2020回答道4000-5000w

消费者非常注重口味,需要有产品替换的一个过程;要看产品是否达到消费者的要求,要看品质上是不是可以和其他品牌竞争

鸡粉:做的很小,不在零售销售,只在餐饮渠道销售,客户来自工业方面

李锦记整体市场发展

o 从南向北发展市场

通过发明耗油打下市场 à

用酱料打通南方地区粤菜,随着粤菜的发展带动了李锦记全国的发展,从半岛酒店买到了蒸鱼豉油的配方,迅速在全国推广 à

2008-2013(之前零售渠道做的非常少,只有北上广深一级大城市,卖场单品在10个单品左右),零售渠道蒸鱼豉油全国铺市,借奥运会契机营销在北京打开市场,零售份额当年岳至第一;9个月铺市项目,200812月完成,所有一级A的城市便利店扫店,蒸鱼豉油从便利店开始,其他产品从卖场开始,大城市铺市率50-60%,做了2年的广告(TVC&OOH),效果很好迅速被消费者了解 à

零售市场推广基础酱油,从锦珍生抽开始,基本等于从0开始,利用促销手段抢占市场,产品味道有浓郁的豉香味,逐渐在一级市场达到第一的市场份额,湖南等市场达到30-40%的份额(因为剁椒鱼头等菜品的推广)à

2013年达成了33个亿的指标,2014年餐饮有下滑,因为之前渠道压货和反腐餐饮高端店关店 à

14-17年产品战略调整,促销方向转移到高毛利,重点在鲜酱油的推广

17年,推广有机酱油和健康的概念,零售抓高端市场;餐饮抢占中低端的市场

18年之后,跨品类推一些新品

李锦记二三线城市打法

o 只招2个经销商,分别负责零售和餐饮;零售渠道门店包括KA卖场和BC店,不允许发展二批商;餐饮经销商可以再选择二批商做网点建设

o 李锦记方面的支持:新品上市的支持,促销人员的支持,奖励基金、经销商人员推广费用的支持

o 例子:江苏镇江附近县级市

零售端,合作伙伴经销商返利更高达到10%;奖励基金(李锦记1+经销商1¥);李锦记负责大卖场的推广,促销

餐饮:从厨师推广开始,中高端市场成熟,再到乡厨计划(;

聚集潜在二批商产品推介,从一批进货当场进行返利;

开厨师推介会和乡厨,中高档餐厅做厨师推介会,推广高毛利产品,会有搭赠和返利的计划(101AB),只有在进入市场时会有这样的促销力度;

乡厨计划针对乡里、村里等婚丧嫁娶的厨师团队

3级县级城市,李锦记会承诺5年之内不开发新的经销商;5年之后经销商满足不了区域的发展,会开发新的经销商

经销商情况

o 对第一个经销商的要求:

有成熟的物流系统

有成熟的网络

有专员覆盖

经销商能拿出多少资金做李锦记的产品,忠诚度和诚意(李锦记不介意是否同时做海天和厨邦)

对经销商的品类没有要求,不论粮油、休闲食品、饮料等

o 5年之后新招募经销商的要求

总部同意开这个区域的第二个经销商,第一个经销商有什么劣势是无法改善的,(避免渠道重叠),公司非常保护第一个经销商(企业文化:永远创业精神,不会舍弃老的经销商)

审批:流程主任级别做申请 à 经理一级审批 à 小区商贸 à 小区总监 à 大区商贸 à 大区总裁 à 全国总裁;快的话15天,慢的话1个月左右

物流、网络、人员、资金要求同上

o 零售经销商:三级县级城市1个经销商基本可以覆盖,大城市会分区找多个经销商;零售不允许大流通,必须要做实体经济;因为要做牌价管理,对于经销商管控更严格;

北京经销商覆盖网点>4000, ~1000家适合卖李锦记

o 李锦记会负责市场营销所有的资金投入,经销商第三方人员会给到基本工资,奖金和保险由经销商负责,人员需要在手机系统汇报销量等情况

近几年,要提高经销商的毛利,严格管控价格保证经销商的利润

电商渠道:大的电商渠道是直营,地方性小的电商渠道可以交给经销商做,根据渠道的规模决定给不给经销商授权

o 2015年京东达到500w2016年达到2000w

李锦记和海天区别

o 李锦记从一线城市往下扩散,海天从二三级城市开始;

o 渠道:海天先做中小卖场,再发展大卖场,李锦记先做大卖场,

o 产品:李锦记负责高端,海天从开始做基础产品

李锦记工业用油部门:

o 收入不到1个亿,之前增长高于平均增长,但是绝对值的体量很小;之后又至少30%的增长,公司制定目标在~50%

o 形成了和餐饮渠道抢客户的状态,工业部门和餐饮部门会有窜货的投诉

以加工为主的客户是工业客户,消费者为主的客户是餐饮客户

之前经销商同时给餐饮和工业客户供货

o 工业部门抢占生意的原因:

工业会有更大包装降低单客成本;

工业部门针对不同客户开通了定制化的服务,不同工业客户会有产品口味上的改变

o 渠道利润比较低,但是市场不能丢,是一个重要的增长点

李锦记和金龙鱼战略合作

o 金龙鱼北京10亿,全国>100亿

o 战略合作(17年年底开始):

捆绑推广,联合促销:买李锦记赠送金龙鱼,或者买金龙鱼赠送李锦记;在全国范围内都有;北京区域共用一个经销商,全国市场经销商重复率很高

和可口可乐也合作过

o 效果:高层战略设想很好,基层的情况不好;

同一个地堆放李锦记和可乐,实际操作基层业务员的沟通不好,互相推诿,出现地堆抢面积的情况

李锦记sku mapping

o Hero sku

蒸鱼豉油:10亿,9.8-11.8/410ml

锦珍生抽:3-4亿,6.8¥,5.9

精选生抽:2-3亿,8.8-9.8/500ml,最低>6.9

一品鲜:至少2亿,8.8-10¥,最低6.9

o 零添加醇味鲜:推光情况不好,定价25.8¥,但会降价销售

o 酱油sku数量: 零售端30个产品左右,餐椅渠道40sku渠道

o 各价格段rev占比

Premium >1020% (蒸鱼豉油)

Core+ 8-10¥:30%

Core 5-8¥:30%

Value <5: 20%

各价格段发展

o Premium:用蒸鱼豉油带动其他产品,通过蒸鱼豉油品质推动消费者去购买其他产品

餐饮:用10箱蒸鱼豉油搭1箱一品鲜等

零售端:换购,用5折去购买其他的产品

o Core+:鲜酱油为主,市场需求增长;以质量品质为主,不会降低价格;

o Core10年前,锦珍系列是酱油的拳头产品;零售渠道不推锦珍,但是餐饮主要用锦珍抢占市场;金标生抽用价格和海天打

产能

o 黄埔只生产酱料,全球90%以上酱油都来自于新会,有大豆晾晒的基地

o 未来产能的扩张:新会工厂和5年前比翻了一番,仍在扩建,把整个岛签下来了,基本都是李锦记的生产基地,10年之内要比现在的产能再扩张1

家族企业管理风格:

o 非常优秀的家族企业,有着很丰富的企业文化,有基本的经营原则;

o 家族文化在战略上影响会很保守:

不上市,务实精神

家族文化保护老客户

产品主要看中品质

o 效率上可以和其他企业抗衡,中高层变动近几年很大,销售压力也是很大;销售人员达到目标可以得到相应的回报

o 家族每四年换一次班,小儿子负责无限极,其他三个儿子每四年换届,李慧中连任了一届(2013-2017/2017-2021),从二哥哥手里接的班;

o 过去10年风格有很大的转变,二哥李惠森2008年开始引进职业经理人,当时挖了卡夫的销售团队,从一线大品牌挖人;第四代受西方教育,更愿意引进职业经理人

----------------------------------------------------------------------------------------------------------------------专家访谈纪要

访谈日期:2018717日(周二

Vendor: LYNK

收入情况

o 2017年收入45亿左右,201233亿,201332亿,201415%增长,2014年开始增长一年,持平一年;2015-20161-2%的增长

2013年中国区总裁离职周总:2012年中国经济逐步放缓;高端餐饮收到反贪腐政策影响;周总带走了一些总监级别的人物,不到10个,这些人带走了一些经理和主管几十人的规模,当时的离职率高一些

13-17年战略落地情况

o 李锦记会针对海天出经济型的酱油,用同等的价位去推,但是利润率不好;所以需要高端产品补齐;根据利润率一直很摇摆的在推经济型的酱油

o 2007年到现在都没有根本性的改变,不看好在经济型的产品上有什么突破。

李锦记未来增长的点:

o 消费升级,LKK花了很大的代价打造醇味鲜(20/500ml),醇味鲜2017年体量可以达到1亿,近些年除了薄盐生抽之外一个新的酱油;主要在零售商超渠道推广

o 除酱油以外,LKK要扩展品类;醋,第一个完整年目标1亿;料酒,

o 每年达到10%是一个比较好的增长率,主要来源于零售渠道的消费升级;餐饮和流通渠道不太能看到增长点;

家族企业决定了对利润的看重,业务团队用利润拿到分红,利润是最主要的核心

区域情况&未来重点发展区域

o 区域已经和全渠道覆盖的,和海天一样没有空白的;李锦记已经可以渗透到县,但是渗透能力没有那么强;

海天:2700个县有1700经销商;李锦记不超过20%;厨邦更小,区域性更加强烈

李锦记各区域份额:广东区域最大,湖南区域、浙江、江苏 8%,华东6%,安徽~2%,北区全线偏弱(北京~4%

各区域增长率:西南&西北增速最快15-20%,最高的时候达到45%但是体量偏小,东区和北区和全国水平差不多,中区略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南区基本持平or个位数增长(广东广西附件海南),

o 湖南、广东、江苏LKK认为是相对强势的市场,主要打法是会用强势产品带动潜力产品;主要还是在餐饮渠道;零售渠道不分区域,基本都是一样的全国性产品

o 广西区域海天5.5亿,李锦记只有6000w,欣和非常强势;市场很大自己很弱会有拨款做特殊项目,推广个别产品进行专项扶持,广西主要推金标生抽,打餐饮和流通渠道,但在推金标or锦珍上很摇摆,因为金标在品质上不如海天,所以会摇摆还锦珍生抽;

o 餐饮渠道来看,只有锦珍具备这个条件去和海天抗衡

Sku情况

o 精选、金标、锦珍价格各差15%;精选生抽是LKK主要产品,但是主要在零售渠道销售;锦珍生抽价格最低,在价格上最有竞争力,主要用来抢夺农贸、餐饮渠道

o 薄盐生抽:2009年上市,推出健康的概念

2015年后,湖南市场薄盐生抽

o 借助蒸鱼豉油全渠道带动,在零售、农贸、餐饮里面推广;会自己研发利用薄盐生抽的菜谱,会找到一些好的菜品然后推广;主要在社会餐饮里面推广,主要利用经销商覆盖

----------------------------------------------------------------------------------------------------------------------专家访谈纪要

访谈日期:2018717日(周二

Vendor:

收入

o 33个亿是最高峰,2013<30个亿,201432个亿左右,15<10%的增长(南区有增长、北区要差一些),

2013营销总监调换:周总离职,2013大幅掉了一些量,离职有一些历史问题;周总离开后战略变化

2014年、2015年有些增长<10%MT渠道有下降;16年持平,

o 20142015年提出做锦珍酱油,在高端酱料跌了之后换了战略,但是给公司带来的贡献不是很大

o 2015-2017这个战略在落地层面实效性不是很好,在终端里分销下去比较弱

o 2015-2016停滞的原因:

2015年,传统渠道有增长,MT有回落;

2015年:华北人员有很大的调整,VP级、大区总监、经理有很多都离开了;华北地区业绩没有完成

o 2013-17缓慢增长的原因:

主要产品通过价格维护、促销等手段,有一些增长

公司推出新的产品,比如薄盐生抽(锦珍酱油在华南以外不是做的很好)

o 2017年往后的增长:总裁注重餐饮,之前有经验,但执行的效率方面不是很高

----------------------------------------------------------------------------------------------------------------------

专家访谈纪要

访谈日期:2018717日(周二

Vendor: BCC

LKK产能情况

o 产能利用率在~70%

o 耗油:产能利用率在提高,从广东迁到HK去生产了

o 酱油:~70%左右,全部在新会生产,从日本引进的生产线完全投产,未来三年不会有产能不足的问题;现阶段是亚洲最大的亚洲生产线;2015年最后一次扩产,2020年前不会有产能扩张的计划

LKK收入情况

o 2017年中国内地所有部分在45亿左右(开会的数据),全球的收入在70亿左右

o 这五年营业额增长低于行业两位数增长水平,LKK10%左右;2015-2016没有增长,完成了同期的水平;相对于海天和行业增长,这5年基本处于停滞状态,

o 20172016年增长11%;平均增长率低于市场

o 增速慢的原因:

这期间营销集团高层大换血,2013年前请了职业经理人;之后有200多人离职,宏观决策方面有重大的转型

中国消费环境发生了变化,最近这五年高端餐饮市场收到了巨大冲击

李锦记之前一直是北上广深一级市场,没有进入三四级市场;这几年海天、东谷、欣和在三四级市场把握住市场机会,优势的品相一直在提价,餐饮行业会选择一些可替代产品(比如蒸鱼豉油、酱料产品等等)

增长率波动和战略摇摆的原因

o 李锦记有2个企业发展愿景:1)传承中国优秀的文化2)弘扬中国养生文化;对于利润要求很高,以前一直做高端产品,但是之前走海外市场,进入到大陆市场之后延续了这个路线,大陆有14亿人口的市场,机会在大陆消费者;产品做起来后,发现利润不好,然后会推其他产品

o 中国市场14亿人口消费升级的机会,起家做高端耗油(一小瓶60-70¥),但发现把握不了,2010年之后推出财神耗油,之后推出味蚝鲜,然后发现利润不够,回头要去推高端

未来增长趋势

o 如果不调整战略,10%的增长都很难;高端距离中国消费升级还需要很久

o 这个企业没有战略,去年3-5年未来会议,没有任何结果做不了决策;最高领导层家族委员会,执行总经理每两年换一次主席,从4个儿子中选择可以执行家族意志的人,但是不是从企业发展考虑,而是如何李文达过世时如何巩固自己的地位去做决策;

o 李锦记在中国区执行机构:分别在上海&广州,广州中心负责销售,上海中心负责市场(营销企划、策略),两个地方无法整合,观念不统一,有眼中内耗;总裁办公室又设在HK,企业内部沟通成本很大;

o 销售部负责执行,市场部负责给执行一定指引;钱原先在市场部手里,发现执行的不好,最近又转移到销售部手里了;销售部现在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情况,主要以业绩为主,不会在乎大的方向

销售部短视的例子:销售部为了完成目标,销售部会拿出经费促销给到大客户,但是会对市场有伤害,大城市做渠道促销,会对二三线城市造成影响;乱价的根源也在渠道促销的问题;

o 利润和规模的重心还是没有确定,未来还会出现摇摆的情况

渠道下沉的壁垒(海天的海鲜酱油可以卖到三四县城市,但是李锦记的蒸鱼豉油只在二线城市)

经销商发货必须是五吨起,为了控制成本,但是县级市场导入培养阶段做不到;

李锦记要求经销商年销售目标完成40w,很多经销商达不到;渠道促销根据销售量来的,越大的客户得到的资源越多;没有去培养消费者的观念

区域情况

o 收入80%都在一二线城市(北上广深40%,省会+地级市40%),20%在县级市;

北京只有一级经销商

区域独家代理商都有自己的二批或者终端

o 做的好的区域:广东那边口味更偏粤式,越往北会受到口味的影响

利润率&净利润

o 毛利率~45%

o 净利润18-20%

大区经理考核标准(一线人员在业绩考核占比会更高)

o 利润指标30-40%

o 销售收入 20%

o 基础分销10%

o 行商培育计划10%

o 市场推广活动 10% (活动做了多少场)

o 团队员工离职率(?) 5%

o 利润和销售指标的冲突:完成销售收入产品结构构成都有中低端产品,利润率完不成;如果考虑利润去做高端,销售收入完不成;à 造成了大区经理的矛盾

渠道情况

o 餐饮:

高端餐饮60%,中低端40%

和过去比,高端市场更高70%;未来还会继续跌,高端已经平稳了,低端渠道才刚刚开始,会往这个方向走,但没有一个很成熟的打法

和零售渠道比会增长的慢,餐饮渠道占得份额会跌

李锦记没有餐饮渠道专门的业务人员队伍,一个省只有1个业务,非常弱;高端餐饮做得好是因为品质做的好

o 零售:未来主要的增长点,包括KABCD类店;未来做的比较好会因为消费升级消费者驱动让它做得好,消费者还是在商超认识了解李锦记;

o 李锦记是被动销售,会随着市场涨而涨

---------------------------------------------------------------------------------------------------------------------

专家访谈纪要

访谈日期:2018718日(周三

Vendor: LYNK

Sku

o

o 李锦记酱油分为生抽、老抽、鲜酱油和功能酱油;海天和厨邦sku多因为在生抽老抽的价格不同;李锦记多在功能酱油,知名的6-10款;海天弱一些,红烧酱油属于功能酱油的话,大概有5-6

家族主席轮值

o 不会轮值,李慧民>李慧雄>李慧中(2012年开始,2012至今,一直是李慧中),2013-2015届之后变成了每1年评估;。

o 控制公司运营人员:赵强2016年离开后,李慧中兼任CEOCMO, CFO和供应链是主要的决策者;集团内部偏保守

2016-2017 15%增长情况来自:

o 17对比16接近15%,增长率比较高;2018对比同期增长率约为10%

o 李锦记一直是大小年的状态,小年时候渠道会收,会留下一点点的空间,市场空间是有弹性的

大小年情况和策略有关,核心原因在于1)这几年没有清晰的大战略2)李锦记基于利润决定策略

基本省市每年全线的增长,没有明显的短板

原则上,一旦加大中低端产品的投入,吨数和销售金额增长会比较明显;

餐饮渠道,中高端保持相对的均态,随着行业增长和增长,但是这个增长不够追上量的目标,所以会去发展大众餐饮,但是又会影响利润,产生周期性的波动

o 社会餐饮的增长16-17商务消费促进了中高端餐饮,对李锦记利好;

o 零售渠道上相对来说是专业的,可以保证行业里前几名的增长

电商渠道(1个亿)增长接近翻番,调味品和传统品牌比做的比较好

有专业的KA零售团队,有专业人员在打点

大小年不太影响商超销量,但是大年商超渠道得到的资源、费用也会更多

o 工业渠道体量比较小,但是有助力的空间

工业单独划分是正确的,百胜集团对于调味品的要求和餐饮渠道是不一样的,量也很大;整个饼做的更大了

但是渠道划分和竞争上有一段时间很模糊

高端餐饮成功的原因

o 餐饮渠道策略:

最开始成功是依靠高端耗油和几个有优势的酱料,从粤派餐饮开始,随着粤菜走向全国,然后逐步渗透到其他菜系;

有一个餐饮大师团队,行业里面国宝级的老专家,代表了行业里大师认可的品质

销售策略上有一部分餐饮重点城市,有餐饮销售人员,还会建立第二级的厨师精英俱乐部,为李锦记发声,通过核心的阵地把产品品牌渗透到更多的地区

o 提供定制化服务

合作客户2类:

肯德基、麦当劳等典型的工业客户,完全没有厨师依靠中央厨房,需要依靠定制化的产品

大型连锁的客户:根据需求定制产品,包括口味、规格等

对客户的要求:起订量在30/次,和下单频率没有关系; 需要考虑生产线的成本,但利用普通生产线;

定制化

口味的定制化可以和一些客户有更深的合作,特别不一样的定制化,不是口味上微弱的变化,只有创新的味道才定制,研发团队需要利用3个月的时间,有研发团队专门负责,包括1)餐饮厨务的团队2工业化团队;

包装定制化是指更大的规格等等,由于包装的费用成本的降低,可以给更低的价格

客户不一定选择李锦记,也会同时选择联合利华、雀巢的团队,市场有高度重合;客户会看不同的提案,需要和其他团队PK;

竞争对手:李锦记的最大对手是联合利华的佳乐,欣和也有一只KA团队,但集中在区域的地方)

利润情况:这一块的利润比不上其他的板块,没有生产上的优势,客户有非常厉害的压缩成本的能力,物流成本也会很高,不能独立成为盈利的业务单元;

好处:主要是为了行业效果,肯德基、麦当劳的入选资格非常宝贵,在餐饮行业里一个领导品牌代表意义的象征;海天的策略不同,是要做有性价比的大众品牌

肯德基案子:10%利润率还要承担物流和无条件退货+3个月的账期

送到肯德基的分叉,然后配送到各个门店;味道定型之后不会更换,新品在1-2年内比较稳定,李锦记会成为这一款唯一的供应商,但其他款可能会交给其他公司做;

定制化产品是李锦记直供的,不存在经销商

大型连锁的中餐厅:小南国,眉州东坡等;好处在有量,合作代表了行业地位的象征,是一个根据地会有师傅-徒弟-徒孙的传承,保证味道的稳定性 > KA客户转换的几率比较低

LKK中低端产品推广情况

o LKK老抽完全没有优势,非常难替代海天的草菇老抽

o 渠道:海天的渠道更广阔,竖直分销可以达到99%,但李锦记只有60-70%LKK只能再有限的网点里去推;差异主要由于第一品牌更早的建立了渠道优势和产品优势,更早达到全覆盖;第二品牌在后追过程里,产品、价格、渠道管控上不如海天有优势,所以有些渠道不卖LKK

o 激励措施: LKK手法比较粗犷,给5%or8%的返点,但是不足以传递到各个层级的让利,只是在有限的条件下实现了好处;

o 供应链情况:相对于海天,LKK的供应链过长,有很多层级的经销商;海天1700的经销商有很强的分销能力,链条足够段,成本优势足够低;LKK多数经销商停留在地级市,经销商下面的分销商分销能力更弱;

o 推锦珍生抽不会影响高端的产品:

蒸鱼豉油不算高端产品,是一个大众产品

o 推锦珍生抽困难的原因:

经销商&供应链的原因

李锦记一直推动渠道下沉,但是没有达到量,会增加供应链的成本;不能忍受利润的下滑,一定要保证利润

LKK方面始终不坚定,源于李慧中和其他管理层;李先生很希望追赶海天,但是愿景会导致利润的缺失,所以从来没有坚定的实行过,只是费用充足的时候打一打,所以市场的经销商失去了信心

李锦记和可口可乐合作

o KA渠道是成功的,是一个很出奇的促销方法;在行业里面有很好的效果,增加了品牌的曝光点;用赠品做了利润的补充;互换了针对性的消费群体

o 当地的销售人员情况:不会出现conflict的情况,地堆是分开投的,费用高但是销量也高;也会投入促销员

o 基本都是正面的回馈,那一年的成长率很高;后来有一些波动,后来没有持续做下去;之后没有和其他休闲食品有合作

味极鲜、一品鲜

o 比较早就出了,但是推的不好;大家看到了鲜酱油的趋势

北方主要是东古为代表的一品鲜,可以上色的鲜酱油

南方市场:鲜酱油是生抽的加鲜版

o 当时的推广重心是零售在精选生抽,餐饮做锦珍生抽,没有余力去推广鲜酱油

专家访谈纪要

访谈日期:2018718日(周三

Vendor: LYNK

Sku

o 李锦记酱油分为生抽、老抽、鲜酱油和功能酱油;海天和厨邦sku多因为在生抽老抽的价格不同;李锦记多在功能酱油,知名的6-10款;海天弱一些,红烧酱油属于功能酱油的话,大概有5-6

家族主席轮值

o 不会轮值,李慧民>李慧雄>李慧中(2012年开始,2012至今,一直是李慧中),2013-2015届之后变成了每1年评估;。

o 控制公司运营人员:赵强2016年离开后,李慧中兼任CEOCMO, CFO和供应链是主要的决策者;集团内部偏保守

2016-2017 15%增长情况来自:

o 17对比16接近15%,增长率比较高;2018对比同期增长率约为10%

o 李锦记一直是大小年的状态,小年时候渠道会收,会留下一点点的空间,市场空间是有弹性的

大小年情况和策略有关,核心原因在于1)这几年没有清晰的大战略2)李锦记基于利润决定策略

基本省市每年全线的增长,没有明显的短板

原则上,一旦加大中低端产品的投入,吨数和销售金额增长会比较明显;

餐饮渠道,中高端保持相对的均态,随着行业增长和增长,但是这个增长不够追上量的目标,所以会去发展大众餐饮,但是又会影响利润,产生周期性的波动

o 社会餐饮的增长16-17商务消费促进了中高端餐饮,对李锦记利好;

o 零售渠道上相对来说是专业的,可以保证行业里前几名的增长

电商渠道(1个亿)增长接近翻番,调味品和传统品牌比做的比较好

有专业的KA零售团队,有专业人员在打点

大小年不太影响商超销量,但是大年商超渠道得到的资源、费用也会更多

o 工业渠道体量比较小,但是有助力的空间

工业单独划分是正确的,百胜集团对于调味品的要求和餐饮渠道是不一样的,量也很大;整个饼做的更大了

但是渠道划分和竞争上有一段时间很模糊

高端餐饮成功的原因

o 餐饮渠道策略:

最开始成功是依靠高端耗油和几个有优势的酱料,从粤派餐饮开始,随着粤菜走向全国,然后逐步渗透到其他菜系;

有一个餐饮大师团队,行业里面国宝级的老专家,代表了行业里大师认可的品质

销售策略上有一部分餐饮重点城市,有餐饮销售人员,还会建立第二级的厨师精英俱乐部,为李锦记发声,通过核心的阵地把产品品牌渗透到更多的地区

o 提供定制化服务

合作客户2类:

肯德基、麦当劳等典型的工业客户,完全没有厨师依靠中央厨房,需要依靠定制化的产品

大型连锁的客户:根据需求定制产品,包括口味、规格等

对客户的要求:起订量在30/次,和下单频率没有关系; 需要考虑生产线的成本,但利用普通生产线;

定制化

口味的定制化可以和一些客户有更深的合作,特别不一样的定制化,不是口味上微弱的变化,只有创新的味道才定制,研发团队需要利用3个月的时间,有研发团队专门负责,包括1)餐饮厨务的团队2工业化团队;

包装定制化是指更大的规格等等,由于包装的费用成本的降低,可以给更低的价格

客户不一定选择李锦记,也会同时选择联合利华、雀巢的团队,市场有高度重合;客户会看不同的提案,需要和其他团队PK;

竞争对手:李锦记的最大对手是联合利华的佳乐,欣和也有一只KA团队,但集中在区域的地方)

利润情况:这一块的利润比不上其他的板块,没有生产上的优势,客户有非常厉害的压缩成本的能力,物流成本也会很高,不能独立成为盈利的业务单元;

好处:主要是为了行业效果,肯德基、麦当劳的入选资格非常宝贵,在餐饮行业里一个领导品牌代表意义的象征;海天的策略不同,是要做有性价比的大众品牌

肯德基案子:10%利润率还要承担物流和无条件退货+3个月的账期

送到肯德基的分叉,然后配送到各个门店;味道定型之后不会更换,新品在1-2年内比较稳定,李锦记会成为这一款唯一的供应商,但其他款可能会交给其他公司做;

定制化产品是李锦记直供的,不存在经销商

大型连锁的中餐厅:小南国,眉州东坡等;好处在有量,合作代表了行业地位的象征,是一个根据地会有师傅-徒弟-徒孙的传承,保证味道的稳定性 > KA客户转换的几率比较低

LKK中低端产品推广情况

o LKK老抽完全没有优势,非常难替代海天的草菇老抽

o 渠道:海天的渠道更广阔,竖直分销可以达到99%,但李锦记只有60-70%LKK只能再有限的网点里去推;差异主要由于第一品牌更早的建立了渠道优势和产品优势,更早达到全覆盖;第二品牌在后追过程里,产品、价格、渠道管控上不如海天有优势,所以有些渠道不卖LKK

o 激励措施: LKK手法比较粗犷,给5%or8%的返点,但是不足以传递到各个层级的让利,只是在有限的条件下实现了好处;

o 供应链情况:相对于海天,LKK的供应链过长,有很多层级的经销商;海天1700的经销商有很强的分销能力,链条足够段,成本优势足够低;LKK多数经销商停留在地级市,经销商下面的分销商分销能力更弱;

o 推锦珍生抽不会影响高端的产品:

蒸鱼豉油不算高端产品,是一个大众产品

o 推锦珍生抽困难的原因:

经销商&供应链的原因

李锦记一直推动渠道下沉,但是没有达到量,会增加供应链的成本;不能忍受利润的下滑,一定要保证利润

LKK方面始终不坚定,源于李慧中和其他管理层;李先生很希望追赶海天,但是愿景会导致利润的缺失,所以从来没有坚定的实行过,只是费用充足的时候打一打,所以市场的经销商失去了信心

李锦记和可口可乐合作

o KA渠道是成功的,是一个很出奇的促销方法;在行业里面有很好的效果,增加了品牌的曝光点;用赠品做了利润的补充;互换了针对性的消费群体

o 当地的销售人员情况:不会出现conflict的情况,地堆是分开投的,费用高但是销量也高;也会投入促销员

o 基本都是正面的回馈,那一年的成长率很高;后来有一些波动,后来没有持续做下去;之后没有和其他休闲食品有合作

味极鲜、一品鲜

o 比较早就出了,但是推的不好;大家看到了鲜酱油的趋势

北方主要是东古为代表的一品鲜,可以上色的鲜酱油

南方市场:鲜酱油是生抽的加鲜版

o 当时的推广重心是零售在精选生抽,餐饮做锦珍生抽,没有余力去推广鲜酱油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de793693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0c72f45.html

《李锦记专家访谈合集.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