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化运动

发布时间:2020-06-10 04:10:50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新文化运动》教学设计

责任编辑:徐丽梅     日期:2009-08-02     点击: 928     我要投稿

 

 

 

《新文化运动》教学设计

作者:佚名

课程标准:

列举陈独秀、鲁迅、胡适等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了解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知识与能力:

了解陈独秀创办《新青年》的历史背景,认识《新青年》在推动近代中国思想解放中的作用。

知道胡适首倡“文学改良”运动以及陈独秀发起“文学革命”的意义。

了解鲁迅、李大钊的代表性作品,并通过这些作品探讨其在新文化运动中的主要贡献。

结合课文中《新青年》的创办及其宣传、文学革命的发动及其影响,以及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主张,通过讨论或其它形式,探讨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过程与方法:

结合对课文的讲授,组织学生思考分析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历史原因。

文学革命是新文化运动的一个重要内容,可结合文言文的学习,与白话文进行比较,探讨白话文的兴起对文化传播和发动民众方面的作用,从而使学生能够从身边的实际经验出发,来更加深刻认识和理解历史现象,培养历史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陈独秀等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者在民族危机日渐加深、国家动荡日重的状况下,积极思想民族独立和解放的探索精神,学习他们爱国自强、不断求索和勇于实践的精神。

通过学习,认识新文化运动是近代中国一次影响深远的思想解放运动,它有力冲击了千百年来束缚中国人心灵的封建道德和封建意识,造就了一大批具有自由观念和开放意识的青年,为随后五四爱国运动的兴起准备了思想条件,对中国近代化的进程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同时,它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通过对新文化运动的学习,培养从历史角度,具体地客观地分析和评价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作用,避免片面的脱离历史实际的空泛议论,培养求真求实的学习风尚。

重点:《新青年》的创办;胡适、鲁迅与新文化运动。

难点:如何认识新文化运动在近代中国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导入(复习导入):

上新课之前,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前面学过的知识。我们知道,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中国人民的抗争探索史,那么中国人是如何进行抗争和探索的?大家一起来回忆:面对外侵略,首先有农民阶级进行的反抗斗争,比如(学生答)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接下来,地主阶级洋务派掀起了一场(学生答)洋务运动;资产阶级维新派进行(学生答)维新变法运动;还有资产阶级革命派进行的(学生答)辛亥革命。但是这些抗争探索有没有改变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学生齐声:没有。

而中国进行抗争探索的过程其实也是向西方学习的过程,大家来回顾一下先进的中国人如何学习西方的:首先是鸦片战争后,林则徐、魏源等人睁开眼睛看世界,开始向西方学习,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接着,地主阶级洋务派的洋务运动学习的是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但甲午战败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而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进行的维新变法运动和辛亥革命学习的是西方的政治制度,但也以失败告终。接下来,资产阶级民主激进派上升到思想领域,想从思想文化层面上进一步学习西方,进行了新文化运动。

    既然是新文化运动,肯定和旧的思想文化有很大区别,那么,新文化运动的表现在哪些方面呢?请同学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时时刻刻注意这个问题。下面我们先来分析这场新文化运动的背景。

 



教学过程:

一、背景

   请同学们用两分钟时间浏览一下课本49页的内容,结合上一节课的知识思考:辛亥革命以后中国的社会状况如何?(学生回答,问题稍难,一些学生可能回答不上或不正确,此时可以进一步提问)

1、辛亥革命没有实行真正的民主共和制度。

   教师提问:辛亥革命的果实最终被袁世凯篡夺。袁世凯上台后都做了些什么事呢?

   学生答:袁世凯当上临时大总统后先炮制出一部《中华民国约法》。

   教师提问:这部约法有什么问题呢?

   学生答:把总统的权力扩大到皇帝的程度。

   那么也就是袁世凯实际上是皇帝了,这样原来的中华民国就只剩下一块空招牌了。因此在辛亥革命后,资产阶级革命派想要建立的民主共和制度有没有真正实行?

学生答:没有。

这便是新文化运动在政治上的背景。(板书:辛亥革命没有实行真正的民主共和制度)

2、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辛亥革命后,世界上发生了一件很重要的事情——1914—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这段时期,由于帝国主义忙于在欧洲战场上的火拼,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侵略。这样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便得到了一次喘息的机会,出现短暂的春天,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的力量也进一步壮大,他们强烈要求实行民主政治,采取可以促进资本主义发展的措施。因此,这些强烈要求实行民主政治的资产阶级就形成了资产阶级民主激进派,成为了这次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倡导者。所以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形成了新文化运动的经济基础和阶级基础。(板书: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3、民主共和国观念深入人心。

    教师提问:袁世凯为了当皇帝,除了制定《中华民国约法》外,还做了什么事?

   学生答:下令全国人民尊崇孔圣恪守礼法,并率领文武百官在北京天坛上演了一场祭天的丑剧。

   教师提问:袁世凯为什么要祭孔,掀起尊孔复古逆流?

因为孔子的儒家思想中有三纲五常、三从四德等等这样的内容,比如所谓的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也就是下面的官员要听皇帝的,儿子要听父亲的,妻子要听丈夫的。实际上就是为他当皇帝制造舆论。那么当时的人们还能不能接受袁世凯的这种做法?学生齐答:不能。为什么不能?因为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国观念已经深入人心。再加上当时西方启蒙思想的进一步传入中国,宣传自由、平等、博爱,人们已经不能够再容忍这种旧思想了。这便是新文化运动思想方面的背景。(板书: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这时候资产阶级民主激进派就想:为什么我们想要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没有建立起来,没有实行真正的民主共和制度?就是因为对旧有的封建思想文化批判得不够彻底,所以中国想要实现真正的民主政治,不但要进行政治革命,还必须进行思想革命。因此掀起了新文化运动。

二、经过

1、开始:时间、标志、代表人物、主要阵地、指导思想

   学生活动:请同学们在书上找出这场新文化运动开始的时间、标志、代表人物、主要阵地和指导思想。(板书:开始:时间、标志、代表人物、主要阵地、指导思想)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并强调:时间是1915年,标志是陈独秀在上海创办的《新青年》杂志,注意:《新青年》杂志原名是《青年杂志》。

在课本50页有这两副图,了解一下:

    

关于陈独秀大家可以通过图和介绍简单了解一下:他早期接受的也是封建式的传统教育,也曾经参加过科举考试,在考场上他发现很多考生都像我们今天所说的呆头呆脑的人,没有什么真本事,这些人如果当了官中国将会变成什么样子?从此,他对封建制度深恶痛绝,并且走上了革命的道路。代表人物有四个: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主要阵地就是《新青年》,指导思想是民主科学,当时被陈独秀形容成两位先生:德先生和赛先生。因为这两个词的英文分别是democracyscience.

2、前期

1)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教师引导:下面请大家设身处地地想一想,如果你处在当时的社会,已经接受了了民主共和国的思想,面对袁世凯的专制和独裁,你会怎么做?

     学生回答。(学生可能回答得不全面。)

     我们看看资产阶级民主激进派是怎么做的。袁世凯想搞专制独裁,他们就赶紧宣传民主。也就是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板书:提倡民主,反对专制)什么是民主?也就是提倡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和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反对封建独裁,实际上就是反对袁世凯的专制独裁。

2)提倡科学,反对迷信。

  袁世凯说:我是天的儿子,是上天派下来管你们的。然后就天灵灵地灵灵地烧香拜鬼神,大搞迷信活动,资产阶级民主激进派赶紧宣传科学。也就是提倡科学,反对迷信。(板书: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科学指的是自然科学和看待事物的观点。也就是用科学的精神和科学的方法来研究社会,反对封建愚昧和迷信。

3)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什么是旧道德?就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道德,刚才说了比如所谓的三纲。为什么新文化运动要把矛头指向儒家传统道德呢?因为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道德是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的精神工具,不然袁世凯为什么要大肆地搞祭孔,就是为了他当皇帝的需要。所以要实现民主政治就必须要否定封建礼教。

     什么是新道德?就是男女要平等、个性要解放等等。它实际上就是告诉人们,我们每个人都要独立自主,要有独立的思想,不要什么都把古人抬出来,反对盲从封建权威,比如在家里妻子一定就得听丈夫的吗?不是,人与人之间的平等的,要解放自己,自由发展。

4)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旧文学就是指以前的文言文、八股文。也就是说写文章要用自己的话,不要动不动就模仿古人,什么内容都没有。

  教师问:这个四提倡四反对直接针对谁的思想?

学生回答。

直接针对的是孔教,也就是孔子的儒家思想。这样,在社会上掀起了一股生气勃勃的思想潮流。

文学革命(板书:文学革命)

  另外,在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的过程中,资产阶级民主激进派还进行了一场文学革命。请同学们找一找:他们是如何进行文学革命的?

  学生回答。

  首先,胡适提倡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1917年他在《新青年》上发表《文学改良刍议》,提出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文学革命由此开始。胡适曾经到美国留过学,回国后就在北京大学当教授。他曾经给学生出过一道题(课本53页的日积月累):请用文言文拟一份委婉拒绝别人的电报。结果学生交上来的作业中最少的用了12个字:才疏学浅,恐难胜任,不堪从命。胡适说这份电报如果用白话文的话只要五个字:干不了,谢谢!非常简单明了。为此胡适提出了文学改良的一些具体主张,第51页的读一读他提出了八项要求,请同学们来概括一下这八项主张的主要意思。(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

  接下来,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明确提出文学革命的口号,号召进行文学形式和内容上的全面革新。新青年从第四卷起也采用白话文和新式标点符号。

    在文学革命的时候,鲁迅的成就是最突出的。鲁迅:他最早的时候在日本学医,结果有一次他看到这样一个电影:一个中国人被日本人抓去要枪毙,因为这个中国人当了间谍,结果刑场周围站了一圈的中国人都在袖手旁观的看热闹。演到这个画面的时候鲁迅旁边的日本人就开始狂喊万岁,另外有些日本人就指着鲁迅说;看看,中国人就是这个样子,迟早有一天要灭亡!这件事使鲁迅大受刺激,从此弃医从文,希望从思想上唤醒麻木的中国人,并且在新文化运动的时候充当了主力军。

  鲁迅的文学作品很多,大家也学过不少,请你们总结一下鲁迅作品有什么特点?尤其是与新文化运动之前的文言文相比。

  学生回答:都是白话文,通俗易懂,有标点符号,文笔犀利,思想深刻。

  鲁迅作品中最有名的算是《狂人日记》和《阿Q正传》。鲁迅的文学成就非常高,甚至在今天人们进行的世纪文学60家的评选中鲁迅也能稳居榜首,为什么他的影响力如此之大?

  学生回答:因为鲁迅通过文学作品对封建礼教和封建道德给人的精神造成的摧残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和批判,提出了改造国民性的问题。他把反封建的革命内容和新文学的形式结合起来,树立了新文学的典范,成为中国近代伟大的文学家和思想家。

5)颂扬十月革命,宣传马克思主义。

新文化运动到了后来又有了新的发展,下面我们来看新世纪的曙光。大家想一想,是什么事件使中国人看到了新世纪的曙光

  学生回答: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1917年,十月革命使中国人看到了新世纪的曙光和民族解放的希望。李大钊等人就开始宣传马克思主义。李大钊是如何宣传马克思主义的?

  学生回答:1918年李大钊在《新青年》上发表《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热情颂扬十月革命。

  李大钊还预言: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所以新文化运动到了后来,开始转向对俄国革命和马克思主义的介绍和宣传。

后期(板书:后期)

  前面这五个方面是新文化运动前期的内容,新文化运动到了1919年五四运动以后,是以宣传马克思主义为主要内容。

在这部分内容中,我们要注意新文化运动的四个代表人物:陈独秀、胡适、鲁迅和李大钊和他们的贡献,课本中给出了这些代表人物的肖像,要求大家会识别:

    

   陈独秀        胡适         鲁迅         李大钊

新文化运动的内容我们学完了,下面请同学说一说,新文化运动的究竟体现在哪里?

  一是批判了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传统思想,二是宣传了马克思主义。

三、意义

  学完了一个新的历史事件,同样还要分析它的意义。新文化运动有什么意义呢?

  学生回答。

  第一,它是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

  第二,它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但是,它也有局限性。它对东西方文化存在绝对否定和绝对否定的偏向。

  教师问:难道说中国传统文化中没有一点值得我们今天去继承去发扬的东西吗?

学生齐答:有!

比如儒家思想中的尊老爱幼、孝敬父母的精神我们今天仍然应该学习。

教师问: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对待传统文化呢?

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今天这节课的重点掌握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和意义。



 

 

 

 

 

 

 

 

 

 

 

 

 

 

 

 

 

 

板书设计:

一、背景

1、辛亥革命后没有实行真正的民主共和制度

2、民主共和国观念深入人心

3、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二、经过

1、开始:时间,标志,代表人物,指导思想

2、内容

前期:(1)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2)提倡科学,反对迷信

3)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4)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文学革命

5)颂扬十月革命,宣传马克思主义

后期

三、意义

 

 

 

 

 

课后反思:

本节课从内容上看属于思想文化方面,对于初中生来说比较枯燥、难懂。因此如何让学习内容变得通俗易懂,让课堂不会陷入沉闷的境地显得尤其重要。因此在教学设计上,我尽量设计简单通俗的问题来调动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从而让课堂活跃起来。

不足之处:还可以加入更生动更形象的内容让学生通俗地理解思想文化内容;在处理本课难点“如何认识新文化运动在近代中国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上因时间关系略显粗糙和生硬,应一步步引导学生回答。

 

 《新文化运动》教学设计

(2008-08-03 00:26:09)

转载▼

标签:

教学设计

杂谈

分类: 教学设计

《新文化运动》教学设计

 

 

[课程标准]

    列举陈独秀、胡适等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了解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教材分析]

    本课位于《中国历史》八年级上P40——43,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史上有重要地位。它上接辛亥革命,是旧革命的总结。下承五四运动,是新革命的曙光。随着俄国十月革命的发生,在新文化运动的后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成为改造中国的思想武器。

[学情分析]

    学生对于陈独秀、李大钊、胡适比较陌生,对他们的事迹也不甚了解。相对于学生对鲁迅有一定的了解,可以引导学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去搜寻相关的人物资料,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去探究学习,以培养学生收集资料、整理资料、运用资料的能力。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通过阅读教材,使学生了解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主要代表人物及其论著,掌握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及其历史意义。

    过程与方法:

    通过指导学生阅读书中有关白话文的材料,培养学生对于历史新事物的鉴别和理解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空前的一次思想大解放运动,民主科学是新文化运动的两面旗帜,从而增强在新时代条件下的民主与科学意识;同时,感受到新文化运动中主要代表人物在反封建斗争中的勇敢精神和先锋作用,激发学生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使命感。

[教学重点]

    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及其意义。

[教学难点]

    新文化运动为什么把斗争锋芒指向孔教。

教学过程:

 

教学

步骤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

 

 

新课

出示资料:

“自由的而非奴隶的

进步的而非保守的

进取的而非退隐的

世界的而非锁国的

实利的而非虚文的

科学的而非想象的 “

设问:你知道这是谁说的吗?

由此导入新课。

调动学生的无意注意,启发学习兴趣。

 

 

 

 

 

 

 

 

 

 

 

 

 

 

 

 

 

新青年的创办

设问:

新文化运动是几个青年凭空造了出来的。判断一下,这种说法对不对?为什么?

指导学生自学,在自学课文和收集资料的基础上,解决如下问题:

《青年杂志》是什么时候出版的?

它的出版标志着什么运动的兴起?

这次运动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斗争的锋芒指向?

这次运动对后世又有什么影响呢?

展示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的照片,让学生说一说他们的贡献。

阅读分析:

有人说:“胡适所主张的文学革命且限于文体形式方面的改良”。请阅读下面胡适的两段文字,在小组里,谈谈你对上述意见的看法。

 

引导学生探究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收集资料的能力。

新世纪的曙光

出示李大钊文章片段,引出下一目。

在自学和收集资料的基础上,学生回答如下问题:

为了宣传马克思主义,李大钊发表了什么文章?

为了扩大宣传马克思主义,他创办了什么杂志?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历史

回眸

中考试题(略)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板书

 

 

设计

第9课    新文化运动

 

一、《新青年》的创办

1、历史背景

2、时间1915年

3、旗帜民主  科学

4、意义

5、代表陈独秀  李大钊

        胡适    鲁迅

二、新世纪的曙光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dd467c1a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bcf8004.html

《新文化运动.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