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成语大会成语收集及解释(决赛第六场)

发布时间:2019-08-28 09:25:22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谨以此篇,献给喜欢中国成语大会和各位选手的朋友们

中国成语大会成语收集及解释(决赛第六

【鼎足而立】像鼎的三只脚一样,三者各立一方。常比喻三方面分立相持的局面。

【长篇累牍】指文章篇幅很长。

【字斟句酌】对每一字、每一句都仔细斟酌、推敲。形容说话或写作的态度十分慎重。

【丧魂落魄】失魂落魄。形容惊恐之极或心神不定的样子。

【郁郁寡欢】苦闷而缺少欢趣。

【鱼贯而入】像游鱼一样一个接一个地进入。

【酸文假醋】假装斯文有礼。

【冰肌玉骨】形容女子洁美的体肤。

【金玉其外】比喻外表华美而内质破败。

【学以致用】学习知识能用于实际。

【授受不亲】旧指男女不能亲手递送物品。

【一言蔽之】用一句话来概括。

【急转直下】①谓情况突然转变而很快地顺势向下发展。②谓顺势立刻转变话题。

【至善至美】指最好最美的。

【人老珠黄】旧喻妇女年老色衰,被人嫌弃,就象珍珠年久变黄,失去珍贵价值一样。

【瘦骨嶙峋】形容瘦得像皮包骨一样。

【束手就擒】谓捆起手来由人捉拿。形容无力反抗,甘被俘获。

【置身事外】把自己放在事情之外。形容对事情漠不关心或推卸责任。

【另当别论】当做另外的情况来看待或处置。

【力排众议】竭力反驳、排除各种意见,使自己的主张占上风。

【来路不明】人或事物的由来、经历、背景等不清楚。

【片言只语】同“片言只字”。指少量的几句话语。

【晓行夜宿】亦作“晓行夜住”。白天趕路,晚上投宿。

【巧言如簧】谓花言巧语,悦耳动听,有如笙中之簧。

【搜肠刮肚】形容苦思苦想。

【无伤大雅】谓只有细小的毛病,对主要方面没有妨害。

【世态炎凉】指趋炎附势的人情世故。

【抑扬顿挫】形容音乐、舞姿和文章气势等高低停折,和谐而有节奏。

【始乱终弃】指男子玩弄女性后加以遗弃。

【赤县神州】战国时齐人邹衍称华夏之地为“赤县神州”。见《史记·孟子荀卿列传》。唐刘禹锡《为京兆尹答于襄州第一书》:“盖神州赤县,尊有所厌,非他土之比。”后遂以“赤县神州”或“神州赤县”为中国的别称。

【生杀予夺】语本《周礼·春官·内史》:“内史掌王之八枋之法,以诏王治。一曰爵……五曰杀,六曰生,七曰予,八曰夺。”后以“生杀予夺”指有权势的人所掌握的能任意处置人民生命财产的权力。

【春风化雨】①《孟子·尽心上》:“有如时雨化之者。”汉刘向《说苑·贵德》:“吾不能以春风风人,吾不能以夏雨雨人,吾穷必矣。”后遂以“春风化雨”比喻良好教育的普及与深入。②喻适宜的环境和条件。

【挂一漏万】谓列举不周,必多遗漏。语本唐韩愈《南山诗》:“团辞试提挈,挂一念万漏。”

【权衡轻重】称量物体的轻与重。比喻比较事物主次,考虑得失等。

【刀光剑影】形容激烈的厮杀、搏斗或杀气腾腾的气势。

【倾巢而出】倾:倒出;巢:巢穴。比喻敌人出动全部兵力进行侵扰。

【卿卿我我】形容男女相爱,情意缠绵。

【集腋成裘】比喻积少成多。腋,指狐狸腋下的毛皮。语本《慎子·知忠》:“故廊庙之材,盖非一木之枝也;粹白之裘,盖非一狐之皮也。”钱熙祚校注:“粹,原作狐;依《意林》引此文改。《意林》皮作腋。”

【文从字顺】行文用字,妥帖通顺。

【萎靡不振】衰颓消沉;精神不振作。

【含糊其】亦作“含糊其”。话说得含含糊糊,不清楚,不明确。

【悉听尊便】一切听凭您的意思,您的方便。

【险象环生】形容危险的情况连续不断地出现。

【循循善诱】谓善于有步骤地引导、教育人。亦泛指教导有方。语本《论语·子罕》:“夫子循循然善诱人。”

【遁入空门】谓避开尘世而入佛门。多指出家为僧尼。

【文以载道】谓用文章来说明道。道,旧时多指儒家思想。

【物力维艰】指物产来得十分艰苦不容易。

【闭门谢客】关上家门,谢绝客人来访。

【不白之冤】得不到辩白、昭雪的冤屈。

【赤膊上阵】①不穿盔甲,裸露上身出阵交战。比喻不顾一切,勇猛战斗。②比喻坏人撕去伪装,公然做坏事。

【离群索居】离开同伴而孤独生活。

【漠然视之】指对人或对事态度冷淡,不予理睬。

【岿然不动】屹立而不动摇。

【风烛残年】比喻临近死亡的晚年。

【春寒料峭】料峭:微寒。形容初春的寒冷。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十九:“春寒料峭,冻杀年少。”

【欲擒故纵】想要捉住他,故意先放开他。比喻为了更好地控制而故意放松一步。

【相映成趣】互相对照映衬,显得很有情趣。

【中流砥柱】亦作“中流底柱”。语出《晏子春秋·谏下二四》:“古冶子曰:‘吾尝从君济于河,鼋衔左骖以入砥柱之中流。’”砥柱,山名,在河南三门峡东,屹立于黄河激流中。宋·朱忠贯日月”。

【载舟覆舟】语出《荀子·王制》:“传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此之谓也。”后以“载舟覆舟”比喻人民是决定国家兴亡的主要力量。

【假公济私】借公家的名义或力量谋取私人的利益。

【蝇头小利】喻指微小的利益。

【落花流水】①形容残春的景象。②比喻残败零落的样子。③比喻话说得夸大而不切实际。

【内忧外患】指国家内部的变乱和外来的祸患。亦泛指内部的纠纷和外来的压力。语出《国语·晋语六》:“不有外患,必有内忧。”

【讲古论今】上下古今无所不谈。形容话题广泛。

【抛砖引玉】相传唐人赵嘏有诗名,至吴,常建欲得其诗,知其必游灵岩寺,遂先题诗二句于壁,嘏游寺见诗,补续二句以成一绝。常建诗不及赵嘏,故人谓建乃抛砖引玉。见清西厓《谈徵·言部·抛砖引玉》。常建为玄宗开元时进士,赵嘏于武宗会昌二年进士及第,时建已早卒。所传建题句待嘏补成事,其谬显然。后常用为以浅拙引出高明的谦词。

【忘年之交】指不拘年龄、辈分的差异而结交的朋友。

【天作之合】《诗·大雅·大明》:“文王初载,天作之合。”毛传:“合,配也。”本谓文王娶大姒为上天所赐。因用作称颂婚姻美满之词。

【加官进爵】晋升官阶爵位。

【街谈巷议】①街巷中的谈说议论,即民间的舆论。②在街巷中谈说议论,形容议论纷纷。

【求全责备】对人对事要求完美无缺。

【捷足先登】谓行动敏捷的先达到目的,或得其所求。

【矫揉造作】谓过分做作,极不自然。

【监守自盗】盗窃自己所负责经管的公家财物。

【临危受命】谓在危难之际接受任命。语本三国蜀诸葛亮《前出师表》:“受任於败军之际,奉命於危难之间。”

【力挽狂澜】比喻尽力挽回险恶的局面。语本唐韩愈《进学解》:“障百川而东之,回狂澜於既倒。”

【青出于蓝】青从蓝草中提炼出来,但颜色比蓝草更深。语出《荀子·劝学》:“青,取之於蓝而青於蓝;冰,水为之而寒於水。”杨倞注:“以喻学则才过其本性也。”后因以“青出於蓝”比喻学生胜过老师,或后人胜过前人。

【金口玉言】旧时用以指天子之言。后泛指说话正确,不能改变。

【清规戒律】①僧尼、道士必须遵守的规则和戒律。②泛指一般的规章制度。多指不合理的。

【劫富济贫】夺取富人财产救济贫苦者。在封建社会里是农民起义的一种斗争形式或口号。

【明升暗降】指表面上升官,而实际上被削去权力。

【离情别绪】离别的情绪。

【劫后余生】经历灾难以后幸存下来的生命。清·丘逢甲《岭云海日楼诗钞·寄怀许仙屏中丞四首》:“归飞越鸟恋南枝,劫后余生叹数奇。”

【人杰地灵】谓杰出人物出生或所至之处,其地亦因而著名。后亦谓杰出的人物生于灵秀之地。

【绿林好汉】指绿林中本领出众的人物。

【清心寡欲】清:清净;寡:少:欲:欲望,需求。保持心地清净,减少欲念。《后汉书·任隗传》:“隗字仲和,少好黄老,清静寡欲。”

【乐不可言】快乐得无法用言语形容。

【冷暖自知】本指水之冷暖,饮者自知。佛教禅宗用以喻证悟的境界。亦以喻体会深浅,心中自明。

【气象万千】形容景色和事物多种多样,

【请君入瓮】瓮:一种陶制的盛器。比喻用某人整治别人的办法来整治他自己。《资治通鉴·唐纪·则天皇后天授二年》:“兴曰:‘此甚易尔!取大瓮,令囚入中,何事不承!’俊臣乃索大瓮,火围如兴法,因起谓兴曰:‘有内状推兄,请兄入此瓮。’兴惶恐叩头伏罪。”

【冷言冷语】含有讥讽意味的话。

【杀身成仁】指儒家为了“仁”的最高道德准则而不惜舍弃生命。语本《论语·卫灵公》:“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后泛指为正义事业而牺牲生命。

【冷若冰霜】象冰霜一样寒冷。形容人态度严肃,不易接近。

【离经叛道】①谓思想、言行背离儒家经典和规范。②指背离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和行为规范。

【令行禁止】有令即行,有禁即止。形容法令或纪律严明。

【犬牙交错】①谓地界交错,如同狗牙。②谓物状如犬牙之参差。③喻多种因素相错杂。

【殊途同归】语出《易·系辞下》:“天下同归而殊涂,一致而百虑。”孔颖达疏:“言天下万事终则同归於一,但初时殊异其涂路也。”本谓由不同途径达到同一目的地。后以喻采用不同方法得到相同结果。

【礼尚往来】谓礼以相互往来为贵。

【令出必行】命令一发出就必须贯彻下去。

【流芳百世】好的名声永远流传下去。《三国志·魏志·后妃传》:“并以圣明,流芳上世。”《晋书·桓温传》:“既不能流芳百世,亦不足复遗臭万载耶!”

【量才录用】酌量才能,收录任用。

【日月如梭】太阳和月亮像穿梭似地来去,形容时间过得很快。

【千虑一失】《晏子春秋·杂下十八》:“婴闻之:圣人千虑,必有一失;愚人千虑,必有一得。”后用“千虑一失”指聪明人即使反复考虑,也难免会有失误的地方。

【量体裁衣】①《南齐书·张融传》:“(太祖)手诏赐融衣曰:‘……今送一通故衣,意谓虽故,乃胜新也。是吾所著,已令裁减称卿之体。’”后以“量体裁衣”谓比照身材裁制衣裳。②比喻根据实际情况办事。

【揭竿而起】砍了树干当武器,举起竹竿当旗帜,进行反抗。指人民起义。汉·贾谊《过秦论》:“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时过境迁】时间推移,环境发生变化。

【计上心来】计谋涌上心头。旧时小说戏曲中常用语。

【门户之见】由派别情绪产生的偏见。

【井底之蛙】井底的蛙只能看到井口那么大的一块天。比喻见识狭窄的人。《庄子·秋水》:“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

【泾渭分明】泾河水清,渭河水浑,泾河的水流入渭河时,清浊不混。比喻界限清楚或是非分明。《诗经·邶风·谷风》:“泾以渭浊,湜湜其沚。”

【目无尊长】不把尊长放在眼里。形容狂妄无礼。

【美玉无瑕】比喻完美无缺点。瑕,玉斑。

【死不足惜】就是死了也不值得可惜,形容不怕死或死的没有价值。

【披星戴月】顶着星月奔走。形容早出晚归或夜行。

【民脂民膏】比喻人民用血汗创造的财富。脂、膏,油脂。

【明来暗去】指公开地和暗地里来往,形容往来频繁,关系密切,多含贬义。

【我见犹怜】《世说新语·贤媛》“桓宣武平蜀,以李势妹为妾”刘孝标注引南朝宋虞通之《妒记》:“温平蜀,以李势女为妾。郡主凶妒,不即知之,后知,乃拔刃往李所,因欲斫之。见李在窗梳头,姿貌端丽,徐徐结发,敛手向主,神色闲正,辞甚凄惋。主於是掷刀,前抱之:‘阿子,我见汝亦怜,何况老奴。’遂善之。”后因以“我见犹怜”为形容美妇之词。

【王佐之才】辅助帝王创业治国的才能。

【时乖命蹇】犹言时乖运蹇。

【人浮于事】浮:超过。原指人的才德高过所得俸禄的等级。后指工作中人员过多或人多事少。《礼记·坊记》:“故君子与其使食浮于人也,宁使人浮于食。”

【稗官野史】稗官:古代的一种小官,专给帝王搜集街谈巷语,道听途说,以供省览,后称小说或小说家为稗官。指旧时的小说和私人编撰的史书。《汉书·艺文志》:“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途说者之所造也。”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七十回:“如今我要将这碑记付给文人墨士,做为~,流传海内。”

【云行雨施】喻广施恩泽。

【乐山乐水】比喻各自爱好不同。语本《论语·雍也》“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民安物阜】社会安定,物资丰富。形容太平盛世的景象。

【金玉满堂】①极言财富之多。②引申为称誉才学美富。

【南腔北调】①指南北各种戏腔。②形容说话口音不纯,搀杂南北方音。

【怒不可遏】愤怒得难以抑制。

【逆水行舟】逆着水流行船。比喻处境困难,必须努力从事。

【临渊羡鱼】意思是站在水边想得到鱼,不如回家去结网。比喻只有愿望而没有措施,对事情毫无好处。《淮南子·说林训》:“临河而羡鱼,不如归家结网。”《汉书·董仲书传》:“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神来之笔】指文艺创作中不期而至的精采文墨。常用以形容作品的意境和技法奇妙绝伦。

【思如泉涌】才思像泉水喷涌,形容才思充沛敏捷。

【宝刀不老】比喻虽年迈或脱离本行已久,但技术并无减退。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七十回:“忠(黄忠)怒曰:‘竖子欺吾年老!吾手中宝刀却不老。’”

【兴味索然】形容一点兴趣也没有。

【豁然开朗】①谓顿时现出开阔敞亮的境界。②引申为顿然晓悟。

【厚此薄彼】重视或优待一方,轻视或冷遇另一方。

【老骥伏枥】三国魏曹操《步出夏门行》:“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后常以喻有志之士虽年老而仍有雄心壮志。

【信口雌黄】《文选·刘峻〈广绝交论〉》“雌黄出其脣吻,朱紫由其月旦”李善注引晋孙盛《晋阳秋》:“王衍,字夷甫,能言,於意有不安者,辄更易之,时号口中雌黄。”雌黄是一种橙黄色的矿物,即鸡冠石,可作颜料。古时用黄纸书写,错了即用雌黄涂抹重写。后因称不顾事实的随意批评或乱说为“信口雌黄”。

【浅尝辄止】亦作“浅嚐辄止”。略微尝试即行停止。比喻不肯下功夫深入钻研。

【不置可否】不表示同意,也不表示反对。

【百口莫辩】宋·刘过《建康狱中上吴居父》:“虽有百口而莫辩其辜。”又参见“百辞莫辩”。

【大言不惭】说大话而不觉羞愧。

【锱铢必较】指对很少的钱或很小的事,都十分计较。

【隔靴搔痒】比喻说话、作文不中肯、不贴切、没有抓住要害。亦比喻做事不切实际,徒劳无功。

【安步当车】缓缓步行,当作坐车。语本《战国策·齐策四》:“晚食以当肉,安步以当车。”

【不速之客】没有邀请而自己来的客人。

【风尘仆仆】形容旅途奔波、辛苦劳累的样子。

【刚柔并济】指强硬与柔和互相配合,互为补充。

【哀兵必胜】《老子》第六十九章:“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加,哀者胜矣。”王弼注:“抗,举也。加,当也。哀者必相惜,而不趣利避害,故必胜。”任继愈注:“哀,沉痛,悲愤。”后遂谓因受压而悲愤的一方,定能克敌制胜。

【鞍马劳顿】骑马赶路过久,劳累困顿。形容旅途劳累。元·杨显之《潇湘雨》第四折:“兴儿,我一路上鞍马劳顿,我权且歇息。”

【暗度陈仓】《史记·高祖本纪》:“正月,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王梁楚地九郡,都彭城。负约,更立沛公为汉王,王巴、蜀、汉中,都南郑……汉王之国,项王使卒三万人从,楚与诸侯之慕从者数万人,从杜南入蚀中。去辄烧绝栈道,以备诸侯盗兵袭之,亦示项羽无东意……八月,汉王用韩信之计,从故道还,袭雍王章邯。邯迎击汉陈仓,雍兵败,还走;止战好畤,又复败,走废丘。汉王遂定雍地。东至咸阳,引兵围雍王废丘,而遣诸将略定陇西、北地、上郡。”陈仓,古县名,在今陕西省宝鸡市东,为通向汉中的交通孔道。后遂以“暗度陈仓”指正面迷惑敌人,而从侧翼进行突然袭击。亦比喻暗中进行活动。

【不可名状】无法用言辞形容。

【安之若素】谓对反常现象或不顺利的情况视若平常,毫不在意。清·范寅《越谚·附论·论堕贫》:“贪逸欲而逃勤苦,丧廉耻而习谄谀,甘居人下,安之若素。”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三十八回:“第二天宝小姐酒醒,很觉得过意不去。后来彼此熟了,见瞿太太常常如此,也就~了。”

【乘龙快婿】比喻好女婿。

【威德相济】威势和恩德交互施用,相辅相成。

【泛泛之交】交情不深的朋友。宋·朱熹《朱子语类》第三十八卷:“朋友交游,固有深浅,若泛然之交,一一要周旋,也不可。”

【鼻息如雷】熟睡时鼾声大作。宋·沈括《梦溪笔谈·人事》:“上使人微觇准所为,而准方酣寝于中书,鼻息如雷。”

【睹物思人】看到他人留下的东西或死者的遗物,就想起这个人。

【沁人心脾】指吸入芳香、新鲜空气或喝了清凉饮料,使人感到舒适。常用以形容优美的诗文、乐曲等给人以清新、爽朗的感觉。

【深居简出】①藏身于隐密之处,很少外出。②常指待在家里很少出门。

【见仁见智】语本《易·系辞上》:“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知,同“智”。后以“见仁见智”谓对同一问题各有各的见解。

【口口声声】①形容不住地陈说、表白或把某一说法经常挂在口头。②谓不住地说话或歌唱。

【江河日下】江水日益向下游流去。比喻情况一天天坏下去。

【过犹不及】事情做得过分,就像做得不够一样,都是不好的。

【两厢情愿】指双方都愿意。

【去粗取精】去掉粗糙的部分,留取其精华。

【富甲一方】富有的程度在地方上居第一位。

【未能免俗】未能免于俗例或常情。典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阮仲容步兵居道南,诸阮居道北;北阮皆富,南阮贫。七月七日,北阮盛曬衣,皆纱罗锦绮。仲容以竿挂大布犊鼻裈于中庭。人或怪之,答曰:‘未能免俗,聊复尔耳。’”。

【火中取栗】十七世纪法国寓言诗人拉·封丹的寓言《猴子与猫》载:猴子骗猫取火中栗子,栗子让猴子吃了,猫却把脚上的毛烧掉了。后常以“火中取栗”比喻为别人冒风险,徒然吃苦而得不到好处。

【不苟言笑】《礼记·曲礼上》:“不苟訾,不苟笑。”后以“不苟言笑”谓态度庄重。

【隔墙有耳】语本《管子·君臣下》:“古者有二言:‘墙有耳,伏寇在侧。’墙有耳者,微谋外泄之谓也。”后以“隔墙有耳”谓墙外有人偷听,秘密泄漏。

【滴水不漏】一滴水也不外漏。形容说话、办事非常细致、周密,无懈可击。也形容钱财全部抓在手里,轻易不肯出手。宋·朱熹《朱子语类·易三》:“又要说得极密处无缝罅,盛水不漏。”

【大放厥词】亦作“大放厥辞”。①谓写出大量优美的辞章。②大发议论(今多含贬义)。

绰绰有余绰绰:宽裕的样子。形容房屋或钱财非常宽裕,用不完。《诗经·小雅·角弓》:“此令兄弟,绰绰有余。”

【不期而遇】①未经约定而意外地遇见。②未经约定而自动聚集。

【风卷残云】比喻一下子消灭得干干净净。

【攻其不备】谓趁敌方没有防备时进行袭击。

【何足挂齿】①犹言哪里值得一提。用于表示轻视。语本《汉书·叔孙通传》:“此特群盗鼠窃狗盗,何足置齿牙间哉?”②旧时亦常用作自谦语。

【灰飞烟灭】比喻人亡或事物迅速消失。

【残花败柳】喻指被蹂躏遗弃的女子。

【恩威并用】用恩惠进行笼络,用威势进行威慑,两种手段一起使用。

【闪烁其词】言语遮遮掩掩,吞吞吐吐。

【人声鼎沸】人声喧嚷嘈杂,犹如鼎里的水沸腾起来一样。鼎,古代烹煮用具。

【穷年累月】谓接连不断,历时久远。《荀子·荣辱》:“然而穷年累世,不知不足,是人之情也。”鲁迅《花边文学·考场三丑》:“那都是坐在自己的书斋里,查群籍,翻类书,~,这才脱稿的,然而仍然有‘未详’,有错误。”

【潸然泪下】形容因有所触动而情不自禁地留下眼泪。

【戛然而止】突然停止。多指声音。

【旷日持久】耗费时日,拖延很久。

【画地为牢】相传上古时刑律宽缓,在地上画圈,令罪人立圈中以示惩罚,如后代的牢狱。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故有画地为牢,势不可入,削木为吏,议不可对,定计於鲜也。”《武王伐纣平话》卷中:“扞姬昌呴画地为牢,刻木为吏;洽政恤民,囹圄皆空。”《封神演义》第二三回:“文王曰:‘武吉既打死王相,理当抵命。’随即就在南门画地为牢,竖木为吏,将武吉禁于此间。”后比喻将行动限定在某种范围内,不得逾越。

【囫囵吞枣】把枣子整个吞下。多比喻在学习上不作分析、选择,笼统地加以接受。

【路人皆知】《三国志·魏志·高贵乡公髦传》“高贵乡公卒”裴松之注引晋习凿齿《汉晋春秋》:“帝见威权日去,不胜其忿。乃召侍中王沈、尚书王经、散骑常侍王业,谓曰:‘司马昭之心,路人所知也。吾不能坐受废辱,今日当与卿等自出讨之。’”后以“路人皆知”指某些人的用心、隐私等为人所共知。

【接踵而来】指人们前脚跟着后脚,接连不断地来。形容来者很多,络绎不绝。《宋史·李显忠传》:“入城,宣布德意,不戮一人,中原归附者踵接。”

【口诛笔伐】用言语或文字宣布、声讨敌对者的罪行。也用于谴责坏人坏事。

【蹑手蹑脚】形容走路时脚步放得很轻。

【设身处地】设想自己处在另一人的地位或环境中。

【判若两人】谓同一个人前后变化极大。

【模棱两可】形容对事情的双方不置可否,是非不分。

【生吞活剥】①比喻生硬地抄袭或模仿。语本唐刘肃《大唐新语·谐谑》:“李义府尝赋诗曰:‘镂月成歌扇,裁云作舞衣。自怜回雪影,好取洛川归。’有枣强尉张怀庆好偷名士文章,乃为诗曰:‘生情镂月成歌扇,出意裁云作舞衣。照镜自怜回雪影,时来好取洛川归。’人谓之谚曰:‘活剥王昌龄,生吞郭正一。’”②谓不加烹调。③比喻侵略欺凌。④又作:生拉硬扯。⑤比喻一知半解。

【经年累月】形容经历的时间十分长久。

【萍水相逢】萍随水漂泊,聚散无定。比喻人的偶然相遇。

【迥然不同】形容相差得远,很明显不一样。宋·张戒《岁寒堂诗话》卷上:“文章古今迥然不同,钟嵘《诗品》以古诗第一,子建次之,此论诚然。”

【其貌不扬】《左传·昭公二十八年》:“今子少不飏。”杜预注:“颜貌不扬显。”唐裴度《自题写真赞》:“尔才不长,尔貌不扬。”后以“其貌不扬”形容人容貌平常或丑陋。

【旁征博引】旁:广泛;征:寻求;博:广博;引:引证。指说话、写文章引用材料作为依据或例证。

【稍安勿躁】略微安静一下,不要急躁。

【死灰复燃】熄灭的会又重新烧起来,比喻失势的人又重新得势或已经消失的事物又重新活跃。

【每况愈下】本作“每下愈况”,后多作“每况愈下”,谓情况越来越坏。

【另辟蹊径】另外开辟一条路。比喻另创一种新风格或新方法。

【满腹经纶】形容人饱学而有处理大事的才能。经纶,原指整理丝缕,引申为人的才能、本领。

【美轮美奂】形容房屋的高大和众多。语本《礼记·檀弓下》:“晋献文子成室,晋大夫发焉。张老曰:‘美哉轮焉,美哉奂焉!’”郑玄注:“轮,轮囷,言高大。奂,言众多。”

【酩酊大醉】形容醉得厉害。

【摩肩接踵】肩挨肩,脚碰脚。形容人多拥挤。

【名噪一时】名声传扬于一个时期。

【满腹狐疑】一肚子疑惑。

【踉踉跄跄】形容人走路不稳,跌跌撞撞的样子。

【茫然若失】亦作“芒然自失”。若有所失而又不知所以的样子。

【门可罗雀】形容门庭冷落,来客绝少。语出《史记·汲郑列传论》:“始翟公为廷尉,宾客阗门;及废,门外可设雀罗。”

【竭泽而渔】干池水捕鱼。后多比喻只图眼前利益,不作长远打算。

【神色自若】神情面色镇定如常。

【硕果仅存】唯一留下来的大果子。比喻经过长时间淘汰而幸存的极少的人或物。

【叫苦不迭】不迭:不停止。形容连声叫苦。《大宋宣和遗事》享集:“徽宗叫苦不迭,向外榻上忽然惊觉来,吓得浑身冷汗。”

【世外桃源】晋陶潜撰《桃花源记》,描述一个与世隔绝,未受战乱破坏的理想社会,文中有云:“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后以“世外桃源”借指不受外界影响或理想中的美好境地。

【始作俑者】开始用俑殉葬的人。《孟子·梁惠王上》:“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后以比喻某种坏事或恶劣风气的肇始人。

【如影随形】语本《管子·任法》:“然故下之事上也,如响之应声也;臣之事主也,如影之从形也。”后比喻两个人或两件事物关系密切,不能分离。

【忍俊不禁】①谓热中于某事而不能克制自己。②忍不住笑。

【实至名归】谓有了实际成就,就会有相应的声誉。

【炯炯有神】炯炯:明亮的样子。形容人的眼睛发亮,很有精神。明·李开先《闲居集·九·泾野吕亚卿传》:“先生头颅圆阔,体貌丰隆,海口童颜,轮耳方面,两目炯炯有神,须虽整秀,异不多耳。”

【寥寥无几】非常稀少,没有几个。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一回:“连做诗赋的也寥寥无几。”

【瞒天过海】用欺骗的手段在暗地里活动。清·无名氏《三十六记》:“瞒天过海。”

【适得其反】恰好得到与愿望相反的结果。

【燎原之势】指发展迅猛,不可阻挡的形势。

【举步维艰】迈步行走很艰难。也比喻事情难办,每前进一步都很困难。

【扪心自问】抚着胸口向自己发问。指反省自己的行为。

【鸟尽弓藏】鸟没有了,弓也就藏起来不用了。比喻事情成功之后,把曾经出过力的人一脚踢开。《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蜚(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权宜之计】权宜:暂时适宜,变通;计:计划,办法。指为了应付某种情况而暂时采取的办法。《后汉书·王允传》:“及在际会,每乏温润之色,杖正持重,不循权宜之计,是以群下不甚附之。”

【漏网之鱼】比喻侥幸逃脱的罪犯或敌人。《史记·酷吏列传序》:“网漏于吞舟之鱼。”

【明哲保身】明智的人善于保全自己。现指因怕连累自己而回避原则斗争的处世态度。《诗·大雅·烝民》:“既明且哲,以保其身,夙夜匪懈,以事一人。”

【星罗棋布】如天星罗列,似棋子分布。形容多而密。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dd2eac10e518964bce847c2f.html

《中国成语大会成语收集及解释(决赛第六场).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