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余市渝水区概况

发布时间:2020-11-12 03:03:38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新余市渝水区

第一节 渝水概况

渝水区位于江西省中部偏西, 新余市东部, 袁河中 下游,新余城区所在地。东界樟树、新干,南连峡江、 吉安,西接分宜、仙女湖管理区,北邻上高、高安,距 省会南昌 160 公里。地跨北纬 27 °50' ,东经 114 °58' 。 现辖 85 4 个街道办事处,面积 1351 平方公里, 辖区户籍人口 67.33 万人。

自然优越,物产丰富。渝水区属亚热带湿润气候, 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阳光充足,雨量充沛,无霜期长, 严冬极短,土地肥沃,森林覆盖率近 50% 。适宜多种 农作物生长,主要盛产水稻、 棉花、油茶、花生、芝麻、 柑桔、茶叶等。 境内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 水资源和生 物资源。矿藏资源主要有煤、铁、金、铜、锰、钨、石 灰石、硅灰石、大理石、石英石、瓷土等 30 多种,其 中铁矿、硅灰石、 大理石的储量占有一定的地位, 硅灰 石储量列全国第二。

历史悠久, 人杰地灵。渝水区前身为新余县。 1983 新余复市后由原新余县改为渝水区。 自三国宝鼎二年 (公元 267 年)建县,距今已有 1700 余年的历史, 人 才辈出,群星璀璨。 东晋史学家习凿齿, 宋朝宰相王钦 若,明代理学家梁寅, 清建威将军张春发, 现代著名国 画家、美术教育家傅抱石,皆文韬武略,翰墨丹青,为 后人所景仰。世界风云人物、 著名艾滋病防治专家、 美 籍华人何大一为当今全球瞩目。 崇文好学的渝水, 基础 教育长期位居全省前列, 恢复高考以来哺育输送近万名 英才。勤劳、勇敢、智慧的渝水人民,具有光荣的革命 传统。 1930 年,** 、朱德等老一辈革命家率红一方面 军到罗坊,召开了著名的“罗坊会议” ,为渝水在中国 革命史册上添上了浓墨重彩。

设施完善,交通便捷。渝水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 注重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交通、邮电、供电、供水、供 气等基础和生活服务设施日臻完善。境内电力充足 , 乡乡通油路,村村通水泥路, 程控电话、光缆传输网覆

盖城乡各地。浙赣铁路横贯东西,上新、清萍、吉新三 条省级公路纵横贯穿,东邻京九铁路,南与 105 、北

320 国道相接, 沪瑞、赣粤两条高速公路穿境而过, 交通、 通讯十分便捷, 为渝水进一步大开放、 大发展提 供了有力保障。

山川秀美,游览胜境。渝水境内自然风光与人文景 观交相辉映,依山而建构造别致的抱石公园, 山水交融、 千姿隽异的仙女湖风景名胜区。 城北郊的仰天岗森林公 园环境优雅,众多名胜古迹、历史遗迹、神话传说、寺 院庙宇等吸引八方游客。 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罗坊会议纪 念馆,蒙山、百丈峰等一批生态型、 休闲型观光度假基 地,令人美不胜收,流连忘返。

经济活跃,投资宝地。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年 来,渝水区委、 区政府带领全区人民抓住机遇, 深化改 革,扩大开放,思发展、谋发展、促发展,国民经济步 入快速发展时期 , 综合实力逐年提升。 2004 年首次被 评为全省经济发展先进县 (市、区),2005 年被授予全 省县级财政收入三年翻番奖、 江西工业崛起年度贡献奖 和全省引进省外资金先进县(市、区)称号。良山镇、 欧里镇、下村镇、观巢镇、珠珊镇、罗坊镇、姚圩镇等 7 个镇荣获全省农村经济发展百强乡(镇) 。2005 , 全区生产总值 33.79 亿元,财政总收入 3. 3 亿元,首次突 破 3 亿元大关, 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8799 , 农 民人均纯收入 3902 元。工业以制造加工业和资源型工 业为主体,依托新钢、 华源等大中型工业企业辐射和矿 产资源优势,形成了水泥、冶金、建材、化工、机械、 五金、食品等支柱产业。 2005 年,全区工业总产值 34.87 亿元,其中 76 户规模工业产值 19.96 亿元 , 销 售收入 20.01 亿元,乡镇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 29.88 亿元。农业基础设施完善, 粮棉油猪等传统产业稳步发 展,优质大米、绿色蔬果、 花卉苗木和生态养殖等特色 产业基地初显端倪。新余蜜桔畅销国内外,力上果业、 珊娜公司被授予“中国蜜桔出口基地”称号 , 农业产业 化正稳步推进。渝水还是全国商品粮基地 , 全国经济林

建设、全国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 全国小型公益能源项 目实施示范区 ,全国退耕还林、全省农业产业化经营试 点区,全国重点优质棉产区、秸秆氨化养牛示范区、瘦 肉型猪生产基地。 2005 年全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 17.84 亿元, 按可比价增长 5.8% 。市场健全 ,商贸活跃。 渝水承接城市资源共享优势, 依托城市, 服务城市, 融 入城市, 大力建设发展一批各具特色的服装、 饮食、商 品批发等专业市场, 充分利用城市的五金、 建材、通讯 等专业市场,发展一批集加工、包装、储运、配送为一 体的物流体系。招商引资思路明确、措施得力 , 2005 年,全区引进资金 10.86 亿元 ,引进外资 1150 万美元。 为更好、 更多、更最优惠政策吸引外资, 对投资项目的 谈判、进资、开工、投产进行全方位的跟踪服务,实行 外商企业挂牌保护, 健全外商投诉快速处理机制, 营造 招商、扶商、护商、亲商的经济环境,竭诚海内外商家 投资兴业。

历史悠久, 人杰地灵的渝水; 区位优越, 物产富庶 的渝水;生态优美,交通便捷的渝水;经济腾飞,商机 无限的渝水,正在区委、区政府的带领下, 以务真求实、 开拓创新、拚搏进取的精神共创美好未来。

第二节 地貌

一、成因 渝水地貌单元的形成与地质构造有着密切的关系, 地形形态、 山岭水系的分布, 均严格受构造及地层岩性 控制。根据江西省地貌图划分, 渝水区属于赣西中低山 与丘陵区(大区)之萍乡——高安侵蚀丘陵盆地(亚 区)和赣抚中游河谷阶地与丘陵区(大区)中段,为一 南北高,中部低平,东部敞开, 袁河横贯中部之鞍形地 貌。地貌成因类型有侵蚀构造地形、 侵蚀剥蚀地形、 溶 蚀侵蚀地形和堆积地形。

侵蚀构造地形 次花岗岩组成的垄伏陡峻中山区: 分布在渝水区最北的蒙山,它由坚硬半风化的花岗组 成,岩石裸露地表,山形高耸陡峻,河谷深壑,河谷中 有大量洪积的大砾石, 最大直径达数米, 雨季山洪沿沟 谷排泄,形成季节性溪流如大水港, 蒙山主峰白云峰绝 对高度 1004.5 米,以变质岩为主形成的锯状、垄状。 低山丘陵区: 分布于南部变质岩区, 九龙山及百丈峰高 达 523.2 米和 424.2 米,山峰重叠,植被茂盛。坡角 20 °-50 °,沟谷狭窄密集,发育有季节性山溪,丘陵 高程 120 米- 200 米之间,地势南高北低,西高东低, 渐倾于侵蚀地形及堆积阶地。

侵蚀剥蚀地形 次砂页岩为主而形成的波状丘陵 区,分布本区中部及西北部, 主要由新生代及中生代砂 页岩煤系地层组成, 形成波状岗埠状丘陵区, 一般海拔 110 米- 200 米,比高 50 米左右,较平缓,个别山峰 如仰天岗及龙王寨标高分别为 454 米和 338 米,地形 起伏绵延与区域构造线一致。 次红土、砂页岩为主的波 状、垄状红色高岗区: 分布于中部新生代红层上部, 微 波起伏,一般海拔标高 60 120 米,比高 10 米- 20 米,甚平坦,由于侵蚀剥蚀作用,夷平地形的起伏, 植被不良, 水土流失较严重, 造成一些小山塘、 小水库 的淤积。

深蚀侵蚀地形 次石灰岩组成的岩溶高丘陵区:分 布于本区西北边界的仙师庙、 高虎寨一带, 岩溶地貌形 态异常发育,漏斗洼地、溶洞、落水洞、暗河屡见不鲜, 高虎寨南麓岩溶洼地底部即有落水洞,地表水由此注 入,形成长达 1300 米,越过青山岭的暗河,由于石灰 岩被长期侵蚀切割, 形成陡峭的柱形和椎形石峰, 如欧 里狗石的石牙景象。 地表溶洞如游水洞、 傅家洞。 游水 洞发育于二叠系茅口组成中部灰岩中, 洞口标高为 110 米。以石灰岩溶蚀形成的准平原区: 分布于观巢、 下村、 欧里、人和、鹄山一带,经过长期的溶岩破坏,形成比 较开阔和溶蚀准平原, 但仍留有低矮的残山。 地表为河 流近代冲积层或灰岩风化残积红土和亚粘土覆盖, 河流 底部常见灰岩出露, 地形低平,标高 60 米-95 米,残 峰可达 244 米。

堆积地形 次粉砂、粗砂、砾石堆积的河谷中冲积 及河漫滩平原区: 分布于水西、罗坊袁河两岸, 为河流 一级地及河漫滩,海拔 30 米左右,地貌开展平坦,特 别是河曲部位,宽达 4 公里。次砂层、亚粘土、红土砾 石堆积的袁水二三级阶地二分布于袁河两侧, 南岸较北 岸发育,二级阶地高于一级阶地 2 米- 5 料,标高 35 米。由于风化剥蚀,已保存不全,局部还可见明显陡地, 地势较平坦。三级阶地露位置较高,海拔 60 米- 80 米,高于现代河床 30 米- 50 米。

二、形态

山地 大都分布在境界边缘,海拔高度 500 米- 1000 米,往往成为邻县的边界线或分水岭。 山脉走向, 一般是由西北到东南为主。 由于地质结构关系, 一般是 由西北到东南为主。 由于地质结构关系, 一般表现为山 峰耸立,山势险峻,沟谷深壑,蒙山主峰海拔 1004.5 , 相对高度 300 米- 500 米,区西北边界为山地,沿北 向西南发展,即人和、欧里、界水一线,南面山地相对 高度为 120 米- 200 米,山脉由西向东延伸至百丈峰, 形成峡江、吉安、新干等县的山地边界。山地面积为

53544 亩,海拔 500 米以上的山地,在全区面积中占

2.03%

蒙山 位于区北 45 公里的鹄山、人和和分宜县的 洞村、高岚乡。 1960 年前,除西北坡小部分归上高县 管辖外,其余属渝水区辖境。 1958 年创建蒙山垦殖场, 1960 年该场划为上高县,现只有东南坡部分山麓地区 由渝水区的人和和鹄山乡管辖,其余均已划入上高县。 蒙山主峰白云峰海拔 1004.5 米,还有天云标、 月光山、 弹子岭等。蒙山生物、矿产资源丰富,山南有燕子洞, 该洞位于鹄山境内, 洞中见 2.5 米厚的棕红色黄土及砂 砾石层堆积物堵塞洞底, 现溶洞宽 1.6 米,高 2 米,延 伸约 20 米。莲花洞位于区北莲花形村正南面约 1000 米之山坡上,为一大型溶洞,洞口呈三角形,高 2.3 米, 宽 2 米,溶洞曲折延伸有宽 20 多米,高近 20 米的岩 洞大厅。 洞顶有粗大的钟乳石, 洞底有耸立的石笋、 石 山、叠瓦状排列的石槽,洞壁上有石蘑菇、簸箕。

钟山 位于区西 20 公里,钟山有顶峰为肖背山, 海拔 507 米,峡谷有袁河穿流而过,河北为北钟山, 河南为南钟山,山的西面是分宜县。

良山 原名鼎山,在区南 25 公里处,南面是峡江 县。龙王岭是最高峰,海拔 507 米,此山富含铁矿。 良山逶迤向西,是九龙山的顶峰,海拔 523 米,山的 南面是吉安县地。

百丈峰 位于城区东南 35 公里,海拔 424.2 米。

仰天岗 位于城区北面 5 公里处,海拔 454 米,山 的东面为阻陂岭,山的西南部为蟠龙岭。

境内主要山峰还有:龙王寨,海拔 338 米,位于 马洪乡与下村乡之间。九龙坡,海拔 414 米,位于城 北街道办事处与观巢镇之间。 笔架山,又名玛瑙峰, 海 拔 317 米,位于下村镇与人和乡之间。鹄山,位城区 北 30 公里,山色青翠、状如鹤立。天门峰,位于城区 北 25 公里。白梅峰, 位于城区北 25 公里处。璜猴岭, 位于市北 20 公里处,北向,连亘雕琅岭、玛瑙峰。雕 琅岭,位于城区北 25 公里,亦名园岭,连亘数十里, 北面较高的山峰是大袤岭。三层岭,位于城区东北 20 公里。蟠龙岭,位于城区北 5 公里,山连仰天岗。 瑒岗, 位于城东 15 公里。石梅峰,位于城区东南部 ,山南 隶属峡江县。 天柱峰,位于城区南 15 公里处。山年岭, 位城区 15 公里,良山镇的中部,山有三峰,东边钟形 山,南名周桐岭,西叫佛台岭,三峰并峙如笔架。贞华 山,亦称萨阳山,欲名双阳山,与山年岭相迈。栅岭, 位于城区 5 公里处。铜山,位于城区西南 10 公里。

丘陵 渝水区位于鄱阳湖平原区的西部边缘,是低 丘地区,故境内丘陵分布较广, 是境内主要的地貌类型。 丘陵区地势一般高低不平, 但起伏平缓, 海拔高度一般 百米左右,河谷地带平展,河道比较降缓。这一区域, 也是渝水区主要农田分布之一, 是经济林和茶叶的生产 基地。

在丘陵区中, 还间夹着许多小盆地, 如观巢、马洪、 下村、水北等盆地。 这些盆地一般呈带状延伸, 面积大 小不一,地势低平, 常有河流蜿蜒其间, 形成带形沿河

宽谷,孕育着小范围的冲积平原。 这些盆地, 一般都是 比较发达的农业地区。

丘陵地区的海拔高度,一般都在 100 米- 150 米 之间,共有面积 1556534 亩,占全境面积的 59% ,属 于这一类型的有水北、 马洪、北岗、下村、观巢、欧里、 界水、东边、南安、南英等乡镇。

平原 袁河南岸,是地势平坦的冲积平原,城区处 在这一带状平原的中部, 海拔高度,一般在 50 米以下, 地势低平。这一类型面积 1027920 亩,占全境面积的 38.97% ,主要分布在袁河两岸。即城区城南、珠珊、 沙土、水西、罗坊、姚圩、新溪等乡镇(办)和河下镇 的大部。

第三节 气候

一、四季气候

渝水区属亚热带湿润的气候, 具有四季分明, 气候 温和,日照充足,雨量充沛,无霜期长,严冬较短的特 征。

气象学上把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 10 c的初日定为

春季的始日,稳定通过22 C的为夏季始日,22 C终日 的后一天为冬季始日。春季平均初日为 3 22 日,平 均终日为 5 25 日,持续 65 天,夏季平均初日为 5 26 日,平均冬日为 9 25 日,持续 123 天;秋季 平均初日为 9 27 日,平均冬日为 11 23 日,持 续 59 天;冬季平均初日为 11 24 日,平均终日为 3 21 日,持续 118 天。四季气候特点是:

春季(3 月下旬初- 5 月下旬中) 气温回升,雨 水增加,冷暖多变,常有低温阴雨天气。入春后,气温 迅速回升,雨量显著增加,渝水区入春的日期有早有晚, 最早的年份是 3 11 日,而最晚的年月是 4 4 日。 观测资料表明, 多数年份的春分至清明之间有一至二次 的晴好天气时段。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 15 C的平均日 期在 4 15 日。但春季冷暖空气的交替比较频繁。因 此,其天气晴雨多变, 气温变化剧烈。 特别是 3 月下旬 初至 4 月上旬初,常有较强的冷空气入侵, 日平均气温 仍可下降到10 C以下,个别年份甚至可下雪和出现晚 霜,出现严重的倒春寒。

夏季(5 月下旬中- 9 月下旬中) 初夏(5 月下旬 中-6 月底)温度适宜,雨水充沛。但多暴雨,洪涝灾 害发生,天气逐渐由暖转热,平均气温多在22 C 28 C 之间,但初夏又是多雨季节,大雨、暴雨、大暴雨往往 发生在此期间。

盛夏(78 月)天气炎热,常有干旱。雨季绝大 多数年份都结束于 6 月下旬至 7 月上旬。雨季结束后, 降水量剧减。

秋季(9 月下旬中— 11 月下旬初) 晴多雨少有干 旱, 9 月下旬多秋寒(寒露风) 。入秋后,气温明显下 降, 9 月下旬至 10 月上旬,出现寒露风的机遇较多, 10 月下旬至 11 月上旬,冷暖空气交替频繁, 部分年份 产生长时间的阴雨,从而出现烂秋天气。

冬季(11 月下旬初— 3 月下旬) 严冬多霜雪,冻 害常发生。 常处于北方强冷空气控制下, 是全年最冷的 季节。1月平均气温仅5.4 C,最低气温常在零度以下。 历年极端最低气温为-7.2 C,出现在1967116 日;12 月-下年 2 月份多出现霜、雪天气。

二、主要气候要素

气压 渝水区一日中最高气压出现在 910 时,最 低气压出现在 1516 时。多年来的观测结果表明,一 年中最高气压值出现在冬季,最低气压值出现在夏季。 历年平均气压为 1007.0 百帕,历年极端最高气压为 1034.2 百帕。

气温 渝水区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17.7 C, 7月 份是全年最热时期,月平均气温 29.4 C,极端最高气

40.0 Co 1月份是全年最冷时期,月平均气温5.4 C, 极端最低气温-7.2 C由此可知,气温的日年变化有看 一定的规律,即一种最高值出现在 14 时至 15 时,最 低值出现在日出前后。一年中的最高值出现在夏季,最 低值出现在冬季。

地温 渝水区地温(0 厘米)与气温有很好的关系,

年平均值为20.1 C,比平均气温17.7 C高出2.4 C,

年极端最高值为 71.0 C,而历年极端最高气温为

40.0 C,比气温高31.0 C,历年极端最低值为-9.6 C, 而气温的最低值为-7.2 C,气温比地温高出2.4 C如 表所示

地温的日变化, 最高值一般出现在 14 时至 15 时, 最低值出现在将近日出的时候。 地温的年际变化与大气 温度相似,最高值出现在夏季,最低值出现在冬季。

湿度 年平均相对湿度 80% 3 月份高达 84% 7 月份仅 74% ,由此可见,各月之间的变化幅度 74%84% 之间。

降水 渝水区降水充沛,水份资源比较丰富,年平 均降雨量 1594.8 毫米。但降水量在时间分布上是不均 匀的,从季节分配来看, 第一季度 345.4 毫米,占年降 水量的 22% ;第二季度 734.7 毫米,占年降水量的 46% ;第三季度 323.8 毫米,占年降水量的 20% ;第 四季度 191.0 毫米,占年降水量的 12% 。从上述数字 可知,每年的降水量集中期大都在 4 6 月份之间,也 就是通常所说的“汛期” 。历年汛期最大 降水量为 1431.0 毫米(1977 年),历年汛期最小降水量为 428.5 毫米,出现在 1985 年。产生洪涝的主要原因不是以全 年降水量的多少所决定的, 而是以降水量是否分布均匀 的因素来决定。譬如: 1984 年全年降水量达 2101 毫 米,但由于降水量分布比较均匀, 未出现大的洪涝。 反 之,降水量不是最多的年份却出现了大的洪涝。 1982 年全年降水量为 1734.7 毫米,而 6 14 19 日,连 续 6 天的大到暴雨,过程降水量却达 337.6 毫米,占 汛期降水量的 44.9%

蒸发 年平均蒸发量 1497.8 毫米,低于平均降雨 量,一年中最大蒸发量出现在 7 月,最小蒸发量出现在 2 月,如与渝水区各种农作物需水量的供水程度相比, 降水量是充足的,对发展农业生产也是有利的。

日照 历年平均日照时数为 1655.4 小时,年平均 日照百分率为 38% ,最多的 1963 年达 2088.9 小时, 日照百分率为 47% ,最小的 1975 年为 1361.0 小时, 日照百分率为 31% ,历年日照数平均每天为 4 个多小 时。在山区实际日照要少一些。 由于各月的太阳入射角 不同造成各月的可照时数不同 ,又由于各月的天气各有 差异,所以各月的实际日照时数差异甚大。 410 月份, 各月平均日照时数在 100 小时以上,特别 78 月份都 在 240 小时以上,平均每天有 8 小时左右的日照。而 在 11 月至次年 3 月的越冬作物的生长期间内, 月平均 日照时数在 60130 小时之内,每天平均仅 2.5 3.5 小时左右。

风 渝水区风力多 2 级(历年平均风速 20 / 秒), 全年各月的平均风速变化不大。 有资料以来 7 级以上的 大风出现 58 次,平均每年 2.1 次,而极大风力为 10 级。风向随季节转换较为明显,年最多风向为东北风, 10 月以后因北方冷空气自鄱阳湖侵入江西省, 沿赣江、 袁河送行至渝水境内, 使风向多呈东北、 东北偏东; 夏 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 而南部武功山脉阻挡高气压, 只 能从湖南沿袁河侵入,故常多西南、西南偏南风。

霜期 平均初霜期为 11 27 日,最早初霜为 10 29 日( 1978 年),最迟初霜日 12 23 日( 1968 年)。平均霜期 2 16 日,最早终霜 1 2 月( 1973 年),最迟终霜期日 3 31 日( 1983 年)。平均无霜 期 281 天,最长无霜期 318 天( 1965 年),最短无霜 期 249 天( 1978 年)。

三、灾害性天气 渝水区的主要灾害性天气有:寒害、干旱、洪涝、 大风、冰雹、冰害。

寒害 由于气温的非正常下降,而使作物受到抑制 和伤亡,这种寒害在四季均可出现, 较明显的有“三寒”, 即春寒、小满寒和寒露风。

春寒 3 月中旬至 4 月中旬,大地回春,气温显著 上升,但北方冷空气不断南下,当日平均气温连续 3 天低于10 °C或最低气温降到 5.0 °C以下时,出现春寒 时,在 26 年中有 20 年出现春寒。

小满寒 5 月中旬至 6 月上旬,北方仍有冷空气侵 入。如日平均气温连续3天低于20 C或最低气温低于 17 C时,就叫“小满寒”。据气象资料表明,出现小满 寒的年份有 13 年,时间最长的是 1984 5 1317 日和 5 2022 日,先后两次,共 8天。

寒露风 9 月下旬至 10 中旬,如遇北方怒吼, 气温 急剧下降到20 C以下就叫“寒露风”。轻度寒露风出现 的平均日期是 9 26 日,重度寒露风出现的平均日期 是 10 3 日。

洪涝 洪涝一般发生在 46 月,由于暴雨和大暴 雨中,持续时间长, 造成洪涝灾害。 自有气象资料以来, 共出现暴雨 129 次,平地均每年 4.7 次,最多的 1984 年有 11 次。大暴雨出现过 13 次,平均每年 0.5 次, 1984 年出现 2 次大暴雨。连续性大到暴雨出现在 1982 6 1419 日,降水量为 337.6 毫米。

干旱 以发生于 7月上中旬的伏旱和 810 月的秋 旱为常见, 个别年份也可出现春旱。 每年 6 月下旬至 7 月上旬雨季结束后, 即进入少雨季节。 在这期间虽有地 方性雷阵雨或受台风影响引起的降雨, 但由于高温、 酷 暑、蒸发量大、作物需水量较多,而发生干旱。 6 月中 旬至 7 月中旬,由于受到副热带高压控制, 常出现高温 低湿天气(日平均气温30.0 C,日最高气温》30.0 C ,14 时相对湿度 <50% ),造成早稻高温逼熟,常使产量下 降,同时也妨碍棉花保蕾、保龄,影响棉花产量。

大风、冰雹、雷击、冻害 雷雨主要出现在春夏二 季,大风主要路径有: 有一条自分宜县进入白梅, 经甘 秀布、下村折向何家、 南村等地。 第二条自分宜县进入 界水,经河下分为二支, 北支沿仰天岗的南麓自西向东 而去;南支沿袁河自西向东。有资料以来出现大风 58 次,最大风速 28 /秒(10 级)。冰雹 12 次,出现最 多的是 1983 年,全年 4 次,仅 3 月份一个月就有 3 次,冰雹一般分布在下村、马洪、南村、狮子口水库附 近。在隆冬季节, 每年都有强度不等的冰雹天气。 有资 料以来,共出现冰雹天气 48 次。轻则使农作物受损,

重则交通、通讯中断

第四节 水文

一、河流

境内支流属赣江水系, 袁河横贯全区东西, 大部分 支流以南北向注入袁河,水系呈叶脉状。

袁河 流经渝水区的主要河流, 属赣江水系, 发源 于萍乡市武功山北麓。自西向东,经萍乡、宜春两市, 在分宜县的洋江乡东田村进入新余市, 再进入渝水区河 下镇境内的江口水库,在渝水区的新溪乡龙尾洲村出 境,于樟树市张家山镇的荷埠馆注入赣江。 历史最大洪 峰流量( 1826 年)为 5860 立方米 /秒。袁河流经新余 市的长度为 116.9 公里(其中渝水区 90.6 公里),区内 河床比降0.196 %o,平均深度 7.3米,平均宽度155 米。河面最窄处仅 60 米(罗坊镇的八元村河段) 。

袁河经分宜县的洋江、 界桥,入境进入渝水区的河 下、沙土、珠珊、城南、水西、罗坊、南英、姚圩、新 溪等乡镇。河道弯曲浅窄,局部河段砂、砾石淤积成滩, 俗有“十八道弯三十个滩”之说。

袁河支流在渝水区境内有 12 条:

塔前江 发源于九龙山垦殖场的王珠坪,流经该垦 殖场的黄田泉注入袁河。流域长度 25 公里,流域宽度 3.7公里,流域面积93平方公里,河床比降5%。,按 照十年一遇频率计算,洪峰流量为 1172 立方米 /秒, 多年平均流量 1.45 立方米 /秒,枯水流量 0.3 立方米 / 秒,河床平均宽度 25 米,平均深度 1.8 米。

界水江 发源于分宜县湖泽镇桂山坳金沙头,经渝 水区的界水乡, 至河下镇的江口街注入袁河, 流域面积 197 平方公里,流域长度 24.6 公里,流域宽度 8 公里, 河床比降 2.5%,十年一遇洪峰流峰流量 430 立方米/ 秒,多年平均流量 3.1 立方米 /秒,枯水流量 0.5 立方 米/秒,河床平均宽度 26 米,平均深度 2.6 米。

周宇江(即划江) 发源于渝水区良山镇石汾村东 北山脚, 流经良山的舍山、 八百桥、 英台上至河下镇的 划江村而注入袁河。流域面积 89 平方公里,流域长度 22.6 公里,流域宽度 3.9 公里。十年一遇洪峰流量 112.1 立方米 /秒。多年平均流量 1.38 立方米 /秒,枯水流量 0.2立方米/秒。河床比降2.7%),河床平均宽度26米, 平均深度 2.7 米。

天水江 发源于峡江县直龙山北麓,流经渝水区良 山镇的白沙、神山至珠珊镇的何家边自然村注入袁河。 流域面积 53 平方公里,流域长度 21 公里,流域宽度 2.5 公里,河床比降 2%,十年一遇洪峰流量 67 立方 米/秒。多年平均流量 0.82 立方米/秒,枯水流量 0.3 立方米 /秒 。河床平均宽度 16 米,平均深度 1.8 米。

孔目江 是袁河的主要支流。发源于分宜县桐村乡 蛇咀自然村蒙山西麓, 流经分宜县的桐村乡后进入渝水 区境内, 经本区的欧里镇、 观巢镇、 城北街道办事处的 贯下村注入袁河。流域面积 484 平方公里(其中流经 渝水区的流域面积 331 平方公里),流域长度 49 公里, 流域宽度 9.9 公里。河床比降 1.2 % 。按照十年一遇频 率计算,洪峰流量 830 立方米 /秒。多年平均流量为 7.7 立方米/秒,枯水流量为 1.5 立方米/秒,河床平均深度 3.1 米,平均宽度为 30 米。

雷陂江 发源于渝水区良山镇下河村良山北麓,流 经夏莲、 庄头,由水西镇雷陂塘下注入袁河。 流域长度 16.2 公里,流域宽度 2.4 公里,流域面积 38 平方公里。 按照十年一遇的频率计算,洪峰流量为 48 立方米 /秒, 多年平均流量为 0.6 立方米 /秒。枯水流量为 0.14 立方 米/秒。河床比降为2 %。。河床平均宽度 10米,平均 深度 1.7 米。

安和江 发源于渝水区水西镇五坑村山北麓。经流 汉元、堆上、陈家、安和注入袁河。流域面积 46 平方 公里,流域长度 10.2 公里,流域宽度 4.5 公里。河床 比降为 3% 。按照十年一遇频率计算, 洪峰流量为 58.1 立方米/秒,多年平均流量为 0.72 立方米/秒。枯水流 量为 0.15 立方米/秒。河床平均宽度 16 米,平均深度 19 米。

白杨江 发源于渝水马洪乡南岭行政村黄华岭东 麓,流经马洪乡、 罗坊镇, 于罗坊镇罗家行政村周家注 入袁河。流域面积 81.5 平方公里,流域长度 22 公里, 流域宽度 3.7 公里。按照十年一遇频率计算, 洪峰流量 为 183.8 立方米 /秒,多年平均流量为 1.3 立方米 /秒。 枯水流量为 0.4 立方米 /秒。河面平均宽度 18 米,平均 深度2.7米,河床比降为2.5%o

陈家江(即板桥江) 发源于渝水区马洪乡革仔岭 东麓,流经马洪、北岗乡,于罗坊镇滇田村注入袁河。 流域面积 108 平方公里。河床比降为 3%,流域长度 25 公里,流域宽度为 4.3 公里,按照十年一遇频率计 算,洪峰流量为 260 立方米 / 秒。多年平均流量为 1.7 立方米/秒,枯水流量为 0.3 立方米/秒。河床平均宽度 19 米,平均深度 1.9 米。

蒙河 是袁河的主要支流。主流发源于渝水区人和 乡梅村蒙山东麓。流经人和、下村、鹄山、水北和樟树 市的义城、中洲、黄岗 3 乡镇,经昌傅镇的港口朱家村 注入袁河。流域面积为 476 平方公里(其中渝水区境 内控制流域面积 266 平方公里),流域长度 57.4 公里 (其中渝水区境内有 31 公里),流域平均宽度 8.29 公 里。河床比降为5 %。。按照十年一遇频率计算,洪峰 流量为 899 立方米 /秒,多年平均流量为 7.4 立方米 / 秒,枯水流量为 0.7 立方米 /秒。河床断面经过 1977 年截弯取值,河面宽度由原有 12 为加宽至 30 米,平 均深度 3.5 米。

姚家江 发源于渝水区罗坊镇院前行政村郭村北 面,流经罗坊镇十八洞里、 钱家、南门桥、汗口、松林、 水北刘家村和姚圩镇的江南下、 姚圩街、盘塘、石洲上, 经下蒋注入袁河。流域面 52.5 平方公里,流域长度 17.5 公里,流域宽度 3 公里。按照十年一遇频率计算, 洪峰 流量为 66.4 立方米/秒,多年平均流量为 0.82 立方米 / 秒,枯水流量为 0.13 立方米/秒。河床比降为 2.5%。 河床平均宽度 18 米,平均深度 1.8 米。

南安江 发源于峡江县东乡白沙村茅路山的东麓。

流经渝水区东边和南安两乡, 经新溪乡的龙尾洲村入袁 洒。流域面积 168 平方公里,流域长度 42 公里,宽度 4公里。河床比降为1.7 %°。河床平均宽度18米,平 均深度 2.6 米。按照十年一遇频率计算,洪峰流量为 290 立方米/秒,多年平均流量为 2.6 立方米/秒,枯水 流量为 0.31 立方米/秒。

其它支流:

涂塘水 是孔目江的支流。发源于分宜县洞村乡仓 上行政村的河口, 流经渝水区欧里镇白梅村, 粟上、皇 华村火砖桥注入孔目江。流域面积 77 平方公里,流域 长度 13.4 公里。河床比降为 3.5%,多年平均流量为 1.95 立方米 / 秒。

万溪河 又名水川河,是界水江支流。发源于分宜 县湖泽镇闹洲行政村的上桂山(垇上) ,流经湖泽镇和 分宜镇的部分行政村, 以及渝水区的界水乡, 在河下乡 境内注入袁河。 流域面积 122 平方公里, 河长 20.7 公 里,河床比降 2.4%,多年平均流量 3.09 立方米/秒。

二、湖泊

渝水区地处丘陵高地,只有少数面积不大的小湖, 座落在地势较低的袁河两岸冲积平原地带。这些湖泊, 过去大都是用以蓄水, 灌溉农田, 利用水面搞人工养殖 甚少,湖中水生物都是自然繁殖。 春夏雨水集中给湖区 附近造成水涝灾害。

白镐湖 坐落在新溪乡的白镐湖村,湖形以镐,水 白如镜,故名白镐湖。湖面积 450 亩、湖深平均 1.5 米,春夏雨水集中时湖面扩大到千余亩, 现在围城湖建 成鱼塘近 300 亩,其余水面,也都用作人工养鱼。

稍堎湖 座落新溪乡稍堎村,呈南北长条形。湖面

150 亩,湖深平均 1.2 米。现人工围堤湖造田 30 亩, 实际湖面 120 亩已被利用人工养鱼。

曾家湖 坐落在新溪乡城头村南面,当地称为曾家 塘,分上段、中段、下段 3 部分。湖面 200 亩,平均 深度 1.2 米,上、中段湖面已荒芜。 生长芦草及野莲藕、 菱角之类。下段面积约 40 亩,已改种一季晚稻。

白水湖 座落在新溪乡堎上村东南,湖面 120 亩,

平均深 1.5 米,湖面已人工养鱼,湖内自然繁殖莲藕、 菱角等水生植物。

长湖 座落在新溪乡堎上村以西,由北向南延伸为 一带状形,长约 1500 米,宽 30 米—50 米,面积 200 亩,平均深 1.2 米,湖面人工养鱼,人工种植湖藕及自 然生长菱角。

南车湖 坐落在新溪乡的泗溪村,湖面 100 亩,平 均深度 1.5 米,现已人工养鱼。

官塘湖 坐落在姚圩镇官塘村,湖面原有面积 220 亩。70 年代园湖造田约 100 亩,尚有湖面 120 亩,平 均深度 1.5 米,其中荒芜 50 亩,其余水面养鱼。

南河湖 座落在姚圩镇南河村, 全湖面积 600 余亩。 1952 年修筑袁河新堤, 堤从湖中穿过, 湖面一分为二, 现堤外约 250 亩,堤内 350 亩,浅湖现种植席草 250 亩,其余水面养鱼。

土墈湖 座落在姚圩镇土墈村,湖面积 400 亩,平 均深度 1.5 米,其中荒芜 50 亩,其余水面养鱼

盘塘湖 座落在姚圩镇盘塘村,湖面原有面积 350 亩, 1982 年人工填湖造田 330 亩,剩余水面 20 亩, 生长芦草。

精湖 座落在罗坊镇高墈村,面积 150 亩,平均深 度 1.5 米,现已人工养鱼及种植湖藕。

乌龟陷湖 座落在罗坊镇刘家村,湖面积 130 亩, 平均深度 2 米,现已人工养鱼。

湖头湖 座落在罗坊镇湖头村,面积有 720 亩,分 为上、中下 3 湖(历史上总称为仓湖) ,上湖水面 300 亩,平均深度 2 米;中湖水面 120 亩,深 2 米,均为 人工养鱼,莲藕甚少;下湖 300 亩,平均深度 1.2 米, 1969 年以来逐年填湖造田已达 100 亩,现有水面 200 亩,进行人工养鱼各种植莲藕篙笋等。

三屋湖 座落在罗坊镇李家桥村,湖面 200 亩,平 均深度 1.8 米。

南山湖 座落在罗坊镇院前村境内的袁惠渠南干渠

与南英农场的南山之间呈一带状形,湖长 1500 米,宽 40 米到 50 米,面积 100 亩,平均水深 2 米。70 年代 开始人工养鱼。

下江口湖 座落在水西镇严家渡下江口村,湖面积

100 亩,平均深 1.5 米,现已人工养鱼。

第五节 土壤

新余县(今渝水区)于 1958 年进行第一次土壤普 查,1964年进行复查。19811983年,新余县又对 土地资源状况进行第二次普查,并编写《新余县土壤》 一书。新余县土壤的成土母质、 土壤类型和土壤养分状 况如下。

一、成土母质

河流冲积物 主要分布在袁河两岸的河下、珠珊、 城南、水西、罗坊、姚圩、新溪等乡镇(办) ,其次是 水北的蒙河两岸和盆地, 宽谷的溪河沿岸。 土壤发育为 潮沙泥田和潮土, 其质地按距河道由近至远, 沿积由粗 到细,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沉积的厚度也由厚到薄。 在 平原的第二阶地,往往出现异源母质,即上面为沉积物, 下面为第四纪红色粘土。

第四纪红色粘土 由第四纪冰水沉积和残积搬运堆 积而成,冰水沉积物分布在袁河高段地的岗地上, 残积 堆积物分布在袁河高段地的岗地上, 残积堆积物则零星 分布在低丘区。以水西、水北、罗坊、观巢、南英、东 边等乡镇面积分布较大。 风化物呈红色、 暗红色或红棕 色。粘质、酸性、土层深厚,物理性状差, 易水土流失。 矿物营养低,少数地区老第三纪——白垩纪的紫红色 砂页岩已裸露。 风化物所发育的土壤类型有黄泥田、 黄 泥土和红壤。

石英岩类风化物 主要母岩有石英砂岩、石英岩、 硅质岩等。分布在西北部的界水、河下、观巢、欧里、 鹄山、人和、水北、下村、城北、马洪和南安等乡镇(办)。 风化物质轻偏中, 多为黄壤土,风化土层薄, 多粗骨性, 矿物营养低, 但硅质岩发育的土壤质地稍粘, 含碳酸钙

较丰富。发育的土壤有黄沙泥田、黄沙泥土和红壤

泥质岩类风化物 主要母岩有千枚岩和泥岩,千枚 岩风化物分布在市区南部的丘陵山区。 良山、九龙山的 全部和河下、珠珊、水西、东边、南安的南部均有分布。 下村、观巢、界水、欧里等乡镇部分分布泥岩风化物。 泥质岩类风化物发育的土壤有泥田和红壤, 风化物土层 较厚,质地细腻、有滑感,常有云母片类矿物碎屑,矿 物养分比较高。

碳酸盐类风化物 主要成母岩有石灰岩,大理岩、 碳、钙质页岩类风化物,分布在欧里、观巢、下村、人 和、鹄山等乡镇, 其风化物细腻粘重, 保水保肥力较强, 土层厚薄不一, 矿物质营养含量较高, 风化物具有石灰 反应,呈中性至微碱性, 有的是弱酸性。 土壤呈灰棕色 或棕红色, 风化物所发育的土壤有石灰泥田、 棕色石灰 土和红色石灰土。

紫红色砂岩类风物 由第三系——白垩系所形成 的紫红色砂页岩、 砂砾岩等风化物。 主要分布在渝水区

中部和东北部的低丘区,一般质地均以细砂或粉砂为 主。风化物中矿物营养少, 易水土流失。土层厚薄不均, 土色呈紫红色,风化物发育的土壤有紫红砂泥田(土) 和红壤。

紫色泥页岩类风化物 主要成土母岩紫红色泥页 岩,零星分布在水北、姚圩和城南。风化物质地稍粘, 土层不厚,一般有石灰性反应。风化物发育成紫泥田、 石灰性紫色土。

酸性结晶岩类风化物 主要成土母岩为花岗岩。主 要分布在蒙山,质地粗糙、石英粒多,强酸性,矿物营 养低,但含钾丰富, 土层薄。风化物所发育的土壤具有 垂直分布规律,大约海拔 600 米以下为红壤, 600 米 -800 米为黄红壤, 800 米以上为黄壤, 碳质泥石页岩 类风化物。

碳质泥页岩类风化物 主要成土母岩为碳质泥页 岩。小面积分布在界水孝头。 土壤质地细粘, 呈乌黑色, 含有机质高,发育层次不明显,形成的土壤为泥炭土。

二、土壤类型

渝水区土壤共划分 7 个土类、12 个亚类、 44 个土 属和 101 个土种。

水稻土 水稻土是耕作土壤中面积最大, 分布最广 的土类,水稻土的形态特征和基本属性分为淹育型、 潴 育型、潜育型和侧渗型 4 个亚类, 22 个土属, 57 个土 种。淹育型水稻面积 13187 亩,占水稻土面积的 2.17% 。潴育型水稻土广泛分布于袁河西岸的田和丘陵 地区的田、垅田的坑田的中下部分, 灌溉较方便, 水利 条件较好,面积有 515363 占水稻土总面积的 84.71% 。 潜育型水稻土, 主要分布于丘陵山区畈田、 坑田、垄田 的局部低平处或中下部。 河谷平原的低洼地和下库存下 面的一部分农田, 土层深厚、 湖烂、犁底层不明或无犁 底层,水土温度低, 呈酸性反应。 具有冷、烂、瘦、酸、 毒等特点,面积有 67762 亩,占总面积的 11.14% 。 侧渗型水稻土主要分布在水北、观巢、界水、东边、马 洪、沙土、良山等乡镇的丘陵山地。一般处于排田、梯 田的中下部位,面积有 12034 亩,占 1.98% 。成土母 质主要有第四纪红色粘土、 石英砂岩和泥质岩类发育而 成泥田。

潮土 潮土零星分布在袁河靠河两岸的河下、珠 珊、罗坊、姚圩、新溪等乡镇的河漫滩阶地上。因是冲 积物母质发育而成的土壤 (河滩旱地),一般土层深厚, 质地均一,有效养分较丰富, 适种性较广, 面积 68197 亩,占土壤总面积 3.13% 。其成土母质为冲积物,按 土层质地状况, 可划分为沙质潮土、 砂质灰潮土、 砂壤 质灰潮土和砂壤质乌黑潮土。

红壤 红壤可分为耕作红壤和非耕作红壤两种。按 其成分条件划分红壤、 红壤性土和黄红壤 3 个亚类,按 其成土质类型可划分为 13 个土属。红壤在全区分布最 广,共有面积 1405527 亩,占 64.49% 。耕作红壤广 泛分开于 50 100 米的低丘缓坡上,是面积最大的旱 作土壤, 由于抗风能力差, 加之地面有一定坡度, 水土 流失比较严重,表土侵蚀不断发生,土壤肥力一般较差。 面积有 136604 亩,占红壤面积 9.72% 。非耕作红壤, 又称自然红壤,广泛分布于海拔 500 米以下的丘陵山 区,面积共 1268923 亩,占红壤面积的 90.23% 。由 于生态平衡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 有的地区水土流失十 分严重, 使底土层或基岩裸露。 目前植被情况为: 南部 千枚岩红壤区较好,达 70% 以上,所以土层较深厚, 表土有机质含量丰富; 中部、东北部、 东南部的第四纪 红粘土、 紫红色砂岩、 石英砂岩和部分泥质岩的红壤地 区,植被率较低,水土流失严重,土层薄,有机质含量 低。

紫色土 紫色土主要零星分布于姚圩镇和水北镇的 低丘上,一般与白垩纪紫红色砂泥岩交错分布。 呈石灰 性反应,只有石灰性紫色土一个亚属, 分布面最小, 只 有 7738 亩,占总面积的 0.36%

石灰土 石灰土只有棕色石灰 1 个亚类,划分为棕 色石灰泥和碳酸盐类棕色石灰土两个类土壤属。 主要分 布人和、下村、鹄山等乡镇。这类土壤耕作层比较薄, 质地偏粒状,呈中性或微酸性反应, 土壤肥力中等偏低、 缺磷,面积有 39283 亩,占 1.8%

红色石灰土 这一土类,主要分布在下村、欧里、 观巢、人和等乡镇的丘灰岩、钙质页岩等地带,面积 42117 亩,占总面积的 1.93% 。红色石灰土与棕色石 灰土的基本区别是红色灰土的盐基不饱和,无石灰反 应,呈较强的酸性反应, 红色石灰土有效土层较厚, 但 耕作层薄,质地粘重,结构不良,肥力中等偏低,含磷 很低,保水能力差,水土流失比较严重。

山地黄壤 山地黄壤主要分布在蒙山海拔 800 米以 上的山头, 是黄红壤之上的垂直分布的土壤类型。 这种 土壤是在一种特定条件下形成的, 即温度较低, 积雪时 间较长、云雾多、日照少、湿度大的山地气候形成。共 有面积 7971 亩,占总面积的 0.37% 。这类土壤由于山 高坡陡,有效土层薄, 自然植被保存较好, 故土层上部 有一层半分解枯枝落叶泥土层,含有机质高达 6.91% , 土色干时多为淡棕 ** ,质地偏沙,有明显的云母碎屑,

含钾丰富

三、土壤养分 土壤养分状况受着自然条件和人的耕作活动的影 响,反响在不同母质类型上形成的土壤, 因地区而有差 异。

渝水区地处亚热带地区, 气候温和, 雨量充沛, 土 壤有机质易于分解。因是丘陵地区,部分水因为坑田、 垄田和平原低洼田, 排水不畅,地下水位偏高, 土壤通 透性较差。 生物活动受到抑制, 有机质分解缓慢, 故不 同地区土壤有机质含量差异很大。 按乡镇为单位计算其 平均值,高的达 4.87% ,而低的只有 2.3% ,其中欧里、 观巢、人和、下村、界水、九龙山、良山等乡镇的平均 值大于 3% ,其他乡镇则小于 3% ,平均值为 2.89% 。 旱地的有机含量均较水因低,有 92% 的面积小于 3%, 反映了旱地土壤通透性较好,有机质更易于分解。

氮素是作物的重要营养要素之一, 通常与有机质含 量和氮化肥施用量密切相关。 由于土壤有机质含量差异 很大,故全氮含量差异也较大, 以乡镇为单位计算其平 均值,最高的达 0.233% ,低的为 0.124% ,平均值为 0.154% 。碱解氮的含量比较高,最高为 188.8ppm , 最低为 102.7ppm ,平均值为 137.3ppm ,占全氮 8.9%

渝水区土壤多为不同母质发育而来的红壤, 部分为 河积物潮沙泥田(土) ,故矿素养分含量均很低,但因 长期耕作和施肥的影响, 使不同地区水田、 旱地、山地 的全磷和全钾含量差异很大,水田全磷含量为 0.037% 0.136% 、全钾含量为 0.82% 2.58% ;山地、旱地 全磷含量为 0.025% 0.125% ,全钾含量为 0.91% 4.37%

微量元素丰缺情况是:铜、铁、锰含量丰富,有效 含量分别为:铜 0.4ppm 5ppm、铁 8mm 160ppm、 锰 9ppm 130ppm 、锌 0.37ppm 31.68ppm 。除 石灰土和第四纪粘土红壤外, 其他土壤中锌含量均属中 量或丰富, 微量元素中最缺乏的是有效硼, 各乡镇土壤 的有效含量仅 0.18 0.55ppm 不同母质类型土壤分含量 母质类型不同土壤 有机质% 全氮% 碱解氮 ppm 速效磷 ppm 速效钾 ppm

中潴灰沙泥田

2.61

0.141

117.5

5.8

55.8

中潴灰紫红沙泥田

3

0.168

142.9

3.8

41.9

中潴灰黄沙泥田

3.19

0.169

147.8

5.0

34.4

中潴灰泥田

4.25

0.213

185.5

2.9 49.7

中潴灰黄泥田

3.08

0.171

145.1

6.1

36.4

中潴灰石灰泥田

4.58

0.193

163.7

3.3 62.7

同母质不同土壤类型养分含量 土壤类型 有机质% 全氮% 碱解氮 ppm 速效磷 ppm 速效钾 ppm

强淹泥田

2.96

0.147

133.1

1.9

38.5

弱潴泥田

3.18

0.208

170.8

1.7

29.2

中潴泥田

4.25

0.213

185.5

2.9

49.7

强潴泥田

4.44

0.285

207.1

2.3

33.5

强潜泥田

5.20

0.251

204.8

1.9

42.5

渝水区土壤总的偏酸,水田 PH 值为 5.5 6.5 的 占 70.24% ,西面少数石灰岩母质类型的土壤呈中性或 微碱性, PH 值小于 5.5,占面积的 16.67% ,由于长期 的耕作,也有部分水田逐步过渡到微酸性。 红壤山一般 呈现酸性反应, PH 值大于 5.5 的占 72.1%

土壤养分与母质类型密切相关。 同一发育阶段的水 稻土,由于母质类型不同, 土壤养分状况差异很大, 以 发育于不同母质类型发育的水稻土, 都是以潴育型的养 分更丰富, 且较协调, 因它是长久耕作、 熟化程度较高 的土壤,一般无干旱渍涝威胁,保肥供肥性状也较好, 适合于水稻生长, 产量也较高。 淹育型和潜育型都不及 潴育型好。 淹育型易受干旱, 土层分化不明显, 水耕熟 化度低,因而肥力水平低, 产量不高。 而潜育型则正相 反,终年渍水难排、土体还原作用强烈,土层深烂,潜 在养分高。由于水土温度低, 难于释放出来, 故速效养 分低,且常有毒质产生, 故水稻生长不好, 产量也不高。 第六节 资源

一、土地资源

渝水区土地资源较为丰富, 自然环境较好, 袁河贯 穿东西,中部属丘陵平原,南北地形高自西向东中间低。 全区疆域面积 1776 平方公里 扣除河下镇、九龙山乡、 水西镇为 1351 平方公里 ,折合 266.4 万亩。现有耕 地 673726 亩,其中水田 501264 亩、旱地 172460 亩,占总面积的 26.01% ;山地 1442252 亩,占总面 积的 54.16% ;水面 147919 亩,占总面积的 5.32% ; 交通道路 24360 亩,占面积的 0.91% ;其它用地 214261 亩,占总面积的 8.05%

全区土地从地形上分类,大体有如下几种类型。

平原 海拔在 100 米以下,主要分布在渝水区袁河 两岸、江口水库以下的河谷冲积平原。

丘陵 低丘,海拔 100 300 米, 主要分布在渝水 区的中部和东部。

高丘 海拔在 300 500 米之间,主要分布在渝水 区的九龙山、良山、河下等乡(镇)的南部。

低山 海拔在 500 米以上,分布在渝水区的东部和 西北部。渝水区的西北的蒙山主峰中山海拔 1004 米。

二、水资源 渝水区境内雨量充沛,地表水和地下水都较丰富。 地表水 渝水区年平均降水量 1635 毫米。地表径 流量为 17.66 亿立方米。境内库、塘、湖泊星罗棋布, 河溪、渠道纵横交错。在全区总水面中,河流渠道 47952 亩,占 32.45% ;库塘湖泊 99967 亩(包括江口水库 在本区境内部分 28167 亩),占 67.6%

地下水 全区地下水平均储量 2.76 亿立方米。地下 水根据各地层地质构造不同各有差异。全区可分为 4 种类型:西北部为碳酸盐地层, 岩溶发育, 地下水较为 丰富,为岩溶富水区,占总会储量 53% ;中部是砂石 岩、红土为主的中新时代 “红岩”,主要为孔隙裂隙水, 地下水较贫乏; 袁河两岸为松沙堆积层, 含孔隙水, 土 质渗透性大, 地下水位较多, 水量丰富; 南是变质岩低 山丘陵区,以裂隙水为主。

水能资源 全区水能资源蕴藏总量 5.523 万千瓦, 其中已开发了 3.2413 万千瓦,占水能总量的 58.71%

三、植物资源

渝水区地处亚热带湿润区, 生态环境条件优越, 由 于生物气候条件的影响, 本区地带性植被主要为常绿阔 叶林,属湘赣山区栲楠、 木荷栽培植被区。 由于长期人 类的活动, 原始植被已受到破坏, 目前仅在九龙山、 良 山高丘地带尚有少量的现状植物, 多为次生的天然林和 人工林,并以马尾松、 松树为主。渝水区现残存的主要 森林植被的优势科为山毛榉科、 山茶科、 樟科、金缕梅 科、大戟科、豆科等部分阔叶树和杉科( 2 个变种)、 松科(马尾松、湿地松、火炬松)等树种,在山麓坡地 还发育着草地和灌丛。用材植物主要有:松木、毛竹、 马尾松、苦槠、枫、青冈、甜槠、木荷、拟赤杨、香樟 等;薪炭林植物主要有:映山红、木、胡枝子、乌饭树 等;楠树、白果树(又名银杏树) 为本区稀有珍贵树种。 由茶为本区的优势树种,并且分布广、潜力大,达 525932 亩。

全区拥有林木总蓄积量, 为 151.8 万立方米, 其中 杉树 796194 立方米,马尾松 348120 立方米,阔叶树 36141 立方米。林材蓄积的组成为“ 6 3 1 阔”。 另外,还有毛竹资源 23000 亩。全区人工松木用材林 基地已形成,面积达 106767 亩,有活立木蓄积量

192253 立方米,占松木蓄积量的 60%

竹 全区毛竹分布广泛。 品种有茅竹、 斑竹、苦竹、 水竹、方竹、实竹、篁竹、猴竹、淡竹等。除茅竹外, 其它竹种均为块状分布或散生。

果 果木主要有柑桔,分布在低丘和平原地区,品 种主要为温州蜜桔和新余蜜桔。 桔树为纯林, 其它果树 则小块栽培或散生。 有桃、李、柿、枣、柚、橙、毛栗、 苦槠、甜槠、山楂、梨、板栗、猕猴桃等。

药 据查药用植物共有 308 种,其中人工种植的约 50 种,除枳壳、枳实集中于新溪、姚圩外,其他生多 地,品种有金银花、陈皮、白芍,半夏、元参、苦参、 钩藤、葛粉、柴胡、茱萸、花椒、木瓜、山楂、黄栀子、 薄荷、百合、 ** 、车前子、茯苓、淡竹叶、益母草、鸡 头实、龙须草、香附、黄芩、元胡、天麻、菖蒲、夏枯 草、何首乌、活血、沙参、前胡、木通等数十种。

菌类 在丘陵山区和森林区。生长品种较多的食用 菌,供居民采食。 近年各地 人工栽培的较多, 为木耳、

银耳、香菇、平菇、凤尾茹等,地衣则在低丘,草地生 长,到处可见。

水生植物 水生浮游植物 7 门,约 50 种。优势种 类为矽藻门和绿藻门。 水生植物有蕨类和种子 2 个植物 门,约 60 种,从生态分类上可分为四大类: 浮叶植 物、沉水植物、挺水植物、漂浮植物。

四、动物资源 由于生物环境受到破坏,多数野生动物不断减少, 一些珍稀动物已经灭绝。

兽类 现有:豹、狼、豺、狐、野猪、豪猪、野兔、 山羊、獐、刺猬、山牛、水鹿、黑鹿、猴、獾等 37 种。

禽类 常见的有:布谷、鹰、燕、雀、麻雁、鹞、 隼、鸳鸯、鹭鹚、野鸡、野鸭、班鸠、杜鹃、黄莺、乌 鸦、喜鹊、白鹤、画眉、草 等 39 种。

鳞甲类 常见的有:鲤、鳗、鲶、鲫、鲸、鲢、鳊、 鲰、鳜、草鱼、鳝、鳅等。

介类常见的有:鳖、龟、蟹、蚌、螺、虾、穿山甲

蛇类 常见的有:蝮蛇、金环蛇、银环蛇、蕲蛇、

竹节蛇、棋盘蛇、菜花蛇、眼镜蛇、竹叶青、泥蛇等

10 余种。

家畜家畜 有:猪、牛、羊、鸡、鸭、鹅、兔等。 猪以赣西两头乌和杂猪为主。 牛包括耕牛、 肉牛、奶牛。 耕牛有黄牛和水牛两种, 黄牛为赣东北牛型的锦江、 高 安牛种;水牛属滨湖水牛。另有杂交配殖役肉两用牛。

五、资产资源

渝水区矿产资源丰富,是江西省矿产资源大县 (区) 之一,目前已发现矿产资源种类有: 黑色金属:磁铁矿、 褐铁矿、赤铁矿、锰;有色金属:钨、铅、锌;贵重金 属:金、银;燃料矿产:烟煤、无烟煤、泥炭;非金属 磁盘产:硅灰石、透辉石、石英石、高岭土、大理石、 水泥灰岩、方解石、白云石、萤石、硅石、石棉、水晶、 冰洲石、硫铁矿;水气矿产:矿泉水等 26 种。经地质 工作已探明储量的有:磁铁矿、赤铁矿、铅锌矿、金、

银、煤、硅灰石、透辉石、大理石、白云石、石英石、 水泥灰岩、方解石、萤石、矿泉水、硅灰等近 20 种矿 产。其中有此矿产探明的储量大、 质量好, 在全省乃至 全国均具有一定的地位和影响, 如铁矿:已探明的储量 占全省的 2/3 ;硅灰石探明储量的矿床 2 个。探明储量 占全省探明储量的 42% ;透辉石探明储量位于全省之 冠;大理石、灰石岩、硫铁矿在全省占较大比重。

黑色金属 1 、磁铁矿:属于火山沉积变质铁矿 (新 余式铁矿)主要分布在渝水区南部良山的太平山、 寨里、 下坊、寨口和九龙山的花桥, 东边乡的樟村。 矿带呈西 向延长。 主要金属矿物为磁铁矿、 脉石矿物有石英、 黑 云母、绿泥石,矿体呈层状,矿支平均厚度为 10 米左 右,厚度变化较稳定,易采易选,矿石品位较贫,原矿 工业品位含量为20%30%变化。

2、赤铁矿:属浅海相沉积铁矿(宁乡式铁矿) ,主 要分布于渝水区的铁山、徐家、河下、普江桥、北山、 南安哲山,主要金属矿物为赤铁矿,脉石矿物以石英、 高岭土、绢云母为主。矿体呈似层状、透镜状,层位稳 定,矿层平均厚度为 0 .7 米,矿石工业品位全铁含量 为35%40% ,最高为59.2% ,普江桥,北山两铁矿 区共探明储量 A+B+C 级:101.0 万吨, D 级:45.2 万吨。

3、褐铁矿:属风化性铁矿,矿体主要赋存于硫化 矿床上部, 呈帽盖式零星分布, 矿石主要为褐铁矿, 偶 见黄铁矿、磁铁矿,原矿工业品位全铁含量为 30% 40% 局部高达 60%

有色金属 1 、铅锌:区内铅站矿床发现于观巢铁 山矿区, 矿床类型属于风化淋滤型, 矿体零星分布, 矿 石主要为铅锌,区内探明有工业储量(金属含 6.7 万 吨),工业品位铅 4.3%、锌 6.09%

2、钨矿:属矽卡岩型钨矿床,分布在鹄山荷沂的 蒙云酸性花岗岩体侵入接触带区内, 矿石的自然类型主 要有白钨矿矿石, 白钨矿矿石以白钨为主, 品位为钨含 量 0.22% 0.88%

燃料矿产 渝水区煤炭资源丰富,分布在欧里、观 巢、下村、人和、水北、马洪、界水等 7 个乡镇,成煤 时期始于泥盆系, 经过石炭纪、 至二叠系、三叠系聚煤 作用达到高峰, 侏罗系下统煤作用进入尾声。 区内含煤 地层主要为二叠系龙潭煤系和三叠系安源煤系。

1、无烟煤:区内无烟煤产于二叠系龙潭煤系,主 要分布自北往南呈线形条带的水北、 下村、人和、欧里、 界水,具体划分为:皇化矿区、万溪矿区、花鼓山矿区 袁村井田。含煤地层分为官山段 A 煤组、老山段 B 煤 组及潘里段 C 煤组, A 煤组层厚度在区内不稳定,呈 鸡窝状;C煤组煤层在皇化矿区含煤性差,未见可采厚 度煤点,在万溪及袁村井田内未见有局部可采厚度煤 点,但厚度变化急剧;B煤组煤层含煤2层〜5层。自 上而下命名为 B1B2B3B4B5 煤层, B1B2 煤层仅有层位, B3B5 煤层见有局部可采, B4 煤层 全区发育、厚度较稳定,灰份 20% 23.8% ,挥发份

4.53%5.32%,硫 0.52% 0.9% ,磷 0.07% ,发热 量平均 6600 / 克,最高 8090 /克,属中灰低磷硫 无烟煤。

2、烟煤:区内烟煤产于二叠系安源煤系,主要分 布在下村、马洪、含煤层5层〜7层,局部含煤12层。 可采煤层2层〜3层,厚度为2.56米〜5.96米,煤层 存度变化较大, 灰份 21.6% 24.43% 、 挥发份 26.69% 28.91% ,硫 0.99%;磷 0.058% 0.079% , 发热量 3500 / 克〜 600 /克。煤质牌号为肥焦—— 主焦煤。

3、泥炭:在罗坊、何家山发现, 预测资源量 20.02 万立方米,呈黑——褐色,含纤维量 5090% ,发热 量为 1200 / 克〜 400 /克,干燥泥炭发热量最高可 达 5000 /克,主要成份为有机质 30%90%,腐植 酸可达 60%,灰份 10%70%

非金属矿产 渝水区非金属矿产种类繁多,成矿条 件较好,一般具有储量大、质量好、埋藏浅、易采易选 的特点。至今共发现有:硅灰石、石灰岩、透辉石、石 英石、大理石、萤石、白云石、高岭土、硫铁矿等非金 属矿产。

1、硅灰石:区内已发现硅灰石矿床 2 处:曹坊庙 矿区、观音脑矿区。 矿体主要产于二叠系茅口组灰岩与 蒙山花岗岩体的外线接触带的燧石条带灰岩中, 属接触 热变质型矿床。矿体形态较复杂,多呈透镜状或似层状, 矿石类型分为硅灰石型、硅灰石——透辉石型、硅灰 石——方解石型和硅灰石——透辉石——方解石型。 主要矿物成分:硅灰石、方解石、透辉石、石英等。含 矿系数为 26% 100%平均 64.59% ,其化学成份氧化 钙 45.77% 、二氧化硅 50.74% 、三氧化铝 0.41% 、三 氧化 铁 0.35% 、二氧化钛 0.03% 、氧化镁 1.86% ,烧 失量为 9.23% 、白度 80 度以上。探明曹坊庙矿区硅灰 石储量 501.05 万吨;观音脑矿区储量 114 万吨。

2、石灰石(水泥灰岩):区内具有工业意义的石灰 岩有:石炭系船山组、二叠系茅口组、栖霞组灰岩。新 余欧里(水泥灰岩)区探明储量 5737 万吨,矿石成份 氧化钙平均 54% 、氧化镁 1.5% 、二氧化硅 1.7%

3、透辉石:主要分布于鹄山荷沂猪头山、 兰塘(石 山)查明地质储量 870 万吨,矿体呈现似层状,透镜 状。矿石呈现白色,粒状结构,块状构造。主要成份: 透辉石、次为透闪石、石英、符山石及石榴子石。矿石 品位二氧化硅 53.71% 、氧化镁 17.21% 、氧化钙 25% 、 有害物质三氧化二铁 1.76% 、烧失量为 0.58% 、白度 为 75 度,矿体大部分裸露地表。其探明储量,质量均 位居国内之道。

4、石英石:区内石英石资源丰富,矿体零星,分 布广,属硅石类型,矿石矿物主要是泥晶或晶微粒石英, 原矿呈灰白、浅灰色——青灰色,无粘塑性,结构公 散,吸水性差,工业品位二氧化硅大于 98% 、三氧化 二铁 0.16% 、三氧化二铝 0.36% ,此类矿床具有品位 高、用途广、易采易选的特点,在渝水区探明储量 268.87 万吨,工业储量 105.74 万吨。

5、大理石:分布于西北部碳酸盐岩出露区鹄山荷 沂村,探明储量 1526.81 万立方米,其中工业储量

896.68 万立方米,是江西省最大的大理石矿床。其石 呈现层状,似层状。主要品种有汉白玉、雪花白,其次 有云灰、晶灰、次汉白玉、豆青、墨玉等色彩艳丽,为 优质石材。鹄山乡傅家洞探明工业储量 20.8 万立方米。

6、萤石(氟石)分布在北部蒙山花岗岩体,人和 曹坊庙矿区和鹄山猪头山、库里一带,探明工业储量 5.8 万吨,工业品位氟化钙平均含量 65.57% 。矿石呈 现紫——紫红色,矿床类型均为钨、银、铅、锌等金 属伴生萤石矿床。矿体呈扁豆状,帽盖状产出。

7、白云岩:矿体主要产于石炭系船山组和黄龙组, 矿石类型为浅灰色、 灰白色白云岩夹的质灰岩, 矿体呈 层产状, 主要矿物为白云石, 含少量方解石。 鹄山狗头 岭探明工业储量 836.3 万吨,工业品位为氧化钙 32.34% 、氧化镁 19.87% 、二氧化硅 0.5%

8、高岭土:水北镇高岭土矿床分布面积广就矿体 露头而言宽数公里,长数十公里,原矿呈白——灰白 色,结构松散呈砂状。矿石白度为 84 度,化学成份为 二氧化硅 50.5% 、三氧化二铝 31.98% 、三氧化二铁 1.91% 、二氧化钛 0.12% 、氧化钾 15.47% 、氧化钠 0.014% 。在良山镇下坊也发现高岭土。

9、硫铁矿(黄铁矿):属矽卡岩型黄铁矿床,矿体 呈层状, 似层状及透镜状, 矿石以黄铁矿, 磁黄铁矿为 主,伴生金、银、铜、锌等多种金属矿。在观巢镇山矿 区探明储量 1983.34 万吨,工业储量 1175.86 万吨, 矿石量(含硫 36% 1071.86 万吨,工业品位为 16.07% 21.7%

10 、水晶、冰洲石、石棉分别在渝水区鹄山荷沂、 人和观音脑以及良山岭上, 因其成矿规模小, 分布无规 律,工业价值均不大。

水气矿产 矿泉水:渝水区矿泉水的形成与分布, 主要受地层构造和沉积物组合情况的影响。 目前已开发 的北岗矿泉水 (品牌为抱石泉水) ,人和龙施泉矿泉水, 均属二叠系下统狮组型埋藏碳酸岩裂隙溶硐水和断裂 脉状水。属重碳酸钙镁型矿泉水, 其口感宜人、 水质纯 正、清澈透明。 化学成 份为锂含量 0.25mg/L 0.285mg/L 、锶 0.2289mg/L 0.2930mg/L 、偏硅酸 30.12mg/L 36.59mg/L ,同时还含有:硅、锌、铁、 碘、硒、铬、钼、钴、镍、锗、钒等 10 多种对人体健 康有益的微量元素和钾、钠、钙、镁等宏量元素。可作 为瓶装矿泉水和作为各种饮料的基液。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de68ca82a7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ac.html

《新余市渝水区概况.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